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316B -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316B
CN105094316B CN201510369781.6A CN201510369781A CN105094316B CN 105094316 B CN105094316 B CN 105094316B CN 201510369781 A CN201510369781 A CN 201510369781A CN 105094316 B CN105094316 B CN 1050943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sensor
parameter information
particular device
device 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97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4316A (zh
Inventor
况景云
许玉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697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4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4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入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形态可变化的电子设备应用较为广泛。使用过程中,设置于电子设备上的电容传感器(cap-sensor)检测到用户靠近时,会向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发送降低发射功率的指令,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下降,以免对用户产生较强的辐射。对于对形态的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的形态变化而达到设定状态,如电子设备的两个可翻转盖体成0°或360°时,cap-sensor会误检测为用户靠近从而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此时,电子设备可能仍处理使用状态,这将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或者,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
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将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寄存器清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处理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
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或者,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寄存器清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基于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控制策略为基于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变化,当电子设备在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时,不会因非用户的干扰而误使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降低,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具有多使用形态的电子设备,如具有翻转盖体功能的笔记本终端,终端的前后盖体可在0度至360度之间翻转,其中一盖体上设置有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另一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输出设备,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0度时,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360度时,终端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是容易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其部件组成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形态检测的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角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使用形态。如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由0度逐渐变大时,则电子设备由关闭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变,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达到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形态。
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形态检测功能的霍尔感应器或重力传感器等传感器,通过霍尔感应器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形态。通过重力传感器也可以感应电子设备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形态,不同的使用形态下,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重力是不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并非仅是指一个传感器,通过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或携带有传感器的其他电路能够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的设备或装置,都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声称的第一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的当前重力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所处的形态不同时,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不同的,而通过重力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形态,这里不再赘述其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天线形态,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将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保证用户不受天线的强辐射。
步骤102,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当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将会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设备形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此时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而彼此靠近,电子设备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电容值有变化,会误作为有用户靠近天线系统的情形来处理,而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而此时用户正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如果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因此,需要将这种由于其他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而非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的情形,应当与用户靠近的情形区分开来,避免对天线系统进行误调整。
而当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具备区分是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还是其他物体干扰了第二传感器的情形。
步骤103,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为360度而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彼此靠近,第二传感器将会检测到环境中的电容变化,会误以为是用户靠近了第二传感器,其将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概率。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当电子设备由其他形态转换到特定设备形态的那一刻,需要禁止第二传感器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即这种情况下不必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调低,而是使天线系统以正常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具有多使用形态的电子设备,如具有翻转盖体功能的笔记本终端,终端的前后盖体可在0度至360度之间翻转,其中一盖体上设置有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另一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输出设备,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0度时,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360度时,终端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是容易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其部件组成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形态检测的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角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使用形态。如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由0度逐渐变大时,则电子设备由关闭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变,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达到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形态。
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形态检测功能的霍尔感应器或重力传感器等传感器,通过霍尔感应器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形态。通过重力传感器也可以感应电子设备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形态,不同的使用形态下,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重力是不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并非仅是指一个传感器,通过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或携带有传感器的其他电路能够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的设备或装置,都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声称的第一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的当前重力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所处的形态不同时,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不同的,而通过重力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形态,这里不再赘述其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天线形态,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将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保证用户不受天线的强辐射。
步骤202,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当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将会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设备形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此时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而彼此靠近,电子设备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电容值有变化,会误作为有用户靠近天线系统的情形来处理,而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而此时用户正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如果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因此,需要将这种由于其他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而非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的情形,应当与用户靠近的情形区分开来,避免对天线系统进行误调整。
而当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具备区分是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还是其他物体干扰了第二传感器的情形。
步骤203,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为360度而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彼此靠近,第二传感器将会检测到环境中的电容变化,会误以为是用户靠近了第二传感器,其将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概率。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当电子设备由其他形态转换到特定设备形态的那一刻,需要禁止第二传感器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即这种情况下不必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调低,而是使天线系统以正常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本示例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由其他使用形态变化到特定设备形态时,获得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并删除该第二参数信息,即相当于第二传感器未检测到第二参数信息,从而不会触发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
本示例中,第二参数信息可以为环境的电容变化信息,即当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所处的环境的电容会发生变化。第二参数信息也可以为环境的电容信息,如直接检测当前环境的电容值。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具有多使用形态的电子设备,如具有翻转盖体功能的笔记本终端,终端的前后盖体可在0度至360度之间翻转,其中一盖体上设置有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另一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输出设备,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0度时,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360度时,终端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是容易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其部件组成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形态检测的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角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使用形态。如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由0度逐渐变大时,则电子设备由关闭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变,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达到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形态。
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形态检测功能的霍尔感应器或重力传感器等传感器,通过霍尔感应器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形态。通过重力传感器也可以感应电子设备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形态,不同的使用形态下,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重力是不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并非仅是指一个传感器,通过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或携带有传感器的其他电路能够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的设备或装置,都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声称的第一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的当前重力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所处的形态不同时,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不同的,而通过重力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形态,这里不再赘述其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天线形态,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将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保证用户不受天线的强辐射。
步骤302,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当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将会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设备形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此时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而彼此靠近,电子设备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电容值有变化,会误作为有用户靠近天线系统的情形来处理,而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而此时用户正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如果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因此,需要将这种由于其他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而非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的情形,应当与用户靠近的情形区分开来,避免对天线系统进行误调整。
而当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具备区分是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还是其他物体干扰了第二传感器的情形。
步骤303,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为360度而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彼此靠近,第二传感器将会检测到环境中的电容变化,会误以为是用户靠近了第二传感器,其将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概率。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当电子设备由其他形态转换到特定设备形态的那一刻,需要禁止第二传感器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即这种情况下不必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调低,而是使天线系统以正常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本示例中,当检测到电子设备由其他使用形态变化到特定设备形态时,获得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但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从而不会触发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
本示例中,第二参数信息可以为环境的电容变化信息,即当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所处的环境的电容会发生变化。第二参数信息也可以为环境的电容信息,如直接检测当前环境的电容值。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具有多使用形态的电子设备,如具有翻转盖体功能的笔记本终端,终端的前后盖体可在0度至360度之间翻转,其中一盖体上设置有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另一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输出设备,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0度时,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360度时,终端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是容易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其部件组成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形态检测的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角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使用形态。如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由0度逐渐变大时,则电子设备由关闭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变,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达到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形态。
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形态检测功能的霍尔感应器或重力传感器等传感器,通过霍尔感应器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形态。通过重力传感器也可以感应电子设备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形态,不同的使用形态下,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重力是不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并非仅是指一个传感器,通过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或携带有传感器的其他电路能够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的设备或装置,都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声称的第一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的当前重力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所处的形态不同时,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不同的,而通过重力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形态,这里不再赘述其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天线形态,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将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保证用户不受天线的强辐射。
步骤402,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当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将会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设备形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此时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而彼此靠近,电子设备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电容值有变化,会误作为有用户靠近天线系统的情形来处理,而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而此时用户正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如果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因此,需要将这种由于其他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而非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的情形,应当与用户靠近的情形区分开来,避免对天线系统进行误调整。
而当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具备区分是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还是其他物体干扰了第二传感器的情形。
步骤403,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为360度而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彼此靠近,第二传感器将会检测到环境中的电容变化,会误以为是用户靠近了第二传感器,其将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概率。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当电子设备由其他形态转换到特定设备形态的那一刻,需要禁止第二传感器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即这种情况下不必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调低,而是使天线系统以正常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步骤404,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特定设备形态下使用电子设备如用户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如果始终禁止第二传感器使用天线系统的控制策略,当有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如果不执行针对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将会对用户形成较强的辐射。因此,当电子设备稳定地处于特定设备形态时,需要恢复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由其他使用形态达到特定设备形态时,禁止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而当电子设备稳定地处于特定设备形态时,则恢复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寄存器清零的方式而恢复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具体地,可以将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对第二传感器的影响清除,在此影响的基础上再检测环境中的电容是否有新的变化,当有新的变化时,则认为有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则第二传感器执行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免造成对用户的强辐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示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
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是具有多使用形态的电子设备,如具有翻转盖体功能的笔记本终端,终端的前后盖体可在0度至360度之间翻转,其中一盖体上设置有操作键盘等输入设备,另一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等输出设备,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0度时,终端处于关闭状态,而当终端的前后盖体为360度时,终端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是容易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其部件组成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形态检测的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为角度检测传感器,通过对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来确定电子设备当前的使用形态。如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由0度逐渐变大时,则电子设备由关闭状态向使用状态转变,而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达到360度时,电子设备处于平板电脑使用形态。
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具有形态检测功能的霍尔感应器或重力传感器等传感器,通过霍尔感应器即可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形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电子设备当前所处的使用形态。通过重力传感器也可以感应电子设备被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形态,不同的使用形态下,电子设备的盖体的重力是不同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并非仅是指一个传感器,通过两个以上的传感器或携带有传感器的其他电路能够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的设备或装置,都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声称的第一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参数信息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信息,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的当前重力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所处的形态不同时,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不同的,而通过重力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当前形态,这里不再赘述其细节。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上还设置有天线形态,用于收发无线信号,以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用户靠近时,将控制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以保证用户不受天线的强辐射。
步骤502,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当第一传感器基于第一参数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时,将会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设备形态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此时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而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体呈360度而彼此靠近,电子设备上的第二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电容值有变化,会误作为有用户靠近天线系统的情形来处理,而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功率,而此时用户正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如果降低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可能会影响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因此,需要将这种由于其他物体靠近第二传感器而非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的情形,应当与用户靠近的情形区分开来,避免对天线系统进行误调整。
而当前现有的电子设备并不具备区分是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还是其他物体干扰了第二传感器的情形。
步骤503,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
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的前后盖为360度而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此时由于电子设备的前后盖彼此靠近,第二传感器将会检测到环境中的电容变化,会误以为是用户靠近了第二传感器,其将执行天线的功率控制策略,使电子设备的天线系统降低发射概率。而实际情况是,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因此,当电子设备由其他形态转换到特定设备形态的那一刻,需要禁用第二传感器。从而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不会使天线系统的发射功率调低,而是使天线系统以正常的发射功率进行发射。
步骤504,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特定设备形态下使用电子设备如用户将电子设备作为平板电脑使用时,如果始终禁止第二传感器使用天线系统的控制策略,当有用户靠近第二传感器时,第二传感器如果不执行针对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将会对用户形成较强的辐射。因此,当电子设备稳定地处于特定设备形态时,需要使能第二传感器,从而使第二传感器继续执行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由其他使用形态达到特定设备形态时,禁止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而当电子设备稳定地处于特定设备形态时,则恢复第二传感器的天线系统的功率控制策略。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60、处理器61和第二传感器62,其中:
第一传感器60,用于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处理器61,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第二传感器62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62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62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61,还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61,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62进行控制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62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或者,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62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传感器62的寄存器清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62进行控制包括:
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对应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61,还用于: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第一传感器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
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或者,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
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将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寄存器清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传感器、处理器和第二传感器,其中:
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得第一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的设备形态发生变化过程的参数信息;
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切换到特定设备形态,产生用于标识所述特定设备形态的特定标识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在切换到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刻禁止执行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感应的第二参数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控制策略为基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第二参数信息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的无线信号的辐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恢复所述控制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删除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或者,
获得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获得第二参数信息;禁止基于控制策略响应所述第二参数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传感器的寄存器清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基于所述特定标识信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传感器进行控制包括:
禁用所述第二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特定设备形态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使能所述第二传感器。
CN201510369781.6A 2015-06-29 2015-06-2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094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9781.6A CN105094316B (zh) 2015-06-29 2015-06-2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9781.6A CN105094316B (zh) 2015-06-29 2015-06-2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316A CN105094316A (zh) 2015-11-25
CN105094316B true CN105094316B (zh) 2018-06-26

Family

ID=54574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9781.6A Active CN105094316B (zh) 2015-06-29 2015-06-29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43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0343A (zh) * 2017-03-29 2017-07-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调整方法
CN107703366B (zh) * 2017-09-11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电子设备环境电容升高的原因的方法及系统
CN109981134B (zh) * 2019-03-28 2021-03-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13A (zh) * 2010-05-12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终端辐射危害的方法、控制装置及无线终端
CN102638609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考虑通信环境来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3248747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调整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17296B2 (en) * 2008-06-05 2013-04-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oximity-based radio power control
US8781420B2 (en) * 2010-04-13 2014-07-15 Apple Inc. Adjustable wireless circuitry with antenna-based proximity detector
KR20120062357A (ko) * 2010-12-06 2012-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2131274A (zh) * 2011-03-11 2011-07-2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数据卡及其工作方法
CN102665262A (zh) * 2012-03-31 2012-09-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4158134A1 (en) * 2013-03-25 2014-10-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an antenna based on a touch display input location
KR102065709B1 (ko) * 2013-04-16 2020-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드에 따른 통신 출력 제어 방법
CN104122974B (zh) * 2013-04-24 2017-07-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识别人体功能的移动通信装置
CN203563060U (zh) * 2013-08-26 201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413A (zh) * 2010-05-12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无线终端辐射危害的方法、控制装置及无线终端
CN102638609A (zh) * 2011-02-10 2012-08-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和考虑通信环境来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CN103248747A (zh) * 2012-02-09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调整电磁波能量吸收比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316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332B (zh) 骨骼姿态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82478B2 (en) Unlocking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509431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609363B (zh) 一种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407948B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977563B (zh)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714476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39368A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30127A (zh) 射频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989963A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700801B (zh) 一种界面截取方法和设备
CN109600514B (zh) 解锁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45737B (zh) 设备标识获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26457B (zh) 一种硬件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06845413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3055039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EP3313054B1 (en) System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uxiliary device
CN111355892B (zh) 图片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US2021038983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 circuit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046215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475103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922044B (zh) 应用的标记、下载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0272A (zh) 虚拟机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31770B (zh) 移动终端的配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365842B (zh)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