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946B -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4946B
CN105164946B CN201480015779.2A CN201480015779A CN105164946B CN 105164946 B CN105164946 B CN 105164946B CN 201480015779 A CN201480015779 A CN 201480015779A CN 105164946 B CN105164946 B CN 1051649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t
bag
test
plur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57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4946A (zh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厄尔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poi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poi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point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poin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64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4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9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1Fading models or fading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1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using pseudo-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目前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了系统和方法,以用于测试操作中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射频(RF)包数据信号收发器,使得使用各种包数据流组合或排列来传达其信号,而不需要在包数据流从一种组合或排列转变成另一种组合或排列后终止通信链路或重新建立通信链路。

Description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要求下列专利的优先权和权益:于2013年3月15日申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799,296,题目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 Packet Transceiver While Forcing Fewer DataStreams”,和于2013年5月15日申报的美国专利申请13/894,817,题目为“System andMethod for Testing a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Packet Transceiver While Forcing Fewer Data Streams”;这两篇专利的公开内容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测试射频(RF)无线包数据信号收发器,并且具体地,涉及测试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此类装置。
许多现今的电子装置使用无线技术作为连接和通信这两种目的。因为无线装置发送并接收电磁能,并且因为两个或多个无线装置可能由于信号频率和功率频谱密度而对彼此产生运作干扰,因此这些装置及其无线技术必须遵循各种无线技术标准规格。
在设计这类装置时,工程师必须格外小心确保这类装置将符合或优于基于其各自包括的无线技术规定标准的规格。此外,当这些装置稍后大量制造时,就必须接受测试以确保制造缺陷不会造成运作不当,包括其遵循基于所包括的无线技术标准的规格。
为了在制造和组装装置后测试这些装置,现行无线装置测试系统(“测试器”)采用用于分析每个装置接收的信号的子系统。此类子系统通常包括用于提供待传输至装置的源信号的至少向量信号产生器(VSG)以及用于分析装置所产生的信号的向量信号分析器(VSA)。VSG产生的测试信号和VSA执行的信号分析通常是可编程的,以便各自能够被用来测试各种装置是否遵循针对不同频率范围、带宽以及信号调变特性的各种无线技术标准。
无线射频(RF)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设计和操作方面的最近开发为使用运用多个天线实施的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换句话讲,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装置的此类装置使用多个天线来无线传输和接收其信号。因此,测试此类装置时,必须使装置行使其MIMO功能才能进行测试。例如,此包括操作受测装置(DUT),使得其所有传输器和接收器分别是传输和接收操作,以经由其相应天线连接分别传输和接收其相应包数据流。N×N(N个输入和N个输出)DUT的此类完整测试包括经由无线信号路径(例如,天线端口)的每一者来传输和接收数据包,并且减少传输和接收的包数据流数目以模拟现实操作,其中一个或多个天线传送的包数据流展现空值(大衰减)并且由此防止其成功接收和传输至对应装置。达成此目的的常规测试技术包括中断、解除连接或以其他方式停用无线信号中的一者的传输和/或接收。但是,该完全减少传输和接收的包数据流数目强制DUT和与其通信的装置或系统重新建立它们的相互无线通信链路。每次将某包数据流数目转变至另一数目时,必须重复重新建立此类通信链路。例如,对于3×3DUT,从操作三流(使用两个传输器和三个或三个以上接收器)通信链路(三个天线传送三个接收信号和三个传输信号)转变至两流通信链路(仍使用所有三个传输器和三个接收器时,传输和接收两个流),并且接着转变至单流通信链路(其中三个传输器和三个接收器仅使用单一流),在建立初始通信链路后,随着DUT从接收和传输三个包数据流转变至两个包数据流接着转变至单包数据流,需要两次重新建立通信链路。
与测试序列期间执行的其他任务相比,DUT与通信合作装置(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VSG和VSA的测试系统,通常称为“测试器”,或N×N MIMO参考装置,诸如先前经过测试和验证的类似设计的收发器)之间的RF信号通信链路的此类重设通常会耗费大量时间。其他整体测试序列的许多此类其他部分不易受到其持续时间缩短的影响。因此,希望具有一种在测试MIMO DUT时减少传输和接收包数据流而不需要重设或重新建立通信链路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目前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了系统和方法,以用于测试操作中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射频(RF)包数据信号收发器,使得使用各种包数据流组合或排列来传达其信号,而不需要在包数据流从一种组合或排列转变成另一种组合或排列后终止通信链路或重新建立通信链路。
根据目前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用于测试射频(RF)多输入多输出(MIMO)包数据信号收发器受测装置的方法包括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其中N为整数,并且还包括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同时使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缺损,以提供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并且对其作出响应,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对应部分,以及继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所述对应部分后,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其中M为整数且0<N-M<N。
根据目前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用于测试射频(RF)多输入多输出(MIMO)包数据信号收发器受测装置的方法包括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其中N为整数,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并且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测试数据包,并且还包括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同时使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缺损,以提供含有至少一个缺损DUT数据包和含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DUT数据包和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并且对其作出响应,在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对应部分,以及继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部分后,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DUT数据包和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其中M为整数且0<N-M<N。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测试MIMO DUT的测试环境。
图2示出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从测试MIMO DUT所得的信号时序图。
图3为如图1的测试环境所施加的和如图2中所表示的信号缺损的时序图。
图4示出用于图1的测试环境的信号缺损电路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5示出用于图1的测试环境的一部分的替代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详细说明是参照附图的目前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该说明意欲例示本发明的范畴而并非限制性说明。以足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得以实施本发明的细节来叙述这种实施例,并且应当理解,可以一些变异来实施其他实施例,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在整份说明书中,在缺少对上下文的相反明确指示下,将了解到,所述的单独电路组件在数量上可为单个或多个。例如,“电路”(circuit,circuitry)等术语可包括单一组件或多个组件,其可为有源的和/或无源的,并且连接或以其他方式接合在一起(如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以提供所述功能。另外,“信号”一词可指一个或多个电流、一个或多个电压或数据信号。在说明书附图中,类似或相关组件将会有类似或相关字母、数字或字母数字标志符号。此外,虽已在使用分立电子电路(优选以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的形式)的实施情境中讨论本发明,但取决于待处理的信号频率或数据速率,可使用一个或多个适当编程的处理器来实现这种电路的任何部分的功能。此外,在以说明书附图示出各种实施例的功能区块时,功能区块未必表示硬件电路系统间的区分。
在下文更详细地论述,提供了系统和方法,以用于在N×N MIMO DUT经MIMO链接至N×N MIMO参考装置(或另选地,经MIMO链接至被构造成操作为N×N MIMO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测试器)的测试环境中,强制较少传输和接收包数据流。一旦已建立N×N通信链路,MIMO DUT将使用所有N个传输器和天线端口来传输数据(作为解析成含有N个数据流的N个同时并行包组的包)至MIMO参考装置。根据熟知的原理,由MIMO参考装置成功接收所有N个并行包组的N个数据流将使MIMO参考装置可重新构造数据。(为了下文论述的用途,将论述3×3系统和测试序列,即,其中N=3。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易于明白,N可为其他整数值)。
为了使MIMO DUT使用较少包数据流回复操作,将需要使链路中断、变更构型和建立新链路,使得系统仅支持两个包数据流。因此,若3×3操作变更成两流操作,数据将解析成待由三个DUT传输器(或另选地,两个传输器,虽然不太有利)传输的两个数据流。这将使得MIMO参考装置能够重新构造从DUT传输器接收的数据。但是,由于系统实际上为3×3系统(出于对该实例的目的),因此应使用所有三个传输器通过根据熟知技术使用空间映射来传输两个包数据流。
如下文更详细地论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启用MIMO DUT以从N×3回复至N×2操作构型,而不需要中断和接着重新建立新通信链路,同时仍维持使用所有DUT传输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由MIMO参考装置接收之前,选择性地使DUT传输器中的一者传输的包数据流的一者缺损(下文更详细论述)。该缺损将造成无法成功接收包数据流,并且因此视为失败,这是因为无法成功接收包数据流中的一者,所以MIMO参考装置将无法重新构造数据。结果,MIMO参考装置将无法通过传输确认数据包来作出响应。
其后,DUT再次经由所有DUT传输器发送包数据流,并且再次包数据流中的一者有缺损。因此,MIMO参考装置将再次无法重新构造数据,并且因此未用确认数据包来作出响应。此刻,根据由适用信号传输标准实施的标准协议,DUT将回复至更少数目的数据流,例如,回复至N×2操作构型,并且现在经由其N个DUT传输器发送解析成较少(例如,两个而不是三个包数据流)包数据流。MIMO参考装置现在甚至当第三路径缺损时仍可接收由较少DUT传输器发送的无缺损数据的包数据流两者,并且因此用确认数据包来作出响应。因此,DUT已有效地从N×3回复至N×2操作,而不需要中断和重新确证或重新建立通信链路,并且仍使用所有N个DUT传输器来进行所有操作。
如下文更详细地论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系统和方法,其用于使用兼容MIMO参考装置和一组中介受控信号缺损电路(一个中介受控信号缺损电路用于每个DUT无线信号路径,例如,一个中介受控信号缺损电路用于每个DUT天线端口)来测试MIMO DUT。通过经由控制器(控制器继而控制信号缺损电路的设定)传达,测试器可造成从MIMO DUT传送至MIMO参考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变成有缺损,设定条件,如上文所述,其中DUT将回复至较少包数据流。(信号缺损实际上可为任何形式,只要在测试DUT时,造成缺损的数据包无法符合信号通信标准或协议,同时确保可接收其他并行传输包。实例包括信号功率衰减和部分包衰减)。
测试器对由MIMO DUT传输的数据包,如信号缺损之前其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取样。因此,测试器可检测和处理无缺损数据包,同时MIMO参考装置将接收缺损数据包和无缺损数据包这两者。使用所选择的数据包缺损(其中数据包的后者部分有缺损(部分包衰减),而非使整个信号衰减),处理程序更稳定,这是因为这将最小化仍然接收衰减信号的可能性,所述接收衰减信号的可能性归因于传入信号的衰减而使MIMO参考装置在尝试接收衰减信号时增加其接收信号增益,因而衰减信号会通过MIMO参考装置对应接收信道而泄漏。
重要的是,系统监测传输包的持续时间以确定DUT 20使用的流数目。例如,DUT 20可直接从三个流切换至一个流,这也会导致产生确认包。但是,这会导致DUT 20产生较长的包(因为来自三个流的数据现在被包括在一个流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确定强制正确流数目的不同策略。
进一步的优点包括,通过使测试器能够测试所有可能的包数据流并且不需要中断或重新建立MIMO通信链路而缩减测试时间,并且确认DUT 20可与所述环境协商,其中三个传输包中仅两个包可被成功接收。另外,若提供受测的无线信号协议用于在数据包无法引起响应确认数据包时减小或减速数据速率,则可自动测试基础信号标准或协议所指定的更多(例如,所有)可能的包数据速率。
参见图1,提供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测试环境10来用于测试MIMO DUT 20(下文论述为3×3MIMO DUT,然而可类似地测试其他N×N或N×M构型)。测试器40监测和检测包数据信号流时,与参考MIMO装置30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易于明白,作为替代,参考MIMO装置30可被包括作为测试器40的部件,或被实施为被构造成操作为兼容MIMO装置的另一测试器)。也包括信号缺损电路50,信号缺损电路50包括信号缺损电路52a、52b、52c,信号缺损电路根据控制电路54(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提供的控制信号55a、55b、55c而选择性地使DUT 20传输的包数据流有缺损(例如,使相应包数据流的数据包的后者部分衰减)。控制电路54继而经由命令、控制和数据信号接口41与测试器40通信。
MIMO DUT 20和参考MIMO装置30经由信号缺损电路50、信号分离器或划分器42a、42b、42c和信号路径21、51、31传达其相应包数据流和确认数据包。信号路径21、51、31通常为RF缆线形式的传导信号路径,其中缆线21连接MIMO DUT 20,并且信号分离器42a、42b、42c连接至MIMO DUT 20的天线端口22a、22b、22c。
根据熟知的原理和技术,在测试期间,信号分离器或划分器42a、42b、42c(其各项实施方案已为本领域所熟知)分离或划分(就信号量值或功率而论)MIMO DUT 20传输的包数据信号流。在测试期间由测试器40接收和监测这些划分的包数据信号流43a、43b、43c,以用于确定MIMO DUT 20是否根据规定的信号标准或协议来传输包数据信号。另选地,如果仅期望或有必要使用参考MIMO装置30来监测数据包,则可省略测试器40。
如此处针对该示例所描绘,MIMO DUT 20为3×3DUT。初始地,DUT 20被配置用于全MIMO(即,3×3)操作。因此,由DUT传输器(图中未示出,但已知在DUT 20内)传输三个包数据流,以供由参考MIMO装置30经由其相应信号分离器42a、42b、42c、信号缺损电路52a、52b、52c和信号路径21、51、31来接收,以及由测试器40来接收。在未应用任何缺损的情况下,将包数据流完整无损地从DUT 20传送至参考装置30。但是,在传输数据包时,若之后由参考装置30接收数据包时变成充分缺损(例如,衰减),则参考装置30无法成功接收含有此类选择性缺损数据包的一个或多个包数据信号流。这将使参考装置39无法从无缺损数据包重新构造数据,并且结果是,未对对应的确认数据包(或并行确认包)作出回应。
应当注意,因为初始时包未衰减,即,在数据包传送开始期间,MIMO参考装置30内的对应接收器电路将维持信号增益,在其余数据包期间,信号增益将维持基本上恒定,从而限制由于接收器电路的增益控制电路会在包数据信号流开始衰减时自动增加信号增益所引起的信号增益而造成接收缺损数据包的可能性。
参见图2,可更好地理解诸如上文所述的用于减少MIMO信号流而不需要中断或以其他方式改变初始MIMO通信链路条件的系统和方法。至装置30的MIMO参考从其三个信号传输器子系统(图中未示出,但已知在参考MIMO装置30内)传输一组数据包33(例如,“ping”包,然而也可使用其他类型包)。经由信号路径21、51、31、信号分离器42a、42b、42c和信号缺损电路52a、52b、52c将此类包33传送至DUT 20,其中由控制电路54将信号缺损电路设定为尚未引入任何停用信号缺损。DUT 20作出响应而从其相应传输器子系统传输一个或多个确认数据包23。运用现在在DUT 20与参考装置30之间建立的通信链路,DUT20继续处理含有三个相应数据流的响应数据包35a(其包持续时间类似于初始包33的持续时间):S1、S2和S3;S1’、S2’和S3’;以及S1”、S2”和S3”。通常,参考装置30会接收三个包数据流并且能够重新构造数据。但是如图所示,在参考装置30接收这些数据流前,包流中的一者(例如,到达参考装置30的第一或最顶端信号端口31a的包)有缺损(例如,衰减)。如上文所述,在数据包的第一部分或时间间隔36aa期间,数据包维持无缺损。但是,在较后者部分36ba期间,通过对应信号缺损电路52a施加缺损。结果,参考装置30无法重新构造数据,因此未通过传输确认包来响应DUT 20。
DUT 20可作出响应而继续重新传输相同数据包35b(由于未成功接收先前包),但现在具有减小的数据速率,尽管仍然使用三个包数据流。但是,如前文所述,第一包数据流在初始部分36ab后的较后部分36bb期间缺损,在初始部分期间未施加缺损以使得接收器电路维持初始标称信号增益。结果,再次,参考装置30无法重新构造数据且未用确认包来作出响应。因此,如图所示,DUT 20此时继续传输另一组响应数据包35c。但是,DUT 20现在已回复至两流操作构型且使用决定的数据速率(其可等于、高于或低于先前三流操作),而且现在数据被解析成两个信号流以用于继续经由所有三个DUT传输路径进行传输:S1和S2;S1’和S2’;S1”和S2”。
结果,尽管数据包中的一者有缺损(即,含有第一信号流S1和S2的数据包),但是现在参考装置30接收含有两个经解析流(S1’和S2’以及S1”和S2”)的两个包,现在这足以使参考装置30能够重新构造数据。因此,参考装置30通过发送确认包25而作出回应。
参见图3,如上文所述,在要被缺损的数据包的初始时间间隔36a期间,禁用所述施加的或引发的缺损(或至少显著减小)。其后,在后部时间间隔36b期间,启用缺损(或至少显著增加)。
参见图4,作为示例性实施例,信号缺损电路52可实施为信号衰减器电路52r(其各种形式已为本领域所熟知),以致使包数据流具有足以成功接收的充分功率位准。
参见图5,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DUT 20和信号分离器42a、42b、42c之间的信号路径的部分21可实施为无线信号路径21w,其中连接至DUT 20的天线22aa、22ba、22ca与连接至信号分离器42a、42b、42c的天线22ab,22bb,22cb进行通信以传送包数据流。用于DUT20的此类无缆线接口的优点在于以更实际可行的方式操作DUT 20并且避免需要物理连接和解除连接DUT 20的测试缆线DUT 20。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条件下,可显而易见地在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中构思出各种其他修改和替换。虽然已经连同具体优选实施例叙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受权利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不应不当受限于此类具体实施例。我们意欲以下列权利要求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并由此涵盖属于这些专利申请范围内的结构和方法及其等同物。

Claims (20)

1.一种测试射频(RF)多输入多输出(MIMO)包数据信号收发器受测装置(DUT)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其中N为整数;以及
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同时
使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缺损,以提供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并且对其作出响应,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对应部分,以及
继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所述对应部分后,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其中M为整数且0<N-M<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包括复数N个测试包数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包括持续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包括: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传输多个通信链路初始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以及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来自所述DUT的复数N个通信链路确认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包括经由复数N个传导信号路径传送至少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所述复数N个传导信号路径中的一者或多者具有可变信号传导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缺损以提供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包括衰减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至少一部分缺损以提供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包括衰减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至少一者的较后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继所述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后,所述测试收发器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对应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继所述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部分缺损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后,所述测试收发器及时提供复数N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11.一种测试射频(RF)多输入多输出(MIMO)包数据信号收发器受测装置(DUT)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其中N为整数,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并且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中的每一者包括一个或多个测试数据包;以及
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同时
使所述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中的至少一者缺损以提供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并且对其作出响应,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部分,以及
继所述测试收发器未能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对应部分后,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其中M为整数且0<N-M<N。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包括复数N个测试包数据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包括持续维持所述MIMO通信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包括: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传输多个通信链路初始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以及
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来自所述DUT的复数N个通信链路确认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介于测试收发器与DUT之间的MIMO通信链路以用于经由由所述DUT针对所述测试收发器提供的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和由所述测试收发器针对所述DUT提供的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来进行通信包括经由复数N个传导信号路径传送至少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所述复数N个传导信号路径中的一者或多者具有可变信号传导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所述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中的至少一者缺损以提供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包括衰减所述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所述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中的至少一者缺损以提供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所述复数N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包括衰减所述一个或多个DUT数据包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的每一者的较后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继所述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后,所述测试收发器及时提供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的对应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继所述用所述测试收发器接收含有至少一个缺损的DUT数据包且含有复数N-M个数据流的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后,所述测试收发器及时提供复数N个测试包数据信号作为所述多个测试包数据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监测所述复数N个DUT包数据信号。
CN201480015779.2A 2013-03-15 2014-03-14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4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99296P 2013-03-15 2013-03-15
US61/799,296 2013-03-15
US13/894,817 2013-05-15
US13/894,817 US9077535B2 (en) 2013-03-15 2013-05-15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 packet transceiver while forcing fewer data streams
PCT/US2014/028809 WO2014144410A1 (en) 2013-03-15 2014-03-14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radio frequency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ata packet transceiver while forcing fewer data strea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4946A CN105164946A (zh) 2015-12-16
CN105164946B true CN105164946B (zh) 2017-04-26

Family

ID=5152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577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64946B (zh) 2013-03-15 2014-03-14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77535B2 (zh)
JP (1) JP2016518745A (zh)
KR (1) KR20150130341A (zh)
CN (1) CN105164946B (zh)
WO (1) WO20141444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49814A1 (en) 2013-03-15 2014-09-25 Vivint, Inc. Bandwidth estimation based on 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871601B2 (en) * 2015-09-14 2018-01-16 Lite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a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RF)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CN109039486A (zh) * 2018-07-26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用户多入多出设备通信性能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230058324A1 (en) * 2021-08-17 2023-02-23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ingle Radio Frequency (RF) Data Packet Signal Receiver to Perform Time-Switch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Data Packet Signal Analysi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64A (zh) * 2008-11-20 2011-11-30 莱特普茵特公司 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数字通信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7049A1 (en) 2003-02-27 2004-09-23 Nptest, Inc. Very small pin count IC tester
EP1583265B1 (en) 2004-04-01 2012-12-12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a transmitter and a receiver path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est system therefor
JP4665559B2 (ja) 2005-03-04 2011-04-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エンファシス調整方法、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信号伝送システム
US7379716B2 (en) 2005-03-24 2008-05-27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Embedded IC test circuits and methods
US8913517B2 (en) 2005-06-01 2014-12-16 Lite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sensitivity of data packet signal receiver
US20070243826A1 (en) * 2006-04-13 2007-10-18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multi-paths simulating system
US7689213B2 (en) 2006-04-14 2010-03-30 Litepoint Corp. Method for testing embedded wireless transceiver with minimal interaction between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host processor during testing
US7962823B2 (en) 2006-06-06 2011-06-14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ultiple packet data transmitters
DE102008018385A1 (de) * 2008-04-11 2009-10-15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Testgerät zum Testen der Übertragungsqualität eines Funkgeräts
US8030959B2 (en) 2008-06-12 2011-10-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evice-under-test power management
US7773531B2 (en) 2008-07-10 2010-08-10 Lite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data packet transceiver using loop back packet generation
US8412112B2 (en) 2009-05-06 2013-04-02 Ets-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ng a multipath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EP2432073A4 (en) * 2009-05-12 2014-12-24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ANTENNA TESTING DEVICE AND ANTENNA TESTING PROCEDURE
US8811194B2 (en) * 2010-09-01 2014-08-19 Litepoin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using predefined test segments initiated by over-the-air signal characteristics
US20120100813A1 (en) 2010-10-20 2012-04-26 Mow Matt A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8811192B2 (en) * 2011-02-10 2014-08-19 Apple Inc. Methods for test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ransceivers i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8576947B2 (en) * 2011-04-19 2013-11-05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MIMO signal testing with single vector signal analyzer
US8312329B1 (en) * 2011-06-13 2012-11-13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ingle vector signal generator to verify device under test
US8693351B2 (en) 2011-07-26 2014-04-08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stic testing of packet error rate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9002290B2 (en) * 2012-05-09 2015-04-07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radio frequency (RF)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IMO) device under test (DUT)
US8995926B2 (en) * 2012-09-27 2015-03-3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existence testing for multi-antenna electronic devices
US9094840B2 (en) * 2013-01-10 2015-07-28 Apple Inc. Methods for testing receiver sensitivity of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9369369B2 (en) * 2013-03-05 2016-06-14 Ixi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protocol information to trigger waveform analysi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5664A (zh) * 2008-11-20 2011-11-30 莱特普茵特公司 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数字通信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518745A (ja) 2016-06-23
US9077535B2 (en) 2015-07-07
US20140269870A1 (en) 2014-09-18
CN105164946A (zh) 2015-12-16
WO2014144410A1 (en) 2014-09-18
KR20150130341A (ko) 2015-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5664B (zh) 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数字通信测试系统
CN105164946B (zh) 用于测试射频多输入多输出包数据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US8032030B2 (en) Multiple core system
US89135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testing of multip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KR101470962B1 (ko) 시험 장치, 이동 무선 장치 및 이동 무선 장치 시험 방법
CN105492916B (zh) 用于使用交错式装置设定与测试来测试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N108028707B (zh) 用于测试低功率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KR20150009969A (ko) 무선 주파수(rf) 다중입출력(mimo) 피검사 장치(dut) 검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519017B (zh) 用于测试多个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6253938B (zh) 用于天线同步和选择的设备和方法
CN105391482A (zh) 天线分集接收机和跳频通信系统中操作其和发射机的方法
CN105474024A (zh) 使用协调传送数据包信号功率来测试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N108387878A (zh) 一种相控阵雷达tr组件自动测试装置与方法
CN108141388B (zh) 用于测试低功率射频(rf)数据包信号收发器的方法
CN106170951A (zh) 用于利用共享测试器测试多个数据包信号收发器以最大化测试器使用并且最小化测试时间的方法
CN101667873A (zh) 一种多天线信道环境下接收机射频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80331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749065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low power radio frequency (RF) data packet signal transceiver
JP2016516344A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信号トランシーバをテスト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039961A (zh) 一种自动配置高速串行收发器参数的装置和方法
US8294483B2 (en) Testing of multiple integrated circuits
KR20150132331A (ko) 데이터 패킷 신호 트랜시버를 테스트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501895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testing multiple packet data signal transceivers 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via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4410984B (zh) 一种无线接入点射频指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10721003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device under te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