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112B -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9112B
CN105209112B CN201480021269.6A CN201480021269A CN105209112B CN 105209112 B CN105209112 B CN 105209112B CN 201480021269 A CN201480021269 A CN 201480021269A CN 105209112 B CN105209112 B CN 105209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ttery lead
lead plate
supply unit
system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1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9112A (zh
Inventor
新纳清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ENERGY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09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9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91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迅速且安全地治愈生物例如人的肌肉的酸痛、疼痛、刀伤、肿瘤等的小型、廉价且容易操作的医疗设备。本发明包括电源装置和导电体制电极板,上述电源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LC并联电路,其串联地连接到该交流电源的另一方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上述电源装置将该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子,将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由外部电磁波在上述LC并联电路中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输出,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连接到该电源装置的上述输出端子,接触地固定于生物的患部或者配置在生物的附近,通过上述电源装置的交流输出电压使导电体制电极板产生变动电位,使生物的患部组织活化从而及早治愈。

Description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其使人体的患部组织接触电极板,并且使电极板产生电位变动、电场变动,促进人体的细胞组织、体内水分等的原子、分子的振动来实现细胞组织等的活化,由此,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从而能够迅速治愈人的疾病、患部。
背景技术
以往,以在人体的一部分装配电极等,通过向人体照射来自发射器等的微波、电磁波、电脉冲来治疗患部的方式构成的治疗用设备已开发出很多且已投入实际应用。
但是,现有的这种治疗用设备均存在结构复杂、大型且昂贵的问题。另外,现有的这种治疗用设备虽然对人体的肩酸痛、挫伤、疼痛等靠近人体皮肤的部分的病患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存在对刀伤、风湿、神经痛、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产生于人体深部的内脏病患几乎得不到治疗效果的问题(特开平9-239041、特开平11-57028、特开2006-26138、特开平10-272191等)。
例如,图5是示出上述特开平9-239041的微波治疗器的构成的图,其通过从天线部B向患部照射来自磁控管A的微波对患部进行温加热来将其治愈,但微波发生装置(微波治疗器)不仅大且昂贵,还存在仅通过对患部进行温加热无法将刀伤、肿瘤治愈的缺点。
此外,在图5中,21为电源电路,22为定时电路,23为脉冲发生电路,24为变压器,25为整流电路,26为SSR,27为显示部。
图6是示出特开平11-57028和特开2006-26138等的电脉冲式治疗器的构成的图,其通过向人体的患部施加来自脉冲发生器的电压脉冲,对肌肉赋予电刺激来实现血液循环的促进、肌肉组织的活化和再生,将患部治愈,但与微波治疗器的情况同样,治疗器不仅昂贵,还存在如下缺点:仅通过对患部赋予电刺激来实现血液循环的促进、肌肉组织的活化等,难以在短时间内减轻酸痛、疼痛,另外,无法治疗刀伤、风湿、神经痛、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产生于人体深部的内脏病患。
此外,在图6中,28为电源,29为基频振荡器,30为高频振荡器,32为脉冲加法器,33为电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39041号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57028号
专利文献3:特开2006-26138号
专利文献4:特开平10-272191号
专利文献5:特开平8-187428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微波治疗器、高频/低频式治疗器中的如上所述的问题,即,旨在解决治疗器不仅大、昂贵且操作复杂以及难以在短时间内减轻酸痛、疼痛,还无法适用于刀伤、风湿、神经痛、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产生于人体深部的内脏病患的治疗的问题,以提供不仅能适用于酸痛、疼痛的治疗,还能适用于刀伤、风湿、神经痛等的治疗的结构简单且廉价的小型治疗器为发明的主要目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申请的发明人首先开发出了基于高频电磁波的物质改性方法,其已作为特开平8-187428号公开。该物质改性方法通过对水照射高频电磁波使其活化,能实现化学反应、有机物分解的促进、酿造发酵和成熟时间的缩短、食品的防腐败、植物的生长促进等,在现实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功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上述物质改性方法的开发研究,想到通过提高作为人体的肌肉组织等的主要构成材料的水的活化作用,能促进肌肉组织本身的活化、再生修复等,并累计进行了很多通过使人或动物的各种患部例如具有酸痛、疼痛的部分、有刀伤的部分、产生了肿瘤的部分等的组织活化来提高患部的治愈效果的试验及其结果的分析/确认。
本申请发明是经过上述试验和试验结果的分析等而创作的,第1发明的基本构成如下:包括电源装置和导电体制电极板,上述电源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LC并联电路,其串联地连接到该交流电源的另一方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谐振频率为20kHz~2000kHz,上述电源装置将该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子,将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由外部电磁波在上述LC并联电路中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输出,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连接到该电源装置的上述输出端子,接触地固定于生物的患部或者配置于生物的患部附近,通过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叠加波的输出电压使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变动而产生电场变动,在上述电位变动式医疗器中,使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为在与患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远红外线辐射体层的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在上述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源装置的输出端子之间设有阻止电流从LC并联电路侧向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侧流通,使得半波整流波形的电流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流向电源装置的整流元件,另外,在该整流元件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的接地侧端子之间设有阻止电流从交流电源的接地侧通过导线向导电体制电极板侧流通,使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流入电源装置侧的电流为连续的脉冲状波形的第2整流元件,通过电源装置对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电位的变动,由此,使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的原材料的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产生变动以及通过据此产生的质子的振动而产生量子波,对患部照射来自导电体制电极板所设置的远红外线辐射体层的辐射能并且使生物的患部暴露于变动电场来使患部组织活化,从而及早治疗患部组织。
第2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导电体制电极板为由金属制成或者由含有金属粉的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电体性电极板。
第3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整流元件为PN型二极管。
第4发明如下:在第1发明中,远红外线辐射体层为陶瓷烧结体,或者为混合有陶瓷的橡胶或塑料。
发明效果
在本申请发明中,包括电源装置和导电体制电极板,上述电源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LC并联电路,其串联地连接到该交流电源的另一方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上述电源装置将该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子,将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由外部电磁波在上述LC并联电路中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输出,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连接到该电源装置的上述输出端子,接触地固定于生物的患部或者配置于生物的患部附近,通过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叠加波的输出电压vo使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变动而产生电场变动,使生物的患部暴露于变动电场来使患部组织活化,从而及早治疗患部组织。
即,由外部电磁波在电源装置的LC并联电路中感应出高频的电动势v’,并且将该感应电动势v’叠加到交流电源的交变电压v。然后,从电源装置将感应电动势v’与上述交变电压v叠加而得到的叠加波输出电压vo施加到导电体制电极板,由此,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会产生变动而导电体制电极板的表面、其附近的电场会产生变动,患部组织会暴露于变动电场。另外,通过第2发明和第3发明所述的设置有整流元件的电源装置,会对导电体制电极板施加负方向的电位变动,电子从电源装置供应到导电体制电极板,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子增加,并且在不施加负方向的振动波时,一部分电子会通过放电消失。
当由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变动而导致其电场变动时,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的原材料的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会产生变动,辐射出基于质子(正离子)的振动的量子波,由此,与导电体制电极板接触或者位于其附近的患部组织的分子、原子的振动会变得剧烈。
另外,当随着电位变动而导电体制电极板附近的电场变动时,构成生物组织的分子、原子的集团会反复振动,在水、液体的情况下团簇变小等从而其活性发生变化。
具体地说,当LC谐振电路的感应电动势v’的频率与生物组织的分子、原子的振动产生谐振时,会促进生物组织等的活化,其结果是,会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另外,通过利用负方向的电场变动附加电子能提高生物组织内的水分的还原性,抑制组织的氧化而得到防止化脓等的效果。
而且,在对导电体制电极板设置有远红外线辐射体层,使该远红外线辐射体层接触患部组织或者靠近患部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将来自导电体制电极板所设置的远红外线辐射体层的辐射能照射到患部组织,构成患部组织的分子、原子的集团会由于热运动等而剧烈地反复振动。这样,通过与电场变动协同地施加远红外线辐射能,能改善患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提高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的治疗效果。
这样,本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对生物的患部的治愈具有很高的功用,通过临床测试,其功用已得到了确认。不过,关于本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对生物组织的酸痛、疼痛、神经痛、风湿等会起到很好的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的理论分析尚未充分进行,因此,关于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通过电场变动会提高治疗效果的原因、作用、机制,仍存在很多不明之处。但是,本申请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在现实中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和治愈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与输出单一的交变电压的现有的各种医疗设备不同,而设为将对作为基础低频的交变电压叠加高频的交变电压而得到的叠加波输出的构成,因此,低频的变动电场和高频的变动电场会协同作用于患部,能对患部的治愈发挥更好的协同效果。
而且,通过根据病患的种类、部位,适当选定上述交流电源的基频和LC并联电路的谐振频率,能进行更有效的患部治疗,能及早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现有的微波式医疗设备的概要说明图。
图6是现有的低频式医疗设备的概要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的第1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示出对具有挫伤等所导致的疼痛、肿胀的部位、存在酸痛的部位、有刀伤的部位、风湿、神经痛、前列腺肥大、糖尿病等进行治疗的情况。
参照图1,本发明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的主要部分包括:电源装置1,其相当于发射器;以及导电体制电极板4,其通过导线7连接到电源装置1。此外,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直接抵接于上述人或动物等的需要治疗的患部或者配置固定于患部的附近。
上述电源装置1由交流电源2和串联地连接到交流电源2的LC并联电路10形成,交流电源2的一端与端子2b连接而接地。另外,交流电源2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2a以串联形式连接到上述LC并联电路10的一个连接点10a,LC并联电路10的另一个连接点10b连接到电源装置1的非接地输出端子3b。
而且,上述LC并联电路10通过改变电容C而与频率20KHz~2000KHz的外部电磁波产生谐振,感应出该谐振频率的交变电压v’。然后,频率为1~2Hz的交流电源2的交变电压v与上述谐振频率的交变电压v’的叠加电压Vo被输出到端子2b、3a之间。
此外,在图1中,1a为壳体,2a为非接地侧输出端子,2b为接地侧输出端子,3b为电源的输出侧端子,4a为端子,5为地面,6为接地点,7为导线,8为人,11为安全用绝缘板,v为交流电源的电压波形,i为由叠加电压vo产生的电流,R为安全电阻。
当使正弦波交流电源2工作并且调谐好LC并联电路10时,在端子3b、2b之间会产生上述叠加电压vo,由叠加电压vo产生的交变电流会流过导线7、导电体制电极板4以及人体。
另外,由叠加电压vo产生的交变电流会流到导电体制电极板4,从而其电位产生变动并且电场产生变动,由此,如上所述,人体患部的组织会接受活化等变化。
此外,上述电源装置(发射器)1的交流电源2的频率为1至2Hz的程度是最佳的,另外,LC并联谐振电路10的谐振频率为20KHz~2000KHz的程度是最佳的,这一点已得到了确认。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在图1中的LC并联电路的连接点10b与输出端子3b之间设置PN型二极管3,从而使得电流不会从电源装置1通过导线7向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方向流通,使得半波整流波形的电流i从导电体制电极板4通过导线7流向电源装置1。
另外,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图,仅在使用2个PN型二极管3,使从导电体制电极板4流入电源装置1侧的电流i为连续的脉冲状波形这方面与图2的实施例不同。
此外,在图2和图3中,与上述电流i相反地,电子e通过导线7从电源装置1侧流入导电体制电极板4侧,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子量(负电荷)会向增加方向变动,由此,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负电位产生变动。
另外,在由于电流的流通被PN型二极管3阻止而电子e未通过导线7被供应到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期间,一部分负电荷(电子)会通过放电消失从而电子量减少,因此,由此也会导致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负电位产生变动。
如上所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所产生的负电位的变动即电子量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其结果是,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4、人8的患部的原子的电子排列等会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如上所述(发明效果部分的第2-3段),通过附加电子能提高组织的还原性,抑制氧化而防止化脓等。
关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4的电位变动、电场变动即向人的患部组织附加电子所带来的患部的治疗功用,实情是目前仍无法说在理论上已完全弄清楚。但是,其治愈效果均已通过试验实验得到了确认。
实施例1
使用交流电源2的频率为1Hz~2Hz、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20Khz~2000Khz、最大发射输出为5瓦特的电源装置作为电源装置(发射器)1,并且使导电体制电极板4为混入有金属粉的橡胶板(150mm×300mm×10mm(厚度)),并将其直接贴附于人的肩部,一天进行1次10分钟的治疗并连续进行3天,进行了肩酸痛的消除状态的比较测试。此外,电源装置(发射器)1的平均输出为3瓦特。
上述试验的被试验对象为5人,对各被试验对象分别赋予相同的负荷条件使其产生肩酸痛,分别空开10天的间隔对被试验对象进行一天1次、一次10分钟的3天的机械式按摩治疗、连续3天的带药剂的膏药的贴附治疗以及连续3天的药剂的涂敷治疗这3种类的治疗,调查了肩酸痛的消除状况。
根据调查的结果,试验对象5人均承认利用本申请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的治疗对肩酸痛的治愈效果是最好的,本申请发明的优异功用得到了证明。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图,取代图1中的导电体制电极板4,而在金属板电极4的与人的患部相对侧的面上形成远红外线辐射体层4b。此外,该第4实施方式的其它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完全相同,另外,当然也可以将该第4实施方式的电极板4用于第2~第3实施方式。
在使用形成了上述远红外线辐射体层4b的电极的情况下,远红外线所带来的患部组织的活化等所谓远红外线效果会与电场变动所带来的效果协同,因此,能进一步促进患部组织的新陈代谢,良好地进行患部的修复、肉芽肿形成等的治愈。
另外,利用所谓远红外线效果能进一步实现血液循环的促进,从而会更早地消除疼痛、酸痛。
在本发明中,将电源装置(发射器)1设为通过调整LC并联电路的电容C来改变从电源装置(发射器)1向导电体制电极板4输出的叠加电压vo的波形的构成。
不过,虽未图示,但只要电源装置(发射器)1是发射传输波(基波)与高频的叠加波的构成的发射器即可,可以是任何构成,另外,也可以设为输出用高频(载波)对传输波(基波)进行振幅调制而得到的被调制波的构成的高频发射器。
此外,电源装置(发射器)1是公知的,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使导电体制电极板4产生电位变动、电场变动,能高效地进行任何生物尤其是人的身体患部的治疗,起到能够达成患部的迅速治愈的优异的实用性功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不仅能用于人或动物的患部的治疗,还能用于农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源装置(发射器)
1a 壳体
2 交流电源
2a 交流电源非接地侧输出端子
2b 交流电源接地侧输出端子(电源装置的输出侧端子)
3 PN型二极管
3a 二极管的N侧端子
3b 二极管的P侧端子(电源装置的输出侧端子)
4 导电体制电极板
4a 端子
4b 远红外线辐射体层
5 地面
6 接地点
7 导线
8 生物(人)
9a 连接点
9b 连接点
10 LC并联电路
11 安全用绝缘板
e 电子
i 电流
v 交流电源电压
v’ 感应电动势
vo 输出电压(v和v’的叠加波)
C 静电电容
L 线圈
R 安全电阻

Claims (4)

1.一种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装置和导电体制电极板,上述电源装置包括:交流电源,其一方的输出端子接地;以及LC并联电路,其串联地连接到该交流电源的另一方的非接地侧输出端子,谐振频率为20kHz~2000kHz,上述电源装置将该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子,将上述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v与由外部电磁波在上述LC并联电路中感应出的感应电动势v’的叠加波vo输出,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连接到该电源装置的上述输出端子,接触地固定于生物的患部或者配置于生物的患部附近,通过来自上述电源装置的叠加波的输出电压使导电体制电极板的电位变动而产生电场变动,上述电位变动式医疗器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为在与患部相对的面上设置有远红外线辐射体层的导电体制电极板,并且在上述LC并联电路的另一端与电源装置的输出端子之间设有阻止电流从LC并联电路侧向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侧流通,使得半波整流波形的电流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通过导线流向电源装置的整流元件,另外,在该整流元件的另一端与交流电源的接地侧端子之间设有阻止电流从交流电源的接地侧通过导线向导电体制电极板侧流通,使从上述导电体制电极板流入电源装置侧的电流为连续的脉冲状波形的第2整流元件,通过电源装置对导电体制电极板赋予负电位的变动,由此,使构成导电体制电极板的原材料的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产生变动以及通过据此产生的质子的振动而产生量子波,对患部照射来自导电体制电极板所设置的远红外线辐射体层的辐射能并且使生物的患部暴露于变动电场来使患部组织活化,从而及早治疗患部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导电体制电极板为由金属制成或者由含有金属粉的橡胶或塑料制成的导电体性电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整流元件为PN型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远红外线辐射体层为陶瓷烧结体,或者为混合有陶瓷的橡胶或塑料。
CN201480021269.6A 2014-01-21 2014-01-21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91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00260 WO2015111091A1 (ja) 2014-01-21 2014-01-21 電位変動式医療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9112A CN105209112A (zh) 2015-12-30
CN105209112B true CN105209112B (zh) 2017-06-06

Family

ID=52684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126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09112B (zh) 2014-01-21 2014-01-21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84434B1 (zh)
CN (1) CN105209112B (zh)
WO (1) WO20151110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0460A (zh) * 2017-07-07 2019-01-15 傅南匡 量子信息传输装置及其传输方法
RS59990B1 (sr) * 2018-04-25 2020-03-31 Janicevic Gordon Elektromedicinski uređaj na bazi emitovanja kontrolisanih negativnih elektrona usled visokonaponske jednosmerne struje
WO2020009306A1 (ko) * 2018-07-03 2020-01-09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최적화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전기장 암치료장치 및 방법
KR102104961B1 (ko) * 2018-07-03 2020-04-27 고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최적화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전기장 암치료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14837Y (zh) * 2009-07-09 2010-03-03 福州浩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感应治疗机
CN201418863Y (zh) * 2009-06-03 2010-03-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用于人体头部的半导体治疗仪
JP2010057805A (ja) * 2008-09-05 2010-03-18 Techno Link Co Ltd 生体刺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5403A (en) * 1978-09-22 1980-03-31 Katsumasa Hara Electriccfield medical treatment appliance
JPH0288059A (ja) * 1988-09-26 1990-03-28 Univ Kyoto 温熱療法用セラミックス発熱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3484A (ja) * 2011-12-13 2013-06-24 Olympus Corp 神経刺激装置および神経刺激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7805A (ja) * 2008-09-05 2010-03-18 Techno Link Co Ltd 生体刺激装置
CN201418863Y (zh) * 2009-06-03 2010-03-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用于人体头部的半导体治疗仪
CN201414837Y (zh) * 2009-07-09 2010-03-03 福州浩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磁感应治疗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11091A1 (ja) 2015-07-30
CN105209112A (zh) 2015-12-30
JPWO2015111091A1 (ja) 2017-03-23
JP5684434B1 (ja)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38275A1 (en) High-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apparatus
KR100866378B1 (ko) 뇌파를 주요치료정보로 사용하는 저주파 자기물리치료장치
CN105209112B (zh) 电位变动式医疗设备
US4454883A (en) Electrotherapeutic apparatus
KR101229625B1 (ko) 전자기 치료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92020A (ko) 고주파 및 저주파 복합 치료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764223B (zh) 用于利用脉冲共振电磁波的治疗处理的设备
US5231984A (en) Laser therapeutic apparatus
IE46145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emitting 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waves
US7177696B1 (en) Multiple selectable field/current-voltage pads having individually powered and controlled cells
EP1799300B1 (en) Multi-frequency electrical field generator
KR100649935B1 (ko) 고주파 전기 발모기
CN105209114A (zh) 医疗用片材的加工方法
RU2010137343A (ru) Регуляция экспрессии фактора роста фибробластов-2 (fgf -2) в живых клетках с помощью применения специфических и избирательных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х полей
JP3200432U (ja) 電位変動型量子治療器
JPH02503755A (ja) 可変変調周波数を用いた電気治療装置
CN101432041B (zh) 用于增强伤口修复的电磁治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01449A (zh)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痤疮治疗装置
KR20170048367A (ko) 저강도 고주파 전자기파를 사용한 환자 치료 장치
CN103341237A (zh) 双波长红外理疗方法与装置
US11491330B2 (en) Wellness device using interference frequencies
CN111182942A (zh) 用于生物体的组织中的病理灶的治疗性治疗的宽带电磁谐振器、用于治疗性治疗的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性治疗的方法
Neagu et al. Whole body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improved dacarbazine therapeutical action in cutaneous melanoma mouse model
JP3200185U (ja) 量子遠赤外線治療器
CN211659078U (zh) 微电波治癌烤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