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356A -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356A
CN105209356A CN201380076273.8A CN201380076273A CN105209356A CN 105209356 A CN105209356 A CN 105209356A CN 201380076273 A CN201380076273 A CN 201380076273A CN 105209356 A CN105209356 A CN 105209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ipe
vehicle
conveying element
section
conve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2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9356B (zh
Inventor
罗尔夫·坎普斯
伯特伦·帕斯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ehl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uehl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3/0600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71265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ehler GmbH filed Critical Buehl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5209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9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4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for moving bulk material in closed conduits, e.g.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8Details
    • B65G19/20Traction chains, rop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8Details
    • B65G19/22Impellers, e.g. push-plates, scrapers; Guid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8Details
    • B65G19/22Impellers, e.g. push-plates, scrapers; Guiding means therefor
    • B65G19/24Attachment of impellers to traction element
    • B65G19/26Attachment of impellers to traction element pivo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35/08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prising trains of unconnected load-carriers, e.g. belt sections, movable in a path, e.g. a closed path, adapted to contact each other and to be propelled by means arranged to engage each load-carrier in tu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2Articles
    • B65G2201/0202Agricultural and processed food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Chutes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用于借助于包括传送通道和在所述传送通道中松弛地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元件(266、269)的传送装置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中,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在传送方向上机械地传动所述传送元件,随后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将散装货物供给到所述传送通道中。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通过所述传送元件的移动沿着所述传送方向传送所述散装货物,其中在所述传送通道的此第三区段中,第一传送元件(269)经由第二传送元件(266)和/或所述散装货物按压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穿过所述传送通道。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执行此方法的传送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一种方法和一种传送装置。
适合于沿着例如弯管将例如稻米、面粉、小麦或玉米等散装货物从用于散装货物的入口传送到用于散装货物的出口的此类传送装置从现有技术已知为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或制动盘传送机。
US4,197,938揭示了用于散装货物的包括圆盘状运载器的传送装置。运载器布置在缆绳处,其中包括运载器的缆绳可以借助于齿轮传动,用于例如沿着弯管区段将散装货物从入口传送到出口。
此已知的用于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的缺点在于,例如,当在操作期间运载器损坏时,更换运载器是费力的,因此导致增加了维护成本并且减少了通过传送装置的散装货物的平均吞吐量。此外,当使用缆绳作为牵引元件、运载器安装到缆绳上时,例如用于减少或增加传送装置的长度的长度调适是复杂的。此外,已知的传送装置的缺点在于无法调整传送装置的填充水平。
NL1025855揭示了具有多个包括导电和/或磁性材料的运载器的传送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已知标的物的缺点,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传送装置、运载器和供给装置以及方法,借助于所述方法可能在需要极少维护的情况下实现传送装置的可靠操作,其中传送装置的操作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实现传送装置的填充水平的可调性的供给装置。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已经安装的传送装置的方法,使得所述传送装置在操作期间可以易于维护并且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这些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书的一种方法和一种传送装置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例如,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形成为传送管道。在传送通道中布置至少一个运载器。具体来说,在传送通道中布置至少两个运载器。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动至少一个运载器的至少一个传动机构,用于沿着传送通道轴线传送散装货物。至少一个运载器在传送通道中至少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一些区段中松弛地布置。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装置”将具体地理解为用于连续地传送散装货物的装置。在本申请案的含义中,散装货物的“连续传送”同样应具体地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在传送通道中的流动在一些区段中被运载器中断的散装货物的传送。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通道”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可以沿着纵向轴线传送的通道。例如,传送通道可以形成为打开的凹槽或形成为具有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或正方形横截面或任何其它横截面形状的中空主体。具体来说,传送通道形成为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具有相对于传送管道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圆形横截面。此外,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形成为周向闭合环。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通道轴线”应理解为传送通道的纵向轴线,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散装货物沿着所述轴线传送。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传送元件”)应理解为元件,在按照预期使用时,通过沿着纵向轴线定位运载器,散装货物可以借助于所述运载器相对于传送通道的纵向轴线实质上平行地传送。具体来说,运载器可以布置在中空主体中,例如,传送管道,并且可以沿着中空主体的轴线放置用于沿着中空主体的轴线传送散装货物。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术语“散装货物”应理解为以可灌入的形式存在并且具体来说能够流动的粒状、粉状或者此外零散的货物。具体来说,散装货物应理解为稻米、面粉、谷物、小麦、玉米、流动物质、粉末状物质和其任何组合。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至少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一些区段中的松弛布置”应理解为在此区段中运载器未直接连接到传动机构上。在此区段中,通过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相邻布置的运载器和/或传送的散装货物,此类运载器仅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移动。例如,在传动区段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在运载器上施加力,使得运载器和接触运载器的散装货物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放置,其中运载器和/或散装货物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移出传送装置的传动区段。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A和/或B”应理解为意味着以下可能的组合:A;B;A和B;A且没有B;B且没有A。
将传送装置设计为至少一个运载器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的优点在于:因为运载器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所以更换例如损坏的运载器是容易可行的。因此,减少了维护工作并且由此传送装置的操作变得更有成本效益。此外,通过移除或添加运载器调适不同的传送通道长度是有利的。
具体来说,在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传送通道是S形。这样的优点在于传送装置尤其在仅一个底层中的节省位置的布置是可能的。在现有技术中,就这点而言,通常需要两个或三个底层来布置传送装置。
至少在传动区域中,传送通道,具体来说传送管道,可以包括钢或可以由钢制成。
优选地,传送通道形成为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用于运载器的导引构件。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导引构件”应理解为用于限制运载器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垂直地移动的构件。
传送通道作为用于运载器的导引构件的此设计的优点在于运载器仅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垂直地稍微移动,使得在操作期间对运载器的破坏减到最少。
传送通道作为导引构件的此设计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传送通道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平均横截面具有实质上全等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平均横截面的形状,使得运载器可以仍在传送通道中插入并且在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横向的方向上具有极少间隙。
尤其优选地,实现传动机构使得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为此目的,运载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传动表面,所述力可以施加在所述传动表面上。有利的是,传动表面是弹性的,并且可以由例如塑料或橡胶制成或者可以涂布有塑料或橡胶。因此可以实现在传动机构与运载器之间不仅存在点状接触,而且还存在线性或甚至平面的接触。此外,传动表面可以包括钢或可以由钢制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可以直接施加力”应理解为力是通过在对应的运载器上的传动机构而不是通过在传动机构与运载器之间布置的其它运载器和/或通过散装货物来施加的。
传动机构的此设计的优点在于即使以松弛的方式布置运载器也可以以可靠的方式向运载器传递力。
尤其优选地,至少在传动区段中,传动机构到达传送通道中,用于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的方式在布置在传动区段中的运载器上施加力。
这样的优点在于传动机构必须仅布置在传送装置的一部分中,这有助于传送装置的维护并且简化了传送装置的结构设计。
具体来说,布置在传送通道中的运载器的总长度小于传送通道轴线的长度。优选地,运载器的总长度大于传送通道轴线的长度减去至少一个传动区段的长度。
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可靠地保证运载器在传送通道中的传动。
运载器的“总长度”应理解为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有效最长伸长乘以在传送通道中布置的运载器的数目。如果运载器具有不同设计,那么运载器的“总长度”应理解为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有效最长伸长的总和。
优选地,传动机构经配置使得可以实质上在运载器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区域中在运载器上施加力。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可以实质上在运载器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区域中施加力”应理解为传动机构借助于用于施加力的传动构件与运载器啮合,其中传动构件直接接触在运载器的周向方向上的区段。
此设计的优点在于传动机构必须仅在内壁的区域中与传送通道啮合以便实现传动效果,使得传动机构与运载器的其它部分的碰撞或此外散装货物的压缩减到最少。
尤其优选地,传动机构可以选定或选自以下类别传动机构的列表或其任何组合:链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磁体传动机构、伺服传动机构、直接传动机构。连杆机构可以实现为例如四杆机构,具体来说为直线传动机构。
此类传动机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身是已知的。有利的是,可以根据要求以及例如结构的边界条件选定最合适的传动机构。
具体来说,使用连杆机构,这被证明在操作期间是尤其有利的。
在使用磁体传动机构时,尤其必需选择用于运载器的材料,使得由磁体传动机构产生的交替的磁场使运载器得到传动。
在第一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运载器螺栓,借助于所述运载器螺栓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运载器螺栓优选地至少在力施加在运载器上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有利的是,此第一形式的传动机构实现为链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链,其中运载器螺栓的两个相对的末端中的每一者安装到所述一对传动链中的对应的传动链。倘若运载器螺栓垂直地延伸,那么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传动链和至少一个上部传动链。
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具有对应的运载器螺栓的仅一对或多对传动链。在第一形式的一些实施例中,运载器螺栓沿传送通道横向地布置。优选地,第一对传动链的运载器螺栓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第二对传动链的运载器螺栓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因此可能在运载器螺栓在运载器上施加力时防止运载器变得楔合在一起。
此外优选的是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等同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这意味着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至少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一样大,并且最多是此延伸的1.5倍,优选地最多1.25倍,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1.1倍。以此方式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优选地,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具体来说这些值的比率可以是至少1.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在第二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实现为链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具有至少一个运载器伸出部分。借助于此运载器伸出部分,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
同样在第二形式中,传动链可以沿传送通道横向地布置。可以存在仅一个单个的传动链或还存在多个传动链。例如,具有运载器伸出部分的第一传动链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具有运载器伸出部分的第二传动链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同样以此方式可以在运载器螺栓在运载器上施加力时防止运载器变得楔合在一起。
此外优选的是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等同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这意味着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至少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一样大,并且最多是此延伸的1.5倍,优选地最多1.25倍,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1.1倍。以此方式还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优选地,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具体来说这些值的比率可以是至少1.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在第三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实现为蜗杆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旋转传动蜗杆,通过所述旋转传动蜗杆的旋转移动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为此目的,如果传动蜗杆的旋转轴线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则尤其优选。
同样在此第三形式中,可以存在仅一个单个的或还存在多个旋转传动蜗杆。例如,第一传动蜗杆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第二传动蜗杆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
此外优选的是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实质上是传动蜗杆的节距的整数倍数。这意味着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与传动蜗杆的节距的比率比整数最多小0.4,优选地最多小0.2,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小0.1,其中此整数可以是例如1、2、3、4、5或6。例如,所述比率可以在3.6到4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8到4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3.9到4的范围内。同样以此方式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同样优选的是所述比率比所提及的整数最少小0.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倘若存在多对传动链和/或多个传动链和/或多个传动蜗杆,优选的是它们彼此同步。这可能例如借助于本身已知的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传动力可以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从马达传递到多个或全部传动链和/或传动蜗杆。借助于此类同步尤其可以保证上文描述的运载器螺栓至少在力施加在运载器上时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运载器螺栓、运载器伸出部分或传动蜗杆在相同的速度下移动。
优选地,传动区段在传送通道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至少是运载器长度的两倍,优选地至少是运载器长度的三倍。因此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至少一个运载器完全定位在传动区段中。
在传送通道的内壁处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导引元件,并且运载器可以具有对应的反向导引元件,运载器可以借助于反向导引元件被沿着导引元件导引。因此可以防止运载器的倾斜或楔合。导引元件可以实现为例如横向导引板。优选地,在传送通道的内壁处布置至少两个并且更优选地恰好两个相对的横向导引板。
或者,运载器可以借助于上文描述的运载器螺栓而居中。上文描述的传动链可以被横向地导引并且因此可以承受横向力。
尤其优选地,在传送通道中通过运载器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在运载器之间布置的散装货物可以实现在传送通道中相邻布置的两个运载器之间的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平行的力传递。
这是有利的,因为足以在传动区段中布置仅一个传动机构,这使得传送装置更有成本效益并且有助于它的维护。
传送元件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在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中传送散装货物的运载器。运载器包括运载表面和对准构件,对准构件用于至少在一些区段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的“运载表面”应理解为在运载器按照预期使用时实质上使散装货物在传送装置中被传送的表面。
“对准构件”应理解为用于在传送通道中对准运载器的运载表面的构件,其方式为使得在按照预期使用时运载器适合于传送散装货物。例如,借助于在运载器的周边处相对于传送轴线平行布置的支柱(柄),或通过由支柱(柄)连接的间隔开的圆盘,这可以通过对应的尺寸标定实现为圆柱体。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应理解为有效运载表面上的表面垂直面的平均值,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有效运载表面可以开始接触散装货物。
运载表面借助于对准构件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的优点在于运载表面在操作期间获取理想位置并且因此允许有效的且节省成本的操作。由于对准构件布置在运载器本身处,例如当运载器损坏时,因为运载器可以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所以更换所述运载器是容易可行的,这有助于维护。
优选地,当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时,运载表面覆盖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覆盖量小于100%。优选地,覆盖的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的量在50%到99.9%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80%到99.9%的范围内。具体来说,覆盖量可以在85%到99.9%范围内,视情况可在90%到99.8%的范围内,并且进一步视情况可在92%到97%的范围内。具体来说,覆盖量取决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来选定。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应理解为垂直于传送通道轴线的横截面表面的平均值,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散装货物通过所述横截面表面被传送。
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的优点是沿着传送通道有效传送散装货物,形成具有成本效益的操作。
尤其优选地,对准构件至少被配置为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经布置使得彼此操作性地接触,其中表面元件的平均表面垂直面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布置。
其优点是简化了运载器的结构设计。此外,此设计具有鉴于对准构件的上述优点。
例如,运载器可以因此由两个圆盘形成,所述两个圆盘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借助于同样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布置的支柱(柄)彼此连接。
运载器的传动表面可以布置在两个表面元件中的一者处。具体来说,运载表面可以由两个圆盘中的一者的第一侧形成,并且传动表面可以由此圆盘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形成。
尤其优选地,由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在相对于平均表面垂直面平行地伸出时实质上全等地形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由第一表面元件和/或第二表面元件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应理解为第一表面元件和/或第二表面元件的外包封当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时可以实质上全等地映射在彼此上。例如,相对于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具有相同直径的两个完整表面的圆盘相对于彼此平行布置的表面实质上全等地形成。同样,当布置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传送管道中时,相对于表面元件实质上全等地形成不具有开口的完整表面的圆盘,表面元件包括径向布置的支柱(柄),如果支柱具有与完整表面的圆盘相同的半径,那么在支柱之间存在中空空间。
使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彼此实质上全等地形成的优点在于运载器具有简单的结构设计,这进一步简化了维护并且减少了运载器的成本。
优选地,面向散装货物的传送方向的运载器的第一表面元件让散装货物通过。具体来说,第二表面元件包括运载表面。具体来说,第二表面元件布置在运载器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方向”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通常在传送装置中沿着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在沿着传送通道的区段中)被传送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用于表面元件的术语“让…通过”应理解为允许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通过。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表面元件中布置用于散装货物的足够大的开口实现散装货物通过的能力。
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与第二表面元件间隔开的方式布置的第一表面元件让散装货物通过的能力的优点在于:表面元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传送散装货物,这增加了吞吐量并且因此在成本方面更有效。
尤其优选地,运载器在面向传送方向的侧处和/或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包括间隔物。具体来说,间隔物是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布置的臂。此外,间隔物具体来说在背对运载器的末端处以球形或圆顶形方式形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球形或圆顶形”应理解为在背对运载器的间隔物的末端处布置球或圆顶。圆顶应理解为球的扁平部分。
在运载器处布置至少一个间隔物的优点在于可以借助于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在传送通道中有效地传送散装货物的最小距离,这减少了维护工作并且使操作节省成本且有效。布置球形或圆顶形间隔物的优点在于间隔物同样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可靠地起作用,并且使高点负载的出现减到最少,这减少了磨损并且因此减少了维护工作。
在面向传送方向的侧处或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运载器尤其优选地包括凹部,凹部形成为使得间隔物可以与凹部啮合。
具体来说,凹部呈漏斗形,并且此外具体来说至少在一些部分呈球形或至少在一些部分呈抛物线形。
这样的优点在于间隔物同样可以在传送通道的弯曲区域中可靠地与凹部啮合,这使得操作更可靠并且减少了磨损,从而减少了维护工作。
用于散装货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使散装货物进入到传送装置中的入口中的供给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具有内壁。具体来说,供给装置连同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一起使用,并且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具有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散装货物可以实质上借助于重力传送到传送装置中。具体来说,供给装置布置在传送装置的实质上水平的区段中。入口覆盖内壁的角度范围相对于重力方向大于0°到小于180°和/或小于0°到大于-180°。优选地,角度范围大于20°到小于160°和/或小于-20°到大于-160°。尤其优选地,角度范围大于45°到小于150°和/或小于-45°到大于-150°。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相对于重力方向的角度”应理解为重力方向界定0°的角度,并且正角是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顺时针方向上测量且负角在逆时针方向上测量。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实质上水平区段”是相对于重力方向实质上垂直地布置的区段。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覆盖内壁的角度区域”应理解为到传送装置中的入口覆盖的从传送通道轴线(即,传送通道的中央)测量的开启角度。角度范围应理解为平均角度范围。
例如,如果入口布置在传送装置的实质上水平区段中,那么入口布置在侧面处。
以所描述的角度范围布置入口的优点在于可以取决于要求调整传送通道中的填充高度或填充水平。可以取决于使用的散装货物有利地选择角度范围。
例如,可以稳固地调整角度范围。这样的优点在于例如对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可以将角度范围固定到最优值,这使得传送装置的操作更可靠。
角度范围优选地是可调整的,具体来说借助于滑动件。
例如,滑动件可以在传送通道处和/或在供给装置处布置为旋转滑动件和/或布置为旋转套筒。
角度范围的可调性的优点在于,取决于关于散装货物的传送的要求以及还取决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角度范围是可调整的,从而调整传送通道中的填充水平。
尤其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将散装货物传送到入口的重定向部分。
这样的优点在于例如存放在储存容器上游的散装货物可以通过重定向部分被传送到传送通道,其中可以通过重定向部分调整散装货物到传送通道的传送速度或传送速率。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重定向部分”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从相对于重力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方向上被重定向的部分。
尤其优选地,重定向部分形成为重定向表面并且以在相对于重力方向30°到70°的范围内的重定向角度布置。
优选地,重定向角度在40°到60°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地在45°到55°的范围内。
或者,重定向角度还可以是-30°到-70°,优选地-40°到-60°并且尤其优选地-45°到-55°。
以所描述的角度范围布置重定向表面的优点在于可以取决于使用的散装货物以及所需流动速率调整供应的散装货物的量。
具体来说,重定向角度是可调整的,这有利地允许取决于对应的要求调整重定向角度。
用于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和/或至少上文所描述的传送元件传送散装货物的 方法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本发明的额外方面涉及用于借助于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包括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所述装置进一步视情况可包括如上文描述的供给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散装货物从入口传送到出口的步骤。
所述方法包括上文描述的优点。
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方法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安装至少一个运载器以便建造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的步骤。具体来说,安装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所述方法进一步视情况可包括安装如上文描述的供给装置的步骤。
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已经安装的传送装置,使其变成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因为不需要安装全新的传送装置,所以这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在本申请中的特定段落中(例如,关于传送装置)已经描述的基本解释、一般定义和具体特征也适用于在此申请案中的其它段落(例如,关于传送元件)。
下文将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论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所述实施例。
图1示出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传动区段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并且包括传动区段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的正视图;
图5示出在直式传送管道中包括两个运载器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6示出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包括两个运载器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7示出在传送凹槽中操作性地连接的本发明的两个运载器的摄影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运载器的立体视图;
图9示出根据图8的运载器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包括传送通道的本发明的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包括运载器和散装货物的本发明的替代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视图;
图12示出包括S形传送管道的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3a示出包括布置在一对传动链处的运载器螺栓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3b示出根据图13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4a示出包括布置在两对传动链处的运载器螺栓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4b示出根据图14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5a示出具有布置在传动链处的运载器伸出部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5b示出根据图15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6a示出具有布置在两个传动链处的运载器伸出部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6b示出根据图16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7a示出具有传动蜗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7b示出根据图17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8a示出具有两个传动蜗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8b示出根据图18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9a示出在第一时间点上的具有四杆机构的传送装置;
图19b示出根据图19a的在第二时间点上的传送装置;
图20示出包括两个传动链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1示出包括两个传动带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2示出包括两个传动带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3示出例如包括两个液压元件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4示出在传送通道的内弓曲区段中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具体来说,作为中间传动机构)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25示出包括连杆机构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26a示出机械传动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26b示出机械传动的另一实施例的详细视图;
图26c示出图26b的实施例的视图;
图27a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27b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28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供给开口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28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供给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29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29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0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30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1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31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出口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2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观察窗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32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观察窗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3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一视图;
图33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二视图;
图33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4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一视图;
图34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二视图;
图34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5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一视图;
图35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第二视图;
图35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6a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的管道切口的视图;
图36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例如作为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的管道切口的立体视图;
图36c示出作为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的管道切口连同待插入的传送元件的立体视图。
在下文中,首先描述图1到19。
图1示出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1的立体视图。传送通道4形成为传送管道5,可以由例如钢或塑料制成。传送通道4以周向闭合方式形成,使得布置在传送通道4中的运载器(传送元件)2可以不断地旋转。
借助于传动区段8中的传动机构6传动的多个运载器2布置在传送装置1中。运载器在传送通道4中沿着传送通道轴线松弛地布置。
散装货物借助于供给装置18传送到传送通道4中。
图2示出根据图1的传送装置1的正视图。
在下文中,相同参考标号在图式中指代相同特征,并且因此仅在必要时才再做解释。
在根据图2的说明中,示出出口22。在操作过程中,散装货物通过供给装置18传送到传送通道4中。传送通道4中的散装货物通过传动的运载器2传送到出口22,散装货物在所述出口处从传送装置1掉落(例如)到此处未示出的收集容器中。
图3示出包括根据图1的传送装置1的传动区段8的区域的立体视图。传送管道5具有内壁9,所述内壁充当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用于运载器2的导引构件。
在传动区段8中,传动臂25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的方式在运载器2上施加力。传动臂25通过传动链24在传动区段8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移动。施加至运载器2的力实质上施加在运载器2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9的周向区域中。
图4示出根据图3的传送装置1的所述区段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通过传动链24传动的传动臂25通过啮合开口26与传送管道5啮合。由于散装货物借助于传动机构6仅传送到传动区段下游,因此啮合开口26的密封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
图5示意性地示出传送通道4实现为传送管道5并且包括两个运载器2的区段。在运载器2面向传送方向的一侧,运载器2具有充当间隔物的臂17。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运载器2具有凹部16,相邻布置的运载器2通过所述凹部可以视情况与臂17啮合。
运载器2包括支柱(柄)23,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支柱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
图6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弯曲的传送通道、运载器2布置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7以影像方式示出具有传送通道4的传送装置1的区段,传送通道4实现为传送凹槽,并且其中具有臂17和凹部16的两个运载器2示出在传送通道的弯曲区段中。
图8是本发明的运载器2的立体视图。
根据图8的运载器2包括臂17,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所述臂布置在传送通道中面向传送方向的一侧处。
运载器2包括让散装货物通过的第一表面元件13。运载器2进一步包括第二表面元件14,所述第二表面元件包括此处未示出的运载表面。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借助于支柱(柄)23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布置,以便产生所述两个表面元件之间的操作连接。
此外,在第二表面元件14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处,运载器2具有凹部16,相邻布置的运载器的臂17可以通过所述凹部啮合。
图9示出根据图8的本发明的运载器2的侧视图。
运载器2包括间隔物15,所述间隔物形成为臂17。臂17在背对运载器2的末端处呈球形。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处,运载器2具有凹部16,所述凹部在一些区段中呈球形,使得球形间隔物15可以与另一运载器的互补凹部16啮合。
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借助于支柱(柄)23操作性地连接到彼此,其中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充当对准构件11。第一表面元件13让散装货物通过。
第二表面元件14在第一侧处包括用于沿着传送通道传送散装货物的运载表面10,并且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所述第二表面元件包括传动表面27。传动表面27可以是弹性的并且具体来说由塑料或橡胶制成。或者,传动表面27还可以由钢制成。传动机构可以在此传动表面27上施加用于传动运载器2的力。
由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在相对于平均表面垂直面12实质上平行地伸出的情况下实质上全等于彼此,这形成运载器2在传送通道中的所希望的对准。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将散装货物3供给到传送装置的传送管道5中的供给装置18的侧视图。
传送管道5具有覆盖约90°的角度范围a的入口19。借助于实现为旋转滑动件的滑动件20,可以根据要求调整角度范围a。
供给装置18具有重定向区域21,所述重定向区域经布置具有相对于重力方向约50°的重定向角u。
图11示出本发明的替代传送装置的区段的立体视图。为清楚起见,此处未示出传送管道。
在传送管道中布置有多个运载器2,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可见三个运载器2。借助于在其上布置的传动链24(仅部分示出所述传动链)和传动臂25,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在运载器2上施加力。运载器2不具有间隔物。散装货物3布置在运载器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希望的运载器2的间距。
图12示出具有传送管道5的传送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传送管道5呈S形。在下部区中,布置入口容器23用于将借助于运载器(未示出)传送的散装货物供给到出口容器24。此处未示出入口和出口。
根据图13a和图13b的传送装置1包括链传动机构6,所述链传动机构具有由下部传动链28a和上部传动链28b形成的一对传动链。四个运载器螺栓29附接到这些传动链28a、28b,其中运载器螺栓29的对应的下部末端附接到下部传动链28a,并且运载器螺栓29的上部末端附接到上部传动链28b。因此,运载器螺栓29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两个传动链28a、28b借助于传动轴30和所述传动轴上附接的两个链轮31传动。在相对的末端处,传动链28a、28b借助于重定向轴线32重定向。还可设想多于或少于四个运载器螺栓29附接到传动链28a、28b。
通过旋转传动轴30使运载器螺栓29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移动。因此,运载器螺栓29开始接触运载器2的传动表面27并且因而传动所述表面。
两个相邻运载器螺栓29之间的距离大约是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的1.02倍,并且因此在上文定义的含义中实质上等同于此延伸。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然而,为了防止相邻运载器2的不当碰撞,接触被阻止。此外,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传动区段是运载器2的两倍长。因此,在任何时间点上至少一个运载器2是完全在传动区段中的。
图14a和图14b中示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链传动机构6和6',所述两个链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链对28a、28b以及28a'、28b',每一对传动链具有四个对应的运载器螺栓29和29'。两对传动链28a、28b以及28a'、28b'布置在传送通道4的相对侧处。为了允许运载器螺栓29、29'同步移动并且垂直对准,两个传动轴30、30'可以经由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通过共用马达传动。
根据图15a和图15b的实施例的链传动机构6包括通过传动轴30传动并且通过重定向轴线32重定向的传动链33。四个运载器伸出部分34旋拧到传动链33,运载器2可以借助于所述伸出部分传动。传动链33沿传送通道4横向地布置。
两个相邻运载器伸出部分34之间的距离大约是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的1.02倍,并且因此在上文定义的含义中实质上等同于此延伸。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此外,同样在此实例中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传动区段是运载器2的两倍长。因此,在任何时间点上至少一个运载器2是完全在传动区段中的。
与图15a和图15b不同,根据图16a和图16b的传送装置1包括两个相对的传动链33、33',所述传动链具有对应的传动轴30和30'、对应的重定向轴线32和32'以及对应的运载器伸出部分34和34'。同样,在此实施例中,两个传动轴30和30'可以借助于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同步。
在图17a和图17b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实现为蜗杆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具有旋转传动蜗杆35,旋转传动蜗杆35的旋转轴线D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延伸。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绕传动蜗杆35的旋转轴线D旋转所述传动蜗杆来传动运载器2。
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大约是传动蜗杆35的节距G的3.9倍。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
图18a和图18b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两个传动蜗杆35、35',所述传动蜗杆具有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延伸的对应的旋转轴线D、D'。同样此处,两个传动蜗杆35、35'可以借助于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同步。
图19a和图19b示出实现为四杆机构的传动机构4。第一杠杆36的第一末端附接到第一传动轴37,而第一杠杆36的第二末端经由接合点38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杠杆39的第一末端。第二杠杆39具有槽40,插销41与所述槽啮合,使得导引第二杠杆39成为可能。此外,第三杠杆42的第一末端附接到第二传动轴43,而第三杠杆42的第二末端经由接合点44可旋转地连接到第四杠杆45的第一末端。第四杠杆45具有槽46,插销47与所述槽啮合,使得导引第四杠杆45成为可能。第一传动轴37和第二传动轴43通过共用传动带48传动,使得实现传动轴37、43的同步。
图19a和图19b示出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的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经配置和布置使得在一些区段中可以在传动机构6通过传动带48的移动而移动时借助于第二杠杆39的第二末端49和第四杠杆45的第二末端50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地在运载器2上施加力。此外,传动机构6经配置和布置使得第二杠杆39的第二末端49在第一运载器2上施加力,直到第四杠杆45的第二末端50开始在第二运载器2上施加力为止,且反之亦然。在此实施例中,传动区段具有运载器2的长度。
作为图19a和图19b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杠杆的移动还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控制,优选地通过至少两个连接部件控制,任一连接部件通过直接穿过运载器或间接放置于传动机构中的垂直可移动的运载器螺栓导引杠杆。
因此,本发明首先包括以下各方面:
1.一种传送装置(1),其包括:传送通道(4),所述传送通道(4)具体来说是传送管道(5);至少一个运载器(2),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2)布置在所述传送通道(4)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2)具体来说是至少两个运载器(2);以及至少一个传动机构(6),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6)用于传动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2)以便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传送散装货物(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在所述传送通道(4)中至少在沿着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的一些区段中松弛地布置。
2.根据方面1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通道(4)形成为沿着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用于所述运载器(2)的导引构件。
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经配置使得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通过所述传动机构(6)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4.根据方面1到3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到达所述传送通道(4)中至少在传动区段(8)中,用于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在所述传动区段(8)中布置的运载器(2)上施加力。
5.根据方面1到4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可以选定或选自以下类别传动机构列表或其任何组合:链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磁体传动机构、伺服传动机构、直接传动机构。
6.根据方面3到5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运载器螺栓(29、29'),借助于所述运载器螺栓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7.根据方面6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链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链(28a、28b;28a'、28b'),其中所述运载器螺栓(29、29')的两个相对的末端中的每一者附接到所述传动链对(28a、28b;28a'、28b')中对应的传动链(28a、28b;28a'、28b')。
8.根据方面3到7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链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传动链(33、33'),所述传动链具有至少一个运载器伸出部分(34、34'),借助于所述运载器伸出部分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9.根据方面3到8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蜗杆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旋转传动蜗杆(35、35'),通过所述旋转传动蜗杆的旋转移动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10.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通道中通过所述运载器(2)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在所述运载器(2)之间布置的散装货物可以实现在所述传送通道(4)中相邻布置的两个运载器(2)之间的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的力传递。
11.一种用于在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中传送散装货物(3)的运载器(2),所述运载器包括运载表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器(2)包括对准构件(11),所述对准构件用于至少在一些区段中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所述运载表面(10)的平均表面垂直面(12)。
12.根据方面11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所述运载表面(10)的所述平均表面垂直面(12)时,所述运载表面(10)覆盖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覆盖程度小于100%,优选地在50%到99.9%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80%到99.9%的范围内。
13.根据方面11或12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构件(11)至少被配置为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所述第一表面元件和所述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经布置使得彼此操作性地连接,其中所述表面元件的所述平均表面垂直面(12)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
14.根据方面13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面向所述散装货物(3)的传送方向的所述第一表面元件(13)让所述散装货物(3)通过,其中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表面元件(14)包括所述运载表面(10)。
15.根据方面11到14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面向和/或背对所述传送方向的侧处,所述运载器(2)包括间隔物(15),具体来说是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的臂(17),其在背对所述运载器(2)的末端处成特定球形或圆顶形。
16.根据方面15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面向或背对所述传送方向的侧处,所述运载器(2)包括凹部(16),所述凹部经形成使得所述间隔物(15)可以与所述凹部(16)啮合,其中所述凹部(16)具体来说呈漏斗形,并且其中所述凹部(16)优选地至少部分呈球形和/或至少部分呈抛物线形。
17.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根据方面1到10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传送散装货物(3)的方法,所述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具有根据方面11到16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视情况可具有供给装置(18),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散装货物(3)从入口(19)传送到出口(22)的步骤。
18.一种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用于传送散装货物(3)的传送装置(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安装至少一个运载器(2)用于建造根据方面1到10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的步骤,所述运载器具体来说是根据方面11到16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并且所述方法视情况可包括安装供给装置(18)的步骤。
例如同样基于上文的基本解释、一般定义和特征以及图式解释,本发明从以下基本想法开始:在传送通道(例如,传送管道)中通过传送元件来传送散装货物,所述传送元件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且在传送通道中在传送方向上被推动或按压并且因此移动散装货物穿过传送通道。传送元件是单独的个别主体或(散装货物)运载器,其(例如)在传送通道中传送散装货物期间(仅)非主动地(以形状相称或被迫锁定的方式)彼此连接。例如,在传送通道的其中不存在传动构件的区段中,传送通道中在传送方向上移动的传送元件可以推动或按压穿过传送通道位于其下游的传送元件。
鉴于已知的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其中一个传送元件的压力被传递到在传送方向上的下一个传送元件的基本概念的特征在于其改进的能效、提高的传送速度和性能、更好的卫生以及更平滑的散装货物传送。在此方面,与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相比,例如通过极低摩擦的传输实现提高的能效。此外,有可能仅需要一个传动构件,其具体来说设置于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并且因此不与仅在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供给到传送通道中的散装货物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另外可能的是提供可以用于传送例如稻米、面粉、谷物、玉米和小麦等不同散装货物的一种方法和一种传送装置。例如,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用于稻米、斗式传送机用于面粉、梯式传送机用于谷物,但是由于爆炸防护问题、归因于挤压和剪切部位和归因于空间缺乏的事故风险以及出于成本原因,它们至少不适合用于传输稻米。另一方面,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稻米应用的要求,但是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因卫生原因而不适合用于面粉并且因传送性能的原因而不适合用于谷物。借助于本发明,可以容易地且没有问题地、卫生地并且高度有效地传送所有这些散装货物。
本发明借助于权利要求书的特征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和一种用于借助于包括传送通道和在所述传送通道中松弛地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元件的传送装置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传送元件在传送方向上被机械地传动,即经由与传动构件的直接(触碰)接触传动。
根据实施例,在传动操作期间,相应传送元件经由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开口与至少一个传动元件直接接触。具体来说,传动构件实质上位于传送通道(或传送管道,其中在供给散装货物之后所述传送管道在至少一个区段中跨其横截面被闭合)外部,所述传动构件借助于其至少一个传动元件可以通过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开口在传送元件上施加直接的力,并且因此在传送方向上推动/按压传送元件穿过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
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个传送元件可以具有两个圆盘以及横向延伸到圆盘上、居中连接圆盘并且至少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相对于传送方向平行对准的柄。在传送方向上传送元件的圆盘之间的距离可以比传送元件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大(例如,大1mm到5mm、大2mm到3mm、或具体来说约大2mm)。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通过与圆盘中的一个和/或两个圆盘和/或柄直接接触而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被传动。具体来说,当被传动时,传动元件与传送元件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盘(刮板盘,包括上文所描述的运载表面)啮合并且因此推动传送元件穿过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
根据实施例,通过与传送元件的传送方向上的后盘(刮板盘)直接接触而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传动传送元件。以此方式,通过更稳定的刮板盘推动传送元件穿过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因此可以避免传送通道的第二和第三区段中的下游传送元件和散装货物的整体负载压迫在尤其因凹部而弱化的前盘(导引盘)上。
根据实施例,按照传送方向上的传送元件的长度,经由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开口提供至少两个传动元件。例如,传动构件包括至少两个传动元件,其中在传送方向上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
由于按照传送元件的长度为传送元件的传动提供不仅一个而是两个传动元件,因此另外可以避免传动元件的不当啮合以及因此对传送元件的损坏。具体来说,两个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是在传送方向上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而传送元件的刮板盘与前盘(导引盘,其具有例如多个凹部,如上文所描述)之间的距离大于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
如果两个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传送元件的长度,那么有可能传动元件不当地啮合到传送元件中,并且因此(例如)在传送方向上在传送通道中以传送元件的传送盘而不仅以其刮板盘移动传送元件。尤其当周向闭合的导引通道的长度大于传送通道中的个别传送元件的长度之和时可能发生此类不当的啮合。然而,可为有利的是传送元件的长度之和小于传送通道的用于传送例如较大量的散装货物的长度。如果在此情况下传送元件成为在传送管道的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下游传送元件,那么上游传送元件和散装货物的整体负载将在(较弱的)导引盘上,使得后者可能被损坏或甚至被毁坏。
如果两个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其中传送元件的刮板盘与导引盘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那么在上述情况下,传动元件也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在传送方向上向前推动导引盘。然而,在其中其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遇到下游传送元件的时刻,传送元件暂时减速并且负载从导引盘处的传动元件变到此时与(较强的)刮板盘啮合的后续传动元件。
因此,当单个传送元件进入时,可以避免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不当啮合(相较于在传送通道的第二和第三区段中存在的传送元件之间非主动连接)。
根据实施例,传动元件是上文所描述的(运载器)螺栓和/或上文所描述的运载器伸出部分和/或液压元件和/或气动元件。在传送方向上彼此前后布置的两个液压元件和/或气动元件可以连接为使得它们在不同部位处(例如,在导引盘处和在刮板盘处)交替地在传送元件上施加力和/或同步地在传送元件上施加力。
根据本发明,在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其优选地邻接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例如经由供给装置通过供给开口将散装货物供给到传送通道中。通过传送元件的移动,接着在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沿着传送方向传送散装货物,其中在传送通道的此第三区段中,并且具体来说也在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第一传送元件经由第二传送元件和/或散装货物按压或推动在传送方向上穿过传送通道。散装货物例如从用于将散装货物供给到第二区段中的传送通道中的供给开口向上传送到第三区段的末端处的传送通道中的出口,其中借助于第一区段中的传动机构以及第二和第三区段中的传送元件之间的非主动连接推动传送元件穿过传送通道。在传送方向上的传送元件的相应末端之间实现非主动连接,并且如果适用,那么经由在这些末端之间的供给散装货物使得按压传送元件和散装货物穿过传送通道。
此外,本发明涉及已经在上文结合方法描述的具有传送通道和至少两个传送元件的传送装置,并且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在传送方向上传动所述传送元件的机械传动构件,其中所述传送元件松弛地布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中;以及用于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将散装货物供给到传送通道中的供给开口。所述传送装置经配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描述的方法,具体来说,其方式为使得在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第一传送元件经由第二传送元件和/或散装货物按压在传送方向上穿过传送通道。
根据实施例,传送通道在其第二区段中具有开口,通过所述开口可以经由供给装置将散装货物供应到传送通道中。此供给开口不是矩形的(具体来说当以传送通道的纵截面来看时)。例如,供给开口在传送方向上的最后部位处的供给开口的宽度(或传送管道中所述开口的弓曲边缘的长度)可以小于供给开口的任何其它部位处的宽度。
供给开口的此类设计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避免管道切口中的邻接边缘。例如,传送通道中的开口可以经配置使得在传送元件通过时在开口中引起剪切作用,使得不毁坏散装货物并且不损坏传送元件。具体来说,如果存在相对于传送方向垂直地提供的长切口边缘,那么传送元件(主要是圆盘)易受相当大的磨损,并且待传送的散装货物易于破裂。
根据实施例,传送通道具有例如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用于传动的开口、和/或例如在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或在所述第三区段的末端处的用于移除散装货物的出口开口、和/或在传送通道的一个或多个区段中的用于检测的一个或多个观察开口(观察窗)、和/或用于在传送通道的上游和/或在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或在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与第一区段之间的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对于此类开口,应用关于上文所描述的供给开口的相同原理,使得在这些开口中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管道切口中的邻接边缘。通过所描述的具体来说不具有矩形形状的开口,减少了传送元件的磨损。在矩形切口中,在边缘处存在集中负载,而在目前描述的且优选的实施例中,负载随着传送元件的线性移动而移动到传送元件的不同位置。
根据实施例,例如根据“防错”原理配置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其方式为使得仅特定传送元件可以插入到传送通道中和/或传送元件仅可以正确的位置布置插入到传送通道中。因此可以防止(具体来说,例如)当传送元件在传送通道中与传送方向相反而放置时,例如具有不当大小或整体长度或其中刮板盘与导引盘之间的距离不适用于传动的传送元件插入到传送装置中并且可能在其中导致故障。例如,传送管道壁中的插入开口的形状可以实质上相当于以正确定位的方式伸出到传送管道壁上的传送元件的形状,和/或可以针对实用方面而仅略微更大以便允许传送元件的平滑插入。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自动识别和/或定位的标签,并且传送装置包括用于读出所述标签的读取器。具体来说,标签可以是在传送元件上绘制/印刷的代码(例如,提供特定信息的特征)、和/或例如通过观察窗或其它开口的例如在传送通道中/在传送通道处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具有可以由读取器读出的代码的RFID应答器。以此方式,例如,可以控制开始或停止操作,例如,可以配置传送装置使得其(仅)当已经在特定位置处识别(特定)传送元件时开始,和/或一旦(特定)传送元件已经被移动到特定位置就停止。例如,因此可以在传送装置中预定义明确界定的循环次数。
根据实施例,传送装置,具体来说传送通道,是可锁定的。这例如在应以特定方式保证没有具有其它散装货物的污染物、不希望的污染物或甚至毒物会进入传送装置时可以是有利的。例如,可以提供的是传送装置或传送通道是密封的,例如,在通道壁(或传送管道壁)中具有开口的所有区段处被引导到连接到其上的构件上。这可以适用于(例如)穿过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的相应开口与传送通道啮合的传动构件、散装货物应借助于其穿过传送通道的在第一区段之后的第二区段中的供给开口的供给装置、以及在传送通道处在第二区段之后的第三区段的末端处或在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之后的第四区段中的出口开口上方布置的用于散装货物的出口装置。具体来说,可以配置传送装置使得散装货物从供给装置(具有可能在上游、密封地连接的其它装置)直到出口装置以及以密封方式连接到其上的可能其它装置永久地在锁定系统中。
在下文中,将基于结合图20到36的实施例更详细论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便更好的理解。
类似于图13到16中的实施例,图20到22示出具有特定传动构件的其它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0和21示出具有相应传动链202、212的相应双侧传动构件201、211,其中提供多个传动元件203、213,其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移动传送元件204、214穿过传送通道。和图13到16中示出的实施例大不相同,在根据图20和21的实施例中,两个传动元件203、213之间的距离小于传送元件204、214的长度,例如,为传送元件204、214的长度的约三分之一或约四分之一。具体来说,两个传动元件203、21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传送元件204、214的刮板盘204a、214a与导引盘204b、214b之间的距离以及传送元件204、214的整体长度调适,使得在传送元件204、214与放置在其下游的传送元件之间非主动连接的情况下,传送元件204、214仅由刮板盘204a、214a在传送方向上传动。
类似于图20和21中的实施例,图22示出具有两个传动带222的传动构件221的实施例,传动元件223布置在传动带处,其距离小于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的传送元件224的长度。具体来说,在此情况下传动元件223的距离是传送元件224的刮板盘224a与导引盘224b之间的一半距离。如已经在上文阐述的,因此一旦传送元件成为下游传送元件时,有可能在传动机构的不当啮合的情况下防止整体负载压迫在传送元件224的导引盘224b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根据上文一般描述的传动构件又替代地或又另外),可以提供气动和/或液压传动机构。
图23示出包括被配置为气动、液压或发动机传动的汽缸的两个传动元件的传动构件。借助于冲程移动,汽缸例如在圆盘元件处推动传送元件向前。在传动机构与圆盘元件之间的力引入点的耦合点处,例如,可以提供闩锁使得可以在返回方向上不与传送元件接触的情况下进行回程。具体来说,两个(或四个或六个等)此类传动元件是有利的,因此一个传动元件处于负载冲程中而另一个传动元件在空冲程中返回。
图24示出齿轮传动机构241,其半径实质上相当于传送管道242的内弓曲区段242a的半径。因此,可以在弓曲区段中推动传送元件243穿过传送管道242。根据实施例,可以例如作为传送装置中的中间传动机构提供此类齿轮传动机构。在此情况下,在传送方向上齿轮传动机构的两个相邻的齿244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当于大约传送元件243的长度。
图25示出连杆机构(具体来说,四单元连杆机构)的视图,其中耦合点经由特定路径进行直线传动移动,借助于此所述连杆机构可以传动传送元件。
图26a示出包括传动链262和传动元件(例如,螺栓)263的机械传动构件261,所述传动元件经由齿轮264通过传动链262导引穿过传送管道的第一区段265中的传动开口265。在图26a中,螺栓263中的一个由于不当啮合而不在传送元件266的刮擦盘267处与所述传送元件啮合,但是与其导引盘268啮合,并且推动传送元件266通过施加到导引盘268的直接力而穿过传送管道的第一区段265。然而,一旦传送元件266成为下游传送元件时,上游传送元件和待传送的散装货物的整体负载在传送元件266的导引盘268上,使得后者可能被损坏或甚至被毁坏。
由于这个原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传动构件中设置另外的传动元件(例如,螺栓)。在图26b和26c中,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还通过螺栓263在传送元件266的导引盘268处推动所述传送元件。然而,传送元件266仅通过螺栓263推动直到其在从传送管道的第一区段265到传送管道的第二区段的过渡区中成为下游传送元件269。由于在此实施例中传送元件266的刮板盘267与导引盘268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在传送方向上两个相邻螺栓263之间的距离,因此传送元件266(和所有后续传送元件)在其成为下游传送元件的时刻暂时减速,并且在目前动力传输的螺栓263正后方的螺栓263a与刮板盘267啮合。此时负载因此从较弱的导引盘268变到传送元件266的更稳定的刮板盘267并且可以防止传送元件266的损坏。
图27a和27b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传送管道中的开口。通常,此类管道切口具有矩形形状,但是它们的不利之处在于此形状形成相对于传送方向(见箭头)垂直延伸的长切口边缘271。然而,此类邻接边缘会导致传送元件损坏、增大传送盘的磨损以及增大待传送的散装货物的破裂。
图28到36示出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传送通道的开口或管道切口的实施例。
图28a和图28b示出例如可以通过其将散装货物供给到传送管道中的供给开口。具体来说,在此实施例中,没有切口边缘垂直延伸到传送方向(见箭头)。此外,可以假设,供给开口由在传送管道281的纵向轴线282处从顶视看成镜像的两个管道切口283a和283b形成。
图29a和图29b示出例如可以通过其从传送装置移除散装货物的出口开口。同样,此处具体来说没有切口边缘垂直延伸到传送方向(见箭头)。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出口开口由在传送管道291的纵向轴线292处从顶视看成镜像的两个管道切口293a和293b以及关于此纵向轴线对称的管道切口294形成。管道切口293a和293b在传送方向上移动的传送元件接触出口开口的位置处具有弯曲的邻接边缘以便保护传送元件免于损坏。
在顶视图中,管道切口294可以具有风筝形的几何形状,并且经具体配置使得例如也从出口开口推出位于在管道切口293a与293b之间的链处的传送管道中的散装货物以便避免可能的后续混合。如图30a和30b中所示,此类风筝形也可以单独充当出口开口301,其中在此情况下,在传送方向上在传送管道中移动的传送元件经过风筝形301的更尖的末端302到相对较钝的末端303的下游(见箭头)。在具体实施例中,风筝形可以是菱形的。
根据实施例,出口开口可以具有实质上(长形的)下垂物的形状,例如,如图31a和31b中所示。同样,此处具体来说没有切口边缘垂直延伸到传送方向(见箭头)。
图32a和图32b示出例如可以通过其监控传送操作的观察窗。顶视图中示出的管道切口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的开口的最后点处的宽度小于在管道切口的任何其它点处的宽度。具体来说,管道切口可以实质上成箭头型并且指向传送方向。
图33a到34c示出例如作为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其中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管道切口在其正面区域331、341和背面区域332、342处从顶视看(见图33b)成箭头型。和具有第一管道切口333以及从侧视看(见图33a)与第一管道切口333相对的第二管道切口334的图33大不相同,图34的传动开口包括仅一个管道切口343。如图33中所示的双侧管道切口尤其可用于上文所描述的双侧机械传动。
图35a到35c示出也可以充当传动开口的管道切口。和图33和34的实施例大不相同,管道切口不是在区域351和352两者中均成箭头型而是仅在传送方向上在背面区域352中成箭头型。在此情况下可以垂直于传送方向提供管道切口的在传送方向上的正面区域351。
图36a和图36b示出例如作为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的管道切口。用于传送元件的插入开口361例如根据“防错”原理配置,其方式为使得仅特定传送元件362可以插入到传送管道363中,还如例如图36c中所示。以此方式,可以防止例如以刮板盘362a与导引盘362b之间的不当距离将传送元件插入到传送装置中以及尤其当与传动构件啮合时可能在其中导致的故障。例如,插入开口361在传送管道壁中的形状可以实质上相当于传送元件363伸出到传送管道壁上的形状。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和一种传送装置,借助于所述方法和所述装置可以提高传送性能同时可以节省能量。此外,借助于本发明的概念,可以达到约60m的传送高度,使得作为整体的传送装置需要相对较小的底表面同时保持不改变传送性能,因为可能在所有尺寸的空间中实现更有效的使用,并且此外可以个别地配置传送装置。由于是在传送管道中借助于单独的个别主体(传送元件、运载器)推动或按压散装货物穿过传送管道来传送散装货物,因此仅存在散装货物的轻微相对移动,这减少了分离和内部摩擦。此外,传送装置的结构、组装以及维护简单(例如,使用个别传送元件)并且此外可以容易地清洁传送装置,因为残留物无法聚集在传送管道中并且散装货物不会被冲走。此外,仅在传送管道的特定区段中需要传动机构,使得当传动机构与散装货物供给装置在空间上分离时传动机构不与散装货物接触(极为卫生)。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借助于包括传送通道和在所述传送通道中松弛地布置的至少两个传送元件(266、269)的传送装置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在传送方向上机械地传动所述传送元件(266、269),
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将散装货物供给到所述传送通道中,
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通过所述传送元件(266、269)沿着所述传送方向的移动传送所述散装货物,
其中在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三区段中,第一传送元件(269)经由第二传送元件(266)和/或所述散装货物按压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穿过所述传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机械传动期间,传送元件(266)经由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中的开口(265)与至少一个传动元件(263)直接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传送元件(266)的长度,经由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中的所述开口(265)提供至少两个传动元件(26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中至少一个传送元件(266)的纵向轴线实质上平行于所述传送方向而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中与至少一个传送元件的直接接触来传动所述传送元件(266)。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与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传送元件的后盘(267)直接接触来传动在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所述传送元件。
7.一种包括传送通道和至少两个传送元件(266、269)的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
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机械传动构件(261),其用于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在传送方向上传动所述传送元件(266、269),其中所述传送元件松弛地布置在所述传送通道中,
其中所述传送通道包括供给开口,其用于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供给散装货物,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装置经配置使得在所述传送通道的第三区段中,第一传送元件(269)经由第二传送元件(266)和/或散装货物按压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穿过所述传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通道包括在所述第一区段中的开口(265),通过所述开口所述传动构件(261)经由与所述传送元件(266)的直接接触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推动所述传送元件穿过所述传送通道的所述第一区段。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机械传动构件(261)包括至少两个传动元件(263),其中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所述传动元件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7到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机械传动构件的传动元件(263)是螺栓和/或液压元件和/或气动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到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通道具有用于所述第二区段中的散装货物的非矩形供给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7到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通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最后部位处的其宽度小于所述开口的其它部位处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开口是用于传送元件的传动开口和/或所述供给开口和/或出口开口和/或观察窗和/或插入开口。
14.根据权利要求7到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尤其所述传送通道,是可锁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7到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自动识别和/或定位的标签,并且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读出所述标签的读取器。
CN201380076273.8A 2013-05-15 2013-11-14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Active CN105209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13/060046 2013-05-15
PCT/EP2013/060046 WO2013171265A1 (de) 2012-05-15 2013-05-15 Fördereinrichtung, mitnehmer und zufuh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CT/EP2013/073824 WO2014183810A1 (de) 2013-05-15 2013-11-14 Verfahren und förde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356A true CN105209356A (zh) 2015-12-30
CN105209356B CN105209356B (zh) 2017-12-19

Family

ID=4975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273.8A Active CN105209356B (zh) 2013-05-15 2013-11-14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KR (2) KR20160008613A (zh)
CN (1) CN105209356B (zh)
AR (1) AR093499A1 (zh)
CA (2) CA2912341A1 (zh)
DK (1) DK2996968T3 (zh)
RU (2) RU2015148930A (zh)
WO (2) WO201418381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9369A (zh) * 2013-11-14 2016-05-11 布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US9718620B2 (en) 2013-05-15 2017-08-01 Buehler Gmbh Method and conveyor device for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CN109205234A (zh) * 2018-07-25 2019-01-15 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线动力箱
CN110950004A (zh) * 2019-12-12 2020-04-03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板机刮板的定位系统、方法、装置
CN112173755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五河县顺鹏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加工用小麦提升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51793A (zh) * 2015-08-21 2015-12-16 天津宜诺医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粉体输送管道及其输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1248A (en) * 1948-12-30 1952-06-24 Standard Oil Co Pipe line cleaner and locator
AU504300B2 (en) 1974-12-03 1979-10-11 Machinefabriek En Constructiewerkplaats Gebr. Klinkenberg Bv Bulk material conveyor
NL7908168A (nl) * 1979-11-08 1981-06-01 Pirovano Camillo Transportinrichting voor niet-samenhangend korrelig of poedervormig materiaal.
EP0193527B1 (en) * 1984-09-03 1987-11-04 KROGSRUD, Harald Device for towing loads
EP0422261B1 (en) * 1989-10-09 1993-08-04 Frisco-Findus Ag Conveyor
DE9307490U1 (de) * 1993-05-17 1993-11-18 Fuerst Wolfgang Gelenk-Rohrbearbeiter
WO2005035404A1 (en) * 2003-10-14 2005-04-21 Raijmakers Leon Fatima Peter H Scraper conveyor
NL1025855C2 (nl) 2004-03-31 2005-10-03 Leon Fatima Peter H Raijmakers Transporteur.
US20070170043A1 (en) * 2003-12-03 2007-07-26 Raijmakers Leon Fatima Peter H Conveyor for material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flights in a tube
US20070258773A1 (en) * 2006-05-08 2007-11-08 Bennett Roger M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airing subterranean structures
CN201598001U (zh) * 2010-02-08 2010-10-06 江苏华粮机械有限公司 管链输送机
CN202807680U (zh) * 2012-07-25 2013-03-20 浙江精一重工有限公司 铝屑管道输送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8620B2 (en) 2013-05-15 2017-08-01 Buehler Gmbh Method and conveyor device for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CN105579369A (zh) * 2013-11-14 2016-05-11 布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09205234A (zh) * 2018-07-25 2019-01-15 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料线动力箱
CN110950004A (zh) * 2019-12-12 2020-04-03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板机刮板的定位系统、方法、装置
CN110950004B (zh) * 2019-12-12 2021-06-2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板机刮板的定位系统、方法、装置
CN112173755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五河县顺鹏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面粉加工用小麦提升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2996968T3 (en) 2018-01-15
CA2912341A1 (en) 2014-11-20
KR20160008613A (ko) 2016-01-22
RU2015148930A (ru) 2017-06-20
WO2014183810A1 (de) 2014-11-20
AR093499A1 (es) 2015-06-10
CA2912333A1 (en) 2014-11-20
WO2014183811A1 (de) 2014-11-20
KR20160008612A (ko) 2016-01-22
RU2015148928A (ru) 2017-06-20
CN105209356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9356A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04334478A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运载器和供给装置
CN105358456A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EP2377788B1 (en) Multiple moving wall dry coal extrusion pump
US9340370B2 (en) Deflection device for objects and a method for deflecting objects
CN101821180A (zh) 用于将在传送带上移动的基本呈平行六面体的物品形成批次的方法和设备
EP3219191B1 (en) Conveyor and conveyor drive for filling a combine grain tank
CN205060731U (zh) 螺旋输送机及物料输送系统
CN105579369A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201746074U (zh) 波浪挡边输送机改向压带滚筒
UA74252C2 (uk) Проміжний вивантажувач для видалення гранульова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варіанти) та споіб видалення гранульованого матеріалу
US20160083189A1 (en) Method and conveyor device for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US6745701B2 (en) Angled cargo discharge gate
US6170521B1 (en) Shut-off device for conveyor conduits
CN203767465U (zh) 防滑落输送机
US2601558A (en) Conveyer for grain and like materials
CN109533886B (zh) 给料装置
CN106697893A (zh) 一种可调出料位置链板输送机
EP2262707B1 (en) Device for dividing a flow of lumpy material into two sub-flows
JP2555777B2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CN206886132U (zh) 一种饼干整理机
EP4155219A3 (en) Discharging device for a vertical form fill and seal machine and vertical form fill and seal machine with such a discharging device
CN105059824A (zh) 输送机笼式滚筒
CN104648909A (zh) 一种中药材带式传送机构
CN105417002A (zh) 一种卸料车刮板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