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6330B -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6330B
CN105166330B CN201510585448.9A CN201510585448A CN105166330B CN 105166330 B CN105166330 B CN 105166330B CN 201510585448 A CN201510585448 A CN 201510585448A CN 105166330 B CN105166330 B CN 105166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yster shell
powder
chlorine dioxide
calcium
clin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54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6330A (zh
Inventor
李子超
李群
吕洲
董宝堂
李晓雯
王越
刘彩虹
马苗
尚凯
牛建鑫
罗可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854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6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6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6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6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壳‑隐形二氧化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牡蛎壳‑隐形二氧化氯抗菌材料,为粒径在50μm以下的牡蛎壳粉体与粉体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的混合物,三者的重量比为1︰0.05‑0.1︰0.1‑0.2;其中,所述牡蛎壳粉体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是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煅烧、粉磨,制得的高活性粉体。其通过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以获得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和高化学活性;其用作家禽饲料添加剂,可对家禽有效补钙,并可消除其粪便臭味,达到改良禽舍环境、增强家禽体质和增产以及有益饲养人员身心健康等多重目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使用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牡蛎壳改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1985年我国鸡蛋产量达到427.8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之后,随后10年持续快速增长,1996年我国鸡蛋产量超过1500万t,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比重为35%。2014年,我国蛋鸡存栏量超过11亿只,鸡蛋产量达到2450万t左右,产值超过12亿元,约为印度产量的7倍、美国产量的4.5倍左右,已占世界鸡蛋总产量40%的比重。蛋品出口创汇超过2亿美元。中国肉鸡存栏量和出栏量分别超过60亿只和90亿只,占世界第二位置,出口创汇200亿元美元。由此可见,蛋鸡和肉鸡不仅是我国重要的产业,更是关系老百姓生活水平的蛋白质食品来源。
同样地,我国的家禽养殖业中,蛋鸭和肉鸭产量也非常巨大。鉴于鸡、鸭及其他家禽的养殖、自身生长发育以及营养补给、粪便的产生于处理基本相同或者类同,为描述简便,下面主要以家禽中的鸡类进行(家禽)例举是说明。
面对巨大家禽产业,复合饲料产业也很大。2014年全球饲料产量达9.8亿吨,家禽饲料约4.3亿吨,比例超过45%。中国饲料达到1.83亿吨,产值超过6000亿元,也是我国重要的产业。
钙质是家禽生长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在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维持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雏鸡和育成家禽饲料中钙质不足,会导致鸡群生长迟缓、骨骼发育不良,轻者骨脆易折、变形弯曲,形成软骨症,重者成佝偻病,其临床症状与维生素D缺乏症相似。雏鸡和育成鸡需钙量较少,钙主要用于鸡的骨骼生长,饲料中适宜的含钙量应为0.6%-0.9%,最多不超过1%。蛋鸡产蛋期对钙的需要量比育雏、育成期高4倍,一般日摄取钙量为4克;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的含量不应低于3.5%,低于这个标准就会产薄壳蛋。以此计算,世界每年家禽饲料中最少需要1500万吨钙,折合牡蛎壳4500万吨。
表1鸡用饲料添加钙源情况
钙源名称 含钙量/% 来源 吸收情况
石灰石粉 36 天然 一般
骨粉 26.0 天然 良好
蛋壳粉 37 天然 良好
贝壳粉 33.4 天然 良好
磷酸氢钙 23.1 合成 良好
脱氟磷酸钙 27.9 合成 良好
由上表可见,贝壳粉是优质的天然钙源资源。
我国海洋贝类品种类很多,2014年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牡蛎产量最大,年产量达到410万吨。可见,牡蛎是我国重要可再生天然资源。
牡蛎壳重约占牡蛎总重的75%,由此可见,取其肉后,我国每年将产生超过300万吨的牡蛎壳。如不加以利用,被丢弃到自然环境中,不仅会对环境的美观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占用大量的可用土地,同时也因其散发出浓重的腥臭气,而影响城市空气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
2007年,日本金泽海上保安部认定牡蛎壳是垃圾物品,随意投入海中很容易造成海洋污染,颁发了禁止随意倾倒的禁令。
传统的处理废弃牡蛎壳采取填埋的方式,只是暂时解决了贝壳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但会浪费大量的土地。
其实,贝壳废弃物是一种天然可再生无毒无公害的自然资源,不仅是传统的中药材,如果回收并加以利用,不仅仅是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使其变废为宝,同时也可以增加贝壳的附加价值,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统一的目的。
目前牡蛎壳的利用途径,多数牡蛎皮以每吨20-30元的价钱粉碎后用作禽畜饲料添加剂。
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919523A公开了一种家禽饲料,其通过将牡蛎壳粉碎成500-700目的粒径,并按如下重量百分比配制:由麸皮5-8%、玉米粉25-35%、牡蛎壳8-10%、菜籽油1-2%、食盐0.5%、蒲公英粉0.5-1%,其余为蛋壳粉。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的家禽饲料,只是简单地将牡蛎壳粉碎,与蛋壳粉一并添加入其他家禽饲料成分中,利用其中所含的钙质。这种牡蛎壳内含钙质成分的利用,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其钙质的化学活性较低,不利于家禽的充分有效的消化和吸收。
我们知道,鸡禽产业不仅需要钙源,因鸡粪含有大量臭气成分而严重污染环境。每只鸡年产鲜粪41.4kg,万只鸡场年产鲜粪414吨算,数量是巨大的。臭源主要来自含硫类化合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以及氨氮类化合物,如氨气、三甲胺,以及尿酸。其中,鸡粪中含氨每吨4.8kg,是所有兽禽粪中氨含量最高的。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要轻。长期接触氨气,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氨气被呼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鸡粪的处理方式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多种方式综合法,古老与现代并存,各有优劣。鸡粪发酵作肥料的传统老办法是,让其自然堆积发酵5~6个月,作饲料也要二十天或一个月左右,这样臭味散发,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其中养分的大量流失。
目前,人们已经利用复合菌生物法无害处理工艺,通过采用发酵升温的方法,将原料里的病菌、病虫卵和杂草种子杀灭;将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蛋白,以利于下一步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但这类技术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粪臭污染环境、有害于鸡场管理人员和周边人群身体健康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有从源头上消除鸡粪主要臭源才是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方法。但截至目前,现有技术尚未较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疏松多孔、高活性,生产成本低的牡蛎壳粉体,并适于用作家禽饲料添加剂成分,供家禽饲养提供钙源并从源头上消除家禽粪便污染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该牡蛎壳粉体,制备出适于用作家禽饲料添加剂,以利于家禽消化吸收的钙源,并可以有效地将家禽的粪便形成过程中,在家禽体内即可将其中的臭源物质,诸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以及氨氮类化合物,如氨气、三甲胺,以及尿酸有毒异臭物质,在鸡体内进行杀菌消毒,并有效吸附和消解,转化成无味硫酸钙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用于家禽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家禽饲料总重量的5-10%;
为粒径在50μm以下的牡蛎壳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的混合物;
所述混合物中牡蛎壳粉体、亚氯酸钠粉体和硫酸氢钠粉体的重量比为1︰0.05-0.1︰0.1-0.2;
所述牡蛎壳粉体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是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煅烧、粉磨,制得的活性粉体。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以天然牡蛎壳为原料,采用三步阶梯加热焙烧通风法得到高吸附性能的牡蛎粉,再拼混隐形二氧化氯材料后直接用于家禽饲料添加剂,可以满足家禽生长过程中补钙、抑菌杀菌,并在家禽体内、在其粪便的形成过程中,将其中的臭味成分转化成无臭物质的作用。
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生产成本低、无有毒有害化学成分,钙质成分含量丰富,适于家禽生长所必需;并且,其可有广谱抗菌抑菌,从而利于家禽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抗病与防病;更为关键的是,可在家禽体内、粪便的产生过程中,将各类臭源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从源头上消除家禽粪便异臭,及污染环境、影响家禽饲养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疏松多孔结构的牡蛎壳粉体中,辅以隐形二氧化氯原料亚氯酸钠、硫酸氢钠,在应用中会产生强力氧化剂:二氧化氯。
为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原理,现详细说明如下:
10NaClO2+8NaHSO4=8ClO2↑+5Na2SO4+4H2O
二氧化氯目前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物质。
疏松多孔结构的牡蛎粉与隐形二氧化氯原料亚氯酸钠、硫酸氢钠搭配将产生如下特殊效果:
(1)通常,亚氯酸钠与硫酸氢钠是不能单独混合存放的禁忌搭配性物质;多孔结构牡蛎粉与其两者搭配,使两者分别保护起来,起到了惰性保护作用,可长期存放而不发生反应。
(2)隐形技术克服了气体二氧化氯不便存放、运输、使用的缺陷,它只有在使用时才会释放二氧化氯,既安全,又实用。
(3)二氧化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高级别的绿色、高效消毒、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快速、持续时间长、无毒等优点。它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芽孢杆菌、噬菌体、疤疹病毒、乙肝病毒、脑脊髓炎病毒、SARS病毒、等的杀灭率均高达100%。它与疏松多孔结构牡蛎粉配合不仅有强力杀菌洁净作用,而且多孔结构牡蛎粉会吸附二氧化氯气体,增加二氧化氯缓释性,效果更持久;同时减少其挥发性,防止局部环境二氧化氯浓度超标(大于3mg/m3)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4)二氧化氯能消除甲醛、苯、氨气、硫化氢有毒物质。例如,能高效把甲醛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无害物质。尤其是能把常见的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氧化,从而破坏其结构,变为小分子,降解其毒性。二氧化氯与疏松多孔结构的牡蛎粉配合,疏松多孔结构的牡蛎粉吸附二氧化氯的缓释性,使得二氧化氯的降毒作用更加持久,效果更好。即,使得亚氯酸钠与硫酸氢钠两者可以搭配使用,并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该目的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煅烧工艺,降低能耗,并获得结构疏松多孔、活性足够高的牡蛎壳粉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堆置自然发酵净化的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晒干或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阴干,后粉碎至粒径为0.5-3.5mm的颗粒,制成生料;
第二步,将上述生料入高温炉,采用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具体煅烧步骤如下:
先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350℃后,保温10min;
接着,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后,保温15-2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600℃;
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10-830℃后,保温20-4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750℃,并保温20min,即得熟料;
第三步,熟料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冷却后的熟料入磨机粉磨成粒径为50μm以下的粉体;
将上述经过粉磨制得的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按重量比1︰0.05-0.1︰0.1-0.2混合均匀,制得添加剂;
将上述添加剂按占家禽饲料总重量的5-10%的比例,与家禽饲料均匀混合,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煅烧温度低,一是,其生产过程更加节能;更为重要的是,煅烧所得的(牡蛎壳)熟料具有优良的化学活性,并且,其结构上疏松多孔,比表面积更大、堆积密度更小,因而具有十分优异的表面吸附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以天然牡蛎壳固体废弃物为原料,采用三步阶梯升温加热焙烧,结合通风法的煅烧工艺,得到具有结构疏松多孔、化学活性高的特殊结构形式的牡蛎粉,再辅以隐形二氧化氯原料亚氯酸钠、硫酸氢钠,利用其在应用中会产生强力氧化剂二氧化氯的原理,作为家禽饲料添加剂,既利于与家禽生长过程中的抗病与防病,又可充分满足家禽生长所需钙质成分,还可以将家禽粪便的异臭消灭在源头之中。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三步阶梯加热焙烧通风法不仅能使牡蛎具有多孔材料结构,对臭气成分吸附脱臭性能好,而且不需惰性气体保护,焙烧温度较低,成本更低,属于绿色节能工艺过程;
2、辅以隐形二氧化氯原料亚氯酸钠、硫酸氢钠,在应用中会产生强力氧化剂二氧化氯:
10NaClO2+8NaHSO4=8ClO2↑+5Na2SO4+4H2O
二氧化氯目前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物质。
多孔结构牡蛎粉与隐形二氧化氯原料亚氯酸钠、硫酸氢钠搭配有如下特殊效果:
(1)亚氯酸钠、硫酸氢钠是不能单独混合存放的禁忌搭配性物质,多孔结构牡蛎粉与其两者搭配,使两者分别保护起来,起打了惰性保护作用,可长期存放而不起反应。
(2)隐形技术克服了气体二氧化氯不便存放、运输、使用的缺陷,它只有在使用时才会释放二氧化氯,即安全,又实用。
(3)二氧化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高级别的绿色、高效消毒、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快速、持续时间长、无毒等优点。它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芽孢杆菌、噬菌体、疤疹病毒、乙肝病毒、脑脊髓炎病毒、SARS病毒、等的杀灭率均高达100%。它与多孔结构牡蛎粉配合不仅有强力杀菌洁净作用,而且多孔结构牡蛎粉会吸附臭源气体和二氧化氯气体,增加二氧化氯和臭源气体的作用时间,消臭效果更持久;同时减少其挥发性,防止局部环境二氧化氯浓度超标(大于3mg/m3)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4)二氧化氯能消除鸡粪臭源物质,诸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等,以及氨氮类化合物,如氨气、三甲胺,以及尿酸有毒异臭物质,如能高效把甲醛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无害物质。多孔结构牡蛎粉在湿态下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形成无味物质硫酸钙,并不造成钙源的浪费。二氧化氯与多孔结构牡蛎粉配合,多孔结构牡蛎粉吸附二氧化氯的缓释性,使得二氧化氯的降毒作用更加持久,效果更加。所以两者搭配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5)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作为添加剂直接添加入饲料中应用,不仅抑制饲料中微生物繁殖,防止饲料霉变,而且在肠道内吸收钙离子,消除臭源物质,利于家禽抗病防病,并能从源头上解决粪臭污染环境、影响人身心健康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第一步,先将堆置自然发酵净化的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晒干或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阴干,后粉碎至粒径为0.4-0.5mm的颗粒,制成生料;
第二步,将上述生料入高温炉,采用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具体煅烧步骤如下:
先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后,保温10min;
接着,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后,保温15min;然后,通风降温至600℃;
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10℃后,保温4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750℃,并保温20min,即得熟料;
第三步,熟料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冷却后的熟料入磨机粉磨成粒径为50μm以下,得到牡蛎壳粉体;
将上述牡蛎壳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按重量比1︰0.05︰0.1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2
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第一步,先将堆置自然发酵净化的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晒干或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阴干,后粉碎至粒径为2.5-3.5mm的颗粒,制成生料;
第二步,将上述生料入高温炉,采用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具体煅烧步骤如下:
先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50℃后,保温10min;
接着,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后,保温2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600℃;
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30℃后,保温2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750℃,并保温20min,即得熟料;
第三步,熟料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冷却后的熟料入磨机粉磨成粒径为20-30μm,得到牡蛎壳粉体;
将上述牡蛎壳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按重量比1︰0.1︰0.2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3
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
第一步,先将堆置自然发酵净化的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晒干或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阴干,后粉碎至粒径为0.5-3.5mm的颗粒,制成生料;
第二步,将上述生料入高温炉,采用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具体煅烧步骤如下:
先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30℃后,保温10min;
接着,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后,保温2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600℃;
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20℃后,保温3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750℃,并保温20min,即得熟料;
第三步,熟料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冷却后的熟料入磨机粉磨成粒径为50μm以下,得到牡蛎壳粉体;
将上述牡蛎壳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按重量比1︰0.08︰0.15混合均匀,即得。
实施例4
选取实施例1作为代表性实施例,将其所制得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以占鸡饲料总重量5%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家鸡饲养应用对比实验。
应用实验方法:
(1)将未添加和添加5%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两种饲料作对比试验,每组100只京白904成年蛋鸡,正常饲养。
(2)测试未添加和添加5%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两种饲料存放60天后检出大肠杆菌株数(直径10cm培养皿);
(3)测试饲喂30天下蛋数、蛋壳重;
(4)测试消臭效果:
①五级评价法:以未添加功能材料样以鸡粪便臭味五级(+++++)作对照,让10人盲评未添加和添加能材料饲料的鸡粪便臭味程度,取平均值,以加号多少表示之。
②氧化值法:分别取未添加和添加功能材料饲料的鸡粪便5g放入250mL具塞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去离子水摇荡3min,静置2min。加入过量一定浓度的KMnO4标准溶液,摇荡反应2min,用一定浓度的Na2S2O3标准溶液反滴定过量的KMnO4,滴定至溶液KMnO4紫色消失为止,最后计算每g鸡粪便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mL数。Na2S2O3标准溶液mL数/g鸡粪便越大,表明鸡粪便中产生臭味的还原性物质越多,鸡粪便越臭;反之,表明鸡粪便中产生臭味的还原性物质越少,鸡粪便臭味越低,功能材料作用越大。最后折算成相对于空白样100mLNa2S2O3标准溶液mL数所对应的实验样的mL数。
原理如下:
臭源物质(还原态)+KMnO4(过量C1)→臭源物质(氧化态)+KMnO4(剩余量C2)KMnO4(剩余量C2)+Na2S2O3(C3)→Mn2++Na2SO4+H2O
实验结果如下表1
表1
实施例5
选取实施例1作为代表性实施例,将其所制得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以占鸡饲料总重量10%的比例均匀混合,进行家鸡饲养应用对比实验。
应用实验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
选取实施例1所制得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进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抑菌圈实验结果为有明显的抑菌圈1,2,3,4产生;中间的数字0所表示的为未施加产品的空白样,未见抑菌圈出现。
经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均在28mm以上,说明所制得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非常强。
基于二氧化氯可以广谱抗菌杀菌,不难看出,本发明的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也必将具备可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的能力。

Claims (1)

1.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用于家禽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家禽饲料总重量的5-10%;
为粒径在50μm以下的牡蛎壳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的混合物;
所述混合物中牡蛎壳粉体、亚氯酸钠粉体和硫酸氢钠粉体的重量比为1︰0.05-0.1︰0.1-0.2;
所述牡蛎壳粉体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是以牡蛎壳为原料,经煅烧、粉磨,制得的活性粉体;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堆置自然发酵净化的牡蛎壳先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晒干或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阴干,后粉碎至粒径为0.5-3.5mm的颗粒,制成生料;
第二步,将上述生料入高温炉,采用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制得熟料;具体煅烧步骤如下:
先以2℃/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0-350℃后,保温10min;
接着,以5℃/分钟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650℃后,保温15-2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600℃;
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810-830℃后,保温20-40min;然后,通风降温至750℃,并保温20min,即得熟料;
第三步,熟料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将冷却后的熟料入磨机粉磨成粒径为50μm以下的粉体;
将上述经过粉磨制得的粉体与亚氯酸钠粉体、硫酸氢钠粉体按重量比1︰0.05-0.1︰0.1-0.2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三级阶梯式升温煅烧法的具体煅烧步骤中,不需惰性气体保护。
CN201510585448.9A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66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5448.9A CN105166330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5448.9A CN105166330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6330A CN105166330A (zh) 2015-12-23
CN105166330B true CN105166330B (zh) 2019-03-15

Family

ID=5488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5448.9A Active CN105166330B (zh) 2015-09-15 2015-09-15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6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7287A (zh) * 2019-12-19 2020-05-05 绍兴市上虞区理工高等研究院 二氧化氯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89A (zh) * 1995-06-29 1996-05-15 叶中良 杀菌消毒剂
CN1370424A (zh) * 2002-03-12 2002-09-25 郑长寿 改性牡蛎壳粉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CN101559075A (zh) * 2008-04-16 2009-10-21 邱于恺 生物活性钙离子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18247A (zh) * 2012-06-06 2012-10-10 李静 钙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5745A (zh) * 2013-03-15 2013-06-05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醋糟和贝壳生产饲用有机钙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89A (zh) * 1995-06-29 1996-05-15 叶中良 杀菌消毒剂
CN1370424A (zh) * 2002-03-12 2002-09-25 郑长寿 改性牡蛎壳粉的生产方法及用途
CN101559075A (zh) * 2008-04-16 2009-10-21 邱于恺 生物活性钙离子组成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18247A (zh) * 2012-06-06 2012-10-10 李静 钙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5745A (zh) * 2013-03-15 2013-06-05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醋糟和贝壳生产饲用有机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6330A (zh)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1690B (zh) 一种用于猪舍驱蚊除臭的饲料添加剂
CN100375637C (zh) 一种生物除臭净化剂及其用途
CN105876131B (zh) 一种畜禽舍复方除臭剂
KR101296613B1 (ko) 미생물 탈취제
CN105475664A (zh)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排泄物氨逸失的肉鸡用除臭剂
CN107432263A (zh) 全生态鱼鸭套养的方法
CN101264434A (zh) 一种用于吸附氨气的干燥剂
CN104814355A (zh) 鸡用除臭中药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Stringfellow et al. Pasteurization of chicken litter with steam and quicklime to reduce Salmonella Typhimurium
CN106260533A (zh) 一种猪用降氨除臭中草药添加剂
CN105166330B (zh) 一种隐形二氧化氯牡蛎壳补钙消臭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8216A (zh) 用于畜禽舍的气体清除剂
CN103548874B (zh) 一种养殖用环境净化剂
CN104745196B (zh) 一种多功能oh‑游离基浓缩液的制造方法
KR101151764B1 (ko) 채소 추출물을 이용한 미생물 탈취제
JP4052535B2 (ja) 動物用薬剤及び動物用飼料
CN101755763A (zh) 防治畜禽养殖病害的消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0341586C (zh) 畜禽养殖复合型植物除臭剂及其应用
CN106698874A (zh) 一种畜禽粪便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12021332A (zh) 适于畜禽养殖场所用的消毒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102378A (ko) 쑥을 주원료로 하는 천연 살균 소독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169521A (zh) 一种藏香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3891671A (zh) 一种藏鸡养殖方法
CN109526866A (zh) 蛇的发酵养殖方法
CN102580515B (zh) 降低畜禽舍内有害气体的复方膨润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