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873A -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873A
CN105122873A CN201380002745.5A CN201380002745A CN105122873A CN 105122873 A CN105122873 A CN 105122873A CN 201380002745 A CN201380002745 A CN 201380002745A CN 105122873 A CN105122873 A CN 105122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number
subframe
number information
channel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7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873B (zh
Inventor
朱松
李振宇
郭小龙
张维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122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9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基站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并通过不同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发送给终端,基站在任一信道上向终端发送帧号时,在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且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更新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因此,终端可在不同的信道上,通过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接收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并根据自身受到的无线覆盖强度,获得自身可用的帧号。

Description

一种帧号的发送、 接收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帧号的发送、 接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有数量众多的终端, 根据终端接收到基站传输的下 行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将终端划分为第一覆盖终端、 第二覆盖终端和第三覆 盖终端, 所述第一覆盖终端是指: 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门 限值的终端, 即受到较强的无线覆盖的终端; 第二覆盖终端是指: 接收到的 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大于第一门限值但大于第二门限值(所述第一们限于 大于第二门限值) 的终端, 即受到一般强度的无线覆盖的终端; 第三覆盖终 端是指: 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大于第二门限值的终端即受到较弱 的无线覆盖的终端。
在基站通过子帧向终端传输业务数据时, 第一覆盖终端能够准确解析并 获得业务数据, 而第二覆盖终端和第三覆盖终端可能会由于受到的无线覆盖 较差, 无法从基站一次发送的无线帧中解析出完整的业务数据。 对此, 基站 需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承载相同业务数据的子帧, 以便于第二覆盖 终端和第三覆盖终端能够将每次接收到的子帧中解析出的业务数据进行合 并, 最终获得完整的业务数据。
但是, 基站在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多次发送承载相同业务数据的子帧时, 需要让终端根据子帧中携带的帧号确定哪些子帧承载相同的业务数据, 即受 到无线覆盖强弱不同的终端如何获知自身可用帧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帧号的发送、 接收方法和设备, 用以使受到无 线覆盖强弱不同的终端都可获知自身的可用帧号。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帧号的发送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 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 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 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二方面, 提供了一种接收帧号的方法, 包括:
终端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所述终端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其中, 基 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 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所述终端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 号。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能够正 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具体包括:
终端判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 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终端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 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终端接收所述信道传输的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
终端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 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接收的内容, 若否,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具体包括:
终端在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 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终端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出的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使用更新后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终端接收所述信道传输的 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识别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 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终端不能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 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 述终端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具 体包括:
终端通过以下公式将正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 用的帧号: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终端接收所述信道传输的 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终端根据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 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 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终端立即接收所述非最小重 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 终端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 接收子帧。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终端接收所述信道传输的 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 数;
终端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 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 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从所述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开 始接收。
第三方面, 提供一种帧号的发送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 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 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 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 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 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四方面, 提供一种接收帧号的方法, 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 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 信道标识所表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终端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从接收到的子帧中识 别出该子帧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终端将识别出的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第五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帧号划分模块和与所述帧号划 分模块相连的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所述帧号划分模块, 用于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 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数量;
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 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 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六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 发射器, 其中:
处理器, 用于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的每一 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发射器,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 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发射器,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传输的 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 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七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 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 与所述接收模块相 连的判断模块和与所述判断模块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 用于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 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并 将接收到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其中,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判断模块, 用于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 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用于将所述判断模块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判断模块, 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能 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 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时, 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并在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返回的无法识别内 容的判断结果时,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 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还用于将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的 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判断模块和所述帧号确定模块连接的更新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 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触发所述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 用于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 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内容发送给所述所述帧号 确定模块;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判断是否 能够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不 能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 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或第七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判断模块确定能够正 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终端根据重复倍 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 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 大, 以及,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立即接收所述非最小 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 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接收 子帧。
结合第七方面,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和该实际信道质量对 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并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以及 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带相同内容 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从所述 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开始接收。
第八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 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器和与所述接收器相连 的处理器, 其中:
接收器, 用于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 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并将接收 到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其中,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每一部分 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 的子帧数量; 处理器, 用于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器发送的内容, 并将能够 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具体用于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器发送的携带相同内容的 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 上传输的子帧, 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时, 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并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返回的无法识别内容的判 断结果时,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将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器发送的内容的判断 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器。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器,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 否更新, 若是, 则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出的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使用更新后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具体用于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处理器,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判断是否能 够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不能 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识 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第八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或第八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将能够正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的内 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终端根据重复倍数 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 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大, 以及,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立即接收所述非最小重复 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 等 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 帧。
结合第八方面,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器, 具体用于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和该实际信道 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并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 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以及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带相 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 从所述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开始 接收。
第九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所述基站包括帧号划分模块和与所述帧号划 分模块相连的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所述帧号划分模块, 用于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 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 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 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 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谷。
第十方面, 提供一种基站, 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发射器, 其中:
处理器, 用于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 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发射器,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发射器,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 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 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十一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 所述终端包括信息确定模块、 与所述信息 确定模块相连的接收模块、 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的识别模块和与所述识别模 块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其中: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 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并将确定 的所述信道标识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 识所表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所述接收模块, 用于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将接 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 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进行识别, 并将能够正 确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用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第十二方面, 提供一种终端, 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 接收器和与所述存 储器和接收器相连的处理器, 其中:
所述存储器, 用于存储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器, 用于从处理器发送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传输的子 帧, 并将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 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 述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并将确定的所述信道 标识发送给所述接收器,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识所表示的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以及, 对所述接收器发送的内 容进行识别, 并将能够正确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 号。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 无论受到何种强度的无线信号覆盖的终端, 都可从一定重复倍数个携带的内容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中识别出自身 可用的帧号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 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筒要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 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帧号的方法步 骤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信道 1、 信道 2和信道 3上传输的连续 64个 子帧的帧结构;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接收帧号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帧号的方法 步骤示意图;
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接收帧号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 6 ( a )和图 6 ( b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7 ( a )和图 7 ( b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 8 ( a )和图 8 ( b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 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 为了使受到不同强度无线覆盖的终端都能够 获得自身可用的帧号, 基站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将划分得到 的各部分帧号信息分别携带在不同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 并发送给终端, 考虑到终端受到的无线覆盖强度不同, 基站可为任一部分帧号信息设置一个 对应的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传输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基站在任一信道上向终端发送帧号时,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 个子帧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 且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 例如, 某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 则在一个信道 上传输的连续 8个子帧中携带的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相同, 且每隔 8个子 帧就更新子帧一次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由于基站将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通过对应的重复倍数个子帧中向终 端发送, 因此, 终端可在不同的信道上, 通过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接收相同 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 并根据自身受到的无线覆盖强度, 获得自身可用的帧 号。
例如, 对于第一覆盖终端而言, 能够识别出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组成原 始的系统帧号信息作为自身使用的帧号; 对于第二覆盖终端和第三覆盖终端 而言, 可将自身能够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最终使得 终端根据自身受到的无线覆盖强度, 获得自身可用的帧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基站向终端发送帧号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如下:
如图 1 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帧号的方 法步骤示意图,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01 : 基站将系统帧号信息划分为至少两部分,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 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 的举例如下:
在本步骤 101中,假设系统帧号信息的长度为 n比特,基站将其划分为 2 部分,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长度为 a比特,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长度为 b比 特, a+b=n, 其中, 所述 n为大于 1的正整数, 其取值可以是目前业界可用的 系统帧号信息的比特长度, 所述 a和 b也为大于 1的正整数, a和 b小于 n, 且 a和 b之间的大小关系不限定, 如: a可大于 b, 也可小于 b, 如果 n为偶 数, a还可以等于 b。
再以基站将系统帧号信息划分为三部分的情况为例, 基站为每一部分帧 号信息设置的重复倍数如下: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IX (即第一部分帧号信息为 1倍重 复,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携带在子帧中进行传输时, 逐帧更新)、 第二部分帧号 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X (即第二部分帧号信息为 8倍重复, 第二部分帧号 信息携带在子帧中进行传输时,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8个子帧携带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内容相同, 每隔 8个子帧更新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第三部 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64X (即第三部分帧号信息为 64倍重复, 第三 部分帧号信息携带在子帧中进行传输时,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64个子帧携 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相同, 每隔 64 个子帧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
步骤 102: 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 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优选地, 用于传输子帧的信道为具有正交关系的多个信道。
若基站在步骤 101中将系统帧号信息划分得到 N个部分帧号信息, 则在 本步骤 102中, 基站确定 N个信道, 在每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一个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针对任一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 复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以及每隔重复倍数个子 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仍以步骤 101 中, 基站将系统帧号信息划分为 3部分为例, 假设系统帧 号信息长度为 9比特, 内容为 000001101 , 划分得到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初 始内容为 000, 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IX;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初始内容为 001 , 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X; 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初始内容为 101 , 对应的重复倍 数为 64X为例。
在本步骤 102中,基站可通过三个正交的信道(信道 1、信道 2和信道 3 ) 来传输携带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没信道 1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第一部 分帧号信息, 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信道 3上传输 的子帧中携带第三部分帧号信息,基站通过信道 1、信道 2和信道 3传输子帧 的过程如下:
基站通过信道 1传输携带有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由于子帧中携带 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IX, 因此,从信道 1的第一个子帧起, 信道 1 上逐帧更新携带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即: 第一个子帧中携带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000 ,第二个子帧中携带更新后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的内容是 001 , 第三个子帧中携带再次更新后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 010, 以此类推, 第八个子帧中携带的内容是 111 , 到第九个子帧又回到 000。
基站通过信道 2传输携带有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由于第二部分帧 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X, 因此, 从信道 2的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8个子 帧携带相同内容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且每隔 8个子帧更新第二部分帧号信 息的内容, 即: 第一个子帧至第八个子帧中携带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 001 , 第九个子帧至第十六个子帧携带更新后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 010, 第十七个子帧到第二十四个子帧携带再次更新后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是 011 , 以此类推, 第六十五个子帧到第七十二个子帧又回到 001。
基站通过信道 3传输携带有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由于第三部分帧 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64X, 因此, 从信道 3的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64个 子帧携带相同内容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且每隔 64个子帧更新第三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 即第一个子帧至第六十四个子帧携带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是 101 ,第六十五个子帧至一百二十八个子帧携带更新后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110, 以此类推, 更新过程与第一部分帧号信息和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更新过 程相同。
如图 2所示, 以连续 64个子帧的帧结构为例, 在信道 1、 信道 2和信道 3上分别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情况,从图 2中可以看出, 在信 道 1上的连续 64个子帧中, 逐帧更新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在信道 2上 的连续 64个子帧中,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8个子帧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相同, 且每隔 8个子帧,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一次; 在 信道 3上的连续 64个子帧中, 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 64个子帧中携带的第 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相同, 且每隔 64个子帧, 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 新一次。
当基站按照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子帧时, 终端可 从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将识别出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可用的帧号并通知基站, 具体的, 本发明中终端接 收基站发送的帧号的一个实施例描述如下:
如图 3所示,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帧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201 : 终端针对任一信道,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
由于基站通过信道发送子帧中, 不同信道上承载的子帧中携带不同的部 分帧号信息, 因此, 终端可从所述多个信道上按照任意顺序接收子帧以及子 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优选地, 在基站向终端发送帧号的实施例中, 基站可通过广播消息向终 端发送用于承载子帧的信道的信道标识, 使得终端在接收帧号时, 可根据已 获知的信道标识, 监听对应的信道, 从监听的信道上接收子帧以及子帧中携 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然, 终端也不限于通过其他方式确定承载子帧 的信道。
步骤 202: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
在本步骤 202 中, 终端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的内容后, 并不一定能够正确识别, 这是因为: 受到无线信号覆盖较弱的终 端, 需要接收到足够数量的携带有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时, 才能 对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合并、 识别。 若从某一信道上接收的携带相同内 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不够, 就无法合并、 识别出部分帧号信息。
对此, 可以根据终端正确识别内容所需的子帧数量, 为终端定义对应的 重复倍数,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指: 终端从连续至少重复倍数个子帧 中获得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后, 能够正确识别出该内容。 通过重复倍数的概念可将部分帧号信息与终端之间建立关联关系, 即: 对应某一个重复倍数的终端, 只能正确识别出对应相同重复倍数或大于该重 复倍数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假设终端 A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X, 则基站通 过 3个信道传输的子帧中, 终端接收到连续 8个携带相同内容的第二部分帧 号信息或连续 64个携带相同内容的第三部分帧号时, 才有可能正确识别所述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和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而接收到的内容逐帧 变换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时, 终端是无法识别的。
因此, 在本步骤 202 中, 终端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 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的具体做法为: 终端判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 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终端能够正 确识别接收到的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终端不能够正确识别接 收到的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以上是将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归一化为 IX、 8X、 64X为例来进行说明的, 例如, 如果终端实际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2~8的情况可归一化为 8X, 实际对应 的重复倍数 9~64的情况可归一化为 64X,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筒化运算。 当 然, 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对终端的重复倍数做归一化处理, 而是直接按照终 端实际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上述处理。 例如: 终端 A在接收到连续 20个携 带相同内容的子帧时, 可从中识别出接收到的内容, 基站通过信道 1承载的 子帧逐帧变化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信道 2中承载的子帧每隔 8个子帧 更新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信道 3中承载的中承载的子帧每隔 64个子帧 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在此情况下, 终端无法识别第一部分帧号信 息和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但能够识别第三帧号信息。 再例如, 终端 B 在接收 到连续 4个携带相同内容的子帧时,可从中识别出接收到的内容,此时终端 B 有可能能够识别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和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但无法识别第一部 分帧号信息。
步骤 203:所述终端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 终端如果只能识别出一个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 则直接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作为自身使用的帧号; 终端如果能够识别 出多个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则可将这多个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 用的帧号。 通知给基站时, 基站能够正确识别该帧号即可。
一种可行的组成帧号的方式为:
若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二进制数值, 则直接将识别出的各部 分帧号的内容组合在一起。 例如: 终端 A识别出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00、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01、 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101 , 则 终端 A组成的帧号为 000001101。
若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 10进制数值, 则可通过以下公式(1 ) 将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A= ^a; * ( 1 )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例如: 终端 A识别出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的内容为 1、 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5 , 则终端组成的帧号为 0*64+1*8+5*1=13。
通过图 1和图 3所示的方案, 基站并不直接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完 整的系统帧号信息, 而是将其划分为多个部分, 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上传输 的子帧, 将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终端, 在发送部分帧号信息时, 从第一 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 对于受到无线覆盖较强的第一覆盖终端, 有可能正确识别出每 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进而确定完整系统帧号信息作 为自身的帧号使用; 对于受到无线覆盖一般的第二覆盖终端和受到无线覆盖 较弱的第三覆盖终端, 通过对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的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 息的识别, 能够识别出至少一个部分帧号信息, 并将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 组合得到自身可用的帧号; 优选地, 如果基站通过正交信道承载子帧, 因此, 对于第一覆盖终端而言, 只要能够识别出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逐帧变化的子 帧在帧结构中的位置, 第一覆盖终端就能够实现与基站间的精确帧同步; 另 外, 由于一个子帧中携带的是部分帧号信息, 其所占资源小于一个完整的系 统帧号信息, 可减少系统帧号信息所占用的子帧资源。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帧号的方法进行详细描 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 根据终端接收子帧能力的不同, 可将终端划 分为两类, 一类终端不能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只能依次接收各 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另一类终端能够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 这两类不同能力的终端, 上述步骤 201 的具体实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分别描 述如下:
一、 不能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终端执行上述步骤 201 的具 体过程为:
首先,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 倍数。
终端可以根据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频 率, 确定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例如, 若某一信道上 传输的子帧中, 每隔 8个子帧就更新一次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则该信道上 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8X。
终端还可以根据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确定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 应的重复倍数。 例如, 基站可预先发送广播消息, 在所述广播消息中包含各 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如: 广播消息中 包含以下内容: 信道 1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IX, 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8X, 信道 3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64X; 终端根 据所述广播消息中的内容, 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然后,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 并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时, 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接收的内容,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 子帧, 直到最后一个信道; 否则,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 再继续接收该信道上的子帧。
例如, 信道 1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是第一部分帧号, 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IX, 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是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8X, 信道 3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是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64X。 终端可首先接收信道 3上传输的子帧, 并判断是否能够识别出信道 3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假设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64X, 终端在连续接收到 64个携带有相同内容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时, 能够正确识别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然后, 终端可继续接收信道 2 上传输的子帧, 由于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对应的重复 倍数是 8X, 终端在连续接收到 8个携带有相同内容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子 帧时, 不能够正确识别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因此, 终端不再继续接收 信道 1 上传输的子帧, 这是因为: 终端是按照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由大到小的顺序来接收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 当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 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已不能识别时, 对应的重复倍数更小的第一部分帧号信 息也是不能识别的。
特殊地, 在终端串行从各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针对任意两个信道, 终端 先在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子帧并识别出其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后, 再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此时, 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 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可能已发生了更新, 因此, 终端在 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需要检测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传输 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否发生了更新, 若是, 则终端对所述 重复倍数较大的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 更新, 之后再使用更新后的内容通过公式(1 )组成自身可用的帧号。
优选地, 终端检测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 的内容是否发生了更新的具体做法为:
假设系统帧号被划分为 3部分,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 IX (信道 1承 载)、 第二部分信息对应的 8X (信道 2承载)和第三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 IX (信道 3承载),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都为 3比特, 基站在发送帧号时, 都是从信道上的第一个子帧起, 以 000~111的顺序作为部分帧号的内容发送。
以图 2所示的子帧结构为例, 假设终端先接收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 并 识别出其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01 , 之后, 再从信道 1上接收 子帧时,接收到的首个子帧中携带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00, 由于第 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逐帧更新, 即每隔 8个子帧, 第一部分帧号的内容 又回到起始帧号 (000 ), 而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连续 8个子帧相同, 因此, 当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起始帧号 000 时,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正好更新, 将从 001更新为 010。
再假设终端首先接收从信道 3上传输的子帧, 并识别出其中携带的第三 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10, 然后从信道 2上接收子帧时,接收到的首个子帧 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为 000 ,但此时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并 不一定更新了, 这是因为: 若从信道 2上接收的首个子帧不是连续 8个携带 有相同内容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首个子帧 (例如: 接收到的不是图 2 中的 第 1个子帧, 而是图 2中的第 5个子帧), 则虽然该子帧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为 000 (起始帧号), 但参考图 2可知, 此时, 第三部分帧号信 息的内容并没有更新。
二、 能够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终端执行上述步骤 201 的具 体过程为: 终端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由于终端能够同时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因此, 不存在当接收某一 信道上传输的子帧时, 其他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更新的情况, 终端可将从各子帧中接收到到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结合上述 公式(1 ) 来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终端并行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后, 再分别识别出每个信道上传输 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终端可以按照任意顺序依次识别各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优选地, 终端可以按照以下 方式来识别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首先,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 倍数。
然后,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识别从各信道上 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最后, 当出现终端不能够正确识别的部分帧号信息时, 针对还未识别过 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不再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重复倍数更小的部分帧号信息。
例如, 终端接收到信道 1、 信道 2和信道 3传输的子帧, 假设终端的重复 倍数是 64X, 信道 1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第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是 IX , 信道 2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8X , 信道 3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第三部分帧号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64X。
终端并行接收信道 1、信道 2和信道 3上传输的子帧后, 首先对接收到的 信道 3上传输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进行识别, 在能够正确识别出第三部分帧 号信息后, 继续对信道 2上传输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进行识别, 由于第二部 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8X, 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是 64X, 因此, 终端 不能正确识别出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此后, 终端不必再继续识别第一部分帧 号信息。
以上是根据终端是否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来描述 的两种接收基站发送的子帧的方案, 接下来还描述了两种根据终端的信道质 量来接收基站发送的子帧的方案。
第一种根据终端的信道质量来接收基站发送的子帧的方案具体描述如 下。
首先,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道质量可以根据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接收 信号的信干比、 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成功接收的重复子帧数量等确定的, 总 的来说, 终端受到的无线信号覆盖强度越强, 其确定的实际信道质量越好。
然后, 终端根据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 所述实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 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大。
终端本地预先存储了不同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 由于对应 重复倍数越小的终端受到的无线信号覆盖强度越强, 因此, 越小的重复倍数 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大, 越大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小。
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的对应关系可由基站广播给终端, 终端将该 对应关系存储在本地。
仍以重复倍数 IX、 8X和 64X为例, H没 IX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为 P1X, 8X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为 P8X, 64X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为 P64X, P1X > P8X > P64X, 终端确定的实际信道质量为 p, 通过比较 p与 P1X、 P8X 和 P64X之间的大小, 确定小于 p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最后, 终端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和非最小重复倍数这 两种情况, 分别接收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情况一, 针对非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终端可立即开 始在信道上接收子帧。
假设小于 p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64X (对应第三部分帧 号信息)和 8X (对应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此时, 终端能正确识别第三部分 帧号信息和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但不能识别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终端可以在任意时刻接收信道 3 上传输的携带有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 帧, 这是因为当终端的实际信道质量远远好于识别第三部分帧号信息所需的 信道质量时, 终端在任意时刻开始接收携带有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都能 从中识别出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情况二, 针对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终端需等待该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在该信道上开始接收。
仍以情况一中的举例来描述, 终端需等待信道 2 中的子帧携带的第二部 分帧号信息发生更新时, 再开始从信道 2上接收子帧。 以图 2所示的子帧结 构为例, 若当前到达的子帧是信道 2上的第 2个子帧, 则终端暂时不接收子 帧, 等到携带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发生更新的第 9个子帧到达时再开始接收 子帧。 这是因为根据终端的实际信道质量, 终端虽然能识别第二部分帧号信 息, 但是如果从携带相同内容的首个子帧开始接收, 则可确保从接收到的子 帧中接收到的内容足以识别合并出第二部分帧号信息。
第二种根据终端的信道质量来接收基站发送的子帧的方案具体描述如 下。
首先,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然后, 终端根据预设的信道质量与重复门限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 所述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终端在本地存储有信道质量与重复门限次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对应 关系可以由基站向终端广播获知,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重复门限次数就越 小。
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有共通的地方, 但也有区别, 其共通的地方是指: 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都能反映终端 所受到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强度, 换句话说, 能够反映终端为正确合并、 识别 部分帧号信息所需的子帧数量。 区别的地方是指: 由于为了筒化运算, 终端 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可能小于其识别部 分帧号信息实际所需的子帧数量, 而重复门限次数没有做归一化处理。
接着, 终端将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 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假设终端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为 16次, 表示终端连续接收到 16个携 带有相同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时, 能够正确识别出该部分帧号信息。 基站发 送的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分比为 IX、 8X和 64X, 则本步骤中确 定出的重复倍数为 64X。
假设终端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为 4次, 表示终端连续接收到 4个携带 有相同部分帧号的子帧时, 能够正确识别出该部分帧号。 基站发送的各部分 帧号对应的重复倍数分比为 IX、 8X和 64X, 则本步骤中确定出的重复倍数 为 64X和 8X。
对于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 息是终端无法正确合并、 识别的部分帧号信息, 因此, 终端无需从该重复倍 数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例如, 终端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为 4次时, 终 端无需从信道 1上接收携带有第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最后,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
终端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确定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中携带的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判断携带有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 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表示从该首个子帧起, 连续接收到的携带有 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足够, 可识别出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否则, 表示从该首个子帧起, 连续接收到的携带有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 的子帧数量不足以让终端识别、 合并, 终端需等待该信道上更新部分帧号信 息的内容后再开始接收。
以终端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为 16次为例, 确定出的不小于 16的重复 倍数为 64X, 若从当前时刻接收到的首个子帧起, 连续携带有相同内容的第 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不小于 16个, 即距离下一次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 息不小于 16帧, 则可立即开始接收子帧; 否则, 需等待至下一次更新第三部 分帧号信息时开始接收。 再以终端确定出的重复门限次数为 4次为例, 确定出的不小于 4的重复 倍数为 64X和 8X。 若从当前时刻在信道 3上接收到的首个子帧起, 连续携带 有相同内容的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不小于 4个, 可立即从信道 3上 接收子帧; 之后, 再判断从当前时刻在信道 2是接收到的首个子帧起, 连续 携带有相同内容的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 4个, 若是, 则 可立即开始从信道 2上接收子帧, 否则, 需等待信道 2上子帧携带的第二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开始接收。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帧号以及终端接收 基站发送的帧号的方法, 以下实施例还描述了另一种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 端发送帧号和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帧号的方法, 具体描述如下。
如图 4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帧号的方 法步骤示意图,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301 : 基站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 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本步骤 301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步骤 101相同, 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 302: 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 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 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下是本步骤 302的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假设系统帧号长度为 9比特, 基站将其划分为 3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 息的长度为 3 比特, 这三部分帧号信息分别称之为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 重复倍数为 IX )、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对应重复倍数为 8X )和第三部分帧号 信息 (对应重复倍数为 64X )。
基站在信道 1 中传输携带有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子帧中部分帧号 信息所占资源为 3比特, 信道 1上传输的子帧中, 每隔 64个子帧更新第三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基站在信道 2 中传输携带有第三部分帧号信息和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子 帧, 子帧中部分帧号信息所占资源为 6比特, 信道 2上传输的子帧中, 每隔 64个子帧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每隔 8个子帧更新第二部分帧号信 息的内容。
基站在信道 3 中传输携带有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和第 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子帧中部分帧号信息所占资源为 9比特, 信道 3上 传输的子帧中, 每隔 64个子帧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每隔 8个子帧 更新第二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逐帧更新第三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基站按照上述方法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子帧时, 终端需接收基站 发送的子帧, 从接收到的子帧中识别出部分帧号信息, 将识别出的部分帧号 信息作为终端实际所使用的帧号。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帧号的方法, 如图 5所示, 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 401 :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 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识所表示的信道为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的信 道。
所述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基站向终端广播后, 终端从 接收到的广播消息中获得。
例如, 信道质量由差到优有三个区间, 其中, 对应步骤 302 中举例的情 况, 信道质量最优的区间对应信道 3 的信道标识, 信道质量最差的区间对应 信道 1的信道标识, 信道质量居中的区间对应信道 2的信道标识。
步骤 402: 终端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从接收到的 子帧中识别出该子帧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假设终端确定的信道标识是信道 1 , 表示终端是受到无线覆盖较差的终 端, 能够正确识别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但无法正确识别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和 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因此, 终端只需接收信道 1上传输的子帧, 无需从信道 2 和信道 3上接收子帧。
假设终端确定的信道标识是信道 3 , 表示终端是受到无线覆盖较好的终 端, 能够正确识别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第二部分帧号信息和第三部分帧号信 息, 因此, 终端只需从信道 3上接收子帧就可识别出第一部分帧号信息、 第 二部分帧号信息和第三部分帧号信息, 无需再从信道 1和信道 2上接收子帧。
步骤 403: 终端将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通过图 4和图 5所示的方案, 基站并不直接向覆盖范围内的终端发送完 整长度的系统帧号, 而是将其划分为多个部分, 通过多个信道(如正交信道) 上传输的子帧, 将至少一个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的终端; 除了能够获得与前一 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外, 终端还根据自身所受到的无线信号覆盖的强度, 选择 一个合适的信道来接收子帧, 由于每个终端只需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节约了终端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基站, 可用于执行步骤 101至步骤 102向终 端发送帧号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图 6 ( a )和图 6 ( b )所示的两 种结构, 分别描述如下:
参见图 6 ( a ), 所述基站包括: 帧号划分模块 11和与所述帧号划分模块 11相连接的子帧传输模块 12, 其中:
帧号划分模块 11用于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 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12,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 量;
子帧传输模块 12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 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 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 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参见图 6 ( b ), 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 21和与所述处理器 21相连接的发 射器 22, 其中:
处理器 21用于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的每一 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发射器 22,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 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发射器 22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传输的 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 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终端, 可用于执行步骤 201至步骤 203所描 述的接收基站发送的帧号的方案, 还可用于执行步骤 201至步骤 203方案的 具体实例中的方案。 所述终端包括图 7 ( a )和图 7 ( b )所示的两种结构, 分 别描述如下:
参见图 7 ( a ), 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 31、 与所述接收模块 31相连的判 断模块 32和与所述判断模块 32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33 , 其中:
接收模块 31用于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内容, 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并将接 收到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32, 其中,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每 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判断模块 32用于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 31发送的内容, 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32;
帧号确定模块 33用于将所述判断模块 32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优选地, 所述判断模块 3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 31发送的携带相 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若终端不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则终端内各模块 的工作过程优化如下:
所述接收模块 31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 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时, 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32 , 并在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 32返回的无法识 别内容的判断结果时,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 道上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32还用于将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 31发送的内 容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31。
优选地, 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判断模块 32和帧号确定模块 33相连的 更新模块 34;
所述判断模块 3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 31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 收子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的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触发所述更新模块 34;
所述更新模块 34用于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 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内容发送给所述所述帧号 确定模块 33; 若终端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则终端内各模块的 工作过程优化如下:
所述接收模块 31具体用于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32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判断是否 能够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不 能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 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不论终端是否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所述帧号确 定模块 33都可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判断模块 32确定能够正确识别出的每一 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接收模块 31除了按照以上方式来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部分帧号信息的 子帧外, 还可以根据终端的信道质量来接收, 具体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 种方式:
一种方式为: 所述接收模块 31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终 端根据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际信道 质量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 质量门限值越大, 以及,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立即接 收所述非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 最小重复倍数, 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 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另一种方式为: 所述接收模块 31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和该 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并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 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 重复倍数, 以及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 输的子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 数, 若是, 则从所述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 的内容时开始接收。 参见图 7 ( b )所示, 所述终端包括: 接收器 41和与所述接收器 41相连 的处理器 42, 其中:
接收器 41用于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 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并将接收 到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42, 其中,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每一部 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 息的子帧数量;
处理器 42用于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器 41发送的内容, 并将 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4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接收器 41发送的携带相同内 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 到, 则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若终端不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则终端内各模块 的工作过程优化如下:
所述接收器 41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 上传输的子帧, 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时,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42, 并在接收到所述处理器 42返回的无法识别内容 的判断结果时,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的 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处理器 42还用于将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器 41发送的内容的 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器 41。
优选地, 所述处理器 42还用于在所述接收器 41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 上接收子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 号信息的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 中已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使用更新后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若终端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则终端内各模块的 工作过程优化如下:
所述接收器 41具体用于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处理器 42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判断是否能 够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不能 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识 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不论终端是否具有同时接收多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的能力, 所述处理器 42都可通过以下公式将能够正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 的帧号:
A= ^ai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接收器 41除了按照以上方式来接收基站发送的携带有部分帧号信息的子 帧外, 还可以根据终端的信道质量来接收, 具体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方式:
一种方式为: 所述接收器 41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终端 根据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际信道质 量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 量门限值越大, 以及,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立即接收 所述非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 小重复倍数, 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 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另一种方式为: 所述接收器 41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和该实 际信道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并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 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 复倍数, 以及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 的子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 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从所述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容时开始接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另一种基站, 可用于执行步骤 301至步骤 302向 终端发送帧号的方案, 该基站的模块划分方式与图 6 ( a )和图 6 ( b )相同, 分别描述如下:
参见图 6 ( a )所示的结构, 所述基站包括帧号划分模块和与所述帧号划 分模块相连的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所述帧号划分模块用于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的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 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子帧传输模块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 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 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 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 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参见图 6 ( b )所示的结构, 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相连 的发射器, 其中:
处理器用于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 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 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发射器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 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 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 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另一种终端, 可用于执行步骤 401至步骤 403所 描述的接收基站发送的帧号的方案。 所述终端包括图 8 ( a )和图 8 ( b ) 两种 结构, 分别描述如下:
参见图 8 ( a )所示, 所述终端包括: 信息确定模块 51、 与所述信息确定 模块 51相连的接收模块 52、与所述接收模块 52相连接的识别模块 53和与所 述识别模块 53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54, 其中:
信息确定模块 51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与信 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并将确定的所 述信道标识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52,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识 所表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接收模块 52用于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将接收到 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识别模块 53;
识别模块 53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 52发送的内容进行识别, 并将能够正 确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54;
帧号确定模块 54用于所述识别模块 53发送的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参见图 8 ( b )所示, 所述终端包括: 存储器 61、 接收器 62和与所述存 储器 61和接收器 62相连接的处理器 63 , 其中:
所述存储器 61用于存储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器 62用于从处理器 63发送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传输 的子帧, 并将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63; 所述处理器 63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所述存储器 61 中存储 的所述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并将确定的所述 信道标识发送给所述接收器 62,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识所表 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以及, 对所述接收器 62 发送的内容进行识别, 并将能够正确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 系统、 或 计算机程序产品。 因此, 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 完全软件实施例、 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 而且, 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 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 (包括但不限于磁盘 存储器、 CD-ROM、 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设备(系统)、 和计算机程序产 品的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来描述的。 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 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 /或方框、 以及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流程 和 /或方框的结合。 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 使得通 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 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 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 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 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 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 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 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 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 处理, 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 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 /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 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 输入 /输出接口、 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 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和 /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 如只读存储器 (ROM)或闪存 (flash RAM)。 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 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 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 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 数据结构、 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 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 但不限于相变内 存 (PRAM)、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 , 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只读存储器 (ROM)、 电可 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 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 只读光 盘只读存储器 (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 磁带, 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 可用 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按照本文中的界定, 计算机可读介质 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 (transitory media) ,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 波。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 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 基本创造性概念, 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所以, 所附权 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 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 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帧号的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 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 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 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2. 2、 一种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终端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所述终端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其中, 基 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 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终端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所述终端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 号。
  3. 3、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判断是 否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具体包括: 终端判断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 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终端能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 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4. 4、 如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终端接收所 述信道传输的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
    终端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 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接收的内容, 若否,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5. 5、 如权利要求 4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将能够 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具体包括:
    终端在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 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终端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出的部 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使用更新后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6. 6、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终端接收所述信 道传输的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终端通过以下方式识别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终端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 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终端不能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 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7、 如权利要求 4~6任一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 将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具体包括: 终端通过以下公式将正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 用的帧号: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7. 8、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终端接收所述信 道传输的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终端根据重复倍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 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 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终端立即接收所述非最小重 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 终端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 接收子帧。
  8. 9、 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终端接收所述信 道传输的子帧, 具体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重复门限次 数;
    终端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 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终端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 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 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从所述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开 始接收。
  9. 10、 一种帧号的发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 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基站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 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 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 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数个子 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10. 11、 一种接收帧号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终端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 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 信道标识所表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终端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从接收到的子帧中识 别出该子帧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终端将识别出的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11. 12、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帧号划分模块和与所述帧号 划分模块相连的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所述帧号划分模块, 用于将系统帧号信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 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 数量;
    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任一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不同,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 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隔重复倍 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12. 13、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 与所述接收模块 相连的判断模块和与所述判断模块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 用于针对任一信道, 接收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中携带的 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在每个信道上接收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不相同, 并 将接收到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其中, 基站划分系统帧号信息得到的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判断模块, 用于判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 并将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用于将所述判断模块能够正确识别的每一部分帧号 信息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13. 14、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模块, 具体用于判断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 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数量是否达到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 若达到, 则能 够正确识别接收内容所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
    所述终端对应的重复倍数为: 携带相同内容的部分帧号信息的连续子帧 数量, 终端能够根据该数量的连续子帧中携带的内容识别出对应的部分帧号 信息。
  14. 15、 如权利要求 13或 14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 道上传输的子帧, 在每接收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时, 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并在接收到所述判断模块返回的无法识别内 容的判断结果时, 针对还未接收过部分帧号信息的信道, 不再接收该信道上 的子帧; 若是, 则继续接收下一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还用于将是否能够正确识别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的 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15. 16、 如权利要求 15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判 断模块和所述帧号确定模块连接的更新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从重复倍数较小的信道上接收子 帧时, 判断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当前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是否更新, 若是, 则触发所述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 用于对所述重复倍数较大的信道上接收的子帧中已识别 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进行更新, 并将更新后的内容发送给所述所述帧号 确定模块;
  16. 17、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并行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所述判断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 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并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判断是否 能够识别从各信道上接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当出现不 能够正确识别的内容时, 针对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还未识别过的子帧, 不再 识别该子帧中的部分帧号信息; 否则, 继续识别。
  17. 18、 如权利要求 15~17任一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将所述判断模块确定能够正 确识别出的每一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使用的帧号: i=l
    其中, 所述 A为组成的帧号; 1为终端正确识别出的第 i部分帧号信息的 内容, 为 10进制数值; Xl为第 i部分帧号信息对应的重复倍数。
  18. 19、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并终端根据重复倍 数与信道质量门限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确定小于所述实际信道质量的信道质 量门限值对应的重复倍数, 其中, 越小的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质量门限值越 大, 以及,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非最小重复倍数, 立即接收所述非最小 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针对确定的重复倍数中的最小重复倍数, 等待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更新时, 开始在该最小重复倍数对应的信道上接收 子帧。 20、 如权利要求 1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和该实际信道质量对 应的重复门限次数, 并将所述重复门限次数与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对应的重复倍数进行比较, 确定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的重复倍数, 以及 按照确定的重复倍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接收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 其中, 在从任一信道上接收子帧时, 从当前接收的首个子帧起, 判断携带相同内容 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是否不小于所述重复门限次数, 若是, 则从所述 首个子帧起开始接收; 否则, 等待更新该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时开始接收。
  19. 21、 一种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包括帧号划分模块和与所述帧号 划分模块相连的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所述帧号划分模块, 用于将系统帧号划分为至少两部分, 并将划分得到 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发送给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其中, 每一部分帧号信息对 应一个重复倍数, 所述重复倍数为重复传输相同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子帧数量; 所述子帧传输模块, 用于分别通过不同的信道传输子帧, 其中, 至少一 个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至少一个信道 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有划分得到的每一部分帧号信息, 且从第一个子帧起, 连续重复倍数个子帧携带该重复倍数对应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 以及, 每 隔重复倍数个子帧, 更新所述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 谷。
  20. 22、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包括信息确定模块、 与所述信息 确定模块相连的接收模块、 与所述接收模块相连的识别模块和与所述识别模 块相连的帧号确定模块, 其中:
    所述信息确定模块, 用于确定自身的实际信道质量, 以及根据信道质量 与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 确定与该实际信道质量对应的信道标识, 并将确定 的所述信道标识发送给所述接收模块, 其中, 信道质量越好, 对应的信道标 识所表示的信道上传输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越多;
    所述接收模块, 用于从确定的信道标识对应的信道上接收子帧, 并将接 收到的子帧中携带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识别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 用于对所述接收模块发送的内容进行识别, 并将能够正 确识别出的部分帧号信息的内容发送给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所述帧号确定模块, 用于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部分帧号的内容组成自身 使用的帧号。
CN201380002745.5A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5122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8060 WO2015077959A1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873A true CN105122873A (zh) 2015-12-02
CN105122873B CN105122873B (zh) 2018-09-21

Family

ID=5319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745.5A Active CN105122873B (zh) 2013-11-28 2013-11-28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2873B (zh)
WO (1) WO20150779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864B (zh) * 2018-05-21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3996A1 (en) * 2005-01-05 2008-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651877A (zh) * 2008-08-11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测量间隙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07984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harq的调度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882984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023B (zh) * 2010-09-30 2013-01-23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lte系统的系统帧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33996A1 (en) * 2005-01-05 2008-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1651877A (zh) * 2008-08-11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测量间隙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07984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harq的调度方法、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1882984A (zh) * 2009-05-07 2010-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873B (zh) 2018-09-21
WO2015077959A1 (zh) 2015-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2378B (zh)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3312483B (zh) 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5634666B (zh) 一种在非授权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15A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37916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1841892A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pdcch指示、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6535333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3716917A (zh)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3002477B (zh) 传输调度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039104B (zh) 盲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186193A (zh)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US2022004663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1758238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55979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734666B (zh) 控制信道传输指示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3518454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以及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方法
US8565147B2 (en) Frequency block allo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616255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982469A (zh) 一种资源调度和碰撞指示的方法及设备
CN105284171B (zh) 基于m2m通信系统的发送器、接收器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10233715A (zh) 一种信息获取的方法、终端、基站及系统
CN103780530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9495954A (zh) 一种指示以及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方法、设备、装置
EP418159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idelink device
CN105122873A (zh) 一种帧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