CN105217907A -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7907A
CN105217907A CN201510699200.5A CN201510699200A CN105217907A CN 105217907 A CN105217907 A CN 105217907A CN 201510699200 A CN201510699200 A CN 201510699200A CN 105217907 A CN105217907 A CN 105217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ludge treatment
spiral
line
heavy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9920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7907B (zh
Inventor
徐明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9920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7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7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7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污泥处理装置,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座、污泥处理滚筒、动力驱动机构、输出管路和机罩,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至少由重金属处理滚筒、碳化滚筒和固定碳燃烧滚筒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且螺旋线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是一个新的、技术方案可靠的、无二次污染、投资效率高、见效快的污泥处理装置,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特别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13年3月底,仅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来说,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年产生含水量80%的污泥3500多万吨,且每年以120个左右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递增。据统计,约80%污水厂建有污泥的浓缩脱水设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减量化。但约有80%的污泥未经稳定化处理,污泥中含有恶臭物质、病原体、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从污水转移到陆地,导致污染物进一步扩散,使得已经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和减排效益大打折扣。全国36个重点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他设市城市达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30%。而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具有占地面积大、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细菌滋生、大气污染等五大危害。而在目前处置方式中,土地填埋占63.0%、污泥好氧发酵+农用约占13.5%、污泥自然干化综合利用占5.4%、污泥焚烧占1.8%、污泥露天堆放和外运各占1.8%和14.4%。事实上,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绝大部分属于随意处置,真正实现安全处置的比例不超过20%,污泥处理形势十分严峻。以占污泥处理总量1.8%的焚烧处理为例,就目前的污泥焚烧过程是:将含水率80%的污泥与适量的燃煤煤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造粒,在内腔温度为400℃的干燥装置中预烘后输送至焚烧装置中完全焚烧,灰渣从底部排出。这种焚烧的过程所产生的三废仍然再继续产生二次污染,不但没有处理好,反而还需要补充外来燃料,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二噁英等新的污染源,对空气和环境将造成新的污染。而目前制约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总体技术路线不够明确是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切实达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缓解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能力滞后的矛盾,我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其中国家在2009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试行)》;国家《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2014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而向污染宣战的主攻方向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水污染防治,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加大重金属、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力度,深化工业污染防治。由此可见,我国在污泥处理处置上潜力巨大,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寻求一种新的、可靠的、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装置,对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真是一个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无二次污染、变废为宝、投资效率高、见效快的污泥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座、污泥处理滚筒、动力驱动机构、输出管路和机罩,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至少由重金属处理滚筒、碳化滚筒和固定碳燃烧滚筒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且螺旋线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重金属处理滚筒与碳化滚筒呈错位结构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错位伸出部分的支撑装置外侧的筒壁上依次设置一动力驱动机构和上料装置,其端部设置一气体输出管并与设置的回收冷却储存系统相连接,回收冷却储存系统的输出端设置管道连通至燃烧炉;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缩管的支撑装置外侧端部通过燃气管路与设置在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炉膛内;固定碳燃烧滚筒的上侧筒壁上设一烟气出口并与烟气输出管连通烟气处理装置后设有一排放管道。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螺旋线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通孔。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螺旋线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通孔,三角形底边直线距离为30-50㎜,三角形的高50-70㎜;所述螺旋线单体结构为上、下边弧形边与所述的筒体内管管径圆弧和安装螺旋线后的螺旋线的直径圆弧相符,螺旋线单体的左、右边为三角形结构。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外侧设有一与滚筒连接为一体的呈空腔结构的烟气净化滚筒,其烟气净化滚筒的外侧设有一机罩,机罩与烟气净化滚筒之间设有保温层,烟气净化滚筒的外侧壁一端设置一余渣出料口。
上述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为电动机驱动变速箱,变速箱上的双链轮通过双链条传动机构与重金属处理筒上的双链轮相连接;或为皮带条传动机构;也可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有一控制柜和转动速度调整机构。
上述所述的输出管路包括重金属处理筒上的气体输出管、碳化筒上的燃气管路、固定碳燃烧筒上的烟气输出管路均设有引风机。
上述所述的碳化筒、固定碳燃烧筒、燃烧炉的内腔均设有与外界设置的鼓风机出风管相通的连接入口。
上述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一上料料斗,其落料口设置为敞口,口端部设置有套装在重金属处理筒外侧表面的紧固套,重金属处理筒的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入料口,当入料口与落料口重合时构成向重金属处理筒内腔上料的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其一是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是采取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碳化滚筒和固定碳燃烧滚筒,并将这3个污泥处理滚筒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再在其一端配备一动力驱动机构和上料装置的技术方案,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不仅把污泥处理通过设置的污泥处理滚筒进行了脱水脱氮、重金属处理,碳化处理和固定碳燃烧的工艺步骤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要求的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可制砖或做建材使用,切实达到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处理要求,而且克服了目前现有技术中污泥处理过程引起的二次污染,缓解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能力滞后的矛盾、安全处置不彻底的致命技术缺陷,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正确安全处置,为缓解污泥产量和污泥处理能力滞后的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3个污泥处理滚筒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的技术方案,不仅使污泥处理过程的热能得到相互间的补充和利用,而且把污泥中自身的和反应过程提取的可燃物质进行了充分的燃烧,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泥本身的资源,使其为污泥处理过程提供了能源,这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进步。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是一个新的、技术方案可靠的、无二次污染、投资效率高、见效快的污泥处理装置,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其二是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是将重金属处理和脱水脱氮处理过程剩余的水和氨的混合气体经管道进入回收冷却储存系统,以用于碳酸铵化肥的制备;再将其剩余的可燃气体经管道连通至燃烧炉燃烧,为污泥处理提供热源;而碳化处理过程油脂转化为气体并经管道进入燃烧炉燃烧,为污泥处理提供热源;剩余可燃气体可经管道进入储存系统,以用于燃烧发电的技术方案,这一技术方案的设计不仅为污泥处理过程解决热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方案,而且也为污泥处理的资源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达到了在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做到了资源化处理的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切实解决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技术方案,这一技术方案将为减少和根治因污泥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环境绿化水平和改善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其三是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是采取了将3个污泥处理滚筒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设置的管道连通至燃烧炉;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缩管的端部通过燃气管路与设置在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炉膛内的技术方案。这一技术方案不仅使污泥处理过程的热能得到相互间的补充和利用,而且把污泥中自身的和反应过程提取的可燃物质进行了充分的燃烧,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污泥本身的资源,使其为污泥处理过程提供了能源,这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技术进步。这不仅为污泥处理过程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费用,而且为污泥处理企业降低污泥处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达到了在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做到了资源化处理的效果。从而使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在实施过程中经检测,处理后余渣中重金属含量基本都达到低于国家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的标准值和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09-2009)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值,烟台市环境监测站对应用本发明技术处理后的污泥重金属含量检测值汇总如下表:
注:A级污泥允许施用作物:蔬菜、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树、饲料作物、纤维作物;B级污泥允许施用作物:油料作物、果树、饲料作物、纤维作物,禁止施用蔬菜及粮食作物。
表中的两个样品分别为未进行重金属处理的改性后污泥和经重金属处理且碳化后剩余的余渣。一般来讲,污泥中有机物含量可占总量的50%左右,因此表中给出的处理后剩余残渣中的各重金属浓度相当于提高了一倍,因此实际数值应在原基础上均降低50%。由数据可知,经重金属处理系统处理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降低,符合国家要求的污泥农用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指标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污泥处理滚筒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螺旋线单体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记说明:1-机座2-支撑装置3-动力驱动机构3.1-电动机3.2-变速箱3.3-双链轮4-上料装置4.1-上料漏斗4.2-落料口4.3-紧固套5-气体输出管6-气体初存罐7-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1-管道8-重金属处理滚筒8.1-重金属处理滚筒螺旋线8.2-螺旋线单体8.2.1-上边弧形边8.2.2-下边弧形边8.2.3-左侧边8.2.4-右侧边8.3-三角弧形通孔8.4-重金属处理滚筒出料口8.5-入料口9-碳化滚筒9.1-碳化滚筒螺旋线9.2-螺旋线单体9.2.1-上边弧形边9.2.2-下边弧形边9.2.3-左侧边9.2.4-右侧边9.3-三角弧形通孔9.4-碳化滚筒出料口10-固定碳燃烧滚筒10.1-固定碳燃烧滚筒螺旋线10.2-螺旋线单体10.2.1-上边弧形边10.2.2-下边弧形边10.2.3-左侧边10.2.4-右侧边10.3-三角弧形通孔10.4-固定碳燃烧滚筒出料口10.5-烟气出口11-烟气净化滚筒11.1-余渣出料口12-机罩13-保温层14-烟气输出管15-烟气处理装置16-烟气排出管17-碳化滚筒输出端缩管18-燃气输出管19-燃烧炉20-转动速度调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安装使用过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包括机座1、污泥处理滚筒8、9、10、11、动力驱动机构3、输出管路5、14、18和机罩12,其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8.1、9.1、10.1相向设置,且螺旋线8.1、9.1、10.1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8.4、9.4、10.4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2;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重金属处理滚筒8与碳化滚筒9呈错位结构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8错位伸出部分的支撑装置2外侧的筒壁上依次设置一动力驱动机构3和上料装置4,其端部设置一气体输出管5并与设置的气体初存罐6和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相连接,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的输出端设置管道7.1连通至燃烧炉19;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缩管17的支撑装置2外侧端部通过燃气输出管18与设置在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19炉膛内;固定碳燃烧滚筒10的上侧筒壁上设一烟气出口10.5、并与烟气净化滚筒11上设置的烟气输出管14相通,烟气输出管14与烟气处理装置15相接,经烟气处理装置15后设有一排放管道16。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是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它们的螺旋线8.1、9.1、10.1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8.2、9.2、10.2呈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8.2、9.2、10.2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的通孔8.3、9.3、10.3;三角形底边直线距离为30-35㎜,三角形的高50-55㎜;所述螺旋线单体8.2、9.2、10.2结构为上边弧形边8.2.1、9.2.1、10.2.1、下边弧形边8.2.2、9.2.2、10.2.2与所述的筒体内管管径圆弧和安装螺旋线后的螺旋线的直径圆弧相符,螺旋线单体8.2、9.2、10.2的左侧边8.2.3、9.2.3、10.2.3、右侧边8.2.4、9.2.4、10.2.4为三角形结构。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外侧设有一与滚筒连接为一体的呈空腔结构的烟气净化滚筒11,其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设有一机罩12,机罩12与烟气净化滚筒11之间设有保温层13,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壁一端设置一余渣出料口11.1。
上述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2为电动机3.1驱动变速箱3.2,变速箱3.2上的双链轮3.3通过双链条传动机构与重金属处理筒8上的双链轮相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有一控制柜和转动速度调整机构20。
上述所述的输出管路包括重金属处理筒上的气体输出管、碳化筒上的燃气管路、固定碳燃烧筒上的烟气输出管路均设有引风机(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碳化筒、固定碳燃烧筒、燃烧炉的内腔均设有与外界设置的鼓风机出风管相通的连接入口(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上料装置4包括一上料料斗4.1,其落料口4.2设置为敞口,口端部设置有套装在重金属处理滚筒8外侧表面的紧固套4.3,重金属处理滚筒8的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入料口8.5,当入料口8.5与落料口4.2重合时构成向重金属处理滚筒8内腔上料。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一静态结构。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包括机座1、污泥处理滚筒8、9、10、11、动力驱动机构3、输出管路5、14、18和机罩12,其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8.1、9.1、10.1相向设置,且螺旋线8.1、9.1、10.1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8.4、9.4、10.4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2;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重金属处理滚筒8与碳化滚筒9呈错位结构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8错位伸出部分的支撑装置2外侧的筒壁上依次设置一动力驱动机构3和上料装置4,其端部设置一气体输出管5并与设置的气体初存罐6和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相连接,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的输出端设置管道连通至燃烧炉19;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缩管17的支撑装置2外侧端部通过燃气输出管18与设置在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19炉膛内;固定碳燃烧滚筒10的上侧筒壁上设一烟气出口10.5、并与烟气净化滚筒11上设置的烟气输出管14相通,烟气输出管14与烟气处理装置15相接,经烟气处理装置15后设有一排放管道16。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是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它们的螺旋线8.1、9.1、10.1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8.2、9.2、10.2呈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8.2、9.2、10.2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的通孔8.3、9.3、10.3;三角形底边直线距离为35-40㎜,三角形的高55-60㎜;所述螺旋线单体8.2、9.2、10.2结构为上边弧形边8.2.1、9.2.1、10.2.1、下边弧形边8.2.2、9.2.2、10.2.2与所述的筒体内管管径圆弧和安装螺旋线后的螺旋线的直径圆弧相符,螺旋线单体8.2、9.2、10.2的左侧边8.2.3、9.2.3、10.2.3、右侧边8.2.4、9.2.4、10.2.4为三角形结构。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外侧设有一与滚筒连接为一体的呈空腔结构的烟气净化滚筒11,其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设有一机罩12,机罩12与烟气净化滚筒11之间设有保温层13,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壁一端设置一余渣出料口11.1。
上述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2为电动机3.1驱动变速箱3.2,变速箱3.2上的皮带轮3.3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重金属处理筒8上的皮带传动轮相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有一控制柜和转动速度调整机构20。
上述所述的输出管路包括重金属处理筒上的气体输出管、碳化筒上的燃气管路、固定碳燃烧筒上的烟气输出管路均设有引风机(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碳化筒、固定碳燃烧筒、燃烧炉的内腔均设有与外界设置的鼓风机出风管相通的连接入口(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上料装置4包括一上料料斗4.1,其落料口4.2设置为敞口,口端部设置有套装在重金属处理滚筒8外侧表面的紧固套4.3,重金属处理滚筒8的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入料口8.5,当入料口8.5与落料口4.2重合时构成向重金属处理滚筒8内腔上料。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一静态结构。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包括机座1、污泥处理滚筒8、9、10、11、动力驱动机构3、输出管路5、14、18和机罩12,其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8.1、9.1、10.1相向设置,且螺旋线8.1、9.1、10.1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8.4、9.4、10.4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2;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重金属处理滚筒8与碳化滚筒9呈错位结构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8错位伸出部分的支撑装置2外侧的筒壁上依次设置一动力驱动机构3和上料装置4,其端部设置一气体输出管5并与设置的气体初存罐6和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相连接,气体回收冷却储存罐7的输出端设置管道连通至燃烧炉19;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缩管17的支撑装置2外侧端部通过燃气输出管18与设置在碳化滚筒9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19炉膛内;固定碳燃烧滚筒10的上侧筒壁上设一烟气出口10.5、并与烟气净化滚筒11上设置的烟气输出管14相通,烟气输出管14与烟气处理装置15相接,经烟气处理装置15后设有一排放管道16。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是由重金属处理滚筒8、碳化滚筒9和固定碳燃烧滚筒10组成的,它们的螺旋线8.1、9.1、10.1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8.2、9.2、10.2呈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8.2、9.2、10.2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的通孔8.3、9.3、10.3;三角形底边直线距离为40-50㎜,三角形的高60-70㎜;所述螺旋线单体8.2、9.2、10.2结构为上边弧形边8.2.1、9.2.1、10.2.1、下边弧形边8.2.2、9.2.2、10.2.2与所述的筒体内管管径圆弧和安装螺旋线后的螺旋线的直径圆弧相符,螺旋线单体8.2、9.2、10.2的左侧边8.2.3、9.2.3、10.2.3、右侧边8.2.4、9.2.4、10.2.4为三角形结构。
上述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外侧设有一与滚筒连接为一体的呈空腔结构的烟气净化滚筒11,其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设有一机罩12,机罩12与烟气净化滚筒11之间设有保温层13,烟气净化滚筒11的外侧壁一端设置一余渣出料口11.1。
上述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2为电动机3.1驱动变速箱3.2,变速箱3.2上的蜗杆带动蜗轮3.3通过轮传动机构与重金属处理筒8上的齿轮相连接。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有一控制柜和转动速度调整机构20。
上述所述的输出管路包括重金属处理筒上的气体输出管、碳化筒上的燃气管路、固定碳燃烧筒上的烟气输出管路均设有引风机(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碳化筒、固定碳燃烧筒、燃烧炉的内腔均设有与外界设置的鼓风机出风管相通的连接入口(附图中未示出)。
上述所述的上料装置4包括一上料料斗4.1,其落料口4.2设置为敞口,口端部设置有套装在重金属处理滚筒8外侧表面的紧固套4.3,重金属处理滚筒8的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入料口8.5,当入料口8.5与落料口4.2重合时构成向重金属处理滚筒8内腔上料。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一静态结构。

Claims (8)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座、污泥处理滚筒、动力驱动机构、输出管路和机罩,其特征是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至少由重金属处理滚筒、碳化滚筒和固定碳燃烧滚筒组成的3个由内至外同轴套装为一体、筒体内侧的螺旋线相向设置,且螺旋线末端的筒壁上设有出料口的螺旋筒所构成的污泥处理滚筒,其滚筒两端各设置一支撑装置;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重金属处理滚筒与碳化滚筒呈错位结构设置,重金属处理滚筒错位伸出部分的支撑装置外侧的筒壁上依次设置一动力驱动机构和上料装置,其端部设置一气体输出管并与设置的回收冷却储存系统相连接,回收冷却储存系统的输出端设置管道连通至燃烧炉;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缩管的支撑装置外侧端部通过燃气管路与设置在碳化滚筒错位伸出部分下方的燃烧炉炉膛内;固定碳燃烧滚筒的上侧筒壁上设一烟气出口并与烟气输出管连通烟气处理装置后设有一排放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螺旋线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螺旋线是由若干个螺旋线单体铠甲排列焊接而成,且每两个相接的螺旋线单体与筒体内侧表面构成一个三角弧形通孔,三角形底边直线距离为30-50㎜,三角形的高50-70㎜;所述螺旋线单体结构为上、下边弧形边与所述的筒体内管管径圆弧和安装螺旋线后的螺旋线的直径圆弧相符,螺旋线单体的左、右边为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泥处理滚筒的外侧设有一与滚筒连接为一体的呈空腔结构的烟气净化滚筒,其烟气净化滚筒的外侧设有一机罩,机罩与烟气净化滚筒之间设有保温层,烟气净化滚筒的外侧壁一端设置一余渣出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为电动机驱动变速箱,变速箱上的双链轮通过双链条传动机构与重金属处理筒上的双链轮相连接;或为皮带条传动机构;也可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的动力驱动机构设置有一控制柜和转动速度调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输出管路包括重金属处理筒上的气体输出管、碳化筒上的燃气管路、固定碳燃烧筒上的烟气输出管路均设有引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碳化筒、固定碳燃烧筒、燃烧炉的内腔均设有与外界设置的鼓风机出风管相通的连接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一上料料斗,其落料口设置为敞口,口端部设置有套装在重金属处理筒外侧表面的紧固套,重金属处理筒的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入料口,当入料口与落料口重合时构成向重金属处理筒内腔上料的结构。
CN201510699200.5A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Active CN105217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9200.5A CN10521790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9200.5A CN10521790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7907A true CN105217907A (zh) 2016-01-06
CN105217907B CN105217907B (zh) 2017-08-15

Family

ID=54987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9200.5A Active CN105217907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79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634A (zh) * 2015-10-26 2016-02-24 徐明好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0717Y (zh) * 2002-09-23 2003-09-03 环越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式污泥烘干机
CN201381264Y (zh) * 2009-03-19 2010-01-13 华章电气(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转筒式污泥烘干机
DE102008039005A1 (de) * 2008-08-21 2010-02-25 Cakir, Toren Trocknungsanlage mit doppelwandiger Trommelmischer für Klärschlamm
CN101805106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间壁加热滚筒式污泥炭化集成装置
CN205170629U (zh) * 2015-10-26 2016-04-20 徐明好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0717Y (zh) * 2002-09-23 2003-09-03 环越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滚筒式污泥烘干机
DE102008039005A1 (de) * 2008-08-21 2010-02-25 Cakir, Toren Trocknungsanlage mit doppelwandiger Trommelmischer für Klärschlamm
CN201381264Y (zh) * 2009-03-19 2010-01-13 华章电气(桐乡)有限公司 一种转筒式污泥烘干机
CN101805106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间壁加热滚筒式污泥炭化集成装置
CN205170629U (zh) * 2015-10-26 2016-04-20 徐明好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634A (zh) * 2015-10-26 2016-02-24 徐明好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47634B (zh) * 2015-10-26 2017-08-25 徐明好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7907B (zh)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5307B (zh) 污泥高温碳化系统及碳化工艺
WO2020041917A1 (zh) 高浓度石油污泥绿色清洗-热脱附集成技术处理方法与处理系统
CN102746900B (zh) 移动式等离子体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3159415U (zh) 污泥高温碳化系统
CN103438461B (zh) 一种一体式热解还原系统及垃圾处理方法
CN104785512A (zh) 污染土壤修复系统
CN107999522A (zh)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RU75711U1 (ru)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схема установки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го обезвреживания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нефтесодержащих и твердых бытовых отходов
CN205170629U (zh)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100462316C (zh) 利用污泥干化尾气余热的污泥储存与预热系统
CN112777903B (zh) 一种市政污泥链辗悬浮干化清洁焚烧装备及焚烧方法
CN208357441U (zh)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203411446U (zh) 一种污泥掺烧自动化搅拌输送系统
CN105217907A (zh)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100445224C (zh) 利用垃圾发电排放烟气余热的污泥干化和成粒装置
CN106765203A (zh) 油污泥焚烧锅炉
CN104310732B (zh) 一种污泥高温等离子玻璃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3409147A (zh) 预热式碳化炉
CN20673616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间接热脱附炭化装置
CN211575133U (zh) 一种含油污泥高温处理设备
CN205878182U (zh) 污泥焚烧处理装置
CN105347634A (zh)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56778B (zh) 过热蒸汽连续无氧碳化裂解炉新型装置及方法
CN109456779B (zh) 过热蒸汽连续无氧碳化裂解炉装置以及方法
CN107655009A (zh)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