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9918B -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9918B
CN105119918B CN201510519941.0A CN201510519941A CN105119918B CN 105119918 B CN105119918 B CN 105119918B CN 201510519941 A CN201510519941 A CN 201510519941A CN 105119918 B CN105119918 B CN 105119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game
applic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99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9918A (zh
Inventor
邵俊
李大明
李鹏
方学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199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9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9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9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5935 priority patent/WO201703226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9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9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3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games, toys, sports, or amus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1Protocols for games, networked simulations or 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游戏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Description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如手机游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玩家可以通过应用平台与好友进行竞技。当用户启动游戏程序时,通常需要选择和第一应用平台内的好友玩还是第二应用平台内的好友玩,待游戏结束,就可以看到同一平台内好友的分数和排名,这类典型的游戏有全民飞机大战,天天酷跑以及天天爱消除等。但在现有的模式下,有至少以下两个缺点:
1、游戏玩家只能看到单一应用平台下好友的分数和排名。玩家开始进入游戏时,如果选择“和第一应用平台好友玩”,就只能看到第一应用平台内好友的得分和排名,如果选择“和第二应用平台好友玩”,就只能看到第二应用平台内好友的得分和排名,所有的竞技都局限在一个平台中。
2、比赛参与被限制在少数玩家之间。目前游戏玩家之间的比赛,只能简单进行单对单的竞技挑战,这样导致了比赛在封闭的场景中进行,参与的玩家较少。
综上,强制区分平台的机制导致了不同应用平台之间的游戏玩家难以沟通交流,从而减少了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所述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以及终端设备,通过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这样,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游戏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4为图2或图3中读取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交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5中选择出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四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五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图10或图11中步骤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步骤在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图15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这样,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游戏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作为一种实现方案,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终端,也可以为PC终端、平板电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各种移动终端,本实施例以手机终端进行举例。
参照图1,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授权接口1001,例如CPU,数据处理器1002,应用数据接口1003,存储器1004,用户接口1005。其中,授权接口1001用于透传用户通过认证账号登陆第三应用平台所产生的游戏数据,所述用户接口1005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等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的内部接口即授权接口1001。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LED显示屏,也可以为触摸屏,用于显示开放平台需要显示的数据。所述应用数据接口1003为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可供第三方接入的获取游戏数据的数据接口。存储器1004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4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数据处理器1002的存储装置。作为一种手机终端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4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图中未标示)、网络通信模块(图中未标示)、用户接口模块(图中未标示)以及微信或QQ游戏程序(图中未标示)。
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授权接口1001主要用于接收用户接口1005透传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合法性验证而为用户提供接入开放平台如微信或QQ内的唯一标识即游戏玩家的个人账号信息,并将所述个人账号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器1002进行处理。而数据处理器1002用于对不同应用平台进行扫描,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所述游戏账号。数据处理器1002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其中,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2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2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后,从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游戏比赛指令加入游戏比赛的信息时,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2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所述游戏账号。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开放平台获取所述个人账号;
根据获取的所述个人账号选择进入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调用应用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游戏账号在第三应用平台中对应的游戏信息;
将所述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4中存储的终端设备的应用跨平台交互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在游戏排名结果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实施例。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10,用于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游戏比赛触发后,终端设备1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具体可通过数据库读取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其中,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作为竞技比赛的发起端,以第一应用平台为发起端为例,那么第二应用平台为竞技比赛的参与端。可以理解的是,当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时,发起端可以链接形式通过开放平台如QQ或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聊天对话框发送至特定的好友、特定的好友群或分享至朋友圈,而此时发起端在竞技比赛指令发起后,可以不进入游戏,而直接退出游戏;或者,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后,与参与端一起进入游戏;或者,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后,可以直接进入游戏,并不需等待参与端。因此,发起端是否进入游戏并不影响参与端参与到游戏中。
只要第一应用平台、第二应用平台进入游戏,终端设备1则会从数据库中读取第一应用平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可以为微信游戏平台,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为QQ游戏平台,而开放平台可以为微信或QQ社交应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为可以通过开放平台的授权进入的游戏平台,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应用平台的类型和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放平台、第一应用平台以及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为其他可以实施的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若仅仅是单个游戏玩家通过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玩游戏,则终端设备1可从数据库读取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内该游戏玩家的用户信息;若该游戏玩家想要和其他游戏玩家一起竞技比赛,如在该游戏玩家通过第一应用平台发起竞技比赛,且有其他游戏玩家通过第二应用平台加入时,终端设备1将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发起游戏玩家以及参与游戏玩家的用户信息。当然,其他游戏玩家也可以通过第一应用平台加入,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可以通过调用第三应用平台如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应用数据接口,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从所述第三应用平台查询到游戏玩家的游戏结果并在聊天群或游戏首页进行排名展示。
本发明提供的终端设备1,通过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这样,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游戏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30,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
本实施例中,游戏比赛指令的触发,可以由第一应用平台本身发起的,也可以由用户在终端设备1点击第三应用平台授权许可的链接而触发。所述终端设备1优选为手机移动终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备游戏功能的终端。所述第三应用平台可以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在微信以及QQ等平台下的第三方游戏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或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接收模块10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101,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后,从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发起游戏比赛指令后,终端设备1会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
第二读取单元1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游戏比赛指令加入游戏比赛的信息时,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参与端接收到发起端经好友对话框、好友群或朋友圈发送的链接信息时,通过点击该链接进入对应的游戏,表明此时游戏玩家通过第二应用平台参与到竞技比赛,此时,终端设备1会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还包括:
选择模块40,用于在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账号信息为接入开放平台如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内的唯一标识。对于每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或者接入微信的应用,都能通过微信提供的接口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对于每一个接入QQ的应用,都能通过QQ提供的接口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在进入开放平台获取到发起端和/或参与端的个人账号信息时,即会弹出不同应用平台选择框,如“使用微信账号角色”以及“使用QQ账号角色”的选择框或其他选择框,以供用户选择接入。
扫描模块50,用于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所述游戏账号。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1接收的是微信应用平台选择指令即“使用微信账号角色”,则根据该指令对应接入微信应用平台,并进行扫描获取微信应用平台内的游戏账号;若终端设备1接收的是QQ应用平台选择指令“使用QQ账号角色”,则根据该指令对应接入QQ应用平台,并进行扫描获取QQ应用平台内的游戏账号。终端设备1在经对应的应用平台授权后获得对应的微信游戏应用账号或QQ游戏的游戏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选择模块40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通过所述开放平台获取所述个人账号;
选择单元402,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个人账号选择进入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若开放平台为微信平台,则为了获取到用户的头像以及昵称等个人账号信息,则需要用到微信开放平台的OAuth2.0授权接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号如“游戏人生”,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其中,OAuth2.0是“用户验证和授权”协议标准,允许用户让第三方应用访问该用户在某一网站上存储的私密的资源(如照片,视频,联系人列表),而无需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应用。用户可以在开放平台内选择进入游戏比赛的平台。当用户选择用微信应用平台参加比赛时,可以通过OAuth2.0授权接口进一步获取到游戏账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开放平台为微信平台,而应用平台为QQ应用平台,则同样是了获取到用户的头像以及昵称等个人账号信息,则需要用到微信开放平台的OAuth2.0授权接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号如“游戏人生”,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当用户选择用QQ应用平台参加游戏比赛时,通过所述个人账号信息在网页ptlogin进行QQ登录,获得登录态后,通过互联接口如http://connect.qq.com/或oidb等接口,获得游戏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还包括:
调用模块60,用于调用应用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游戏账号在第三应用平台中对应的游戏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数据接口为第三应用平台即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可供第三方接入的数据接口,根据该数据接口可以利用获取到的用户信息查询到游戏玩家的游戏结果并在聊天群或游戏首页进行排名展示。
存储模块70,用于将所述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本实施例中,若游戏玩家选择的是微信应用平台,则获取的个人账号信息为微信头像和昵称等信息;若游戏玩家选择的是QQ应用平台,则获取的个人账号信息是QQ头像和昵称等信息。其中,同一用户的个人账号和游戏账号不同,不同用户如发起端和参与端在不同应用平台下的个人账号和游戏账号均不相同。所述游戏信息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所在的操作系统(如安卓、苹果或塞班系统等)以及游戏玩家的成绩(如积分、等级和排行等)。
参照图9,在上述图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还包括:
提醒模块80,用于在游戏排名结果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中,在发起端和/或参与端的游戏结果发生变化,如当排名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开放平台如社交应用微信或QQ的客服接口,向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吸引其关注并回来参与比赛。如此,通过主动通知的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
基于上述硬件架构,提出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参照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游戏比赛触发后,终端设备1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具体可通过数据库读取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其中,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作为竞技比赛的发起端,以第一应用平台为发起端为例,那么第二应用平台为竞技比赛的参与端。可以理解的是,当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时,发起端可以链接形式通过开放平台如QQ或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聊天对话框发送至特定的好友、特定的好友群或分享至朋友圈,而此时发起端在竞技比赛指令发起后,可以不进入游戏,而直接退出游戏;或者,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后,与参与端一起进入游戏;或者,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后,可以直接进入游戏,并不需等待参与端。因此,发起端是否进入游戏并不影响参与端参与到游戏中。
只要第一应用平台、第二应用平台进入游戏,终端设备1则会从数据库中读取第一应用平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可以为微信游戏平台,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为QQ游戏平台,而开放平台可以为微信或QQ社交应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为可以通过开放平台的授权进入的游戏平台,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应用平台的类型和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开放平台、第一应用平台以及第二应用平台,可以为其他可以实施的平台。
可以理解的是,若仅仅是单个游戏玩家通过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玩游戏,则终端设备1可从数据库读取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内该游戏玩家的用户信息;若该游戏玩家想要和其他游戏玩家一起竞技比赛,如在该游戏玩家通过第一应用平台发起竞技比赛,且有其他游戏玩家通过第二应用平台加入时,终端设备1将从所述数据库中读取发起游戏玩家以及参与游戏玩家的用户信息。当然,其他游戏玩家也可以通过第一应用平台加入,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步骤S20,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可以通过调用第三应用平台如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应用数据接口,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从所述第三应用平台查询到游戏玩家的游戏结果并在聊天群或游戏首页进行排名展示。
本发明提供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通过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这样,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平台,使不同应用平台的游戏玩家都可以参与比赛,从而增加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上述图10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之前还包括:
步骤S30,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
本实施例中,游戏比赛指令的触发,可以由第一应用平台本身发起的,也可以由用户在终端设备1点击第三应用平台授权许可的链接而触发。所述终端设备1优选为手机移动终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备游戏功能的终端。所述第三应用平台可以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在微信以及QQ等平台下的第三方游戏应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上述图1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包括:
步骤S101,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后,从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发起游戏比赛指令后,终端设备1会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
步骤S102,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游戏比赛指令加入游戏比赛的信息时,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参与端接收到发起端经好友对话框、好友群或朋友圈发送的链接信息时,通过点击该链接进入对应的游戏,表明此时游戏玩家通过第二应用平台参与到竞技比赛,此时,终端设备1会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6所示,在上述图1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在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账号信息为接入开放平台如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内的唯一标识。对于每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或者接入微信的应用,都能通过微信提供的接口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对于每一个接入QQ的应用,都能通过QQ提供的接口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在进入开放平台获取到发起端和/或参与端的个人账号信息时,即会弹出不同应用平台选择框,如“使用微信账号角色”以及“使用QQ账号角色”的选择框或其他选择框,以供用户选择接入。
步骤S50,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所述游戏账号。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设备1接收的是微信应用平台选择指令即“使用微信账号角色”,则根据该指令对应接入微信应用平台,并进行扫描获取微信应用平台内的游戏账号;若终端设备1接收的是QQ应用平台选择指令“使用QQ账号角色”,则根据该指令对应接入QQ应用平台,并进行扫描获取QQ应用平台内的游戏账号。终端设备1在经对应的应用平台授权后获得对应的微信游戏应用账号或QQ游戏的游戏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上述图1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通过所述开放平台获取所述个人账号;
步骤S402,根据获取的所述个人账号选择进入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若开放平台为微信平台,则为了获取到用户的头像以及昵称等个人账号信息,则需要用到微信开放平台的OAuth2.0授权接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号如“游戏人生”,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其中,OAuth2.0是“用户验证和授权”协议标准,允许用户让第三方应用访问该用户在某一网站上存储的私密的资源(如照片,视频,联系人列表),而无需将用户名和密码提供给第三方应用。用户可以在开放平台内选择进入游戏比赛的平台。当用户选择用微信应用平台参加比赛时,可以通过OAuth2.0授权接口获取到游戏账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若所述开放平台为微信平台,而应用平台为QQ应用平台,则同样是了获取到用户的头像以及昵称等个人账号信息,则需要用到微信开放平台的OAuth2.0授权接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使用微信公众服务号如“游戏人生”,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当用户选择用QQ应用平台参加游戏比赛时,通过用户在网页ptlogin进行QQ登录,获得登录态后,通过互联接口如http://connect.qq.com/或oidb等接口,获得游戏账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上述图1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调用应用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游戏账号在第三应用平台中对应的游戏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数据接口为第三应用平台即游戏开发商提供的可供第三方接入的数据接口,根据该数据接口可以利用获取到的用户信息查询到游戏玩家的游戏结果并在聊天群或游戏首页进行排名展示。
步骤S70,将所述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本实施例中,若游戏玩家选择的是微信应用平台,则获取的个人账号信息为微信头像和昵称等信息;若游戏玩家选择的是QQ应用平台,则获取的个人账号信息是QQ头像和昵称等信息。其中,同一用户的个人账号和游戏账号不同,不同用户如发起端和参与端在不同应用平台下的个人账号和游戏账号均不相同。所述游戏信息包括游戏名称、游戏所在的操作系统(如安卓、苹果或塞班系统等)以及游戏玩家的成绩(如积分、等级和排行等)。
参照图16,在上述图15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80,在游戏排名结果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中,在发起端和/或参与端的游戏结果发生变化,如当排名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开放平台如社交应用微信或QQ的客服接口,向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吸引其关注并回来参与比赛。如此,通过主动通知的机制可以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
参照图1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流程具体如下:
1、以微信开放平台为例,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如手机登陆微信开放平台的OAuth2.0授权接口,获取用户的个人账号信息;
2、微信开放平台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弹出不同应用平台选择框,供用户选择接入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
2.1、若用户选择的是微信应用平台,移动终端则会扫描微信应用平台,并在通过OAuth2.0网页接口获得授权时,获取游戏账号;
2.2、若用户选择的是QQ应用平台,移动终端则会扫描QQ应用平台,并在通过对应的网页接口获得授权时,获取游戏账号。
3、移动终端调用第三应用平台提供的应用数据接口,获取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等;
4、发起端发起竞技比赛指令后,移动终端的数据库则会读取第一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信息,并在参与者加入比赛时,同时读取第二应用平台内的个人账号信息;
5、第三应用平台根据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比赛结果,进行排名,并在排名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应用平台内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开放平台内选择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游戏账号;
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
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为通过开放平台的授权进入的游戏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所述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后,从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游戏比赛指令加入游戏比赛的信息时,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开放平台获取个人账号;
根据获取的所述个人账号选择进入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所述游戏账号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调用应用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游戏账号在第三应用平台中对应的游戏信息;
将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游戏排名结果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在游戏比赛触发后,接收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获取游戏结果并进行排名展示;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为通过开放平台的授权进入的游戏平台;
选择模块,用于在所述开放平台内选择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第二应用平台,得到对应应用平台的游戏账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信息、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或第二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读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一应用平台触发的游戏比赛指令后,从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一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第二读取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平台根据所述游戏比赛指令加入游戏比赛的信息时,从所述数据库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平台的用户信息。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开放平台获取个人账号;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个人账号选择进入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平台。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应用数据接口,获取所述游戏账号在第三应用平台中对应的游戏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个人账号、进入游戏的应用平台、游戏账号以及与所述游戏账号对应的游戏信息存储于数据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提醒模块,用于在游戏排名结果发生变化时,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应用平台和/或第二应用平台的个人账号发送提醒消息。
CN201510519941.0A 2015-08-21 2015-08-21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05119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9941.0A CN105119918B (zh) 2015-08-21 2015-08-21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CT/CN2016/095935 WO2017032268A1 (zh) 2015-08-21 2016-08-19 实现跨平台交互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应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9941.0A CN105119918B (zh) 2015-08-21 2015-08-21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918A CN105119918A (zh) 2015-12-02
CN105119918B true CN105119918B (zh) 2019-01-08

Family

ID=54667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9941.0A Active CN105119918B (zh) 2015-08-21 2015-08-21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9918B (zh)
WO (1) WO20170322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9918B (zh) * 2015-08-21 2019-0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147945B (zh) 2016-03-01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媒体资源播放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5791291B (zh) * 2016-03-02 2019-09-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应用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中实时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3525B (zh) * 2016-09-26 2019-12-20 广州爱九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游戏第三方赛事组织方法和系统
CN108712274A (zh) * 2018-06-04 2018-10-26 福建兑信科技有限公司 社交应用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354496B (zh) * 2019-06-19 2023-11-21 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竞技赛事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535966B (zh) * 2019-09-05 2021-06-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98200A (zh) * 2020-04-22 2020-09-22 威比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跨平台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044059B (zh) * 2020-08-31 2022-07-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3417A1 (fr) * 2007-09-12 2009-03-19 Zte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service de jeu en réseau sans fil et procédé d'application apparenté
CN101648077A (zh) * 2008-08-11 2010-02-17 巍世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指令游戏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08714A (zh) * 2012-05-23 2015-04-08 金.Com有限公司 用于交互式玩游戏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7548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d cross platform networked multiplayer communication and game play
CN105119918B (zh) * 2015-08-21 2019-01-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3417A1 (fr) * 2007-09-12 2009-03-19 Zte Corporation Système de service de jeu en réseau sans fil et procédé d'application apparenté
CN101648077A (zh) * 2008-08-11 2010-02-17 巍世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指令游戏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4508714A (zh) * 2012-05-23 2015-04-08 金.Com有限公司 用于交互式玩游戏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2268A1 (zh) 2017-03-02
CN105119918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9918B (zh) 实现应用跨平台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Kumar et al. Co-designing online privacy-related games and stories with children
US10606463B2 (en) Intuitive interfaces for real-time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
Mell et al. Grumpy & Pinocchio: answering human-agent negotiation questions through realistic agent design
US9889373B1 (en) Multilayer framework and architecture with variable video gaming capabilities
US2009018783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single user computer application in a multi-user session
US20100287109A1 (en) Linking Software Users Sharing Common Traits
US20150174486A1 (en) Method for an asynchronous multiplayer gameplay
Utz et al. Making “Friends” in a virtual world: The role of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homophily, and status
Ozer et al. Fostering engagement in health behavior change: Iterativ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ve narrative environment to enhance adolescent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JP2013250876A (ja) 投稿情報共有システム、ゲー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実行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7980931B1 (en) Social networking methods using color pair personality profiles
Chen et al. In game we trust? Coplay and generalized trust in and beyond a Chinese MMOG world
WO2013100363A1 (ko) 시뮬레이션 게임 제공 방법 및 서버
WO2014038751A1 (ko) 온라인 대전형 게임에서의 광고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Rocha Santos Gamification of love: a case study of Tinder in Oslo
Mo et al. Winning crowdsourcing contests: A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multi-relational networks
KR100740176B1 (ko) 인터넷 게임 방법, 그 방법 실행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저장매체 및 인터넷 게임 시스템
Maze et al. A board game to fight against misinformation and fake news
TANYILDIZI et al. Viral marketing as a means of promoting live quiz show “HADI LIVE”
US9075761B1 (en) Social spaces for games
KR102296338B1 (ko) 온라인 어드벤처 게임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Ingvarsson et al. Escaping cyber attacks
Cao et al. A Community Success Model for Gaming Communities.
JP2018015204A (ja) 遊技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