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74477B -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74477B CN105174477B CN201510622872.6A CN201510622872A CN105174477B CN 105174477 B CN105174477 B CN 105174477B CN 201510622872 A CN201510622872 A CN 201510622872A CN 105174477 B CN105174477 B CN 1051744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fauna
- biological bed
- bed
- sludge
- fi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泥减量效果不佳,不能与圆型的水处理工艺高效一体式耦合的缺点。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推流装置和穿孔墙;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所述的填料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处理污水污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废水的处理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有抗冲击能力强,能降解有机物质,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剩余污泥富含有机物、重金属、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污泥的过程减量技术是开发与污水处理工艺有效耦合的污泥处理单元,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实现污泥产量下降的技术。该技术与传统的填埋、焚烧等末端处理技术相比具有较大技术优越性和环境友好性。污泥过程减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解偶联、隐性生长、代谢平衡和生物捕食技术。污泥的生物捕食污泥技术是利用原生动物与后生动物对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有机物质、活性污泥絮体、污泥碎片和污泥中细菌等进行摄食和消化,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污水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有效降低。该技术处理成本低,污泥减量效果好,无二次污染。但目前仍面临的问题是生物捕食处理单元通常是方形单级结构,很难与氧化沟或其它圆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一体式的高效组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装置处理污水时污泥减量效果不佳,不能与圆型的水处理工艺高效一体式耦合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它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推流装置和穿孔墙;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时,每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相环套;
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或周边处;
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或周边处;
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时,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时,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
所述的填料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所述的穿孔墙为圆筒形。
本发明的原理及优点:
一、本发明装置中设置进泥管、穿孔墙、排泥管管路的形式和位置根据污泥性质和污泥量的要求设计,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各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有效衔接,并保证进泥、排泥的均匀性,避免污泥在系统内的淤积和堵塞;
二、本发明装置中的生物载体填料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微型生物的有效附着与稳定生长,并保证微型动物与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泥的高效捕食;
三、本发明装置中的曝气系统提供微型动物适宜的溶解氧并防止污泥的短流和淤积;
四、本发明装置中填料上负载有微型动物;微型动物为能有效对污泥进行捕食的微型动物,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霍夫水丝蚓或水蚯蚓;
五、使用本发明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污泥减少量可达20%~40%,本发明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及运行成本低、环保生态,无二次污染及易于工程实践等优点;
六、本发明装置适合于大规模处理污水污泥。
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处理污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它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5、推流装置6和穿孔墙7;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时,每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相环套;
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或周边处;
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或周边处;
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时,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时,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
所述的填料5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6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7;所述的穿孔墙7为圆筒形。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俯视图;图1中1为进泥管,5为填料,6为推流装置,14为溢流堰;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2中1为进泥管,2为中心管,3为进水竖井,4为稳流筒,5为填料,6为推流装置,7为穿孔墙,8为曝气头,9为进气管,10为调节阀,11为空气压缩机,12为时间继电器,14为溢流堰,15为排泥管;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俯视图;图3中5为填料,6为推流装置,7为穿孔墙,14为溢流堰;
图4为图3沿B-B方向的剖面图,图4中1为进泥管,5为填料,6为推流装置,7为穿孔墙,8为曝气头,9为进气管,10为调节阀,11为空气压缩机,12为时间继电器,14为溢流堰,15为排泥管,16为配水槽。
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及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装置中设置进泥管1、穿孔墙7、排泥管15管路的形式和位置根据污泥性质和污泥量的要求设计,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各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有效衔接,并保证进泥、排泥的均匀性,避免污泥在系统内的淤积和堵塞;
二、本实施方式装置中的生物载体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其主要作用在于实现微型生物的有效附着与稳定生长,并保证微型动物与污泥充分接触,实现污泥的高效捕食;
三、本实施方式装置中的曝气系统提供微型动物适宜的溶解氧并防止污泥的短流和淤积;
四、本实施方式装置中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微型动物为能有效对污泥进行捕食的微型动物,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霍夫水丝蚓或水蚯蚓;
五、使用本实施方式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污泥减少量可达20%~40%,本发明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基建及运行成本低、环保生态,无二次污染及易于工程实践等优点;
六、本实施方式装置适合于大规模处理污水污泥。
本实施方式装置适用于处理污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置方式为中心进泥、周边排泥;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进泥装置由进泥管1、中心管2、进水竖井3和稳流筒4组成;所述的进水竖井3内设有中心管2和进泥管1,且进泥管1与中心管2相连通;稳流筒4设置在进水竖井3的上端,且与中心管2相连通;
所述的排泥装置由溢流堰14和排泥管15组成;溢流堰14设置在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墙体处,排泥管15设置在溢流堰14内部。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置方式为周边进泥、中心排泥;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所述的进泥装置由进泥管1、配水槽16和溢流堰14组成;所述的配水槽16设置在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外壁上,溢流堰14设置在配水槽16内部,且与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相连接;所述的进泥管1设置在配水槽16的上部,且与配水槽16相连通;
所述的排泥装置为排泥管15,排泥管15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头8、进气管9、调节阀10、空气压缩机11和时间继电器12;所述的曝气头8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曝气头8与调节阀10的一端连接,调节阀10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空气压缩机11的出口端相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受时间继电器12控制。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霍夫水丝蚓或水蚯蚓。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微型动物负载到填料5上,且保证微型动物在填料5上稳定生长,然后泥水混合液经过进泥管1、中心管2和稳流筒4进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利用推流装置6推动下,附着在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对污泥细菌进行捕食,对污泥性质进行改善,得到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穿孔墙7进入到下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进一步对上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捕食,污泥经过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由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上的溢流堰14排出。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型动物生物床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mg/L~8000mg/L、水温15~30℃和pH值为6.5~7.5。
本实施方式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污水污泥为泥水混合液。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霍夫水丝蚓或水蚯蚓。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微型动物负载到填料5上,且保证微型动物在填料5上稳定生长,然后泥水混合液通过进泥管1进入到配水槽16中,再通过溢流堰14进入到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利用推流装置6推动下,附着在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对污泥细菌进行捕食,对污泥性质进行改善,得到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穿孔墙7进入到下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进一步对上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捕食,污泥经过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由最内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的排泥管15排出。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型动物生物床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mg/L~8000mg/L、水温15~30℃和pH值为6.5~7.5。
本实施方式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污水污泥为泥水混合液。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霍夫水丝蚓或水蚯蚓。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微型动物负载到填料5上,且保证微型动物在填料5上稳定生长,然后泥水混合液经过进泥管1、中心管2和稳流筒4进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利用推流装置6推动下,附着在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对污泥细菌进行捕食,对污泥性质进行改善,得到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穿孔墙7进入到下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进一步对上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捕食,污泥经过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由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上的溢流堰14排出;
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它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5、推流装置6和穿孔墙7;所述的穿孔墙7为圆筒形;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2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每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相环套;
所述的填料5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6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7;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置方式为中心进泥、周边排泥;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进泥装置由进泥管1、中心管2、进水竖井3和稳流筒4组成;所述的进水竖井3内设有中心管2和进泥管1,且进泥管1与中心管2相连通;稳流筒4设置在进水竖井3的上端,且与中心管2相连通;
所述的排泥装置由溢流堰14和排泥管15组成;溢流堰14设置在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墙体处,排泥管15设置在溢流堰14内部;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头8、进气管9、调节阀10、空气压缩机11和时间继电器12;所述的曝气头8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曝气头8与调节阀10的一端连接,调节阀10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空气压缩机11的出口端相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受时间继电器12控制。
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微型动物生物床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mg/L~8000mg/L、水温15~30℃和pH值为6.5~7.5;
污泥经过实施例一的方法处理后,结果显示:污泥减量效果可达528±19mgMLVSS·d-1·L-1。
实施例二:利用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微型动物负载到填料5上,且保证微型动物在填料5上稳定生长,然后泥水混合液通过进泥管1进入到配水槽16中,再通过溢流堰14进入到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利用推流装置6推动下,附着在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对污泥细菌进行捕食,对污泥性质进行改善,得到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穿孔墙7进入到下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进一步对上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捕食,污泥经过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由最内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的排泥管15排出;
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夹杂带丝蚓;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5、推流装置6和穿孔墙7;所述的穿孔墙7为圆筒形;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3级微型动物生物床;每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相环套;
所述的填料5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6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7;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置方式为周边进泥、中心排泥;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所述的进泥装置由进泥管1、配水槽16和溢流堰14组成;所述的配水槽16设置在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外壁上,溢流堰14设置在配水槽16内部,且与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相连接;所述的进泥管1设置在配水槽16的上部,且与配水槽16相连通;
所述的排泥装置为排泥管15,排泥管15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头8、进气管9、调节阀10、空气压缩机11和时间继电器12;所述的曝气头8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曝气头8与调节阀10的一端连接,调节阀10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空气压缩机11的出口端相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受时间继电器12控制。
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微型动物生物床内的污泥浓度为4000mg/L~8000mg/L、水温15~30℃和pH值为6.5~7.5;
污泥经过实施例二的方法处理后,结果显示:污泥减量效果可达502±24mgMLVSS·d-1·L-1。
Claims (3)
1.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其特征在于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包括进泥装置、排泥装置、填料(5)、推流装置(6)和穿孔墙(7);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设有二级、三级或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
所述的填料(5)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推流装置(6)均匀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两级微型动物生物床之间设有穿孔墙(7);所述的穿孔墙(7)为圆筒形;
所述的进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中心处;所述的排泥装置设置在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的周边处;所述的进泥装置由进泥管(1)、中心管(2)、进水竖井(3)和稳流筒(4)组成;所述的进水竖井(3)内设有中心管(2)和进泥管(1),且进泥管(1)与中心管(2)相连通;稳流筒(4)设置在进水竖井(3)的上端,且与中心管(2)相连通;
所述的排泥装置由溢流堰(14)和排泥管(15)组成;溢流堰(14)设置在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墙体处,排泥管(15)设置在溢流堰(14)内部;
所述的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的曝气系统包括曝气头(8)、进气管(9)、调节阀(10)、空气压缩机(11)和时间继电器(12);所述的曝气头(8)设置在微型动物生物床内部,曝气头(8)与调节阀(10)的一端连接,调节阀(10)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9)与空气压缩机(11)的出口端相连接,空气压缩机(11)受时间继电器(12)控制;
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
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将微型动物负载到填料(5)上,且保证微型动物在填料(5)上稳定生长,然后泥水混合液经过进泥管(1)、中心管(2)和稳流筒(4)进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在推流装置(6)推动下,附着在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对污泥细菌进行捕食,对污泥性质进行改善,得到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穿孔墙(7)进入到下一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填料(5)上的微型动物进一步对上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捕食,污泥经过多级微型动物生物床处理后,由最外层微型动物生物床上的溢流堰(14)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5)为组合填料、弹性填料或由尼龙、超细纤维束、聚丙烯纤维束和聚乙烯纤维束斜向交错轧制或横纵向排列而成;所述的填料(5)上负载有微型动物;所述的微型动物为能够对污泥进行减量的原生或者后生动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2872.6A CN105174477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2872.6A CN105174477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74477A CN105174477A (zh) | 2015-12-23 |
CN105174477B true CN105174477B (zh) | 2018-03-30 |
Family
ID=54897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2872.6A Active CN105174477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74477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16413U (zh) * | 2011-02-17 | 2012-01-18 |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减量反应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106465A1 (de) * | 1981-02-21 | 1982-09-09 | Menzel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 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mittel zur abwasserreinigung |
CN100344558C (zh) * | 2005-12-24 | 2007-10-24 | 重庆大学 | 一体化多级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设备 |
CN200981835Y (zh) * | 2006-12-08 | 2007-11-28 | 重庆大学 | 一种周边布水折流复合式水解酸化反应器 |
CN101157501B (zh) * | 2007-09-14 | 2010-06-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城市污水污泥减量处理的蠕虫附着型生物床 |
CN201424420Y (zh) * | 2009-05-11 | 2010-03-17 | 王宝贞 | 多重同心环形廊道复合生物处理池 |
CN103130382B (zh) * | 2013-03-15 | 2014-06-11 | 重庆大学 |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与人工湿地组合污水低碳处理反应器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10622872.6A patent/CN1051744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116413U (zh) * | 2011-02-17 | 2012-01-18 |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减量反应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74477A (zh) | 2015-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77589B (zh) | 一种利用铁碳芬顿预处理-ubf-a/o处理染料废水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4528932B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生物滤池装置系统及处理工艺 | |
US20210269340A1 (en) | Method for treating heavy metal wastewater | |
CN103708686B (zh) | 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
CN108046540A (zh) |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6244624U (zh) | 臭氧微气泡污泥减量处理系统 | |
CN108218145A (zh) | 纤维生产用水循环装置及系统 | |
CN104150589A (zh) |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7986978U (zh) | 一种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5174477B (zh) | 一种环形推流式微型动物生物床及利用其处理污水污泥的方法 | |
CN204474402U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反硝化生物滤池装置系统 | |
CN211644768U (zh) | 一种罐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105523634B (zh) | 一种对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多段接触氧化反应装置及方法 | |
CN107253761A (zh) | 一种基于灭活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快速强化启动方法 | |
CN104478080A (zh) | 蜂窝式高效沉流好氧反应器 | |
CN104843943B (zh) |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209872663U (zh) | 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277707B (zh) | 一种用于污泥连续脱水的二次混凝系统和药品投加器 | |
CN106745737A (zh) | 一种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式脱氮反应器 | |
CN209602204U (zh) | 一种应用于中小城镇填料氧化沟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205035223U (zh) | 运用厌氧-好氧-微电解组合处理有机废水的系统 | |
CN206417969U (zh) | 一种高浓度含氨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8586173U (zh) | 纤维生产用水循环装置及系统 | |
CN105060481B (zh) | 一种高寒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 |
CN207391209U (zh) | 三阶式生态滤池植物水体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