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2131B -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2131B
CN105162131B CN201510452598.2A CN201510452598A CN105162131B CN 105162131 B CN105162131 B CN 105162131B CN 201510452598 A CN201510452598 A CN 201510452598A CN 105162131 B CN105162131 B CN 105162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didate
website
configuration
capacity
si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25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2131A (zh
Inventor
陈雁
洪潮
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25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62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6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2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故障集以及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获取在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计算各个候选站点对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并根据其大小确定配置站点集;根据配置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并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采用量化分析手段,以综合系数指标指导确定快速投切电容的配置站点和配置容量,兼顾故障下对各电压薄弱站点的无功电压支撑和配置方案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受端电网,由于负荷无功需求大,而本地动态无功支撑能力有限,往往存在暂态电压失稳风险,特别是如我国已经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多回高压直流落点的大型受端电网。在交流系统故障期间以及故障切除后,受端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对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恢复以及系统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
快速投切电容器是指在变电站(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内快速投切无功控制装置控制的低压电容器组,可通过改造站内低压电容器组的监控系统得到。快速投切电容器能够在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电压跌落时快速投入(响应时间一般在0.1秒左右),能够给系统提供动态无功支撑,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受端电网变电站(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内一般配置有大量低压电容器组,因此快速投切电容器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高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潜力。
在受端系统合适的位置配置合适容量的快速投切电容器,能够以较低的经济代价在受端交流系统故障期间以及故障切除后提供有效的无功电压支撑,改善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恢复情况,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因此如何选择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和配置容量,使得快速投切电容器发挥最大效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基于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理论,采用量化分析手段,快速确定配置站点和配置容量,使快速投切电容器发挥最大效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并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并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并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以及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包括:
故障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
候选站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薄弱站点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灵敏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配置站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候选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
综合系数指标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配置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本发明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采用量化分析手段,以综合系数指标指导确定快速投切电容的配置站点和配置容量。本发明应用于受端系统,能够兼顾故障下对各电压薄弱站点的无功电压支撑和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得出有效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案,有效提高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具体说来,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对电压薄弱站点的无功电压支撑;(2)本发明采用故障集的方式考虑多种故障,分析更全面;(3)本发明兼顾了配置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计算V-Q灵敏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获取综合系数指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归一化处理的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并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S20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S30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并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S40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并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S50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以受端系统为研究重点,搜集或建立待研究的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确定需要研究的故障集{F1,F2,…,FM},其中Fi为第i个故障,M为所考虑的故障总数,确定N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B1,B2,…,BN}。
然后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计算分析得到在故障集{F1,F2,…,FM}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A1,A2,…,An}。
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计算候选站点Bi对薄弱站点集{A1,A2,…,An}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Ki(i=1,2,...,N)。其中V-Q灵敏度Ki越大,说明在第i处站点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对薄弱站点集{A1,A2,…,An}中各站点的总体电压支撑作用越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V-Q灵敏度Ki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计算。
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V-Q灵敏度:
S301当在候选站点投入预设容量大小的快速投切电容器后,计算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
S302根据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以及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对应的加权系数,获得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假设在站点Bi投入预设容量大小为QMvar的快速投切电容器,薄弱站点集{A1,A2,…,An}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为{ΔVi1,ΔVi2,…,ΔVin},则:
其中,cj为加权系数,体现站点j的重要性。
根据Ki(i=1,2,...,N)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C1,C2,…,Cm}。
假设配置站点集{C1,C2,…,Cm}最大配置容量为:
{Q1,max=t1,max×Q1,Q2,max=t2,max×Q2,…,Qm,max=tm×Qm}
其中Qi是配置站点集中站点Ci中的单组快速投切电容器容量,ti,max是站点Ci中配置单组容量为Qi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最大可配置组数。根据正交试验理论,配置站点集{C1,C2,…,Cm}中各站点快投投切电容器的容量配置问题实质是一个多因素且水平数不同的试验问题。因此,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可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每一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包括了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站点及其配置容量。对于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可设置综合系数指标,该综合系数指标要能反映受端系统故障后的电压支撑效果。因此,可将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与上述的V-Q灵敏度Ki进行关联,作为综合系数指标,用以反映候选容量配置方案所具备的电压支撑效果。
较佳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综合系数指标,该综合系数指标一方面能反映受端系统故障后的电压支撑效果,另一方面又兼顾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如图3所示,该综合系数指标通过如下方法获取:
S401对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进行基于故障集的系统故障暂态仿真,针对故障集中的每一个故障,获取薄弱站点集中的每一站点在该故障结束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并对该持续时间作归一化处理;
S402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持续时间计算当前候选配置方案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S403根据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获取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假设根据正交试验方法有L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1,L],配置站点集{C1,C2,…,Cm}中各站点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容量为{Ql,1,Ql,2,…,Ql,m},配置总容量为对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进行基于故障集{F1,F2,…,FM}的系统故障暂态仿真。针对故障集{F1,F2,…,FM}中的每一个故障,获取薄弱站点集{A1,A2,…,An}中的每一站点在发生该故障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
假设对于故障Fj的仿真结果,薄弱站点集{A1,A2,…,An}中各站点在故障Fj结束后电压低于阈值Vpu的持续时间为{Tj,1,Tj,2,…,Tj,n},对该持续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Wl。该电压支撑强度指标Wl反映了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薄弱站点集{A1,A2,…,An}中各站点的电压支撑的有效性,可依据上述归一化处理后的持续时间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具体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Wl如下:
其中,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Tj,i指薄弱站点集中的站点i在故障j结束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n为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T1、T2为归一化处理过程中的可调参数,归一化处理的曲线示意图如图4所示。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Wl越大则电压支撑强度越大,且Wl≤n×M。
然后根据电压支撑强度指标Wl、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Ql、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计算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可为考虑各因素的加权计算。该综合系数指标既考虑到了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又考虑了配置总容量,因此具备有效性和经济性。
本实施例中给出一种具体的综合系数指标,参照如下公式:
Qi,max=ti,max×Qi
其中,f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的综合系数指标;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n为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Q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ti,max为配置站点集中的站点i的最大可配置组数;Qi是配置站点集中站点i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m为配置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c′1、c′2为可调权重系数;a为可调系数,0<a≤1。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在经济性方面,以Ql作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的经济性指标。其中a用于调节配置总容量对fl的影响,a越小,配置总容量对fl的影响越小。
最终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筛选出最佳容量配置方案,根据最佳容量配置方案为配置站点集中的各站点选择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组数,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使快速投切电容器发挥最大效用,提高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
综合以上内容,本发明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采用量化分析手段,以衡量对于各电压薄弱站点的电压支撑作用强度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配置方案的经济性指标指导确定快速投切电容的配置站点和配置容量。具体说来,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对电压薄弱站点的无功电压支撑;(2)本发明采用故障集的方式考虑多种故障,分析更全面;(3)本发明兼顾了配置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4)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利用了归一化处理手段、综合系数指标利用了加权求和方法,其中相应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灵活性。
因此,将本发明应用于受端系统,能够兼顾故障下对各电压薄弱站点的无功电压支撑和配置方案的经济性,得出有效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案,提高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该配置系统应用于受端系统,能够得出有效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案,兼顾有效性和经济性。下面给出该配置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包括:
故障集获取模块10,用于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
候选站点确定模块20,用于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薄弱站点确定模块30,用于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灵敏度计算模块40,用于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配置站点确定模块50,用于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候选方案生成模块60,用于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
综合系数指标计算模块70,用于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配置方案生成模块80,用于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灵敏度计算模块40包括:
瞬时电压增幅计算模块401,用于在候选站点投入预设容量大小的快速投切电容器后,计算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
加权计算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以及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对应的加权系数,获得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综合系数指标计算模块70包括:
故障仿真计算模块701,用于对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进行基于所述故障集的系统故障暂态仿真,针对所述故障集中的每一个故障,获取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每一站点在发生该故障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并对该持续时间作归一化处理;
电压支撑强度指标计算模块702,用于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持续时间计算当前候选配置方案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综合计算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获取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压支撑强度指标计算模块702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其中,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Tj,i指薄弱站点集中的站点i在故障j结束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n为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T1、T2为归一化处理过程中的可调参数。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综合计算模块703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综合系数指标:
Qi,max=ti,max×Qi
其中,f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的综合系数指标;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n为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Q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ti,max为配置站点集中的站点i的最大可配置组数;Qi是配置站点集中站点i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m为配置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c′1、c′2为可调权重系数;a为可调系数,0<a≤1。
以上各个模块其具体功能的实现方法,可参照上述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实施例中的公开的方法,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并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并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并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当在候选站点投入预设容量大小的快速投切电容器后,计算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
根据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以及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对应的加权系数,获得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对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进行基于所述故障集的系统故障暂态仿真,针对所述故障集中的每一个故障,获取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每一站点在该故障结束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并对该持续时间作归一化处理;
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持续时间计算当前候选配置方案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根据所述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获取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支撑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Tj,i指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站点i在故障j结束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n为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所述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T1、T2为归一化处理过程中的可调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系数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Qi,max=ti,max×Qi
其中,f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的综合系数指标;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n为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所述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Q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ti,max为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的站点i的最大可配置组数;Qi是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站点i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m为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c′1、c′2为可调权重系数;a为可调系数,0<a≤1。
6.一种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故障集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受端系统的仿真模型确定故障集;
候选站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若干个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候选站点;
薄弱站点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受端系统所对应的区域,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得到在所述故障集下暂态电压失稳的薄弱站点集;
灵敏度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程序获得各个所述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配置站点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V-Q灵敏度的大小确定待配置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站点集;
候选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得到若干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
综合系数指标计算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配置方案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综合系数指标的大小从候选容量配置方案中选择最佳容量配置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灵敏度计算模块包括:
瞬时电压增幅计算模块,用于在候选站点投入预设容量大小的快速投切电容器后,计算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
加权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的瞬时电压增幅,以及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对应的加权系数,获得候选站点对所述薄弱站点集中各站点电压的V-Q灵敏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系数指标计算模块包括:
故障仿真计算模块,用于对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进行基于所述故障集的系统故障暂态仿真,针对所述故障集中的每一个故障,获取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每一站点在发生该故障后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并对该持续时间作归一化处理;
电压支撑强度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归一化处理后的持续时间计算当前候选配置方案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综合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支撑强度指标、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所述配置站点集中各站点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和最大可配置组数,获取当前候选容量配置方案的综合系数指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支撑强度指标计算模块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电压支撑强度指标:
其中,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Tj,i指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站点i在故障j结束电压低于阈值的持续时间;n为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所述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T1、T2为归一化处理过程中的可调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计算模块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综合系数指标:
Qi,max=ti,max×Qi
其中,f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的综合系数指标;Wl指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电压支撑强度指标;n为所述薄弱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M为所述故障集中的元素个数;Ql为候选容量配置方案l对应的快速投切电容器配置总容量;ti,max为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的站点i的最大可配置组数;Qi是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站点i的单组电容器的容量;m为所述配置站点集中的元素个数;c′1、c′2为可调权重系数;a为可调系数,0<a≤1。
CN201510452598.2A 2015-07-27 2015-07-27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16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2598.2A CN105162131B (zh) 2015-07-27 2015-07-27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2598.2A CN105162131B (zh) 2015-07-27 2015-07-27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2131A CN105162131A (zh) 2015-12-16
CN105162131B true CN105162131B (zh) 2018-01-30

Family

ID=5480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2598.2A Active CN105162131B (zh) 2015-07-27 2015-07-27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62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8746A (zh) * 2017-07-19 2017-10-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城市智慧小区电网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0224411B (zh) * 2019-07-12 2023-01-2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一种无功电压紧急协调控制系统选点定容方法
CN113205190B (zh) * 2021-04-14 2022-05-13 昆山中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网的储能安全预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30605U (zh) * 2014-05-30 2014-12-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故障快速投切的本地无功控制系统
CN104037783B (zh) * 2014-05-30 2016-04-2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直流落点受端系统的无功控制装置配置区域的确定方法
CN104092223A (zh) * 2014-06-30 2014-10-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各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指标的方法
CN104332988B (zh) * 2014-10-22 2018-04-2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直流落点受端系统的动态无功设备配置区域的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2131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7783B (zh) 多直流落点受端系统的无功控制装置配置区域的确定方法
CN103401238B (zh) 一种基于总体测辨法的电力负荷建模方法
CN105162131B (zh) 快速投切电容器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6908671A (zh) 一种非侵入式家用负荷智能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4155537B (zh) 低频正弦相位扰动的孤岛检测方法
CN104077494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仿真评价方法
CN103107546B (zh) 评估多直流落点系统中站点对逆变站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
CN103094905A (zh) 一种动态无功补偿配置点的选择方法
CN104332988B (zh) 多直流落点受端系统的动态无功设备配置区域的确定方法
CN106872818A (zh) 一种光储联合发电装置的并网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502735A (zh) 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柜的三相不平衡监测系统
CN108008253A (zh) 模拟电网及网上负载测试系统装置及其防孤岛测试方法
CN105548741A (zh) 一种用于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低电压运行能力的检测方法
CN104779640B (zh) 防分布式发电系统向电网倒灌电功率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944177A (zh) 混合储能微网系统截止频率确定方法及输出功率控制方法
CN102769292B (zh) 一种增强风电场电压安全裕度的方法
CN103489137B (zh) 一种风电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动作序列确定方法
CN102904266A (zh) 一种确立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适网性的方法
CN102222438B (zh) 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的动模实验装置
CN105486945A (zh) 一种10kV线路线损异常的判断方法
CN108448586A (zh) 一种微电网供电质量评估及其模拟负荷均衡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215856A (zh) 一种大电网电能量值动态校核方法
CN106856331A (zh) 一种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并网性能测试方法
CN206250767U (zh) 直流微电网的控制设备及直流微电网系统
CN106849113A (zh) 一种基于数模混合仿真的无功优化器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15

Address after: 510700 3rd, 4th and 5th floors of building J1 and 3rd floor of building J3, No.11 Kexiang Road, Science City,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water Donggang 8,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POWER GRI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