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8230A -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8230A
CN105188230A CN201510683175.1A CN201510683175A CN105188230A CN 105188230 A CN105188230 A CN 105188230A CN 201510683175 A CN201510683175 A CN 201510683175A CN 105188230 A CN105188230 A CN 105188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control
remote
infrared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831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湘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831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8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8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8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遥控领域。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和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包括至少一蓝色发光器件,蓝色发光器件固定在灯头上方;遥控接收模块包括红外遥控接收模块;红外遥控接收模块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还包括一透光的玻璃灯泡罩,玻璃灯泡罩罩住蓝色发光器件和红外光敏元件;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包括一遥控器控制电路,遥控器控制电路设有ARM芯片系统,ARM芯片系统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有一用于产生红外光束的红外光束发射装置。使灯泡可以直接接受红外遥控,而不必再依赖更改系统电路实现灯泡的遥控。

Description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遥控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经常可以见到水下照明系统,水下照明系统的灯泡设置在水下。因为水对无线电波,具有屏蔽作用,所以通过无线电遥控存在问题。
实现简洁的水下灯泡遥控,将为大量的水下照明工程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和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
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包括至少一蓝色发光器件,以及一将所述蓝色发光器件连接到电源的灯头,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灯头上方;
还包括一电灯遥控系统,所述电灯遥控系统包括一具有降压整流功能的电源模块、遥控接收模块和电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连接遥控接收模块,遥控接收模块连接电灯控制模块;电灯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蓝色发光器件;
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包括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所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
还包括一透光的玻璃灯泡罩,所述玻璃灯泡罩罩住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和所述红外光敏元件;
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包括一遥控器控制电路,遥控器控制电路设有ARM芯片系统,ARM芯片系统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有一用于产生红外光束的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是红外激光器;遥控器控制电路安装在一金属外壳内。
通过上述设计,使灯泡可以直接接受红外遥控,而不必再依赖更改系统电路实现灯泡的遥控。只需要用户将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拧接在原有的灯座上,即可实现电灯的遥控功能。蓝色发光器件是水中照明最常用的颜色。
将红外光敏元件罩在玻璃灯泡罩内,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利于遥控的,因为玻璃灯泡罩削弱了红外遥控信号,并在增加了蓝色发光器件光线对遥控的干扰。
发明人发现,上述设计,虽然应用于常规的红外遥控器,比如电视机红外遥控器而言,遥控灵敏度确实有所降低。但是应用于发射红外光线集中的红外光束的遥控器而言,灵敏度则相对有所提高。试验表明,在通过红外光束进行遥控时,正面照射在玻璃灯泡罩上的红外光线,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而经过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玻璃灯泡罩上的红外光线会被大大减弱。因此可以实现遥控红外光线筛选。不朝向玻璃灯泡罩实施遥控的红外光光线,难以起到遥控作用,从而避免误操作。
因此在红外光束遥控中,上述设计具有增强遥控灵敏度,和抵抗干扰的特点。本专利发明人创造性的将红外光敏元件设置在玻璃灯泡罩内,克服了现有技术偏见,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另外,蓝色发光器件发光的状态下,确实会干扰红外光敏元件的灵敏度。但是因为采用红外光束遥控时,红外遥控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弱。所以即使存在干扰,也可以轻易实现10米以上距离的遥控,而在室内10米的遥控距离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用户需求。因此保证了用户使用效果良好。
所述玻璃灯泡罩设有使光产生散射的散光结构。使照射到玻璃灯泡罩上的用于遥控的红外光线产生散射,散射后进而玻璃灯泡罩内,便于红外光敏元件接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玻璃灯泡罩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散光结构。避免红外遥控信号被外侧表面过多反射,提高入射率。
优选为,所述玻璃灯泡罩外侧表面为磨砂面。以磨砂面作为散光结构。
再进一步,所述玻璃灯泡罩的内侧表面为光滑结构。使进入玻璃灯泡罩内的红外遥控进行,可以发生多次反射,更多的被红外光敏元件接收。
试验表明,在散光结构对于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的入射比例,远远小于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具有更好的遥控效果。几乎所有经过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均无法透过散光结构,达到实现遥控的光强度。进而无法实现遥控。具有意想不到的抗干扰效果。
所述遥控接收模块为一上电点亮蓝色发光器件的遥控接收模块。在灯头电源接通后自动点亮蓝色发光器件。因此即使没有遥控器,也可以采用传统开关进行开关控制。
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可以是至少一LED颗粒、至少一荧光灯管等,能够实现将电能转换为光的器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为含有至少一LED颗粒的LED蓝色发光器件。进一步优选为一金属基板上镶嵌有LED颗粒的LED灯盘。
LED颗粒可以实现很少甚至完全没有750~1000纳米的红外光线发射。有利于降低对红外光敏元件的干扰。
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灯头的电源接入端;所述电灯控制模块设有受控电力元件,所述受控电力元件控制连接所述蓝色发光器件;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中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
受控电力元件可以是继电器、三极管、晶闸管或者CMOS管等。
所述光束遥控彩色灯泡还设有蓝色发光器件基座,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设置在灯头上方,所述蓝色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上方。所讲的上方,是灯泡的灯头朝下,蓝色发光器件朝上,立起来的状态时的上方。
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设置在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下方。或者,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设置在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内。
所述灯头上方直接或者间接的固定有一所述玻璃灯泡罩,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灯头与玻璃灯泡罩之间的空间位置。
实现整体化设计,便于组装、保存、运输和安装。
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可以嵌入在所述灯头内。
所述玻璃灯泡罩与所述灯头构成一闭合腔体,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一起被包裹在所述闭合腔体内。
所述闭合腔体,是指密封的腔体。
还可以是,还设有一玻璃灯泡罩座,所述玻璃灯泡罩座固定在所述灯头上方,所述玻璃灯泡罩固定在所述玻璃灯泡罩座上方;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灯头与所述玻璃灯泡罩座之间的空间位置。
基于灯头空间较小,玻璃灯泡罩透明的原因,再设置一玻璃灯泡罩座,使内部器件有更加充足的安装空间,利于布局。并且保证外观美观。
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固定在所述玻璃灯泡罩座上。
进一步,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固定在所述玻璃灯泡罩座的下方,所述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玻璃灯泡罩座的上方。保证灯泡的美观,有利于多个发光元件的优化布局,便于实现发光元件与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的电隔离,并且有利于系统散热。
所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可以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头。
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优选为红外接收头。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的红外接收头。内部电路往往包括红外二极管,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采用红外接收头,有利于简化其他外围电路结构。
采用红外遥控系统,虽然在遥控距离和遥控信号遮挡方面,相对于无线遥控系统,均处于劣势,但是安全性处于优势。
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内侧,并设置使外界光线透过的玻璃灯泡罩。所述红外光敏元件可以是设置在玻璃灯泡罩内、玻璃灯泡罩座内,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内。以保证外部的整洁、美观。通过玻璃灯泡罩透入红外遥控信号。
散光结构可以以光线能够透出,但是无法看清背后物品具体轮廓为准。即,散光结构是一光线能够透出,但无法看清背后物品具体轮廓的透光结构。
试验表明,在散光结构对于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的入射比例,远远小于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具有更好的遥控效果。
几乎所有经过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均无法透过散光结构,达到实现遥控的光强度。进而无法实现遥控。
所述玻璃灯泡罩优选为一闭合曲面结构。有利于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闭合曲面结构的外侧为散光结构,内侧为光滑面,所述红外光敏元件位于所述闭合曲面内侧空间。对已经透射入闭合曲面的红外遥控信号,进行反射,便于红外光敏元件接收。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闭合曲面结构可以是上下开口的闭合曲面结构,比如上下开口的圆筒结构、上下开口的锥形筒、上下开口的方形筒等。上开口或下开口可以用非散光结构封闭。
所述玻璃灯泡罩优选为一凹面结构。有利于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凹面结构,比如可以是一抛物面结构。还可以是上方一面开口的立方体结构等。
所述ARM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灯控制模块。
从而实现两种遥控功能的叠加。
所述无线遥控接收模块设置有天线,所述天线露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内侧。可以是设置在玻璃灯泡罩内、玻璃灯泡罩座内,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内。以保证外部的整洁、美观。并且玻璃灯泡罩、玻璃灯泡罩座,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为非金属结构。进而避免无线信号遮挡。
具体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可以是2.4G无线接收模块。
具体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不是因特网无线接收模块。特别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不是wifi模块。避免黑客介入控制。
所述ARM系统将接收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的有效信号,视为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信号的条件。
所述ARM系统在接收到来自红外遥控接收模块的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才允许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的遥控信号。
否则,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即使处于工作状态,ARM系统也视为接收到的信号无效。
通过红外遥控启动无线遥控,在控制过程中必须有人在同一空间内,先发出红外遥控信号,才允许进行其他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无线遥控,可以避免有人在远处恶意发送无线遥控信号进行恶意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红外遥控,因为叠加了无线遥控,所以可以附加更多的遥控信息;不必在整个控制过程中一直使遥控器朝向受控设备,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方便,并且为遥控器进行动作控制或者手势控制提供了技术条件。
所述ARM系统在接收到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在一设定时间内接受来自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信号,超出设定时间后,则不再接受。
所述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不大于20秒。以避免用户因操作过慢,而造成遥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许无线遥控的时间过长,而造成误操作或者给恶意操作留出时间。
进一步,所述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10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进一步,所述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5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所述ARM系统连接所述电灯控制模块。实现对电灯控制模块的控制,进而控制发光元件的发光情况。
所述电灯控制模块为具有开关功能的电灯控制模块。
进一步,所述电灯控制模块为具有调节光强的电灯控制模块。
所述电灯控制模块,为输出电流恒流,输出电压受控的电灯控制模块。以便于控制LED灯亮度。
所述电灯控制模块的受控电力元件为继电器。通过控制继电器,进而控制发光元件。
所述电灯控制模块的受控电力元件为至少两个继电器,至少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受控端串联有电阻。从而通过控制接通不同的继电器,实现不同的亮度。
红外光束的发散角优选为1~17度。发散角是指光束的轴线与光束边缘间的夹角。或者发散角引入激光领域的发散角的定义。
以产生汇聚的红外光束,进行遥控操作。
所述ARM芯片系统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有一无线遥控发射模块。
使一个遥控器可以分别发送出红外遥控信号和无线遥控信号。
所述ARM芯片系统,设定为先发射红外遥控信号,后发射无线遥控信号。以便于首先用红外遥控信号启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或者其他受控设备的无线遥控接收,然后实施无线遥控。通过上述设计,允许在无线信号遥控范围内,设置众多遥控代码一致的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或其他受控设备,而不会造成遥控混乱。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ARM芯片系统在发射红外遥控信号后,允许设定时间内在满足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条件下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发射无线遥控信号。在超过一设定时间后,即使满足其他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的条件下,也不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不发射无线遥控信号。避免产生遥控混乱,适应人的操作习惯。
所述设定时间的时间起始点为所述ARM芯片系统开始驱动红外激光器发射红外遥控信号的时间,终止点为所述ARM芯片系统接收到并确认收到满足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的条件时。
所述设定时间为3~20秒。或设定时间大于4秒,小于10秒。或设定为大于2秒,小于5秒。
所述红外激光器位于一腔体内,所述腔体设有腔体壁和透光窗口,所述腔体壁采用遮光的腔体壁。
所述红外激光器距离所述透光窗口大于0.2cm,小于10cm。
所述红外激光器距离所述透光窗口外侧大于1cm,小于10cm。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红外激光器距离所述透光窗口外侧一面大于1.5cm,小于5cm。
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设有一外壳,不设置按键。以使用户操作起来更加方便,避免按键功能学习。
所述遥控器控制电路的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振动传感器系统设有一感应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信号输出端。以通过振动触发ARM芯片系统。
所述遥控器控制电路的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触摸感应系统。ARM芯片系统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触摸感应系统设有一感应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感应信号输出端。以通过触摸触发ARM芯片系统。
所述遥控器控制电路的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同时获得振动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的信号时才触发ARM芯片系统发射遥控信号。
所述振动传感器系统采用金属柱振动开关。
所述金属柱振动开关包括一筒体,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均设有凹陷,筒体内设有一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长度大于两个电极的凹陷边缘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电极的凹陷顶点间的距离;所述金属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的内径。以便于在晃动时,产生电阻变化。
所述金属柱的长度大于5mm,小于20mm。以便于满足惯性要求和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光束遥控彩色灯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灯遥控系统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束遥控彩色灯泡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电灯遥控系统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滚珠开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7,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包括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和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包括至少一蓝色发光器件10,以及一将蓝色发光器件10连接到电源的灯头13,其特征在于,蓝色发光器件10固定在灯头13上方;还包括一电灯遥控系统,电灯遥控系统包括一具有降压整流功能的电源模块21、遥控接收模块22和电灯控制模块20,电源模块21连接遥控接收模块22,遥控接收模块22连接电灯控制模块20;电灯控制模块20控制连接蓝色发光器件10;遥控接收模块22包括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14;还包括一透光的玻璃灯泡罩11,玻璃灯泡罩11罩住蓝色发光器件10和红外光敏元件14。
通过上述设计,使灯泡可以直接接受红外遥控,而不必再依赖更改系统电路实现灯泡的遥控。只需要用户将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拧接在原有的灯座上,即可实现电灯的遥控功能。
灯头13,是指接在电灯线末端、供安装灯泡用的接口,需谨慎使用。电光源主要使用灯头13、灯座命名方法。灯座,是固定灯位置和使灯触点与电源相连接的器件。一般是将灯头13固定在灯座上,实现对灯泡的电源连接和固定。
将红外光敏元件14罩在玻璃灯泡罩11内,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不利于遥控的,因为玻璃灯泡罩11削弱了红外遥控信号,并在增加了蓝色发光器件10光线对遥控的干扰。
发明人发现,上述设计,虽然应用于常规的红外遥控器,比如电视机红外遥控器而言,遥控灵敏度确实有所降低。但是应用于发射红外光线集中的红外光束的遥控器而言,灵敏度则相对有所提高。试验表明,在通过红外光束进行遥控时,正面照射在玻璃灯泡罩11上的红外光线,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而经过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玻璃灯泡罩11上的红外光线会被大大减弱。因此可以实现遥控红外光线筛选。不朝向玻璃灯泡罩11实施遥控的红外光光线,难以起到遥控作用,从而避免误操作。
因此在红外光束遥控中,上述设计具有增强遥控灵敏度,和抵抗干扰的特点。本专利发明人创造性的将红外光敏元件14设置在玻璃灯泡罩11内,克服了现有技术偏见,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直接照射在玻璃灯泡罩11上的红外遥控信号,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而经过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玻璃灯泡罩11上的其他红外光线大大减弱。因此可以实现红外光线筛选。不朝向玻璃灯泡罩11实施遥控的红外遥控信号,难以起到遥控作用,从而避免误操作。允许同一空间内,设置多个遥控灯,而遥控时互不干扰。解决了红外遥控在同一空间内、同一遥控代码时,无法一对一进行遥控的技术难题。
蓝色发光器件10发光的状态下,确实会干扰红外光敏元件14的灵敏度。但是因为采用红外光束遥控时,红外遥控信号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弱。所以即使存在干扰,也可以轻易实现10米以上距离的遥控,而在室内10米的遥控距离已经可以满足一般用户需求。因此保证了用户使用效果良好。
玻璃灯泡罩11设有使光产生散射的散光结构。使照射到玻璃灯泡罩11上的用于遥控的红外光线产生散射,散射后进而玻璃灯泡罩11内,便于红外光敏元件14接收。从而使正面照射在玻璃灯泡罩11上的红外光线,能够较为顺利的进入,而经过一次或者多次反射照射到玻璃灯泡罩11上的红外光线大大减弱。因此可以实现遥控红外光线筛选。不朝向玻璃灯泡罩11实施遥控的红外光光线,难以起到遥控作用,从而避免误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玻璃灯泡罩1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散光结构。避免红外遥控信号被外侧表面过多反射,提高入射率。优选为,玻璃灯泡罩11外侧表面为磨砂面。以磨砂面作为散光结构。
再进一步,玻璃灯泡罩11的内侧表面为光滑结构。使进入玻璃灯泡罩11内的红外遥控进行,可以发生多次反射,更多的被红外光敏元件14接收。
遥控接收模块22为一上电点亮蓝色发光器件10的遥控接收模块22。在灯头13电源接通后自动点亮蓝色发光器件10。因此即使没有遥控器,也可以采用传统开关进行开关控制。蓝色发光器件10可以是至少一LED颗粒、至少一荧光灯管等,能够实现将电能转换为光的器件。
进一步优选为,蓝色发光器件10为含有至少一LED颗粒的LED蓝色发光器件10。进一步优选为一金属基板上镶嵌有LED颗粒的LED灯盘。
LED颗粒可以实现很少甚至完全没有750~1000纳米的红外光线发射。有利于降低对红外光敏元件14的干扰。
蓝色发光器件10下方设置有一遮光结构,遮光结构设有一透光口,透光口后方设置有红外光敏元件14。从而减少蓝色发光器件10发出的光对红外光敏元件14的照射,进而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透光口的面积大于1平方毫米,小于25平方毫米。以便于红外光束的光进入,并且尽量多的减少蓝色发光器件10的光进入。
红外光敏元件14的感光面朝向玻璃灯泡罩11,并将与透光口的距离为大于1mm,小于5mm。以便于红外光束的光接收,和避免蓝色发光器件10的光的照射。
蓝色发光器件10为LED灯盘时,遮光机构16采用镶嵌有LED颗粒的基板。以简化结构。
电源模块2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灯头13的电源接入端;电灯控制模块20设有受控电力元件,受控电力元件控制连接蓝色发光器件10;蓝色发光器件10中设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01。受控电力元件可以是继电器、三极管、晶闸管或者CMOS管等。
光束遥控彩色灯泡还设有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设置在灯头13上方,蓝色发光器件10设置在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上方。所讲的上方,是灯泡的灯头13朝下,蓝色发光器件10朝上,立起来的状态时的上方。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用于支撑发光元件101,或者调整发光元件101到适当位置。
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设置在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下方。或者,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设置在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内。实现整体化设计,便于组装、保存、运输和安装。保证灯泡的美观,有利于多个发光元件101的优化布局,便于实现发光元件101与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的电隔离,并且有利于系统散热。
灯头13上方直接或者间接的固定有一玻璃灯泡罩11,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蓝色发光器件10固定在灯头13与玻璃灯泡罩11之间的空间位置。玻璃灯泡罩11罩住蓝色发光器件10。灯头13上方直接或者间接的固定有一玻璃灯泡罩11,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蓝色发光器件10固定在灯头13与玻璃灯泡罩11之间的空间位置。实现整体化设计,便于组装、保存、运输和安装。
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可以嵌入在灯头13内。玻璃灯泡罩11与灯头13构成一闭合腔体,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蓝色发光器件10一起被包裹在闭合腔体内。
闭合腔体,是指密封的腔体。允许具有透气口,以便于实现散热。之所以设置闭合腔体,是实现整体化设计,便于组装、保存、运输和安装。同时可以尽量的避免保存、运输、安装过程中的损坏。
还可以是,还设有一玻璃灯泡罩11座,玻璃灯泡罩11座固定在灯头13上方,玻璃灯泡罩11固定在玻璃灯泡罩11座上方;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蓝色发光器件10固定在灯头13与玻璃灯泡罩11座之间的空间位置。
基于灯头13空间较小,玻璃灯泡罩11透明的原因,再设置一玻璃灯泡罩座15,使内部器件有更加充足的安装空间,利于布局。并且保证外观美观。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固定在玻璃灯泡罩11座上。
本专利中所讲的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固定位置,是指电灯遥控系统电路,或者承载的电灯遥控系统电路的电路板的固定位置,所以应当允许个别元件的位置,并不在此限定。比如红外光敏元件14、天线,可能通过引线引出到其他位置,但并不影响整个电路或者电路板的位置确定,即使并不在所限定的固定位置,也应视为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固定在玻璃灯泡罩11座的下方,发光元件101设置在玻璃灯泡罩11座的上方。保证灯泡的美观,有利于多个发光元件101的优化布局,便于实现发光元件101与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的电隔离,并且有利于系统散热。
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14,红外光敏元件14可以是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或红外接收头。
红外光敏元件14优选为红外接收头。红外接收电路通常被厂家集成在一个元件中,成为一体化的红外接收头。内部电路往往包括红外二极管,放大器,限幅器,带通滤波器,积分电路,比较器等。采用红外接收头,有利于简化其他外围电路结构。
采用红外遥控系统,虽然在遥控距离和遥控信号遮挡方面,相对于无线遥控系统,均处于劣势,但是安全性处于优势。
采用无线遥控时,只要有人破解遥控代码,可以采用大功率的发射器从遥远的地方实现恶意遥控。给用户造成恐慌。但是采用红外遥控,遥控距离会缩短很多,而且实施遥控的设备处于用户的视线范围内,因此恶意遥控实施的可能性很小。采用红外遥控,虽然在遥控距离和遥控信号遮挡方面,相对于无线遥控,均处于劣势,但是安全性处于优势。
红外光敏元件14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内侧,并设置使外界光线透过的玻璃灯泡罩11。红外光敏元件14可以是设置在玻璃灯泡罩11内、玻璃灯泡罩11座内,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内。以保证外部的整洁、美观。通过玻璃灯泡罩11透入红外遥控信号。
散光结构可以以光线能够透出,但是无法看清背后物品具体轮廓为准。即,散光结构是一光线能够透出,但无法看清背后物品具体轮廓的透光结构。
试验表明,在散光结构对于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的入射比例,远远小于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直接照射低散光结构表面的红外遥控信号具有更好的遥控效果。
几乎所有经过漫反射而来的红外遥控信号,均无法透过散光结构,达到实现遥控的光强度。进而无法实现遥控。
玻璃灯泡罩11优选为一闭合曲面结构。有利于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闭合曲面结构的外侧为散光结构,内侧为光滑面,红外光敏元件14位于闭合曲面内侧空间。对已经透射入闭合曲面的红外遥控信号,进行反射,便于红外光敏元件14接收。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闭合曲面结构可以是上下开口的闭合曲面结构,比如上下开口的圆筒结构、上下开口的锥形筒、上下开口的方形筒等。上开口或下开口可以用非散光结构封闭。
玻璃灯泡罩11优选为一凹面结构。有利于实现红外遥控信号的筛选和增强。
凹面结构,比如可以是一抛物面结构。还可以是上方一面开口的立方体结构等。
电灯遥控系统还包括一ARM系统223,并设置有至少两个遥控接收模块22,一个遥控接收模块22为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另一个遥控接收模块22为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和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分别连接ARM系统223的信号输入端。
ARM系统22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灯控制模块20。
从而实现两种遥控功能的叠加。ARM系统223将接收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的有效信号,视为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的控制信号的条件。从而实现两种遥控功能的叠加。ARM系统223可采用ARM芯片系统。
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设置有天线,天线露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内侧。可以是设置在玻璃灯泡罩11内、玻璃灯泡罩11座内,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内。以保证外部的整洁、美观。并且玻璃灯泡罩11、玻璃灯泡罩11座,或蓝色发光器件基座12为非金属结构。进而避免无线信号遮挡。
具体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可以是2.4G无线接收模块。
具体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不是因特网无线接收模块。特别的,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不是wifi模块。避免黑客介入控制。
应当注意,本发明中设计的是黑暗中为人提供光明的灯,因此黑客或病毒入侵的危害大于对电脑或者手机的入侵,需要严防病毒或者黑客恶意入侵。否则将带来诸多威胁。因此本发明中摒弃了因特网的接入控制。
另外,因特网控制的接入,需要用户进行一些设置,并且需要安装控制软件支持,而本专利恰恰是为了简化用户的设置或安装,摒弃公认的先进的因特网控制,虽然限制了用户的远程控制和程序化设置,但是为用户的基本操作提供了便利,并且避免了病毒或者黑客恶意入侵。
ARM系统223将接收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的有效信号,视为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的控制信号的条件。
ARM系统223在接收到来自红外遥控接收模块222的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才允许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的遥控信号。
否则,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处于非工作状态。或者,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即使处于工作状态,ARM系统223也视为接收到的信号无效。
通过红外遥控启动无线遥控,在控制过程中必须有人在同一空间内,先发出红外遥控信号,才允许进行其他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无线遥控,可以避免有人在远处恶意发送无线遥控信号进行恶意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红外遥控,因为叠加了无线遥控,所以可以附加更多的遥控信息;不必在整个控制过程中一直使遥控器朝向受控设备,为用户使用提供了方便,并且为遥控器进行动作控制或者手势控制提供了技术条件。
ARM系统223在接收到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在一设定时间内接受来自无线遥控接收模块221的控制信号,超出设定时间后,则不再接受。
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不大于20秒。以避免用户因操作过慢,而造成遥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许无线遥控的时间过长,而造成误操作或者给恶意操作留出时间。
进一步,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10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进一步,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5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在无线信号遥控范围内,设置众多遥控代码一致的光束遥控彩色灯泡,而不会造成遥控混乱。因此厂家可以批量生产遥控代码一致的产品,不必再为避免遥控混乱,而生产众多遥控代码不同的产品。可以节省大量生产成本、分类仓储成本、分类运输成本,等成本。
另外,因为遥控代码允许一致,所以众多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只需要一个遥控器即可。不再需要每个光束遥控彩色灯泡都单独配备遥控器。可以节省大量产品成本。并且因为不必再存储大量遥控器,也不必寻找特别对应的遥控器,可以为用户体验带来大大提高。
ARM系统223连接电灯控制模块20。实现对电灯控制模块20的控制,进而控制发光元件101的发光情况。电灯控制模块20为具有开关功能的电灯控制模块20。进一步,电灯控制模块20为具有调节光强的电灯控制模块20。
电灯控制模块20,为输出电流恒流,输出电压受控的电灯控制模块20。以便于控制LED灯亮度。电灯控制模块20的受控电力元件为继电器。通过控制继电器,进而控制发光元件101。
电灯控制模块20的受控电力元件为至少两个继电器,至少其中一个继电器的受控端串联有电阻。从而通过控制接通不同的继电器,实现不同的亮度。
参照图5、图6,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包括一遥控器控制电路32,遥控器控制电路32设有ARM芯片系统33,ARM芯片系统33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有一用于产生红外光束的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是红外激光器,遥控器控制电路安装在一金属外壳内。金属外壳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散热。
红外光束的发散角优选为1~17度。发散角是指光束的轴线与光束边缘间的夹角。或者发散角引入激光领域的发散角的定义。
ARM芯片系统33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间接的连接有一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使一个遥控器可以分别发送出红外遥控信号和无线遥控信号。
ARM芯片系统33设定为,先发射红外遥控信号,后发射无线遥控信号。以便于首先用红外遥控信号启动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或者其他受控设备的无线遥控接收,然后实施无线遥控。通过上述设计,允许在无线信号遥控范围内,设置众多遥控代码一致的光束遥控彩色灯泡或其他受控设备,而不会造成遥控混乱。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设置先后发射,使发射无线遥控信号与上一次发射,间隔更长时间,可以有效避免两次遥控操作混淆。
ARM芯片系统33在发射红外遥控信号后,允许一设定时间内在满足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的条件下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射无线遥控信号。在超过一设定时间后,即使满足其他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的条件下,也不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不发射无线遥控信号。以避免产生遥控混乱,和适应人的操作习惯。
设定时间的时间起始点计算方式可以为ARM芯片系统33开始驱动红外激光器31发射红外遥控信号的时间,终止点为ARM芯片系统33接收到并确认收到满足激发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的条件时。本专利中所讲的设定时间,是一种客观反映的时间。并不限于指ARM芯片系统33程序中写入的两个时间节点之间的设定时间值。ARM芯片系统33程序中写入的,计算设定时间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也可以用其他节点。但是最终造成,符合本专利中设定时间参数的,即认为符合本专利客观反映的时间,也应在本专利保护范围。
设定时间可以为3~20秒。或者设定时间为小于10秒。或者设定为小于5秒。
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3~20秒。以避免用户因操作过慢,而造成遥控不能完成,又可以避免因允许无线遥控的时间过长,而造成误操作。特别适用于老人和小孩。
进一步,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10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
进一步,设定时间可以设置在小于5秒。试验表明,这一参数可以适应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具有更好的防误操作性能和更佳的用户体验感。可以快速完成一些遥控指令组合。
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设有一外壳40,外壳40上少于4个按键。进一步优选为,外壳40上仅设有1个按键。进一步优选为,不设置按键。以使用户操作起来更加方便,避免按键功能学习。
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36,ARM芯片系统33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振动传感器系统36设有一感应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感应信号输出端。以通过振动触发ARM芯片系统33。
本专利中所指的各种传感器系统,是各种指传感器增加必要的外部辅助电路。比如可以有电压比较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输出稳定、有效的感应信号。
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一触摸感应系统35。ARM芯片系统33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触摸感应系统35设有一感应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感应信号输出端。以通过触摸触发ARM芯片系统33。触摸感应系统35可以感知是否有人手握设备。触摸感应点可以延伸到外壳40上。以便感知。
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36和触摸感应系统35。同时获得振动传感器系统36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时才触发ARM芯片系统33发射遥控信号。
振动传感器系统36采用金属柱振动开关。金属柱振动开关包括一筒体,筒体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均设有凹陷,筒体内设有一金属柱,金属柱的长度大于两个电极的凹陷边缘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电极的凹陷顶点间的距离;金属柱的外径小于筒体的内径。以便于在晃动时,产生电阻变化。
振动传感器系统36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弹簧式振动传感器。相对于金属柱振动开关系统具有感应灵敏度不易受放置角度影响的优点。
进一步,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角度传感器系统。以感应角度变化。
进一步,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倾斜传感器系统37。以感应倾斜变化。倾斜传感器系统37可以采用滚珠开关。
进一步,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系统。以感应加速度变化。
进一步,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接近传感器系统。以感应物体距离变化。特别是感应人手的距离变化。接近传感器系统优选为主动式红外接近传感器系统。
进一步,ARM芯片系统33连接有电子罗盘。以感应方向,或方向变化。
进一步,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同时连接有触摸感应系统35、角度传感器系统。同时获得角度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根据角度传感器系统的信号不同,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不同,发出不同的遥控信号。进而实现在无按键的情况下,实现丰富的信号输出。
进一步,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同时连接有触摸感应系统35、倾斜传感器系统37。同时获得倾斜传感器系统37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根据倾斜传感器系统37的信号不同,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不同,发出不同的遥控信号。进而实现在无按键的情况下,实现丰富的信号输出。
进一步,遥控器控制电路32的ARM芯片系统33同时连接有触摸感应系统35、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同时获得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系统的信号不同,和触摸感应系统35的信号不同,发出不同的遥控信号。进而实现在无按键的情况下,实现丰富的信号输出。
触摸感应系统35设置有至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用于感应至少两个不同区域触摸感应。微处理系统将至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触摸发生的先后次序作为控制指令,激发遥控信号。比如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分别为A、B,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A后B,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控制指令,激发一遥控信号;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B后A,微处理系统视为另一个不同的控制指令,激发另一遥控信号。从而实现复杂的控制指令,进而实现复杂的遥控信号输出。
复合式控制方式,进一步优选为:
ARM芯片系统33至少接收到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后,通过红外激光器31发出红外遥控信号;再检测其他传感器的信号,根据其他传感器的信号,匹配无线遥控代码,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无线遥控信号。从而实现红外遥控信号和无线遥控信号的复合式发送,对受控设备实现复合式控制。
第一种复合式控制方式:
ARM芯片系统33在接收到触摸感应系统35的有效信号,通过红外激光器31发出红外遥控信号。触摸感应系统35设置有至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ARM芯片系统33再接收到先后触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的触摸信号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无线遥控信号。微处理系统将先后触发不同的触摸信号感应端的组合,作为不同的控制指令。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分别为A、B,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A后B,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增强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增强遥控信号;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B后A,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减弱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减弱遥控信号。
还设有一倾斜传感器系统37、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一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再或者角度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33进一步将触摸感应系统35的感应信号,与倾斜传感器系统37、角度传感器系统、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一加速度传感器系统中的其中至少一个的感应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指令。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指令输出。
第二种复合式控制方式:
ARM芯片系统33在接收到触摸感应系统35的有效信号后,通过红外激光器31发出红外遥控信号。ARM芯片系统33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在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感应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或者,ARM芯片系统33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在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感应的加速度变化不同,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变化为向下加速,发出一种无线遥控信号。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变化为向右加速,发出另一种无线遥控信号。
还设有一倾斜传感器系统37、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一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或者再连接角度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33进一步将加速度传感器系统的感应信号,与倾斜传感器系统37、角度传感器系统,或者一振动传感器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的感应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指令。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指令输出。
第三种复合式控制方式:
ARM芯片系统33在接收到振动传感器的有效信号后,通过红外激光器31发出红外遥控信号。ARM芯片系统33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在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感应的加速度方向不同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或者,ARM芯片系统33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系统,在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感应的加速度变化不同,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起始是向左加速,然后变化为向下加速,发出一种无线遥控信号。起始是向下加速,然后变化为向右加速,发出另一种无线遥控信号。
还包括触摸感应系统35,触摸感应系统35设置有至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ARM芯片系统33再接收到先后触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的触摸信号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无线遥控信号。
微处理系统将先后触发不同的触摸信号感应端的组合,作为不同的控制指令。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比如,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分别为A、B,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A后B,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增强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增强遥控信号;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B后A,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减弱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减弱遥控信号。
还设有一倾斜传感器系统37,或者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再连接角度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33进一步将加速度传感器系统的感应信号,与倾斜传感器系统37、角度传感器系统,或者一触摸感应系统35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的感应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指令。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指令输出。
第四种复合式控制方式:
ARM芯片系统33在接收到触摸感应系统35的有效信号,并且接收到振动传感器的有效信号后,通过红外激光器31发出红外遥控信号。触摸感应系统35设置有至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ARM芯片系统33再接收到先后触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的触摸信号时,通过无线遥控发射模块34发出无线遥控信号。
微处理系统将先后触发不同的触摸信号感应端的组合,作为不同的控制指令。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分别为A、B,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A后B,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增强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增强遥控信号;触发发生的顺序为先B后A,微处理系统视为一个灯光减弱的控制指令,激发一灯光减弱遥控信号。
ARM芯片系统33还连接有一倾斜传感器系统37,在倾斜传感器系统37输出的感应信号不同时,激发触摸感应系统35,所产生的控制指令不同。发出不同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向上倾斜,并依次激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A、B时,发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电视音量的无线遥控信号。
比如,平放,并依次激发两个触摸信号感应端A、B时,发出的是增加或者降低电视台号的无线遥控信号。
ARM芯片系统33还可以连接有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一加速度传感器系统。或者再连接角度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33进一步将触摸感应系统35的感应信号,与倾斜传感器系统37、角度传感器系统、接近传感器系统,或者一加速度传感器系统中的其中至少一个或两种的感应信号叠加后,作为控制指令。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指令输出。
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触摸传感器系统和一倾斜传感器系统。优选为再连接一加速度传感器。
完成是否有人手持遥控器,遥控器使用中的手持倾斜角度如何。在倾斜角度确定的基础上,再判断加速运动方向的感知,比如向左、向右、向上、向下挥动的感知。是相对最为理想,最为适应人的使用习惯的传感器感知搭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和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
光束遥控彩色灯泡,包括至少一蓝色发光器件,以及一将所述蓝色发光器件连接到电源的灯头,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固定在所述灯头上方;
还包括一电灯遥控系统,所述电灯遥控系统包括一具有降压整流功能的电源模块、遥控接收模块和电灯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连接遥控接收模块,遥控接收模块连接电灯控制模块;电灯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所述蓝色发光器件;
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包括红外遥控接收模块;所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包括一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红外光敏元件;
还包括一透光的玻璃灯泡罩,所述玻璃灯泡罩罩住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和所述红外光敏元件;
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包括一遥控器控制电路,遥控器控制电路设有ARM芯片系统,ARM芯片系统的一信号输出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有一用于产生红外光束的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所述红外光束发射装置是红外激光器;
遥控器控制电路安装在一金属外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灯泡罩设有使光产生散射的散光结构,使照射到玻璃灯泡罩上的用于遥控的红外光线产生散射,散射后进而玻璃灯泡罩内,便于红外光敏元件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灯泡罩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散光结构,避免红外遥控信号被外侧表面过多反射,提高入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遥控彩色灯泡还设有蓝色发光器件基座,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设置在灯头上方,所述蓝色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上方;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设置在所述蓝色发光器件基座下方;
所述玻璃灯泡罩与所述灯头构成一闭合腔体,所述电灯遥控系统的电路和所述蓝色发光器件一起被包裹在所述闭合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灯遥控系统还包括一ARM系统,并设置有至少两个遥控接收模块,一个遥控接收模块为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另一个遥控接收模块为红外遥控接收模块;
所述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和所述红外遥控接收模块分别连接所述ARM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ARM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灯控制模块,从而实现两种遥控功能的叠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M系统在接收到来自红外遥控接收模块的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才允许接受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的遥控信号;否则,无线遥控接收模块处于非工作状态,相对于传统的无线遥控,可以避免有人在远处恶意发送无线遥控信号进行恶意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RM系统在接收到有效的红外遥控信号后,在一设定时间内接受来自无线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信号,超出设定时间后,则不再接受;所述设定时间,设置在不大于20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指向红外光束遥控器设有一外壳,不设置按键;所述遥控器控制电路的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ARM芯片系统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遥控器控制电路的ARM芯片系统连接有一振动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同时获得振动传感器系统和触摸感应系统的信号时才触发ARM芯片系统发射遥控信号;所述振动传感器系统采用金属柱振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ARM芯片系统还连接有接近传感器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ARM芯片系统还连接有加速度传感器系统。
CN201510683175.1A 2015-10-20 2015-10-20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Pending CN105188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3175.1A CN105188230A (zh) 2015-10-20 2015-10-20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83175.1A CN105188230A (zh) 2015-10-20 2015-10-20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8230A true CN105188230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83175.1A Pending CN105188230A (zh) 2015-10-20 2015-10-20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82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1046A (zh) * 2016-08-15 2016-10-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透射浊度测量原理的水下照明用灯具及其调光方法
US10681793B1 (en) 2019-08-16 2020-06-09 Pal Lighting, Llc Direct wireless control of lighting systems for us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0938245B1 (en) 2018-07-06 2021-03-02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Universal resonant induction coupling for luminair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1635192B1 (en) 2021-12-27 2023-04-25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Adjustable underwater light fixture adapt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3320A1 (en) * 2001-09-07 2004-11-11 Roy Archer Nicheless pool light system
US20050265031A1 (en) * 2004-06-01 2005-12-01 Aqua-Glo, Llc Underwater multipurpose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070236921A1 (en) * 2004-06-01 2007-10-11 Aqua-Glo, Llc Solar powered underwater multipurpose illumination device
CN201860491U (zh) * 2010-11-04 2011-06-08 福建祥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景观无线控制变色灯装置
CN202349845U (zh) * 2011-12-06 2012-07-25 孙国华 一种红外遥控开关的带电池驱动的水下led灯
CN203632944U (zh) * 2014-01-02 2014-06-04 深圳市标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3320A1 (en) * 2001-09-07 2004-11-11 Roy Archer Nicheless pool light system
US20050265031A1 (en) * 2004-06-01 2005-12-01 Aqua-Glo, Llc Underwater multipurpose illumination device
US20070236921A1 (en) * 2004-06-01 2007-10-11 Aqua-Glo, Llc Solar powered underwater multipurpose illumination device
CN201860491U (zh) * 2010-11-04 2011-06-08 福建祥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水下景观无线控制变色灯装置
CN202349845U (zh) * 2011-12-06 2012-07-25 孙国华 一种红外遥控开关的带电池驱动的水下led灯
CN203632944U (zh) * 2014-01-02 2014-06-04 深圳市标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下led灯智能控制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1046A (zh) * 2016-08-15 2016-10-26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透射浊度测量原理的水下照明用灯具及其调光方法
CN106061046B (zh) * 2016-08-15 2018-02-2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透射浊度测量原理的水下照明用灯具及其调光方法
US10938245B1 (en) 2018-07-06 2021-03-02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Universal resonant induction coupling for luminair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1296551B2 (en) 2018-07-06 2022-04-05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Universal resonant induction coupling for luminair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0681793B1 (en) 2019-08-16 2020-06-09 Pal Lighting, Llc Direct wireless control of lighting systems for us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1622436B2 (en) 2019-08-16 2023-04-04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Direct wireless control of lighting systems for use in a high-moisture environment
US11635192B1 (en) 2021-12-27 2023-04-25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Adjustable underwater light fixture adapter
USD1028296S1 (en) 2021-12-27 2024-05-21 Bellson Electric Pty Ltd Lighting adap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3232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states, and apparatus
CN204258814U (zh) 红外通信模块系统及通信中转系统
CN105188230A (zh) 水下照明灯泡遥控系统
US11092479B2 (en) Sensor assembly and a device comprising such sensor assembly
CN205028454U (zh) 多功能手势控制智能盒子
JP4727965B2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CN205174246U (zh) 红外遥控顶灯及方向性遥控器
CN205079067U (zh) 遥控灯泡及其光束遥控器
US20070080306A1 (en) Video surveillance camera with solar detector
KR20150045552A (ko) 스마트 감성 조명 시스템
CN105282928A (zh) 光束遥控紫外灯系统
CN106468408A (zh) 设有遮光部件的遥控灯及其锥形光束遥控器
CN205071359U (zh) 一体化遥控电灯及复合式电灯遥控系统
CN105025398A (zh) 无线遥控整合系统
CN107103746B (zh)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6207070U (zh) 红外遥控灯
CN203606815U (zh) 红外线触摸屏
CN106369350A (zh) 复合式遥控灯泡及其复合式遥控器
CN208239844U (zh) 多级单元编码激光传输控制装置
CN106408911A (zh) 复合式遥控器
CN220324133U (zh) 一种语音空调遥控器
CN204962379U (zh) 红外遥控灯及其配套遥控器
CN204962415U (zh) 红外遥控台灯及指向性遥控器
JP2004259540A (ja) 屋外用照明器具
CN203012953U (zh) 任意控制方向的多角度遥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