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2908A -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2908A
CN105162908A CN201510477714.6A CN201510477714A CN105162908A CN 105162908 A CN105162908 A CN 105162908A CN 201510477714 A CN201510477714 A CN 201510477714A CN 105162908 A CN105162908 A CN 10516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hone shell
potsherd
wireless charging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77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珍
张乾方
李毅
张耀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g Jy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g Jy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g Jy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77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2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2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由至少两层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陶瓷片的厚度为20μm-100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无线充电的速度得到显著提高,约为普通无线充电的2到3倍,同时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满足用户对手机日益轻薄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背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又称非接触式感应充电,其利用近场感应,将能量由供电设备传至用电装置,用电装置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进行供电。由于充电器(供电设备)与用电设备之间是以电感耦合的方式传输能量,二者之间不需要使用电线连接,即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均不必外加导电结点。
现有的无线充电技术基本原理有三种:电磁感应式、核磁共振和无线电波式。然而利用三种不同的原理分别进行无线充电时,对于某些用电装置,其不具备直接接受供电的元器件,则可以配套无线充电的外壳。现有的方式是在手机的电池或者背板上粘结一组线圈和电路板,以此来接受无线充电传输的能量。然而此种方法无线充电速度较慢,花费的时间约是普通有线充电的3到4倍。若通过增加线圈的层数来增加线圈的数量,则会无形中增加手机的厚度,并且充电效率得不到显著的提高。如何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同时又不增加手机的厚度,是现今无线充电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同时又不增加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制得的手机背壳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同时又不增加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由至少两层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陶瓷片的厚度为20μm-100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机背壳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线圈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为钨浆料、钼浆料、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或金浆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机背壳设有电路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控制芯片设在手机背壳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中。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包括:
(1)制备单层厚度为20μm-1000μm的陶瓷片;
(2)在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并开设有通孔;
(3)将多层印刷有线圈的陶瓷片复合形成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
(4)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互联,实现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机背壳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线圈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为钨浆料、钼浆料、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或金浆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机背壳设有电路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控制芯片设在手机背壳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中。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由至少两层陶瓷片复合而成,由于单层陶瓷片可以做得很薄,单层陶瓷片的厚度为20μm-1000μm,再在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实现电连接,从而将手机背壳的总厚度控制为0.2mm-2mm,这样,通过反复叠层,增加线圈数量,既提高了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
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莫氏硬度接近于9.0,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具有硬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损、耐腐蚀俱佳,同时,其还具有温润如玉的质感、高贵典雅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对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影响,可以保证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
每层陶瓷片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有线圈,这使得线圈的整体位置更为整齐,电感耦合的效率更高,继而无线充电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原来的30%-40%提升到70%-80%。
综上,本发明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无线充电的速度得到显著提高,约为普通无线充电的2到3倍,同时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满足用户对手机日益轻薄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组合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机背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手机背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1由至少两层陶瓷片11复合而成,由于单层陶瓷片11可以做得很薄,单层陶瓷片11的厚度为20μm-1000μm,再在每层陶瓷片11上印刷有线圈12,陶瓷片11之间通过通孔13实现电连接,从而将手机背壳的总厚度控制为0.2mm-2mm,这样,通过反复叠层,增加线圈数量,既提高了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
优选的,单层陶瓷片11的厚度为50μm-800μm。具体的,单层陶瓷片11的厚度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且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手机背壳1的总厚度控制为0.2mm-0.8mm。更佳的,手机背壳1的总厚度控制为0.3mm-0.6mm。具体的,手机背壳1的总厚度控制为0.3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且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所述手机背壳1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具体的,所述手机背壳1可以由2、5、10、15、20、25、30、35、40、45或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且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陶瓷片的层数、单层陶瓷片的厚度以及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和工艺的条件来对其进行调整。
所述陶瓷片优选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但不限于此。更佳的,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莫氏硬度接近于9.0,远高于普通金属的硬度,即使最新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四代,其莫氏硬度也只介于7.0到7.5之间,远低于氧化锆陶瓷制作的手机外壳硬度。
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具有硬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损、耐腐蚀俱佳,同时,其还具有温润如玉的质感、高贵典雅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对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影响,可以保证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
作为本发明氧化锆陶瓷的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陶瓷片的原料配方如下:
氧化锆94~96wt%;
氧化钇4~6wt%。
本发明通过化学法钇稳定氧化锆,采用细晶氧化锆为原料,有利于得到烧结致密,抗弯强度高,断裂韧性好的陶瓷片。本发明氧化锆陶瓷片具有以下的技术参数:
抗弯强度≥850MPa;
断裂韧性≥9MPa·m1/2
密度≥6.05g/cm3
晶粒平均尺寸≤1μm。
所述线圈12优选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11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既可以为钨浆料或钼浆料,也可以是贵金属浆料,例如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金浆料等。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使得线圈的整体位置更为整齐,电感耦合的效率更高,继而无线充电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原来的30%-40%提升到70%-80%。每层陶瓷片11之间优选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13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手机背壳1还设有电路控制芯片14,所述电路控制芯片14设在手机背壳1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1中。电路控制芯片14印刷在手机背壳的表面,将传统意义上的外观型手机背壳,转换为功能型的背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氧化锆陶瓷背壳的外表面还可以做出镜面、花纹、图案,以丰富手机背壳的外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制备单层厚度为20μm-1000μm的陶瓷片;
优选的,单层陶瓷片的厚度为50μm-800μm。具体的,单层陶瓷片的厚度为100μm、200μm、300μm、400μm、500μm、600μm、700μm、800μm,且并不以此为限。
所述陶瓷片优选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但不限于此。更佳的,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莫氏硬度接近于9.0,远高于普通金属的硬度,即使最新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四代,其莫氏硬度也只介于7.0到7.5之间,远低于氧化锆陶瓷制作的手机外壳硬度。
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具有硬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损、耐腐蚀俱佳,同时,其还具有温润如玉的质感、高贵典雅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由氧化锆陶瓷制成的手机背盖,对信号的传输不会产生影响,可以保证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
作为本发明氧化锆陶瓷的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陶瓷片的原料配方如下:
氧化锆94~96wt%;
氧化钇4~6wt%。
本发明通过化学法钇稳定氧化锆,采用细晶氧化锆为原料,有利于得到烧结致密,抗弯强度高,断裂韧性好的陶瓷片。本发明氧化锆陶瓷片具有以下的技术参数:
抗弯强度≥850MPa;
断裂韧性≥9MPa·m1/2
密度≥6.05g/cm3
晶粒平均尺寸≤1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制备单层厚度为20μm-1000μm的陶瓷片可以选用流延工艺来实现,但不限于此。流延法作为制备片层材料的重要工艺已经被陶瓷研究者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设备简单、可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工艺稳定、坯体性能均一等优点。
S102、在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并开设有通孔。
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通过反复叠层,增加线圈数量,既提高了无线充电的传输速率,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
所述线圈优选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既可以为钨浆料或钼浆料,也可以是贵金属浆料,例如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金浆料等。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使得线圈的整体位置更为整齐,电感耦合的效率更高,继而无线充电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原来的30%-40%提升到70%-80%。
S103、将多层印刷有线圈的陶瓷片复合形成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
优选的,所述手机背壳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具体的,所述手机背壳可以由2、5、10、15、20、25、30、35、40、45或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且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的,手机背壳的总厚度控制为0.2mm-0.8mm。更佳的,手机背壳的总厚度控制为0.3mm-0.6mm。具体的,手机背壳的总厚度控制为0.3mm、0.35mm、0.4mm、0.45mm、0.5mm、0.55mm、0.6mm,且并不以此为限。
S104、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互联,实现电连接。
每层陶瓷片之间优选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多层印刷有线圈的陶瓷片复合形成手机背壳具体可以依次通过叠压、等静压、烧结工艺来实现。其中,叠压、等静压、烧结依照现有陶瓷领域的制作工艺标准来操作即可。
进一步,所述手机背壳还设有电路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控制芯片设在手机背壳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中。电路控制芯片印刷在手机背壳的表面,将传统意义上的外观型手机背壳,转换为功能型的背壳。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氧化锆陶瓷背壳的外表面还可以做出镜面、花纹、图案,以丰富手机背壳的外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手机背壳由2层氧化锆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氧化锆陶瓷片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印刷有线圈,氧化锆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氧化锆陶瓷片的厚度为10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
实施例2
手机背壳由10层氧化锆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氧化锆陶瓷片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印刷有线圈,氧化锆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氧化锆陶瓷片的厚度为5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5mm。
实施例3
手机背壳由20层氧化锆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氧化锆陶瓷片上通过光刻工艺印刷有线圈,氧化锆陶瓷片之间通过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氧化锆陶瓷片的厚度为3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6mm。
实施例4
手机背壳由30层氧化锆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氧化锆陶瓷片上通过光刻工艺印刷有线圈,氧化锆陶瓷片之间通过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氧化锆陶瓷片的厚度为25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75mm。
实施例5
手机背壳由40层氧化铝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氧化锆陶瓷片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印刷有线圈,氧化锆陶瓷片之间通过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每层氧化锆陶瓷片的厚度为2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8mm。
下面对实施例1-5所得的手机背壳做技术检测,结果如下:
综上,本发明既能增加手机无线充电的效率,无线充电的速度得到显著提高,约为普通无线充电的2到3倍,同时也不会增加手机的厚度,甚至还可以减小手机的厚度,满足用户对手机日益轻薄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手机背壳硬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损、耐腐蚀俱佳,外观温润如玉、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质感。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背壳由至少两层陶瓷片复合而成,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实现电连接;
每层陶瓷片的厚度为20μm-1000μm,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背壳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为钨浆料、钼浆料、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或金浆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背壳设有电路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控制芯片设在手机背壳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中。
7.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单层厚度为20μm-1000μm的陶瓷片;
(2)在每层陶瓷片上印刷有线圈,并开设有通孔;
(3)将多层印刷有线圈的陶瓷片复合形成手机背壳,所述手机背壳的总厚度为0.2mm-2mm;
(4)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通孔互联,实现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为氧化锆陶瓷片或氧化铝陶瓷片;
所述手机背壳由2-50层陶瓷片复合而成;
每层陶瓷片之间通过钨浆或者钼铜通孔实现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光刻工艺印刷在陶瓷片上,所述丝网印刷工艺采用的浆料为钨浆料、钼浆料、铂浆料、钌浆料、铑浆料或金浆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背壳设有电路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控制芯片设在手机背壳的表面或内嵌在手机背壳中。
CN201510477714.6A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162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714.6A CN105162908A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7714.6A CN105162908A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2908A true CN105162908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0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7714.6A Pending CN105162908A (zh) 2015-08-07 2015-08-07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290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520A (zh) * 2016-10-12 2017-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陶瓷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23765A (zh) * 2017-08-21 2018-01-23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陶瓷后盖及制造方法
CN110883419A (zh) * 2018-09-06 2020-03-17 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加工方法以及电子产品壳体
CN113347815A (zh) * 2021-05-31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403247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可穿戴设备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2367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Afshin Partovi Inductive power sourc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3915903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以及使用该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4649678A (zh) * 2013-11-21 2015-05-2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在陶瓷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几何结构的方法以及陶瓷基超材料
CN104768347A (zh) * 2015-01-30 2015-07-08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82367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Afshin Partovi Inductive power sourc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3915903A (zh) * 2012-12-28 2014-07-0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充电的线圈以及使用该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4649678A (zh) * 2013-11-21 2015-05-27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在陶瓷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几何结构的方法以及陶瓷基超材料
CN104768347A (zh) * 2015-01-30 2015-07-08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外壳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5520A (zh) * 2016-10-12 2017-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陶瓷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5520B (zh) * 2016-10-12 2022-05-0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陶瓷背板制备方法
CN107623765A (zh) * 2017-08-21 2018-01-23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陶瓷后盖及制造方法
CN107623765B (zh) * 2017-08-21 2020-10-23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陶瓷后盖及制造方法
CN110883419A (zh) * 2018-09-06 2020-03-17 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加工方法以及电子产品壳体
CN110883419B (zh) * 2018-09-06 2021-09-24 富智康精密电子(廊坊)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加工方法以及电子产品壳体
CN113347815A (zh) * 2021-05-31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4032472A1 (zh) * 2022-08-12 2024-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壳体、可穿戴设备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2908A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5325A (zh) 一种中框、电池盖和电子设备
CN101510630B (zh) 一种ltcc叠层微带贴片天线
CN206294212U (zh) 一种无线充电终端及其陶瓷后盖
CN107623765A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产品陶瓷后盖及制造方法
CN203645934U (zh) 一种电子产品陶瓷壳体的叠层结构
CN109036796A (zh) 一种双面无线充电发射端模组
CN108337341A (zh) 集成无线充电天线与nfc天线的背盖及手机
CN110444361A (zh) 高频高饱和磁通密度铁氧体及制备方法及电感器及变压器
CN108012490A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陶瓷后盖及电子设备
CN204596964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nfc天线
CN102013320B (zh) 一种单层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1404A (zh) 基板、磁性器件集成型dc-dc变换器及其制备工艺
CN102821588A (zh) 一种吸波材料
CN204993482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手机背壳
CN104064336B (zh) 石墨线圈平面脉冲变压器
CN208227088U (zh) 集成无线充电天线与nfc天线的背盖及手机
CN202168295U (zh) 具有天线功能的外壳体结构
CN205123944U (zh) 一种音腔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790790B (zh) 一种无线充电终端陶瓷后盖及其制作方法
CN206313541U (zh) 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
CN203800175U (zh) 一种nfc天线模组
CN109861403A (zh) 一种可调频率无线充电发射端模组
CN206314128U (zh) 电子装置及其玻璃盖板
CN103489027A (zh) 低成本陶瓷基电子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8

Address after: 528225, Guangdong, Foshan Province Nanhai town lion Road East Road, No. 17,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4 factory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south six road Hangsheng Technology Building 1503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BG JY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