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5630A -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5630A
CN105185630A CN201510702535.8A CN201510702535A CN105185630A CN 105185630 A CN105185630 A CN 105185630A CN 201510702535 A CN201510702535 A CN 201510702535A CN 105185630 A CN105185630 A CN 105185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switch
groove
key structure
side key
tou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25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5630B (zh
Inventor
李瑞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25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5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5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5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5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56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06Elastic arms producing non linear counter force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该侧键结构包括主壳体、与所述主壳体配合的侧键、以及与所述侧键配合的侧键电路;所述主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侧键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侧键槽;所述侧键包括嵌装于所述侧键孔处的按键部,与所述按键部连接的触键部,所述触键部与所述侧键电路对应配合;以及设置于所述触键部一侧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嵌装于所述侧键槽中。本发明提出的侧键结构,既可使侧键不松动和产生异响,也可以降低组装难度,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的侧按键,触点分别与电路板上的轻触开关接触,实现侧按键按压操作功能,当侧按键触点与轻触开关接触面因装配存在较大间隙时,侧按键整体装配结构容易出现虚位产生松动,并且晃动手机时按键会出现异响。传统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按键采用如下的装配结构方式:一是在轻触开关两端加贴泡棉,二是增加金属弹片结构。此两种装配方式能确保按键不松动和解决晃动时产生异响的问题,但是这两种侧键结构都增加了设备的组装难度,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侧键结构,既可使侧键不松动和产生异响,也可以降低组装难度,减少生产成本。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侧键结构组装简单,成本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键结构,包括主壳体,与所述主壳体配合的侧键,以及与所述侧键配合的侧键电路;所述主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侧键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侧键槽;所述侧键包括嵌装于所述侧键孔处的按键部,与所述按键部连接的触键部,所述触键部与所述侧键电路对应配合;以及设置于所述触键部一侧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嵌装于所述侧键槽中。
通过在侧键上设置与主壳体第二侧壁上设置的侧键槽固定连接的弹性臂,当按下侧键位于侧键孔处的按键部时,与按键部连接的触键部被压下,触键部接触作用于侧键电路,使电路连通,而且此时与触键部连接的弹性臂也受压变形,当松开对按键部的按压时,触键部在弹性臂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使触键部与侧键电路分离。而且,在按压和松开侧键的过程中,由于弹性臂和主壳体连接在一起,相当于对侧键进行了限位,使侧键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然复位而且不会脱离侧键孔。另外,由于有弹性臂对侧键进行固定限位,使得在晃动侧键结构的时候,侧键也不会出现晃动而发出异响,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主壳体上设置侧键槽就可以将弹性臂进行连接固定,使侧键结构简单而且装配简单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对其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主壳体配合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外壳主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并与所述弹性臂对应的外壳延伸壁,所述侧键电路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上。第二壳体与主壳体相互配合,可利用第二壳体的外壳延伸壁为侧键电路提供支撑,便于侧键按压作用侧键电路,使侧键结构紧凑。而且,外壳延伸臂与弹性臂对应,将弹性臂夹设在外壳延伸臂和主壳体的第二侧壁之间,对弹性臂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弹性臂与侧键槽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臂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弹性主臂,以及与所述弹性主臂连接并向外侧突出的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嵌装于所述侧键槽中。通过在弹性臂的末端设置弹性连接部,可方便地将弹性连接部卡设在侧键槽中而可靠地对侧键进行固定。并且,将弹性主臂限位于外壳延伸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使弹性臂在按压变形时不容易走位,从而使侧键复位准确可靠,弹性臂也不容易产生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键槽包括第一槽部,所述弹性主臂位于所述第一槽部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部相邻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深度比所述第一槽部深度深,且所述弹性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槽部中。通过将侧键槽设置为两个槽部,分别将弹性主臂和弹性连接部设置于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中,对弹性臂进一步进行限位,结合外壳延伸壁的作用,可将弹性臂限位更好,进一步防止弹性臂受压时变形走位。并且,通过设置深度更深的第二槽部,能够更好地将弹性连接部镶嵌固定住,以便更好地对侧键进行限位固定。此外,还可利用粘胶将弹性连接部粘接于第二槽部中,使弹性连接部与侧键槽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侧键槽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环状槽板,以及横设于所述环状槽板中间的隔槽板,所述隔槽板高度低于所述环状槽板高度。即可通过在第二侧壁内侧设置突出的环状槽板的形式来形成侧键槽,相对于直接在第二侧壁上挖设凹槽,可保证主壳体的强度以及轻薄度(轻薄的壳体结构不适合开槽)。并且,通过设置隔槽板可方便地将环状槽板围设形成的侧键槽分成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此外,通过使隔槽板高度低于环状槽板高度,至少能够将弹性臂的一部分嵌设于侧键槽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侧键槽对弹性臂的限位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部中设置有填充肋板,所述填充肋板高度不高于所述隔槽板高度。通过设置填充肋板来降低第一槽部的深度,使第一槽部深度小于第二槽部深度,便于对弹性主臂进行限位和对弹性连接部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部嵌装于所述侧键孔中并突出于所述侧键孔外侧,而所述触键部抵接于所述侧键孔内侧的第一侧壁壁面。使按键部部分突出于侧键孔外侧,便于按压操作按键部。而使触键部抵接于侧键孔内侧,可将触键部固定在第一侧壁内壁面上,避免侧键从侧键孔掉出。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部设置有按键凹槽,所述触键部设置有触键凸起,所述触键凸起镶嵌于所述按键凹槽中。通过设置按键凹槽和触键凸起,可以方便牢固地将按键部和触键部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侧键电路包括与所述触键部对应的轻触开关,以及与所述轻触开关连接的侧键软板,所述侧键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上。按压触键部时,触键部对轻触开关施压,轻触开关对侧键软板作用而连通电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键结构。具有上述侧键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简单方便地对其侧键结构进行拆装,而且在晃动移动终端设备时,侧键结构不会随着产生晃动,能够防止出现异响问题。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侧键上设置弹性臂对侧键进行支撑,能够对侧键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而且能够对侧键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这种侧键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既能保证晃动时侧键不会随着晃动而产生异响,又能降低生产线上的组装难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侧键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侧键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侧键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侧键,110-按键部,120-触键部,130-弹性臂,132-弹性主臂,134-弹性连接部,200-主壳体,210-第一侧壁,212-侧键孔,220-第二侧壁,230-侧键槽,232-环形槽板,234-隔槽板,236-填充肋板,300-第二外壳,310-外壳主体,外壳延伸壁,400-轻触开关,500-侧键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侧键结构,包括主壳体200,与主壳体200配合的侧键100,以及与侧键100配合的侧键电路(图中未示意出)。通过按压设置于主壳体200上的侧键100,可是侧键电路连通,使侧键100实现预定的功能。
而且,如图2至图4所示,主壳体200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20,第一侧壁210上开设有侧键孔212,第二侧壁220上设置有侧键槽230。此外,上述侧键结构还包括与主壳体200配合的第二外壳300,二者可相互配合为侧键100提供限位支撑。
而且,侧键100包括嵌装于侧键孔212处的按键部110,与按键部110连接的触键部120,触键部120与侧键电路对应配合;以及设置于触键部120一侧的弹性臂130,弹性臂130嵌装于侧键槽230中。而且,按键部110设置有按键凹槽,触键部120设置有触键凸起,触键凸起镶嵌于按键凹槽中。通过设置按键凹槽和触键凸起,可以方便牢固地将按键部110和触键部120连接固定在一起,还可方便地对二者进行安装和拆卸。此外,也可将二者连接固定为一体。而且,按键部110可采用ABS材料制作。而触键部120和弹性臂130可连接设置为一体,这样可增强二者连接强度。并且,触键部120和弹性臂130可采用TPU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
此外,按键部110嵌装于侧键孔212中并突出于侧键孔212外侧,而触键部120抵接于侧键孔212内侧的第一侧壁210壁面。使按键部110部分突出于侧键孔212外侧,便于按压操作按键部110。而使触键部120抵接于侧键孔212内侧,可将触键部120固定在第一侧壁210内壁面上,避免侧键100从侧键孔212掉出。具体地,可使触键部120的截面积大于侧键孔212的截面积,并使按键部110的截面积小于侧键孔212的截面积,使按键部110可顺利的穿过侧键孔212露出到主壳体200的外侧,而触键部120卡紧于主壳体200内侧,可对侧键100进行限位固定。
此外,上述第二外壳300包括与第一侧壁210连接的外壳主体310,以及突出设置于外壳主体310并与弹性臂130对应的外壳延伸壁320,侧键电路设置于外壳延伸壁320上。第二壳体300与主壳体200相互配合,可利用第二壳体200的外壳延伸壁320为侧键电路提供支撑,便于侧键100按压作用侧键电路,使侧键结构紧凑。而且,外壳延伸臂320与弹性臂130对应,将弹性臂130夹设在外壳延伸臂320和主壳体200的第二侧壁220之间,对弹性臂130进一步进行限位,防止弹性臂130与侧键槽230脱离。
而且,上述弹性臂130包括设置于外壳延伸壁320和第二侧壁220之间的弹性主臂132,以及与弹性主臂132连接并向外侧突出的弹性连接部134,弹性连接部134嵌装于侧键槽230中。通过在弹性臂130的末端设置弹性连接部134,可方便地将弹性连接部134卡设在侧键槽230中而可靠地对侧键100进行固定。并且,将弹性主臂132限位于外壳延伸壁320和第二侧壁220之间,使弹性臂130在按压变形时不容易走位,从而使侧键100复位准确可靠,弹性臂130也不容易产生松动。此外,弹性连接部134的两侧均突出于弹性主臂132,并与侧键槽230的内壁抵接,从而通过弹性连接部134将弹性臂130与侧键槽230连接紧密。此外,还可利用粘胶将弹性连接部134粘接于第二槽部中,使弹性连接部134与侧键槽230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不易脱落。具体地,可利用双面胶来粘贴弹性连接部134于第二槽部中,装配较为简单方便。此外,还可利用胶水来粘接二者。而且,还可在第二槽部的外侧设置凸出的卡板,并使弹性连接部134的体积稍大于第二槽部的容积,方便将弹性连接部134卡紧于第二槽部中。
此外,侧键槽230可包括第一槽部,弹性主臂132位于第一槽部中。侧键槽230还包括与第一槽部相邻的第二槽部,第二槽部深度比第一槽部深度深,且弹性连接部134位于第二槽部中。通过将侧键槽230设置为两个槽部,分别将弹性主臂132和弹性连接部134设置于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中,对弹性臂130进一步进行限位,结合外壳延伸壁320的作用,可对弹性臂130更好地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弹性臂130受压时变形走位(从侧键槽中脱离)。并且,通过设置深度更深的第二槽部,能够更好地将弹性连接部134镶嵌固定住,以便更好地对侧键100进行限位固定。
而且,侧键槽230可包括突出设置于第二侧壁220上的环状槽板232,以及横设于环状槽板232中间的隔槽板234,隔槽板234高度低于环状槽板232高度。即可通过在第二侧壁220内侧设置突出的环状槽板232的形式来形成侧键槽230,相对于直接在第二侧壁220上挖设凹槽,可保证主壳体200的强度以及轻薄度(轻薄的壳体结构不适合开槽)。并且,通过设置隔槽板234可方便地将环状槽板232围设形成的侧键槽230分成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此外,通过使隔槽板234高度低于环状槽板232高度,至少能够将弹性臂130的一部分嵌设于侧键槽230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侧键槽230对弹性臂130的限位固定作用。进一步地,可在第一槽部中设置有填充肋板236,填充肋板236高度不高于隔槽板234高度。通过设置填充肋板236来降低第一槽部的深度,使第一槽部深度小于第二槽部深度,便于对弹性主臂132进行限位和对弹性连接部134进行固定。
而且,除了将侧键槽230设置在第二侧壁220上外,还可将侧键槽230设置在第一侧壁210,使侧键槽230位于侧键孔212的一侧,并使侧键槽230与第一侧壁210保持垂直,即将侧键槽230悬设于第一侧壁210上,同样可达到上述对弹性臂进行限位固定的作用。
另外,侧键电路包括与触键部120对应的轻触开关400,以及与轻触开关400连接的侧键软板500,侧键软板500设置于外壳延伸壁320上。按压触键部120时,触键部120对轻触开关500施压,轻触开关对侧键软板500作用而连通电路。而且,可利用双面胶将侧键软板500粘接于外壳延伸臂320上,还可利用双面胶将轻触开关400与侧键软板粘接在一起。此外,还可以利用其他粘胶对侧键软板500进行粘接固定。
通过在侧键100上设置与主壳体200第二侧壁220上设置的侧键槽230固定连接的弹性臂130,当按下侧键100位于侧键孔212处的按键部110时,与按键部110连接的触键部120被压下,触键部120接触作用于侧键电路,使电路连通,而且此时与触键部120连接的弹性臂130也受压变形,当松开对按键部110的按压时,触键部120在弹性臂13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从而使触键部120与侧键电路分离。而且,在按压和松开侧键100的过程中,由于弹性臂130和主壳体200连接在一起,相当于对侧键100进行了限位,使侧键100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然复位而且不会脱离侧键孔212。另外,由于有弹性臂130对侧键100进行固定限位,使得在晃动侧键结构的时候,侧键100也不会出现晃动而发出异响,能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通过在主壳体200上设置侧键槽230就可以将弹性臂130进行连接固定,使侧键结构简单而且装配简单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侧键结构。具有上述侧键结构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简单方便地对其侧键结构进行拆装,而且在晃动移动终端设备时,侧键结构不会随着产生晃动,能够防止出现异响问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及其他移动电子产品设备。
本发明具提出的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通过在侧键上设置弹性臂对侧键进行支撑,能够对侧键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而且能够对侧键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这种侧键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既能保证晃动时侧键不会随着晃动而产生异响,又能降低生产线上的组装难度和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与所述主壳体配合的侧键,以及与所述侧键配合的侧键电路;
所述主壳体包括相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侧键孔,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侧键槽;
所述侧键包括嵌装于所述侧键孔处的按键部,与所述按键部连接的触键部,所述触键部与所述侧键电路对应配合;以及设置于所述触键部一侧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嵌装于所述侧键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主壳体配合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外壳主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外壳主体并与所述弹性臂对应的外壳延伸壁,所述侧键电路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弹性主臂,以及与所述弹性主臂连接并向外侧突出的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嵌装于所述侧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槽包括第一槽部,所述弹性主臂位于所述第一槽部中;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槽部相邻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深度比所述第一槽部深度深,且所述弹性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槽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槽包括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环状槽板,以及横设于所述环状槽板中间的隔槽板,所述隔槽板高度低于所述环状槽板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部中设置有填充肋板,所述填充肋板高度不高于所述隔槽板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嵌装于所述侧键孔中并突出于所述侧键孔外侧,而所述触键部抵接于所述侧键孔内侧的第一侧壁壁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设置有按键凹槽,所述触键部设置有触键凸起,所述触键凸起镶嵌于所述按键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键电路包括与所述触键部对应的轻触开关,以及与所述轻触开关连接的侧键软板,所述侧键软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延伸壁上。
10.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键结构。
CN201510702535.8A 2015-10-22 2015-10-22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5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535.8A CN105185630B (zh) 2015-10-22 2015-10-22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2535.8A CN105185630B (zh) 2015-10-22 2015-10-22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5630A true CN105185630A (zh) 2015-12-23
CN105185630B CN105185630B (zh) 2017-11-03

Family

ID=54907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253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5630B (zh) 2015-10-22 2015-10-22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563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5696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结构
CN106229185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终端
CN106653439A (zh) * 2016-12-14 2017-05-10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安装结构、方法、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08792A (zh) * 2017-11-29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44772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限位结构及具有该按键限位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10660602A (zh) * 2019-09-18 2020-01-07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0087375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9393U (zh) * 2010-10-26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侧键装置的终端
CN103280357A (zh) * 2013-04-24 2013-09-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侧键结构
CN203206327U (zh) * 2013-04-28 2013-09-18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侧键
US20140126163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203871228U (zh) * 2014-03-27 2014-10-08 上海盛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侧键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29393U (zh) * 2010-10-26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侧键装置的终端
US20140126163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03280357A (zh) * 2013-04-24 2013-09-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侧键结构
CN203206327U (zh) * 2013-04-28 2013-09-18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手机及其侧键
CN203871228U (zh) * 2014-03-27 2014-10-08 上海盛本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设备侧键防水结构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5696A (zh) * 2015-12-30 2016-03-1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结构
CN106229185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终端
CN106653439A (zh) * 2016-12-14 2017-05-10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安装结构、方法、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808792A (zh) * 2017-11-29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7808792B (zh) * 2017-11-29 2020-06-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447721A (zh) * 2018-03-30 2018-08-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限位结构及具有该按键限位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08447721B (zh) * 2018-03-30 2021-11-0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限位结构及具有该按键限位结构的移动终端
WO2020087375A1 (zh) * 2018-10-31 2020-05-07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660602A (zh) * 2019-09-18 2020-01-07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660602B (zh) * 2019-09-18 2023-01-24 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5630B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5630A (zh)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210274465U (zh) 蓝牙耳机
CN105489427A (zh) 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147111C (zh) 耳麦
CN210378832U (zh) 电子设备和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键
CN206039155U (zh) 一种手表按键的防水结构
CN103311031B (zh) 按键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US7175450B1 (en) Portable loudspeaker with replaceable insertion base
CN217507791U (zh) Type-C-16P防水连接器
CN201421791Y (zh) 一种轻触开关
KR200452772Y1 (ko) 무소음 마우스
CN202423091U (zh) 一种用于音响设备的集成组合连体按键
CN215581638U (zh) 一种tws耳机
CN216015143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音频设备
CN208240541U (zh) 按键组件
CN216528558U (zh) 具有弹性支撑结构的键盘
CN219842912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防水按键结构
CN205911456U (zh) 一种天线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19087294U (zh) 骨传导耳机
CN219999544U (zh) 耳机按键防水固定的结构
CN207443080U (zh) 耳机
CN215453217U (zh) 控制器及蓝牙耳机
CN213936024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翘板开关
CN216752070U (zh) 一种全金属tws真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