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33675B -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33675B
CN105133675B CN201510676552.9A CN201510676552A CN105133675B CN 105133675 B CN105133675 B CN 105133675B CN 201510676552 A CN201510676552 A CN 201510676552A CN 105133675 B CN105133675 B CN 105133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wireless
sensor
voice
acquisi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765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33675A (zh
Inventor
张喻
陈�胜
刘闵华
代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lian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765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33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33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33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安装在待测桩顶的传感器(1)检测手锤(4)锤击待测桩顶产生的冲击力并通过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2)输出至无线采集模块(6),当该冲击力达到触发阈值时无线采集模块(6)自动触发采集记录过程,将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在设定的时间长度和采样点数(即采样长度)范围内保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手持终端(7),无线网络由无线采集模块(6)与手持终端(7)进行组网。在操作过程中,无线采集模块(6)与操作者的交互全部通过语音进行,可以轻轻松松完成原本费时费力的检测工作,现场检测人员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基桩检测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基桩低应变检测是岩土工程领域常用的一种检测基桩完整性的方法,其检测方法原理为:将桩视为一维弹性杆件,给桩顶施加一脉冲力,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当遇到桩阻抗变化处将产生反射和透射。根据应力波反射规律分析桩身结构完整性。现场检测在桩顶竖向激振,在桩顶产生应力波,应力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的界面(如桩底、短桩和严重离析等)或桩身截面积发生变化(如缩颈或扩颈),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通过对反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
图1为现有技术的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圆柱为待测基桩,现有技术的一套完整的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连接电缆2、低应变主机3、手锤4。例如,其中加速度传感器1可采用LC0104E前置IC压电式加速度计,连接电缆2可采标准型L5-C5加速度计连接电缆,低应变主机3可采用上海岩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基桩动测仪 YL-PIT,加速度传感器1安装在待测桩头的表面,经过黄油进行良好的耦合接触,并通过一根特制的电缆与低应变主机3相连。手锤4采用双锤头设计,能够激震出不同频率的冲击激励,一面锤头为黄铜制成,一面锤头为尼龙制成。进行基桩低应变试验时,在手锤4落下来的瞬间,待测桩产生质点加速度,由压电式加速度计1检波响应,低应变主机3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和记录点数内记录各传感器采集的瞬态加速度数据并保存。试验完毕,通过U盘将保存在低应变主机3中的采集数据导出传递给上位机5,通过上位机5中专业的低应变分析软件对待测基桩的单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分析。
现有技术中传感器与低应变主机3采用特制电缆相连,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由于低应变试验现场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电缆在试验、施工过程中很容易被损坏;
第二,由于在锤击待测桩身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响应信号非常小,或者是检测人员离桩比较远,实际很多时候要求电缆长度比较长,该信号通过较长的电缆传输时,电缆的阻抗变得不容忽视,特别是对微弱的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影响巨大,而且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干扰,从而导致到低应变主机3的信号非常差,甚至影响波形的判读;
第三,低应变主机通常比较笨重,便携性能不佳,而且升级程序无法利用无线网络进行远程在线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信号稳定、且便于人机交互的基桩检测装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待测桩顶的传感器、手锤、无线采集模块、连接传感器与无线采集模块的专用连接电缆、手持终端,手锤锤击待测桩顶,传感器检测手锤锤击待测桩顶的冲击力并通过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输出,无线采集模块接收传感器输出的冲击力,当该冲击力达到触发阈值时自动触发采集记录过程,将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在设定的时间长度和采样点数(即采样长度)范围内保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可将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服务器,无线网络由无线采集模块与手持终端进行组网,组网成功后,手持终端输出文本提示信息,无线采集模块输出语音提示信息,在操作过程中,无线采集模块与操作者的交互全部通过语音进行,无线采集模块接收使用者的语音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在执行过程中给出语音提示。
优选地,手持终端为平板电脑或手机,无线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WIFI技术。
优选地,当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传感器为电荷式加速度传感器;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传感器为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无线采集模块包括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电荷放大器电路、程控放大器、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触发电路、AD转换器、射频收发电路、Cortex M4 单片机、语音模块电路、功放电路、扬声器、麦克风,其中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电荷放大器电路、程控放大器、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AD转换器依次连接,AD转换器、触发电路、射频收发电路、语音模块电路均与Cortex M4 单片机相连, AD转换器还与触发电路相连,麦克风与语音模块电路相连,语音模块电路与功放电路、扬声器依次相连。
优选地,射频收发电路采用嵌入式UART-ETH-WIFI模块。
优选地,语音模块电路采用语音模块WT588D。
本发明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A、确定检测模式;
B、安装传感器;
C、启动无线采集模块,与手持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连接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D、初始化采样参数,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E、设置触发阀值,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F、等待触发,输出等待触发语音提示;
H、使能触发,记录触发地址;
I、记录数据,采样结束后输出语音提示;
J、传输数据,传输完毕后等待下一次检测,并输出语音提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传统的基桩低应变检测需要两个人协同操作完成:检测人员A背着承重的低应变设备进行采集前的相关操作,检测人员B拿着手锤等待A喊出可以击锤的命令,由于工地现场非常吵杂,需要喊的声音很大才能够听见,并且需要相隔比较近。通常对于类似深基坑的场合,有一定的高差距离,喊破嗓子也听不见。采用本发明的可语音交互的基桩检测装置,检测人员A只需操作手持终端,无线采集模块接收来自手持终端发送过来的相应指令,驱动语音模块输出语音提示,不用再费力地喊叫,检测人员B根据语音提示进行相关操作,可以轻轻松松完成原本费时费力的检测工作,现场检测人员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真正意义上实现悦享检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现场使用示意图;
图3——图2中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中的无线采集模块6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的电荷放大器电路9的电路原理图;
图5——图3中的程控放大器电路10的电路原理图;
图6——图3中的高通滤波电路11的电路原理图;
图7——图3中的低通滤波电路12的电路原理图;
图8——图3中的功放电路18的电路原理图;
图9——图2中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中,1——传感器;2——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3——低应变主机;4——手锤;5——上位机;6——无线采集模块;7——手持终端;8——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9——电荷放大器电路;10——程控放大器电路:11——高通滤波电路;12——低通滤波电路;13——触发电路;14——AD转换器;15——射频收发电路;16——Cortex M4 单片机;17——语音模块电路;18——功放电路;19——扬声器;20——麦克风;21——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现场使用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该装置为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如图2所示,该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包括传感器1、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2、无线采集模块6、手锤4、手持终端7。传感器1安装在桩顶,在安装传感器1时应先进行桩头处理,桩头处理完成后进行桩头传感器粘贴面打磨。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1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距离桩的主筋10cm左右。当桩径不大于100cm时不宜少于两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c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用掌上型钢片切切磨机在混凝土表面切出大于传感器1底面大约2-4平方厘米的一块很平的表面以便安装传感器1。桩基周围的碎片应该清楚干净,桩头不要留有未清除的砂浆层,以保证受检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传感器1与桩顶应该安装垂直并粘接牢固,粘接传感器1所用的粘接材料应采用清洁的黄油。夏天可以在黄油中掺入2-5%的石蜡,加强黄油的粘接强度。
当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传感器1应选择低频性能好的加速度传感器,如电荷式加速度传感器;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传感器1应选择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激振点选择在桩顶中心部位,宜用宽脉冲获取桩底或桩下部缺陷反射信号,宜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在落锤之前先进行预采样,采集未触发时的加速度值,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低应变动态检测试验要求在手锤锤击待测桩顶的时刻,必须同时采集到触发之前的数据和触发之后的数据,因此在无线低应变测桩仪中包含触发电路13,确定记录时间点。进行低应变动态检测试验时,正常启动加速度传感器1和手持终端7后,须在手持终端7配置接通与无线采集模块6之间的链路,设置加速度传感器1的触发阈值、记录时间长度和记录采样点数。待手锤4锤击待测桩顶,加速度传感器1实时检测手锤4的锤击力度,在预设的锤击力度下产生触发,从触发的时刻开始记录桩定的加速度数据,一直到预设记录时间长度和记录采样点数结束。记录完成后,手持终端7发出获取数据指令,无线采集模块6收到指令后,通过无线将记录数据发送给手持终端7,手持终端7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可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终端7为平板电脑或手机,无线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WIFI技术,扩大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更加增强了信号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中的无线采集模块6包括电荷放大器电路9、程控放大器电路10、高通滤波电路11、低通滤波电路12、触发电路13、AD转换器14、射频收发电路15、Cortex M4 单片机16、语音模块电路17、功放电路18、扬声器19、麦克风20。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与电荷放大器电路9相连,电荷放大器电路9的输出端与程控放大器电路10相连,程控放大器电路10的输出端与高通滤波电路11相连,高通滤波电路11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电路12相连,低通滤波电路12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14相连,AD转换器14与Cortex M4 单片机16相连,语音模块电路17、射频收发电路15与Cortex M4单片机16相连,麦克风20、语音模块电路17、功放电路18依次相连,功放电路18的输出与扬声器19相连。其中,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21包括依次相连的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电荷放大器电路9、程控放大器电路10、高通滤波电路11、低通滤波电路12、AD转换器14,触发电路13。
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采用河北秦皇岛市恒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K9101-J型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35pC/g,测量范围-100g~+100g,频率范围0.2~8000Hz,安装谐振频率28kHz(钢螺栓固定),最大横向灵敏度比<5%。
请参阅图4,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电荷放大器电路9采用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漂移宽带宽、轨对轨输出的精密运算放大器TLV2254,通过一个100pF的电容Cx组成积分运算电路,将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产生的电荷量转换成电压量。为了防止因电容Cx长时间充电导致运算放大器TLV2254饱和,因此,实际应用中需在电容Cx上并联一个100M的电阻Rx。
请参阅图5,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程控放大器电路10采用两个电压放大芯片AD8251ARMZ与AD8253ARMZ,对微弱信号进行两级放大,并在级间采用交流电容耦合电路,以得到较好的放大效果。电压放大芯片AD8251ARMZ的4、5脚接Cortex M4 单片机的通用IO引脚,提供1倍,2倍,4倍,8倍的不同倍率的增益;AD8253ARMZ的4、5脚接Cortex M4 单片机的通用IO引脚,提供1倍,10倍,100倍,1000倍的不同倍率的增益;3、8脚提供正负相等的工作电压;10、1脚输入要放大的电压信号;7脚输出放大后的电压信号;9脚是参考基准,这里直接接地,因此7脚的输出电压即为与地之间的相对电压。
请参阅图6,为高通滤波电路11的电路原理图。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高通滤波电路11的作用是抑制直流分量和50HZ的交流干扰对AD转换器14输入前端的信号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高通滤波电路11设计为4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滤波截止频率为80HZ,采用Sallen-Key滤波器结构,增益为0DB,通频带波纹系数为1DB。高通滤波电路11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构成,具有2级相同结构。第一级高通滤波,两个4.04nF的电容C1、C2连接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跨接3.05 kΩ的反馈电阻R2;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对地接13.26kΩ的电阻R1;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构成负反馈保证电路工作稳定。第二级高通滤波,通过两个1.26nF的电容C3、C4连接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跨接9.71KΩ的反馈电阻R4;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对地接13.26kΩ的电阻R3;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连接反相输入端构成负反馈保证电路工作稳定。
请参阅图7,为低通滤波电路12的电路原理图。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低通滤波电路12的作用是抑制信号传导过程中耦合的高频干扰和消除加速度检测到的高频分量,进一步凸显需要采集的有效信号。本实施例中,低通滤波电路12设计为4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滤波器截止频率为10KHz,增益为0db,通带内波纹系数为1db。低通滤波电路12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构成。第一级低通滤波,两个14.7KΩ的电阻R1、R2连接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跨接1nF的电容C2;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对地接1nF的电容C1。第二级低通滤波,通过两个6.09KΩ的电阻R3、R4连接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输出端与同相输入端之间1nF的电容C4;精密运算放大器OPA2227的同相输入端对地接1nF的电容C3。
加速度数据采集电路中,AD转换器14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16位同步采样芯片ADS8556实现。采样率设置为500kHz,经过高通滤波电路11和低通滤波电路12输出的信号连接同步采样芯片ADS8556的33,36,39脚,通过不同的3个通道同时采样。
触发电路13 采用美国ALTERA公司的EPM1270 CPLD实现,通过总线与AD转换器14的数据线连接,同时通过总线与Cortex M4单片机16的总线连接。触发电路13负责本发明的加速度传感器开始启动采集时的触发时刻、触发地址的记录以及触发等级等功能的实现,满足各种复杂的应用场合。
Cortex M4单片机16是本发明的控制核心,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407VGT6实现。STM32F407VGT6通过FSMC总线与触发电路13连接,读取触发电路13获得的AD转换器14输出的数据,并通过USART接口连接射频收发电路15获取手持终端7发送过来的设置参数及向手持终端7发送采集到的数据。Cortex M4单片机16根据触发电路13输出的触发等级判断触发时刻,将触发后一定数量的点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并发送至手持终端7。
射频收发电路15采用海凌科电子新推出的低成本嵌入式UART-ETH-WIFI模块HLK-RM04,该模块内置TCP/IP协议栈,能够实现用户串口、以太网、WIFI三个接口之间的任意转换。另外,该模块开发应用简便,只需提供5V的单电源,连接Cortex M4单片机16的UART接口,然后通过内嵌的WEB服务器将该模块的功能配置为串口转WIFI AP模式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语音模块电路17采用广州唯创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具有单片机内核、可重复擦除烧写的高性能语音模块WT588D,该模块配套的上位机软件WT588D VoiceChip操作方式简洁易懂,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更换WT588D语音模块的任何一种控制模式,把信息下载到SPI-Flash上即可。该模块与Cortex M4单片机16通过UART接口进行连接,Cortex M4单片机16通过串口发送指令来驱动语音模块电路17,从而实现播放语音信息的功能。
请参阅图8,为功放电路18的电路原理图。基桩检测工地环境通常比较恶劣,十分嘈杂,如果采用蜂鸣器或者小功率的扬声器输出语音,检测人员很难听得见。因此,需要采用大功率的扬声器进行语音的输出,而市面上常用的语音芯片都不具备如此强大的驱动能力,如果要驱动这么大功率的扬声器,就需要采用功放电路。功放电路18中选用德州仪器(TI)推出的20W 音频功率放大器LM1875作为核心单元。LM1875配合R5、R6、C3组成功率放大电路,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5与R6的比值决定,C3用于稳定LM1875的第4脚直流零电位的漂移,C5和R7的作用是防止放大器产生低频自激。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低应变测桩仪的检测流程图,本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确定检测模式。可选择设备为单次采集模式或连续采集模式。
B、安装传感器。请参阅图2及前文描述,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桩顶,在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时应先进行桩头处理,桩头处理完成后进行桩头传感器粘贴面打磨。对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宜安装在距桩中心1/2-2/3半径处,距离桩的主筋10cm左右。当桩径不大于100cm时不宜少于两个测点,当桩径大于100cm时不宜少于4个测点。用掌上型钢片切切磨机在混凝土表面切出大于传感器底面大约2-4平方厘米的一块很平的表面以便安装传感器。桩基周围的碎片应该清楚干净,桩头不要留有未清除的砂浆层,以保证受检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等同。
C、启动无线采集模块。进行无线低应变检测试验时,需启动手持终端与无线采集模块的网络链接。仪器链接成功后输出链接成功提示,同时网络指示呼吸灯闪烁并输出语音提示。
D、初始化采集参数。由手持终端发出指令,通过无线设置各传感器的采样长度,包括记录时间长度和记录采样点数,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E、设置触发阈值。无线低应变检测试验要求在手锤在不同的锤击力度时,均能正确的触发采样,因此需要设置触发等级,本发明中总共设计了7个触发等级,分别代表了7总不同的锤击力度。从触发等级1到触发等级7由低到高,越来越难触发。本步骤中,由手持终端发出指令,通过无线设置各采集模块的加速度计触发等级,作为触发比较的基准,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F、等待触发。本步骤中,操作人员将手锤锤击桩顶,导致整个待测桩顶安装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变化,产生一个阶跃脉冲信号沿着桩身传递,经过桩底反射后再次传递到安装在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在此过程中,输出等待触发语音提示。
G、判断触发。无线采集模块动态测量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并与设置的应力阈值进行比较。若达到触发阈值,则进入步骤H;若未达到触发阈值,则返回步骤F继续等待落锤。
H、使能触发,记录触发地址。本步骤及步骤G由触发电路13完成。
I、记录数据。无线采集模块内部的Cortex M4 单片机16从触发时刻开始记录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一直到预设的记录时间长度和记录的采样点数结束,结束后输出语音提示。
J、传输数据。记录完成后,手持终端7发出获取数据指令,收到指令后,无线采集模块将记录数据发送给手持终端7,手持终端7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传输完毕后返回步骤D等待下一次检测,并输出语音提示。
虽然之前的说明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原理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增补、修改和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工作要求在不背离发明准则的前提下在形式、结构、布局、比例、材料、元素、组件及其它方面有所变化。因此,在此披露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中技术方案及其合法等同物界定,而不限于此前的描述。

Claims (5)

1.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包括用于锤击待测桩顶产生冲击力的手锤(4)、安装在待测桩顶的传感器(1)、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2),所述传感器(1)检测所述手锤(4)锤击待测桩顶产生的冲击力并通过所述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2)输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采集模块(6)、手持终端(7),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通过所述传感器专用连接电缆(2)与所述传感器(1)连接,接收所述传感器(1)输出的冲击力,当该冲击力达到触发阈值时自动触发采集记录过程,将采集的加速度数据在设定的时间长度和采样点数范围内保存,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所述手持终端(7),所述手持终端(7)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并可将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服务器,所述无线网络由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与所述手持终端(7)进行组网,组网成功后,所述手持终端(7)输出文本提示信息,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输出语音提示信息,在操作过程中,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与操作者的交互全部通过语音进行,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接收使用者的语音命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在执行过程中给出语音提示;
所述无线采集模块(6)包括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电荷放大器电路(9)、程控放大器(10)、高通滤波电路(11)、低通滤波电路(12)、触发电路(13)、AD转换器(14)、射频收发电路(15)、Cortex M4 单片机(16)、语音模块电路(17)、功放电路(18)、扬声器(19)、麦克风(20),所述电荷式加速度敏感元件(8)、电荷放大器电路(9)、程控放大器(10)、高通滤波电路(11)、低通滤波电路(12)、AD转换器(14)依次连接,所述AD转换器(14)、触发电路(13)、射频收发电路(15)、语音模块电路(17)均与所述Cortex M4 单片机(16)相连,所述AD转换器(14)还与所述触发电路(13)相连,所述麦克风(20)与所述语音模块电路(17)相连,所述语音模块电路(17)与所述功放电路(18)、扬声器(19)依次相连,
所述手持终端(7)为平板电脑或手机,所述无线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1ac标准的WIFI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检测长桩的桩端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所述传感器(1)为电荷式加速度传感器;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所述传感器(1)为宽频带的速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电路(15)采用嵌入式UART-ETH-WIFI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模块电路(17)采用语音模块WT588D。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A、确定检测模式;
B、安装传感器;
C、启动无线采集模块,与手持终端进行无线连接,连接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D、初始化采样参数,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E、设置触发阀值,设置成功后输出语音提示;
F、等待触发,输出等待触发语音提示;
G、判断触发,若达到触发阈值,则进入步骤H;若未达到触发阈值,则返回步骤F;
H、使能触发,记录触发地址;
I、记录数据,采样结束后输出语音提示;
J、传输数据,传输完毕后等待下一次检测,并输出语音提示。
CN201510676552.9A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133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6552.9A CN105133675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76552.9A CN105133675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675A CN105133675A (zh) 2015-12-09
CN105133675B true CN105133675B (zh) 2017-06-20

Family

ID=5471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76552.9A Active CN105133675B (zh) 2015-10-19 2015-10-19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336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3982B (zh) * 2016-05-06 2018-10-12 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无线基桩声波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46840A (zh) * 2017-07-14 2017-10-1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动态应变测试方法
CN108982051A (zh) * 2018-08-29 2018-12-11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冲击回波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147958A (zh) * 2019-12-31 2020-05-12 武汉中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同步采集的打桩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11456122A (zh) * 2020-04-16 2020-07-28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桥梁桩基低应变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6411282B (zh) * 2022-12-27 2024-02-02 凯特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阴极保护智能桩数据监测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4729B2 (ja) * 2007-01-29 2012-06-20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コンクリート杭の健全性評価支援装置、健全性評価支援方法及び健全性評価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03382727B (zh) * 2013-06-24 2016-01-27 安徽昌宁新材料有限公司 基桩检测声测管
CN103898931B (zh) * 2014-04-11 2016-06-08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钻孔雷达的基桩三维检测装置及基桩三维检测方法
CN205348236U (zh) * 2015-10-19 2016-06-29 上海岩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33675A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33675B (zh)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1446517A (zh) 一种输电线路高塔结构振动测试方法
CN100416269C (zh) 一种用于锚杆锚固系统的无损探伤检测方法
CN106441761A (zh) 一种发动机叶片的疲劳试验装置
CN106370730A (zh) 一种基于声发射技术精确测量脆性材料损伤阈值的方法
CN205348236U (zh)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无线基桩检测装置
CN102053254A (zh) 一种激光超声波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3776903B (zh) 一种风电叶片脱层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204689297U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电梯质量检测装置
CN105067099A (zh) 一种用于地铁环境振动与噪声联合测试的方法与系统
CN107402112A (zh)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网络的运行模态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07907206A (zh) 一种固有频率在线检测系统
CN205475366U (zh) 一种基桩低应变检测装置
CN103336266A (zh) 一种便携式变电站噪声成像定位检测装置
CN107784182B (zh) 一种基于模态分析的输电铁塔沉降识别方法
CN101701882B (zh) 塔式结构刚度的快速识别方法
CN205404605U (zh) 一种无线传输的果树振动数据采集装置
CN109856671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地震探测方法及系统
CN204080883U (zh) 一种无线智能高应变传感器
CN104196065B (zh) 一种无线智能高应变传感器及无线高应变检测方法
CN103558289A (zh) 墙体瓷砖脱落隐患自主检测装置
CN107843743A (zh) 一种基于冲击加速度的强夯施工数据采集方法
CN104121981A (zh) 应用于浅海导管架海洋平台上的远程无线振动监测装置
CN10375980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机场航空噪声监测装置
CN201819901U (zh) 多功能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802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Yi Road, building 1188, building 2, No. 15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2 Shanghai City, Jiading District Nanxiang Town Huyi road 1188 Lane 20 building 4 floor B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7

Address after: 430000 No. 1 # A Workshop 301 of Sunshine Avenue Zixin Industrial Park, Jiangxi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lian (Wuh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02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Huyi Highway 1188 15 Building 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LINK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