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45613B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45613B
CN105145613B CN201510581911.2A CN201510581911A CN105145613B CN 105145613 B CN105145613 B CN 105145613B CN 201510581911 A CN201510581911 A CN 201510581911A CN 105145613 B CN105145613 B CN 105145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pesticide
weight
agent
thiram
clothianid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819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45613A (zh
Inventor
陈玉龙
白金辉
王庆涛
白明月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ongtianba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Zhongtianba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Zhongtianba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Zhongtianbangzh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819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45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45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5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45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45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福美双,噻虫胺和福美双的比为1:(0.1‑40)。该农药组合物能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施药一次即可有效防治小麦生长期混合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节约成本,防治效率高,可减轻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在小麦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近年来,由于连作、频繁调种等因素的影响,使小麦腥黑穗病、散黑穗病、杆黑粉等多种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及蚜虫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往往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农药进行防治,例如腥黑穗病一般采用咯菌腈防治,杆黑粉病一般采用苯醚甲环唑防治,散黑穗病一般采用福美双、萎锈灵防治,猝倒病一般采用抗倒酯、矮壮素防治,根腐病一般采用多菌灵、百菌清防治,白粉病一般采用多菌灵、丙环唑防治,叶锈病病一般采用百菌清、戊唑醇防治,蚜虫一般采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防治,金针虫一般采用毒死蜱、辛硫磷防治,蛴螬一般采用克百威、噻虫嗪防治,麦秆蝇一般采用吡虫啉、乙酰甲胺磷防治。
目前,针对小麦不同的病虫害,需要多次施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而且施药次数频繁,用药量大,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施药一次即可防治小麦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可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且防治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福美双,噻虫胺和福美双的重量比为1:(0.1-40)。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噻虫胺和福美双能取得明显防治效果,用量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且能有效防治小麦混合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多种病虫害,可以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质量。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福美双,噻虫胺和福美双的重量比为1:(0.1-40)。
根据本发明,所述噻虫胺是由日本武田公司发现,由武田(现属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和拜耳公司共同开发的内吸性、广谱性新烟碱类杀虫剂,英文名称为clothianidin,CAS号为210880-92-5,结构式如下:
噻虫胺的作用机理是结合位于神经后突触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噻虫胺是一种活性高、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广谱杀虫剂,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和其他害虫均有效。
根据本发明,所述福美双是由杜邦公司和拜耳公司开发的杀菌剂,福美双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杀菌剂,主要用于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其英文名称为thiram,CAS号为137-26-8,结构式如下:
根据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作用,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和福美双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1:(1-10)。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含有活性成分戊唑醇,所述戊唑醇是由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具有内吸、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的三唑类杀菌剂,英文名称为tebuconazole,CAS号为107534-96-3,结构式如下:
戊唑醇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和戊唑醇的重量比可以为1:(0.01-2);进一步优选为1:(0.1-0.5);即三种活性组分噻虫胺、福美双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0.1-40):(0.01-2),优选为1:(1-10):(0.1-0.5)。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含有助剂,且活性组分的总重量可以为农药组合物总重量的10-90%。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助剂可以为该领域中常用的助剂,如可以为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着色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分散剂可以为木质素磺酸钠、萘甲醛缩聚物磺酸盐、聚羧酸盐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润湿剂可以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拉开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防冻剂可以为乙二醇、1,2-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增稠剂可以为硅酸镁铝、黄原胶或白炭黑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成膜剂可以为阿拉伯胶、动物胶、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和均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粘结剂可以为淀粉、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固体惰性载体可以为高岭土、硅藻土、白炭黑、海泡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防腐剂和着色剂也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物质,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组分已经混合,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不同的剂型,具体剂型可以根据添加不同的助剂进行制备,例如,农药的剂型可以制备成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种子处理干粉剂等。
其中,在各剂型中,活性成分的总重量可以为农药组合物总质量的10-90%,而对其它成分及含量无特殊要求,可以采取本领域常规的配比,例如,以下各剂型除含有10-90重量%的活性成分外,本发明其它助剂的种类及含量均无特殊要求,可以采取本领域常规的配比。
例如,悬浮种衣剂一般含有2-5重量%分散剂、0-2重量%润湿剂、0-5重量%防冻剂、0-5重量%增稠剂,0-1重量%消泡剂,0.5-3重量%成膜剂,0.1-5重量%着色剂,余量为水。悬浮种衣剂剂通常需湿法粉碎以获得稳定的、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
例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一般含有0.5-10重量%分散剂、0.5-5重量%润湿剂、0-5重量%粘结剂,0-5重量%着色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通常需干法粉碎以获得可自由流动的粉状固体。
例如,种子处理干粉剂一般含有0.1-5重量%分散剂、0-2重量%润湿剂、0-5重量%粘结剂,0-5重量%着色剂,余量为固体惰性载体。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通常需干法粉碎以获得可自由流动的粉状固体。
本发明中,对于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应用中,小麦的病虫害可以为腥黑穗病、杆黑粉病、散黑穗病、猝倒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蚜虫、金针虫、蛴螬和麦秆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农药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使用,例如,直接撒施在田间使用,或稀释后进行田间喷雾使用,或进行种子处理。从农药利用率高的角度考虑,使用农药的方法优选为用农药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包衣或拌种。
其中,上述农药组合物在每亩地上的用量或种子处理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可以根据有效成分的亩用量或种子处理用量及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调节,例如可以使每亩地上的有效成分的总施用量为1-50g,或者每100kg种子的有效成分用量为20-100g。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噻虫胺购自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福美双购自新沂永诚化工有限公司;戊唑醇购自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木质素磺酸钠购自高唐华东木质素有限公司;黄原胶购自淄博叶胜实业有限公司;硅酸镁铝购自济南永泰化工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上海迈图高新材料集团;聚乙烯醇购自山西三维集团;均聚醋酸乙烯酯购自宏明实业化工;酸性大红购自山东济宁运河染化有限公司;萘甲醛缩聚物磺酸盐购自上海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月桂醇硫酸钠购自广州市远乘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高岭土购自徐州矿业集团;聚羧酸盐购自上海是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硅藻土购自河南万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购自禾大化学品(上海)有限公司;拉开粉购自新沂市飞皇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1-7均为悬浮种衣剂,活性组分(噻虫胺+福美双)的总含量均为26重量%(具体见表1),除活性组分外,其它助剂组分均为: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表1
实施例8-14均为悬浮种衣剂,活性组分(噻虫胺+福美双+戊唑醇)的总含量均为26重量%(具体见表2),除活性组分外,其它助剂组分为: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表2
实施例15-17中,活性组分的重量比均为噻虫胺:福美双:戊唑醇=1:4:0.2,活性组分的总含量以及具体的助剂和制备的农药剂型具体见表3。
表3
对比例1
26%噻虫胺悬浮种衣剂
噻虫胺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2
26%福美双悬浮种衣剂
福美双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3
2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戊唑醇26重量%,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4
26%噻虫胺·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噻虫胺21.7重量%,戊唑醇4.3重量%,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5
26%福美双·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福美双24.8重量%,戊唑醇1.2重量%,木质素磺酸钠4重量%,黄原胶0.2重量%,硅酸镁铝0.5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1重量%,聚乙烯醇0.5%,均聚醋酸乙烯酯0.5%,酸性大红1.0%,水添加至100重量%。
测试实施例1
试验地点:山东省菏泽市一农户地内进行。该地块地势平坦,地力均匀,三年内连续种植小麦-玉米。种植后的各处理区小麦按常规生产管理。小麦品种为新麦18。
分别采用实施例1-17和对比例1-5的种衣剂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即不对小麦进行包衣处理),每种种衣剂的用量均为200g/100kg种子。分别将上述种衣剂兑水稀释50%后充分摇匀。用塑料袋盛好精选后的种子,将稀释药液倒在种子上快速摇晃,直至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根据颜色判断),然后在室内摊开晾干备播。2014年10月20日播种,采用人工播种机等行距播种,行距为20cm,播量15kg/亩。
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调查不同处理对地下害虫、蚜虫、麦秆蝇、种传病害以及白粉病、叶锈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具体病虫害的统计方法如下所述。
小麦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的防治效果的统计方法为:
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穴,共计20穴。调查时挖土取样调查活虫数,挖土深度至30cm,根据式(I)计算防虫效果(防治效果)。
小麦蚜虫和麦秆蝇防治效果的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点4株,调查小麦植株上的蚜虫(或麦秆蝇)头数,根据公式(I)计算防虫效果。
小麦根腐病的调查方法为:每个处理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个处理小区调查30株,调查各处理区苗期根腐病的病株率及病情指数,根据式(II)和式(III)计算防治效果。
根腐病病情分级指数:0级:茎基和主须根上均无病斑;1级:茎基和主根上有少量病斑;3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4-1/2;5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多且大,病斑面积占茎基和根总面积的1/2-3/4;7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绕颈现象,但根系并未死亡;9级:根系坏死,植株地上部萎蔫或死亡。
小麦白粉病调查方法:每小区对角线固定五点取样,每点查0.25平方米植株,小麦起身拔节期调查基部1-5片叶,抽穗后调查每株的旗叶及旗叶下第一片叶。
小麦白粉病的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小麦叶锈病的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或对角线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三片叶(若有旗叶则包括旗叶),以每片叶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
小麦叶锈病的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76%以上。
小麦腥黑穗病、秆黑粉病、散黑穗病、根腐病的病情统计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中《杀菌剂防治禾谷类种传病害》的指导方法进行。
表4
由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噻虫胺和福美双复配组合物相对于单成分的噻虫胺或福美双,防治效果更好,具有更强的增效作用,二者复配可以防治小麦的多种病害。将实施例1-7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噻虫胺和福美双的重量比为1:(1-10)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噻虫胺和福美双的重量比为1:4时对小麦上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
由表4中的实施例8-14与对比例1-5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本法发明的另外一个组合物噻虫胺、福美双和萎锈灵的三元复配相对于单成分噻虫胺、福美双或戊唑醇,具有更强的增效作用,并且可防治小麦整个生长周期的多种主要病虫害,减少施药次数,节约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噻虫胺、福美双和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10):(0.1-0.5)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三者的重量比为1:4:0.2时防治效果最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噻虫胺、福美双和戊唑醇,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福美双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0.1-40):(0.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噻虫胺、福美双与戊唑醇的重量比为1:(1-10):(0.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且活性组分的总重量为农药组合物总重量的10-90%,其余为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增稠剂、成膜剂、粘结剂、着色剂和固体惰性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小麦病虫害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其中,所述小麦病虫害为腥黑穗病、杆黑粉病、散黑穗病、猝倒病、根腐病、白粉病、叶锈病、蚜虫、金针虫、蛴螬和麦秆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防治小麦病虫害时使用的方法是将该组合物用于小麦种子处理。
CN201510581911.2A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05145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911.2A CN105145613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1911.2A CN105145613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5613A CN105145613A (zh) 2015-12-16
CN105145613B true CN105145613B (zh) 2017-07-14

Family

ID=54787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1911.2A Active CN105145613B (zh) 2015-09-14 2015-09-14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456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528072A (ja) * 2007-05-31 2010-08-19 シンジェンタ パーティシペーションズ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植物繁殖体、植物体、及び/又は植物器官を保護する方法
CN103283763A (zh) * 2012-02-23 2013-09-11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防病的悬浮种衣剂
US20150094203A1 (en) * 2013-10-01 2015-04-02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s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45613A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0946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吡虫啉的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0502653C (zh) 一种防治小麦真菌病害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2578126B (zh) 一种含吡唑醚菌酯的农用杀菌复配组合物
CN101548677B (zh) 乙嘧酚与三唑类杀菌组合物
CN100477913C (zh) 一种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复配杀菌剂
CN101822255B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2228038A (zh) 一种含氟虫腈的杀虫、杀菌玉米种衣剂
CN101822251A (zh) 含有苯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CN105766986A (zh) 农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351209B (zh) 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75679B (zh) 一种采用悬浮种衣剂处理小麦种子的方法
CN105475335B (zh) 含有噻呋酰胺和精甲霜灵以及噻虫嗪的悬浮种衣剂
CN105145613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60156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0370901C (zh) 生物胶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372528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94067B (zh) 含有噻呋酰胺和精甲霜灵以及噻虫胺的悬浮种衣剂
CN101697722B (zh)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1690487A (zh)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1731230A (zh) 含有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5309467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711868B (zh) 一种含咪鲜胺和生物抗菌物质hsaf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070236A (zh) 一种含有种菌唑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296469B (zh) 一种含甲基硫菌灵和氯氟醚菌唑的农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