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8128A -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8128A
CN105158128A CN201510638050.7A CN201510638050A CN105158128A CN 105158128 A CN105158128 A CN 105158128A CN 201510638050 A CN201510638050 A CN 201510638050A CN 105158128 A CN105158128 A CN 1051581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sampling
station
sampling mechanism
recover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380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58128B (zh
Inventor
魏燕定
田埂
陈立
方升
赵洁
金立帅
储燎原
瞿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5106380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8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8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8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58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81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安装于流化床反应室外;检测装置具有密封的外壳,外壳内设有能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取出样品的采样机构,采样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时位于采样工位,采样机构退出流化床反应室后使样品下落时位于分散工位,采样机构在采样工位和分散工位往复运动;采样机构与流化床反应室的室壁密封配合;外壳内设置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和相机,相机拍摄样品下落的过程;外壳内设有收集样品的回收机构。本发明具有将颗粒粒径的实时检测引出至流化床反应室外部,改善了检测环境,降低了对检测设备的检测速度和额外清洗附件要求的优点。

Description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线检测制粒流化床内的颗粒直径分布的检测装置。
技术背景
制粒流化床将制药过程中的制粒、包衣和干燥一步完成,广泛用于制药生产环节中。
流化床制得的颗粒直径范围不仅影响下一步工艺流程,也影响着最终的药品质量。现有的制粒流化床操作参数在生产时候是固定的,而原料的批次和环境会随着时间变化,操作参数不能随着这些变化而改变,这将会造成所得的药品质量一致性差,甚至不合格。对颗粒直径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可以根据这些变化改变操作参数,使得颗粒直径分布在期望的范围内,不仅可以监测制粒的过程,而且药品的质量也能得到控制,所以对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的直径的在线检测十分有必要。
现有的颗粒设备检测设备分为离线和在线式两种,离线检测需要将采集的样品送到实验室,检测具有滞后性,不满足实际要求;而在线式分为光学探头,电容探头,压力测量和声学法等,这些检测设备成本高,而且为基于模型的间接估计,存在一定的模型误差。并且以上方法都存在着缺陷。例如,由于固体颗粒的遮挡,容易造成探头和检测窗口的污染,直接采用图像法很难用于浓相区的测量。另外,流化过程中,颗粒运动速度较高,对于设备的检测速度要求较高,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光学探头和电容探头是点测量方法,很难得到全局测量结果。声学测量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影响等等。因此,需要新的测量方法解决气固流化床中固体颗粒直径分布的测量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何使用低成本设备准确的在线检测流化床内固体颗粒的直径分布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一种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安装于流化床反应室外;
检测装置具有密封的外壳,外壳内设有能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取出样品的采样机构,采样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时位于采样工位,采样机构退出流化床反应室后使样品下落时位于分散工位,采样机构在采样工位和分散工位往复运动;采样机构与流化床反应室的室壁密封配合;
外壳内设置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和相机,相机拍摄样品下落的过程;外壳内设有收集样品的回收机构。
使用采样机构将流化床反应室中的局部样品取出,将流化床内部运动的颗粒引出至流化床反应室外部,在检测装置的外壳中使样品下落,然后由视觉检测系统对下落的颗粒进行粒径分布的检测。检测装置中颗粒下落的速度低于流化床反应室中的速度,避免了颗粒污染相机镜头,相机能够拍摄到清晰的颗粒下落图像,从而能够准确检测颗粒的直径分布情况。将颗粒粒径的实时检测引出至流化床反应室外部,改善了检测环境,降低了对检测设备的检测速度和额外清洗附件的要求,整个检测设备可以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造,整个检测装置密封,对检测样品不会引入外界污染,符合GMP生产标准。
进一步,视觉检测单元的光源有点光源和凸透镜组成,凸透镜位于点光源与相机之间,相机上安装远心镜头,样品的下落路径位于凸透镜与远心镜头之间,点光源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相机、远心镜头、凸透镜和点光源同轴线安装。
凸透镜将点光源变成平行光,平行光束穿过下落的颗粒,然后光束由远心镜头汇聚给相机成像,使用远心镜头是为了使得颗粒的成像大小不会因为颗粒与相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回收机构位于采样机构下方,采样机构在分散工位时,回收机构处于能够承接样品的收料工位;采样机构分散完成后,回收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将样品送回到达回收工位;以相机拍摄的图片中没有样品颗粒作为采样机构分散完成;回收机构在收料工位和回收工位往复运动。
在采样机构将样品从流化床反应室中取出后,采样机构到达分散工位,样品下落,相机拍摄样品下落的图像。当采样机构取出的样品全部落下后,相机拍摄的图像中不再出现样品颗粒,则认为样品分散完成,回收机构带着回收到的样品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回收完成后,回收机构复位到收料工位。通常以回收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暂停一段时间后认为回收完成,回收机构暂停的时间由人为设定。回收机构复位到收料工位之后,采样机构从分散工位到达采样工位,等待下一次采样。
进一步,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之间设有漏斗,漏斗对准回收机构的接料部;相机的拍摄区域覆盖漏斗的出料口到回收机构之间的区域。漏斗能够将从采样机构中落下的样品汇聚后下落,从而使样品能尽量落入回收机构中,有利于样品的充分回收。
进一步,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分别包括各自的外套筒,内套筒和推动件;外套筒与流化床反应室固定连接,内套筒设有允许样品进入其内的开口,内套筒插入外套筒中,内套筒与推动件连接;
采样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内套筒到达采样工位;采样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内套筒到达分散工位;
回收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回收机构到达回收工位;回收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回收机构位于收料工位。
进一步,内套筒包括筒身、前端盖和后端盖,筒身呈圆柱形,开口设置于筒身上;前端盖与外套筒密封配合,后端盖通过连杆与推动件连接;采样工位时,采样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流化床反应室内且开口朝上;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其外套筒且开口朝下;回收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流化床反应室内且开口朝下;收料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其外套筒且开口朝上;回收机构在收料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对准漏斗的出料口。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作为回收机构接收下落样品的接料部。
采样机构在采样工位时,样品经采开口落入采样机构的筒身中。随后采样机构的筒身一边向远离流化床反应室的方向平动,一边转动是开口转向朝下。采样机构到达分散工位时,样品经开口离开采样机构,依靠重力下落。
采样机构到达分散工位时,回收机构在收料工位,回收机构承接从采样机构下落的样品。当采样机构取出的样品分散完成后,回收机构的内套筒一边向靠近流化床反应室的方向平动,一边转动是开口转向朝下。回收机构到达回收工位时,样品在重力和流化床反应室的负压作用下,经开口离开回收机构,回到流化床反应室内。
进一步,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各自的连杆与各自的推动件可转动连接,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各自的外套筒分别上开设有螺旋槽,内套筒上有滑销,滑销插入并沿螺旋槽移动;滑销从螺旋槽的起点移动到终点、内套筒的开口朝向上、下翻转。以螺旋槽靠近流化床反应室的一端作为起点,远离流化床反应室的一端作为终点。
外套筒上开设有直槽,直槽与外套筒轴线平行,直槽与螺旋槽首尾相接形成导向轨道,直槽与螺旋槽之间圆弧过渡。滑销进入直槽后,内套筒平动而不周向转动。直槽的作用在于保证内套筒的开口完全进入外套筒内之后,内套筒才开始旋转。
进一步,连杆远离内套筒的末端具有延伸段,延伸段上安装有压板,延伸段与压板组合成与连杆同轴的圆柱形,延伸段和压板上分别设置凹槽,延伸段的凹槽和压板的凹槽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槽,推动件与连杆连接,推动件的前端与所述圆柱槽间隙配合;推动件前端设有轴肩,延伸段和压板上设置与轴肩间隙配合的凹环。圆柱形槽推动件之间的间隙、凹环与轴肩之间的间隙容纳润滑液,使得推动件与连杆之间的转动顺畅,以利于内套筒的翻转。
进一步,采样机构的外套筒和回收机构的外套筒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通洁净压缩气体的进气口,采样机构的进气口在分散完成后通气,回收机构的进气口在回收工位时通气;采样机构在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的进气口在采样机构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回收机构在回收工位时,回收机构的进气口在回收机构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
为了使得回收更加彻底,在样品分散阶段结束时,向采样机构的向外套筒进气口吹入短时间的洁净的压缩气体,对残留在采样机构的内套筒和外套筒内的样品进行吹扫,这些残留样品也掉落在漏斗中,接着落入到回收机构的内套筒。这时候,检测装置内部与流化床反应室隔绝,通入压缩气体使得装置内压力升高,利于后面回收阶段样品颗粒的回收。
当回收机构的内套筒伸入流化床,使得检测装置内部和流化床反应室的内部相通时,样品颗粒因为压力差被吸回流化床反应室内部,这里需要在回收阶段时向回收机构的外套通进气口通入洁净压缩空气,使得样品回收更加彻底,也就是样品颗粒被充分吸回到流化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样品采样机构将流化床内部运动的颗粒引出至流化床外部,进行减速处理,然后由视觉检测单元对下落的样品颗粒进行粒径分布的检测,改善了检测环境,降低了对检测设备的检测速度和额外清洗附件的要求,整个检测设备可以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造,密封,对检测样品无外界污染。
2、通过设置回收机构,在样品粒径分布检测完成后,由回收机构将样品送回到流化床反应室内部,整个样品的采集、检测和回收都实现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误差和污染的引入,增加了对制药过程的监测能力。
3、通过在采样机构的外套筒和回收机构的外套筒上设置压缩气体的通气口,能够将采样机构取出的样品彻底回收,送回流化床反应室内部,避免对下一次采样的粒径检测造成影响,粒径检测的准确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在流化床反应室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视觉检测单元拍摄样品分散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采样机构的分解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样机构内套筒结构图,其中a是开口朝下时内套筒的示意图,b是开口朝上时内套筒的示意图。
图6是采样机构外套筒结构图。
图7是回收机构内套筒结构图。
图8是回收机构外套筒结构图。
图9是采样机构在采样工位时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采样机构在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回收机构在回收工位时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流化床反应室,2、采样机构的外套筒,3、采样机构的内套筒,4、远心镜头,5、相机,6、采样机构的压板,7、采样机构的推动件,8、回收机构的推动件,9、回收机构的压板,10、回收机构的内套筒,111、点光源,112、凸透镜,12、回收机构的外套筒,13、漏斗,14、回收机构的连接螺钉,21、采样机构的螺旋槽的起点,22、采样机构的螺旋槽的终点,23、采样机构的通气口,31、采样机构的内套筒的前端盖,32、采样机构的滑销,33、采样机构的内套筒的筒身,34、采样机构的连杆,35、采样机构的内套筒的后端盖101、回收机构的内套筒的前端盖,102、回收机构的滑销,103、回收机构的内套筒的筒身,104、回收机构的连杆,105、回收机构的内套筒的后端盖,121、回收机构的螺旋槽的起点,122、回收机构的螺旋槽的终点,123、回收机构的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检测装置A安装于流化床反应室1外;检测装置A具有密封的外壳,外壳B与流化床反应室1之间密封连接,外壳内形成密封的空腔。
如图2所示,检测装置A的外壳内设有能伸入流化床反应室1内取出样品的采样机构I,采样机构I伸入流化床反应室1时位于采样工位,采样机构I退出流化床反应室1后使样品下落时位于分散工位,采样机构I在采样工位和分散工位往复运动;采样机构I与流化床反应室1的室壁密封配合;外壳内设置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和相机5,相机5拍摄样品下落的过程;外壳内设有收集样品的回收机构II。回收机构II位于采样机构I下方,采样机构I和回收机构II之间设有漏斗13。漏斗13使从采样机构I采集的样品颗粒先汇聚再下落,避免样品颗粒污染相机5镜头。另外,漏斗13对准回收机构II,有利于样品的充分回收。
如图3所示,视觉检测单元的光源有点光源111和凸透镜112组成,凸透镜112位于点光源111与相机5之间,相机5上安装远心镜头4,样品的下落路径位于凸透镜112与远心镜头4之间,点光源111处于凸透镜112的焦点处。相机5、远心镜头4、凸透镜112和点光源111同轴线安装。凸透镜112将点光源111变成平行光,平行光束穿过下落的颗粒,然后光束由远心镜头4汇聚给相机5成像,使用远心镜头4是为了使得颗粒的成像大小不会因为颗粒与相机5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相机5的拍摄区域覆盖漏斗13的出料口到回收机构II之间的区域。
如图4所示,采样机构I包括外套筒2,内套筒3和推动件7;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2与流化床反应室1固定连接,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设有允许样品进入其内的开口,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插入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2中,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与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7连接,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7在第一极限位置时,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的开口部分外露于流化床反应室1内、采样机构I到达采样工位;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7在第二极限位置时,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的开口部分外露于外套筒2、采样机构I到达分散工位,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7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4所示,内套筒3包括筒身33、前端盖31和后端盖35,筒身33呈圆柱形,开口设置于筒身33;前端盖31与外套筒2密封配合,后端盖35通过连杆34与推动件7连接。推动件可以是电动伸缩杆或者气缸。
如图5所示,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2上开设有螺旋槽,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3上有滑销32,滑销32插入并沿螺旋槽移动;滑销32从螺旋槽的起点移动到终点、内套筒3翻转180°。以螺旋槽靠近流化床反应室1的一端作为起点,远离流化床反应室1的一端作为终点。
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2上开设有直槽,直槽与外套筒2轴线平行,直槽与螺旋槽首尾相接形成导向轨道,直槽与螺旋槽之间圆弧过渡。滑销进入直槽后,内套筒3平动而不周向转动。
导向轨道以螺旋槽的起点作为起点21,以直槽的终点作为终点22。推动件7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滑销32位于导向轨道的起点21,内套筒3的开口朝上以允许样品落入内套筒3中。推动件7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滑销32位于导向轨道的终点22,内套筒3的开口朝下以使样品从采样机构I落下。
采样机构I中,内套筒3的滑销先经过螺旋槽,开口先在外套筒2内完成从朝上到朝下的翻转,滑销32位于螺旋槽内时,内套筒3的开口完全在外套筒2的覆盖区域内。当滑销32进入直槽时,即内套筒3的开口朝下后,内套筒3沿着直槽平动,内套筒3的开口逐步露出,样品从开口处落下。
使用螺旋槽实现内套筒3翻转时,内套筒3需要一边跟随推动件7平动,一边在螺旋槽的作用下转动,因此,连杆34与推动件7必须是可转动连接。连杆34与推动件7的连接方式如图4的放大区域所示:连杆34远离内套筒3的末端具有延伸段,延伸段上安装有压板6,延伸段与压板6组合成与连杆34同轴的圆柱形,延伸段和压板6上分别设置凹槽,延伸段的凹槽和压板6的凹槽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槽,推动件7与连杆34连接,推动件的前端与所述圆柱槽间隙配合;推动件7前端设有轴肩,延伸段和压板6上设置与轴肩间隙配合的凹环。圆柱形槽和推动件7之间的间隙、凹环与轴肩之间的间隙容纳润滑液,使得推动件7与连杆34之间的转动顺畅,以利于内套筒3的翻转。
当然,为了实现内套筒3的开口在朝上位置和朝下位置往复变化,也可以直接在推动件7与内套筒3之间加入电机,用电机带动内套筒3旋转,也一样可以实现开口朝向的翻转。实现内套筒3的180°翻转的方式不局限于说明书附图中的举例。
如图1和图9-11所示,回收机构II的结构与采样机构I基本相同。回收机构II也具有外套筒12,内套筒10和推动件8。如图6所示,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包括筒身103、前端盖101和后端盖105,筒身103呈圆柱形,筒身103上有开口,开口允许样品落入筒身103内;前端盖101与外套筒12密封配合,后端盖105通过连杆104与推动件8连接。
如图8所示,回收机构II的外套筒12上开设螺旋槽和直槽,螺旋槽和直槽首尾相接形成导向轨道,内套筒10的滑销102插入并沿导向轨道移动。要注意的是:回收机构II的推动件8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滑销102位于导向轨道的起点121,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的开口部分外露于流化床反应室1内,回收机构II到达回收工位,此时,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的开口朝下,以便样品从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落出。回收机构II的推动件8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滑销102位于导向轨道的终点122,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的开口部分外露于外套筒12内,回收机构II到达收料工位,此时,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的开口朝上,以便承接从采样机构I落下的样品。
需要注意的是,回收机构II中,直槽的作用在于使内套筒10平移一段距离,使内套筒10的开口完全进入外套筒12后再进入螺旋槽内,开口朝向逐步翻转。即回收机构II的滑销102位于直槽内时,内套筒10的开口未完全进入外套筒12中,内套筒10的开口保持朝上。当内套筒10进入螺旋槽时,内套筒10的开口完全把外套筒12封闭,此时内套筒10才开始旋转。
回收机构II的连杆104和其推动件8的方式与采样机构I中的完全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回收机构II在收料工位时,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的前端盖101与回收机构II的外套筒12密封配合;同时,采样机构I处于分散工位,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10的前端盖101与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12密封配合;利用两个前端盖101与各自的外套筒12密封,将流化床反应室1与检测装置A的内部环境隔离。
结合图5和图7中,我们要注意到回收机构II与采样机构I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以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10和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10均开口朝上时来比较,回收机构II的滑销与采样机构I的滑销位于不同侧。若采样机构I的滑销位于内套筒10左侧,则回收机构II的滑销位于内套筒10右侧。若采样机构I的滑销位于内套筒10右侧,则回收机构II的滑销位于内套筒10左侧。正是滑销在内套筒10的不同侧,才使当采样机构I的开口朝下时,回收机构II的开口朝上;从而使回收机构II能承接从采样机构I落下的样品。
如图6和图8所示,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和回收机构II的外套筒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通洁净压缩气体的进气口,采样机构I的进气口23在分散完成后通气,回收机构II的进气口123在回收工位时通气;采样机构I在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I的进气口23在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回收机构II在回收工位时,回收机构II的进气口123在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通压缩气体是为了吹扫内套筒和外套筒上残留的样品,使样品回收更彻底。
本发明的运行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进行流化床准备工作,包括加入底粉,连接喷液装置和设置好流化床运行参数,运行流化床。复位和检查粒径检测装置,使得检测装置处于初始状态,开启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采样机构I位于分散工位,回收机构II位于收料工位。
(2)样品采集,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向前伸长,以靠近流化床的方向作为前,采样机构I内套筒向靠近流化床方向运动,采样机构I内套筒滑销在导向轨道的作用下,采样机构I内套筒旋转进入流化床内部,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由初始状态的开口朝下变成开口朝上,流化床内部的颗粒进入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完成样品的采集,如图9所示。
(3)样品分散,采样机构I的推动件向后缩短,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向远离流化床方向运动,采样机构I内套筒在导向轨道的作用下旋转离开流化床内部,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前端盖密封采样机构I的外套筒,流化床内部颗粒停止进入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采样机构I的内套筒由开口朝上变成开口朝下,颗粒因为重力作用掉落到漏斗13内,完成样品的分散。为了使得回收更加彻底,采用洁净的压缩气体经过采样机构I外套筒进气口,对残留在采样机构I内套筒和采样机构I外套筒内的样品进行吹扫,这些残留样品也掉落在漏斗13中完成样品分散,如图10所示。
(4)视觉检测,从漏斗13内掉落的颗粒,进入视觉检测范围,视觉系统拍摄颗粒照片,视觉系统对照片进行去噪、灰度化和二值化预处理,根据颗粒图像区域的像素面积,完成对颗粒直径的计算,得到各颗粒直径颗粒数目的分布,并将结果保存。待到相机5拍摄的检测区域图片中没有颗粒时,该样品检测结束。
(5)样品回收,回收机构II的推动件向前伸长,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向靠近流化床方向运动,回收机构II内套筒滑杆在回收机构II外套筒滑槽的作用下,旋转进入流化床内部,采样机构I内套筒由开口朝上变成开口朝下,回收机构II内套筒的颗粒样品进入流化床内部,完成样品的回收。为了使得回收更加彻底,可以采用洁净的压缩气体经过采样机构I外套筒进气口,对残留在采样机构I内套筒和采样机构I外套筒内的样品进行吹扫,如图11所示。
(6)装置复位,回收机构II的推动件向后缩短,将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向远离流化床方向运动,回收机构II内套筒的滑销在导向轨道的作用下,旋转离开流化床内部,回收机构II的内套筒前端盖密封回收机构II外套筒,流化床内部颗粒不能进入回收机构II内套筒,采样机构I内套筒由开口朝下变成开口朝上,完成装置的复位,准备下一次检测。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9)

1.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安装于流化床反应室外;检测装置具有密封的外壳,外壳内设有能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取出样品的采样机构,采样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时位于采样工位,采样机构退出流化床反应室后使样品下落时位于分散工位,采样机构在采样工位和分散工位往复运动;采样机构与流化床反应室的室壁密封配合;外壳内设置视觉检测机构,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光源和相机,相机拍摄样品下落的过程;外壳内设有收集样品的回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视觉检测单元的光源有点光源和凸透镜组成,凸透镜位于点光源与相机之间,相机上安装远心镜头,样品的下落路径位于凸透镜与远心镜头之间,点光源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收机构位于采样机构下方,采样机构在分散工位时,回收机构处于能够承接样品的收料工位;采样机构分散完成后,回收机构伸入流化床反应室内将样品送回到达回收工位;以相机拍摄的图片中没有样品颗粒作为采样机构分散完成;回收机构在收料工位和回收工位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之间设有漏斗,漏斗对准回收机构的接料部;相机的拍摄区域覆盖漏斗的出料口到回收机构之间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分别包括各自的外套筒,内套筒和推动件;外套筒与流化床反应室固定连接,内套筒设有允许样品进入其内的开口,内套筒插入外套筒中,内套筒与推动件连接;采样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内套筒到达采样工位;采样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内套筒到达分散工位;回收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回收机构到达回收工位;回收机构的推动件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回收机构位于收料工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筒包括筒身、前端盖和后端盖,筒身呈圆柱形,开口设置于筒身上;前端盖与外套筒密封配合,后端盖通过连杆与推动件连接;采样工位时,采样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流化床反应室内且开口朝上;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其外套筒且开口朝下;回收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流化床反应室内且开口朝下;收料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露出其外套筒且开口朝上;回收机构在收料工位时,回收机构的内套筒开口对准漏斗的出料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各自的连杆与各自的推动件可转动连接,采样机构和回收机构各自的外套筒分别上开设有螺旋槽,内套筒上有滑销,滑销插入并沿螺旋槽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远离内套筒的末端具有延伸段,延伸段上安装有压板,延伸段与压板组合成与连杆同轴的圆柱形,延伸段和压板上分别设置凹槽,延伸段的凹槽和压板的凹槽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柱槽,推动件与连杆连接,推动件的前端与所述圆柱槽间隙配合;推动件前端设有轴肩,延伸段和压板上设置与轴肩间隙配合的凹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样机构的外套筒和回收机构的外套筒上分别设有各自的通洁净压缩气体的进气口,采样机构的进气口在分散完成后通气,回收机构的进气口在回收工位时通气;采样机构在分散工位时,采样机构的进气口在采样机构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回收机构在回收工位时,回收机构的进气口在回收机构的内套筒的开口区域内。
CN201510638050.7A 2015-09-29 2015-09-29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8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8050.7A CN105158128B (zh) 2015-09-29 2015-09-29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38050.7A CN105158128B (zh) 2015-09-29 2015-09-29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8128A true CN105158128A (zh) 2015-12-16
CN105158128B CN105158128B (zh) 2018-04-13

Family

ID=54799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3805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58128B (zh) 2015-09-29 2015-09-29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812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7116A (zh) * 2016-08-31 2018-03-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光传感器
CN107870138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浙江大学 用于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性质在线检测的装置
CN108072668A (zh) * 2016-11-18 2018-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光电检测的枪弹外观缺陷自动识别系统
CN109406328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法测定流化床换热器列管内颗粒分布的装置
CN109759295A (zh) * 2017-11-09 2019-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粉体表面平坦化方法和粉体树脂涂装装置
CN110802043A (zh) * 2019-11-12 2020-02-18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全自动水分检测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9798A (ja) * 2009-10-20 2011-05-06 Ricoh Co Ltd 流動層中粉体可視化装置
CN104062210A (zh) * 2013-12-13 2014-09-24 郑州轻工业学院 颗粒采集及检测系统
CN204128924U (zh) * 2014-11-03 2015-01-28 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粒度检测装置
CN104634708A (zh) * 2015-02-13 2015-05-20 西安石油大学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流化床内颗粒密度和粒径分布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9798A (ja) * 2009-10-20 2011-05-06 Ricoh Co Ltd 流動層中粉体可視化装置
CN104062210A (zh) * 2013-12-13 2014-09-24 郑州轻工业学院 颗粒采集及检测系统
CN204128924U (zh) * 2014-11-03 2015-01-28 辽宁丽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粒度检测装置
CN104634708A (zh) * 2015-02-13 2015-05-20 西安石油大学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流化床内颗粒密度和粒径分布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宇龙等: "基于 CCA- LSSVM 在线检测流化床平均粒径", 《微计算机信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7116A (zh) * 2016-08-31 2018-03-1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光传感器
CN107870138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浙江大学 用于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性质在线检测的装置
CN107870138B (zh) * 2016-09-23 2020-04-28 浙江大学 用于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性质在线检测的装置
CN108072668A (zh) * 2016-11-18 2018-05-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光电检测的枪弹外观缺陷自动识别系统
CN109406328A (zh) * 2017-08-17 2019-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法测定流化床换热器列管内颗粒分布的装置
CN109406328B (zh) * 2017-08-17 2021-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法测定流化床换热器列管内颗粒分布的装置
CN109759295A (zh) * 2017-11-09 2019-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粉体表面平坦化方法和粉体树脂涂装装置
CN110802043A (zh) * 2019-11-12 2020-02-18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 全自动水分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8128B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8128A (zh) 制粒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CN105158127B (zh) 基于压差采样的制药流化床颗粒直径分布在线检测装置
CN106546516B (zh) 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多性质的在线检测装置
CN104062302B (zh) 玻璃瓶在线检测系统
CN207300810U (zh) 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
CN104062210B (zh) 颗粒采集及检测系统
CN103316847B (zh) 一种玻璃转盘视觉筛选装置
CN107870138B (zh) 用于流化床制粒过程中颗粒性质在线检测的装置
CN202305427U (zh) 纸碗纸杯底检测仪
CN107449698A (zh) 颗粒饲料在线取样检测装置
CN105414056A (zh) 一种转动式自动分拣机及分拣方法
CN207600891U (zh) 一种物料粒度在线检测仪
CN102539442A (zh) 一种冷镦产品在线视觉检测系统
CN110068579A (zh) 智能ai外观检测系统
CN206609797U (zh) 零件立体视觉检测机
CN105056831B (zh) 具有颗粒在线图像分析控制的平模生物质制粒装备
CN109490314B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传感检测装置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
CN210163356U (zh) 烟花制粒裹药机检测控制装置
CN113145485B (zh) 瓶体检测设备
CN206701848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13118050B (zh) 瓶体剔除装置及瓶体检测设备
CN214503261U (zh) 一种烧结燃料煤在线粒度检测装置
CN109470609A (zh) 一种物料粒度在线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211602967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壳侧身缺陷检测装置
CN211696275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贯穿件同心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