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3387A -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3387A
CN105183387A CN201510583907.XA CN201510583907A CN105183387A CN 105183387 A CN105183387 A CN 105183387A CN 201510583907 A CN201510583907 A CN 201510583907A CN 105183387 A CN105183387 A CN 10518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processor
status in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39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清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gend 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39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33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3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van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器和存储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固态存储器(SSD,SolidStateDrives)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其SSD的控制器是提供主机访问(扇区)到闪存颗粒(物理页)的访问控制。而现有SSD控制器中常设置有多个处理器,如何使多处理器间的任务达到最优配置,发挥具有多处理器的SSD控制器优势成为业界的技术热点;但是,现有SSD控制器中多处理器间采用串行方式,信息通路较长,引入了不必要的延迟,因此,延长的用户读取数据的时间,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第二处理器,用于检测自身的状态信息;对应地,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进而根据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这样,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能够并行接收到对应于自身的数据集合,实现并行处理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如此,使所述控制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能够并行处理各自接收到的数据集合,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具体为SSD控制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均可以具体为设置于所述SSD控制器中的微控制单元(MCU);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与主机接口模块连接,通过所述主机接口模块接收到主机对应的操作系统发出的操作命令。
步骤102: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可以具体表征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进一步地,步骤102可以具体为:检测所述至少两个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基于所述负载状态确定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第二处理单元均定期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例如,根据预定时间间隔,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进而根据负载状态确定出自身的状态信息,并将确定出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单元,以便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能够及时获取到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
步骤103: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本实施例中,为平衡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所表征的负载状态调整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的数据量;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状态信息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拆分为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并根据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将与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的匹配的数据集合发送至该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到的数据集合;这里,将与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的匹配的数据集合发送至该第二处理单元,包括:将与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匹配的数据集合发送至该第二处理单元中;例如,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接收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状态信息后,根据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至少拆分为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第一数据集合的数据量大于第二数据集合的数据量,进而,根据负载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将第一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将第二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第二个第二处理单元中;所述第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值小于所述第二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值,以平衡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情况,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为提升用户体验奠定了基础。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各自接收到数据集合后,解析各自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得到与数据集合对应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操作,并根据各自得到的地址信息和相应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接收端获取与地址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应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第二处理单元均与闪存接口模块连接,如此,当第二处理单元生成控制指令后,将控制指令发送至闪存接口模块,通过闪存接口模块获取到与地址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应地读写操作;这里,由于每个第二处理单元均与闪存接口模块连接,如此,能够使所述闪存接口模块并行接收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控制指令,为最大化并行读取目标数据奠定了基础。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2所示,SSD控制器分别与主机和闪存颗粒连接;所述SSD控制器用于提供主机到闪存颗粒的访问控制;所述SSD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其中,每个第二处理单元均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连接,以便于并行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的数据;具体地,所述SSD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通过主机接口模块与主机连接,所述SSD控制器中的每个第二处理器通过闪存接口模块与闪存颗粒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通过所述主机接口模块接收到主机的操作命令,这里所述操作命令可以具体包括若干个子命令,例如X个子命令,X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此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解析所述操作命令中的所述X个子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具体地,所述解析数据可以具体包括每个子命令对应的逻辑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拆分为至少两个数据集合,例如拆分为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所述第一数据集合表征所述X个子命令中的m个子命名对应的逻辑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所述第二数据集合表征所述X个子命令中的n个子命名对应的逻辑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随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将第一数据集合和第二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处理各自接收到的数据集合,例如,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将第一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第一个第二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二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第二个第二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一数据集合后,解析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得到与所述第一数据集合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及相应读写操作,即得到与所述m个子命令的逻辑地址信息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随后,根据所述m个子命令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闪存接收模块,通过所述闪存接口模块从所述闪存颗粒中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中的物理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数据,进而对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进行相应读写操作。
相应地,所述第二个第二处理单元接收到第二数据集合后,解析所述第二数据集合,得到与所述第二数据集合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及相应读写操作,即得到与所述n个子命令的逻辑地址信息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随后,根据所述n个子命令对应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将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闪存接收模块,通过所述闪存接口模块从所述闪存颗粒中获取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中的物理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目标数据,进而对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进行相应读写操作。这里,所述m和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这样,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能够并行接收到第一处理单元发送的数据集合,实现并行处理的目的;同时,当主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器与闪存颗粒连接,且所述控制器控制主机到闪存颗粒的访问,此时,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能够将数据并行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且第二处理单元不仅能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例如解析得到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还能根据解析到的物理地址信息和相应读写操作生成控制指令,进而通过该控制指令、通过闪存接口模块从闪存颗粒获取目标数据,上述获取数据的路径较短,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能够使响应时间变短,降低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由于每个第二处理单元均与闪存接口模块连接,因此,使获取目标数据的过程实现并行过程,进一步缩短的数据处理时间,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进而根据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这样,使得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能够并行接收到对应于自身的数据集合,实现并行处理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具体为SSD控制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均可以具体为设置于所述SSD控制器中的微控制单元(MCU);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步骤302: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这里,为进一步地避免所述控制器的处理速度不会因为某个第二处理单元的处理速度变慢而导致整体变慢的问题,或者,为进一步地平衡并行的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本发明实施例增加检测过程,具体如步骤303。
步骤303: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单元中的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大于负载阈值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以使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除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地,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表征所述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除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小于所述负载阈值;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单元中的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小于负载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不再大于负载阈值时,调整自身的发送状态,将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以便于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能够接收到数据集合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此,通过步骤303的过程,能够实现平衡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的目的,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由于某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较重,而其他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不重而导致的所述控制器的整体处理速度降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例如,所述控制器可以具体为SSD控制器;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均可以具体为设置于所述SSD控制器中的微控制单元(MCU);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步骤402: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这里,为避免第二处理单元由于正在进行垃圾回收或者磨损平衡等操作,而导致降低对接收到的数据集合的处理速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增加检测步骤,具体如步骤403;
步骤403: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规则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除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单元;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第二处理单元处于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不仅要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预设规则,还要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单元中的每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是否大于负载阈值,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每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和/或当前处于的操作状态,将所述解析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拆分,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发送数据集合的目的,而且,实现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提升处理速度的目的。
步骤404: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时,控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
这里,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处理状态由满足预设规则切换至不满足预设规则时,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处理单元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垃圾回收或者磨损平衡等操作过程结束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调整自身的发送状态,控制自身将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能够接收到数据集合,并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如此,避免了由于第二处理单元自身的处理问题而导致的所述控制器的整体处理速度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51,用于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第二处理器52,用于检测自身的状态信息;
对应地,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上述方案中,第二处理器52,还用于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基于负载状态确定出自身的状态信息;对应地,所述第一处理器51,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所表征的负载状态调整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的数据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器51,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器中的M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大于负载阈值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一组第二处理器,以使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除所述M个第二处理器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小于所述负载阈值;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器51,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的N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规则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二组第二处理器中,以使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的除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器;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第二处理器处于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处理器51,还用于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时,控制自身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器52,还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得到与数据集合对应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操作;还用于根据得到的地址信息和相应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接收端获取与地址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应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处理器对应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所述的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器对应于第二处理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器的功能,可参照前述控制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存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述,所述存储设备中设置有实施例四所述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第一处理器和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中的第一处理单元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控制器中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包括:
检测所述至少两个处理单元的负载状态,基于所述负载状态确定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所表征的负载状态调整发送至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的数据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包括:
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单元中的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大于负载阈值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以使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除所述M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小于所述负载阈值;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包括:
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规则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中,以使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中的除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单元;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第二处理单元处于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时,控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解析各自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得到与数据集合对应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操作;
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单元根据各自得到的地址信息和相应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接收端获取与地址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应操作。
8.一种控制器,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接收操作命令,解析所述操作命令,得到与所述操作命令对应的解析数据;
第二处理器,用于检测自身的状态信息;
对应地,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至少两个数据集合分别发送至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以使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处理各自接收的数据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基于负载状态确定出自身的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所表征的负载状态调整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的数据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处理器中的M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大于负载阈值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M个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一组第二处理器,以使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除所述M个第二处理器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组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表征的负载值小于所述负载阈值;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的N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满足预设规则时,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用于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的数据集合发送至第二组第二处理器中,以使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用于表征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处理器中的除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以外的其他第二处理器;所述预设规则用于表征第二处理器处于预设操作过程中;所述第二组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的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时,控制自身将所述解析数据中的数据集合发送至所述N个第二处理器。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解析接收到的数据集合,得到与数据集合对应的地址信息以及相应操作;还用于根据得到的地址信息和相应操作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接收端获取与地址信息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对目标数据进行相应操作。
15.一种存储设备,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
CN201510583907.XA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Pending CN1051833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3907.XA CN105183387A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3907.XA CN105183387A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3387A true CN105183387A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0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3907.XA Pending CN105183387A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33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719A (zh) * 2015-02-07 2016-10-05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处理数据的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660A (zh) * 1998-03-06 1999-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采用负载预测的系统优化装置
CN1601511A (zh) * 2003-09-25 2005-03-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处理器操纵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060085600A1 (en) * 2004-10-20 2006-04-20 Takanori Miyashita Cache memory system
CN101965559A (zh) * 2007-12-27 2011-02-02 普莱恩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将处理器与内部存储器连接的交叉切换器的用于闪存的存储控制器
CN102333120A (zh) * 2011-09-29 2012-01-25 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的流存储系统
CN104301243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852857A (zh) * 2014-02-14 2015-08-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660A (zh) * 1998-03-06 1999-09-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采用负载预测的系统优化装置
CN1601511A (zh) * 2003-09-25 2005-03-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使用多个处理器操纵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060085600A1 (en) * 2004-10-20 2006-04-20 Takanori Miyashita Cache memory system
CN101965559A (zh) * 2007-12-27 2011-02-02 普莱恩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将处理器与内部存储器连接的交叉切换器的用于闪存的存储控制器
CN102333120A (zh) * 2011-09-29 2012-01-25 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处理的流存储系统
CN104852857A (zh) * 2014-02-14 2015-08-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均衡的分布式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4301243A (zh) * 2014-09-22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719A (zh) * 2015-02-07 2016-10-05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处理数据的方法
CN105988719B (zh) * 2015-02-07 2019-03-01 深圳市硅格半导体有限公司 存储装置及其处理数据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401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olid-state drive data interaction
US10915158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DR SDRAM system with shared power domain
CN105527881A (zh) 一种指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60224A (zh) 一种资源的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
US20140149617A1 (en) I2c bus structure and device availability query method
CN104205780A (zh) 一种存储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024933A (zh) 请求包发送频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43531A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84383A (zh) Js文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6579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09829546B (zh) 平台即服务云端服务器及其机器学习数据处理方法
CN103412838B (zh) 一种扩展系统、通信方法、地址配置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05183387A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存储设备
WO2018006696A1 (zh) 均衡板卡内存利用率的板卡、方法和系统
CN104038550A (zh) 数据通信方法及其装置、存储系统
EP3076742B1 (en)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899164B (zh) 集成电路总线的地址寻址方法、集成电路总线设备和系统
CN10423977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4331406A (zh) 一种数据库容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571443B (zh) 一种异常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25178B (zh) 一种电源模块主备切换的稳定性测试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0511716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4348641A (zh) 一种故障的检测方法和故障检测装置
CN102202097A (zh) 设备降载方法和装置
CN105282647A (zh) 一种mpp音箱控制方法及接入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08

Address after: The 100176 branch of the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ourteen Street No. 99 building 33 building D No. 2226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egend cor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Haidian District West Road, Beijing, No. 6

Applicant before: Lenovo (Beijing)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