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7050A -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7050A
CN105217050A CN201510707990.7A CN201510707990A CN105217050A CN 105217050 A CN105217050 A CN 105217050A CN 201510707990 A CN201510707990 A CN 201510707990A CN 105217050 A CN105217050 A CN 10521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vehicle
light
convenient
present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7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7079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17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1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7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属于无人机领域。所述无人飞行器包括主体结构部分、外周关键部位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至少三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设置,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本发明通过在无人飞行器的机身等主体结构部分采取吸光材料涂层涂覆设计,同时在外周关键部位和/或机身的轮廓部分设置主动发光元件用来提示无人飞行器的位置和飞行状态,如此对于需要在视距范围内操控的无人飞行器而言,使得飞行器本身的辨识度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旋翼式无人飞行器因其起飞和降落所需空间较少,在障碍物密集环境下的操控性较高,以及飞行器姿态保持能力较强的优点,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小微型无人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无人飞行器与地面终端的通信主要是通过无线传播的,即通过视距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发送至地面终端和接收地面终端发送的遥控指令,无人飞行器还是要靠地面上的人即飞手操控才能正常进行工作。此时,能否清楚的观察到该小微型无人飞行器的位置和状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种无线传输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无人飞行器飞行状态不够直观,也比较滞后,在飞手控制无人飞行器飞行中,有时不能够及时的注意到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有可能会造成事故,因此不够可靠。比如,在户外大晴天时,虽然光照条件非常好,也有可能因为该小微型无人飞行器飞到了太阳和飞手之间,导致该无人飞行器处于背光状态,飞手不得不直视太阳,此时很难准确地看清该无人飞行器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状态。
当无人飞行器在光线不足、视野模糊的环境下作业时,飞手无法直观判断无人飞行器的飞行状态的信息。例如,由于工作时间的多变性,无人飞行器有时也在夜间工作,如果环境光源很弱,此时无人飞行器隐藏在黑夜中,由于无人飞行器的飞行高度较高,地面上的飞手也很难观察到无人飞行器的运行状况,这给无人飞行器在夜间工作带来一定的限制,尤其在雨天或大雾的天气里,无人飞行器都不能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解决无人飞行器在不同环境下的辨识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包括主体结构部分、外周关键部位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至少三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设置,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
进一步的,至少所述外周关键部位设置有主动发光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涂覆有荧光材料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为LED灯。
进一步的,还包括能够根据环境光照条件选择不同发光模式的智能调控器,所述智能调控器位于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内。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强的不同发出相应光强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背景色的不同发出相应颜色的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外周关键部位包括所述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分为前旋翼组和后旋翼组,所述前旋翼组和所述后旋翼组上分别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轮廓位置设置所述主动发光元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太阳能蓄电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通过吸光材料与主动发光元件等方面对无人飞行器的外表面进行设计,让飞行状态下的无人飞行器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环境光条件下更加容易被辨识。
再一个方面,本发明还让无人飞行器的灯光颜色和光强具有环境适应性,从而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均能呈现出极佳的辨识度,让飞行状态下的无人飞行器无论是在何种环境下都更加容易被辨识。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更加清楚明白,达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的程度,并且为了能够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以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的主动发光元件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unmannedaerialvehicle)”,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等。近年来,随着传感器工艺的提高、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动力装置的改善以及电池续航能力的增加,使其在军事、民用方面的用途不断高速拓展,无人飞行器市场具有广阔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无人飞行器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或称为多旋翼飞行器),可以是四旋翼、六旋翼及旋翼数量大于六的无人飞行器。优选的,机身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在满足较高使用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可大幅减轻机身的重量,从而降低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动力需求以及提高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机动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机身还可以由塑料或者其他任意使用的材料制成。机身上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机身中的对称平面呈对称分布的浆臂(又称之为悬臂或旋翼臂、机翼、支撑杆),每一个浆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设有桨叶组件(又称为旋翼组件),所述桨叶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浆臂上的电机和连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又称之为旋翼轴)上的桨叶,每一片桨叶的旋转轴线均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的无人飞行器主要是指小、微型多旋翼无人飞行器,这种无人飞行器体积小、成本低、飞行稳定性较好,飞行成本低等。本发明使用的飞行器,典型的以四轴多旋翼飞行器为代表。
实施例一、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将结合图1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100,包括主体结构部分101、外周关键部位102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至少三组螺旋桨103,可以理解,螺旋桨103的数量可以为四组、六组、八组等。所述螺旋桨103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100主体设置,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101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104。为了保证无人飞行器运行稳定性,作为优选,多组螺旋桨均匀环向分布。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无人飞行器的结构特征,基于如何满足本发明实施例需要的角度出发,将所述无人飞行器100分为两个部分:主体结构部分101与外周关键部位102。其中,所述主体结构部分101是指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机身、机架、外壳等主要影响用户肉眼识别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悬臂105;所述外周关键部位102是指在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周边,主要用来标识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前后方向的部位,典型的包括所述无人飞行器100的旋翼轴,在有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悬臂105。
吸光材料是指光线照射在事物之上,于照明之外并无透射,也不产生映射和大块的耀斑和反光,而是在吸收光线后再漫反射出部分光线,从而保持规律性的明暗层次。材料吸收光的能力用所谓吸收系数α来表示,单位为[1/cm],1/α就是光在材料中传播时光强衰减到1/e时的距离。光吸收与光子的能量有关。光的吸收系数与光的能量或者波长之间的关系曲线即称为吸收光谱,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吸光材料涂层采用主要针对可见光光谱范围的吸光材料涂层来对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进行涂覆,从而使得所述无人飞行器整体结构在其不主动发光的情况下,对于环境光和/或人造光源的反射尽可能的降低,进而使得该飞行器整体结构主要呈现亮度很低的状态。通常所述吸光材料涂层呈现为黑色,因为黑色物质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光,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具体设计需求,采用其他的深颜色。波长在400~800nm的光会使人产生颜色的感觉,这个波长区域称为可见光光谱范围。例如,波长400~425nm的光线看上去是紫色,510~530nm的光线看上去是绿色,由波长800~400nm排列,光的颜色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对于不同光谱的光波其吸收性能不一样的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门对象。对于可见光吸收性能较好的材料也有很多。本发明实施例的贡献不在于提出某一种特定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优越的材料,也不在于限定某种材料的专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对所述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进行设计时,应更多考虑使用对可见光吸收能力较强的材料。而具体材料的选择,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认知和实际需要来做出。例如,根据媒体报道,英国一家公司就研究出了一种对于光线吸附性能极高的材料,该涂层由碳毫微管组成,由于光线吸附性能极强,所以看起来就像是黑洞一样。再例如,美国研究人员制造出了地球上最黑的材料,这种材料对光的吸收达到99.9%。该材料是由极细的碳纳米管制成,一端直立,该材料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而且还不反射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涂层材料的选择,可以综合考虑成本、性能。但是,与现有技术中往往仅出于产品美观考虑而选择白色、大红色外表面涂层不同,本发明的无人飞行器显然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更为显眼。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至少所述外周关键部位设置有主动发光元件。其中,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即其自身就是光源体,保持持续发光,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让用户极容易视觉识别而采取行为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太阳能LED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周关键部位是指旋翼轴部分,即驱动螺旋桨转动的电机的输出轴。当然,在其他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安装于所述悬臂或者机翼上,但是,将所述LED灯设置于旋翼轴上的优势是不易在所述无人飞行器转弯时,所述LED灯被无人飞行器本体遮挡。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旋翼式无人飞行器中,如果是DIY那种旋翼式无人飞行器,由于集成度不高,所以旋翼轴部分的结构很可能与所述悬臂部分的结构相互独立,处于所述旋翼式无人飞行器整体的最外延;而经过厂商设计和集成的所述旋翼式无人飞行器,所述旋翼轴部分的结构能够设计的很小,甚至可以说仅是所述悬臂的一个部分,沿着所述悬臂向外延伸的所述旋翼的外壳部分,这个部分容纳了所述旋翼轴,此时,可以说它是旋翼轴部分也行,说它是悬臂的延伸也行。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所述LED,应该尽量将其往所述悬臂的末端去设置,因为如果设置在悬臂的中间或者接近机体中央的位置,那么前后方位辨识的作用就很难达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结构示意图,包括悬臂105、螺旋桨103、外周关键部位102(这里为旋翼轴)和主动发光元件201。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采用吸光材料涂层涂覆,由此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当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要部件采用了深色设计的前提下,在夜晚等环境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整体辨识度就明显降低了。此时,可以通过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设计主动发光元件来解决此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于上述两个部分和部位分别给予不同的材料涂层结构设计和安装适当的主动发光元件,从而使得所述无人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更加容易被操纵者看到,加强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涂覆有荧光材料涂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吸光材料涂层和所述荧光材料涂层涂覆于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吸光材料涂层和所述荧光材料涂层涂覆于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的外壁的底部和/或外侧,这样,更便于飞手从地面观察。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为LED灯。当然,这里的所述LED灯可以是贴片式LED灯带。通过所述主动发光元件采用LED灯等高效能的主动发光设备,产生极为显眼的光照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能够根据环境光照条件选择不同发光模式的智能调控器,所述智能调控器位于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外周关键部位包括所述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分为前旋翼组和后旋翼组,所述前旋翼组和所述后旋翼组上分别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这里,将所述主动发光元件设置为区别性发光,在同一时刻,所述前旋翼上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发出第一种颜色的光,所述后旋翼上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发出第二种颜色的光,从而可以用于区别所述无人飞行器的前后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并不是用于限定数量,也不是用于表示重要程度或顺序。例如,所述第一种颜色可以包括多个主动发光元件发出的不同颜色的组合,所述第二种颜色也可以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种颜色的不同颜色的组合。
因为现有技术中,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通常采取对称结构。以四轴多旋翼飞行器为例,当该四轴多旋翼飞行器飞行在空中时,如果没有任何提示的话,飞手往往很难确切地知道该飞行器目前自定义的前方是哪个方向。即使有的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将其机架主体做成了有方向的外形结构,比如船舟型,但是,在该多旋翼无人飞行器飞行至空中距离飞手有几十米甚至更远距离的情况下,飞手也很难准确看清该飞行器的朝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无人飞行器的多个旋翼上分别设置LED灯,并且使其区别性发光,比如在所述前旋翼组上的灯发出红色的光,在所述后旋翼组上的灯发出蓝绿色的光,可以便于飞手区分该无人飞行器的前后方向。
以四轴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外壳、四个悬臂、四个电机、四对旋翼、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和蓄电池内置于所述外壳上部的凸块中,所述四个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四个电机分别安装在所述四个悬臂的另外一端并且与所述蓄电池连接,所述四对旋翼安装在所述四个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和四个电机连接并控制所述四个电机转动。
一般取其中两个旋翼的正中所代表的方向为前方,以另外两个旋翼正中所代表的方向为后方,对应于操纵者给出的向前或者向后的飞行指令。其中,所述四轴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两个朝前的旋翼轴上的LED灯发出显眼的红光,而两个朝后的旋翼轴上的LED灯发出显眼的白光。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的主动发光元件控制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器301、驱动器302和LED灯303。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内还设有控制器301及驱动器302,所述控制器301与所述驱动器302连接;旋翼轴的外表面嵌有所述LED灯303,所述LED灯303与所述驱动器302连接。所有LED灯303的驱动电源由所述驱动器302发出和调节,而所述驱动器302的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器301发出。当所述LED灯303需要显示飞行状态和位置时,所述控制器301发出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器302,所述驱动器302即点亮相应的LED灯,显示实时飞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旋翼轴包括两个前旋翼轴、两个后旋翼轴,每个旋翼轴上嵌有多个例如三个LED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驱动器具有两组IO口,每组IO口包括红光IO口、绿光IO口及蓝光IO口。其中,“红光IO口“为驱动红色光源的IO口,“绿光IO口“为驱动绿色光源的IO口,“蓝光IO口“为驱动蓝色光源的IO口,IO口为电路中通用的输入/输出口。优选的,所述驱动器的两组IO口中一组与前旋翼轴上的LED灯连接,另一组与后旋翼轴上的LED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LED灯也分为两组,所述前旋翼轴的六个LED灯为一组,后旋翼轴的六个LED灯为一组,所述前旋翼轴的方向为机头的方向,所述后旋翼轴的方向为机尾的方向,每个LED灯可根据IO口提供的驱动电压或电流大小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每个旋翼轴上的三个LED灯在供电时,可分别呈现出红色、绿色、蓝色,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组合,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各个LED灯的颜色。所述LED灯为红光LED灯、绿光LED或者蓝光LED灯。所述红光IO口用于驱动所述LED灯显示红色,所述绿光IO口用于驱动所述LED灯显示绿色,所述蓝光IO口用于驱动所述LED灯显示蓝色。这种驱动方式便于在LED灯老化或者损坏时更换新的LED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旋翼轴的旁侧或者下侧。因为旁侧或者下侧的所述LED灯更容易被观察到,地面操作人员容易获取飞行器的飞行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的底部设有混合LED灯,所述混合LED灯包括白光LED灯和黄光LED灯,所述黄光LED灯设置在白光LED灯的外围,黄光LED灯和白光LED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电路系统,黄光LED灯和白光LED灯的开关按钮均设置在控制器上。
所述混合LED灯,在飞手的控制下可以发出黄光和白光,在大雾或下雨的夜晚可以使LED灯发黄光,黄光具有很好的穿透能力,这样可以确保无人飞行器能够正常工作,在天气晴朗的夜晚使LED灯发白光,也可以确保无人飞行器正常工作。
这样,即使在环境极暗的情况下,虽然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难以看到,但是通过设置在该飞行器外周上的LED灯能够清楚的呈现出所述无人飞行器的空中位置和姿态,也能准确的判断该飞行器是否可能与周边障碍物产生碰撞。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轮廓位置设置所述主动发光元件。为了清楚判断机身轮廓,还可以沿机身轮廓在适当位置设置更多的LED灯,从而使得所述无人飞行器更加显著。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蓄电池。
现有技术中,无人飞行器多以电能作为动力,但是限于现有储能电池技术水平,无人飞行器的滞空时间普遍较短,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借助太阳能延长续航时间。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吸光材料涂层对于光线、热能的吸附性能更好,所以该吸光材料涂层能够采集到的能量也就更高,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结合进太阳能蓄电池的应用,从而提高和改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续航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主体、从所述机身主体沿横向向外延伸的多根悬臂和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多个相互独立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其中,所述多根悬臂中任意相邻的两根悬臂之间相互间隔开以形成轴间间隙,由此所述多根悬臂形成了对应的多个轴间间隙;,每一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多个轴间间隙中的一个对应的所述轴间间隙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还覆盖所述机身主体的顶部。通过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轴间间隙处,利用了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闲置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LED灯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所述LED灯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采用吸光性材料或者吸光性设计,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所述外周关键部位设置主动发光元件。如此,在环境光照条件比较好(例如,晴朗的白天或者有人工照明光源的室内环境)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吸光,与周围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因此能够让飞手很容易辨识。而如果是环境光照条件很差(例如,在无人工照明光源的夜晚或者天气恶劣的白天)的情况下,即使所述无人飞行器能够有效的反射光线,但是由于环境光不够,也很难被辨识,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反其道而行,使得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尽可能吸光,但是在其所述外周关键部位上设置有主动发光元件,所述主动发光元件既能标识出所述无人飞行器的前后左右方向,同时也能在较暗的光照环境下,使得所述无人飞行器能够被明显地辨识出来。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定位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计算机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可以为GPS或者北斗卫星定位装置,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将无人飞行器定位到目标区域,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目标区域执行图像采集,对采集到的图像执行图像处理,所述计算机模块与所述定位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所述定位模块的定位,并根据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的图像处理结果控制所述无人飞行器的飞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测距仪、自动避障模块。优选的,所述自动避障模块为激光测距仪或者超声波探测传感器。例如,在所述无人飞行器上安装超声波测距部件,通过所述超声波测距部件能够使无人飞行器准确达到所需要的高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飞行控制单元,所述飞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所述飞行控制单元能够通过中央处理器(CPU)和/或协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特定用途基础电路(ASIC)以及嵌入式微处理器(ARM)、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优选的,所述飞行控制单元可以为服务器,包括处理组件,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依据美观程度来选择机身颜色,并且仅设置用于区别前后的LED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等主体结构部分采取吸光材料涂层涂覆设计,同时在外周关键部位和/或机身的轮廓部分设置主动发光元件用来提示无人飞行器轮廓,如此对于需要在视距范围内操控的无人飞行器而言,使得飞行器本身的辨识度大大提高。
实施例二、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400,包括主体结构部分401、外周关键部位402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四组螺旋桨403,所述螺旋桨403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400主体设置,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401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404。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至少所述外周关键部位402设置有LED灯(图中未示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能够根据环境光照条件选择不同发光模式的智能调控器405,所述智能调控器405位于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强的不同发出相应光强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是指当光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即所述环境光强较强时,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即这里的所述LED灯发出相对较强的光;所述第二模式是指当光照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即所述环境光强较弱时,所述主动发光元件即这里的所述LED灯发出相对较弱的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光感应器,所述光感应器连接所述智能调控器405,所述光感应器用于感应周围环境光源的光照强度,并将其感应结果输入至所述智能调控器405,所述智能调控器405根据白天和夜晚之类的环境光源条件不一的具体情况,调节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发光强度,比如在白天背景光干扰强烈的时候,更强更高;而在夜晚背景无光或者很暗的时候,光强调低,如此能够节约能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背景色的不同发出相应颜色的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其中,所述第三模式是指类似在晴朗白天的户外,主要考虑白光和天空水面的蓝光的背景颜色,将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选择与蓝色或白色成对比色或者互补色的颜色。优选的,所述第三模式采用蓝色的对比色(黄色或红色)或者互补色(橙色)。所述第四模式是指类似在室内等背景颜色比较暗的环境中,将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选择比较显眼的颜色。优选的,所述第四模式选择大红色、黄色、绿色。
例如,所述第三模式和所述第四模式在类似的光照环境下还可以设置成户外模式和室内模式,所述户外模式主要考虑蓝色、白色的背景色可能性,将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选择与背景色成对比色或者互补色的橙色等,而所述室内模式则可以主要考虑颜色的显眼程度,选择大红色、黄色、绿色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智能调控器405能够同时选择两种发光模式组合控制,例如对于在白天之类的光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光强则需要设置的更强,并且选择容易区别于白光和天空水面的蓝光的颜色,此时,所述智能调控器405选择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三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外周关键部位上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光强和颜色不同,则其辨识效果不同。总之,可以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外周关键部位上设置可调节光强的LED灯,还可以设置具有不同颜色的LED灯,根据适当的情景,智能调节其发光强与色度。在上述发明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飞行器辨识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它内容参见上述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包括主体结构部分、外周关键部位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四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设置,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涂覆有荧光材料涂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荧光材料涂层,可以采用蓄光型夜光材料或者光致储能夜光粉,所述光致储能夜光粉是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其激发时间短,发光和余晖时间长,亮度高,具有极稳定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安全可靠,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主要考虑在白天之类的光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采用光吸收性的材料,来提升这种环境下的无人飞行器相对于环境的对比度,从而实现了在白天之类的光照环境较好的情况下飞行器的辨识度的提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还可以混合涂覆荧光性、夜光性材料,如此在光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还能够通过荧光、夜光效应来增强其辨识度,相对于上述仅仅依靠吸光材料涂覆层的结构而言,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升了不同光照环境下的所述无人飞行器的辨识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荧光材料涂层和所述夜光材料涂层采用花纹的方式混合涂覆在所述无人飞行器的主体结构部分,例如,条纹式涂覆。
常见的荧光材料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它内容参见上述发明实施例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可以带来这些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通过在无人飞行器的机身等主体结构部分采取吸光材料涂层涂覆设计,同时在外周关键部位和/或机身的轮廓部分设置主动发光元件用来提示无人飞行器的位置和飞行状态,如此对于需要在视距范围内操控的无人飞行器而言,使得飞行器本身的辨识度大大提高。本发明在无人飞行器外壁涂覆吸光材料涂层和设置主动发光元件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进一步涂覆荧光材料涂层和/或智能调控所述主动发光元件的光强和/或颜色,从而使得无人飞行器在不同环境下均能增强其辨识度,进一步提升改善了飞手从地面观察无人飞行器飞行状态和位置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包括主体结构部分、外周关键部位以及驱动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的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包括至少三组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环绕所述无人飞行器主体设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主体结构部分涂覆有吸光材料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外周关键部位设置有主动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部分和/或所述外周关键部位涂覆有荧光材料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光元件为LED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根据环境光照条件选择不同发光模式的智能调控器,所述智能调控器位于所述无人飞行器机身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强的不同发出相应光强的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式包括控制所述LED灯根据环境光背景色的不同发出相应颜色的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关键部位包括所述旋翼组件,所述旋翼组件分为前旋翼组和后旋翼组,所述前旋翼组和所述后旋翼组上分别设置有不同颜色的所述主动发光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轮廓位置设置所述主动发光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蓄电池。
CN201510707990.7A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Pending CN105217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7990.7A CN10521705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7990.7A CN10521705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7050A true CN105217050A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8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7990.7A Pending CN105217050A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1705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634A (zh) * 2016-04-18 2016-08-31 王竹林 无人飞行器安全控制系统、方法、无人飞行器及遥控器
WO2018137131A1 (en) * 2017-01-24 2018-08-02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light indicatio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554097B2 (en) 2017-03-29 2020-02-0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Hollow motor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7372U (zh) * 2013-05-03 2013-09-25 李新平 遥感控制林业巡逻无人机
CN104354872A (zh) * 2014-12-03 2015-02-18 成都群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恶劣天气的无人机
US9061772B1 (en) * 2012-06-11 2015-06-23 The Boeing Company Dual mode lights automatic intensity control
US20150232198A1 (en) * 2012-10-11 2015-08-20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isual signalling of an aircraft
CN104925268A (zh) * 2015-07-04 2015-09-23 苏州科锐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夜间飞行器
CN205060034U (zh) * 2015-10-27 2016-03-02 杨珊珊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1772B1 (en) * 2012-06-11 2015-06-23 The Boeing Company Dual mode lights automatic intensity control
US20150232198A1 (en) * 2012-10-11 2015-08-20 Airbus Operations Gmbh Visual signalling of an aircraft
CN203217372U (zh) * 2013-05-03 2013-09-25 李新平 遥感控制林业巡逻无人机
CN104354872A (zh) * 2014-12-03 2015-02-18 成都群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恶劣天气的无人机
CN104925268A (zh) * 2015-07-04 2015-09-23 苏州科锐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夜间飞行器
CN205060034U (zh) * 2015-10-27 2016-03-02 杨珊珊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空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空军百科全书》", 30 November 2005, 航空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3634A (zh) * 2016-04-18 2016-08-31 王竹林 无人飞行器安全控制系统、方法、无人飞行器及遥控器
CN105913634B (zh) * 2016-04-18 2019-06-21 王竹林 无人飞行器安全控制系统、方法、无人飞行器及遥控器
WO2018137131A1 (en) * 2017-01-24 2018-08-02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light indicatio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899471B2 (en) 2017-01-24 2021-01-26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light indication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554097B2 (en) 2017-03-29 2020-02-04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Hollow motor apparatus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0034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CN105292455A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CN104718134B (zh) 飞行器的可视信令
EP3221658B1 (en) Adaptive camouflage device, system, method and camouflage apparatus
US6567248B1 (en) Tri-spectrum aircraft landing light
CN204452934U (zh) 旋翼、固定翼双模式飞行器
CN203190107U (zh) 智能型可自动变换光的颜色的led灯具
CN1169436C (zh) 威吓装置
CN105217050A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无人飞行器
CN207274992U (zh) 无人飞行器
US20150130644A1 (en) Lighting systems for landing in a degraded visual environment
CN110194259A (zh) 一种新型智能笼形旋翼无人机
CN206218218U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垂直升降无人机
CN206087302U (zh) 一种飞翼式涵道风扇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3228930U (zh) 具有隐形功能的飞行器
CN209667385U (zh) 一种驱鸟无人机
JP2008136765A (ja) 模型飛行機
CN106628138A (zh) 一种太阳能供电垂直升降无人机
CN206202673U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航行灯和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4106563B (zh) 可全天候连续工作的光驱鸟系统
CN205524986U (zh) 飞行器
CN206734622U (zh) 碟型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5891272U (zh) 一种新型农用无人机
CN204717498U (zh) 嵌入式直升机停机坪照明装置
CN213008792U (zh) 一种无人机图像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