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6843A -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6843A
CN105116843A CN201510405398.1A CN201510405398A CN105116843A CN 105116843 A CN105116843 A CN 105116843A CN 201510405398 A CN201510405398 A CN 201510405398A CN 105116843 A CN105116843 A CN 1051168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rotating
rotating machine
electric motors
linear
linea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053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6843B (zh
Inventor
刘杨
何良辰
宋法质
陈兴林
刘洋
宋跃
张常江
王一光
万勇利
赵为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5104053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6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6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6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6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步骤一:将运动控制卡系统初始化;步骤二:向初始化后的运动控制卡系统内输入用来控制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参数;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是定旋转电机与动旋转电机,所述定旋转电机固定在台体上,定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电机连接杆与动旋转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动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与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运动,所述直线电机导轨安装在台体的左侧边。本发明用于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电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愈发广泛,在工业生产中,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使用占据了绝大多数应用范围。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中,无法单纯使用直线电机或旋转电机,而是需要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配合使用。当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配合使用时,应用单纯的直线电机或旋转电机的控制方法无法实现二者间的同步控制,会导致电机与台体相撞或者拉扯线缆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同一位置解算结果同时规划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运动轨迹,协调二者同步运动,实现了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解决了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采用传统非同步方法控制而导致的电机与台体相撞和拉扯线缆等问题。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一:将运动控制卡系统初始化;
步骤二:向初始化后的运动控制卡系统内输入用来控制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参数;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是定旋转电机与动旋转电机,所述定旋转电机固定在台体上,定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电机连接杆与动旋转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动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与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运动,所述直线电机导轨安装在台体的左侧边;
步骤三:利用双速旋转变压器及其角位变送器采集定旋转电机角度数据、绝对式圆光栅采集动旋转电机角度数据、增量式直线光栅采集直线电机在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数据以及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均输入所述运动控制卡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并实时读取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及直线电机位置数据;
步骤四:根据读取的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判断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是否按照运动控制卡系统输入的旋转角度参数来运动,如果是,则结束程序;如若不是,则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数学模型S=Rg(1-cos(θgπ/180))来对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以及直线电机位置进行解算;
步骤五: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解算结果同时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运动轨迹规划;
步骤六:依据运动轨迹规划结果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驱动输出控制,并依次重复步骤三~步骤五,直到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按照给定参数运动到规定位置为止。
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步骤五中,所述动旋转电机旋转角度运动轨迹为以定旋转电机定子为圆心,以旋转电机连接杆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当动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为90°时,动旋转电机的定子一外侧面与直线电机导轨的一侧面对齐。
所述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步骤五中,所述数学模型具体公式为S=Rg(1-cos(θgπ/180)),其中S为所述直线电机位置,R为所述动旋转电机中心运动半径,θ为所述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控制策略上采用同步控制,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对被控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位置实时解算,并依据解算结果同时给出被控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运动规划轨迹,确保了电机控制的同步性。
2.本发明的每个控制周期内实时规划运动轨迹,不必开辟专用存储空间存储运动轨迹,减小了硬件存储资源的消耗。
3.本发明的通过同一位置解算结果同时规划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运动轨迹,协调二者同步运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框架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运动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动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为90°时的运动示意图。
直线电机(1)、台体(2)、直线电机导轨(3)、动旋转电机(4)、定旋转电机(5)、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6)、旋转电机连接杆(7)、动旋转电机(4)的运动轨迹(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一:将运动控制卡系统初始化;
步骤二:向初始化后的运动控制卡系统内输入用来控制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参数;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是定旋转电机与动旋转电机,所述定旋转电机固定在台体上,定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电机连接杆与动旋转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动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与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运动,所述直线电机导轨安装在台体的左侧边;
步骤三:利用FB924V双速旋转变压器及其角位变送器采集定旋转电机角度数据、RESA绝对式圆光栅采集动旋转电机角度数据、T1000-50A增量式直线光栅采集直线电机在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数据以及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均输入所述运动控制卡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并实时读取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及直线电机位置数据;
步骤四:根据读取的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判断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是否按照运动控制卡系统输入的旋转角度参数来运动,如果是,则结束程序;如若不是,则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数学模型S=Rg(1-cos(θgπ/180))来对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以及直线电机位置进行解算;
步骤五: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解算结果同时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运动轨迹规划;
步骤六:依据运动轨迹规划结果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驱动输出控制,并依次重复步骤三~步骤五,直到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按照给定参数运动到规定位置为止。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步骤五中,所述动旋转电机旋转角度运动轨迹为以定旋转电机定子为圆心,以旋转电机连接杆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当动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为90°时,动旋转电机的定子一外侧面与直线电机导轨的一侧面对齐。
实施例4
实施例1所述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步骤五中,所述数学模型具体公式为S=Rg(1-cos(θgπ/180)),其中S为所述直线电机位置,R为所述动旋转电机中心运动半径,θ为所述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
直线电机按直线电机导轨方向运动,直线电机与动旋转电机之间有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相连,该线缆只可水平伸缩,直线电机跟随两个旋转电机同步运动,运动过程中,如附图3中动旋转电机定子在惯性系中不发生偏转;通过数学建模及分析,可得到直线电机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需要运动到的位置S与定旋转电机旋转角度θ之间的数学关系为:S=Rg(1-cos(θgπ/180))。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一:将运动控制卡系统初始化;
步骤二:向初始化后的运动控制卡系统内输入用来控制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参数;所述两个旋转电机分别是定旋转电机与动旋转电机,所述定旋转电机固定在台体上,定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旋转电机连接杆与动旋转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动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水平方向可伸缩线缆与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运动,所述直线电机导轨安装在台体的左侧边;
步骤三:利用双速旋转变压器及其角位变送器采集定旋转电机角度数据、绝对式圆光栅采集动旋转电机角度数据、增量式直线光栅采集直线电机在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将采集到的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数据以及直线电机在直线电机导轨上的位置数据均输入所述运动控制卡系统进行数据转换,并实时读取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及直线电机位置数据;
步骤四:根据读取的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数据判断两个旋转电机的转子是否按照运动控制卡系统输入的旋转角度参数来运动,如果是,则结束程序;如若不是,则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数学模型来对两个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以及直线电机位置进行解算;
步骤五:运动控制卡系统依据解算结果同时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运动轨迹规划;
步骤六:依据运动轨迹规划结果对直线电机及两个旋转电机进行驱动输出控制,并依次重复步骤三~步骤五,直到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按照给定参数运动到规定位置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所述动旋转电机旋转角度运动轨迹为以定旋转电机定子为圆心,以旋转电机连接杆为半径,做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当动旋转电机的旋转角度为90°时,动旋转电机的定子一外侧面与直线电机导轨的一侧面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五中,所述数学模型具体公式为S=Rg(1-cos(θgπ/180)),其中S为所述直线电机位置,R为所述动旋转电机中心运动半径,θ为所述两个旋转电机旋转角度。
CN201510405398.1A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116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5398.1A CN105116843B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05398.1A CN105116843B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6843A true CN105116843A (zh) 2015-12-02
CN105116843B CN105116843B (zh) 2017-10-27

Family

ID=5466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05398.1A Active CN105116843B (zh) 2015-07-11 2015-07-11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68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9235A (zh) * 2021-02-25 2021-06-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小行程纳米级运动台及热相关滞回数据测量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3275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Bhargav Ishwarlal Gajjar Parallel kinematics micro-positioning system
CN101917160A (zh) * 2010-09-12 2010-12-15 上海英迈吉东影图像设备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用螺旋ct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362425A (zh) * 2009-03-25 2012-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
CN10390173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台线缆装置
CN103986388A (zh) * 2013-02-08 2014-08-13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驱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2425A (zh) * 2009-03-25 2012-02-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
US20100253275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Bhargav Ishwarlal Gajjar Parallel kinematics micro-positioning system
CN101917160A (zh) * 2010-09-12 2010-12-15 上海英迈吉东影图像设备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用螺旋ct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0173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件台线缆装置
CN103986388A (zh) * 2013-02-08 2014-08-13 株式会社电装 旋转电机驱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9235A (zh) * 2021-02-25 2021-06-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小行程纳米级运动台及热相关滞回数据测量方法
CN113029235B (zh) * 2021-02-25 2021-09-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小行程纳米级运动台及热相关滞回数据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6843B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4798U (zh) 用于卧式波纹腹板h型钢实时扫描焊接设备
CN102566574B (zh)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的机器人轨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806560A (zh) 一种可自动消除机器人运动累积误差的方法
CN104385281B (zh) 一种两自由度高速并联机器人的零点标定方法
CN109454625B (zh) 一种无力矩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拖动示教方法
CN105487462B (zh) 一种plc运动控制模块功能验证设备与验证方法
CN104029196B (zh) 一种三转动一移动对称四自由度并联机构
CN103310038A (zh) 一种旋转导向执行机构的虚机实电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2944997B (zh) 多自由度冗余并联机构的同步光滑滑模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587719A (zh) 平板件的全自动钻铆定位方法
CN105204441A (zh) 手推示教式五轴抛光打磨机器人
CN105116843A (zh) 一种直线电机与两个旋转电机的同步控制方法
CN104935218B (zh) 一种双旋转电机系统的主从控制方法
CN207656563U (zh) 一种定位治具
CN103552072B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控制器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6326595U (zh) 一种多轴联动机械手
CN103192395B (zh) 一种多关节机械手询零装置及方法
CN106573379A (zh) 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单元和用于控制机器人单元的操作的方法
CN206048200U (zh) 一种机器人全闭环控制系统
CN105423997B (zh) 垂直平面驱动经纬仪
CN104438915B (zh) 一种基于虚拟角度的伺服压力机送料控制方法
CN205325111U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汽车发动机活塞、缸体装配系统
CN104669272A (zh) 机器人
CN109462347A (zh) 一种电机位置、速度以及力矩协调控制的仿真系统
CN213499219U (zh) 一种用于slam及导航领域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