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2196B -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2196B
CN105122196B CN201480022218.5A CN201480022218A CN105122196B CN 105122196 B CN105122196 B CN 105122196B CN 201480022218 A CN201480022218 A CN 201480022218A CN 105122196 B CN105122196 B CN 1051221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ne
sense wire
touch sensing
conductive wires
sens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22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2196A (zh
Inventor
塚本弘昌
中村仲荣
久户瀬智
浅山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122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1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2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21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Abstract

消除包括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损耗,大幅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平行地配设有作为多条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传感片配置成3行3列,作为多条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各自的各端部在单位传感片间,例如传感片(2A、2B)间、传感片(2B、2C)间,一对一地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单位传感片(2A~2I)的3行3列中,作为多条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各自在其长度方向上连接而形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在横向的多条感测线被引出到电极引出部的传感片下的基板或薄膜上形成的驱动线,估测或检测相互正交的感测线与驱动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从而检测屏幕上的触摸位置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其使用的传感片和传感片组件以及使用了该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PC(个人计算机)和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检测矩阵状分布的静电电容值发生变化的位置的现有的位置输入装置,有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屏幕上装载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面板。该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例如为对在M条驱动线和与其正交的L条感测线之间形成的静电电容矩阵的静电电容值的分布进行检测的现有的电容检测装置。
作为该现有的电容检测装置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是如下组件:当手指或笔碰触到触摸传感面板表面时,所碰触的位置的静电电容值发生变化,因此对电容值发生变化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出该电容值发生变化的位置作为手指或笔碰触的输入位置。
图8是概略地表示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8中,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20具有:传感片123,其设置有在未图示的玻璃基板上等的下侧设置的纵向的M条驱动线121和与之正交的横向的L条感测线122;与传感片123的电极引出部124电连接的FP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125;和作为触摸传感面板控制器的控制IC126,其被输入来自FPC基板125的传感片123上的位置信息,估测或检测相互正交的感测线与驱动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从而检测屏幕上的触摸位置。
其中,在未图示的玻璃基板上等的下侧设置的纵向的M条驱动线121也设置有电极引出部127,电极引出部127与未图示的FPC基板电连接,从而与未图示的触摸传感面板控制器电连接。
用图9对使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20与大屏幕对应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概略地表示将图8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应用于大屏幕时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9中,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30配置成4块传感片123A~123D在大屏幕上没有间隙且外形为四边形状。由此,4块传感片123A~123D能够覆盖图8的传感片123的4倍的面积。传感片123A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经FPC基板125A与控制IC126A连接,传感片123C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经FPC基板125C与控制IC126A连接。另外,传感片123B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经FPC基板125B与控制IC126B连接,传感片123D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经FPC基板125D与控制IC126B连接。
对于控制IC126A,传感片123A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L条的L条,传感片123C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L+1~2L条的L条,传感片123A和123C的多条感测线122的2L条(线路)从下往上依次连续地设置。此外,同样地,对于控制IC126B,传感片123B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L条的L条,传感片123D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122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L+1~2L条的L条,传感片123B和123D的多条感测线122的2L条(线路)从下往上依次连续地设置。
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30具有:与形成在传感片123A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的电极引出部131A电连接的FPC基板132A;与形成在传感片123B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的电极引出部131B电连接的FPC基板132B;和作为触摸传感面板控制器的控制IC133A,其分别经FPC基板132A和132B对多个驱动线121依次施加规定电压。
另外,虽然此处未图示,但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30具有:与形成在传感片123C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的电极引出部131C电连接的FPC基板132C(未图示);与形成在传感片123D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的电极引出部131D电连接的FPC基板132D;和作为触摸传感面板控制器的控制IC133C(未图示),其分别经FPC基板132C和132D对多个驱动线121依次施加规定电压。
对于控制IC133A,形成在传感片123A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M条的Ma条,形成在传感片123B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M+1~2M条的M条,第1~2M条的多个驱动线121依次连续地设置。此外,同样地,对于未图示的控制IC133C,形成在传感片123C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M条的Ma条,形成在传感片123D下的基板或膜上的多个驱动线12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M+1~2M条的M条,第1~2M条的驱动线121依次连续地设置。
在此,在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中,存在如下方法:在FPC基板的导线(cable)的导体图案和与玻璃板的电极导通连接的焊盘图案(land pattern)之间配置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使玻璃板和导线彼此压接,从而将焊盘图案与导体图案导通连接。下面参照附图对此进行说明。
图10(a)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概略俯视图,图10(b)是表示图10(a)的触摸传感面板100的导线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00具有借助双面胶带等粘接单元101彼此以分离地对置的方式粘着的第1基板102和可挠性的第2基板103。第1基板102为具有例如铟-锡氧化物覆膜(以下称为ITO)那样的导电覆膜和与该导电覆膜导通连接的一对电极的玻璃板,第2基板103为具有例如ITO那样的导电覆膜和与该导电覆膜导通连接的一对电极的膜。玻璃板102还具有与玻璃板102和膜103的电极导通连接且位于玻璃板102的端部的焊盘图案104。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00还具有导线106,该导线106具有以重叠的方式与玻璃板102上的焊盘图案104导通连接的导体图案105。
导线106的导体图案105和玻璃板102的焊盘图案104由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107彼此粘接。更详细地说,由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107将作为导体图案105的4个电极连接部105a~105d中的各个电极连接部与作为焊盘图案104的4个电极引出部104a~104d中的各个电极引出部彼此连接。例如电极连接部105a与电极引出部104a对应地连接。在此,导体图案105的各电极连接部105a~105d具有对各电极连接部105a~105d的内部进行局部切取而形成的第1切除部分119a~119d。第1切除部分119a~119d的优选具体例为图10(b)所示的狭缝(slit)。而且,焊盘图案104的电极引出部104a~104d也具有对各电极引出部104a~104d的内部进行局部切取而形成的第2切除部分(狭缝),而在与第1切除部分119a~119d和第2切除部分相邻的部分,即实质导通部分,导线106的导体图案105和玻璃板102的焊盘图案104彼此重叠。例如图示的具体例中,电极引出部104a~104d的狭缝在角度与电极连接部105a~105d的狭缝相差180度的反方向上延伸。
各电极连接部105a~105d和各电极引出部104a~104d都具有狭缝或长条形状,而且两者的狭缝延伸的方向彼此不同,由此得到良好的导通连接状态。
施加于导线106和玻璃板102的粘接用的压接力,如图11所示,并不是对两者之间的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107内包含的多个导电颗粒108的全部颗粒均匀地施加。更详细地说,对位于导体图案105的电极连接部105b和焊盘图案104的电极引出部104b的与狭缝部相邻的部分彼此重叠的部分或实质导通部分109附近的导电颗粒108a施加大的压接力,而对位于其他部分110附近的导电颗粒108b不施加大的压接力。该实质导通部分109的面积,与仅电极连接部105b和电极引出部104b中的某一者具有狭缝的情况或两者都不具有狭缝的情况相比大幅地小,所以施加于实质导通部分109附近的导电颗粒108a的压接力格外大。因此,即使为了防止导线106和玻璃板102的损伤而使整体的压接力为某个值以下,在实质导通部分109,导电颗粒108a也能够与电极连接部105a和电极引出部104a强力密接,能够得到电极连接部105a和电极引出部104a的良好的导通连接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良好的导通连接状态历经高温高湿的环境试验也几乎不损伤,因此经时稳定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16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被用在小型到大型的各种显示屏幕(显示器)上。因此,对于与各种屏幕尺寸对应的触摸传感面板的尺寸,需要对应每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的设计、制作和量产。特别是,大尺寸的大屏幕的触摸传感面板在制作工艺上不良率极高,所以大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在生产方面存在难点。与此同时,从与各尺寸匹配的设计到生产,在时间方面、人力投资方面都存在浪费,特别是在生产成本方面,由于需要与各尺寸匹配地进行生产,所以在材料方面、生产线效率(机种切换)、设备投资方面(与各尺寸对应的设备)产生巨大的损耗。
上述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制作时,制造商制作各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所以在与每种尺寸对应的设计、部件准备、生产线切换、生产装置等方面,需要从小型到大型准备对应的部件和装置。特别是,在制作、生产大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时,随着尺寸大型化,触摸传感面板自身的不良率变得格外高,成本方面也很严苛,并且大型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从设计到生产的所有方面都产生大的损耗,降低了产品循环的效率。
能够进行多点触摸的静电电容方式的上述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130中,为了应对大屏幕化,仅使4块传感片123A~123D彼此相邻且无间隙地排列,使它们分别经FPC基板125A~125D与控制IC126A~126D分别连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包括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损耗,且大幅提高产品循环效率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以及其使用的传感片和传感片组件、使用了该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PC(个人计算机)和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传感片中,平行地配设有多个导电配线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传感片配置成n行或m列、n行m列(n、m为2以上的自然数),该多个导电配线各自的各端部在该单位传感片间一对一地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该单位传感片的n行或m列、n行m列中,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在其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为一体,由此达成上述目的。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传感片的单位传感片间的上述多个导电配线的端部一对一地对应,在该端部间设置有使用了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导电膏或各向异性导电膜,通过规定温度和规定压力的热压接,将该端部彼此电连接。
本发明的传感片组件中,本发明的上述传感片的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导电配线的两端侧中的任一侧的每个该单位传感片上,配设有与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连接的电极引出部,对每个该电极引出部,控制单元经柔性电路基板与该电极引出部电连接,由此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中,本发明的上述传感片组件的传感片下的基板上或驱动片上形成的多个导电配线的两端侧中的任一侧的每个与上述单位传感片对应的单位驱动片上,配设有与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连接的电极引出部,对每个该电极引出部,将上述控制单元经柔性电路基板与该电极引出部电连接,由此达成上述目的。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驱动片中,平行地配设有多个导电配线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驱动片配置成n行或m列(n、m为2以上的自然数),该多个导电配线各自的各端部在该单位驱动片间一对一地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该单位驱动片的n行或m列中,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在其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为一体。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单位驱动片间的上述多个导电配线的端部一对一地对应,在该端部间设置有使用了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导电膏或各向异性导电膜,通过规定温度和规定压力的热压接,将该端部彼此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控制单元驱动触摸传感面板的多个驱动线,将上述感测线与上述驱动线间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用放大器放大之后,估测或检测该电容值,从而检测屏幕上的触摸位置。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显示屏幕上使用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作为位置输入装置,由此达成上述目的。
根据上述结构,下面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发明中,平行地配设有多个导电配线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传感片配置成n行或m列、n行m列(n、m为2以上的自然数),该多个导电配线各自的各端部在该单位传感片间一对一地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该单位传感片的n行或m列、n行m列中,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在其长度方向上连接而成为一体。
由此,能够消除包括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损耗,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节省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设计上的劳力,无需与每种尺寸的触摸传感器组件对应的生产线的切换,使用小中型的传感片组件的生产装置就能够进行中大型的灵活的生产,从而提高效率。
另外,能够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循环时间,其结果是,能够大幅削减包括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所有方面的损耗,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的主要部分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2是用于对2块传感片上的多条感测线的端部彼此的电连接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图3中,(a)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贴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贴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FPC基板与2块传感片的下侧电连接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2块传感片和FPC基板的贴合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6中,(a)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贴合前的感测线的端部彼此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贴合后的感测线的端部彼此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中,(a)是表示传感片上的感测线的十字状的端部的俯视图,(b)是表示传感片上的感测线的倒T字状的端部的俯视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现有的传感片组件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将图8的现有的传感片组件应用于大屏幕时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0中,(a)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概略俯视图,(b)是表示(a)的触摸传感面板的导线连接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用于对利用各向异性导电粘接剂将图10的现有的触摸传感面板的导线的导体图案与玻璃板的焊盘图案之间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的主要部位纵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触摸传感面板组件
2、2A~2I 传感片(单位传感片)
21、21A~21C 感测线
21B1、21C1 端部(端面)
22、22C、22F、22I、52、52A~52C 电极引出部
25 球状体
26 各向异性导电膜
3、3C、3F、3I、5A~5C FPC 基板
4控制IC (控制单元)
51 驱动线
6、7 对准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使用其的显示装置等电子设备的实施方式1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各图的构成部件各自的大小、宽度、长度、数量等,从制图的角度出发,并不限定于图示的结构。另外,从制图的角度出发,在有些地方,要连接端部的感测线21彼此和驱动线51彼此、感测线21或驱动线51的端部与电极引出部的端部,被画得稍微偏移或分离,但是多条感测线21彼此,多个驱动线51彼此,多条感测线21或多个驱动线51与电极引出部,相互要连接端部,左右或上下一对一地对应地电连接。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的主要部分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1中,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中,9块(3行3列)传感片2A~2I以在大显示屏幕上没有间隙且外形为四边形状的方式配置。因此,9块传感片2A~2I能够覆盖传感片2A的9倍的面积。传感片2C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电极引出部22C经FPC基板3C与控制IC4连接,传感片2F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电极引出部22F经FPC基板3F与控制IC4连接,传感片2I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电极引出部22I经FPC基板3I与控制IC4连接。感测线21的宽度为几μm(例如2μm~20μm,此处记为几μm),其材质为铜、铝、银、金或ITO等。
传感片2C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L条的L条,传感片2F的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L+1~2L条的L条,传感片2I的多条感测线21从下往上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2L+1~3L条的L条,来自依次连接的总计3L条感测线21的位置信息被输入到控制IC4中。
同样地,传感片2C、2F和2I的依次连接的总计3L条感测线21、其左侧的传感片2B、22E和2H的依次连接的总计3L条感测线21、更左侧的传感片2A、22D和2G的依次连接的总计3L条感测线21,由于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彼此一对一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传感片2A~2I上一体形成为横向各一行的3L条感测线21。
接着,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具有:与按每条线与形成在传感片2A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连接的电极引出部52A电连接的FPC基板5A;与形成在传感片2B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的电极引出部52B电连接的FPC基板5B;与形成在传感片2C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的电极引出部52C电连接的FPC基板5C;和作为触摸传感面板控制器的控制IC4,其分别经这些FPC基板5A~5C对多个驱动线51依次施加规定电压。驱动线51的宽度为几μm,其材质为铜、铝、银、金或ITO等。
形成在传感片2A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1~M条的M条,形成在传感片2B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M+1~2M条的M条,形成在传感片2C下的驱动片(膜)上的多个驱动线51从左往右依次平行地配置有第2M+1~3M条的M条,总计3M条驱动线51在纵向上依次平行地配置,从控制IC4依次输出向依次连接的总计3M条驱动线51施加的规定电压。
同样地,形成在传感片2A~2C下的驱动片(膜)上的总计3M条驱动线51、形成在其上侧的传感片2D~2F下的驱动片(膜)上的总计3M条驱动线51、形成在其更上侧的传感片2G~2I下的驱动片(膜)上的总计3M条驱动线51,由于纵向的各3M条驱动线51的各端部彼此一对一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传感片2A~2I下的驱动片(膜)上一体形成为总计3M条的纵向各一行的驱动线51。
像这样,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彼此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左右相邻的感测线21一对一对应地连接,并且多个驱动线51彼此也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上下相邻的驱动线51一对一对应地连接。
其中,也可以替代传感片2下的驱动片上的多个驱动线51,在作为大屏幕的玻璃基板上直接设置多个驱动线51。另外,也可以在与大屏幕对应的大面积的驱动片上平行且连续地设置多个驱动线51。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不需要多个驱动线51彼此也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上下相邻的驱动线51一对一对应地电连接,只要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彼此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左右相邻的感测线21一对一对应地连接即可。
本实施方式1的特征结构为一种触摸传感面板,当制作中型和大型触摸传感面板时,也由此制作面积小的小型、中型的标准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将该小型、中型的标准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多块组合,例如4块、9块和16块(本实施方式1中为图1的9块)组合,以成为俯视时四边形状的方式制作中型、大型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像上述的图9那样仅将多块(4块)触摸传感面板排列,由此制作大屏幕的1块触摸传感面板的方法,但是在该现有方式中,以多块完成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为单元,按每个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独立地装载FPC基板和控制IC,控制IC独立工作,此外,用另外的控制IC控制多块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从而控制大型触摸传感面板。其结果是,大型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单元中,每个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单元都需要控制IC,相比一块型的大型面板的外形,尺寸变得相当大,也成为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1中,以作为触摸传感面板的主材料的传感片的状态,以成为俯视时外形为4边形的方式多块组合地贴合,制作出所需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其中,将作为各标准尺寸的各传感片内的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连接。作为各传感片间的配线的各多条感测线21一对一地对应,各端部上下彼此重叠,在其间设置使用了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导电膏(ACP)或各向异性导电膜(ACF)等,通过规定温度为摄氏100度~摄氏250度且规定压力为100g~1000g/mm2的热压力(热压接),将端部彼此互相电连接。纳米颗粒为亚微米级(球直径为10nm~100nm)的微细的金属球或在微细的塑料球的表面实施镀Ni并在其上实施镀金后的表面金属的球状体,该球状体在热可塑性材料或膏内混合有多个。各向异性导电膜(ACF)以规定厚度的带状体的方式被使用。感测线21的厚度为1μm左右。使用了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导电膏(ACP)能够通过印刷配置于多条感测线21的各前端部。
例如如图2所示,将包含例如作为纳米颗粒的表面镀金的球状体25的各向异性导电膜26以横穿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的方式配置成长条状。以另一个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为下侧,从该各向异性导电膜26上方,重叠到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下侧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和上侧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上下一对一地对应,利用介于其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26内的表面镀金的球状体25通过上述热压力电连接。在此情况下,仅上下一对一地对应的下侧的多条感测线21与上侧的多条感测线21之间有选择地利用球状体25电连接。
像这样,通过向各向异性导电膜26施加的热压力,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左右相邻的感测线21一对一对应地连接。另外,同样地,根据需要,通过向各向异性导电膜26施加的热压力,与感测线21正交的多个驱动线51也与互相要连接端部的上下相邻的驱动线51一对一对应地连接。而且同样地,横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电极引出部与作为FPC基板的导体图案的电极连接部之间也通过向各向异性导电膜26施加的热压力电连接,并且,纵向的多个驱动线51的电极引出部与作为FPC基板的导体图案的电极连接部之间也通过向各向异性导电膜26施加的热压力电连接。
图3(a)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贴合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b)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贴合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其中,在此,纵向的感测线21用虚线表示,横向的驱动线51用实线表示。
首先,如图3(a)所示,用2个十字状的对准标记6进行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的位置对齐,将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接着,如图3(b)所示,使2块传感片2移动,使得2块传感片2的各对准标记7与规定位置一致,将各向异性导电膜26夹在中间,以传感片2彼此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使2块传感片2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彼此重叠。
之后,从该重叠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彼此之上施加规定的压力和温度,将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以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电连接。
此时,固定重叠的距离,在与重叠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输入来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并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微调,使得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中的位于中央的感测线21的端部最大限度重叠,从而整体上高效地重叠。
由此,将2块传感片2以传感片2的状态贴合,将各传感片2多块贴合,能够制作出传感片2的多条感测线21中的各个感测线21全部以一对一地对应的状态电连接的期望的尺寸的传感片。
如果不像这样将布线于各传感片的配线(感测线21)间根据电路一对一对应地连接,就无法满足产品特性。作为其连接方法,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26或各向异性导电膜片等将作为各传感片上的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一对一对应地电连接。
由于需要将传感片2间以及作为传感片2内的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一对一对应,所以在各传感片2设置作为位置对齐标记的对准标记6、7,当将各传感片2间贴合时,使用作为该位置对齐标记的对准标记6高精度地进行2块传感片2的位置对齐,使用对准标记7高精度地使2块传感片2重叠规定量,对利用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并最高效地进行微调,使得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重叠,从而能够将2块传感片2以在其间夹着各向异性导电膜26的方式贴合。
图4是表示2块传感片2的下侧与FPC基板3电连接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中,在下侧的传感片2的纵向的多条感测线21的电极引出部22与作为FPC基板3的导体图案的电极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各向异性导电膜26。在其间设置有各向异性导电膜26的多条感测线21的区域上施加规定的热压力,利用各向异性导电膜26将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贴合并使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重叠而有选择地连接。
图5是用于说明2块传感片2和FPC基板3的贴合状态的纵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1中,将2块传感片2的正面彼此或背面彼此从上往下看处于同面地贴合。在此情况下,经在2块传感片2的端面或者端面附近的通孔在背面侧前端部形成有连接用的多条感测线21。图5中,作为其他的将多块触摸传感面板的传感片2贴合的方法,示出从上往下看(俯视时)传感片2的正面侧与传感片2的背面侧的组合。
在其间设置有各向异性导电膜26,在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以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为下侧,使传感片2的端部彼此重叠,使下侧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与上侧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上下按每个感测线21一对一对应地相互电连接。
在此,为了对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的效果进行说明,进一步说明图9中上述的现有技术以进行比较。
现有的中型、大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主要由传感片、控制IC和FPC基板3构成,与各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传感片构成为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1组。其结果是,在传感片的多条感测线21的一部分产生缺陷(开路或短路等)的情况下,传感片自然变得不良而无法使用。如果成为大尺寸的传感片,则传感片面积变大,所以产生片不良的概率变得格外高。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提高现有的大尺寸的传感片的良品率的方法,在上述图9中示出,在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结构中,将小型、中型的传感片多块组合来构成1组中型、大型的传感片组件的方法。在制作多块中型、大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情况下,在多个小型、中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中,需要各个小型、中型的传感片的各个控制用控制IC,且由于控制用控制IC为多个,所以还需要控制整体的控制IC。其结果是,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产品尺寸变大,产品本身的生产成本也变高,最大的问题是各小型、中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边界部的间隔不是等间距,所以存在图像的一部分混乱、形成间隙、产生浓淡差等各种问题。
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中,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用多组小型、中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传感片2、FPC基板3和控制IC4来构成制作中型、大型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而是以小型、中型尺寸的传感片的状态将它们多块组合排列,由此不会产生包括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损耗,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
作为将多块小型、中型尺寸的传感片2组合,在作为各触摸传感面板的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电连接,来制作中型、大型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结构,采用将2块传感片2以传感片2的状态贴合而将多块各传感片2贴合的结构,使各传感片2的表面侧和背面侧重叠,能够制作期望的大尺寸的传感片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能够节省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设计上的劳力,无需与各触摸传感器组件对应的生产线的切换,用小型、中型的传感片组件的生产装置就能够灵活地生产中型、大型的传感片组件。另外,能够大幅缩短产品开发循环的时间,其结果是能够从设计到生产在所有方面大幅削减损耗,能够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配置成9块(3行3列)传感片2A~2I在大显示屏幕上没有间隙且外形为四边形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触摸传感面板也可以配置成2块或4块(2行或2列,或者2行2列)传感片2B、2C、2E和2F在大显示屏幕上没有间隙且外形为四边形状,也可以配置成以围着传感片2A~2I的左侧和上侧的方式配置7块传感片,总计16块(4行4列)的传感片在大显示屏幕上没有间隙且外形为四边形状。总之,触摸传感面板能够配置为多块传感片在大显示屏幕上没有间隙且与大屏幕对应的外形为四边形状。
总之,本发明的传感片中,平行地配置有作为多个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传感片配置成n行或m列、n行m列(n、m为2以上的自然数),作为多个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各自的各端部在单位传感片间,例如传感片2A、2B间、传感片2B、2C间,一对一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单位传感片的n行m列中,作为多个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各自在其长度方向上连接而形成为一体。
因此,本发明的传感片组件,在上述传感片的在长度方向上连接的作为多个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的两端侧中的任一侧的每个单位传感片上,配设有与作为该多个导电配线的多条感测线21中的各个感测线21连接的电极引出部,对每个电极引出部,控制单元(控制IC)经柔性电路基板(FPC基板)与电极引出部电连接。
本发明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在上述传感片组件的传感片下的基板(玻璃板)上或驱动片上形成的作为多个导电配线的驱动线51的两端侧的任一侧的每个与单位传感片对应的单位驱动片上,配设有与作为该多个导电配线的驱动线51中的各个驱动线51连接的电极引出部,对每个电极引出部,控制单元(控制IC)经柔性电路基板(FPC基板)与电极引出部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以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为下侧将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情况下,使下侧的规定宽度的感测线21与上侧的规定宽度的感测线21以具有重叠的规定进深距离的方式重叠。对该重叠的2块的感测线21宽度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使在重叠的2块的感测线21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1。用图6(a)和图6(b)对此进行说明。
图6(a)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贴合前的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上侧和下侧的2块传感片2贴合后的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的状态的俯视图。
首先,如图6(a)所示,在传感片2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以覆盖它们的各端部的方式以规定宽度装载有横长的各向异性导电膜26。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的宽度为几μm,是通常的宽度。
接着,如图6(a)所示的虚线部所示,隔着各向异性导电膜26将上侧的传感片2的多条感测线21A的各端部以一对一对应的方式重叠到下侧的传感片2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多条感测线21A的各端部的宽度比多条感测线21的宽度大且为感测线21的宽度的1.5~2.0倍左右的宽度。在一块传感片2中,多条感测线21的一个端部为通常宽度(几μm)不变,仅多条感测线21的另一个端部为比通常宽度(几μm)宽的宽度。
之后,从该重叠的多条感测线21、21A的各端部彼此之上施加规定压力和温度到介于其间的各向异性导电膜26,将多条感测线21、21A的端部彼此以一对一地对应的方式电连接。
此时,固定重叠的距离,在与重叠的方向(感测线21、21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用来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微调,使得多条感测线21、21A的各端部中的位于中央的感测线21的端部最大限度重叠,从而整体上高效地重叠。
由此,在多条感测线21、21A的各端部彼此的贴合中,利用感测线21、21A中的宽度宽的感测线21A更加可靠且容易地进行贴合。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感测线21的端部为通常宽度,为几μm(2μm~20μm,在此记为几μm),宽度宽的感测线21的端部比感测线21的端部的通常宽度大,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图7(a)所示的感测线21B的十字状的端部21B1,也可以为图7(b)所示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部21C1。多条感测线21B、21C的各端部21B1、21C1的宽度比多条感测线21的宽度大且为感测线21的宽度的1.5~2.0倍左右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在多条感测线21B的各端部21B1彼此的贴合中,由于感测线21B的十字状的宽度较宽,所以上下的多条感测线21B的贴合变得更加可靠且容易。另外,在多条感测线21C的各端部21C1彼此的贴合中,由于感测线21C的T字状的宽度较宽,所以上下的多条感测线21C的贴合变得更加可靠且容易。
此时,将重叠的距离固定,在与重叠的方向(感测线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用来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进行微调,使得多条感测线21B或21C的各端部21B1或者21C1中的位于中央的感测线21B或21C的端部最大限度重叠,从而整体上高效地重叠。这种情况的图像处理,能够使一方的传感片2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重叠的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微调,使得多条感测线21B或21C的各端部21B1或21C1的中心点P在上下的端部一致。
另外,图7(a)所示的感测线21B的十字状的端部21B1,能够作为感测线21B的前端部的对准标记准确地进行包括旋转的位置对齐。因此,可以在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中的中央设置感测线21B的十字形状部,按每10条线设置感测线21B的十字形状部。可以与上述对准标记6、7一起设置感测线21B的十字形状部,也可以替代上述对准标记6、7设置感测线21B的十字形状部。可以与上述对准标记6一起设置感测线21B的十字形状部而以两阶段进行位置对齐。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在一方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以另一方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为下侧将传感片2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将一方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与另一方的传感片2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以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一对一对应的方式位置对齐了的状态(不重叠的状态)下,在其间设置各向异性导电膏(ACP),在规定温度将对接的规定压力施加至两传感片2从而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果要电连接的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为图7(b)所示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部21C1,则感测线21的端部的对接的区域增加,能够更加可靠且容易地将感测线21的端部21C1彼此电连接。而且,虽然在图7(b)中未图示,在一方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面21C1的中央位置设置正面开口的三角形或梯形的具有倾斜的2边的缺口部(凹部),在另一方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面21C1的中央位置设置前端突出的三角形状部(与凹部嵌合的突起部),在一方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部21C1的中央位置的缺口部中对接插入在另一方的感测线21C的倒T字状的端面21C1的中央位置前端突出的三角形状部,由此能够更加准确且容易地将两感测线21C的各端部位置对齐。在该缺口部与三角形状部之间以外的两感测线21C的各端部的对接部分之间,设置有各向异性导电膏(ACP),在规定温度将对接的规定压力施加到两传感片2,使之对接,从而将两感测线21C的各端部电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在一方的感测线21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上,以另一方的感测线21上的多条感测线21的各端部为下侧将感测线21的端部彼此重叠的情况下,产生阶差,与重叠相应地需要增多传感片2的区域面积,但是本实施方式2中,不会产生上述实施方式1那样的阶差,传感片2的区域面积可以减少重叠的量。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3中,对在显示屏幕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1、2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作为位置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3的电子设备,由计算机系统构成,具有:上述实施方式1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能够进行各种输入指令的键盘、鼠标等操作键;根据各种输入指令能够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初始画面、选择画面和处理画面等各种图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部;扬声器;麦克风;摄像头;作为进行整体控制的控制部的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启动时与工作存储器一起工作的作为暂时存储单元的RAM;和记录有用于使CPU工作的控制程序和其所用的各种数据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作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单元)的ROM。
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具有控制IC等触摸面板控制器,其驱动触摸面板的多个驱动线,将感测线与驱动线间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用放大器放大之后估测或检测电容值从而检测屏幕上的触摸位置。
在显示部的显示屏幕上配置有触摸传感面板组件1,通过触摸显示屏幕上的例如图标区域,能够使该图标区域与显示功能相关联而在显示屏幕上进行与图标区域的选择相应的显示。
ROM由硬盘、光盘、磁盘和IC存储器等可读记录介质(存储单元)构成。该控制程序和其所用的各种数据,可以从可便携的光盘、磁盘和IC存储器等下载到ROM中,也可以为计算机的硬盘,也可以从硬盘下载到ROM中,也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因特网等下载到ROM中。
作为该电子设备,可以考虑例如带摄像头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等便携式电话装置、便携终端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等。作为便携终端装置,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作为信息处理装置,有PC显示屏、电子标牌、电子黑板、信息显示器等。
如上所述,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1~3对本发明进行了例示,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解释为该实施方式1~3。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权利要求解释。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1~3的记载,基于本发明的记载和技术常识实施等效的范围。应该理解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专利、专利申请和文献的内容被援引作为对本说明书的参考,如同其内容具体记载在本说明书中一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在驱动在横向的多条感测线被引出到电极引出部的传感片下的基板或薄膜上形成的驱动线,估测或检测相互正交的感测线与驱动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电容值从而检测屏幕上的触摸位置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其使用的传感片和传感片组件以及使用了该触摸传感面板组件的PC(个人计算机)和平板终端等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中,能够消除包括与各个尺寸的触摸传感面板对应的部件损耗在内的从设计到生产的损耗,能够大幅提高产品循环的效率。

Claims (5)

1.一种传感片,其特征在于:
平行地配设有多个导电配线的外形为四边形状的单位传感片配置成n行或m列或n行m列,该多个导电配线各自的各端部在该单位传感片间与左右相邻或上下相邻的导电配线的端部一对一地依次对应地电连接,在该单位传感片的n行或m列或n行m列中,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在该导电配线的长度方向上连接而形成为一体,其中,n、m为2以上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传感片间的所述多个导电配线的端部一对一地对应,在该端部间设置有使用了纳米颗粒的各向异性导电膏或各向异性导电膜,通过温度为摄氏100度~摄氏250度且压力为100g~1000g/mm2的热压接,将该端部彼此电连接。
3.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片的传感片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极引出部,其配设在所述传感片的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连接的多个导电配线的两端侧中的任一侧的每个该单位传感片上,与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连接;
控制单元;和
柔性电路基板,对每个该电极引出部,所述控制单元经该柔性电路基板与该电极引出部电连接。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片组件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传感片组件的传感片下的基板上或驱动片上形成的多个导电配线的两端侧中的任一侧的每个与所述单位传感片对应的单位驱动片上,配设有与该多个导电配线中的各个导电配线连接的电极引出部,对每个该电极引出部,所述控制单元经柔性电路基板与该电极引出部电连接。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显示屏幕上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传感面板组件作为位置输入装置。
CN201480022218.5A 2013-04-18 2014-04-07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1221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87489 2013-04-18
JP2013-087489 2013-04-18
PCT/JP2014/001994 WO2014171102A1 (ja) 2013-04-18 2014-04-07 センサシート、センサシートモジュール、タッチセンサ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196A CN105122196A (zh) 2015-12-02
CN105122196B true CN105122196B (zh) 2018-02-06

Family

ID=51731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2218.5A Active CN105122196B (zh) 2013-04-18 2014-04-07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2609B2 (zh)
JP (1) JP5882538B2 (zh)
CN (1) CN105122196B (zh)
TW (1) TWI625652B (zh)
WO (1) WO2014171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1156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装置
JP6700207B2 (ja) * 2017-02-08 2020-05-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印刷回路の電気接続方法
KR102395221B1 (ko) * 2017-12-05 2022-05-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0503312B2 (en) 2018-01-18 2019-12-10 Elo Touch Solutions, Inc. Large PCAP screen with multiple touch controller ASICS with interleaved receiver connections
WO2019150563A1 (ja) * 2018-02-02 2019-08-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基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基材セット
US11224131B2 (en) * 2018-04-04 2022-01-1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face mounting cable connections
KR20210147150A (ko) 2020-05-27 2021-1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3153A (ja) * 2003-09-24 2005-05-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2214035A (zh) * 2010-04-07 2011-10-12 索尼公司 信息提示装置、触觉提示方法以及程序
JP2013045150A (ja) * 2011-08-22 2013-03-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3827B8 (en) 2008-04-30 2018-09-19 InnoLux Corporation Touch input device
JP5638399B2 (ja) 2010-01-28 2014-12-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導電シートの使用方法及び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JP5653686B2 (ja) * 2010-08-24 2015-01-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US9360959B2 (en) * 2010-10-12 2016-06-07 Tactonic Technologies, Llc Fusing depth and pressure imaging to provide object identification for multi-touch surfaces
WO2013188498A2 (en) * 2012-06-12 2013-12-19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For And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3153A (ja) * 2003-09-24 2005-05-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パネル、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2214035A (zh) * 2010-04-07 2011-10-12 索尼公司 信息提示装置、触觉提示方法以及程序
JP2013045150A (ja) * 2011-08-22 2013-03-0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5652B (zh) 2018-06-01
JPWO2014171102A1 (ja) 2017-02-16
US9632609B2 (en) 2017-04-25
WO2014171102A1 (ja) 2014-10-23
JP5882538B2 (ja) 2016-03-09
CN105122196A (zh) 2015-12-02
US20160098111A1 (en) 2016-04-07
TW201502916A (zh) 2015-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2196B (zh) 传感片、传感片组件、触摸传感面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71805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375273B (zh)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
CN10509447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309495B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206931070U (zh) 绑定区连接结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5389058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EP2538301A1 (en) Flexible circuit routing
CN110568683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US20160085346A1 (en) Touch panel modul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quipment
CN10425227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4090680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1943965A (zh) 触摸屏及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CN107544701A (zh) 由柔性衬底构造成的电容性触摸压力传感器
US10133427B2 (en) Embedded touch-screen display panel
CN103631418A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2479014B (zh) 应用柔性电路板的触摸设备
CN103699282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47406B (zh) 一种折叠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75446A (zh) 天线设备
CN206162442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995635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5045424B (zh) 触控面板、邦定结构及软性电路板
CN102662265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247350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集成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