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90177B -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 Google Patents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90177B
CN105190177B CN201380076329.XA CN201380076329A CN105190177B CN 105190177 B CN105190177 B CN 105190177B CN 201380076329 A CN201380076329 A CN 201380076329A CN 105190177 B CN105190177 B CN 105190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fuel
plate
removable
separate confin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3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90177A (zh
Inventor
C.L.泰勒
B.帕特森
T.芬恩
J.珀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190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90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90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32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using a mixture of gaseous fuel and pure oxygen or oxygen-enrich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14/00Burners for combustion of a gas, e.g. of a gas stored under pressure as a liquid
    • F23D14/46Details, e.g. noise reduction means
    • F23D14/48Nozzles
    • F23D14/58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 F23D14/583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of elongated shape, e.g. slits
    • F23D14/586Nozz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arrangement of the outlet or outlets from the nozzle, e.g. of annular configuration of elongated shape, e.g. slits formed by a set of sheets, strips, ribbon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MCASINGS, LININGS, WALLS OR DO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USTION CHAMBERS, e.g. FIREBRIDGES; DEVICES FOR DEFLECTING AIR, FLAMES OR COMBUSTION PRODUCTS IN COMBUSTION CHAMBERS; SAFETY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USTION APPARATUS; DETAILS OF COMBUSTION CHAMB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3M5/00Casings; Linings; Walls
    • F23M5/02Casings; Linings; Wa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bricks or blocks used
    • F23M5/025Casings; Linings; Wa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bricks or blocks us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rner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007Mixing tubes, air supply reg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203/00Gaseous fuel burners
    • F23D2203/10Flame diffusing means
    • F23D2203/106Assemblies of different lay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DBURNERS
    • F23D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burners using fluid fuels or solid fuels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 F23D2900/00012Liquid or gas fuel burners with flames spread over a flat surface, either premix or non-premix type, e.g. "Flächenbrenner"
    • F23D2900/00013Liquid or gas fuel burners with flames spread over a flat surface, either premix or non-premix type, e.g. "Flächenbrenner" with means for spreading the flame in a fan or fishtail shape over a melting b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平焰喷嘴,用以在包括在燃烧器组件中的火焰室内产生平焰。平焰喷嘴构造为将燃料从燃料供给部引导到火焰室内的点燃区。在一些图示实施例中,平焰喷嘴也构造为将氧气从氧气供给部引导到点燃区,以在火焰室内产生可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放置为位于第一下板和配对的第一上板之间。此边界框构造为与这些板协作,以在平焰喷嘴中形成燃料排放出口和与燃料排放出口连通的燃料运输通路。

Description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燃烧器,且特别地涉及氧气-燃料燃烧器组件。更特定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在氧气-燃料燃烧器组件内产生平焰的喷嘴。
背景技术
玻璃熔炉主要使用辐射热传递。当设计玻璃熔炉时,燃烧器发火能力(以每小时BTU为单位测量)由设计者规定。如果设计者过分估计或不足估计了所要求的燃烧器发火能力,则可能需要更换燃烧器。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所述平焰喷嘴允许在现场通过技师简单且容易地调整发火能力。还期望提供一种能够维持最佳燃料速度的燃烧器设备,以改进玻璃熔炉效率和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平焰喷嘴,以在包括在燃烧器组件内的火焰室内产生平焰。平焰喷嘴构造为将燃料从燃料供给部引导到火焰室内的点燃区。在一些替代实施例中,平焰喷嘴也构造为将氧气从氧气供给部引导到点燃区,以在火焰室内产生可燃烧的氧气-燃料混合物。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定位为位于第一下板和成对的第一上板之间。此边界框构造为与这些板协作,以在平焰喷嘴中形成燃料排放出口和与燃料排放出口连通的燃料运输通路。紧固件被设置为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的静止位置中,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向燃料排放出口流动的燃料的第一流动速度。紧固件可通过技师在工业车间处移除,以允许以相对更厚或相对更薄的可移除的替代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此修改导致燃料运输通路内的体积的改变和形成在平焰喷嘴内的燃料排放出口的尺寸改变。使用具有不同的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建立了通过燃料运输通路流向且通过燃料排放出口的燃料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板分离边界框包括约束在顶部垫片和底部垫片之间的分离器带。分离器带由不锈钢制成且每个垫片由相对软的材料制成,例如由铜制成。板分离边界框的厚度可通过改变分离器带的厚度来改变。
多种厚度的板分离边界框的组可存储在工业车间内,以可供技师使用。因此,在车间内的燃烧器的发火能力可通过技师在现场改变,这通过简单地用具有不同厚度的替代的第一分离边界框替换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来实现。
在另一个图示的实施例中,平焰喷嘴构造为除引导燃料流之外引导氧气流。这样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形成为包括下氧气运输通路和上氧气运输通路,所述下氧气运输通路终止在位于燃料排放出口下方的下氧气排放出口处而所述上氧气运输通路终止在位于燃料排放出口上方的上氧气排放出口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形成为将氧气运输通路布置在下氧气运输通路和上氧气运输通路之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包括布置为处在第一下板下方且与所述第一下板成间隔关系的第二下板,以将下氧气运输通路和下氧气排放出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下板之间。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布置为处在第一和第二下板之间。氧气-燃料平焰喷嘴也包括布置为处在第一上板上方且与所述第一上板成间隔关系的第二上板,以将上氧气运输通路和上氧气排放出口布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板之间。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布置为处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上板之间。
在考虑作为如目前所认识到的执行本公开的最佳方式的例子的图示实施例后,本公开的另外的特征将对于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变得显见。
附图说明
详细描述特别地涉及附图,各图为:
图1是沿图2的线1-1截取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平焰喷嘴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平焰喷嘴构造为引导燃料且当被平焰喷嘴引导的燃料暴露于氧气时提供用于生成平焰的装置,以产生可燃烧的氧气-燃料混合物,所述混合物被点燃,且示出了平焰喷嘴布置为延伸通过氧气供给部壳体,使得从平焰喷嘴排放的燃料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与从氧气供给部壳体通过包含了平焰喷嘴的部分的氧气流动通路流到火焰室内的氧气混合,且示出了可旋转的氧气流动控制阀联接到氧气供给部壳体的下侧且构造为改变提供为与从平焰喷嘴排放到火焰室内的燃料混合的氧气供给;
图2是图1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透视图,其中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安装在氧气供给壳体内且布置为终止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的水平延伸的平焰喷嘴,且示出构造为提供用于使图1的氧气流动控制阀围绕水平的旋转轴线旋转的装置的阀旋转器,以改变从氧气分配系统排放到氧气供给部壳体内的氧气的流动;
图3是图1和图2的平焰喷嘴的透视图;
图4是协作以形成图3的平焰喷嘴的各部件的分解透视组装图,图中示出了第一下板,包括第一上板和联接到第一上板的上游端的燃料入口管的顶覆盖件,布置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且通过薄的U形顶部垫片限定的未组装的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相对更厚的U形分离器带,和薄的U形底部垫片,和用于将板和边界框保持在相互静止的位置中以形成平焰喷嘴的紧固件;
图5是图1至图3的平焰喷嘴的放大的侧视图,示出了在左侧的上游端和在右侧的下游端;
图6是图5的喷嘴的端视图,图中示出了形成在图5的平焰喷嘴的下游端中的矩形形状的燃料排放出口;
图7是图5的平焰喷嘴的底视图;
图8是图1和图2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上游端的视图;
图9是图8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顶部平面图;
图10是图8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下游端的视图;
图11是沿图1的线11-11截取的放大的视图,图中示出了形成在氧气供给部壳体的底壁内的一系列三个矩形形状的氧气进气口和八个圆形的氧气进气口,氧气通过所述氧气进气口进入形成在氧气供给部壳体内的氧气流动通路以围绕平焰喷嘴;
图12至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制成的平焰喷嘴,以将燃料和氧气沿分开的路径引导通过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到火焰室内;
图12是平焰喷嘴的图13的沿线12-12截取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平焰喷嘴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平焰喷嘴构造为沿分开的流动路径引导燃料和氧气,以提供用于生成平焰的装置,且示出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布置为延伸通过氧气供给部壳体,使得从平焰喷嘴排放的燃料和氧气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混合,合作以在火焰室内提供可燃混合物,且示出了可旋转的氧气流动控制阀联接到氧气供给部壳体的下侧且构造为改变通过形成在氧气供给部壳体内的初级氧气室提供到火焰室的氧气的供给;
图13是图12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透视图,其中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安装在氧气供给壳体内且布置为终止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的水平延伸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且示出构造为提供用于使图12的氧气流动控制阀围绕水平的旋转轴线旋转的装置的阀旋转器,以改变从氧气分配系统排放到氧气供给部壳体内的氧气的流动;
图14是图12和图13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放大的透视图;
图14A是图14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下游端的端视图,图中依次(从底部到顶部)示出了矩形的下氧气排放出口,矩形的燃料排放出口,和矩形的上氧气排放出口;
图15是协作以形成图14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各部件的分解透视组装图,示出了包括第二下板和联接到第二下板的上游端的氧气入口管的底覆盖件,包括第二上板和联接到第二上板的上游端的燃料入口管的顶覆盖件,布置为处在第二下板和第二上板之间的一系列板(两个)和U形板分离边界框(三个),和将板和边界框保持在相互静止的位置中以形成平焰喷嘴的紧固件,且建议薄U形板分离边界框的每个可由替代的U形板分离边界框替换,以改变通过由这样的板分离边界框限定的通路流动的燃料或氧气的速度;
图16是图12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侧视图;
图16A是从图16中所示的圈出区域中截取的放大的截面视图,以示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形成为包括下氧气运输通路、(中间)燃料运输通路和上氧气运输通路;
图17至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形成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以将燃料和氧气沿分开的路径引导到火焰室内;
图17是沿图18的线17-17截取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截面视图,示出了构造为将燃料和氧气沿分开的流动路径引导以提供用于生成平焰的装置的平焰喷嘴的第三实施例,且示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布置为延伸通过氧气供给部壳体,使得从平焰喷嘴排放的燃料和氧气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混合,以在火焰室内提供可燃混合物;
图18是图17的氧气-燃料燃烧器单元的透视图,其中部分被剖开,以示出安装在氧气供给壳体内且布置为终止在形成在燃烧器块内的火焰室内的水平延伸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
图19是图17和图18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放大的透视图;
图19A是图19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下游端的端视图,图中依次(从底部到顶部)示出了矩形的下氧气排放出口,矩形的燃料排放出口,和矩形的上氧气排放出口;
图20是协作以形成图19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部件的分解透视组装 图,图中示出了包括第二下板和联接到第二下板的上游端的氧气入口管的底覆盖件,包括第二上板和联接到第二上板的上游端的燃料入口管的顶覆盖件,布置为处在第二下板和第二上板之间的一系列板(两个)和未组装的U形板分离边界框(三个),且每个边界框由薄的U形顶部垫片、相对较厚的U形分离器带和薄的U形底部垫片限定,和将板和边界框保持在相互静止的位置中以形成平焰喷嘴的紧固件;
图21是图17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的侧视图;和
图21A是在图21中所示的圈出区域中截取的放大的截面视图,以示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形成为包括下氧气运输通路、(中间)燃料运输通路和上氧气运输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平焰喷嘴10被包括在氧气-燃料燃烧系统14的燃烧器设备12内,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平焰喷嘴10是模块化的且形成为包括可互换的部件,所述各部件可通过技师在现场改变,如在图4中展示,以改变流过喷嘴10的燃料16的流动速度,以允许在燃烧器组件12在工业车间处安装之后能现场调整发火能力。构造为引导氧气18和燃料16且将要在现场调整以改变燃料16和氧气18的流动速度的平焰喷嘴110在图12至图16中示出,而另一个现场可调整的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在图17至图21中示出。
燃烧器设备12包括联接到形成为包括火焰室24的燃烧器块22的喷嘴支承固定件20,如在图1和图2中展示。平焰喷嘴10安装在喷嘴支承结构20上,如在图1中展示,且布置为延伸到火焰室24内。
在使用中,促使来自燃料供给部16S的燃料16在平焰喷嘴10中流动且通过形成在平焰喷嘴10中的燃料排放出口34离开进入火焰室24内,如在图1中展示。来自氧气供给部18S的氧气18排出到提供在喷嘴支承固定件20内的氧气供给部壳体26内,且促使所述氧气18移动通过氧气流动通路28,该氧气流动通路28与氧气供给部壳体26的内部区域26I和火焰室24相互连接且包含平焰喷嘴10的下游部分,如在图1中展示。从平焰喷嘴10排出的燃料16与从氧气流动通路28排出的氧气18混合,以产生可燃氧气-燃料混合物19,所述氧气-燃料混合物19在火焰室24内被点燃以产生平焰30,如在图1和图2中展示。
平焰喷嘴10包括流体引导器32,流体引导器32构造为引导燃料16通过其中。流体引导器32形成为包括下游燃料排放出口34和连接到燃料引导器32的上游部分的燃料入口管36,例如在图3中所示。流体引导器32形成为包括上游流体接收腔56和将燃料接收腔56与如在图1中所示的燃料排放出口34相互连接的下游燃料运输通路37。燃料入口管36适于通过任何合适的供给管16L联接到燃料供给部16S,如在图1和图2中展示,且构造为将燃料16排出到燃料引导器32的燃料接收腔内。
平焰喷嘴10的流体引导器32包括第一下板41L、第一上板41U和可移除的(且因此可替换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所述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包括薄的U形顶部垫片51、相对较厚的U形分离器带52和薄的U形底部垫片53,如例如在图4中所示。竖立对齐销32P通过形成在部件41L、41U和51至53中的开孔,如在图4中展示,以在使用紧固件55将这些部件紧固在一起之前将它们相互对齐。
紧固件55通过形成在板41L、41U和边界框部件51、52、53的每个中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如在图3和图4中展示,以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保持在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之间的静止的位置中,以形成燃料排放出口34和与燃料排放出口34连通的燃料运输通路37以及与燃料入口管36和下游燃料运输通路37连通的上游燃料接收腔56。紧固件55可通过技师在已在工业车间中安装的燃烧器设备12上现场工作而被移除,以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以相对更厚或更薄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替换,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展示。这样的修改可进行,以在安装之后根据使用者的选择在现场改变燃烧器组件12的发火能力。
燃烧器设备12包括平焰喷嘴10,所述平焰喷嘴10构造为引导燃料16,且提供用于在被平焰喷嘴10引导的燃料16暴露于氧气18以产生被点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时生成平焰30的装置,如在图1中展示。平焰喷嘴10形成为包括燃料排放出口34和与燃料排放出口34连通的燃料运输通路37,如例如在图1和图5中所示。平焰喷嘴10包括第一下板41L、第一上板41U和插入在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如在图3和图4中展示。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构造为与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协作,以形成燃料排放出口34和燃料运输通路37,如在图4中展示。
平焰喷嘴10也包括紧固件装置,以可释放地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保持在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之间的静止的位置中,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37向燃料排放出口34流动的燃料16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的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37向燃料排放出口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展示。技师可在现场更换边界框以便在安装之后容易地改变燃烧器设备12的发火能力。
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分离器带52,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41L和第一分离器带52之间的底部垫片53,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41U和第一分离器带52之间的顶部垫片51。第一分离器带52由不锈钢制成,且底部垫片51和顶部垫片53的每个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铜制成。
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被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让出,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37向燃料排放出口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展示。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构造为包括具有不同的第二厚度的第二分离器带52’,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41L和第二分离器带52’之间的底部垫片53’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41U和第二分离器带52’之间的顶部垫片51’,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展示。
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55且紧固件55的每个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一下板41L、底部垫片53、第一分离器带52、顶部垫片51和第一上板41U的每个内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如在图4中展示。第一下板41L和第一上板41U的每个是矩形的,且具有形成为包括紧固件接收开孔的外周部分。第一分离器带52和底部垫片53和顶部垫片51的每个是U形的,且布置为使其开放端建立燃料排放出口54的一部分,如在图4中展示。
第一上板41U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下板41L的浅的上凹陷56U,且布置为与燃料排放出口34空间上间隔开,以将燃料运输通路37布置在其间,如在图1和图4中展示。第一下板41L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上板41U的浅的下凹陷56L,且所述浅的下凹陷56L与所述浅的上凹陷56U以及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和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50’中的一个的内边沿50E合作,以形成燃料接收腔56,如在图1和图4中展示。燃料接收腔56构造为提供燃料分配装置,以收集允许进入到浅的上凹陷56U中的燃料16且将收集到的燃料16分配到燃料运输通路37内以用于向燃料排放出口34的下游移动,且燃料运输通路37布置为将从燃料接收腔56排放的燃料16引导到燃料排放出口34,如在图1中展示。
第一上板41U包括背离第一下板41L的外表面和面向第一下板41L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了浅的上凹陷56U的边界部分和燃料运输通路37,如在图1和图4中展示。第一上板41U形成为包括燃料进入口57,如例如在图4中所示。燃料进入口57具有形成在第一上板41U的外表面中的入口和形成在第一上板41U的内表面中的出口以通向浅的上凹陷56U内。燃料入口管36在燃料进入口处联接到第一上板41U且构造为将燃料16引导到浅的上凹陷56U中,以用于随后通过燃料运输通路37到燃料排放出口34且通过所述燃料排放出口34的移动,如在图1、图3和图4展示。
如在图4中展示,第一分离器带52和底部垫片53和顶部垫片51的每个包括第一腿L1,布置为与第一腿L1间隔开的第二腿L2,和布置为将第一腿L1和第二腿L2的上游端相互连接且与燃料运输通路37间隔开的弯曲部分B。浅的下凹陷56L布置在每个弯曲部分B和燃料运输通路37之间,以及在每个第一腿L1和每个第二腿L2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平焰喷嘴110被包括在氧气-燃料燃烧系统114的燃烧器设备112内,如在图12和图13中展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将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自身与燃烧器设备112的剩余部分分开地使用,如在图14中展示。
燃烧器设备112包括平焰喷嘴110,所述平焰喷嘴110构造为引导燃料16和氧气18且提供用于在由平焰喷嘴110引导的燃料和氧气混合以产生被点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19时生成平焰130的装置。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0是模块化的且形成为包括可互换的部件,所述部件可通过技师在现场改变,如在图15中展示,以改变流过平焰喷嘴110的燃料16和氧气18的流动速度,以允许在安装之后在现场调整发火能力。平焰喷嘴110形成为包括引导燃料16的燃料运输通路137、引导氧气18的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和引导氧气18的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如在图16和图16A中展示。
燃烧器设备112包括联接到形成为包括火焰室124的燃烧器块112的喷嘴支承固定件120,如在图12和图13中展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安装在喷嘴支承固定件120上,如在图12中展示,且布置为延伸到火焰室124内。
在使用中,使来自燃料供给部16S的燃料16和来自氧气供给部18S的氧气18在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内流动且通过形成在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中的分开的燃料排放出口和氧气排放出口离开进入火焰室124内,如在图12和图13中展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形成为包括下氧气排放出口133、燃料排放出口134和上氧气排放出口135,如例如在图14A中所示。
来自氧气供给部18S的氧气18也排放到提供在喷嘴支承固定件120内的氧气供给部壳体126内,以移动通过氧气流动通路128,该氧气流动通路128将氧气供给部壳体126的内部区域126I与火焰室124相互连接且包含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的下游部分,如在图12中展示。从平焰喷嘴110排放的燃料16与从下氧气排放出口133和上氧气排放出口135排放的氧气18混合,且与从氧气流动通路128排放的氧气18混合,以产生可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19,其在火焰室124内被点燃以产生平焰130,如在图12和图13中展示。
平焰喷嘴110包括构造为引导燃料和氧气通过其中的流体引导器132。流体引导器132形成为包括下游燃料排放出口134和联接到流体引导器132的上游部分的燃料入口管136,如例如在图14中所示。燃料入口管136适合于通过任何合适的供给管线16L联接到燃料供给部16S,如在图12和图13中展示。流体引导器132也形成为包括联接到流体引导器132的上游端的氧气入口管131,如在图15和图16中所示。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的流体引导器132在图15中示出为包括(从底部到顶部)第二下板142L、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第一下板1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第一上板141U、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和第二上板142U。紧固件155可用于将所有这些部件保持在一起,以产生流体引导器132。一组三个替代的边界框152’、150’和153’提供给技师用于根据本公开在现场用作对于边界框152、150和153的替代,以改变燃烧器设备112的发火能力,如在图15中展示。
边界框152、150和153(和替代的边界框152’、150’和153’) 的每个包括U形分离器带、U形顶部垫片和U形底部垫片,如在图1至图11的实施例中所公开。每个边界框的厚度可改变,例如通过改变分离器带的厚度来改变。
平焰喷嘴110也包括紧固件装置,所述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155,以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141L和第一上板141U之间的静止的位置,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137向燃料排放出口134流动的燃料16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137向燃料排放出口1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15中展示。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141L和第一上板141U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被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让出,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137向燃料排放出口1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15中展示。技师可现场更换边界框,以在安装之后容易地改变燃烧器设备112的发火能力。
紧固件155通过形成在板142L、141L、141U和142U以及边界框151、152和153的每个内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如在图14和图15中展示,以将边界框151至153保持在相对于板142L、141L、141U和142U的固定位置中,如在图15中展示。紧固件155可通过技师在现场移除,以使用相对更厚或更薄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如在图15中展示。类似地,边界框152’可替换边界框152,且边界框153’可替换边界框153。可进行这样的修改以改变燃烧器112的发火能力,以在安装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通过改变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内的燃料和/或氧气流动速度来现场改变燃烧器112的发火能力。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也形成为包括下氧气排放出口133和与下氧气排放出口133连通的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如在图14A、图15和图16中展示。平焰喷嘴110也包括第二下板142L和布置在第一下板141L和第二下板142L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该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构造为与第一和第二下板合作以形成下氧气排放出口133和下氧气运输通路138。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141L和第二下板142L之间的静止位置中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133流动的氧气18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替换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133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141L和第二下板142L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152让出,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133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110也形成为包括上氧气排放出口135和与上氧气排放出口135连通的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如在图14A、图15和图16中展示。平焰喷嘴110也包括第二上板142U和布置在第一上板141U和第二上板142U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构造为与第一上板141U和第二上板142U合作以形成上氧气排放出口135和上氧气运输通路139。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上板141U和第二上板142U之间的静止位置中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135流动的氧气18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替换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135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构造为占据第一上板141U和第二上板142U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让出,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135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第二上板142U形成为包括与燃料入口管136连通的外燃料进入口100E,如在图15中所示。第二上板142U、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153和第一上板1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内燃料进入口100I。燃料进入口100I相互对齐且合作以提供燃料引导装置100,以将排放到形成在第二上板142U中的外燃料进入口100E的燃料16沿路径100P引导到燃料运输通路137内,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燃料运输通路137到燃料排放口134且通过所述燃料排放口134,如在图15中展示。第二上板142U也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上板141U的浅的上凹陷156U,以与第一上板141U协作以在其间形成与上氧气运输通路135的上游端连通的氧气接收腔,如在图15中展示。
第二下板142L形成为包括与氧气入口管131且与下氧气运输通路138连通的外氧气进气口101E,如在图15中展示。第一下板1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和第一上板1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一内氧气进气口101I。第一内氧气进气口101I相互对齐且合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1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101E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内的氧气18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路径101P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139中的第一氧气引导装置101,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到上氧气排放出口135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135,而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1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101E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内的氧气18的第二部分流过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到下氧气排放出口133且通过所述下氧气排放出口133,如在图15中展示。第二下板142L也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下板141L的浅的下凹陷156L,以与第一下板141L协作以在其间形成与下氧气运输通路133的上游端连通的氧气接收腔,如在图15中展示。
第一下板1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150和第一上板1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二内氧气进气口102I。第二内氧气进气口102I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1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138内的氧气18的第三部分沿分开的第二路径102P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139中的第二氧气引导装置102,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139到上氧气排放出口135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135。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内燃料进入口100I形成在第一上板141U中,以处在内氧气进气口101I、102I之间,如在图15中所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平焰喷嘴210被包括在氧气-燃料燃烧系统214的燃烧器设备212内,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将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自身与燃烧器设备212的剩余部分分开地使用,如在图19中展示。
燃烧器设备212包括平焰喷嘴210,所述平焰喷嘴210构造为引导燃料16和氧气18,且提供用于当通过平焰喷嘴210引导的燃料和氧气混合以产生被点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19时生成平焰230的装置,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是模块化的且形成为包括可互换的部件,所述部件可通过技师在现场改变,如在图20中展示,以改变流过平焰喷嘴210的燃料16和氧气18的流动速度,以允许在安装之后在现场调整发火能力。平焰喷嘴210形成为包括引导燃料16的燃料运输通路237、引导氧气18的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和引导氧气18的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如在图21和图21A中展示。
燃烧器设备212包括连接到形成为包括火焰室224的燃烧器块222的喷嘴支承固定件220,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安装在喷嘴支承固定件220上,如在图17中展示,且布置为延伸到火焰室224。
在使用中,使来自燃料供给部16S的燃料16和来自氧气供给部18S的氧气18流入到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中且通过形成在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中的分开的燃料排放出口和氧气排放出口离开进入火焰室224内,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形成为包括下氧气排放出口233、燃料排放出口234和上氧气排放出口235,如例如在图19A中所示。从平焰喷嘴110排放的燃料16与从下氧气排放出口233和上氧气排放出口235排放的氧气18混合,以产生可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19,其在火焰室224内被点燃以产生平焰230,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
平焰喷嘴210包括构造为引导燃料16和氧气18通过其中的流体引导器232。流体引导器232形成为包括下游燃料排放出口234和联接到流体引导器232的上游部分的燃料入口管236,如例如在图19中所示。燃料入口管236适合于通过任何合适的供给管线16L联接到燃料供给部16S,如在图17和图18中展示。流体引导器232也形成为包括联接到流体引导器232的上游端的氧气入口管231,如在图20和图21中所示。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的流体引导器232在图20中示出为包括(从底部到顶部)第二下板242L、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第一下板2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第一上板241U、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和第二上板242U。紧固件255可用于将所有这些部件保持在一起,以产生流体引导器232。一组三个替代的边界框252’、250’和253’根据本公开被提供给技师在现场使用作为对于边界框252、250和253的替代,以改变燃烧器设备212的发火能力,如在图20中展示。
边界框252、250和253(和替代的边界框252’、250’和253’) 的每个包括U形分离器带、布置为位于相配的分离器带上方的U形顶部垫片和布置为位于相配的分离器带下方的U形底部垫片,如在图20中所示。每个边界框的厚度可改变,例如通过改变分离器带的厚度来改变。
平焰喷嘴210也包括紧固件装置,所述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255,以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241L和第一上板241U之间的静止的位置中,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237向燃料排放出口234流动的燃料16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237向燃料排放出口2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20中展示。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241L和第一上板241U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让出,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237向燃料排放出口234流动的燃料16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如在图20中展示。技师可现场更换边界框,以在安装之后容易地改变燃烧器设备212的发火能力。
紧固件255通过形成在板242L、241L、241U和242U以及边界框250、252和253的每个中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如在图19和图20中展示,以将边界框250、252和253保持在相对于板242L、241L、241U和242U的固定位置中,如在图20中展示。紧固件255可通过技师在现场移除,以使用相对更厚或更薄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如在图20中展示。类似地,边界框252’可替换边界框252,且边界框253’可替换边界框253。可进行这样的修改以改变燃烧器212的发火能力,以在安装之后根据用户的选择通过改变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内的燃料和/或氧气流动速度来现场改变燃烧器212的发火能力。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也形成为包括下氧气排放出口233和与下氧气排放出口233连通的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如在图19A、图20和图21中展示。平焰喷嘴210也包括第二下板242L和布置在第一下板241L和第二下板242L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该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构造为与第一和第二下板合作以形成下氧气排放出口233和下氧气运输通路238。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241L和第二下板242L之间的静止位置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233流动的氧气18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替换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233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241L和第二下板242L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252让出,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向下氧气排放出口233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氧气-燃料平焰喷嘴210也形成为包括上氧气排放出口235和与上氧气排放出口235连通的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如在图19A、图20和图21中展示。平焰喷嘴210也包括第二上板242U和布置在第一上板241U和第二上板242U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该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构造为与第一和第二上板合作以形成上氧气排放出口235和上氧气运输通路239。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上板241U和第二上板242U之间的静止位置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235流动的氧气18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替换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235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构造为占据第一上板241U和第二上板242U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让出,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向上氧气排放出口235流动的氧气18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第二上板242U形成为包括与燃料入口管236连通的外燃料进入口200E,如在图20中所示。第二上板242U、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253和第一上板2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内燃料进入口200I。燃料进入口200I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燃料引导装置200,以将排放到形成在第二上板242U中的外燃料进入口200E的燃料16沿路径200P引导到燃料运输通路237内,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燃料运输通路237到燃料排放口234且通过所述燃料排放口134,如在图20中展示。
第二下板242L形成为包括与氧气入口管231且与下氧气运输通路238连通的外氧气进气口201E,如在图20中展示。第一下板2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和第一上板2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一内氧气进气口201I。第一内氧气进气口201I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2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201E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内的氧气18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路径201P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内的第一氧气引导装置201,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到上氧气排放出口135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235,而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2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201E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内的氧气18的第二部分流过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到下氧气排放出口233且通过所述下氧气排放出口233,如在图20中展示。
第一下板241L、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250和第一上板241U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二内氧气进气口202I。第二内氧气进气口202I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242L中的外氧气进气口201E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238内的氧气18的第三部分沿分开的第二路径202P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内的第二氧气引导装置202,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239到上氧气排放出口235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235。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内燃料进入口200I形成在第一上板241U中,以处在内氧气进气口201I、202I之间,如在图20中所示。
根据本公开的平焰喷嘴构造为允许设计和制造高的长宽比(宽度与高度的比)喷嘴,所述喷嘴产生平焰模式。这些喷嘴包括使用激光或水束切割来形成为包括特殊成形模式的平板。平板堆叠且紧固在一起,以形成燃料路径或燃料和氧气流动路径,这些路径使所得到的火焰具有其平的形状。
因为用于氧气和燃料的流动路径由各独立的板成形且这些板用可移除的紧固件保持在一起,所以对于在现场工作的技师,拆卸根据本公开的平焰喷嘴且替换用于氧气或燃料流动通路的新的板是简单的。例如,通过以更薄或更厚的材料金属替换燃料气体流动板,可在现场改变燃烧器的有效能力而不更换燃烧器。因为火焰光度可很大部分上通过燃料速度确定,所以以此方式,根据本公开的燃烧器的能力可增加或降低而不改变火焰光度。
根据本公开的平焰喷嘴使用了通过激光或水束切割的金属板(例如,由不锈钢制成),以造成平焰形状。由铜材料(或其他软的氧气相容金属)制成的两个匹配的薄切板使用在特别地成形的板的两侧上,以实现气体密封以防止燃料气体从喷嘴泄漏。板和两个铜垫片夹在标准厚度的完全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以形成喷嘴的流体封闭壁。特殊切割的不锈钢(边界框)板可从多种厚度的材料生产,且以此方式可用于改变燃料气体喷嘴的流动能力。在使用中,平焰喷嘴被安装到燃烧器壳体和块内,其中燃烧所要求的氧气在燃料气体喷嘴下方和周围通过,以在超过燃料气体喷嘴的端部的火焰区内混合和点燃。
在所建议的实施例中,例如在图12至图21中,两个另外的边界框(每个包括分离器带板和顶部垫片和底部垫片)被提供且构造为在通过喷嘴引导的燃料的两侧上携带氧气。氧气通过设置在氧气腔和燃料腔之间的全尺寸的板与燃料分离。切割到喷嘴板中的特殊的流动通道允许氧气通过燃料气体层,而不与燃料混合。在使用中,此氧气-燃料平焰喷嘴可插入通过壁或块中的狭槽而不要求壳体。氧气和燃料在经过喷嘴下游端的某点处混合且点燃。
根据本公开,平构造的燃料气体-氧气喷嘴被设计且制造为具有高的长宽比。根据本公开的燃烧器喷嘴具有从大约10:1至大约100:1的长宽比范围。
玻璃熔炉主要使用辐射热传递。根据本公开提供了在玻璃表面上形成平薄火焰的燃烧器喷嘴,以最大化直接处在玻璃表面之上的火焰表面面积。
当设计玻璃熔炉时,燃烧器发火能力(以每小时BTU为单位测量)由设计者规定。如果设计者过分估计或不足估计了所要求的燃烧器发火能力,则可能需要更换燃烧器。根据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所述平焰喷嘴允许在现场通过技师简单且容易地调整发火能力。这样的平焰喷嘴可在现场修改以允许发火能力的改变。通过改变燃料速度,可产生如玻璃制造商描述的明亮且高度辐射性的火焰,或淡蓝色火焰,因为最终使用者更喜欢从火焰到工作载荷的更小的辐射传热。根据本公开对于最大火焰光度能够确定且维持最佳的燃料速度将改进玻璃熔炉效率和性能。

Claims (20)

1.一种燃烧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焰喷嘴,所述平焰喷嘴构造为引导燃料,且提供用于当由所述平焰喷嘴引导的燃料暴露于氧气以产生被点燃的氧气-燃料混合物时生成平焰的装置,其中平焰喷嘴形成为包括燃料排放出口和与燃料排放出口连通的燃料运输通路,且平焰喷嘴包括第一下板、第一上板、布置在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该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与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协作以形成燃料排放出口和燃料运输通路,以及紧固件装置,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的静止位置中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向燃料排放出口流动的燃料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替换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向燃料排放出口流动的燃料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让出,以建立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向燃料排放出口流动的燃料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且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不同的第二厚度的第二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二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和第二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且紧固件的每个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一下板、底部垫片、第一分离器带、顶部垫片和第一上板的每个中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的每个是矩形的,且具有形成为包括紧固件接收开孔的外周部分,且第一分离器带和底部垫片、顶部垫片的每个是U形的,且布置为使其开口端建立燃料排放出口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分离器带由不锈钢制成,且底部垫片和顶部垫片的每个由铜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上板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下板的浅的上凹陷,且布置为与燃料排放出口空间上间隔开,以将燃料运输通路布置在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下板形成为包括面向第一上板的浅的下凹陷,所述浅的下凹陷与浅的上凹陷以及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和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中的一个的内边沿协作,以形成燃料接收腔,所述燃料接收腔构造为提供燃料分配装置,用于收集进入到浅的上凹陷内的燃料且将收集到的燃料分配到燃料运输通路内以用于向燃料排放出口的向下游移动,且燃料运输通路布置为将从燃料接收腔排出的燃料引导到燃料排放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上板包括背离第一下板的外表面和面向第一下板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了浅的上凹陷的边界部分和燃料运输通路,第一上板形成为包括燃料进入口,所述燃料进入口具有形成在外表面中的入口和形成在内表面中的出口以通向浅的上凹陷中,且进一步包括燃料入口管,所述燃料入口管在燃料进入口处联接到第一上板且构造为将燃料引导到浅的上凹陷内,以随后移动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到燃料排放出口且通过燃料排放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且紧固件的每个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一下板、底部垫片、第一分离器带、顶部垫片和第一上板的每个中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的每个是矩形的,且具有形成为包括紧固件接收开孔的外周部分,且第一分离器带和底部垫片和顶部垫片的每个是U形的,且布置为使其开口端建立燃料排放出口的一部分,且第一分离器带和底部垫片和顶部垫片的每个包括第一腿,布置为与第一腿间隔开的第二腿,和布置为将第一腿和第二腿的上游端相互连接且位于与燃料运输通路间隔开的弯曲部分,且浅的下凹陷位于弯曲部分中的每个和燃料运输通路之间,以及在第一腿的每个和第二腿的每个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平焰喷嘴也形成为包括下氧气排放出口和与下氧气排放出口连通的下氧气运输通路,且平焰喷嘴进一步包括第二下板和布置在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该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与第一和第二下板协作以形成下氧气排放出口和下氧气运输通路,且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之间的静止位置中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向下氧气排放出口流动的氧气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替换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向下氧气排放出口流动的氧气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二下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占据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让出,以建立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向下氧气排放出口流动的氧气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且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二下板和第二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二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平焰喷嘴也形成为包括上氧气排放出口和与上氧气排放出口连通的上氧气运输通路,且进一步包括第二上板和布置在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该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与第一和第二上板协作以形成上氧气排放出口和上氧气运输通路,且紧固件装置构造为提供用于将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可释放地保持在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之间的静止位置中的装置,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向上氧气排放出口流动的氧气的第一流动速度,且允许以具有不同厚度的可移除的替代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替换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以建立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向上氧气排放出口流动的氧气的不同的第二流动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二上板、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燃料进入口,且所述燃料进入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燃料引导装置,以将排放到形成在第二上板中的燃料进入口的燃料引导到燃料运输通路内,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到燃料排放口且通过所述燃料排放口,其中第二下板形成为包括与下氧气运输通路连通的外氧气进气口,且其中第一下板、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一内氧气进气口,且所述第一内氧气进气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中的氧气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路径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中的第一氧气引导装置,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到上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而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内的氧气的第二部分流动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到下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下氧气排放出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下板、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二内氧气进气口,且所述第二内氧气进气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内的氧气的第三部分沿分开的第二路径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中的第二氧气引导装置,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到上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
16.一种燃烧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焰喷嘴,所述平焰喷嘴包括串联的第二下板、第一下板、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其中平焰喷嘴进一步包括:临时地约束在第一下板和第一上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以在其间形成终止在燃料排放出口中的燃料运输通路,临时地约束在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以在其间形成终止在下氧气排放出口中的下部氧气运输通路,和临时地约束在第一上板和第二上板之间的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以在其间形成终止在上氧气排放出口中的上部氧气运输通路,和紧固件装置,所述紧固件装置用于将这些板和边界框可释放地保持在相互静止位置,直至边界框中的至少一个用具有不同厚度的配对的替代边界框替换以改变燃烧器的发火能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构造为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分离器带、定位为处在第一下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底部垫片、和定位为处在第一上板和第一分离器带之间的顶部垫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紧固件装置包括数个紧固件,且紧固件的每个延伸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可移除的第二板分离边界框、第一下板、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第一上板、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二上板的每个中的相配的紧固件接收开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二上板、可移除的第三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燃料进入口,且所述燃料进入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排放到形成在第二上板内的燃料进入口内的燃料引导到燃料运输通路的燃料引导装置,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燃料运输通路到燃料排放出口且通过燃料排放出口,其中第二下板形成为包括与下氧气运输通路连通的外氧气进气口,且其中第一下板、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一内氧气进气口,且所述第一内氧气进气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内的氧气的第一部分沿第一路径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内的第一氧气引导装置,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到上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而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内的氧气的第二部分流动通过下氧气运输通路到下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下氧气排放出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燃烧器设备,其中第一下板、可移除的第一板分离边界框和第一上板的每个形成为包括第二内氧气进气口,且所述第二内氧气进气口相互对齐且协作以提供用于将通过形成在第二下板中的外氧气进气口排放到下氧气运输通路内的氧气的第三部分沿分开的第二路径引导到上氧气运输通路内的第二氧气引导装置,以用于随后移动通过上氧气运输通路到上氧气排放出口且通过所述上氧气排放出口。
CN201380076329.XA 2013-03-05 2013-03-05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Active CN105190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3/029117 WO2014137323A1 (en) 2013-03-05 2013-03-05 Flat-flame nozzle for bur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0177A CN105190177A (zh) 2015-12-23
CN105190177B true CN105190177B (zh) 2017-05-10

Family

ID=51491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329.XA Active CN105190177B (zh) 2013-03-05 2013-03-05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51099B2 (zh)
EP (1) EP2965002B1 (zh)
CN (1) CN105190177B (zh)
WO (1) WO20141373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2988A1 (en) 2013-03-15 2014-09-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xygen-fuel burner with staged oxygen supply
DE102016102999A1 (de) 2016-02-19 2017-08-24 Marker Deutschland Gmbh Vorderbacken mit Sicherungsbügel
CN106051780A (zh) * 2016-07-25 2016-10-26 宜兴市中环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盐结合刚玉烧咀异型砖
CN106958814A (zh) * 2017-04-19 2017-07-18 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烧嘴砖及包括该烧嘴砖的空气分级平焰燃烧器
US11293653B1 (en) * 2018-09-21 2022-04-05 Gregg W. Burnett Magnetically sealed air-cleaner door
US11866361B2 (en) * 2019-10-29 2024-01-0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uel gas and oxygen burner
CN117190185A (zh) * 2023-09-08 2023-12-08 重庆富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混合空腔的平焰燃烧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5482A (en) 1956-02-21 tuttle
GB229242A (en) * 1924-02-11 1925-03-26 George Marie Gerouille De Beau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ir heaters
US3361183A (en) * 1965-07-28 1968-01-02 Comb Efficiency Corp Liquid fuel burner
US4611219A (en) * 1981-12-29 1986-09-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jetting head
US5224855A (en) 1988-02-27 1993-07-06 Osaka Gas Co., Ltd. Gas burner
US5215259A (en) 1991-08-13 1993-06-01 Sure Alloy Steel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insert burner nozzle
US5285967A (en) * 1992-12-28 1994-02-15 The Weidman Company, Inc. High velocity thermal spray gun for spraying plastic coatings
US5725367A (en) * 1994-12-30 1998-03-10 Combustion Te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rsing fuel and oxidant from a burner
US5611682A (en) 1995-09-05 1997-03-18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Low-NOx staged combustion device for controlled radiative heating i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s
CN2648291Y (zh) * 2003-09-10 2004-10-13 北京金瑞华科技有限公司 扁平焰双燃料联合燃烧器
US6939130B2 (en) * 2003-12-05 2005-09-06 Gas Technology Institute High-heat transfer low-NOx combustion system
US7390189B2 (en) 2004-08-16 2008-06-24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Burner and method for combusting fuels
US7758562B2 (en) * 2004-09-09 2010-07-20 Plc Medical Systems, Inc. Patient hydration system with a redundant monitoring of hydration fluid infusion
MX2010008176A (es) * 2008-01-28 2010-08-11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Quemador de gas.
US8454354B2 (en) * 2008-05-08 2013-06-04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Highly radiative burner and combustion process
US8561553B2 (en) * 2009-12-17 2013-10-22 Babcock Power Services, Inc. Solid fuel nozzle tip assembly
US20120216797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Lennox Hearth Products LLC. Baffle for a fireplace
CN202501472U (zh) * 2011-12-21 2012-10-24 洛阳瑞昌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火焰低NOx燃气燃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51099B2 (en) 2017-12-26
EP2965002B1 (en) 2018-05-09
EP2965002A4 (en) 2016-10-26
US20160003472A1 (en) 2016-01-07
EP2965002A1 (en) 2016-01-13
WO2014137323A1 (en) 2014-09-12
CN105190177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0177B (zh) 用于燃烧器的平焰喷嘴
RU2534338C2 (ru) Горелка с вертикальным пламенем
EP0596555B1 (en) A gas burning apparatus with an atmospheric burner
RU2012154893A (ru)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с направленным внутрь пламенем
CN101663540B (zh) 用于铁架的具有最优化的供应的模块化燃烧器
CN204943489U (zh) 一种燃气预混装置及安装有该燃气预混装置的燃烧器
CN106949466B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7504485A (zh) 浓淡燃烧器
CN104373937A (zh) 燃气预混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8758631A (zh) 一种上进风式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06090920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36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34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7378822U (zh) 浓淡燃烧器
ES2694766T3 (es) Unidad de quemador y placa de cocción de gas
CN109000232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33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5992913A (zh) 流内燃烧器模块
CN209165400U (zh) 第一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6907708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09042359U (zh) 燃烧器的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04234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53A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45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KR20000017550A (ko) 연소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