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5148B -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5148B
CN105095148B CN201510501852.3A CN201510501852A CN105095148B CN 105095148 B CN105095148 B CN 105095148B CN 201510501852 A CN201510501852 A CN 201510501852A CN 105095148 B CN105095148 B CN 1050951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vertical
routing unit
busses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18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5148A (zh
Inventor
张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Beij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0185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5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5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5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5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Bu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包括: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通过将多个水平子层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形成三维片上网络,增加了垂直方向的互连,缩短了芯片内部的全局互连长度,提高了芯片内部带宽,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与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上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背景技术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互连结构成为芯片体系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片上IP核互连的有效解决方法之一。基于NoC架构的多核处理器片上系统可以实现计算和通信的分离,IP核构成的计算子系统可以独立完成计算任务,NoC构成的通信子系统,负责IP核之间高速数据交换。随着集成电路工艺进入14nm工艺时代,NoC的设计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所有资源节点都布局于平面,且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布局布线,各路由单元之间的互连线需横跨整个资源节点,因此二维NoC中互连线长度或者网络直径随着设计规模成倍增加。连线长度的增加直接带来了系统传输延时的上升,限制了数据传输频率的提高,同时由于全局连线长度和数据转发次数的增加,也会使系统的通信功耗增加。
因此,如何减少连线长度及网络直径,减少系统传输延时,降低通信的功耗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以减少连线长度及网络直径,减少系统传输延时,降低通信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包括:
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
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
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垂直总线控制器包括:
用于存储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发送的垂直总线占用请求信息的状态同步寄存器;
与所述状态同步寄存器相连,用于确认与所述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相对应的垂直总线的占用信息的占用状态寄存器;
用于存储水平路由单元地址信息的本地地址存储器;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相连的第一比较器;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和所述占用状态寄存器相连的第二比较器。
优选的,所述拓扑结构为Spidergon拓扑结构。
优选的,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包括:
顺时针端口、逆时针端口、对面方向端口、垂直总线端口和本地端口。
优选的,所述垂直总线端口,包括:
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接收数据的接收组件;
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发送数据的发送组件。
优选的,所述接收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一三态驱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发送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二三态驱动电路。
优选的,所述状态同步寄存器设置N-1个输入端口和1个输出端口;其中N为整数。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包括: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通过将多个水平子层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形成三维片上网络,增加了垂直方向的互连,缩短了芯片内部的全局互连长度,提高了芯片内部带宽,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与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pidergon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垂直总线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以减少连线长度及网络直径,减少系统传输延时,降低通信的功耗。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包括:
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
具体的,每个水平路由单元之间通过水平链路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拓扑结构为Spidergon拓扑结构。
具体的,Spidergon拓扑结构是一种类似环形的拓扑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该结构完全对称,这使得其中的资源节点(本实施例中的节点为每个水平路由单元中的节点)无论放在结构中的哪个位置,其路由规则和效果完全相同,从而在设计中不用考虑节点在布局中因位置不同造成的性能影响;
2、布局非常规则,这有利于降低芯片布局中节点的互连难度;较低的结点度和网络直径有利于路由单元之间传输延时的优化,也有利于路由算法的设计。
参见图2,为本实施中的Spidergon拓扑结构示意图,假设结构中节点总数为N,由于结构的对称性,节点数目必须为偶数,即N=2n。在Spidergon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号码从0到N-1。拓扑周围环形方向上的通道编号与顺时针方向的源节点相同。而在对面方向上,通道编号为序号较小的编号加上N/2。也就是说在Spidergon结构中,每个节点Xi与三个节点相连,节点编号分别为(i+1)mod N、(i-1)mod N和(i+N/2)modN。
例如在图2中,若节点号码为1-15,节点总数N为16,则与节点号码为1的节点相连的三个节点分别是节点号码为2的节点、节点号码为0的节点和节点号码为9的节点。
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
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
具体的,在集成电路设计工艺中,水平层内部连线需要横跨资源节点与其它路由单元相连,因此连线长度为资源节点宽度,其典型值为数千微米,而本实施例中的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由于各水平子层之间直接相互叠加,使得各水平子层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仅为几十微米,因此在垂直方向上使用总线方式的通信效率会超过等效的网络通信方式。片上应用环境的固定性和片上资源的有限性,使其接入机制需要在通用总线接入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简化,由于拓扑结构在设计阶段已经确定,因此总线上需要接入的设备处于固定状态,此时总线上的设备地址可以在设计阶段预先固定分配,而且无需考虑总线设备加入和离开管理功能以及设备规模管理功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子层生成方法是将整个网络平均切分为数个规模相同的水平子层,并在水平子层中保持Spidergon结构,然后将各个水平子层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这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结构,命名为V-Spidergon。其中,各个水平路由单元是通过水平链路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了水平面上的通信网络,同理,垂直总线控制器与垂直总线实现水平子层与水平子层之间互连与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三维集成技术克服了芯片平面布局的局限性,增加了垂直方向的扩展,通过空间上的堆叠将多个硅片层封装在一起,能够在提高芯片计算能力的同时减小芯片的面积与功耗。随着3D堆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硅穿孔(through-silicon via,TSV)技术对堆叠IC设计的支持,三维片上网络开始进入应用阶段。3D片上网络将3D堆叠技术与片上网络技术相结合,相比于2D结构,在体系结构方面具备如下优势:
(1)增加了垂直方向互连,缩短了芯片内部的全局互连长度,提高了芯片内部带宽,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与功耗;
(2)3D立体结构使得更多的通信节点可以映射在相邻的位置以减少传输距离及其带来的时延与功耗;
(3)增加了封装密度,减小了芯片面积。
并且,本实施例提供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结构,基于二维Spidergon拓扑结构和总线通信机制,在相同的网络规模及近似饱和的条件下,V-Spidergon的延时时间比3D-Mesh低17%,吞吐量高16.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包括: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通过将多个水平子层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形成三维片上网络,增加了垂直方向的互连,缩短了芯片内部的全局互连长度,提高了芯片内部带宽,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延迟与功耗。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总线端口,包括:
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接收数据的接收组件;
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发送数据的发送组件。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一三态驱动电路。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二三态驱动电路。
优选的,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总线控制器包括:
用于存储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发送的垂直总线占用请求信息的状态同步寄存器100;
与所述状态同步寄存器相连,用于确认与所述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相对应的垂直总线的占用信息的占用状态寄存器200;
用于存储水平路由单元地址信息的本地地址存储器300;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相连的第一比较器400;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和所述占用状态寄存器相连的第二比较器500。
具体的,垂直总线端口由接收组件和发送组件构成,各个组件通过一个三态驱动电路与垂直总线相连接。三态驱动电路由本节点的垂直总线控制器控制,当资源节点获得垂直总线的使用权之后,由垂直总线控制器给发送组件发送输出信号,以开启输出功能,给接收组件发送输入信号,以开启出入功能。
具体的,状态同步寄存器同步接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发送的垂直总线占用请求信息的,并通过占用状态寄存器说明当前垂直总线的占用权限分配情况。
当本地水平路由单元要接收其他水平路由单元发送的数据时,第一比较器比较发送数据的水平路由地址是否是本地地址存储器中存储的地址,若一致,则接收数据,若不一致,则拒绝接收;当本地水平路由单元要向占用状态寄存器存储的占用数据总线权限的水平路由单元发送数据时,第二比较器根据本地地址存储器中存数的占用数据总线权限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地址信息,向其发送数据。
具体的,垂直总线控制器包含N个端口,包括N-1个输入端口和1个输出端口,每个端口的数据宽度为1比特。其中,N-1个输入端口和数据总线上其它垂直总线控制器的输出端口相连接,以接收垂直总线占用请求信息。状态同步寄存器的宽度与端口N的数目相等,每一位分别反映端口上的电平状态。同时,垂直总线控制器中的占用状态寄存器,用以说明当前令牌的分配情况,其宽度同样与端口数目相等。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包括:
顺时针端口、逆时针端口、对面方向端口、垂直总线端口和本地端口。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水平路由单元有五个端口,分别是顺时针端口、逆时针端口、对面方向端口、垂直总线端口以及本地端口。其中,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三维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存在实现水平子层与水平子层间的通信的垂直总线,所以需要在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方向上增加一个端口。交叉开关面积和功耗是片上路由器面积功耗的主要部分,6×6Crossbar的面积远大于5×5Crossbar的面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堆叠的多个水平子层;其中,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保持相同的拓扑结构;其中,所述拓扑结构为Spidergon拓扑结构;
连接所述多个水平子层中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的垂直总线;其中,所述垂直总线的数量与所述每个水平子层中的水平路由单元的数量相对应;
控制所述垂直总线占用权的垂直总线控制器;
所述垂直总线控制器包括:
用于存储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发送的垂直总线占用请求信息的状态同步寄存器;
与所述状态同步寄存器相连,用于确认与所述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水平路由单元相对应的垂直总线的占用信息的占用状态寄存器;
用于存储水平路由单元地址信息的本地地址存储器;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相连的第一比较器;
与所述本地地址存储器和所述占用状态寄存器相连的第二比较器;
其中,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包括:
顺时针端口、逆时针端口、对面方向端口、垂直总线端口和本地端口;
所述垂直总线端口,包括:
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接收数据的接收组件;述接收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一三态驱动电路;
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水平路由单元发送数据的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为与垂直总线相连的第二三态驱动电路;
所述状态同步寄存器设置N-1个输入端口和1个输出端口;其中N为整数。
CN201510501852.3A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Active CN105095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852.3A CN105095148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01852.3A CN105095148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148A CN105095148A (zh) 2015-11-25
CN105095148B true CN105095148B (zh) 2018-07-13

Family

ID=5457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1852.3A Active CN105095148B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51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4488B (zh) * 2017-05-26 2021-03-2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三维片上网络的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
CN111490922A (zh) * 2019-01-25 2020-08-04 上海虹驰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网络布线方法
GB2586029B (en) * 2019-07-29 2022-07-27 Siemens Ind Software Inc Emulating broadcast in a network on chip
CN110825689B (zh) * 2019-10-31 2020-08-04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芯片的实现方法及电子芯片
CN114679422B (zh) * 2022-03-25 2024-04-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双网络的无死锁多裸芯集成微系统高性能架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210A (zh) * 2013-09-03 2013-12-25 上海大学 多芯核三维芯片的拓扑系统和数据包路由方法
CN104079480A (zh) * 2014-05-30 2014-10-0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维集成电路片上网络的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CN104243330A (zh) * 2014-10-10 2014-12-24 南京大学 一种面向低密度垂直互连的三维片上网络路由器
CN104394072A (zh) * 2014-10-10 2015-03-04 南京大学 一种用于三维片上网络的双泵垂直通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210A (zh) * 2013-09-03 2013-12-25 上海大学 多芯核三维芯片的拓扑系统和数据包路由方法
CN104079480A (zh) * 2014-05-30 2014-10-0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维集成电路片上网络的路由方法及其系统
CN104243330A (zh) * 2014-10-10 2014-12-24 南京大学 一种面向低密度垂直互连的三维片上网络路由器
CN104394072A (zh) * 2014-10-10 2015-03-04 南京大学 一种用于三维片上网络的双泵垂直通道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raffic- and Thermal-Aware Run-Time Thermal Management Scheme for 3D NoC Systems;Chih-Hao Chao et al;《2010 Fourth ACM/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tworks-on-Chip》;20101231;第223-2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5148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5148B (zh) 一种混合型三维片上网络
CN103580890B (zh) 一种可重配置片上网络结构及其配置方法
US10218581B2 (en) Generation of network-on-chip layout based on user specified topological constraints
CN108400880B (zh) 片上网络、数据传输方法和第一交换节点
EP2549388A1 (en) Computer system
de Mello et al. Evaluation of routing algorithms on mesh based nocs
EP3226490B1 (en) Optical network-on-chip, optical rout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hee et al. Many-to-many core-switch mapping in 2-D mesh NoC architectures
KR101382606B1 (ko) 하이브리드 광학 네트워크 온 칩의 태스크 매핑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하이브리드 광학 네트워크 온 칩 시스템
US10547514B2 (en) Automatic crossbar generation and router connections for network-on-chip (NOC) topology generation
CN113688065A (zh) 近存计算模块和方法、近存计算网络及构建方法
CN104954439B (zh) 一种云服务器及其节点互联方法、云服务器系统
KR101242172B1 (ko) 하이브리드 광학 네트워크-온-칩 시스템 및 그의 라우팅 방법
CN107018071B (zh) 一种基于“包-电路”交换技术的路由模式切换配置器
Wettin et al. Design space exploration for reliable mm-wave wireless NoC architectures
KR101800320B1 (ko) 버스 프로토콜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온 칩 시스템, 그 설계 방법 및 그 설계 방법에 관한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N113704137A (zh) 存内计算模块和方法、存内计算网络及构建方法
CN114896940B (zh) 一种软件定义的晶圆级交换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4679422B (zh) 一种基于双网络的无死锁多裸芯集成微系统高性能架构
Rusu et al. RILM: Reconfigurable inter-layer routing mechanism for 3D multi-layer networks-on-chip
Lusala et al. A hybrid router combining sdm-based circuit swictching with packet switching for on-chip networks
Rezaei et al. Fault-tolerant 3-D network-on-chip design using dynamic link sharing
Cai et al. Deadlock-free adaptive routing based on the repetitive turn model for 3D network-on-chip
Ansari et al. Advancement in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algorithms for 3-D Network-on-Chip architecture
Salamat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and fault-tolerant routing algorithms for 3D-No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