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888A -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888A
CN105122888A CN201380002638.2A CN201380002638A CN105122888A CN 105122888 A CN105122888 A CN 105122888A CN 201380002638 A CN201380002638 A CN 201380002638A CN 105122888 A CN105122888 A CN 105122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ddress
routing iinformation
service gateway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6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888B (zh
Inventor
何宁
熊春山
陈庆鸿
朱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22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服务网关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共同服务,其中,所述第二UE为所述第一UE的通信对端;如果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共同服务,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以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使得两个基站之间的路由更优化,也减少了数据包传输的时延。

Description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服务网关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服务网关和基 站。 背景技术
当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 简称 UE) 开机附着时, 演进型基站 ( evolved NodeB, 简称 eNB )会选择为 UE服务的合适的移动性管理实体 (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简称 MME) , 再由 MME选择为 UE服务 的合适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 S-GW)和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简称 P-GW) 。 UE传输的数据包是在 UE到 P-GW 之间的演进的分组系统 (Evolved Packet System, 简称 EPS ) 承载中传输, 而每一条 EPS承载由 UE-基站之间的无线承载、 基站 -S-GW之间的 S1承 载、 S-GW-P-GW之间的 S5/S8承载 3个部分组成。
P-GW对数据包执行的功能主要有合法监听、计费、外部 PDN网络的 数据包过滤等, 而当两个 UE之间通信通过同一个 P-GW时, 并且不需要 执行上述动作(例如没有合法监听、用户包月计费)时,就可以通过 S-GW 之间优化路由的方式, 使得数据不通过 P-GW。 两个网络之间的 S-GW直 接通信, 可以减少路由损耗, 而当两个 UE拥有同一个 S-GW服务时, 基 站 1接收到用户数据时, 基站 1按照现有的技术中的方法路由到 S-GW, 在由 S-GW发送给基站 2, 而 S-GW执行的功能仅仅是转发, 造成了路由 的非优化, 带来了一定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服务网关和基站 , 使得两个 基站直接能够建立直接连接, 不需要通过服务网关进行通信。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包括:
第一服务网关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据 包,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 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如果第一服务网关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 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 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 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 中, 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 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 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承载信息中包含为所述第二 UE服 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 服务, 若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 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 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接收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 二用户数据包,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 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 第一用户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 务的第二 MM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 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 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 述第二 U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 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并向所述第一基站 发送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 址、 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 的 IP地址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 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 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 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 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 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 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在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除第一服务网关保 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所述 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 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 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 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所述第 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 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 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所 述第二 UE服务;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是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后,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获取所述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修改 请求中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 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 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网关, 所述服务网关为第一服务网关,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 据包;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 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 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触发模块, 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后, 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 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 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 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 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承载信息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 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包括为 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承载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 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若确定出所述第一服 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记录单元, 用于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第二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为所述第二 UE 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包后,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 的五元组信息的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 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 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用 于:
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 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用 于:
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根据所述第二 UE 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 所述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 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 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 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 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用 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触发模块具体用 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 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删除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 后,删除第一服务网关保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删除所述第二 UE 的承载信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 使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 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 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 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 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 所述第二 UE服务;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由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 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由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 于:
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所 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是所述第 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所 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所述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 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 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由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 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四方面及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路由信息获取模块具体用 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网关, 所述服务网关为第一服务网 关, 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据 包;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 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 的通信对端;
发射器, 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 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 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 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承载信息中包含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 关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 务网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若确定 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 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所述接收器还接收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第二用户 数据包,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 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 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 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 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根据所述第二 UE 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 所述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 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 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 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 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五方面及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 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除第一服务 网关保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 包括: 发射器,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 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所述第一服 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 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 第一服务网关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 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 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 求是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后,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中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 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结合本发明第六方面及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本发 明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还包括:
接收器,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 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 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 自 .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 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 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 的用户数据包时,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第 二 UE和第一 UE互为通信对端, 当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时,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 一路由信息,并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能够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 接连接, 而不需要通过第一 S-GW建立连接, 使得两个基站之间的路由更优 化, 也减少了数据包传输的时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 2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 3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 4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还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 5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图 6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 7为本发明服务网关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服务网关实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服务网关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 1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 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歩骤:
歩骤 101 : 第一 S-GW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 包, 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 服务,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当第一 UE有数据要发送时, 首先, 第一 UE通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 无线承载将第一用户数据包发送到第一基站, 然后, 第一基站通过与第一 S-GW之间的 S1承载,将数据包发送到第一 S-GW,第一基站和第一 S-GW 都为第一 UE服务, 当第一 S-GW从 S1接口上接收到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二 UE是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第一 S-GW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 二 UE共同服务:
第一种方式: 第一 S-GW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 地址获取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承载信息中包含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的信息, 根据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的信息确定第一 S-GW是否也为第二 UE服务, 若第一 S-GW确定 出第一 S-GW也为第二 UE服务, 则所述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 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具体地,第一 S-GW根据第二 UE的 IP地址从本地保存的各 UE承载 信息中查找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当查找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时, 并且 该承载信息中记录的为该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信息与第一 S-GW信 息相同, 则说明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就是第一 S-GW, 因此, 第 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若第一 S-GW 从本地保存的各 UE承载信息中没有查找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并且该 第二 UE的 IP地址的属性为 Operator类型, Operator类型的 IP说明该第 二 UE的 IP地址由运营商分配,则第一 S-GW可从相应的运营商服务器上 获取为该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信息, 若获取到的第二 S-GW信息与 第一 S-GW相同, 则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 共同服务。
第二种方式: 第一 S-GW记录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第一
S-GW接收为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 P-GW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包, 判断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 相同, 若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相 同, 则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一 S-GW从第一基站的 S1 口上接收到用户数据包后,根据第二 UE 的 IP地址获取为第二 UE的服务的第二 S-GW的信息, 若没有获取到, 则 第一 S-GW记录该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信息, 五元组信息包括: 源 IP 地址、 源端口号、 传输层协议、 目的 IP地址、 目的端口号, 该用户数据 包的源 IP地址即为第一 UE的 IP地址, 目的 IP地址即为第二 UE的 IP地 址。 然后, 第一 S-GW按照现有的路由机制, 将第一用户数据包发送给为 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P-GW, 然后, 第一 P-GW将第一用户数据包转发给 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P-GW, 第二 P-GW在将第一用户数据包转发给为 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S-GW,若第一 S-GW共同为第一 UE和第二 UE服务, 则第二 P-GW会将第一用户数据包转发给第一 S-GW, 第一 S-GW收到从 第二 P-GW发送来的第二用户数据包时, 记录该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 信息, 判断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是否相同, 若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 息相同, 则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若第一 S-GW只为第一 UE服务, 第二 P-GW会将第二用户数据包发送给 第二 S-GW, 第一 S-GW不会从 P-GW处接收到与第一用户数据包五元组 信息完全相同的第二用户数据包。
歩骤 102、 如果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 同服务, 则第一 S-GW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 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 息, 以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 接连接, 其中,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在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时, 第一 S-GW触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 基站通信时不再需要经过第一 S-GW, 而是直接将数据包转发给对方。 首 先, 第一 S-GW需要触发第一基站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触发第二基站获 取第二路由信息,在采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称 GPRS ) 隧道协议(GPRS Turning GTP协议的网络中, 第一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 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简称 TEID ) , 第二路由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 址, 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第一基站和 第二基站之间的承载连接可以理解为一条两端以 IP地址和 TEID标记的隧 道。
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获取到对方的路由信息后, 根据对方的路由 信息与对方建立直接通信, 即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可以直接将第一 UE的发送给第二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转发给第二基站, 在由第二基站 发送给第二 UE, 两个基站间直接通信, 不需要经过第一 S-GW, 第二 UE 向第一 UE返回的数据包也由第二基站根据第二路由信息直接发送给第一 基站, 然后第一基站转发给第一 UE。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 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二 UE和第一 UE互为通信对端, 当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时,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 一路由信息,并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能够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 接连接, 而不需要通过第一 S-GW建立连接, 使得两个基站之间的路由更优 化, 也减少了数据包传输的时延。
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第一 S-GW删除第一 S-GW保存的第一 UE的承载信息和第二 UE的承载信息,若第一 S-GW通 过记录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判断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 二 UE共同服务, 则第一 S-GW还用于删除记录的五元组信息。
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建立直接连接失败后,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之间还是按照现有的路由机制, 通过第一 S-GW建立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 如果第一 S-GW判断出第一 S-GW只为第一 UE服务,第二 UE由第二 S-GW 服务,则第一 S-GW可触发与第二 S-GW之间的本地路由建立,即第一 S-GW 可与与第二 S-GW之间直接通信, 不经过 P-GW。 或者, 第一 S-GW通过对 于第一 P-GW之间的 S5/S8接口将数据包转发给第一 P-GW,按照第一 UE和 第二 UE之间正常的承载进行通信。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 对图 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 详细说明。
图 2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本实施 例提供的方法是基于 S1-MME接口的本地路由触发和建立,这里建立本地 路由即是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 第一 S-GW 通过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 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 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 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歩骤:
歩骤 201、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根 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 一 UE和第二 UE互为通信对端,具体确定方法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这里不 再赘述。
歩骤 202、 第一 S-GW向第一 MME发送包含第一路由信息的第一承载 更新请求。
第一 MME为第一 UE服务,该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可以采用 S-GW和 MME 之间标准消息 Update Bearer Command消息进行通信, 该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消息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该第一路由信息至少包括第二 UE的 IP地址、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歩骤 203、第一 MME向第一基站发送包含第一路由信息的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
第一 MME在接收到第一 S-GW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第一 承载更新生成包含第一路由信息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并向第一基站发送第 一承载修改请求。
歩骤 204、 第一 S-GW向第二 MME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
第二 MME为第二 UE服务, 该第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路由 信息, 该第二路由信息为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 站与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歩骤 205、 第二 MME向第二基站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 修改请求。
第二 MME在接收到第一 S-GW发送的第二承载更新请求后, 生成包 含第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修改请求发送给第二基站。
歩骤 206、 第一基站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后, 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该第一 路由信息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隧道端点 标识,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第二隧道端点标识与第二基站 建立直接连接,第一基站在与第二基站通信时,根据该第二 UE的 IP地址, 将数据包转发给第二 UE。
歩骤 207、 第二基站添加第二路由信息。
第二基站在接收到第二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后, 添加第二路由信息, 该 第二路由信息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一隧道 端点标识,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 IP 地址和第一隧道端点标识与第一 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根据第一 UE的 IP地址将数据包转发给第一 UE。
歩骤 208、 第一基站向第一 MME返回第一承载修改响应。
第一承载修改响应是对第一承载修改请求的应答。 歩骤 209、 第一 MME向第一 S-GW返回第一承载更新响应。
第一承载更新响应是对第一承载更新请求的应答。
歩骤 210、 第二基站向第二 MME返回第二承载修改响应。
第二承载修改响应是对第二承载修改请求的应答。
歩骤 211、 第二 MME向第一 S-GW返回第二承载更新响应。
第二承载更新响应是对第二承载更新请求的应答。
歩骤 212、 第一 S-GW向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在第一 S-GW收到第一承载更新响应和第二承载更新响应后, 确定第 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直接连接建立成功, 则第一 S-GW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 站发送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通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直接连接建立完成。
歩骤 213、 第一 MME将第一承载更新完成消息转发给第一基站。 歩骤 214、 第一 S-GW向第二 MME发送第二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歩骤 215、 第二 MME将第二承载更新完成消息转发给第二基站。
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收到的承载更新完成消息表明直接连接建 立完成, 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可以通过建立的直接连接向对方传输数 据, 如果直接连接建立失败, 则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按照现有的路由转发 机制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 S-GW通过向第一 MME发送包含第一路由 信息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以及通过向第二 MME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的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触发本地路由的建立,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通过添加第一 路由信息、 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通过建立的直接连接发送数据, 可 减少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图 3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本实施 例提供的方法是基于 S1-MME接口的本地路由触发, 基于 X2接口的本地 路由建立。 本实施例中, 第一 S-GW向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标识以及第 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第一 MME根据第二 UE的标识获取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 并将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 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发送给第一基站,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 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 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 下歩骤:
歩骤 301、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根 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具 体确定方法和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歩骤 302、 第一 S-GW向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标识以 及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第二 UE的标识可以为第二 UE的国际移动 标识码 (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简称, IMSI) 。
歩骤 303、 第一 MME根据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的第二 UE的标识获 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第一 MME在收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的第二 UE的标识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例如第一 MME根据第二 UE的 IMSI从签约服务器 ( Home Subscriber System, 简称 HSS ) 处获取 为该第二 UE服务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从而获取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歩骤 304、 第一 MME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在第一 MME获取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后, 将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携带在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 发送给第一基站, 该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二 UE的标识。
歩骤 305、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 址、 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具体地,第一承载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和第二基站 的 IP地址,第一基站只需根据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获取第二端点标识, 其中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端点标识是一一对应的,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 UE 的无线承载标识能够获取到第二端点标识, 从而获取到第一路由信息。
歩骤 306、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
第一基站在获取到第一路由信息后, 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 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该第二路由信息包括第一基 站的 IP地址、 第一端点标识和第一 UE的 IP地址。
歩骤 307、 第二基站添加第二路由信息。
歩骤 308、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返回第二承载更新响应。
第二承载更新响应是对第二承载更新请求的应答。
歩骤 309、 第一基站向第一 MME返回第一承载修改响应。
第一承载修改响应是对第一承载修改请求的应答。
歩骤 310、 第一 MME向第一 S-GW返回第一承载更新响应。
第一承载更新响应是对第一承载更新请求的应答。
第一 S-GW在收到第一承载更新响应后, 分别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发 送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通知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承载更新完成, 具体可参照 实施例三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一 S-GW通过向第一 MME发送包含第二 UE 的标识以及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触发本地路由的 建立,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 MME发送的包含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 IP地址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获取第一路由 信息, 然后第一基站将第二路由信息发送给第二基站,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 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图 4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还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本实施 例提供的方法是基于 S1-U接口的本地路由触发和建立。 本实施例中, 第 一 S-GW直接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第一路由信息, 并直接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 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歩 骤:
歩骤 401、第一 S-GW确定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根 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具 体确定方法和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歩骤 402、 第一 S-GW向第一基站发送包含第一路由信息的第一承载更 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第一路由信息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 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该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还包括第二 UE的标识, 该 第二 UE的标识可以为第二 UE的 IMSI, 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 UE的标识 可以确定该本地路由为哪个 UE建立的。
歩骤 403、 第一 S-GW向第二基站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
第二路由信息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 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 还可以包括第一 UE的标识,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 UE标识能够确定本地路 由是为哪个 UE建立的。
歩骤 404、 弟-一基站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歩骤 405、 弟二基站添加第-二路由消息。
歩骤 406、 弟-一基站向第一 S-GW返回第-一承载更新响应。
歩骤 407、 弟二基站向第一 S-GW返回第-二承载更新响应。
歩骤 408、 弟-一 S-GW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歩骤 409、 弟—一 S-GW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本实施提供的方法, 第一 S-GW通过将通信对方的路由信息包含在承 载更新请求中直接发送给基站, 触发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分别根据对方的 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图 5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 本实施 例提供的方法是基于 S1-U接口的本地路由触发,基于 X2口的本地路由建 立。 本实施例中, 第一 S-GW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 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 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第 二基站根据第二无线承载更新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将第一路由信息 发送给第一基站,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 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歩骤: 歩骤 501、 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 服务。
第一 S-GW在接收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时, 根 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具 体确定方法和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歩骤 502、 第一 S-GW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 基站的 IP地址以及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该第二 UE的标识可以为第 二 UE的 IMSI, 第一基站通过该第二 UE的标识可以确定该本地路由为哪 个 UE建立的。若第一 S-GW上没有保存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则第一 S-GW 还需要预先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第一 S-GW可向为第二 UE服务的第 二 MME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具体地, 第一 S-GW向第二 MME发送 一个请求消息用于向第二 MME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该请求消息中包 含第二 UE的标识, 以使得第二 MME根据第二 UE标识找到当前为该第 二 UE服务的第二基站, 然后, 第二 MME将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发送给第 一 S-GW。
歩骤 503、 第一基站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 S-GW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中的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获取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然后 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歩骤 504、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
第二路由信息包括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一隧 道端点标识,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还包括第一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第一 UE的标识,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请求消息中的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发送给第二基站。
歩骤 505、 第二基站添加第二路由信息。
歩骤 506、 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返回第二承载更新响应。
歩骤 507、 第一基站向第一 S-GW返回承载更新完成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一 S-GW通过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 以触发本地路由的建立,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包含第二路由信 息的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 的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第二基站并将第一路由信 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 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图 6为本发明基站间的路由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 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歩骤:
歩骤 601、 第一基站向第一 S-GW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当第一 UE由数据包向第一 UE发送时, 第一 UE通过与第一基站之 间的无线承载将第一用户数据包发送给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接收到第一用 户数据包后, 向第一 S-GW 发送第一 UE 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第一 S-GW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 同服务, 在第一 S-GW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时, 第一 S-GW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 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第 一基站和第一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为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S-GW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 定第一 S-GW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可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不再赘述。
歩骤 602、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 S-GW的触发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 第一路由信息与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 S-GW的触发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在采用通用分组 无线服务 GTP协议的网络中, 第一路由信息至少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 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 端点标识 TEID。 对应地, 第二基站也根据第一 S-GW的触发获取第二路 由信息, 第二路由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 址和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 UE发送的第一用户数 据包时, 将第一用户数据包发送给第一 S-GW, 第一 S-GW根据第一用户 数据包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时, 触发第一基 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 S-GW的触发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第一路由信息与第二基站建立直接 连接, 使得两个基站之间的路由更优化, 也少了数据包传输的时延。
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 歩骤 602中第一基站具体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第 一路由信息:
第一种方式: 第一基站接收第一 S-GW通过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具体地, 第一 S-GW在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 服务时, 第一 S-GW将第一路由信息包含在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发送给第 一 MME, 第一 MME收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生成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发送给第一基站, 第一基站接收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后, 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对应的, 第一 S-GW也向第二 MME发送包含第 二路由信息的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 MME将第二路由信息包含在第二 承载修改请求中发送给第二基站, 第二基站添加第二路由信息。
第二种方式: 第一基站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这种方式中, 第一 S-GW在确定出第一 S-GW为第一 UE和第二 UE 共同服务时, 第一 S-GW将第一路由信息包含在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 发 送给第一基站, 并将第二路由信息包含在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发送给第二 基站, 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添加第一路由信息。
第三种方式: 首先, 第一基站接收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 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然后,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第 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第 —路由信息。 最后, 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 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 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承载标识,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是第一 MME 在接收到第一 S-GW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第一更新承载请求 消息中包含的第二 UE的标识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包含在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发送给第一基站的。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 载更新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具体为, 第一基站解析获取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第二 UE的 IP地址, 根据第二 UE的承载标识确定第二隧道端点标 识。
第四种方式: 首先, 第一基站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然后, 第一基站根据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 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第一 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图 7为本发明服务网关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 务网关作为第一服务网关, 如图 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包括:
接收模块 7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 数据包;
确定模块 72, 用于根据接收模块 71接收的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 的通信对端;
触发模块 73, 用于在确定模块 72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 第二 UE共同服务, 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 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 息, 以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 接连接, 其中,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其中, 第一路由信息至少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路由 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与第 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用于执行图 1所示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图 8为本发明服务网关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8所示, 本 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包括:
接收模块 8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 数据包;
确定模块 82, 用于根据接收模块 81接收的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 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 的通信对端;
触发模块 83, 用于在确定模块 82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 第二 UE共同服务, 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 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 息, 以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 接连接, 其中,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其中, 第一路由信息至少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路由 信息至少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与第 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确定模块 82包括: 承载信息获取单元 821, 用于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 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获取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第二 UE的承载信 息包括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822, 用于根据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 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第二 UE服务, 若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也为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第一服务网 关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可选地,触发模块 83具体用于:通过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 理实体 MME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第二 UE服务的第 二 MME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 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触发模块 83具体用于: 向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 二 UE的标识以及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第一 MME根据第二 UE 的标识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 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第一路 由信息, 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 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 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触发模块 83具体用于: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 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 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触发模块 83具体用于: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 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 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 还包括删除模块 84, 用于在第一基站和第 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除第一服务网关保存的第一 UE的承载信 息, 删除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可用于执行图 2-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 方案, 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 82包括: 记录单元和第二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其中,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第一用户数 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第二服务网关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模块接收到为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包后, 判断第二用户数据包 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第二用户数据 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第一服务网关 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在这种可行实现方式中, 确定模块确定 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的方法与实施例八不同。
图 9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作 为第一基站, 如图 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 91,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第一服务网关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 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第一服务网关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 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第一服务网关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 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 二路由信息, 以使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92,用于根据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第一路由信 息, 根据第一路由信息与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第一路由信息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路由信息 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之 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可选地,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92具体用于: 接收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 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可选地,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92具体用于:接收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第二 UE的 IP 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第一承载修改请 求是第一 MME在接收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 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 址、 将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发送给第一基站的; 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无线承载 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 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92具体用于: 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可选地,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92具体用于: 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根据第一承 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 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 得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可用于执行图 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具体实现 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图 10为本发明服务网关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 服务网关为第一服务网关, 如图 10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 100 包括: 处理器 11、 接收器 12和发射器 13, 服务网关 100还可以包括存储 器 14, 接收器 12、 发射器 13、 存储器 14都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 11相 连。 其中, 存储器 14存储执行指令, 当服务网关运行时, 处理器 11与存 储器 14之间通信, 处理器 11执行执行指令使得服务网关执行本实施例提 供的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接收器 12,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 据包;
处理器 11, 用于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发射器 13, 用于在处理器 11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 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 接, 其中,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其中, 第一路由信息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路由信息 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之 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 11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中 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获取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承载信息中包含为第 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根据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 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第二 UE 服务, 若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也为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 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 11具体用于: 记录第一用户数据包 的五元组信息;根据接收器 12接收的为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 的第二用户数据包, 判断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包 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第一用户数据 包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 可选地,发射器 13具体用于:通过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 实体 MME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 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发射器 13具体用于: 向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 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标识以及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第一 MME根据第二 UE的 标识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所 述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 的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 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 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 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发射器 13具体用于: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 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 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可选地, 发射器 13具体用于: 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 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 以使第一基站 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处理器 11还用于: 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 除第一服务网关保存的第一 UE的承载信息, 删除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 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 术方案, 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图 11为本发明基站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 基站 为第一基站, 如图 11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 200包括: 处理器 21、 接收器 22和发射器 23, 基站 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24, 接收器 22、 发射 器 23、 存储器 24都可以通过总线与处理器 21相连。 其中, 存储器 24存 储执行指令, 当基站运行时, 处理器 21与存储器 24之间通信, 处理器 21 执行执行指令使得基站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发射器 23,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 使第一服务网关根据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第一 UE和 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为第一 UE和 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第一服务网关触发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 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 二路由信息, 以使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第二 UE为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第二基站为第二 UE服务;
处理器 21, 用于根据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第 —路由信息与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第一路由信息包括: 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第二路由信息 包括: 第一 UE的 IP地址、 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之 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接收器 22, 用于接收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 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接收器 22, 还用于接收为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第二 UE的 IP地址、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是第 一 MME在接收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第一更 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将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发送给第一基站的;
处理器 21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 地址、 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发射器 23还用于, 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 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根据第一路由 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接收器 22, 还用于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一路由信息。
接收器 22, 还用于接收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第二 基站的 IP地址和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处理器 21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第一路由信息; 发射器 23还用于, 根据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 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第一基站和第二 基站根据第一路由信息和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网关, 可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技 术方案, 具体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 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歩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OM、 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4)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服务网关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据 包,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 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 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 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至 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基 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 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 服务,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 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承载信息中包含为所述第二 UE服 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 服务, 若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出第一服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确定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 同服务。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或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 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 服务,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接收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 二用户数据包,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 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 第一用户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 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 务的第二 MME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 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6. 6、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 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 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 述第二 UE的标识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 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并向所述第一基站 发送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 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 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 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7. 7、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 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 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建立直接连接。
  8. 8、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 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 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 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9. 9、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在 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除第一服务网关保 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10. 10、 一种基站间的路由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基站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所述 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 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 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 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 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 所述第二 UE服务;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 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 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 二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13. 13、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 求是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后,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获取所述 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修改 请求中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 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 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 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0或 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16. 16、 一种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网关为第一服务网关, 包 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 据包;
    确定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 一服务网关是否为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 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触发模块, 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后, 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 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直 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 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 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 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 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所 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17.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或 17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 模块包括:
    承载信息获取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 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包括为 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第一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用于根据所述承载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 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关的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若确定出所述第一服 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18. 19、 根据权利要求 16或 17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 模块包括:
    记录单元, 用于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第二服务网关确定单元, 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为所述第二 UE 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的第二用户数据包后,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 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 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6-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触发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 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16-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触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根据所述第二 UE 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 所述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 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 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 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 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16-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触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16-19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触发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 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 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23. 24、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删除模块, 用于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 后,删除第一服务网关保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删除所述第二 UE 的承载信息。
  24. 25、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 使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 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 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触发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 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路由信息获取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25.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 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 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所述第 二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26. 27、 根据权利要求 25或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信息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27. 28、 根据权利要求 25或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信息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修改请求, 所 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 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是所述第 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后, 根据所 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所述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 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 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 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28. 29、 根据权利要求 25或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信息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29. 30、 根据权利要求 25或 26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由信息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 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 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30. 31、 一种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网关为第一服务网关, 包 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用户设备 UE的第一用户数据 包;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为 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 的通信对端;
    发射器, 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确定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 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 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 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其中, 所述第 二基站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31. 32、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 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 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 所 述第二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32. 33、 根据权利要求 31或 32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 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中包含的第二 UE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所述承载信息中包含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务网 关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中包含的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服 务网关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若确定 出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也为所述第二 UE服务,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 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33. 34、 根据权利要求 31或 32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 器具体用于:
    记录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
    根据接收器接收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分组数据网关发送第二用户数 据包, 判断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的五 元组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二用户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 数据包的五元组信息相同, 则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 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34. 35、 根据权利要求 31-3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射器具体用于:
    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 MME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通过为所述第二 UE服务的第二 MME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 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35. 36、 根据权利要求 31-3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识 以及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以使所述第一 MME根据所述第二 UE 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并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修 改请求, 所述第一载修改请求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 UE 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根据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 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 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 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 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36. 37、 根据权利要求 31-3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 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37. 38、 根据权利要求 31-34任一项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射器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第二 UE的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 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并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 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 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 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38. 39、 根据权利要求 31所述的服务网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 用于:
    在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成功后, 删除第一服务 网关保存的所述第一 UE的承载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 UE的承载信息。
  39. 40、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 包括:
    发射器, 用于向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第一 UE的第一用户数据包, 以使 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根据所述第一用户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一服务网关是否 为所述第一 UE和第二 UE共同服务, 如果所述第一服务网关为所述第一 UE和所述第二 UE共同服务, 则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所述第一基站获 取与第二基站直接通信所需的第一路由信息, 以及所述第一服务网关触发 第二基站获取与所述第一基站通信所需的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所述第一基 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 连接, 其中, 所述第二 UE为所述第一 UE的通信对端, 所述第二基站为 所述第二 UE服务;
    处理器,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服务网关的触发获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直接连接。
  40. 41、 根据权利要求 40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至少包括: 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一 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二隧道端点标识, 所述第二路由信 息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 UE的 IP地址、 所述第一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 二基站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通信隧道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
  41. 42、 根据权利要求 40或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通过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 路由信息。
  42. 43、 根据权利要求 40或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为所述第一 UE服务的第一 MME发送的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 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承载标识, 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 求是所述第一 MME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后,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承载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 UE的标识地址获取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包含在所述第一承载 修改请求中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 ·,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修改请求中包含的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和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获 取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 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 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43. 44、 根据权利要求 40或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器,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 第一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一路由信息。
  44. 45、 根据权利要求 40或 41所述的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接收器,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服务网关发送的第一承载更新请求, 所 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 UE的 IP地址、所述第二 UE的标 识、 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和所述第二 UE的无线承载标识;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更新请求获取所述第一路由 信息;
    所述发射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的 IP地址向所述第二基站发 送第二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承载更新请求中包含所述第二路由信息, 以使得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二 路由信息建立直接连接。
CN201380002638.2A 2013-10-21 2013-10-21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Active CN105122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5606 WO2015058339A1 (zh) 2013-10-21 2013-10-21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888A true CN105122888A (zh) 2015-12-02
CN105122888B CN105122888B (zh) 2019-05-24

Family

ID=5299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638.2A Active CN105122888B (zh) 2013-10-21 2013-10-21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928B2 (zh)
EP (1) EP3043598B1 (zh)
CN (1) CN105122888B (zh)
WO (1) WO201505833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9221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187643A (zh) * 2017-11-28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4927A (zh) * 2013-09-26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439419B1 (en) * 2016-04-01 2019-12-18 NTT Docomo, Inc.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nection control device
US10397184B2 (en) * 2017-10-24 2019-08-2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using identifier-locator addressing (ILA)
CN10972956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无人机与控制器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0992A (zh) * 2009-05-04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1656992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和系统、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1998365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本地ip接入的通信系统中资源管理方法与装置
EP2348787A1 (en) * 2010-01-22 2011-07-27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ing system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s, and distributing unit therefor
WO2011129273A1 (ja) * 2010-04-14 2011-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管理装置、パケット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4665A (en) * 1993-11-24 1998-03-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US5729826A (en) * 1996-07-26 1998-03-17 Gavrilovich; Charles 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oving base station
US9503970B2 (en) * 2009-12-04 2016-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user location
US8626180B2 (en) * 2010-02-23 2014-0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channel between femto base stations
US8244263B2 (en) * 2010-05-26 2012-08-14 Alcatel Lucent Primary serving gateway resolution
WO2015013883A1 (zh) 2013-07-30 2015-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992A (zh) * 2008-08-19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释放方法和系统、基站、服务网关和移动性管理网元
CN101540992A (zh) * 2009-05-04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01998365A (zh) * 2009-08-14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本地ip接入的通信系统中资源管理方法与装置
EP2348787A1 (en) * 2010-01-22 2011-07-27 Alcatel Lucent Distributing system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s, and distributing unit therefor
WO2011129273A1 (ja) * 2010-04-14 2011-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管理装置、パケットゲートウェイ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29221A (zh) * 2017-08-29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21B (zh) * 2017-08-29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457489B2 (en) 2017-08-29 2022-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interaction with different user plane function entities
US11812484B2 (en) 2017-08-29 2023-1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187643A (zh) * 2017-11-28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CN112187643B (zh) * 2017-11-28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的方法、控制面网关和用户面网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888B (zh) 2019-05-24
EP3043598B1 (en) 2021-11-17
EP3043598A1 (en) 2016-07-13
WO2015058339A1 (zh) 2015-04-30
US20160262197A1 (en) 2016-09-08
EP3043598A4 (en) 2016-09-28
US9942928B2 (en)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888A (zh) 基站间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和基站
CN110167196B (zh) 分组移动网络中数据传输的支持
CN103152726B (zh) eHRPD网络中的多协议关联和拓扑检测
US101291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user plane identifier of a user device by a monitoring probe
US2006005636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rout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4040987A (zh) 用户面数据传输方法、移动管理网元、演进型基站及系统
WO2002073906A1 (fr) Systeme de gestion de terminal mobile, terminal mobile, agent et programme
CN10201403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点
US20030021253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from server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to mobile node
EP27823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e optimization during handover and access network element
CN106412996A (zh) 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JP2013506326A (ja) ネットワーク間ローミングの実現方法、システム並びに問合せ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アタッチメント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5362732B2 (ja) マルチホーミング・プロトコルのためのサポート
CN104717142A (zh) 一种基于OpenFlow协议进行移动性管理的方法
CN105393598A (zh) 网络设备及分配接入点名称的方法
KR20120126095A (ko) 이동통신 제어 방법, 시스템, 맵핑 전달 서버 및 접속 라우터
CN102611761B (zh) PMIPv6协议支持IPv6前缀分配的方法及系统
CN109196895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754460A (zh) 信息的指示方法及移动管理网元
CN102573013B (zh) 一种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设备
CN101448298B (zh) 无线分组网关设备的下行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67463B (zh) 更新报文的处理方法及系统、映射服务器和移动节点
CN102763486A (zh) 一种iwp场景下lbo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90967A (zh) 一种计费处理方法、网元及网络系统
CN101990190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选择网关方法和装置与包括该装置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