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1909B -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1909B
CN105181909B CN201510679614.1A CN201510679614A CN105181909B CN 105181909 B CN105181909 B CN 105181909B CN 201510679614 A CN201510679614 A CN 201510679614A CN 105181909 B CN105181909 B CN 105181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carbon
oil
rate
row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96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1909A (zh
Inventor
王文广
王民
卢双舫
郑民
林承焰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106796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1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1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1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1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19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属于油气资源评价技术领域。立足于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数据和地球化学数据,基于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出的烃源岩转化率;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排烃率P,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法评价出校正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建立出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获得排烃率P0;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不同演化阶段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分析方法和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的不足与缺陷,为油气资源评价中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难、过于繁琐提出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属于油气资源评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减少,而非常规油气资源迅速猛增,常规与非常规能源配比结构发生变革,因而有必要探索常规与非常规能源结构关系,油气资源评价是解决其能源结构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手段,而有机碳恢复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关键参数,如何准确评价出原始有机碳决定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
以往关于有机碳恢复系数的方法较多,如热模拟实验法、自然演化剖面法、物质平衡法(无效碳守恒、元素守恒法)、理论推导法(化学动力学、有机质演化规律数值模拟法和图版法)等方法。其中,热模拟实验法是选取成熟度较低的相同有机质类型的烃源岩进行加热,测量不同演化阶段的生烃量和热解参数,然后用于自然高演化烃源岩样品的恢复,缺点是没有考虑中间反应过程,忽略热模拟过程中镜质体反射率Ro与地质条件演化存在差异;自然演化剖面法是采用相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的烃源岩实测有机碳,建立烃源岩有机碳与深度(镜质体反射率Ro)剖面,
然后求取不同热演化程度下的烃源岩的原始有机碳恢复系数,缺点是相同层位不同埋藏深度烃源岩样品难以获取;物质平衡法认为有机母质转化前的初始质量等于转化后的残余有机母质质量和各种产物质量之和,有机质生排烃过程可近似看成C、H、O三种元素守恒的过程,根据有机质和原油的H/C和O/C原子比,对有机质生烃反应进行配平,推导出烃源岩原始裂解潜力恢复系数,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法一一对应地确定达到某一成熟度时各种产物的精确组成,仅能通过数学优化对方程近似配平;理论推到法(有机质演化规律数值模拟法和图版法)主要见于文献。综上所述,以往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普遍存在一定问题。面对油气资源评价,亟需一种更加符合地质实际的有机碳恢复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基于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出的烃源岩转化率,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排烃率P,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法评价出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建立出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获得排烃率P0,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不同演化阶段的有机碳恢复系数。
该方法提供了一套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方法,回避及解决了以往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的问题,凭借其理论完整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在油气资源评价中得到推广应用,得到各油田资源评价工作者的好评。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该方法提供一套完整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流程,各油田资源评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有资料(烃源岩转化率和烃源岩排烃率),快速评价出待评价目标层位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A)、热模拟实验设计:采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样品(有机碳TOC>0.5%,镜质体反射率Ro<0.5%),设计两组岩石热模拟实验,其中,一组为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加上目标层位原油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另一组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此外,开展目标层位烃源岩热解实验分析测试、岩石总有机碳分析测试、氯仿沥青“A”分析测试等实验。
步骤B)、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以往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且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分层数据、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等数据;
步骤C)、评价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转化率包括四部分:
步骤①、依据步骤A)中获得的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数据和原油金管热模拟实验数据,标定研究区目标层位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
步骤②、依据研究区地质分层、古地温梯度和古地表温度数据,建立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
步骤③、联合步骤C)中步骤①和步骤②进行动力学地质外推,获得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油裂解气、净油和总气转化率剖面;
步骤④、基于本次实验数据和以往分析的地球化学参数(热解S1、氯仿沥青“A”、有机碳TOC、镜质体反射率Ro)确定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采用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及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约束烃源岩转化率,如果不符合则返回步骤C中步骤②,约束调整热史,直至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相同,并且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的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相符,此时的转化率为最终符合地质实际情况的转化率,本次以转化率0.1对应的位置为生烃门限;
步骤D)、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评价出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校正,轻烃和气态烃补偿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的数据进行;
步骤E)、结合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4、C1-5)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简称KQQi;其中,C1-5是石油中C1至C5的组分;C6-13是石油中C6至C13的组分;C14+是石油中C14及其以上的组分;C1是甲烷(CH4);
步骤F)、联合步骤D)中确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建立烃源岩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依据排烃率的评价公式,结合步骤D)中评价的初始排烃率P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
步骤G)、建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数据评价模型,并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联合步骤C)中评价出转化率和步骤F)评价出排烃率P0,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
该方法在利用生烃动力学法评价有机质转化率时,采用多地质因素校正热史,使评价出来的转化率更加符合地质规律;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和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关系,建立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评价出的排烃率P,获得排烃率P0;建立了一套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回避或解决了以往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的难题,凭借其理论完整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在资源评价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得到全国各油田资源评价工作者的认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从烃源岩生排烃机理上建立起来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评价出来的转化率比以往评价出来的转化率更有实际地质意义;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实验数据(排出油量、排出气量和残留油量)建立初步排烃率评价模型,依据组分生烃动力学评价出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初步排烃率P,获得最终排烃率P0;建立有机碳恢复评价模型:基于已经评价出来的烃源岩转化率D和排烃率P0,结合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
该方法提供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方法补充完善了有机碳恢复方面相关方法及理论,解决了油气资源评价中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难的问题;同时对比分析恢复前后有机碳分布的差异,判断、识别哪个区带排烃量大,哪个区带残留烃量大,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以往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立足于热模拟实验数据、地质数据、地球化学数据,建立排烃率评价模型和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资源评价中的关键参数有机碳恢复系数,成功地解决了以往分析方法和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的不足与缺陷,为油气资源评价中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难、过于繁琐提出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当结合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岩烃源岩干酪根成油活化能分布图;
图2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泥岩烃源岩干酪根成气活化能分布图;
图3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油裂解气活化能分布图;
图4青山口组烃源岩S1/TOC*100(mg/gTOC)与深度关系图;
图5青山口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与深度关系图;
图6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模拟Ro与实测Ro对比图;
图7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生烃率与深度剖面图;
图8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生烃率与Ro剖面图;
图9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金88井排烃率图;
图10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不同类型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之一;
图11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不同类型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之二;
图12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不同类型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之三;
图13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不同类型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之四;
图14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成熟度Ro等值图;
图15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剖面图;
图16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有机碳等值图;
图17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恢复后有机碳恢复等值图;
图18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19本发明的不同类型烃源岩的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图版;
图20本发明的成岩过程中岩石失重的变化模型。
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所示,
以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一段为例,以热模拟实验数据、地质分层、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生烃门限深度、烃源岩热演化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剖面和地化数据为支撑点,采用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评价出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一段资源评价中关键参数有机碳恢复系数。具体步骤为:
(1)热模拟实验设计:采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样品(有机碳TOC>0.5%,镜质体反射率Ro<0.5%),设计两组岩石热模拟实验,其中,一组为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加上原油热裂解模拟实验;另一组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此外,采集能反应研究区整个目标层段的岩石样品进行常规实验分析,包括热解实验分析、岩石总有机碳分析测试、氯仿沥青“A”分析测试等等实验,部分数据见表1、表2、表3、表4和表5;
表1研究区Rock-Eval岩石热模拟实验数据
表2研究区恒温加热条件5℃/min条件下的PY-GC模拟实验数据
表3研究区恒温加热条件10℃/min条件下的PY-GC模拟实验数据
表4研究区恒温加热条件20℃/min条件下的PY-GC模拟实验数据
表5研究区烃源岩直压式热模拟实验数据
(2)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目标层位以往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且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分层数据、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等数据,其中部分数据见表6和表7;
表6收集到松辽盆地北部部分地化数据
表7收集到松辽盆地北部部分分层数据
(3)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转化率的求取:获得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转化率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标定出目标层位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基于步骤(1)中获得的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数据和原油金管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数据,采用生烃动力学法,标定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表8、图1、图2和图3);
表8松辽盆地中浅层青口组一段某口井标定动力学参数表
2)建立研究区典型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依据研究区地质分层、古地温梯度和古地表温度数据,建立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表9),文中典型的含义是指能反应全部的沉积埋藏情况,即该典型井具有代表研究区全部地层沉积特征和埋藏深的特征;
表9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沉积埋藏史和热史统计表
3)约束条件:基于本次实验数据和以往分析的地球化学参数(热解S1、氯仿沥青“A”、有机碳TOC、镜质体反射率Ro)确定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及烃源岩类型、热演化程度(图4、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生烃门限为1550m,烃源岩排烃门限为2000m。
4)联合步骤C)中①中标定的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和步骤C)中②中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进行动力学地质外推,获得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油裂解气、净油和总气转化率剖面;
5)实际数据约束调整转化率:基于步骤C)中③中确定生烃门限深度和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检验动力学地质外推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相同,并且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的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相符(图6),符合检验要求,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不相同,或者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的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不符,返回步骤②,查看是否某些地质因素忽略,重新优化调整沉积埋藏史和热史,直至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相同,并且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的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相符,此时的转化率(图7)为最终符合地质实际情况的,本次以转化率0.1对应的位置为生烃门限;
(4)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评价出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校正,本次轻烃和气态烃组分补偿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的数据进行;
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残留油和排出气),建立一种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初始排烃率P模型,其公式(1)如下。
式(1)中,Q1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油量;Q2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残留油量;Q3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气量;P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的初始排烃率;
(5)结合步骤C)中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4、C2-5、C1)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简称KQQi
本次初始排烃率的轻轻和气态烃恢复系数,主要借助步骤C)中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出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基于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步评价模型P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其评价公式(2)为
针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Ⅰ型、Ⅱ1型、Ⅱ2型、Ⅲ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KQQI、KQQII1、KQQII2、KQQIII),并建立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图版。
(6)联合步骤D)中确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建立烃源岩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依据排烃率的评价公式,结合步骤D)中评价的初始排烃率P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
由于直接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只采用排出油量、残留油量和排出气量这三个数据形式)评价出烃源岩初始排烃率P,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是在半开放条件下抽提模拟后烃源岩中残留烃量,在抽提过程中残留烃量中轻烃组分(C6-14)、气态烃组分(C1-5)损失,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因而,需要对抽提过程中损失的轻烃组分(C6-14)、气态烃组分(C1-5)进行补偿;
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C5-1组分校正,本次轻烃组分和气态烃组分补偿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的数据进行。
联合公式(1)和(2),建立精确的烃源岩排烃率P0评价公式(3),如下:
式(3)中,Q1为排出油量;Q2为残留油量;Q3为排出气量;KQQ为烃源岩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排烃率P0为联合排烃率P和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补偿系数KQQi评价获得的。
(7)建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数据评价模型,并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联合步骤C)中评价出转化率和步骤F)评价出排烃率P0,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
结合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金88井、盛1井、兴2井和鱼24井青山口组烃源岩转化率,联合前面建立的排烃率P0和有机碳恢复模型,建立了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不同类型有机碳恢复系数图版(图10、图11、图12、图13)和有机碳恢复系数表(表10)。
表10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统计表
结合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等值图(图14),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等值图(图15),联合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未恢复的有机碳等值图(图16),评价出恢复后的有机碳等值图(图17)。
实施例2: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主要包括四部分,即烃源岩转化率、排烃率、轻烃+气态烃校正系数、有机碳恢复模型(图18);
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A)热模拟实验设计:采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样品(有机碳TOC>0.5%,镜质体反射率Ro<0.5%),设计两组岩石热模拟实验,其中,一组为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加上目标层位原油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另一组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此外,开展目标层位烃源岩热解实验分析测试、岩石总有机碳分析测试、氯仿沥青“A”分析测试等实验。
步骤B)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以往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且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分层数据、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等数据;
步骤C)评价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转化率包括四部分:步骤①依据步骤A)中获得的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数据和原油金管热模拟实验数据,标定研究区目标层位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步骤②依据研究区地质分层、古地温梯度和古地表温度数据,建立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步骤③联合步骤C)中①和②进行动力学地质外推,获得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油裂解气、净油和总气转化率剖面;步骤④基于本次实验数据和以往分析的地球化学参数(热解S1、氯仿沥青“A”、有机碳TOC、镜质体反射率Ro)确定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采用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及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约束烃源岩转化率,如果不符合则返回步骤C中②,约束调整热史,直至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相同,并且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相符,此时的转化率为最终符合地质实际情况的转化率,本次以转化率0.1对应的位置为生烃门限;
步骤D)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评价出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C5-1组分校正,本次轻烃和气态烃补偿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的数据进行;
步骤E)结合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结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简称KQQi
步骤F)联合步骤D)中确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建立烃源岩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依据排烃率的评价公式,结合步骤D)中评价的初始排烃率P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
步骤G)建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数据评价模型,并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联合步骤C)中评价出转化率和步骤F)评价出排烃率P0,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
该方法在利用生烃动力学法评价有机质转化率时,采用多地质因素校正热史,使评价出来的转化率更加符合地质规律;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和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关系,建立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QQi,校正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出的排烃率P,获得排烃率P0;建立了一套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回避或解决了以往评价有机碳恢复系数的难题,凭借其理论完整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在资源评价中得到推广应用,并得到各油田资源评价工作者的认可。
在D)步骤中,所述的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评价出排烃率P,确保烃源岩排烃率的合理、可靠:
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残留油和排出气),建立一种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初始排烃率P模型,其公式(1)如下。
式(1)中,Q1为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油量;Q2为实验数据中的残留油量;Q3为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气量;P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中的初始排烃率;
步骤E)中,所述的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结合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技术,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确保烃源岩排烃率的合理、可靠:
由于直接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只采用排出油量、残留油量和排出气量这三个数据形式)评价出烃源岩初始排烃率P,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是在半开放条件下抽提模拟后烃源岩中残留烃量,在抽提过程中残留烃量中轻烃组分(C6-14)、气态烃组分(C1-5)损失,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因而,需要对抽提过程中损失的轻烃组分(C6-14)、气态烃组分(C1-5)进行补偿;
本次初始排烃率的轻轻和气态烃恢复系数,主要借助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出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基于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步评价模型P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其评价公式(2)为
针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Ⅰ型、Ⅱ1型、Ⅱ2型、Ⅲ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KQQII1、KQQII2、KQQIII),并建立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图版(图19)。
步骤F),建立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基于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依据最终排烃率公式,结合步骤D)中已经确定排烃率P和步骤E)中确定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实现评价出合理、准确的烃源岩排烃率:
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组分校正,本次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评价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实现的。
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出初始排烃率;基于已标定的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不同石油组分(C15+、C6-14、C1-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C14、C1-5)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联合公式(1)和(2),建立精确的烃源岩排烃率数据评价公式(3),如下:
式(3)中,Q1为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油量;Q2为实验数据中的残留油量;Q3为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气量;KQQi为烃源岩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排烃率P0为联合排烃率P和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获得的。
所述的步骤H)中建立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该评价公式确保评价出来的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的合理、可靠性:
基于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的分布、热演化情况研究,准确评价烃源岩转化率和排烃率,考虑到有机质随绝对量生、排烃过程而减少的同时,岩石的重量也在压实排水、溶解等因素的作用下而减少,建立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图20),揭示烃源岩内可转化部分和不可转化部分的生烃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实现准确评价原始有机碳。
设单位体积岩石的原始孔隙体积为Φ0,孔隙中饱和水,水的密度为ρw,岩石骨架的密度为ρ,经过一定程度演化后,岩石的孔隙体积为Φ,该过程的物理模型,设初始状态岩石(无机部分)的质量为M0,演化到一定阶段后的质量为M。
初始状态时岩石的质量M0,由模型可得:
M0=ρwΦ0+(1-Φ0)ρ (4)
演化到一定阶段的质量为M,由模型可得:
M=ρWΦ+(1-Φ0)ρ (5)
式中,ρw为水密度;ρ为岩石骨架密度;Φ0为单位体积岩石的原始孔隙体积,孔隙中饱和水;Φ为经过一定程度演化后,岩石的孔隙体积;M0为初始状态时岩石的质量;M为演化到一定阶段后的质量。
设有机碳初始质量为mc 0,有机质的初始质量为m0,岩石的初始质量为M0,演化到一定阶段后残余有机碳质量为mc,残余有机质的质量为m,岩石的残余质量为M,则有初始有机碳TOC0和残余TOC,如下公式(6)和(7)
则有机碳恢复系数可表示为:
其中,
同时,考虑岩石的质量比有机质的质量大很多,可以得到以下有机碳恢复系数公式(10)。
其中,D代表有机质的转化率;P0代表有机质已转化成烃部分的排烃率。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出的烃源岩转化率,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排烃率P,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法评价出校正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建立出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获得排烃率P0,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不同演化阶段的有机碳恢复系数;
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A)、热模拟实验设计:采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样品,有机碳TOC>0.5%,镜质体反射率Ro<0.5%,设计两组岩石热模拟实验,其中,一组为Rock-Eval、PY-GC岩石热模拟实验,加上目标层位原油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另一组为直压式半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此外,开展目标层位烃源岩热解实验分析测试、岩石总有机碳分析测试、氯仿沥青“A”分析测试实验;
步骤B)、资料收集:收集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以往的地球化学资料,并且收集研究区的地质分层数据、古地温梯度、古地表温度数据;
步骤C)、评价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转化率包括四部分:
步骤①、依据步骤A)中获得的目标层位岩石Rock-eval、PY-GC热模拟实验数据和原油金管热模拟实验数据,标定研究区目标层位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
步骤②、依据研究区地质分层、古地温梯度和古地表温度数据,建立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史模型;
步骤③、联合步骤C)中步骤①和步骤②进行动力学地质外推,获得研究区目标层位烃源岩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油裂解气、净油和总气转化率剖面;
步骤④、基于本次实验数据和以往分析的地球化学参数,热解S1、氯仿沥青“A”、有机碳TOC、镜质体反射率Ro,确定烃源岩的生烃门限、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采用烃源岩的生烃门限及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约束烃源岩转化率,如果不符合则返回步骤C中步骤②,约束调整热史,直至动力学地质外推确定的生烃门限深度与实际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相同,并且EASY Ro模型计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Ro与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相符,此时的转化率为最终符合地质实际情况的转化率,本次以转化率0.1对应的位置为生烃门限;
步骤D)、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评价出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补偿,轻烃组分和气态烃组分补偿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的数据进行;
步骤E)、结合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结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重质油组分C15+、轻烃组分C6-14、气态烃组分C2-5、甲烷组分C1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评价出K轻烃+气态烃恢复系数,简称KQQi
其中,C1-5是石油中C1至C5的组分;C6-13是石油中C6至C13的组分;C14+是石油中C14及其以上的组分;C1是甲烷(CH4);
步骤F)、联合步骤D)中确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建立烃源岩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依据排烃率的评价公式,结合步骤D)中评价的初始排烃率P和步骤E)中评价出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
步骤G)、建立烃源岩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并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联合步骤C)中评价出转化率和步骤F)评价出排烃率P0,评价出有机碳恢复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模型,揭示烃源岩内可转化部分和不可转化部分的生烃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建立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公式,实现准确评价原始有机碳;
设单位体积岩石的原始孔隙体积为Φ0,孔隙中饱和水,水的密度为ρw,岩石骨架的密度为ρ,经过一定程度演化后,岩石的孔隙体积为Φ,该过程的物理模型,设初始状态岩石的质量为M0,演化到一定阶段后的质量为M;
初始状态时岩石的质量M0,由模型可得:
M0=ρwΦ0+(1-Φ0)ρ (4)
演化到一定阶段的质量为M,由模型可得:
M=ρwΦ+(1-Φ0)ρ (5)
式中,ρw为水密度;ρ为岩石骨架密度;Φ0为单位体积岩石的原始孔隙体积,孔隙中饱和水;Φ为经过一定程度演化后,岩石的孔隙体积;M0为初始状态时岩石的质量;M为演化到一定阶段后的质量;
设有机碳初始质量为mc 0,有机质的初始质量为m0,岩石的初始质量为M0,演化到一定阶段后残余有机碳质量为mc,残余有机质的质量为m,岩石的残余质量为M,则有初始有机碳TOC0和残余TOC,如下公式(6)和(7)
TOC 0 = m c 0 M 0 + m 0 - - - ( 6 )
T O C = m c M + m - - - ( 7 )
则有机碳恢复系数可表示为:
其中,
m c 0 m c = 1 1 - P 0 &times; D - - - ( 9 )
同时,考虑岩石的质量比有机质的质量大很多,可以得到以下有机碳恢复系数公式(10);
其中,D代表有机质的转化率;P0代表有机质已转化成烃部分的排烃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确定,基于岩石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排出气和残留油,评价出排烃率P:
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残留油和排出气,建立一种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评价初始排烃率P模型,
其公式(1)如下;
P = Q 1 + Q 3 Q 1 + Q 3 + Q 2 - - - ( 1 )
式(1)中,Q1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油量;Q2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残留油量;Q3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气量;P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建立的初始排烃率评价模型中的初始排烃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烃源岩初始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结合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评价出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
直接采用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排出油量、残留油量和排出气量评价出烃源岩初始排烃率P,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是在半开放条件下抽提模拟后烃源岩中残留烃量,在抽提过程中残留烃量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1-5损失,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因而,需要对抽提过程中损失的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1-5进行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排烃率的轻轻和气态烃恢复,主要借助步骤C)中步骤①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烃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出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的恢复系数评价模型;基于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烃源岩排烃率初步评价模型P的轻烃和气态烃组分恢复系数评价公式,
其评价公式(2)为
K Q Q i = C 15 + + C 6 - 14 + C 1 - 5 C 15 + , ( i &Element; I , II 1 , II 2 , I I I ) - - - ( 2 )
针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不同石油组分C1-5、C6-13、C14+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Ⅰ型、Ⅱ1型、Ⅱ2型、Ⅲ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KQQII1、KQQII2、KQQIII),并建立不同类型烃源岩排烃率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校正图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建立最终排烃率评价模型,基于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依据最终排烃率公式,结合步骤D)中已经确定排烃率P和步骤E)中确定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出烃源岩排烃率P0,实现评价出合理、准确的烃源岩排烃率:
在抽提过程中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组分C5-1发生损失,实验数据确定的排烃率P比实际的排烃率P0偏大,需要进行轻烃组分C6-14和气态烃C5-1组分校正,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评价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实现;
依据直压式半开放热模实验数据评价出初始排烃率;基于已标定的干酪根生油、干酪根生气和油裂解气动力学参数,联合重质油组分C15+动力学参数、轻质油组分C6-14动力学参数、气态烃组分C2-5动力学参数,采用组分生烃动力学方法,评价出不同石油组分C15+、C6-14、C1-5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建立初始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联合公式(1)和(2),建立精确的烃源岩排烃率数据评价公式(3),如下:
P 0 = Q 1 + Q 3 Q 1 + Q 3 + Q 2 * K Q Q i = Q 1 + Q 3 Q 1 + Q 3 + Q 2 * C 15 + + C 6 - 14 + C 1 - 5 C 15 + - - - ( 3 )
式(3)中,Q1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油量;Q2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残留油量;Q3为直压式半开放热模拟实验数据中的排出气量;KQQi为烃源岩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排烃率P0为联合排烃率P和排烃率P的轻烃和气态烃恢复系数KQQi评价获得的。
CN201510679614.1A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1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614.1A CN105181909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9614.1A CN105181909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1909A CN105181909A (zh) 2015-12-23
CN105181909B true CN105181909B (zh) 2017-03-22

Family

ID=54904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961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81909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1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2321B (zh) * 2015-12-29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烃源岩排烃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42753B (zh) * 2016-03-24 2018-04-2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对烃源岩内残余有机碳含量进行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4028B (zh) * 2016-07-06 2018-05-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排烃热模拟实验中轻烃产物量的估算方法
CN107870373A (zh) * 2016-09-23 2018-04-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叠合盆地多期非连续性生烃潜力评价方法
CN107966545B (zh) * 2017-10-19 2021-01-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任意成熟度烃源岩的有机碳恢复方法及其装置
CN108547612B (zh) 2018-03-02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页岩油原位转化产出油量、产出气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8710159B (zh) * 2018-07-01 2019-08-2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用于评价地史温度演化对生物气产气率影响的方法
CN108982194B (zh) * 2018-07-12 2020-11-0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烃源岩热解/页岩油原位改质的生排烃表征与评价方法
CN110763819B (zh) * 2018-07-26 2022-05-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烃源岩有效性动态定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该评价体系及应用
CN109100484B (zh) * 2018-07-31 2020-08-04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热史和生烃热模拟约束下的生烃史研究方法
CN109709299B (zh) * 2018-11-16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烃源岩生排烃率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3746A (zh) * 2014-05-30 2014-08-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一种富火山物质烃源岩有机碳恢复方法
CN104298883A (zh) * 2014-10-16 2015-01-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烃源岩产烃率图版的建立方法
CN104698092A (zh) * 2015-03-18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净油累积转化率的评价方法
CN104697959A (zh) * 2013-12-05 2015-06-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7959A (zh) * 2013-12-05 2015-06-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原始有机质丰度恢复系数的方法
CN103983746A (zh) * 2014-05-30 2014-08-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院 一种富火山物质烃源岩有机碳恢复方法
CN104298883A (zh) * 2014-10-16 2015-01-2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烃源岩产烃率图版的建立方法
CN104698092A (zh) * 2015-03-18 2015-06-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净油累积转化率的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总瑛.烃源岩演化中有机碳质量与含量变化定量分析.《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第36卷(第4期), *
地史过程中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变化的模拟计算;卢双舫等;《地质论评》;20030531;第49卷(第3期);全文 *
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恢复探讨;张辉,彭平安;《地球化学》;20110131;第40卷(第1期);全文 *
烃源岩生烃潜力恢复与排烃特征分析——以辽河西部凹陷古近系烃源岩为例;刘立峰等;《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0630;第37卷(第3期);全文 *
米敬奎等.不同类型生烃模拟实验方法对比与关键技术.《石油实验地质》.2009,第31卷(第4期), *
钟宁宁等.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沉积学报》.2004,第22卷 *
钟宁宁等.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TOC值的演变及其控制因素.《中国科学 D辑 地球科学》.2004,第34卷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1909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1909B (zh) 一种基于油气生排烃机理的有机碳恢复系数方法
CN104298883B (zh) 一种油气资源评价中的烃源岩产烃率图版的建立方法
CN105223340B (zh) 一种优质烃源岩生烃潜力关键参数评价方法
Romero-Sarmiento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OC, organic porosity and gas retention distribution in a gas shale play using petroleum system modeling: Application to the Mississippian Barnett Shale
CN103278866B (zh) 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Ma et al. A simplified permeability model for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based on matchstick strain and constant volume theory
CN106056459A (zh) 一种基于排烃效率的致密油源岩分级评价标准划分方法
Li et al. A revised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history and evaluating the hydrocarbon resource potential: Example from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Qingshankou 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Northeast China
CN105138749B (zh) 一种地质约束下高成熟烃源岩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
CN103983746A (zh) 一种富火山物质烃源岩有机碳恢复方法
CN104697914A (zh) 一种泥页岩不同类型有机孔的预测方法
Faulds et al. Integrated geologic and geophysical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geothermal play fairways and discovering blind geothermal systems in the Great Basin region, western USA: A progress report
Barnes et al. Latitudinal variation of denuda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Bolivian Andes
Zhang et al. Modeling of gas generation from the Cameo coal zone in the Piceance Basin, Colorado
CN112459776A (zh) 一种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古油藏的定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9709299B (zh) 一种基于烃源岩生排烃率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评价方法
Nesheim Stratigraphic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kukersites (petroleum source beds) within the Ordovician Red River Formation, Williston Basin
Zhang et al. TOC prediction using a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method: A case study of shale reservoirs in Qinshui Basin
Markham Response of liquefiable sites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Bustin et al. Contribution of non-coal facies to the total gas-in-place in Mannville coal measures, Central Alberta
Yang et al. Quantitative geomorphological constraints on the landform evolution of the current active boundary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Loan et al.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mineralogy, organic matter, and thermal maturity of cuttings with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DRIFTS): A Permian Basin case study
Callot et al. Pressure and Basin modeling in Foothill belts: a study of the Kutubu area, Papua New Guinea Fold and Thrust Belt
RU2803319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запасов нефти / газа, извлекаемых с помощью внутрипластовой конверсии сланцевой нефти
Wang et al. Restoration of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its petroleum-geological significance: Transitional-facies deposition during the early Permian in the southeastern Ordos Basin, North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Wenguang

Inventor after: Wang Min

Inventor after: Lu Shuangfang

Inventor after: Zheng Min

Inventor after: Lin Chengyan

Inventor after: Wang Zhi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Wengu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Min

Inventor before: Lu Shuangfang

Inventor before: Zheng Min

Inventor before: Wang Zhi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1

Address after: 266580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jiang Road, No. 66,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University (East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580 Qingdao Changjiang Road, Huangdao District, Shandong, No. 66

Applicant before: Wang Wengua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