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7875B - 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87875B CN105187875B CN201510333353.8A CN201510333353A CN105187875B CN 105187875 B CN105187875 B CN 105187875B CN 201510333353 A CN201510333353 A CN 201510333353A CN 105187875 B CN105187875 B CN 1051878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ontrol
- control device
- sensor pad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57 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69 building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07 engineer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4—Touch pad or touch panel provided on the remote control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12—Specific keyboard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2—Additional components integrated i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timer, speaker, sensor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direction or movement of the remote control, microphone or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8
- G06F2203/0381—Multimodal input, i.e.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nabling the user to issue commands by simultaneous use of input devices of different nature, e.g. voice plus gesture on digitizer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10—Power supply of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30—Use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转换方法。此种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适用于转换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且该控制装置具有触控感应装置。该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使该触控感应装置感应触控物于该触控感应装置上的移动状态而产生触控轨迹;以及根据该触控轨迹而决定该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控制装置、其操作模式转换方法、其控制方法及电池剩余容量警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电视的进展,可以运行在电视上的用户接口已越来越多样化,使得用来控制用户接口的遥控装置必须满足多样化指令输入的需求。但是,以按键为主要输入设备的传统遥控装置,无法灵活操控现今以窗口形式为主流的用户接口。因此,如何发展出可以满足多样化指令输入需求的遥控装置,已经成为研究发展的一个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其适用于转换具有触控感应装置操作模式。此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使触控感应装置感应触控物在触控感应装置上的移动状态而产生对应的触控轨迹,并且根据此触控轨迹而决定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
根据上述构想,控制装置系从滚轮模式与指针模式中择一为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
可选地,在上述方法中,还包括:利用姿态传感器对该控制装置的摆放姿态进行感测;以及
根据该控制装置的摆放姿态而调整该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包括:
壳体,其上具有表面,该表面上方定义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环绕于该第一区域的外围;
感应电极,设置于该表面下方,其响应于用户在该第一区域中与该第二区域中的触控动作而产生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控制器,信号连接至该感应电极,其根据对应该第一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对应该第二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指针进行第一分辨率的移动,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该指针进行第二分辨率的移动,该第一分辨率大于该第二分辨率。
可选地,该感应电极包括一个中心感测垫以及多个外围感测垫组,该中心感测垫与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一部份位于该第一区域表面下方以及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二部份位于该第二区域表面下方。
可选地,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与该中心感测垫的中心点皆为相同距离。
可选地,该第二位置信息为极坐标信息,而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指针进行的该第二分辨率的移动的方向根据该极坐标信息中的角度来决定。
可选地,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指针进行的移动的速度根据该触控动作的接触时间长短来改变。
可选地,该感应电极包覆于按键壳体材料中。
可选地,该感应电极设置于键盘中多个按键之间,并包覆于该键盘上盖的壳体材料中或整合到所述多个按键下方的电路板上。
本发明提供具有触控功能的控制装置,使得控制装置可以更适合运用各种输入接口。此外,不同输入模式之间的转换十分简单,使得在不同输入需求环境下都能轻易配合使用。电池容量警示功能更能让用户提早知悉应更换电池以使触控功能正常操作,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1C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子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1D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子组件位置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一侧外观示意图。
图2C为图2B所示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另一侧外观示意图。
图2D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E是本发明关于上述多个感应电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剩余容量警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发展出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感应电极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7系将本发明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整合到一般计算机键盘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7、10、20:控制装置
51、100、200:壳体
52、164、168、170、182:感应电极
53:控制器
60:按键
61:区域
70:音频装置
71:姿态传感器
72、110、120:触控感应装置
102、104、202:表面
102a、102b:侧壳体
112、122、212、230:触控感应面
114、124:信号处理单元
160:电子信号隔绝层
180、190:基板
184、186:传输接口
235:中心感应区
240、2150、2152、2154、2156、2158、2200:按键
250:弧向移动方式
260:径向移动方式
29:圆顶结构
41、42、43、44、45、46、47:感应电极
510:壳体表面
520:中心感测垫
521:外围感测垫组
5101:第一区域
5102:第二区域
5211: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一部份
5212: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二部份
S300、S310:本案一实施例的执行步骤
S300、S320:本案一实施例的执行步骤
S400、S410:本案一实施例的执行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包括了壳体100、触控感应装置110以及触控感应装置120。如图所示,触控感应装置110以及触控感应装置120都被设置在壳体100内。触控感应装置110包括一个触控感应面112以及信号处理单元114。触控感应面112位于壳体100的表面102上,其用以感应物体的移动状态,并根据物体的移动状态产生对应的电子信号。触控感应面112所产生的电子信号被传递至信号处理单元114,并由信号处理单元114处理而产生对应的数据以表示所感应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而信号处理单元114在一个时段中所累积产生的数据就是一般所称的『由触控感应面112所感应的物体的触控轨迹』。
类似的,触控感应装置120包括一个触控感应面122以及信号处理单元124。触控感应面122位于壳体100的表面104 上,其同样用以感应物体的移动状态,并根据物体的移动状态产生对应的电子信号。触控感应面122所产生的电子信号被传递至信号处理单元124,并由信号处理单元124处理而产生对应的数据以表示所感应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信号处理单元124 在一个时段中所累积产生的数据就是一般所称的『由触控感应面122所感应的物体的触控轨迹』。
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控制装置10同时包含了两个触控感应装置110与120,且触控感应装置110的触控感应面112与触控感应装置120的触控感应面122位于壳体100的相对两表面102 与104上。然应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感应面112 与122是位于壳体100的相对两表面102与104上,但实际上触控感应面112与122只要有各自独立的感应区域就可以符合操作需求。也就是说,触控感应面112与122可以分别位于壳体100的相异两表面,也可以位于壳体100的同一表面的不同位置。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感应面112与122分别略微突出表面102与104,但这并非设计上的绝对需要,此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在使触控感应面112与122能妥当地感应物体是否存在的前提下,自由调整触控感应面与所在的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再者,不同的触控感应装置可以预先设定好不同的使用方式。例如,触控感应装置110可以是被设定成一般的鼠标功能,也就是与一般制作于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控垫一样的功能。相对的,触控感应装置120则可以被定义为以特定的触控轨迹来执行特定的指令,例如画面快转、翻页、画面尺寸变化以及鼠标滚轮功能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可以在触控感应装置120中定义连续轻点为翻页功能,左右滑动为画面快转功能等等。当然,两个触控感应装置110与120的使用方式是可以互换的,并不以上述方式为限。
依照上述定义,各触控感应面实际上应包括一个与所要感应的物体相接触的表面,以及用于实际感应物理变化(如电容变化)的感应电极。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其中图1B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所示,为使两侧的触控感应装置110与120的感应过程不互相干扰,一般可以在两个触控感应装置110与120之间提供一个具有阻挡电子信号任意传递能力的电子信号隔绝层160,例如金属板或印刷电路板等。设若感应电极164是包含在触控感应面112中,且感应电极168是包含在触控感应面122中,则通过电子信号隔绝层160的存在,接近触控感应面112的物体所造成的物理变化,就可以只被感应电极164感应到,而不会影响到另一侧的感应电极168。相对的,通过电子信号隔绝层160的存在,接近触控感应面122的物体所造成的物理变化,也就可以只被感应电极168感应到,而不会影响到另一侧的感应电极164。
而上述感应电极164可以用完成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单面金属层或双面金属层来进行后续蚀刻定义出需要的形状,然后再于上述结构表面包覆一包覆物来完成触控感应面112、122中要与感应的物体相接触的外部表面。而上述包覆工法可利用常见的模具与射出成型(molding)的方式来完成。
请参照图1C,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子组件位置示意图。在此图中仅举例说明了图1A中的触控感应装置110的电子组件的位置,若同一控制装置中还有其他的触控感应装置存在,则可将此触控感应装置的电子组件以与触控感应装置110的电子组件类似的方式或任何其他方式进行配置。如图1C所示,信号处理单元114被设置于基板190上,而感应电极170则被设置于侧壳体102a与基板190相对的表面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号处理单元114与感应电极170皆位于图 1A所示的壳体100内,且两者皆位于基板190的同一侧。此外,信号处理单元114与感应电极170被稳固设置于不同的承载物上。应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单元114是被稳固设置于基板190,且感应电极170是被稳固设置于侧壳体 102a,但这并非唯一的设置方式。举例来说,感应电极170可以是被设置于另一个基板上,且设置有感应电极170的基板会被置放于侧壳体102a与基板190之间,并使感应电极170能面向于侧壳体102a的表面以能顺利完成触控感应面112感应物体位置的功能。
接下来请参照图1D,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电子组件位置示意图。同样的,在此图中仅举例说明了图 1A中的触控感应装置110的电子组件的位置,若同一控制装置中还有其他的触控感应装置存在,则可将此触控感应装置的电子组件以与触控感应装置110的电子组件类似的方式或任何其他方式进行配置。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单元114被设置于基板190上,而感应电极182则被设置于基板180上,且感应电极182与基板180都位于侧壳体102b的内部。感应电极182所感应到的物理变化被转为电子信号,透过基板180中的电路布局及相关线路而被传递到位于侧壳体102b上的传输接口184。所传递的电子信号接着再通过传输线而从传输接口184传递到传输接口186,并进而提供至信号处理单元114以供计算使用。应注意的是,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的感应电极182是被设置于基板180上,但这并非唯一的设置方式。举例来说,感应电极182 可以被直接设置于侧壳体102b的内侧表面上,并使感应电极 182能面向于侧壳体102b的表面以能顺利完成触控感应面112 感应物体位置的功能。
请参照图2A,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20主要可以应用于图形用户界面的控制上,控制装置20的常见形式为电视、计算机、光盘播放器、机顶盒或是具有触控或飘浮触控功能的智能型显示器等影像播放系统上使用的有线/无线遥控器,而图形用户界面是指影像播放系统所输出并显示在显示器上的图像操作接口。控制装置20主要具有壳体200,用以包覆其主要的电子电路组件(例如图1所示的触控感应装置110与120的电路,本图未能示出)。壳体200的表面202上设置有一个触控感应面212,其功能相当于图1A所示的实施例的触控感应面112。
更进一步地,在控制装置20上还设置有多个按键,例如按键2150、2152、2154、2156、2158以及2200。这些按键2150~2200 外露于壳体200的表面202,并组成一个按键装置。此按键装置主要用于响应用户对这些按键2150~2200的按压行为,产生相对于壳体表面的高度差,并发出与前述图形用户界面相关的控制指令。举例来说,本实施例中的按键2150~2156可设定为箭头键,而按键2158则可设定为确认键,如此则可以让用户通过按压按键2150~2158而调整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各种参数大小并进行确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按键2150~2158系设于触控感应装置(本图未能示出)的上方并与触控感应面212整合,也就是说,未被按压的按键2150~2158的表面与触控感应面212将在同一平面或弧面上,或是未被按压的按键2150~2158的表面略高触控感应面212。如此一来,触控感应装置可感应用户于按键 2150~2158表面的触控轨迹而产生与图形用户界面相关的控制指令。举例来说,当用户的手指于按键2150~2158表面上或上方一小段距离处进行滑动平移时,触控感应装置将会感应到此触控轨迹而发出信号以控制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光标产生相对应移动。
接下来请参照图2B与图2C,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其中,图2B是控制装置的正面外观,而图2C则是控制装置的背面外观。在图2B与图2C所示的实施例中,此控制装置的正面只存在有一般的按键240,而背面则提供了一个触控感应面230。在触控感应面230中存在一个中心感应区235。当操作时,若存在物体停留在中心感应区235或在中心感应区235中进行移动的状况,则将这些状况都判断为物体静止不动。而若存在物体于触控感应面230中、且在中心感应区235之外进行移动的状况,则可视其移动的方式为弧向移动方式250或径向移动方式260,分别给予不同的操作定义。
既然在同一个位置上的操作有可能是以按键装置为操作对象,也有可能是以触控感应装置为操作对象,那就必须有一个确认操作对象的机制;或者,换句话说,必须有一个将控制装置的操作模式在按键装置操作模式与触控感应装置操作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法。
请参照图3A,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利用触控感应装置来感应触控物在触控感应装置上所产生的触控轨迹(步骤 S300),之后则根据所产生的触控轨迹来决定后续输入的指令是要由按键装置或触控感应装置来接收(步骤S310)。
举例来说,可以在触控轨迹是在一特定区域范围内保持停止一段预设时间时,就决定转由触控感应装置接收指令;或者,相对地,可以在触控轨迹是未侦测到触控物一段预设时间时,决定转由按键装置接收指令。更详细地说,若以图2A所示的控制装置20来配合图3所揭露的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那么当使用者将手指轻放于按键2158所在的区域范围内持续一段时间(例如3秒钟),就可以将控制装置20的操作模式转换为触控感应模式,并利用触控感应装置来接收后续的输入指令(手势操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控制装置20已经处于触控感应模式,那么一旦有一段时间(例如5秒钟)感测不到触控物的存在,就可以将控制装置20改为按键模式,并利用按键装置来接收后续的输入指令(按键按压状态)。
更进一步的,若以图2C所示的触控感应面230来替换图 2A中所示的触控感应面212,并以中心感应区235的位置与按键2158的位置相配合,那么即使触控物在按键2158上略微移动,也不会导致控制装置将其视为触控物位置产生变化。通过此种变化,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手指或触控物因为按压时不小心的抖动而导致指标错误移动并选错选项的缺陷。
如此一来,当用户希望使用触控感应装置来进行操作时,只要将手指头持续轻触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以触控感应装置来输入指令;相对的,如果用户想要以按键装置来输入指令,就只需要先让手指离开触控感应平面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依靠按压按键来输入指令。当然,还有许多方式可以使控制装置在不同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以切换开关进行切换、以特定的触控轨迹如画五芒星、连续轻点数次等方式,都可以做为模式切换的方式。适于实做的方式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详列。
接下来请参照图3B,其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操作模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利用触控感应装置来感应触控物在触控感应装置上所产生的触控轨迹 (步骤S300),之后则根据所得到的触控轨迹而决定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步骤S320)。举例来说,当触控感应装置支持如滚轮模式与指针模式等多种操作模式的时候,可以在使用者将手指轻放于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持续一段时间(例如3秒钟)的状况下,将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设定为滚轮模式(触控时呈现的操作为如同操作鼠标上的滚轮);相对的,则可以在使用者在某一特定范围内连续轻触特定次数之后,将触控感应装置的操作模式设定为指针模式(指针随触控轨迹的移动而对应移动)。
另外,也可以用如图2D所示,直接用一个圆顶结构 (Dome)29的平滑面结构来完成原本的触控感应面212,而不在上方设有任何的按键。如此一来,这样的控制装置可以用来控制一些不同的功能电路,例如是以三原色发光二极管所完成的光源。当然,平滑面结构也可以是突起,平面,凹入或其它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来完成。
再请参见图2E,其为本案关于上述多个感应电极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感应电极41、42、43、44、45、46、47是相互分离的七个六边形排列而成,而以两两相邻的感应电极为一组而感应到的电容值总和,再与相邻的另一组感应电极所感应到的电容值总和间的差值将可以定义出12个数据,再将12个数据配对而成三个数据后,便可转换成代表三原色的RGB数据。简言之,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或是其它触控对象所产生的触控状态,将可在此等感应电极的上方产生具有三维数据的数据,信号处理单元114、124可以根据三维数据而产生一对应指令,并将该对应指令传送至远程的三原色发光二极管所完成的功能电路(图未示出),进而控制该功能电路的亮度与颜色。另外,也可利用此等感应电极所感测到的触控点坐标值及移动轨迹来进行图形用户界面的指令输入,例如控制具有显示器的功能电路上的光标或切换页面或Z轴距离变化等行为。
另外,再请参见图2F,其可应用于上述各图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在控制装置7之中更设置有音频装置70与姿态 (Attitude)传感器71而形成一个电话听筒、手机、音响耳机等声音播放装置,因此,具有音频装置70(例如常见的扬声器与麦克风组合)的控制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可以利用触控感应装置72来感应用户的手势之外,还可以利用状态传感器71(例如常见的重力传感器(G-sensor))对于控制装置7的摆放姿态进行感测,进而让控制装置7除了可以响应对应摆放姿态而改变其操作模式。以电话为例,当姿态传感器71感测到控制装置7是置放在桌上时,电话将操作在扩音模式。但是当姿态传感器71 感测到控制装置7是处于被使用者握持的角度时,电话将操作在手持模式。而手持模式将其播放音量与麦克风感度从第一强度范围转换到第二强度范围中,该第二强度范围是位于该第一强度范围中的较弱部份。同理,本案除了可利用姿态的感测结果来切换播放音量及其强度范围之外,还可以利用姿态的感测来切换其声音指向性、音场形态、音质或是高低音分布的特性,用以让其运行在适合扩音或是手持的设定。当然,也可以利用触控感应装置72原本的触控功能也可以用来提供音量、音质的参数微调。
再者,上述控制装置7还可以用于完成一种具声光效果的玩具或是乐器,利用姿态的感测结果与触控手势的感测结果来分别控制所发出的音色、音量与音高。
然而,由于现有触控感应装置的使用是依靠电位的变化幅度来判定是否有触控物存在,所以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何目前的触控感应装置都设计在有强大稳定电源存在的环境中的原因。相对的,在控制装置中,一般都只能使用轻便的电池,所以电池电量的稳定程度就成了触控感应装置是否能正确操作的关键。
请参照图4,其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剩余容量警示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判断电池的剩余容量是否小于默认容量(步骤S400)。若电池的剩余容量并不小于默认容量,则暂不进行其他操作或回到步骤S400以重复进行判断;相反的,若电池的剩余容量小于默认容量,则使受此控制装置以远程方式控制的受控装置发出警示内容(步骤S410)。
举例来说,在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运用于电视遥控器上的时候,电视就是前述的受控装置。所以,一旦电视遥控器的电池容量过低,电视遥控器就会操纵电视发出警示内容。此类警示内容可以是使受控装置(在此为电视)提供的某个特定功能,例如显示选单的功能,重复操作。若为了使控制装置能适用于不同厂牌的受控装置,那么所选用的警示内容就应该挑选大部分受控装置都拥有的功能为佳。
请参见图5,其系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此控制装置主要包含有壳体51、感应电极52以及控制器53,其中感应电极52设置于壳体51 的内部或是整合于壳体51的材料中,而壳体表面510上方定义有第一区域5101与第二区域5102,且第二区域5102环绕于第一区域5101的外围。感应电极52可响应用户于第一区域5101 中与第二区域5102中的触控动作而产生代表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的电容值变化。信号连接至感应电极52的控制器53 根据第一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第二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一指针进行一第一分辨率的移动,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该指针进行一第二分辨率的移动,且第一分辨率大于第二分辨率。
再请参见图6,其是上述感应电极52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包括一个中心感测垫520以及多个外围感测垫组521。中心感测垫520与外围感测垫组521的一第一部份5211位于壳体51 的第一区域5101表面下方,而外围感测垫组521的第二部份 5212位于该第二区域5102表面的下方。当用户将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置于壳体表面510上方时,感应电极52会响应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的接近而产生电容值变化。如此一来,控制器53将可以凭借此电容值的变化而推估出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的位置信息。而本案的控制器53会先根据该位置信息与第一区域5101 及第二区域5102的关系来调整指标的移动方式。
在要调整指标的移动方式的时候,若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被判断是位于第一区域5101内,则控制器53会将外围感测垫组521与该中心感测垫520的电容变化运算成一个一般的二维坐标(X、Y)格式的第一位置信息,并利用该坐标值来控制该指标于显示器上一相对区域内进行小范围而分辨率高的慢速移动。
而若是当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被判断是位于第二区域5102 内,控制器53会将外围感测垫组521与该中心感测垫520的电容变化运算成一个极坐标值(X、Y),因为外围感测垫组521与该中心感测垫520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可以皆为相同,因此可以用中心感测垫520当作极坐标的原点,而利用外围感测垫组521 与该中心感测垫520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便可建立起极坐标格式的第二位置信息。控制器53利用极坐标格式中的角度信息以及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置于第二区域5102中某一位置的一持续时间,便可控制该指标于显示器上沿该角度信息所定义出的方向进行分辨率较低的快速移动,而移动的速度大小将与该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换句话说,当用户将手指或其它触控对象置于壳体表面510 的第二区域5102时,本案的控制器53将可以得到相对于中心点的一个角度。据此,控制器53便可响应该角度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图形用户接口中的指针来进行较低分辨率但较高速的移动,而移动的方向便是根据该极坐标信息中的角度来决定。而且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指针进行的移动的速度根据该触控动作的接触时间长短来改变。当指针在快速移动至目标物附近后,用户再改以触碰第一区域5101来进行小范围且高分辨率移动,如此即可方便使用者快速且精准地点选出目标物。
再请参见图7,其系将本发明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整合到一般计算机键盘的实施例示意图。此控制装置可设置于如图所示的多个按键60之间的区域61,例如是左手或右手食指习惯置放的位置。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可移动的机构,而仅需将感应电极52整合到按键下方的电路板或是键盘上盖的壳体材料中。至于控制器53可以被单独的设置于计算机键盘的电路板上,或是整合至键盘控制器之中。另外,此控制装置也可以直接整合到按键60的壳体材料之中,例如左手食指或右手食指习惯置放的按键内,同样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可移动的机构,而仅需将感应电极52整合到按键壳体材料中。至于控制器53可以被包覆在按键壳体材料中,也可以被单独的设置于计算机键盘的电路板上,或是整合至键盘控制器之中。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所提供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控制装置,使得控制装置可以更适合运用各种输入接口。此外,不同输入模式之间的转换十分简单,使得在不同输入需求环境下都能轻易配合使用。而电池容量警示功能更能让用户提早知悉应更换电池以使触控功能正常操作,非常具有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包括:
壳体,其上具有表面,该表面上方定义有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环绕于该第一区域的外围;
感应电极,设置于该表面下方,其响应于用户在该第一区域中与该第二区域中的触控动作而产生第一位置信息与第二位置信息;以及
控制器,信号连接至该感应电极,其根据对应该第一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根据对应该第二位置信息而产生第二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以控制指针进行第一分辨率的移动,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以控制该指针进行第二分辨率的移动,该第一分辨率大于该第二分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该感应电极包括一个中心感测垫以及多个外围感测垫组,该中心感测垫与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一部份位于该第一区域表面下方以及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的第二部份位于该第二区域表面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外围感测垫组与该中心感测垫的中心点皆为相同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该第二位置信息为极坐标信息,而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指针进行的该第二分辨率的移动的方向根据该极坐标信息中的角度来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该第二控制信号控制该指针进行的移动的速度根据该触控动作的接触时间长短来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该感应电极包覆于按键壳体材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其中该感应电极设置于键盘中多个按键之间,并包覆于该键盘上盖的壳体材料中或整合到所述多个按键下方的电路板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0750A TWI579753B (zh) | 2014-06-16 | 2014-06-16 | 控制裝置及其操作模式轉換方法 |
TW103120750 | 2014-06-16 | ||
TW103211177 | 2014-06-24 | ||
TW103211177U TWM490611U (en) | 2014-06-24 | 2014-06-24 | Touch controlled cursor controll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87875A CN105187875A (zh) | 2015-12-23 |
CN105187875B true CN105187875B (zh) | 2019-05-14 |
Family
ID=54836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3335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7875B (zh) | 2014-06-16 | 2015-06-16 | 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63026A1 (zh) |
CN (1) | CN1051878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928803B1 (en) * | 2012-12-06 | 2016-11-09 | Inventio AG | Inputting lock commands using gestures |
CN103576578B (zh) * | 2013-11-05 | 2017-04-1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采用耳机线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US10804897B2 (en) * | 2014-01-10 | 2020-10-13 | Touchplus Information Corp. | Touch-sensitive keypad control device |
CN107281749B (zh) * | 2016-04-01 | 2020-12-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方向控制模块、触控方向判断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107203322B (zh) * | 2017-05-12 | 2021-05-1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式音响按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961709B (zh) * | 2017-05-19 | 2021-06-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1983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电话自动控制音量的方法 |
CN103369123A (zh) * | 2012-04-09 | 2013-10-23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通信装置及其免提模式切换方法 |
CN103731561A (zh) * | 2014-01-14 | 2014-04-1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电话接听模式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95659B2 (en) * | 2003-11-25 | 2009-02-24 | Apple Inc. | Touch pad for handheld device |
TWI236239B (en) * | 2004-05-25 | 2005-07-11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 Remote controller |
JP4580738B2 (ja) * | 2004-11-22 | 2010-11-17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KR100839696B1 (ko) * | 2006-06-20 | 2008-06-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입력 장치 |
TWI375162B (en) * | 2008-05-02 | 2012-10-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haracter input method and electronic system utilizing the same |
TW201013475A (en) * | 2008-09-16 | 2010-04-01 | Ideacom Technology Corp | Cursor control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therein |
CN101876877A (zh) * | 2009-04-28 | 2010-11-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触控屏幕缩放显示系统及方法 |
US9239678B2 (en) * | 2009-09-21 | 2016-01-19 |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cell phone, program to achieve preset operation command thereof |
CN101819466A (zh) * | 2010-03-22 | 2010-09-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具有触摸输入功能的键盘及使用该键盘的电子设备 |
US9019230B2 (en) * | 2010-10-31 | 2015-04-28 | Pixart Imaging Inc. | Capacitive touchscreen system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using modal focused scanning |
JP5614275B2 (ja) * | 2010-12-21 | 2014-10-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
US20120218203A1 (en) * | 2011-02-10 | 2012-08-30 | Kanki Noriyoshi | Touch draw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llowing touch-input, and controller for the display apparatus |
TW201314391A (zh) * | 2011-09-29 | 2013-04-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腕帶式電子裝置及腕帶式電子裝置調整參數方法 |
US20130103446A1 (en) * | 2011-10-20 | 2013-04-25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sharing democratization for co-located group meetings |
CN103327769B (zh) * | 2012-03-23 | 2016-03-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具有支撑脚架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02655556A (zh) * | 2012-05-16 | 2012-09-05 | 信源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手机重力感应器应用方法及系统 |
TW201403408A (zh) * | 2012-07-10 | 2014-01-16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 觸控手寫輸入方法及裝置 |
CN103019444B (zh) * | 2012-12-09 | 2017-02-08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的触摸操作方法及触摸屏设备 |
WO2014089763A1 (en) * | 2012-12-12 | 2014-06-19 | Intel Corporation | Single- gesture device unlock and application launch |
KR20140136356A (ko) * | 2013-05-20 | 2014-1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인터렉션 방법 |
CN103677407A (zh) * | 2013-11-06 | 2014-03-26 | 童宗伟 | 一种智能手写键盘和触控鼠标的组合板 |
CN105224114A (zh) * | 2014-06-11 | 2016-01-06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板控制方法 |
DE102015200036A1 (de) * | 2015-01-05 | 2016-07-07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zur Eingabe von Daten mit zwei Eingabearten und haptischer Rückkopplung |
-
2015
- 2015-06-16 CN CN201510333353.8A patent/CN1051878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6-16 US US14/740,653 patent/US2015036302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1983A (zh) * | 2007-12-28 | 2009-07-01 |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电话自动控制音量的方法 |
CN103369123A (zh) * | 2012-04-09 | 2013-10-23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手持通信装置及其免提模式切换方法 |
CN103731561A (zh) * | 2014-01-14 | 2014-04-16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电话接听模式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87875A (zh) | 2015-12-23 |
US20150363026A1 (en) | 2015-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87875B (zh) | 触控式指针控制装置 | |
US11886699B2 (en) | Selective rejection of touch contacts in an edge region of a touch surface | |
JP596655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US20100188359A1 (en) | Touchpad comprising structure for tactile sensation and touch sensor using the same | |
CN102667701A (zh) | 在触摸屏用户接口上修改命令的方法 | |
CN104777929B (zh) | 控制装置 | |
CN105302292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TW201520882A (zh) | 輸入設備及輸入管理系統 | |
TWI622906B (zh) | 控制裝置 | |
CN203859845U (zh) | 控制装置 | |
TWI579753B (zh) | 控制裝置及其操作模式轉換方法 | |
US20120327010A1 (en) | Pointing device | |
AU2013100574B4 (en) |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 |
KR102015313B1 (ko) | 복합 휴먼 인터페이스가 구비된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8514738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 | |
KR101082289B1 (ko) | 터치신호발생기 | |
AU2015271962B2 (en) | Interpreting touch contacts on a touch surface | |
CN201044465Y (zh) | 移动电话的触敏结构 | |
KR101516640B1 (ko) | 스마트 스탬프, 스탬프 어셈블리 및 이동 단말기의 제어방법 | |
CN108369459A (zh) | 小型指点杆 | |
TWI625666B (zh) | 控制裝置、其控制方法及電池剩餘容量警示方法 | |
KR102015309B1 (ko) | 복합 휴먼 인터페이스가 구비된 전자 기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JP2007286936A (ja) | 操作キー装置及び操作キー装置を有する携帯端末装置 | |
JP2014006572A (ja) | 電子機器の操作方法、操作プログラム及び操作装置 | |
JP2015215897A (ja) | 接触検知キーパッド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