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0433B -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0433B
CN105210433B CN201480000815.8A CN201480000815A CN105210433B CN 105210433 B CN105210433 B CN 105210433B CN 201480000815 A CN201480000815 A CN 201480000815A CN 105210433 B CN105210433 B CN 1052104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etition
control channel
down control
channe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8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0433A (zh
Inventor
栗忠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10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0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0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处理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本发明可以使网络侧发送的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

Description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可以大大降低通信的成本,所以M2M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M2M可以用于抄表、地质测量、环境监测、跟踪等场景,且该M2M不仅可以部署在室外的空旷地带,还可以部署在地下室等受建筑物遮挡或穿透损比较大的地方。当M2M部署在地下室等受建筑物遮挡或穿透损比较大的地方时网络覆盖较差,所以可以通过重复发送信道来增强信道的接收能量,从而提高M2M的网络覆盖。
其中,信道包括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而控制信道包括上行控制信道和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向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UE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息与网络侧进行通信。而当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UE需要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重复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目前,网络侧根据预设的重复级别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根据预设的重复级别,通过盲检测重复传输的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重复级别,进而确定该重复次数。
由于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可以设置多个重复级别,网络侧可以随时切换重复级别以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当网络侧从第一重复级别切换到第二重复级别时,UE还使用第一重复级别对重复传输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成功,则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与网络侧实际发送的重复次数不同。由于数据信道与下行控制信道之间的时间间隔固定,所以当检测成功之后,UE却无法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造成了资源浪费。当无法接收到数据信道,该UE会向网络侧反馈ACK/NACK(Acknowledge/Nacknowledge,确认/不确认)消息。由于UE向网络侧反馈ACK/NACK消息时需要占用上行控制信道,而此时网络侧并没有为该UE分配上行控制信道,所以UE会造成对其他UE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当该UE无法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时,该UE还会继续检测该数据信道,如此增加了UE的功耗。
发明内容
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处理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掩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串联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第一加扰单元,用于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所述第一加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掩码、所述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初始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串联模块,用于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速率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加扰单元,用于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相乘单元,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所述指示比特,以指示所述重复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所述频域资源上;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频域资源上,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所述重复次数;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在所述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UE;或者,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一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解扰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加扰后的CRC比特;
第一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第二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初始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第三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相乘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比特,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八获取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二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处理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掩码。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加扰后的CRC比特串联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所述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根据掩码、所述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根据所述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之前,还包括:
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对所述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调制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所述指示比特,以指示所述重复次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所述频域资源上;
在所述频域资源上,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所述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在所述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在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UE;或者,
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根据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根据所述指示比特,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将所述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一种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九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一种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十提供的另一种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一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二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发送模块102,用于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该UE根据该处理信息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掩码。
可选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串联单元,用于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第一加扰单元,用于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该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第一加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掩码、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初始化单元,用于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串联模块,用于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速率匹配模块,用于对该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可选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第二加扰单元,用于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相乘单元,用于将该调制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该指示比特,以指示该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为该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可选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承载单元,用于将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该频域资源上;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该频域资源上,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可选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该UE根据该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该重复次数;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该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在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该UE。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第一获取模块101包括: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可选地,发送模块102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在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该UE;或者,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一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确定模块202包括:
解扰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解扰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从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加扰后的CRC比特;
第一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可选地,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解扰单元包括:
第二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其中,解扰单元包括:
初始化子单元,用于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第三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该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可选地,解扰单元包括:
相乘子单元,用于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202包括:
第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该下行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确定模块202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该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该频域资源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可选地,确定模块202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该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确定模块202包括:
第八获取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二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步骤302: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该UE根据该处理信息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掩码。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该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根据掩码、该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之前,还包括:
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对该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调制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该指示比特,以指示该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为该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该频域资源上;
在该频域资源上,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该UE根据该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该重复次数;
根据该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在该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该UE。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在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配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该UE;或者,
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步骤402: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其中,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该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根据该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获取该下行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该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该频域资源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将该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进一步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信息为加扰序列,不同的重复次数对应不同的加扰序列。具体地,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的方法可以根据如下的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实现,包括:
第一种、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为该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掩码,将该掩码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第二种、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预设的重复次数与掩码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掩码,将该掩码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当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为网络侧配置时,该网络侧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之前,网络侧需要将为重复次数配置的加扰序列发送给UE。UE接收该加扰序列并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可以从如下所示的比特串中选择。
<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1,0>,
<0,0,0,0,0,0,0,0,0,0,0,0,0,0,1,1>
<0,0,0,0,0,0,0,0,0,0,0,0,0,1,0,0>,
<0,0,0,0,0,0,0,0,0,0,0,0,1,0,0,0>,
<1,1,1,1,1,1,1,1,1,1,1,1,1,1,1,1>,
<0,1,0,1,0,1,0,1,0,1,0,1,0,1,0,1>
<1,0,1,0,1,0,1,0,1,0,1,0,1,0,1,0>
上述比特串中,比特串为加扰在下行控制信息format0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上的序列,以指示UE进行天线选择,即<0,0,0,0,0,0,0,0,0,0,0,0,0,0,0,0>对应UE天线端口0,<0,0,0,0,0,0,0,0,0,0,0,0,0,0,0,1>对应UE天线端口1。比特串为加扰在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传输块的CRC上的序列,指示网络侧发送天线配置信息。当加扰序列为掩码、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天线选择掩码时,为了使天线选择指示和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指示相互独立,选择的下行控制信道的掩码的最后一个比特为0,以避免下行控制信道对天线选择指示比特状态判断的影响。即,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可以从如下所示的比特串中选择。
<0,0,0,0,0,0,0,0,0,0,0,0,0,0,1,0>,
<0,0,0,0,0,0,0,0,0,0,0,0,0,1,0,0>,
<0,0,0,0,0,0,0,0,0,0,0,0,0,1,1,0>,
<0,0,0,0,0,0,0,0,0,0,0,0,1,0,0,0>,
<1,1,1,1,1,1,1,1,1,1,1,1,1,1,1,0>,
<0,1,0,1,0,1,0,1,0,1,0,1,0,1,0,0>
<1,0,1,0,1,0,1,0,1,0,1,0,1,0,1,0>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根据获取的重复级别,获取该重复级别对应的处理信息,将获取的处理信息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侧事先设置的。在UE侧,该UE也可以事先设置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网络侧还可以配置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UE。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为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每个重复级别均对应一个重复次数,比如,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3个重复级别,即重复级别1、重复级别2和重复级别3。重复级别1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5次,重复级别2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10次,重复级别3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20次。
步骤502:网络侧根据该处理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当该处理信息为掩码时,网络侧根据该处理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获取该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将该CRC比特串联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网络侧获取该UE的RNTI,根据该掩码和UE的RNTI,对该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网络侧根据该掩码和UE的RNTI,对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可以根据该掩码和UE的RNTI,按照如下公式(1)对该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CRC比特。
ck=(pk+xrnti,k+xREP,k)mod 2 (1)
其中,在上述公式(1)中,ck为加扰后的CRC比特,pk为CRC比特,xrnti,k为RNTI,xREP,k为掩码,k为比特的编号,mod为取模运算。对于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k=0,1,...,16。
其中,当该处理信息为掩码且配置了天线选择时,网络侧根据该处理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获取该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UE的RNTI和天线选择掩码,将该CRC比特串联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根据该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UE的RNTI,对该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网络侧根据该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UE的RNTI,对该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根据该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UE的RNTI,按照如下公式(2)对该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加扰后的CRC比特。
ck=(pk+xrnti,k+xREP,k+xAS,k)mod 2 (2)
其中,在上述公式(2)中,xAS,k为天线选择掩码。
其中,获取CRC比特的方法具体可以为: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k个0,将串联k个0之后的下行控制信息除以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得到对应的余数,将该余数确定为CRC比特,该除法为二进制的除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k可以为16。
16比特的生成多项式可以根据如下公式(3)得到:
gCRC16(D)=[D16+D12+D5+1] (3)
其中,在上述公式(3)中,gCRC16(D)为该生成多项式,D表示该多项式中对应幂次的二进制数为1。
其中,该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为:10001000000100001。
步骤503:网络侧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侧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时,该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得到的。该一系列的处理可以为CRC添加、CRC加扰、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映射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中的部分处理或全部处理。应理解,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可以发送出去。对接收端,则是上面描述的逆过程,不再赘述。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该一系列的处理还包括复用处理。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当网络侧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网络侧都根据上述步骤对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步骤504:当该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当该处理信息为掩码时,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该UE获取该UE的RNTI,以及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UE的RNTI,按照如下公式(4)对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CRC比特。
pk=(ck+xrnti,k+xREP,k)mod 2 (4)
当该处理信息为掩码且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该UE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UE的RNTI和天线选择掩码,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掩码和UE的RNTI,按照如下公式(5)对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得到CRC比特。
pk=(ck+xrnti,k+xREP,k+xAS,k)mod 2 (5)
步骤505:该UE根据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具体地,该UE对CRC比特进行解扰后得到含有下行控制信息和CRC比特的比特序列,并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二进制的除法,得到对应的余数。如果该余数为0,则确定校验成功,否则,确定校验失败。
步骤506:如果校验成功,则该UE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如果校验失败,则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其他重复次数,根据上述步骤504-506的步骤执行,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发送给UE。UE根据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并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步骤601: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网络侧可以根据如下三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第一种、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该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并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ID(Identity,身份标识)值,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将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第二种、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预设的重复次数与加扰初始化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并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ID值,根据获取的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将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该ID值为该UE所在小区的ID值,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EPDCCH时,该ID值为该UE特定的ID值。
第三种、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该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将加扰初始化参数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进一步地,当网络侧将该加扰初始化参数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后,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ID值,根据获取的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根据获取的重复级别,获取该重复级别对应的处理信息,将获取的处理信息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也可以为EPDCCH。
其中,每个重复级别均对应一个重复次数,比如,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3个重复级别,即重复级别1、重复级别2和重复级别3。重复级别1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5次,重复级别2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10次,重复级别3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20次。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加扰序列可以为Gold序列,该Gold序列可以使用Gold序列生成器生成。网络侧可以根据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加扰初始化参数中包含与该重复次数相对应的参数。
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网络侧可以根据如下加扰初始化参数生成加扰初始化值: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重复级别、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该UE所在小区的ID值。按照如下公式(1)计算该Gold序列生成器的加扰初始化值,
其中,在上述公式(1)中,cinit为该序列生成器的加扰初始化值,r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重复级别,ns为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为该UE所在小区的ID值。
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EPDCCH信道时,可以根据如下加扰初始化参数生成加扰初始化值: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重复级别、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该UE所在小区的ID值。按照如下公式(2)计算该Gold序列生成器的加扰初始化值,
其中,在上述公式(2)中,cinit为该序列生成器的加扰初始化值,r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重复级别,ns为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为该网络侧配置的加扰初始化的参数ID值。
其中,时隙编号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1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ID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0-503。
进一步地,该网络侧可以将重复次数或相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发送给该UE,用于UE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生成加扰序列,也可以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之后,将生成的加扰序列发送给该UE。
步骤602:网络侧根据该处理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地,网络侧获取该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获取的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对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对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复用,得到复用比特,对复用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获取CRC比特的方法具体可以为: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k个0,将串联k个0之后的下行控制信息除以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得到对应的余数,将该余数确定为CRC比特,该除法可以为二进制的除法,也可以为模二除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k可以为16。
16比特的生成多项式可以根据如下公式(3)得到:
gCRC16(D)=[D16+D12+D5+1] (3)
其中,在上述公式(3)中,gCRC16(D)为该生成多项式,D表示该多项式中对应幂次的二进制数为1。
其中,该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为:10001000000100001。
其中,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具体操作可以为:
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Gold序列,即为下面的c(n)。而Gold序列c(n)由2个m序列合成,2个m序列生成器生成的m序列分别为x1和x2,如下公式(4)所示:
其中,在上述公式(4)中,n=0,1,...,MPN-1,MPN即加扰序列Gold序列的长度,对应待加扰的比特块长度,如速率匹配比特块长度Mbit。Nc=600,为常数;第一个m序列初始化值为常数:x1(0)=1,x1(n)=0,n=1,2,...,30,第二个m序列初始化值即前面提到的Gold序列的加扰初始化值,即x2(n)=cinit,n=0,...30,,对于PDCCH是对于EPDCCH是该初始化序列生成器可以在重复传输的PDCCH或者EPDCCH的每个子帧进行。
对于长度为Mbit的待加扰的比特串或比特序列或比特块,b(0),...,b(Mbit-1),按照如下公式(5)进行逐比特模二相加得到加扰后的比特块或调制前的比特块;
其中,在上述公式(5)中,为加扰后的比特块或调制前的比特块中的第i比特,c(i)为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中的第i比特。
可选地,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也可以在重复传输的PDCCH或者EPDCCH的开始子帧进行,此时开始子帧后面的重复子帧的加扰初始化值与开始子帧的加扰初始化值相同,也即加扰序列相同。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不使用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可以是网络侧直接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加扰序列。当网络侧直接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加扰序列时,网络侧根据该处理信息,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对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对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将调制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假设经过调制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的符号序列为d(0),...,d(Msymb-1),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分别为s0(0),...,s0(Msymb-1),...sr-1(0),...,sr-1(Msymb-1)。将下行控制信息的符号和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的符号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网络侧为该重复次数配置的加扰序列可以为序列的周期扩展。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网络侧直接为该重复次数配置加扰序列时,网络侧可以对重复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的各个子帧分别采用加扰序列的一个值进行加扰。该值应用到该子帧内每个符号的加扰,即对该子帧内每个符号进行乘积运算。比如,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组内的子帧个数为4,该子帧组内的子帧的加扰序列为{1,1,1,1},该加扰序列中的每一个值对应一个子帧内的加扰值,该加扰值与该子帧内的每个符号进行乘积运算,以实现对该子帧进行加扰。比如,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组内的子帧个数为8,该子帧组内的子帧的加扰序列为{1,-1,1,-1,1,-1,1,-1},该加扰序列中的每一个值对应一个子帧内的加扰值,该加扰值与该子帧内的每个符号进行乘积运算,以实现对该子帧进行加扰。比如,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组内的子帧个数为16,该子帧组内的子帧的加扰序列为{-1,1,-1,1,-1,1,-1,1,-1,1,-1,1,-1,1},该加扰序列中的每一个值对应一个子帧内的加扰值,该加扰值与该子帧内的每个符号进行乘积运算,以实现对该子帧进行加扰。
步骤603: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需要说明的是,当网络侧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时,该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对下行控制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得到的。该一系列的处理可以为CRC添加、CRC加扰、编码、速率匹配、加扰、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映射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生成中的部分处理或全部处理。应理解,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经过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可以发送出去。对接收端,则是上面描述的逆过程,不再赘述。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该一系列的处理还包括复用处理。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当网络侧重复发送下行控制信道时,网络侧都根据上述步骤对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并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步骤604:当该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其中,当网络侧将该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发送给该UE时,该UE可以根据接收到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当网络侧未将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发送给该UE时,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根据该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其中,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的方法可以为如下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包括:
第一种、接收网络侧发送的重复次数与加扰初始化参数之后,存储重复次数与加扰初始化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该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加扰初始化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第二种、按照上述步骤601中的方法计算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其中,该UE根据该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
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Gold序列,即为下面的c(n)。而Gold序列c(n)由2个m序列合成,2个m序列生成器生成的m序列分别为x1和x2,如下公式(6)所示。
其中,在上述公式(6)中,n=0,1,...,MPN-1,MPN即加扰序列Gold序列的长度,对应待加扰的比特块长度,如速率匹配比特块长度Mbit。Nc=600,为常数;第一个m序列初始化值为常数:x1(0)=1,x1(n)=0,n=1,2,...,30,第二个m序列初始化值即前面提到的Gold序列的加扰初始化值,对于PDCCH是其加扰初始化参数包括:与重复次数或重复级别对应的r,时隙号,小区ID,对于EPDCCH是其加扰初始化参数包括:与重复次数或重复级别对应的r,时隙号,小区ID。该初始化序列生成器可以在重复传输的PDCCH或者EPDCCH的每个子帧进行。
对于长度为Mbit的加扰后的比特串或比特序列或比特块,根据如下公式(7)进行逐比特模二相加得到解扰后的比特块;
可选地,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也可以在重复传输的PDCCH或者EPDCCH的开始子帧进行,此时开始子帧后面的重复子帧的加扰初始化值与开始子帧的加扰初始化值相同,也即加扰序列相同。
进一步地,当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不为该序列生成器生成的,而是网络侧直接为该重复次数配置时,网络侧根据该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的具体操作可以为:网络侧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调制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步骤605:该UE根据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具体地,当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为速率匹配比特时,该UE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解速率匹配,得到编码块。对编码块进行解码,得到比特序列。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二进制的除法,得到对应的余数。如果该余数为0,则确定校验成功,否则,确定校验失败。
进一步地,当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为调制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时,该UE对调制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调,得到速率匹配比特。该UE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解速率匹配,得到编码块。对编码块进行解码,得到比特序列。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二进制的除法,得到对应的余数。如果该余数为0,则确定校验成功,否则,确定校验失败。
步骤606:如果校验成功,则该UE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如果校验失败,则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其他重复次数,根据上述步骤604-606的步骤执行,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优选地,。
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对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对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发送给UE。UE根据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并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七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网络侧获取该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其中,该指示比特可以为新增比特,也可以为现有的比特。当该指示比特为现有的比特时,现有的比特可以为载波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指示比特、上行索引比特、下行分配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功率控制命令比特。该载波指示比特为3比特,冗余版本指示比特为2比特,上行索引比特为2比特,下行分配比特为2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1比特或者2比特,功率控制命令比特为2比特。
当该指示比特为2比特时,该指示比特最大可以指示的重复次数为4次。当该指示比特为3比特时,该指示比特最大可以指示的重复次数为8次。
使用指示比特可以指示有限的几个重复次数。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该指示比特指示重复级别。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重复级别,根据该重复级别,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比如,当该指示比特为2比特时,该指示比特最大可以指示的重复级别为4个,每个重复级别对应一个重复次数。当该指示比特为3比特时,该指示比特最大可以指示的重复级别为8个,每个重复级别对应一个重复次数。
步骤702: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该指示比特,以指示该重复次数。
具体地,当该指示比特指示重复次数时,根据该重复次数设置该指示比特。当该指示比特指示重复级别时,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根据获取的重复级别,设置该指示比特。
步骤703:网络侧将携带该指示比特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步骤704:当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步骤705:该UE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具体地,当该指示比特指示重复次数时,该UE根据该指示比特对应的数值,从已存储的数值与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次数,将获取的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指示比特指示重复级别时,该UE根据该指示比特对应的数值,从已存储的数值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将获取的重复级别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级别。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级别,从已存储的重复级别与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指示比特指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并将该指示比特发送给UE。当UE接收到该指示比特时,该UE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该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八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8,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为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为了避免不同的重复次数之间的检测模糊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频分的方式传输下行控制信道,即不同的重复次数使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为不同的重复次数分配不同的正交频域资源,也可以为不同的重复次数分配一个或多个部分重叠的频域资源。
其中,不同的频域资源可以是不同的候选位置或不同的搜索空间,不同的候选位置可以是不重叠,也可以是部分重叠的。当不同的候选位置是正交方式的,则该候选位置是不重叠的,当不同的候选位置是部分正交的,则该候选位置是部分重叠的。
其中,网络侧事先为该下行控制信道设置多个重复次数,且为每个重复次数配置对应的频域资源。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其中,每个重复级别均对应一个重复次数,比如,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3个重复级别,即重复级别1、重复级别2和重复级别3。重复级别1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5次,重复级别2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10次,重复级别3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20次。如果该3个重复级别均使用的聚合级别为8时,搜索空间只有2个候选位置,因此,3个重复级别的候选位置之间可以是部分重叠的,如图9所示。
其中,不同的重复次数使用不同的候选位置或不同的搜索空间,且不同的候选位置可为同一搜索空间的不同候选位置,也可以是不同的搜索空间的候选位置。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不同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比如,该偏移可以为r·M(L),r为重复级别的个数编号,比如,该重复级别为重复级别1时,r可以为1,M(L)为在搜索空间内UE需要进行监测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个数。
其中,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网络侧事先设置的。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也可以为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其中,每个重复级别均对应一个重复次数,比如,该下行控制信道包括3个重复级别,即重复级别1、重复级别2和重复级别3。重复级别1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5次,重复级别2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10次,重复级别3对应的重复次数可以为20次。
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PDCCH时,网络侧根据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的CCE(Control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级别、PDCCH的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参数、重复级别的个数编号、候选位置个数、候选位置和子帧的控制区域包括的CCE的个数,按照如下公式(1)计算CCE的编号;
其中,在上述公式(1)中,L为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的CCE的聚合级别,Yk为PDCCH的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参数,r为重复级别的个数编号,m为候选位置,M(L)为在给定搜索空间内UE需要进行监测的PDCCH候选位置个数,mod为取模运算,NCCE,k为子帧k的控制区域包括的CCE的个数,i=0,...,L-1,m=0,...M(L)-1。对于Yk,在公共搜索空间时,Yk为0,在该UE的专用搜索空间时,Yk=(A·Yk-1)mod D,其中Y-1=nRNTI≠0,A=39827,D=65537,ns为一无线帧内的时隙号,该时隙号的取值范围为0-19,nRNTI在UE初始接入网络时由网络侧进行配置或为预设的值,或者是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的值。
当该下行控制信道为EPDCCH时,网络侧根据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的ECCE(EnhancedControl Channel Element,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级别、EPDCCH的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参数、候选位置个数、候选位置和子帧的控制区域包括的ECCE的个数,,按照如下公式(2)计算ECCE的编号;
其中,在上述公式(2)中,L为传输下行控制信道的ECCE的聚合级别,Yp,k为EPDCCH的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参数,m为候选位置,s为自然数,s可以为重复级别的个数编号,Mp (L)为EPDCCH-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集合p且聚合级别为L时,UE需要监测的EPDCCH的候选位置个数,mod为取模运算,NECCE,p,k为子帧k的EPDCCH-PRB集合p包括的ECCE的个数,i=0,...,L-1,m=0,1,...Mp (L)-1。Yp,k=(Ap·Yp,k-1)mod D,其中Yp,-1=nRNTI≠0,A0=39827,A1=39829,D=65537,ns是一无线帧内的时隙号,该时隙号的取值范围为0-19,nRNTI在UE初始接入网络时由网络侧进行配置或为预设的值,或者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的值。
步骤802:网络侧将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获取的频域资源上。
步骤803:网络侧在获取的频域资源上,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步骤804:当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该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检测。
具体地,当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获取下行控制信道,并从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和该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二进制的除法,得到对应的余数。如果该余数为0,则确定校验成功,否则,确定校验失败。
步骤805:如果检测成功,则该UE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如果校验失败,则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其他重复次数,根据上述步骤804-805的步骤执行,以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不同的重复次数配置不同的频域资源,在该频域资源上传输下行控制信道。UE根据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并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九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0,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生成对应的配置信令消息,该配置信令消息中携带该重复次数。
其中,该信令消息的生效时间为预设的,网络侧在预设的生效时间后发送重复传输的PDCCH或EPDCCH,以使得UE根据配置信令消息获取预设的生效时间后的PDCCH或EPDC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可以为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MAC CE(Media Access Control Channel Element,媒体接入控制元素)消息。
步骤1002:网络侧将该配置信令消息发送给UE。
进一步地,当网络侧将该配置信令消息发送给该UE时,该网络侧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该预设的生效时间时,该网络侧根据该重复次数,将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该UE。
步骤1003:当该UE接收到该配置信令消息时,该UE根据该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的生效时间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具体地,当该UE接收到该配置信令消息时,该UE获取该配置信令消息中携带的重复次数。根据预设的生效时间,将获取的重复次数确定预设时间后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UE接收到该配置信令消息时,该UE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该生效时间时,根据该生效时间确定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配置信令消息中携带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当UE接收到该配置信令消息时,根据预设的生效时间确定预设的生效时间后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网络侧会向该UE分配上行控制信道,UE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
实施例十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网络侧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具体地,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子帧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子帧集合,将获取的子帧集合确定为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其中,网络侧可以事先为不同的重复次数配置不同的子帧集合,并存储重复次数与子帧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网络侧还可以预设重复次数与子帧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网络侧为不同的重复次数配置不同的子帧集合时,网络侧将该重复次数与子帧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该UE。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重复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重复级别。根据获取的重复级别,获取该重复级别对应的子帧集合。
其中,每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下行控制信道可以使用对应其重复次数的子帧集合中该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传输该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为该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聚合级别在搜索空间内不同的候选位置。
进一步地,网络侧可以配置或预设不同的重复次数中的不重叠的子帧为该下行控制信道重复传输的开始子帧。比如,可以配置或预设某一个重复次数的开始子帧或参考子帧,根据该重复次数的开始子帧或参考子帧,以及配置或预设偏置值,获取其他的重复次数的开始子帧。该偏置值表示相对于该重复次数的开始子帧或参考子帧的偏置。如图12所示,重复级别1对应的开始子帧为子帧0,子帧集合为子帧0;重复级别2对应的开始子帧为子帧1,子帧集合为子帧1、2和3;重复级别3对应的开始子帧为子帧4,子帧集合为子帧4、5、6、7和8。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为不同的重复次数配置或预设不同的开始子帧集合。如图13所示,重复级别1对应的开始子帧集合为子帧0、3和6,开始子帧0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0、1、2、3和4;开始子帧3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3、4、5、6和7;开始子帧6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6、7、8、9和0。重复级别2对应的开始子帧集合为子帧1、4和7,开始子帧1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1、2、3、4、5、6、7、8、9和0;开始子帧4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4、5、6、7、8、9、0、1、2和3;开始子帧7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7、8、9、0、1、2、3、4、5和6。重复级别3对应的开始子帧集合为子帧2、5和8,开始子2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2、3、4、5、6、7、8、9、0、1、2、3、4、5、6、7、8、9、0和1;开始子帧5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5、6、7、8、9、0、1、2、3、4、5、6、7、8、9、0、1、2、3和4;开始子帧8对应的子帧集合为子帧8、9、0、1、2、3、4、5、6、7、8、9、0、1、2、3、4、5、6和7。
步骤1102:在获取的子帧集合内,网络侧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步骤1103:当该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具体地,当该UE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道时,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该UE根据该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重复次数与子帧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子帧集合。该UE从该子帧集合中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开始子帧,并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开始子帧,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步骤1104:该UE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具体地,该UE从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中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和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的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对应的比特,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二进制的除法,得到对应的余数。如果该余数为0,则确定校验成功,否则,确定校验失败。
步骤1105:如果检测成功,则该UE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进一步地,当该UE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该UE还可以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该UE可以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其中,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配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然,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该UE预先设置的。
可选地,网络侧还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即事先对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以及将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进行排序,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的顺序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不同的重复次数配置不同的子帧集合,以及将该子帧集合中不重叠的子帧确定为该重复次数的开始子帧。该UE可以根据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进而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网络侧会向该UE分配上行控制信道,UE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
可选地地,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从最高的重复次数向最低的重复次数的顺序检测,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避免下行控制信道的不同重复次数检测时的模糊问题。
实施例十一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参见图14,该装置包括存储器1401和处理器1402,用于执行如下所述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该UE根据该处理信息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对应的掩码。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该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根据掩码、该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获取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根据该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之前,还包括:
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对该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对该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对该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调制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该指示比特,以指示该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该频域资源为该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该频域资源上;
在该频域资源上,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该UE根据该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该重复次数;
根据该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在该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该UE。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可选地,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在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该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其中,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配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该UE;或者,
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实施例十二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存储器1501和处理器1502,用于执行如下所述的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道,该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该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其中,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该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该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该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该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根据该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可选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将该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获取该下行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根据该指示比特,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该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该频域资源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将该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可选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该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该重复次数确定为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该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该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进一步地,根据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根据该处理信息,将该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UE根据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该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而使网络侧发送到重复次数与UE检测到的重复次数相同。进而UE可以成功接收数据信道,当UE成功接收数据信道时,UE按照所分配的上行控制资源向网络侧发送ACK/NACK消息时就不会造成对其他UE的上行控制信道的干扰,并且UE成功接收到数据信道后就不会再接收数据信道,进而降低了UE的功耗和资源的损耗。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6)

1.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处理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所述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串联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第一加扰单元,用于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所述第一加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掩码、所述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初始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串联模块,用于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信道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速率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时,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二加扰单元,用于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相乘单元,用于将所述调制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所述指示比特,以指示所述重复次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频域资源时,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承载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所述频域资源上;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频域资源上,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配置信令消息时,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五发送单元,用于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所述重复次数;
第六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在所述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子帧集合时,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七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16.如权利要求1-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UE;或者,
预设模块,用于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一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18.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比特序列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所述比特序列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对应的CRC比特得到。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解扰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校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第一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第二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时,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初始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第三解扰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为调制符号与所述处理信息逐位相乘得到时,所述解扰单元包括:
相乘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指示比特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比特,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频域资源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28.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配置信令消息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3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子帧集合时,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八获取单元,用于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32.如权利要18-3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第二发送或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4.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处理信息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所述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串联在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得到比特序列;
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比特序列中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获取天线选择掩码;
相应地,所述根据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
根据掩码、所述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
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网络侧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
根据所述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所述网络侧获取的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之前,还包括:
在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CRC比特,得到比特序列;
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块;
对所述编码块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速率匹配比特。
38.如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时,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根据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速率匹配比特进行加扰,调制,得到调制符号;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调制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将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40.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的指示比特;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设置所述指示比特,以指示所述重复次数。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频域资源时,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在所述频域资源上;
在所述频域资源上,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44.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配置信令消息时,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向UE发送配置信令消息,使所述UE根据所述配置信令消息确定预设生效时间后的所述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在所述预设生效时间到达后,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UE。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4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包括:
根据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获取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子帧集合时,所述根据所述处理信息,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用户设备UE,包括:
在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将下行控制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并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发送给UE。
48.如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49.如权利要求34-4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UE;或者,
预设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发送下行数据信道或接收上行数据信道。
51.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下行控制信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用于承载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发送的;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其中,当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对应的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是网络侧根据所述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比特序列中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比特进行加扰得到,所述比特序列是在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串联对应的CRC比特得到。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对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校验;
如果校验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掩码时,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用户设备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配置了天线选择时,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和UE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掩码以及天线选择掩码和RNTI,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加扰后的CRC比特进行解扰。
55.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时,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初始化参数、所述下行控制信道当前所在的时隙编号和UE获取的身份标识ID值,初始化序列生成器,使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加扰序列;
根据所述序列生成器生成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
5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为调制符号与所述处理信息逐位相乘得到时,所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进行解扰,包括:
将所述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处理后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符号与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加扰序列逐位进行相乘,得到解扰后的下行控制信息。
57.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指示比特时,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获取所述下行控制信道中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指示比特;
根据所述指示比特,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比特为新增的比特或者为现有的比特。
59.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频域资源时,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频域资源,对所述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所述频域资源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候选位置或搜索空间;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的重复次数位于不同的搜索空间时,相邻的搜索空间之间存在偏移。
61.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配置信令消息时,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接收配置信令消息;
将所述配置信令消息携带的重复次数确定为预设生效时间后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令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或媒体接入控制元素MAC CE消息。
6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信息为子帧集合时,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确定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包括:
对于已存储的多个重复次数中的任一重复次数,根据所述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获取对应的下行控制信道;
对获取的下行控制信道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成功,则将所述重复次数确定为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重复次数对应的子帧集合内至少包括一个不重叠的子帧。
65.如权利要51-6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接收下行数据信道或发送上行数据信道。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从已存储的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的重复次数与数据信道的重复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CN201480000815.8A 2014-03-28 2014-03-28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2104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4254 WO2015143695A1 (zh) 2014-03-28 2014-03-28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0433A CN105210433A (zh) 2015-12-30
CN105210433B true CN105210433B (zh) 2019-01-18

Family

ID=54193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815.8A Active CN105210433B (zh) 2014-03-28 2014-03-28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9764B2 (zh)
EP (1) EP3125622B1 (zh)
JP (1) JP6368028B2 (zh)
KR (1) KR101852706B1 (zh)
CN (1) CN105210433B (zh)
WO (1) WO20151436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061B (zh) 2014-06-24 2022-04-19 太阳专利托管公司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9788318B2 (en) * 2014-08-18 2017-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capacity on collision based channels
JP6785664B2 (ja) * 2015-01-28 2020-1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6119229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for repetition design
CN107046722B (zh) * 2016-02-05 202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调度定时间隔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0129877B2 (en) * 2016-03-16 2018-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1212824B2 (en) 2016-07-20 2021-12-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with terminal device in inactive stat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769899A (zh) * 2016-08-19 2018-03-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知确定上行链路数据重复模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8107430A1 (en) * 2016-12-15 2018-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c bits for joint decoding and verific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polar codes
US10454657B2 (en) * 2017-02-28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CN108574557B (zh) * 2017-03-10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838933B2 (en) * 2017-03-17 2023-12-05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451802B (zh) * 2018-02-02 2021-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1064474B2 (en) * 2018-02-16 2021-07-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arch space randomization
US20190289478A1 (en) * 2018-03-19 2019-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reliability for ultra-reliability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US11025373B2 (en) * 2018-05-11 2021-06-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based transmission
US11387942B2 (en) * 2018-05-11 2022-07-12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ysical channel repetition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CN112368964B (zh) * 2018-10-15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点对多点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EP4128935A4 (en) * 2020-04-04 2024-04-17 Qualcomm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CI VIA A PDSCH
US20230111395A1 (en) * 2020-05-14 2023-04-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nitoring for downlink repetitions
CN113949493B (zh) * 2020-07-17 2023-07-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0904A (ja) * 2007-11-28 2009-06-11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290451A (ja) * 2008-05-28 2009-12-10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69604A (zh) * 2009-07-28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通知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2466977A1 (en) * 2009-08-14 2012-06-20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for receiving 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 change notifications
WO2013096928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5107B (zh) * 2009-06-15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资源调度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EP3661304A1 (en) * 2009-06-19 202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50486B2 (en) * 2009-08-17 2016-05-24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CCE blind decoding method
CN102255688B (zh) 2011-07-06 2013-04-10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Ltepdcch盲检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N110224797B (zh) * 2013-08-09 2022-06-07 太阳专利信托公司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与基站通信的移动站、方法和存储介质
US9973303B2 (en) * 2013-12-20 2018-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termining timing for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signaling in a coverage enhanced operating mod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0904A (ja) * 2007-11-28 2009-06-11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9290451A (ja) * 2008-05-28 2009-12-10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969604A (zh) * 2009-07-28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通知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2466977A1 (en) * 2009-08-14 2012-06-20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for receiving 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 change notifications
WO2013096928A1 (en) * 2011-12-22 2013-06-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34395 PDCCH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MTC;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4bis》;20131011;第2节 *
R1-140153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RACH messages;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6》;20140214;第2.1节 *
R1-140305 RACH procedure for MTC coverage enhancement;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76 》;20140214;第2节 *
R1-140356 PDCCH Coverage Enhancements for MTC UE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76》;20140214;第2.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43695A1 (zh) 2015-10-01
JP2017513436A (ja) 2017-05-25
KR20160139029A (ko) 2016-12-06
KR101852706B1 (ko) 2018-04-26
US10439764B2 (en) 2019-10-08
EP3125622A1 (en) 2017-02-01
EP3125622A4 (en) 2017-02-01
US20170019216A1 (en) 2017-01-19
CN105210433A (zh) 2015-12-30
JP6368028B2 (ja) 2018-08-01
EP3125622B1 (en) 2018-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0433B (zh) 确定下行控制信道重复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ES2930416T3 (es) Método, aparato y sistema para transmitir o recibir un canal de datos y un canal de contro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US11716674B2 (e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iming information
JP685673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CN110430031B (zh) 适配用于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等级的数量
CN101827444B (zh) 一种测量参考信号的信令配置系统及方法
CN107040987B (zh)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40489A (zh) 发送和接收窄带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0455571B2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90124633A1 (en)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5763294B (zh)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885497A (zh) 用于监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JP6495464B2 (ja) 相互干渉低減のための送信シンボル配置に関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23002284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303576B (zh) 用于信道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79632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