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8792B -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8792B
CN107808792B CN201711236315.6A CN201711236315A CN107808792B CN 107808792 B CN107808792 B CN 107808792B CN 201711236315 A CN201711236315 A CN 201711236315A CN 107808792 B CN107808792 B CN 107808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key
head
key cap
limi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63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8792A (zh
Inventor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63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8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8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8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8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按键结构包括壳体、键帽、电子开关、限位板和摇杆,其中:电子开关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壳体上与电子开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摇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杆部与壳体铰接,头部设置有通孔,头部对应电子开关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触头,杆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值;键帽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卡勾,键帽安装在开口中,卡勾穿出于摇杆的通孔,键帽的底部与摇杆的头部相贴合;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脚,两个插脚之间形成缺口,限位板的插脚插入于卡勾与摇杆的头部之间的间隙中,按键触头位于缺口中。采用本公开,解决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领域中的电子设备多涉及有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中。
按键结构通常包括电子开关和键帽,电子开关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内部,壳体上与电子开关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键帽安装在开口中。键帽与壳体通常是间隙配合,也即是,键帽的外周尺寸小于开口尺寸,使键帽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这样,用户通过按压键帽来间接按压电子开关。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按键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用户按压键帽的力度不均匀时,键帽很容易在开口中发生倾斜和晃动,键帽会与开口的侧壁频繁的摩擦,造成键帽的磨损较为严重,进而使键帽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间隙变大则键帽很容易下陷发生卡键等情况,造成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壳体、键帽、电子开关、限位板和摇杆,其中:
所述电子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子开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所述摇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摇杆的头部对应所述电子开关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触头,所述摇杆的杆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值;
所述键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卡勾,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卡勾穿出于所述摇杆的通孔,所述键帽的底部与所述摇杆的头部相贴合;
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脚,两个插脚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所述两个卡勾、所述按键触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板的插脚插入于所述卡勾与所述摇杆的头部之间的间隙中。
可选的,所述键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开口的长度和宽度。
可选的,所述卡勾与所述摇杆的头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限位板的插脚的厚度。
可选的,每个所述插脚面对所述摇杆的头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边缘为圆角边缘。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面对所述键帽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边缘为圆角边缘,所述摇杆的头部面对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安装于所述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缺口的边缘上设置有翻边结构。
可选的,所述按键触头的顶端设置有胶垫。
可选的,所述摇杆的杆部与所述壳体铰接的端部套设有胶套。
可选的,所述摇杆的杆部靠近所述摇杆的头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位于所述摇杆远离所述键帽的侧面与所述壳体之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的壳体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结构的按键结构,当用户按压键帽时,键帽和摇杆作为一个整体以杆部与壳体的铰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而键帽运动的行程较短,键帽与铰接处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键帽可以近似认为沿着初始按压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也即是,键帽在开口中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发生倾斜的角度很小,避免了键帽在开口中的晃动。从而,可以避免键帽的磨损,进一步可以避免键帽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键帽在开口中晃动使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 2、键帽
3、电子开关 4、限位板
5、摇杆 6、胶套
7、泡棉 11、开口
21、卡勾 41、插脚
42、缺口 43、第二凸起
44、翻边结构 51、头部
52、杆部 53、通孔
54、按键触头 55、凹槽
411、第一凸起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按键结构可以是电源按键、音量按键等。
如图1所示,并参加图2,该按键结构包括壳体1、键帽2、电子开关3、限位板4和摇杆5,其中:电子开关3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壳体1上与电子开关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1;摇杆5包括头部51和杆部52,杆部52与壳体1铰接,头部51设置有通孔53,摇杆5的头部51对应电子开关3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触头54,摇杆5的杆部5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值;键帽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53相对应的卡勾21,键帽2设置在开口11中,卡勾21穿出于摇杆5的通孔53,键帽2的底部与摇杆5的头部51相贴合;限位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脚41,两个插脚41之间形成缺口42,缺口42的位置与两个卡勾21、按键触头54的位置相对应,缺口42用于避让两个卡勾21、按键触头54,限位板4的插脚41插入于卡勾21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间隙中,按键触头54位于缺口42中。
其中,按键结构也即是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用于执行开关、调节等功能的结构,例如手机侧部的电源键以及音量键都是一种按键结构,安装在手机的壳体上。
在实施中,按键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也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其它部件进行配合使用。多数情况下,按键结构与电子设备的其它部件进行配合使用,这种情况下,壳体1也即是电子设备的壳体。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电子开关3,电子开关3是一种由金属弹片和线路板组成的具有开关功能的元器件。如图1所示,在壳体1上与电子开关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11,用于按压并保护电子开关3的键帽2安装在开口11中,而且键帽2远离电子开关3的端面从开口11中凸出,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按压。键帽2与壳体1之间多是间隙配合,也即是,键帽2在开口11处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开口11的长度和宽度。
在实际应用中,按键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用户按压键帽2的力度不均匀时,键帽2很容易在开口11中发生倾斜和晃动,使开口11的内壁与键帽2之间发生摩擦,导致键帽2的磨损较为严重,进而使键帽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变大,间隙变大则键帽2很容易下陷发生卡键情况,造成按键结构的无法正常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还包括摇杆5,如图3所示,摇杆5可以是扁平的杆状结构,可以包括头部51和杆部52,其中,杆部52与壳体1铰接,头部51贴在壳体1在开口11处的内壁上,杆部52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值,该预设数值可以根据理论计算以及多次试验,例如,杆部52的长度的最小值可以为30毫米左右。键帽2安装在壳体1的开口11中,并且与摇杆5的头部51相连,具体的连接关系下文将会详细介绍。
该按键结构装配之后,用户按压键帽2时,键帽2和摇杆5作为一个整体以杆部52与壳体1的铰接处为中心发生旋转,而通常键帽2运动的行程较短,键帽2与铰接处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键帽2可以近似认为沿着初始按压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也即是,键帽2在开口11中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发生倾斜的角度很小,避免了键帽2在开口11中的晃动。从而,可以避免键帽2的磨损,进一步可以避免键帽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键帽2在开口11中晃动使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关于键帽2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相应的可以是,如图1所示,键帽2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开口11的长度和宽度,以方便安装人员可以将键帽2从壳体1的外侧安装在开口11中。如图3所示,摇杆5的头部51设置有用于连接键帽2的通孔53,如图1所示,键帽2的底部设置有与通孔53相对应的卡勾21,其中,通孔53的尺寸较大,卡勾21可以穿过通孔53,摇杆5的头部51对应电子开关3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触头54。该按键结构还包括限位板4,如图4所示,限位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脚41,两个插脚41之间形成缺口42,缺口42的位置与两个卡勾21、按键触头54的位置相对应,如图2所示,缺口42用于避让两个卡勾21、按键触头54,限位板4的插脚41可以插入于卡勾21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间隙中。
其中,按键触头54用于按压电子开关3,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键帽2按压之后可以复位,例如按键触头21的材质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也可以在按键触头21的顶端设置胶垫,使按键触头54具有一定的弹性。
基于上述结构关系,该按键结构的装配过程可以是,首先,安装人员将电子开关3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并将摇杆5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然后,安装人员将键帽2从壳体1的外侧安装在开口11中,键帽2的卡勾21穿过摇杆5的通孔53位于壳体1的内部;最后,从键帽2的侧方将限位板4的插脚41插入卡勾21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限位板4安装在键帽2的下部,以限制键帽2从通孔53中脱落。
上述键帽2、摇杆5以及限位板4的配合装配,可以实现键帽2从壳体1的外侧向内侧安装,这种装配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由壳体1的内侧向外侧安装相比,安装人员无需先安装键帽2之后,一边从壳1体内侧按住键帽2防止其进入壳体1的内部影响其它部件的装配,一边安装其它部件,从而,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装配效率。
可选的,为了使限位板4与键帽2之间的配合比较紧密,以防止限位板4在壳体1的内部晃动,相应的,卡勾21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限位板4的插脚41的厚度。
在实施中,插脚41的厚度可以稍微大于间隙的宽度,或者,插脚41的厚度等于间隙的宽度。这样,限位板4的插脚41与间隙过盈配合,使限位板4与键帽2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凑,这样限位板4也不容易在壳体1的内部晃动。
可选的,为了使限位板4与键帽2之间的配合比较紧密,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相应的可以是,如图5所示,每个插脚41面对摇杆5的头部51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411,第一凸起411的边缘为圆角边缘。
其中,将第一凸起411的边缘设置为圆角边缘主要是方便将限位板4插入卡勾21与摇杆5的头部51之间的间隙中。第一凸起411的顶面顶在摇杆5的头部51的表面上,从而,可以实现限位板4与键帽2之间的紧密配合。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防止限位板4与键帽2发生相对移动,相应的,如图6所示,限位板4面对键帽2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43,第二凸起43的边缘为圆角边缘,如图3所示,摇杆5的头部51面对限位板4的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二凸起43相配合的凹槽55,第二凸起43安装于凹槽55中。
在实施中,第二凸起43的边缘设置有圆角边缘主要是方便限位板4的安装,如果凸起43的菱角分明,则限位板4在安装时比较困难甚至不能插在间隙中,而圆角边缘结构的凸起43可以比较方便的插在间隙中。如图6所示,第二凸起43可以位于限位板4的中部位置。凹槽55与第二凸起43在位置上相对应,在尺寸关系上相配合,第二凸起43的尺寸也可以等于凹槽55的尺寸,也可以稍微小于凹槽55的尺寸,这样,第二凸起43过盈安装在凹槽55中,使得限位板4、摇杆5和键帽2之间的装配更加牢固。通过第二凸起43与与凹槽55的配合,可以避免限位板4、摇杆5和键帽2之间发生相对移动。
可选的,为了方便限位板4的安装与拆卸,相应的,限位板4远离缺口42的边缘上设置有翻边结构44。
在实施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沿着限位板4的长度方向上的边缘,而且该边缘为与缺口42所在边缘相对,该边缘上可以设置翻边结构44,翻边结构44类似扣手位,方便安装人员拆卸限位板4,键帽2、限位板4和摇杆5之间的装配关系可以如图7所示。
可选的,摇杆5的杆部52与壳体1可以通过转轴与转轴槽之间的配合形成铰接关系,例如,可以在杆部52与壳体1铰接的端部设置转轴,在壳体1上设置与转轴相匹配的转轴槽,这样,转轴安装在转轴槽中,实现摇杆5与壳体1铰接。由于键帽2的按压比较频繁,导致摇杆5经常以摇杆5与壳体1之间的铰接处进行转动,为了缓冲摇杆5的转动,相应的,如图1所示,在杆部52与壳体1的铰接处的端部套设胶套6。
可选的,为了提高键帽2的复位的效果,相应的结构可以是,如图1所示,摇杆5的杆部52靠近头部51的位置处设置有泡棉7,泡棉7位于摇杆5远离键帽2的侧面与壳体1之间。其中,泡棉7具有弹性,泡棉7安装之后,在杆部52与壳体1之间,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摇杆5与键帽2之间的紧密配合。在应用中,当用户按压键帽2时,泡棉7不会阻止摇杆5的头部51朝电子开关3的方向转动,而且,当用户松开按压键帽2之后,泡棉7进行回弹,推动摇杆5的头部51朝向开口11的方向转动,使键帽2复位。
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结构的按键结构,当用户按压键帽时,键帽和摇杆作为一个整体以杆部与壳体的铰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而键帽运动的行程较短,键帽与铰接处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键帽可以近似认为沿着初始按压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也即是,键帽在开口中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发生倾斜的角度很小,避免了键帽在开口中的晃动。从而,可以避免键帽的磨损,进一步可以避免键帽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键帽在开口中晃动使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本公开还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所述的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其中,上述按键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安装在该电子设备中,也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其它部件进行配合使用。多数情况下,按键结构与电子设备的壳体进行配合使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壳体也即是按键结构的壳体。
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结构的按键结构安装在该电子设备中,当用户按压键帽时,键帽和摇杆作为一个整体以杆部与壳体的铰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而键帽运动的行程较短,键帽与铰接处之间的距离较大,这样,键帽可以近似认为沿着初始按压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也即是,键帽在开口中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或者发生倾斜的角度很小,避免了键帽在开口中的晃动。从而,可以避免键帽的磨损,进一步可以避免键帽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导致键帽在开口中晃动使按键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壳体、键帽、电子开关、限位板和摇杆,其中:
所述电子开关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电子开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
所述摇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摇杆的头部对应所述电子开关的位置处设置有按键触头,所述摇杆的杆部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数值;
所述键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应的卡勾,所述键帽设置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卡勾穿出于所述摇杆的通孔,所述键帽的底部与所述摇杆的头部相贴合;
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脚,两个插脚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位置与所述卡勾、所述按键触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板的插脚插入于所述卡勾与所述摇杆的头部之间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所述开口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与所述摇杆的头部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限位板的插脚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脚面对所述摇杆的头部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边缘为圆角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面对所述键帽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的边缘为圆角边缘,所述摇杆的头部面对所述限位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安装于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缺口的边缘上设置有翻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触头的顶端设置有胶垫。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的杆部与所述壳体铰接的端部套设有胶套。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的杆部靠近所述摇杆的头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位于所述摇杆远离所述键帽的侧面与所述壳体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的壳体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
CN201711236315.6A 2017-11-29 2017-11-29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808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315.6A CN10780879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315.6A CN10780879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8792A CN107808792A (zh) 2018-03-16
CN107808792B true CN107808792B (zh) 2020-06-02

Family

ID=6158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6315.6A Active CN107808792B (zh) 2017-11-29 2017-11-29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8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475A (zh) * 2018-05-03 2018-08-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侧键结构和终端
CN111953836B (zh) * 2019-05-16 2022-07-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4446689B (zh) * 2022-01-26 2024-04-02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7100U (zh) * 2015-03-31 2015-07-22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5185630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7458806U (zh) * 2017-11-29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97100U (zh) * 2015-03-31 2015-07-22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5185630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CN207458806U (zh) * 2017-11-29 2018-06-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8792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8792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KR100346893B1 (ko) 힌지 장치
CN204668207U (zh) 电子设备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WO2021052106A1 (zh) 电子设备
CN208656877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侧键固定机构及其移动终端
CN207458807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07489730U (zh) 手机防水按键结构
CN104900437A (zh) 一种终端的侧键结构及终端
JP2013045600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防水装置
CN109192576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KR20110011196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보스 체결 장치
KR20140147244A (ko) 전자 기기의 키 장치
CN107665786B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US8076601B2 (en) Input key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3963972B (zh) 电子设备
US20120061218A1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8581271U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CN207458806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KR101262656B1 (ko) 백 플립 휴대단말기
CN2122623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触屏辅助装置
CN207338194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08449475A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CN110571080A (zh) 按键防水结构
CN109166753B (zh) 一种旋转模组及电子设备
US9299511B2 (en) Ke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