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1551B -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81551B
CN105181551B CN201510549031.7A CN201510549031A CN105181551B CN 105181551 B CN105181551 B CN 105181551B CN 201510549031 A CN201510549031 A CN 201510549031A CN 105181551 B CN105181551 B CN 1051815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control film
seepage control
vertical seepage
current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90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81551A (zh
Inventor
黄启飞
董路
能昌信
刘力奇
刘景财
刘玉强
徐亚
金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eoenvir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5490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81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81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1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81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81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势采集装置和渗漏监控装置,电势采集装置和渗漏监控装置电连接;电势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渗漏监控装置,用于根据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克服了现有技术,造成一定局部污染才能检测出防渗膜的渗漏性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

Description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渗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水资源严重匮乏,饮用水资源多为地下水。因此,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洁净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多设置在地下水层的上方,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保护也日益严峻,如何保证污染物不渗漏到地下水中,防止地下水被污染成为施工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垂直防渗膜铺设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保护地下水的措施,其作用是将污染区域内外隔绝,控制已污染地下水向周边扩散,进一步加大污染范围,造成更严重的污染事件。垂直防渗膜的防渗膜通常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制成,例如最常见的是人工合成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为了防止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性影响,目前技术状态下,通常采用高压直流电法检测垂直防渗膜是否渗漏,利用HDPE膜的高阻特性,通过检测场地中电压值判断是否渗漏,以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破损,当漏电时确定垂直防渗膜破损。
但是,现有的高压直流电法检测垂直防渗膜的破损方法,只能用于未运营的填埋场进行水平铺设完之后进行检测,不能用于垂直防渗膜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缺乏有效检测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包括:包括电势采集装置和渗漏监控装置,所述电势采集装置和所述渗漏监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电势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所述渗漏监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电势,确定所述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电势采集装置包括:信号源、供电电极、检测电极及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供电电极包括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且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并通过供电电缆分别与所述信号源的两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源为所述供电电极提供交变信号;
所述检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的中间,且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平行;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电极,用于对垂直于所述检测电极放置的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势传输给所述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的形状均为条状;且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分别由耐腐蚀的导电金属制成的。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电极的采样频率为40KHz~60KHz;所述信号源频率范围为1Hz~30Hz;
所述信号源的电压范围为10Vpp~60Vpp;
所述信号源的电流范围为100mA~1mA。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检测电极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一组点状检测极,各所述点状检测极镶嵌在所述支撑杆中,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和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平行;各所述点状检测极通过信号缆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以将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上各所述点状检测极检测到的电势传输给所述信号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各所述点状检测极在所述支撑杆上是均匀分布的;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点状检测极之间的距离为10~20厘米。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供电电极,且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供电电极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铰链,通过控制所述铰链滑动,能够控制所述固定支架升降。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渗漏监控装置包括:
电势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获取各所述检测极采集的对应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上的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
电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确定电势异常区域;
渗漏点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势异常区域中,确定与最近邻的所述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所述采样点为渗漏点。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电势分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选择与最近邻的所述采样点的电势变化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采样点作为所述电势异常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所述渗漏监控装置还包括渗漏点标识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渗漏点标识单元,用于在所述垂直防渗膜对应的电势分布图中,将所述渗漏点和正常的所述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渗漏点分布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包括:
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
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电势,确定所述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进一步地,上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采样点的所述电势;
进一步地,所述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电势,所述电势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具体包括:
所述电势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采样点的所述电势;
进一步地,所述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所述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电势,确定所述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具体包括:
所述渗漏监控装置根据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确定电势异常区域;
所述渗漏监控装置在所述电势异常区域中,确定与最近邻的所述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所述采样点为渗漏点;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还包括:所述渗漏监控装置在所述垂直防渗膜对应的电势分布图中,将所述渗漏点和正常的所述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并显示所述渗漏点分布图。
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和渗漏监控装置根据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对垂直防渗膜的检测,且可以在垂直防渗膜的铺设过程中,通过检测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来判断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本发明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势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检测电极1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渗漏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可以包括:电势采集装置11和渗漏监控装置12。其中,电势采集装置11和渗漏监控装置12通过电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该电势采集装置11用于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渗漏监控装置12根据电势采集装置11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本实施例中的垂直防渗膜为铺设在内壁的,其作用是将污染区域内外隔绝。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电势采集装置11将采集到的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传输给渗漏监控装置12,由渗漏监控装置12根据电势值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和渗漏监控装置根据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渗漏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图2为图1中的电势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势采集装置11包括:信号源111、供电电极112、检测电极113及信号采集模块114。
其中,信号源111与供电电极112连接,该信号源111为供电电极112供电;供电电极112包括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且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平行设置,通过供电电缆分别与信号源11的两个信号输出端连接。图2中的两个112中,其中之一为第一供电电极,另一个便为第二供电电极。检测电极113与信号采集模块114连接,该检测电极113位于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的中间,且与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平行,用于对垂直于检测电极113放置的表面的电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势传输给信号采集模块114。
进一步地,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的形状均为条状,且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由耐腐蚀的导电金属制成的。采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准度,同时耐腐蚀的导电金属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检测电极113的采样频率为40KHz~60KHz,信号源111为交流电信号,频率范围为1Hz--30Hz,信号源111的电压范围为10Vpp~60Vpp,信号源111的电流范围为100mA~1mA。
图3为图2中的检测电极11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势采集装置中的检测电极113包括支撑杆1131、以及设置在支撑杆1131上的一组点状检测极1132,各点状检测极1132镶嵌在支撑杆1131中,优选地,垂直于支撑杆1131且镶嵌在其中。支撑杆1131分别与第一供电电极和第二供电电极平行,各点状检测极1132通过电缆与信号采集模块114连接,以将垂直防渗膜表面上各点状检测极1132对应的各采样点的检测到的信号即电势传输给信号采集模块114。并且,各点状检测极1132在支撑杆1131上是均匀分布的,相邻的点状检测极1132之间的距离为10~20厘米。
图4为图1中的渗漏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中的渗漏监控装置12具体包括:电势获取单元121、电势分析单元122与渗漏点确定单元123。其中,电势获取单元121与信号采集模块114连接,该电势获取单元121用于从电势采集单元121获取各检测极1132采集的对应垂直防渗膜表面上的各采样点的电势;电势分析单元122与电势获取单元121连接,该电势分析单元122用于根据电势获取单元121获取的各采样点的电势,确定电势异常区域;渗漏点确定单元123与电势分析单元122连接,该渗漏点确定单元123用于在电势分析单元122确定的电势异常区域中,确定与最近邻的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采样点为渗漏点。
进一步地,电势分析单元122具体用于根据各采样点的电势,选择与最近邻的采样点的电势变化率大于预设阈值的采样点作为电势异常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渗漏监控装置12还包括:渗漏点标识单元124和显示单元125。其中,渗漏点标识单元124与渗漏点确定单元123连接,该渗漏点标识单元124用于在垂直防渗膜对应的电势分布图中,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显示单元125与渗漏点标识单元124连接,该显示单元125用于显示渗漏点分布图。
本实施中的渗漏监控装置具体工作方式为:当电势采集装置11开始进行检测时候,渗漏监控装置12开始进行监控,其中,电势获取单元121从信号采集模块114处获取到一组检测极1132中各个检测极1132采集的对应垂直防渗膜表面上的各个采样点的电势,电势分析单元122根据电势获取单元121获取到的电势进行分析,确定电势异常区域。确定电势异常区域的方法为,根据除一组检测极1132两端的检测极1132外,其余每个检测极1132临近3个采样点的数据,其中无漏点时电势呈均匀分布状态,当有漏点时,漏点处点电源影响了周围电势分布,通过对电势值比较得到变化率超过预设阈值时,认为采样电势值异常,即为电势异常区域。本实施例中的预设阈值可以为25%,或者20%,或者其他数值,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现场条件来设置,在此不做限定。然后由渗漏点确定单元123在电势分析单元122确定的电势异常区域中,对每个异常的采样点进行分析,获取与最近邻的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采样点作为渗漏点,即确定了渗漏点的位置。然后渗漏点标识单元124根据渗漏点确定单元123确定的渗漏点进行标识,以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显示单元125将渗漏点标识单元124标识的渗漏点分布图显示出来。这样,操作人员根据渗漏点分布图,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是否存在渗漏点;若存在,便可以及时进行补救工作。例如渗漏点标识单元124可以将渗漏点标识为0,将正常的采样点标识为1;或者将渗漏点标识为1,将正常的采样点标识为0,都可以清晰地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区分开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对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进行标识,总之能够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区分开来即可。
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通过渗漏监控装置对于电势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电势进行分析,确认渗漏点的位置并进行渗漏点分布图的绘制。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与现有技术的电阻电位法检测垂直防渗膜的破损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可以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图5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13。该固定支架13主要用于固定垂直防渗膜15和电势采集装置11。当准备铺设垂直防渗膜15之前,先将垂直防渗膜15用卡扣锁定在固定支架13上,然后将电势采集装置11固定在固定支架13的底部,其中,该固定支架13用于固定电势采集装置11中的检测电极113与供电电极112。优选的方案是,一块供电电极112与检测电极113位于垂直防渗膜15的一侧,另一块供电电极112位于垂直防渗膜15的的另一侧。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为供电电极112提供信号的信号源111以安装在固定支架13上为例,这样可以保证信号源11距离供电电极112足够的近,从而保证供电信号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信号源111也为交流电信号,参数范围参考上述相关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采集模块114也可以安装在固定支架13上,这样在使用中,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都会跟随固定支架13下到垃圾填埋坑的坑底,来实现渗漏检测。本实施例的渗漏监控装置12独立于固定支架13,使用时可以放置在垃圾填埋坑外的水平面上。渗漏监控装置12与信号采集模块114电连接,以便于信号采集模块114将采集的电势传输给渗漏监控装置12。实际应用中,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也可以独立于固定支架13来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在渗漏监控装置12附近,或者与渗漏监控装置12设置在一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需要外部来控制其工作,例如具体可以通过一个控制面板来控制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的打开与关闭。为了描述方便,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控制面板与渗漏监控装置12设置在一起,具体可以由渗漏监控装置12控制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的打开与关闭。
由于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是在铺设垂直防渗膜15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15进行渗漏性检测,该固定支架13需要将垂直防渗膜15运送至填埋坑的坑底以进行铺设。具体地,可以采用传输机构将固定支架13下方至填埋坑的坑底,当到达坑底时,接触垂直防渗膜15的锁扣,使得当固定支架13上升时,垂直防渗膜15可以相对固定支架13而言,从固定支架13上下落,从而实现垂直防渗膜15铺设。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在对垂直防渗膜15的检测,即发生在固定支架13上升时,垂直防渗膜15从固定支架13上脱落的过程中。
具体地,固定支架13上设置有铰链,并通过控制铰链滑动来控制固定支架13的升降。当需要开始对垂直防渗膜进行铺设的时候,预先安装在固定支架13上的部件,并通过铰链随着固定支架13一起慢慢落入坑底。然后,首先将固定好的垂直防渗膜15与支架113解除锁扣,通过铰链的控制,固定支架13带动安装在其上的部件缓缓升起,此时开始检测工作,渗漏监控装置12控制信号源111和信号采集模块114的打开,检测电极113采集垂直防渗膜15每一个采样点的电势,传输给信号采集模块114,信号采集模块114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给渗漏监控装置12,渗漏监控装置12根据采集的电势进行判决并绘制渗漏点分布图,当对一块垂直防渗膜15检测完成后,固定支架13被继续带动到地表,进行下一块垂直防渗膜15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通过将供电电极、检测电极与垂直防渗膜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与现有技术的电阻电位法检测垂直防渗膜的破损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可以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图6为本发明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01、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
102、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需要对垂直防渗膜的严密性进行检测。首先数据采集装置中的检测电极确定采样点,然后采集各个采样点对应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然后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来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具体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实现机制与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的实现机制相同,详细亦可以参考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渗漏监控装置根据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与现有技术的电阻电位法检测垂直防渗膜的破损方法相比,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可以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电势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具体可以包括:电势采集装置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采样点的电势。当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当电势采集装置开始采集电势,电势采集装置中的检测电极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个采样点的电势进行检测。例如具体地,可以采用上述图2-图3所示的电势采集装置来实现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采样点的电势进行采集,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102“渗漏监控装置根据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电势,确定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具体可以包括:渗漏监控装置根据各采样点的电势,确定电势异常区域;渗漏监控装置在电势异常区域中,确定与最近邻的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采样点为渗漏点。例如具体地,可以采用上述图2-图3所示的电势采集装置来实现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各采样点的电势进行采集,详细可以参考上述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当电势采集装置开始检测电势的时候,渗漏监控装置开始进行监控。其中,渗漏监控装置中的电势分析单元根据电势获取单元获取到的电势进行分析,确定电势异常区域。确定电势异常区域的方法为,根据每个采样点临近3个采样点的数据,其中无漏点时电势呈均匀分布状态,当有漏点时,漏点处点电源影响了周围电势分布,通过对电势值比较得到变化率超过预设阈值例如25%时,认为采样电势值异常,即为渗漏点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方法,在步骤“确定与最近邻的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小的采样点为渗漏点”之后,还可以包括:渗漏监控装置在垂直防渗膜对应的电势分布图中,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并显示渗漏点分布图。
具体地,渗漏监控装置中的渗漏点确定单元将确定渗漏点的位置,然后渗漏点标识单元对其进行标识,得到渗漏点分布图,经由显示单元将完成的渗漏点分布图显示出来,将渗漏点和正常的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这样,操作人员根据渗漏点分布图,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是否存在渗漏点;若存在,便可以及时进行补救工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电阻电位法检测垂直防渗膜的破损方法相比,可以在铺设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进行渗漏检测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给周围环境以及人造成危害,可以起到一定的环保效果。而且本实施例的渗漏检测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非常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至少两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势采集装置、渗漏监控装置和固定支架,所述电势采集装置和所述渗漏监控装置电连接;
所述电势采集装置,包括供电电极和检测电极,所述电势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以及在铺设所述垂直防渗膜的过程中对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采集,其中,所述供电电极包括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且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第二供电电极的形状均为条状;
所述渗漏监控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电势采集装置采集的所述电势,确定所述垂直防渗膜是否存在渗漏;
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供电电极,且所述检测电极和所述供电电极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在铺设所述垂直防渗膜之前,所述垂直防渗膜用锁扣锁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电势采集装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铰链,通过控制所述铰链滑动,以控制所述固定支架升降;当所述固定支架下降到达坑底时,解除所述垂直防渗膜的锁扣,以使所述固定支架上升时,垂直防渗膜相对固定支架从固定支架上下落,所述垂直防渗膜在坑底进行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采集装置还包括:信号源及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通过供电电缆分别与所述信号源的两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源为所述供电电极提供交变信号;
所述检测电极位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的中间,且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平行;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电连接;所述检测电极,用于对垂直于所述检测电极放置的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的电势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势传输给所述信号采集模块;
所述第一供电电极与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分别由耐腐蚀的导电金属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极的采样频率为40KHz~60KHz;所述信号源频率范围为1Hz~30Hz;
所述信号源的电压范围为10Vpp~60Vpp;
所述信号源的电流范围为100mA~1mA。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极包括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一组点状检测极,各所述点状检测极镶嵌在所述支撑杆中,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极和所述第二供电电极平行;各所述点状检测极通过信号缆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以将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上各所述点状检测极检测到的电势传输给所述信号采集模块;
进一步地,各所述点状检测极在所述支撑杆上是均匀分布的;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点状检测极之间的距离为10~2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监控装置包括:
电势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电势采集装置获取各所述检测极采集的对应所述垂直防渗膜表面上的各采样点的所述电势;
电势分析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确定电势异常区域;
渗漏点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电势异常区域中,确定与最近邻的所述采样点的电势变化平均值最大的所述采样点为渗漏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势分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各所述采样点的所述电势,选择与最近邻的所述采样点的电势变化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采样点作为所述电势异常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监控装置还包括渗漏点标识单元和显示单元:
所述渗漏点标识单元,用于在所述垂直防渗膜对应的电势分布图中,将所述渗漏点和正常的所述采样点采用不同的标识标注,得到渗漏点分布图;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渗漏点分布图。
CN201510549031.7A 2015-08-31 2015-08-31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181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9031.7A CN10518155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9031.7A CN10518155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1551A CN105181551A (zh) 2015-12-23
CN105181551B true CN105181551B (zh) 2019-11-08

Family

ID=5490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9031.7A Active CN10518155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815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9095A (zh) * 2015-12-30 2016-05-04 河海大学 用于检测堤坝垂直防渗工程的多极电测探针
CN108067099A (zh) * 2016-11-08 2018-05-25 通用电气公司 膜装置和用于监测膜的方法
CN109900744B (zh) * 2017-08-18 2022-06-14 上海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土工膜的渗漏分析系统
CN109738138B (zh) * 2019-01-31 2020-11-24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利用行波定位hdpe膜渗漏位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11638164A (zh) * 2020-05-25 2020-09-08 河海大学 一种双电极法土工膜渗漏位置探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LU500807B1 (en) * 2021-04-08 2022-04-29 Univ Nanto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esting effective potential of soil in real time during electro-osmosis process of soft clay
CN114878092B (zh) * 2022-06-08 2023-05-26 山东大学 一种渗漏监测装置以及监测方法
CN116202692B (zh) * 2023-05-06 2023-07-04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地下水阻隔工程渗漏的动态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0144A (en) * 1997-09-03 1998-12-15 Serro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s in a membrane
CN101241092A (zh) * 2007-02-07 2008-08-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检测区块化快速检测装置
CN101706354A (zh) * 2009-11-16 2010-05-12 河海大学 防渗膜防渗效果探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0144A (en) * 1997-09-03 1998-12-15 Serro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s in a membrane
CN101241092A (zh) * 2007-02-07 2008-08-1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垃圾填埋场渗漏检测区块化快速检测装置
CN101706354A (zh) * 2009-11-16 2010-05-12 河海大学 防渗膜防渗效果探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81551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1551B (zh)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2036150B1 (ko) 일정범위지역의 지반에 시공되는 토목 및 건축 구조물의 토사침하 센싱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566051B2 (en)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software product
CN102889967B (zh) 垃圾填埋场土工膜渗漏快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JP2017529518A (ja) Dc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障害検出および標定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203203909U (zh) 坝体渗漏监测装置
CA2953058C (en) A sensor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integrity of a waterproofing system or membrane
US962467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eak detection in roofing and waterproofing membranes
CN109186800A (zh) 基于光纤拉曼散射光的管道异常预测方法及装置
CN205404350U (zh) 垂直防渗膜的渗漏检测系统
CN204982982U (zh) 信号采集装置
CN105525783B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电线杆
CN10839768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污水管网质量快速判断装置及方法
US20140114590A1 (en) Leak detection and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979238A (zh) 加油站埋地罐区多通道泄漏监测方法
CN104018883B (zh) 一种在线/离线煤层瓦斯压力监测分析系统
KR20090015431A (ko) 펜스형 전극배치 침출수 누출검지 장치를 이용한위생매립지의 구획분할 누출검지 방법
CN104391203B (zh) 用电设备试验监测装置和用电设备试验监测方法
JP3740586B2 (ja) 建物の漏水を電気的に検査する装置
CN109931981A (zh) 一种用于黄河引黄闸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布设方法
JPH0933382A (ja) 漏水位置検知方法
KR100319646B1 (ko) 차수막 또는 방수막의 손상부위 탐지방법 및 탐지시스템
CN107515188A (zh) 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的海底腐蚀检测仪操作系统
CN105064425A (zh) 信号采集装置
CN214530738U (zh) 一种用于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评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