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8016A -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8016A
CN105138016A CN201510406956.6A CN201510406956A CN105138016A CN 105138016 A CN105138016 A CN 105138016A CN 201510406956 A CN201510406956 A CN 201510406956A CN 105138016 A CN105138016 A CN 105138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response
timer
time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69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8016B (zh
Inventor
邹亮
郭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uzhou AT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zhou AT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zhou AT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zhou AT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069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80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8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80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80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80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因为S模式应答允许的延迟有128us,在延迟时间内,允许其它模式正常工作,使得既能保证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的应答率,还不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载防撞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载防撞系统(即TCAS-TrafficAlertandCollisionAvoidanceSystem)由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定义,是防止空中飞机危险接近和相撞事故发生的必不可少的设备。TCAS主要用于为飞机提供空中安全分隔保证,系统采用二次雷达的方式探测附近空域的接近飞机,必要时,提醒飞行员采取规避措施以与其它飞机保持适当的安全间距,达到防碰撞的目的。通过近几年的飞行实践证明,该系统是防止飞机空中相撞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克服了地面空中交通管制的局限性,能提供超出地面交通管制所能提供的飞行安全保证能力,对应付空中突发的危险接近,避免空中相撞有巨大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飞行总量不断增加,飞行任务更加多样化,有限的空域必须容纳更多的飞机,而对于飞机,安全飞行永远摆在第一位,因此,无论在民用领域,还是军用领域,都对空中交通飞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防撞设备综合了防撞功能、ADS-B(包含out和in两种)、TAWS等功能。其中实现防撞功能是通过控制天线波束指向,对飞机前、后、左、右四个区域进行扫描询问,附近装有空管应答机(S模式/ATCRBS应答机)的飞机(目标机),就会做出应答。根据收到的应答信号,获得目标机的高度、高度变化率、相对距离、相对距离变化率、方位等目标信息,监视、跟踪目标,建立、更新和维护目标航迹。将监视和更新的目标航迹与本机信息综合,评估出目标机的不同的威胁级别,从而产生交通咨询,或进一步依据威胁程度产生分析咨询,防止与其它飞机发生碰撞;当双方都装有防撞系统时,能够通过S模式数据链交换防撞信息,达到相互配合避让的目的。否则,机载防撞系统将引导本机实现主动避让。ADS-Bout是将包含本机经度、纬度、速度、时间、高度等数据,按各种类型分成多个56位的数据,并插入特定的格式字段中,组装成多个适合于1090ES数据链传输的不同类型的ADS-B消息,按不同的速率将这些报文通过全向天线以广播的形式发射出去,使其他飞机或者相应的地面站能收到本机的相关信息。TAWS除保留GPWS的基本警告功能外,还具有地形显示功能、前视地形警告能力和地形净空基底算法等新增扩展功能。TAWS的基本功能根据飞行的不同阶段,定义了多种告警模式,告警计算机存储了各种告警模式相对应的极限数据。告警计算机将其他系统输送来的飞机实际状态的数据与存储的极限数据相比较,若实际状态超越了某一告警模式的极限,表明飞机可能有撞地危险,系统就输出相应的告警信息。
所以,在综合监视中就会存在多种模式的编码(包括A模式询问编码、C模式询问编码、S询问编码、断续震荡、ADS-B相关编码、A模式应答编码、C模式应答编码、S模式应答编码等)。现有的防撞设备的编码是将询问编码和应答编码在两个不同的部件或者分机中实现。这就需要不同的分机来处理不同的编码方式,分机数量的增加不仅使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而且设备的体积更大,这是实现综合监视的较大的障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
更进一步地,上述触发信号的来源包括来自第一CPU的常规模式的询问触发信号、来自第二CPU的S模式询问触发信号以及断续震荡触发信号、以及来自译码模块的S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以及常规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中断机制,当有外部中断触发时,立即停止当前的编码,转而进行指定模式的编码。
更进一步地,上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判断是否已达应答上限,并判断定时器是否不为0,有其中之一是,则此次S模式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定时器开始计数;所述定时器的初始值为0。
更进一步地,上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具体为:步骤21.定时器开始计数,允许所有模式的触发信号正常工作,其中所有模式包括: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22.当定时器=D1,置Flag1=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1为断续震荡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1=1表示禁止断续震荡工作标志,D1=(D7-64-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步骤23.当定时器=D2,置Flag2=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2为长S模式询问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2=1表示禁止长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2=(D7-33.75-30)微秒;步骤24.当定时器=D3,置Flag3=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3为带SPI的A模式应答时间,Flag3=1表示禁止SPI格式的A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3=(D7-24.65-30)微秒;步骤25.当定时器=D4,置Flag4=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4为C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4=1表示表示禁止C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4=(D7-21-30)微秒;步骤26.当定时器=D5,置Flag5=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5为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需要的时间,Flag5=1表示禁止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5=(D7-20.3-30)微秒;步骤27.当定时器=D6,置Flag6=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6为短S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6=1表示表示禁止短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6=(D7-19.75-30)微秒;步骤28.当定时器=D7,S模式应答开始编码,定时器清零,各个标志置0,置busy_flag为1,所述busy_flag=1是指任意的模式正在编码的标志。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S模式应答触发,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模式时且S_reply_limit_flag=1,S_reply_limit_flag=1表示已达到应答上限或者S模式应答延迟定时器不为0,表示有S应答触发正在被响应时,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进行step2;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128us时,根据S模式应答触发的长短指示进行S模式应答编码。
更进一步地,如果是长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112us;如果是短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56us。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非spiA/C模式应答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且Flag5=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的应答编码。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SpiA模式应答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pi的A模式且Flag3=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spi的A模式的应答编码。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短S模式询问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第二CPU送来的短S模式询问编码触发且Flag6=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否则此次将数据存入FIFO_A中转到step2;step2:定时器计时到10ms时,转到step1的工作;step3:进行短S模式的询问编码。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因为S模式应答延迟128us,所以在S模式应答触发等待本机进行S模式应答编码的时间内,允许其它的模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而其它模式不需要或者需要的应答延迟非常短,所以其它模式之间存在互斥性,在同时触发时可以采用优先级策略,同等优先级之间按先到先发的原则进行;为了保证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和较低的占空比要求,每完成一次编码有30us的寂静时间,寂静时间内不响应任意的编码触发。通过在S模式应答触发等待本机进行S模式应答编码的时间内,允许其它的模式将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至少节约了30%的硬件资源,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本发明所涉及的综合多模式编码方式易于软件实现,而且可以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编码模块的组成框图。
图2为中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各模式在S模式应答触发产生后可编码的标志示意图。
图4为非中断情况下S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S模式应答编码脉冲。
图6为非中断情况下非spiA/C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
图7为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应答编码脉冲。
图8为非中断情况下SpiA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SpiA模式应答编码脉冲。
图10为非中断情况下短S模式询问触发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短S模式询问编码。
图12为常规模式询问编码。
图13为非中断情况下短断续震荡触发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因为S模式应答允许的延迟有128us,所以在S模式应答触发允许的延迟时间内,允许其它模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使得既能保证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以及其它触发信号的应答率,还不增加任何额外的硬件设备,同时还节约30%的硬件条件,也能使设备达到最低的技术指标(对S模式询问的应答率不小于99%,对常规模式询问的应答率不小于90%)。
更进一步地,上述触发信号的来源包括来自第一CPU的常规模式的询问触发信号、来自第二CPU的S模式询问触发信号以及断续震荡触发信号、以及来自译码模块的S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以及常规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如图1所示,图1为编码模块的组成框图。其中:常规模式的询问为C模式询问;常规模式的应答触发包括:非SPI的A模式应答、SPI的A模式应答触发、C模式的应答触发;S模式的应答触发包括:短S模式应答触发、长S模式应答触发。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中断机制,当有外部中断触发时,立即停止当前的编码,转而进行指定模式的编码。如图2所示的中断处理的流程图,当Busy_flag=1,且中断触发时,置busy_flag=0,停止当前编码,转而进行指定模式的编码,其中Busy_flag=1是指任意的模式正在编码的标志。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法具体包括: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判断是否已达应答上限,并判断定时器是否不为0,有其中之一是,则此次S模式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定时器开始计数;所述定时器的初始值为0。通过设置应答上限以及判断定时器的值,判断是否应答该次S模式应答触发,保证应答成功,比如S_reply_limit_flag:S模式应答上限标志,根据S模式应答限制得出;应答上限:1.6ms应答不超过4次,25ms应答不超过16次,100ms应答不超过36次,1000ms应答不超过100次,通过应答上限的设置,保证应答效果。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定时器开始计数,同时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其他模式的编码正在进行,此时,定时器的值不为O,不能应答新的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此时也选择此次S模式应答触发不应答,从而保证上一次S模式应答触发的应答。
更进一步地,上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具体为:步骤21.定时器开始计数,允许所有模式的触发信号正常工作,其中所有模式包括: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22.当定时器=D1,置Flag1=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1为断续震荡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1=1表示禁止断续震荡工作标志,D1=(D7-64-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3.当定时器=D2,置Flag2=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2为长S模式询问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2=1表示禁止长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2=(D7-33.75-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4.当定时器=D3,置Flag3=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3为带SPI的A模式应答时间,Flag3=1表示禁止SPI格式的A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3=(D7-24.65-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5.当定时器=D4,置Flag4=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4为C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4=1表示表示禁止C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4=(D7-21-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6.当定时器=D5,置Flag5=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5为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需要的时间,Flag5=1表示禁止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5=(D7-20.3-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7.当定时器=D6,置Flag6=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6为短S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6=1表示表示禁止短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6=(D7-19.75-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一般为128微秒;步骤28.当定时器=D7,S模式应答开始编码,定时器清零,各个标志置0,置busy_flag为1,所述busy_flag=1是指任意的模式正在编码的标志。通过上述方式,使得不同的模式在128us允许的延迟时间范围内,允许其他模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合理利用128us允许的延迟时间,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硬件设备,而且节约30%的硬件,但还能达到最低的技术指标(对S模式询问的应答率不得小于99%,对常规模式的询问的应答率不得小于90%)。图3为各模式在S模式应答触发产生后可编码的标志示意图。
其中非中断情况下S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如图4所示。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模式时且S_reply_limit_flag=1(表示已达到一定的应答上限)或者S模式应答延迟定时器不为0(表示有S应答触发正在被响应)时,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进行step2;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128us)时,根据S模式应答触发的长短指示进行S模式应答编码,S模式应答编码脉冲如图5所示,如果是长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112us;如果是短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56us。
非中断情况下非spiA/C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如图6所示。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且Flag5=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的应答编码(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应答编码脉冲如图7所示)。
非中断情况下SpiA模式应答触发处理的流程如图8所示。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pi的A模式且Flag3=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spi的A模式的应答编码(SpiA模式应答编码脉冲如图9所示)。
非中断情况下短S模式询问触发处理的流程如图10所示,其具体包括step1:当CPU2送来的短S模式询问编码触发且Flag6=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否则此次将数据存入FIFO_A中转到step2;step2:定时器1计时到10ms时,转到step1的工作;step3:进行短S模式的询问编码(短S模式询问编码如图11所示)。
非中断情况下长S模式、常规模式询问触发处理与短S模式询问触发处理的流程类似,常规模式询问编码如图12所示;非中断情况下短断续震荡触发处理的流程如图13所示,FIFO_A存储的是待发射的短S模式询问数据;FIFO_B存储的是待发射的长S模式询问数据;FIFO_C存储的是待发射的常规模式询问数据;短断续震荡脉冲编码与图5相同,其具体包括Step1:当CPU2送来的断续震荡触发且Flag1=0且Busy_flag=0且FIFO_A,FIFO_B,FIFO_C为空,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3,;否则将数据存入FIFO_D中转到step2;Step2:定时器4计时到10ms时,转到step1的工作;Step3:进行短断续震荡脉冲编码(短断续震荡脉冲编码如图5所示)。
中断情况下模式的处理:当接收到外部的中断信号时,停止当前的编码,进行指定的编码操作,如果是应答编码被中断,则此次应答编码丢弃;如果是询问编码或者断续震荡被中断,可以先将此次询问编码或者断续震荡的数据缓存等中断过后重新进行编码。
上述的实施例中所给出的结构,是提供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本发明并不限定仅取前述公开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作出种种修改或调整,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步骤一、设置编码模块,所述编码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触发信号完成不同模式的编码,从而输出编码脉冲,所述编码模块接收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二、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启动定时器进行计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所述定时器的阈值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信号的来源包括来自第一CPU的常规模式的询问触发信号、来自第二CPU的S模式询问触发信号以及断续震荡触发信号、以及来自译码模块的S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以及常规模式的应答触发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中断机制,当有外部中断触发时,立即停止当前的编码,转而进行指定模式的编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当编码模块收到S模式应答触发信号时,判断是否已达应答上限,并判断定时器是否不为0,有其中之一是,则此次S模式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定时器开始计数;所述定时器的初始值为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允许其它模式的触发信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正常工作具体为:步骤21.定时器开始计数,允许所有模式的触发信号正常工作,其中所有模式包括:S模式应答触发、A/C模式应答触发、A/C/S模式询问触发以及断续震荡触发;步骤22.当定时器=D1,置Flag1=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1为断续震荡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1=1表示禁止断续震荡工作标志,D1=(D7-64-30)微秒,D7为S模式应答延迟所允许的时间阈值;步骤23.当定时器=D2,置Flag2=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2为长S模式询问工作需要的时间,Flag2=1表示禁止长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2=(D7-33.75-30)微秒;步骤24.当定时器=D3,置Flag3=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3为带SPI的A模式应答时间,Flag3=1表示禁止SPI格式的A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3=(D7-24.65-30)微秒;步骤25.当定时器=D4,置Flag4=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4为C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4=1表示表示禁止C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4=(D7-21-30)微秒;步骤26.当定时器=D5,置Flag5=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5为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需要的时间,Flag5=1表示禁止非SPI格式的A模式以及C模式应答工作标志,D5=(D7-20.3-30)微秒;步骤27.当定时器=D6,置Flag6=1,定时器继续计数,所述D6为短S模式询问需要的时间,Flag6=1表示表示禁止短S模式询问工作标志,D6=(D7-19.75-30)微秒;步骤28.当定时器=D7,S模式应答开始编码,定时器清零,各个标志置0,置busy_flag为1,所述busy_flag=1是指任意的模式正在编码的标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S模式应答触发,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模式时且S_reply_limit_flag=1,S_reply_limit_flag=1表示已达到应答上限或者S模式应答延迟定时器不为0,表示有S应答触发正在被响应时,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否则进行step2;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128us时,根据S模式应答触发的长短指示进行S模式应答编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是长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112us;如果是短S应答,数据块的长度为56us。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非spiA/C模式应答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且Flag5=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非spi的A模式或者C模式的应答编码。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SpiA模式应答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译码模块送来的应答触发是spi的A模式且Flag3=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转到step2;否则此次应答触发不应答;step2:应答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数;step3:当应答延时定时器等于阀值3.5us时,进行spi的A模式的应答编码。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非中断情况下短S模式询问触发处理过程,其具体包括step1:当第二CPU送来的短S模式询问编码触发且Flag6=0且Busy_flag=0时,将Busy_flag置1,否则此次将数据存入FIFO_A中转到step2;step2:定时器计时到10ms时,转到step1的工作;step3:进行短S模式的询问编码。
CN201510406956.6A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Active CN1051380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6956.6A CN105138016B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6956.6A CN105138016B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8016A true CN105138016A (zh) 2015-12-09
CN105138016B CN105138016B (zh) 2017-11-10

Family

ID=5472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6956.6A Active CN105138016B (zh) 2015-07-13 2015-07-13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80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252A (zh) * 2015-12-17 2016-03-23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1090es数据链的便携式多功能外场检查仪
CN106652571A (zh) * 2017-02-24 2017-05-10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
CN106685422A (zh) * 2017-03-02 2017-05-17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综合编译码器及方法
CN115598600A (zh) * 2022-11-28 2023-01-13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n) 一种二次雷达信号动态编码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1704A (zh) * 2004-04-16 2006-05-10 哉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时钟抽出电路以及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系统
CN101889215A (zh) * 2007-09-03 2010-11-17 塞莱斯系统集成公司 二次监视雷达中的应答检测
CN102063805A (zh) * 2009-11-16 2011-05-18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Tcas控制器与s模式控制器的集成方法
CN102355382A (zh) * 2011-09-28 2012-02-15 东南大学 一种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分析与触发的方法
CN103337200A (zh) * 2013-07-15 2013-10-02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机载防撞系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03617750A (zh) * 2013-12-05 2014-03-0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复用全向天线的混合监视防撞告警方法及其系统
US20140153632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arallel-frequency partially-coherent reception of pulse-position modulated ads-b messages
CN104267395A (zh) * 2014-09-29 2015-01-07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中交通防撞系统c模式小声呼叫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1704A (zh) * 2004-04-16 2006-05-10 哉英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和时钟抽出电路以及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传送系统
CN101889215A (zh) * 2007-09-03 2010-11-17 塞莱斯系统集成公司 二次监视雷达中的应答检测
CN102063805A (zh) * 2009-11-16 2011-05-18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Tcas控制器与s模式控制器的集成方法
CN102355382A (zh) * 2011-09-28 2012-02-15 东南大学 一种控制器局域网总线分析与触发的方法
US20140153632A1 (en) * 2012-11-30 2014-06-05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arallel-frequency partially-coherent reception of pulse-position modulated ads-b messages
CN103337200A (zh) * 2013-07-15 2013-10-02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机载防撞系统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03617750A (zh) * 2013-12-05 2014-03-0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复用全向天线的混合监视防撞告警方法及其系统
CN104267395A (zh) * 2014-09-29 2015-01-07 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中交通防撞系统c模式小声呼叫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阁: "飞行防撞系统信号转换装置的研制与开发", 《电子设计应用》 *
李国胜: "TCAS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252A (zh) * 2015-12-17 2016-03-23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1090es数据链的便携式多功能外场检查仪
CN106652571A (zh) * 2017-02-24 2017-05-10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
CN106652571B (zh) * 2017-02-24 2023-03-31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闭锁装置及方法
CN106685422A (zh) * 2017-03-02 2017-05-17 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综合编译码器及方法
CN115598600A (zh) * 2022-11-28 2023-01-13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n) 一种二次雷达信号动态编码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8016B (zh)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1497B (zh) 通航空中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和通用航空器
US11113980B2 (en) Boolean mathematics approach t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US643372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ertical profile of intruding traffic in two dimensions
EP2175290B1 (en) Transponder-based beacon transmitter for see and avoid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7170296B (zh) 用于飞行器编队相对于入侵飞行器的防撞设备及方法
US7580776B1 (en) Integrated separation assurance method for an aircraft
CN105138016A (zh) 一种基于综合监视的多模式编码方法
US10854097B2 (en) Anti-collision device and related avionic protection system, anti-collis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3693948A1 (en) Detect and avoid integration with controller pilot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cpdlc)
WO2004059445A3 (en) Ground proximity 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898934B2 (en) Prediction of vehicle maneuvers
CN205959431U (zh) 通用航空空对空监视设备、系统及通用航空器
CN110491176B (zh) 一种tcas目标混合监视实现方法
CN114120717A (zh) 一种基于do185b标准的ads-b防撞方法
Schalk et al. Detect and avoid for unmanned aircraft in very low level airspace
Lin et al. Collision avoidance solution for low-altitude flights
US676625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hibiting transponder replies
CN111667724B (zh) 一种tcas与航空器监视应用系统的集成方法
CN114155747A (zh) Acas x与ads-b目标决断告警协同方法
US20180122249A1 (en)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
CN114419933A (zh) 一种机载防撞系统
CN108877300B (zh) 一种基于face架构的空中交通告警和防碰撞系统
Mba Andeme et al. FAA Transition away from radar and towards ADS-B aircraft communication-based on accuracy
US11508244B2 (e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system and craft for collision avoidance
Tarr et al. Technology challenges inherent in safety reg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