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6193A -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6193A
CN102186193A CN2011101164594A CN201110116459A CN102186193A CN 102186193 A CN102186193 A CN 102186193A CN 2011101164594 A CN2011101164594 A CN 2011101164594A CN 201110116459 A CN201110116459 A CN 201110116459A CN 102186193 A CN102186193 A CN 102186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rrect
format type
dci
flase dr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64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亚洁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1164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86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86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61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3645 priority patent/WO201215197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在上述方法中,当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DCI盲检测的误检概率,提高下行链路的性能。

Description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以多种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格式(DCI format)发送,用于承载调度信息以及其他控制信息,具体包含:传输格式、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许可等信息。
PDCCH盲检测会出现误检测的情况。从理论上分析:DCI的误检概率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为CRC)比特长度有关。PDCCH的CRC为16比特,所以,理论误检概率为1/216。但是,在实际的无线环境中,由于传输信道的影响,误检概率明显大于该值。PDCCH盲检测的误检测事件的增多,会影响下行链路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PDCCH盲检测的误检测事件的增多会影响下行链路的性能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误检测判决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误检测判决方法包括:当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在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之前,还包括: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对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上述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当上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判断调制编码方式MCS和冗余版本RV是否取值正确;判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当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虚拟资源块L/D 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在误检测判决不成立时,还包括:输出PDCCH盲检测的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误检测判决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误检测判决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误检测判决模块,用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上述装置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盲检测模块,用于对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其中,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上述误检测判决模块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MCS和RV是否取值正确;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上述误检测判决模块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通过本发明,在DCI盲检测CRC通过之后,对译码信息进行误检测判定,解决了相关技术中PDCCH盲检测的误检测事件的增多会影响下行链路的性能等问题,进而可以有效降低DCI盲检测的误检概率,提高下行链路的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例一的DCI2A误检测判定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例二的DCI1A误检测判定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误检测判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102:当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
步骤S104: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由于PDCCH盲检测中的误检测增多会影响下行链路的性能,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在DCI盲检测CRC通过之后,对译码比特进行误检测判定,可以有效降低DCI盲检测的误检概率,提高下行链路的性能。
优选地,在执行步骤S102之前,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处理:
(1)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
(2)对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其中,上述DCI盲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以下结合图2进一步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误检测判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步骤S202:在UE侧对PDCCH信道进行接收端的基本信号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S202中,在UE侧对PDCCH信道进行接收端的基本处理,包括PDCCH信道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
步骤S204:对PDCCH信道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其中,上述步骤S204中,上述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处理、信道译码处理、CRC解扰处理和解CRC的处理。
步骤S206:缓存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的DCI译码比特流及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信息;
其中,上述步骤S206中,当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时,缓存DCI译码比特流以及对应的DCI format类型信息,待进行步骤S208的误检测判断。
步骤S208:根据DCI类型,对缓存的译码信息进行误检判断,进一步确定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即CRC通过的检测结果是否为误检测结果。
上述步骤S208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误检测判决模块,将译码信息输入误检测判决模块,误检测判决模块根据误检测判断规则对译码结果进行误检测判决,进一步确定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步骤S210:误检测判决后,如果误检测判决成立,输出最终的DCI盲检测结果。反之,如果盲检测结果错误,返回执行步骤S202。
在上述步骤S210中,根据步骤S208的判决结果,如果误检测判决成立,则盲检测为误检。反之,盲检测为通过,输出最终的DCI盲检测结果。
优选地,当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上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至少之一:
(1)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2)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
(3)判断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为MCS)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简称为RV)是否取值正确;
(4)判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以下结合实例一进一步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实例一
对于DCI2A的误检测判断,本实例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参见图2,具体译码信息误检测判断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TDD帧结构,当上下行配比为1,15M系统带宽,4天线,两码流,DCI格式类型为DCI2A时,盲检测CRC通过的比特流。上述误检测判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相当于步骤S202):在UE侧对PDCCH信道进行接收端的基本信号处理。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LTE下行物理层的控制信息在每个子帧的前CFI个OFDM符号中映射,包括有控制式指示信息(CFI)、HARQ指示信息(HI)以及下行控制信息(DCI)。因此,UE侧在进行PDCCH检测之前,需要完成PDCCH信道的基本信号处理,该基本信号处理包括PDCCH信道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
步骤2(相当于步骤S204):对PDCCH信道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解扰后的PDCCH信息是小区内所有用户DCI合并的结果,由于UE对于需检测的DCI类型、采用的CCE集合水平和起始位置信息均未知,因此需要进行PDCCH盲检测。根据一定的规律对解扰后的软信息进行搜索,对每种可能的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解CRC,直到CRC正确。
步骤3(相当于步骤S206):缓存盲检测CRC通过的译码比特流(即上述译码信息)及对应DCI format类型信息;
当步骤2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后,将检测到的DCI译码信息缓存,并保存对应的DCI类型信息,待进行下一步的误检测判断。
步骤4(相当于步骤S208):根据DCI format类型,对缓存的译码比特流进行误检测判决,进一步确定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下分别描述采用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的优选实施方式。
方式一,根据DCI format类型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3GPP.TS36.212中指出,对部分DCI类型的原始比特有补齐添零的操作。对于盲检测通过的DCI译码比特,其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也应该为0。如果取值非零,说明DCI误检。
具体地,在FDD帧结构,15M系统带宽下,对于DCI2A有补齐添零的操作。如图2所示,取出15M下,DCI2A译码结果的最后一位补齐添零位,译码结果值为1,判断DCI2A为误检测。
方式二,根据预编码索引的保留值要求,判断预编码信息(Precoding information)是否正确。
DCI2A在四端口下有Precoding information域。在某些映射索引下,预编码信息为保留值。如果Precoding information域取值为保留值,可以判断此时的DCI2A为误检测。
具体地,如图3所示,取出DCI2A译码结果的预编码位为“11”,即预编码索引为3。对于DCI2A在4天线配置下,预编码索引取值3为保留值,可以判断此时的DCI2A为误检测。
方式三,判断MCS和RV是否取值正确。
当DCI2A支持单流,对应流的MCS=0且RV=1时,说明该码流不使能。从而可以推出:DCI2A的双流时,两个码流不能同时存在MCS=0且RV=1的情况。当译码结果取值为该情况时,说明DCI2A为误检。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对于DCI2A的双流,MCS都为“00000”且RV也都为“01”,即两流同时有MCS=0且RV=1,可以判断此时的DCI2A为误检测。
方式四,根据进程号的周期要求,判断HARQ Process Number是否取值正确。
其中,DC2A中有HARQ Process Number域。对于TDD帧结构,HARQ Process Number域的比特位宽为4bit。且该域的最大取值和上下行的配比有关。
所以,在TDD帧结构下,可以结合上下行配比判断HARQ Process Number是否正确。如果取值和上下行配比不符,说明DCI2A误检。
具体地,如图3所示,对于DCI2A上下行配比为1下,DCI2A译码信息中HARQ Process Number域为“1000”,即为8,而此上下行配比下,HARQ Process Number的最大值只能取为7,可以判断此时的DCI2A为误检测。
步骤5(相当于步骤S210):通过步骤4,如果DCI2A误检,判断DCI盲检测CRC通过的检测结果为误检测结果。
具体地,结合步骤4的判断,说明盲检测CRC通过的DCI2A为误检DCI。
优选地,当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上述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处理至少之一:
(1)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2)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虚拟资源块(Localized/Distributed Virtual Resource blocks,简称为L/D 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esource blocks,简称为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以下结合实例二进一步描述上述优选实施方式。
实例二
对于DCI1A的误检测判断,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具体译码信息误检测判断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相当于步骤S202):在UE侧对PDCCH信道进行接收端的基本信号处理。
同实例一类似,在UE侧在进行PDCCH盲检测之前,需要完成PDCCH信道的基本信号处理,其中,基本信号处理具体包括PDCCH信道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解预编码、解层映射、解调以及解扰。
步骤2(相当于步骤S204):对PDCCH信道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同实例一类似,进行PDCCH盲检测。根据一定的规律对解扰后的软信息进行搜索,对每种可能的信息进行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解CRC,直到CRC正确。
步骤3(相当于步骤S206):缓存盲检测CRC通过的译码比特流及对应DCI format类型信息;
当步骤2盲检测CRC通过后,将检测到的DCI译码信息缓存,并保存对应的DCI类型信息,待进行下一步的误检测判断。
步骤4(相当于步骤S208):根据DCI format类型,对缓存的译码比特流进行误检测判定,进一步确定盲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以下分别描述采用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的优选实施方式。
方式一,根据DCI format类型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具体地,在FDD帧结构,10M系统带宽下,对于DCI1A有补齐添零的操作。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FDD帧结构,当10M系统带宽下,DCI1A用于随机接入,盲检测CRC通过的比特流。取出10M下DCI1A译码结果的最后一位补齐添零位,译码结果值为“1”,可以判断此时的DCI2A为误检测。
方式二,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则对应的Localized/Distributed VRB assignment flag、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信息有特殊取值要求。
具体地,当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Localized/Distributed VRB assignment flag要设置为0,同时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域要全部为1。如图4所示,10M下,取出DCI1A对应的Resource block assignment域比特流为“11111111101”,非全1,可以判断此时的DCI1A为误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LTE下行的DCI format类型有多种,DCIformat类型不同,误检测判断规则也会不同,均可由误检测判决模块完成DCI的误检判决。例如,DCI2在2发或4发下,Precoding information域的保留值要求;DCI0中UL Index的特殊取值要求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误检测判决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误检测判决装置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存储模块50,用于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过程中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时,缓存下行控制信息(DCI)译码信息以及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误检测判决模块52,用于采用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如果误检测判决模块52判决成立,则盲检测为误检,CRC通过的检测结果是否为误检测结果;反之,盲检测通过,输出PDCCH盲检测过程中CRC通过的检测结果。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误检测判决装置还包括:信号处理模块54,用于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盲检测模块56,用于对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其中,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误检测判决模块52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
第一判断单元520,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第二判断模块522,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
第三判断单元524,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MCS和RV是否取值正确;
第四判断单元526,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优选地,如图6所示,上述误检测判决模块52还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
第五判断单元528,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第六判断单元530,用于在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如果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误检测判决装置中各模块以及各单元相互结合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可以参见图1至图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借助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对DCI盲检测CRC通过的译码结果进行进一步根据DCI format类型进行误检测判断,降低DCI的误检概率,减少了后续PDSCH信道的错误解析,从而提高了链路的流量。同时,提出的误检测模块采用的判决基于对协议中DCI相关域的定义,判断方法简单,易于发现误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误检测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过程中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时,缓存下行控制信息DCI译码信息以及所述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
采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所述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所述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缓存DCI译码信息以及所述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之前,还包括:
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
对所述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采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所述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
判断调制编码方式MCS和冗余版本RV是否取值正确;
判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采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所述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如果所述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虚拟资源块L/D 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误检测判决不成立时,还包括:输出所述PDCCH盲检测的结果。
7.一种误检测判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过程中循环冗余校验CRC通过时,缓存下行控制信息DCI译码信息以及所述DCI译码信息对应的DCI格式类型信息;
误检测判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对应的误检测判断规则对所述DCI译码信息进行判决,确定所述PDCCH盲检测的结果是否正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在用户设备UE侧对PDCCH进行接收端的解资源映射处理、解预编码处理、解层映射处理、解调处理以及解扰处理;
盲检测模块,用于对所述PDCCH的解扰信息进行DCI盲检测,其中,所述DCI盲检测包括:解速率匹配、信道译码、CRC解扰以及解CRC。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检测判决模块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预编码信息是否正确;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MCS和RV是否取值正确;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2A时,判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号是否取值正确。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误检测判决模块包括以下单元至少之一:
第五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判断补齐添零的比特位信息是否正确;
第六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DCI格式类型信息指示为DCI1A时,如果所述DCI1A用于随机接入过程,判断集中式或分布式VRB分配标识、以及资源块RB分配信息的取值是否正确。
CN2011101164594A 2011-05-06 2011-05-06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2186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64594A CN102186193A (zh) 2011-05-06 2011-05-06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83645 WO2012151976A1 (zh) 2011-05-06 2011-12-07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64594A CN102186193A (zh) 2011-05-06 2011-05-06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6193A true CN102186193A (zh) 2011-09-14

Family

ID=44572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64594A Pending CN102186193A (zh) 2011-05-06 2011-05-06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6193A (zh)
WO (1) WO2012151976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1976A1 (zh) * 2011-05-06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0313984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解析方法及终端
CN103731236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方法
CN104125035A (zh) * 2013-04-23 2014-10-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误检测筛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3634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75460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对pdcch信道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5577336A (zh) * 2014-10-17 2016-05-1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Lte(-a)系统中下行控制信息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WO2016095488A1 (zh) * 2014-12-15 2016-06-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误检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743603A (zh) * 2014-12-07 2016-07-06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CN105790882A (zh) * 2014-12-17 2016-07-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误检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2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242881A (zh) * 2020-10-16 2021-0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5512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适用于5g系统的pdcch误检判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3211B (zh) * 2012-12-10 2017-06-1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harq重传和盲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748A (zh) * 2008-09-23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续调度方式下压缩调制编码信令的方法
EP2104294A2 (en) * 2008-03-20 2009-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onitoring a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09897A (zh) * 2007-09-28 2010-08-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1827377A (zh) * 2010-02-09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警信息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3072B1 (ko) * 2008-08-27 2015-12-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CN102186193A (zh) * 2011-05-06 2011-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897A (zh) * 2007-09-28 2010-08-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息的方法
EP2104294A2 (en) * 2008-03-20 2009-09-23 LG Electronics Inc. Monitoring a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88748A (zh) * 2008-09-23 2009-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持续调度方式下压缩调制编码信令的方法
CN101827377A (zh) * 2010-02-09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警信息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3GPP TS 36.212 V10.1.0》", 30 March 2011, article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0)" *
3GPP: "《3GPP TS 36.213 V10.1.0》", 30 March 2011, article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Release 10)", pages: 23 - 34 *
3GPP: "《3GPP TS 36.331 V10.1.0》", 30 March 2011, article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0)"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51976A1 (zh) * 2011-05-06 2012-11-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03139844B (zh) * 2011-11-22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解析方法及终端
CN103139844A (zh) * 2011-11-2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解析方法及终端
CN103731236A (zh) * 2012-10-15 2014-04-16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方法
CN103731236B (zh) * 2012-10-15 2017-02-01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的方法
CN104125035A (zh) * 2013-04-23 2014-10-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误检测筛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035B (zh) * 2013-04-23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误检测筛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53634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475460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对pdcch信道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4754603B (zh) * 2013-12-31 2018-11-20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对pdcch信道的检测方法及终端
CN104753634B (zh) * 2013-12-31 2017-10-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ci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577336A (zh) * 2014-10-17 2016-05-11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Lte(-a)系统中下行控制信息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CN105577336B (zh) * 2014-10-17 2019-01-25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Lte(-a)系统中下行控制信息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CN105743603A (zh) * 2014-12-07 2016-07-06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Dci防误检方法及系统
CN105763286A (zh) * 2014-12-15 2016-07-1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误检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95488A1 (zh) * 2014-12-15 2016-06-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误检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790882A (zh) * 2014-12-17 2016-07-2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误检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90882B (zh) * 2014-12-17 2019-04-3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误检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31923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631923B (zh) * 2017-03-24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1076408B2 (en) 2017-03-24 2021-07-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242881A (zh) * 2020-10-16 2021-01-1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42881B (zh) * 2020-10-16 2023-03-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55129A (zh) * 2021-03-31 2021-06-2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适用于5g系统的pdcch误检判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51976A1 (zh)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6193A (zh) 误检测判决方法及装置
CN104737487B (zh) 解码多个子帧中控制信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636155B (zh) 相邻小区的控制信道解码
CN102255688B (zh) Ltepdcch盲检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683069A (zh)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3701564A (zh) 一种lte系统中pdcch全盲检测的实现方法
CN111614434B (zh) 搜索空间的盲检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8633036A (zh)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379161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5992378A (zh) 一种增强的载波聚合中的pdcch方法和装置
CN103039104B (zh) 盲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31669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port association
CN105210434A (zh) 控制信息增强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5634689A (zh) 一种harq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US2015012477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device, method for acquiring data by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104469804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方法
CN109309957A (zh) 确定是否继续检测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7690190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86548B (zh) 执行半持续性资源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US2019021581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8737331B2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of a PUCCH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r
CN102684820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误检测判断方法及装置
WO2016033962A1 (zh) 一种信道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85813B (zh) 发送反馈信息、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99780B (zh) 传输块的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