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移式立体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建筑、城市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内的用地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汽车停车场所,由平面停车库向立体停车库演变,现代立体停车库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具有较强实用性、标志性和方便快捷性的城市建筑。
目前立体停车库大多都是双层无避让形式的,底层车位无载车台,由车辆直接自由进出,而上层车位的载车台需要在升降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实现升降、平移运动来搬运车辆,载车台需要与升降驱动系统密切联系,若要实现两层以上的停车库需要设置多个载车台及多组对应的升降驱动系统,机械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实现,因此目前向两层以上立体停车库发展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立体车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多层停车位共用一个升降驱动系统的平移式立体停车库。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升降平移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立柱、载车台、停车架和平移机构,停车架至上而下分成多个停车位,每个停车位处设有停车台,底层以上的每个停车位对应一个载车台,立柱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升降导轨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上下升降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升降导轨之间设有升降系统,升降块与各载车台之间通过可分离结构连接,平移机构能带动停车台水平移动接送对应载车台。
升降块与载车台结合时,升降系统带动升降块和对应的载车台沿立柱上下升降,停车台由平移机构驱动水平移动靠进或远离立柱,接送载车台。载车台停放在对应停车台上后,升降块继续下降能与该载车台分离,此时升降块能转而去搬运其他停车位的载车台,而停车台由平移机构驱动带动载车台一同回位。
所述的可分离结构包括与载车台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竖直开设有离合插口,升降块的外侧固定设有离合插头,所述的离合插头能从离合插口竖直插入将连接块托住或从离合插口中抽离。离合插头插入离合插口后,升降块连同离合插头能将连接块和载车台托住,使载车台能随升降块上下升降。而当载车台被对应车位处的停车台托住时,离合插头随升降块继续下降能从离合插口中抽离,此时载车台停放到对应的停车台上,而离合插头则能与其他载车台配合连接驱动。
所述离合插头的两侧相对于升降块超出形成凸边,连接块面向升降导轨的一侧开设有与上述离合插口连通的插槽,插槽的两侧为挡边,离合插头插入至离合插口后,所述凸边被对应的挡边所挡,离合插头与升降块连接的部分位于插槽内。增加插槽后,能确保离合插头插入离合插口的插入深度以及离合插头和升降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的平移机构包括地面导轨,停车架设置在地面导轨上,停车架与地面导轨之间还设有驱动停车架沿地面导轨来回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电机和丝杠,丝杠的一端与水平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停车架下端的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滑轮。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链条、水平电机和水平链轮,水平链轮分布设置在地面导轨的两头,水平链条绕在上述水平链轮上,所述水平电机与其中一个水平链轮连接,停车架下端的底座固定连接在水平链条的一边,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滑轮。除此之外,水平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液压缸推送和齿轮沿齿轨啮合自爬的形式来实现。
所述的平移机构包括车台导轨,该车台导轨设置在停车架的对应停车位处,停车台设置在对应车台导轨上,停车台与停车架之间还设有驱动停车台沿车台导轨来回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推送链条、若干推送链轮和推送电机,推送链轮转动设置在载车架上并由推送电机驱动,推送链条绕设在上述推送链轮上且与对应的停车台连接,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推送杆和驱动推送杆伸缩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推送杆和驱动装置设置在载车架上且推送杆与对应的停车台连接。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推送电机和推送齿轮,停车台的底部设有推送齿轨,推送齿轨沿停车台的推送方向设置并与推送齿轮啮合,推送电机驱动推送齿轮转动。
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载车架上的丝杠和推送电机,推送电机驱动丝杠转动,所述丝杠与对应停车台螺纹连接。
载车台停放至停车台上的动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载车台升至一定高度后,停车台水平伸出至载车台的正下方,最后升降块带动载车台下降,以下落的形式停放到停车台上。另一种是载车台升至相应高度后,停车台的车辆出入口与载车台正对,停车台水平移动使载车台平移滑到停车台上。当采用第一种形式时,可采用如下结构进行停放后的锁定作业:
所述停车台的上表面竖直设有锁定杆,载车台的底部设有卡扣,锁定杆的侧部设有卡口,上述卡扣通过转轴与载车台转动连接,其中一端设有卡钩,所述卡扣能绕转轴转动使卡扣的卡钩扣入对应锁定杆的卡口内。载车台停靠完毕后,卡扣与锁定杆扣接锁定,确保车辆停放后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设置几组。
所述载车台的底部位于卡扣的一侧还固定设有矫正座,矫正座的底部具有喇叭状的导向插口,矫正座的侧部设有卡入口,上述锁定杆从导向插口插入至矫正座之后,矫正座侧部的卡入口能与锁定杆侧部的卡口正对,卡扣的卡钩从矫正座的外侧通过该卡入口与矫正座内部锁定杆上的卡口扣接锁定。
所述的载车台与升降块之间设有驱动卡扣动作的锁定驱动机构,该锁定驱动机构包括拉绳和驱动柱,上述升降块的外侧设有解锁凸块,拉绳的一端与卡扣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柱连接,所述的驱动柱挡于离合插头插入离合插口时解锁凸块的运动路径上,解锁凸块推动驱动柱运动时,驱动柱能拽拉拉绳从而驱动上述卡扣解锁,驱动柱与载车台之间、卡扣与载车台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利用解锁凸块、驱动柱和拉绳的机械关系来控制卡扣的锁定和解锁。载车台事先停靠在停车台上时,卡扣卡入锁定杆的卡口内,实现锁定;当需要搬运载车台时,离合插头插入离合插口过程中,解锁凸块随升降块运动推动驱动柱向上运动,驱动柱拽拉拉绳,由拉绳拉动卡扣旋转并从卡口中转出,实现解锁;在搬运过程中,由于离合插头始终插在离合插口内,上述卡扣一直保持在解锁状态;升降块将载车台搬运停放至停车台上之后,若离合插头不抽离,卡扣和锁定杆无上下锁定功能;升降块下降,离合插头抽离,驱动柱和卡扣复位,卡扣重新卡进卡口内,实现锁定。
所述的停车库还包括有驱动立柱水平转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蜗轮和蜗杆,蜗轮水平设置且与立柱固连,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转动电机与蜗杆连接。通过转动机构能调整车辆进出库方向,适应不同道路的停车改造需求。
所述的升降系统为升降链条、升降电机和多个升降链轮,升降链轮上下分布设置在升降导轨内,升降链条绕在上述升降链轮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其中一个升降链轮连接,上述升降块固定在升降链条的一边。除此之外,升降系统还可以采用绳索牵引、齿轮沿齿条啮合自爬式升降以及气缸或油缸的举升等形式来实现。
所述的停车台和载车台之间还设有防漏电充电机构,该防漏电充电机构包括受电接头、供电接头、充电桩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停车台上,其具有内腔且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将该开口盖住的盖板,上述供电接头设置在固定座的内腔中且与供电电源电性连通,受电接头设置在载车台的底部,载车台向下运动停放到位后,受电接头和供电接头上下正对且受电接头通过开口插入至固定座的内腔中与所述供电接头实现电性连通,盖板与载车台之间设有根据载车台上下运动控制盖板动作以改变开口启闭状态的启闭机构,充电桩设置在载车台上,上面设有与受电接头电性连通的充电接头。
所述的启闭机构包括推杆和扭簧,上述盖板通过扭簧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盖板位于扭簧的两侧分别为用于盖住固定座开口的盖片和驱动盖板转动的驱动片,推杆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载车台的底部,上述驱动片挡于载车台停放到位时推杆的竖直运动路径上。
所述的载车台包括载车架和载车板,载车板铺设在载车架的上表面,上述连接块固定在载车架的侧部。
所述的载车板由多块载板依次拼接而成,相邻两块载板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折边和回转弯折边,所述折边贴合在对应回转弯折边的内壁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平移式立体停车库中的各层载车台均能通过一个共用的升降块实现搬运,停放到位后即可将升降块与载车台实现分离,在往更多层立体车库方向发展时,能保证整体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载车台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升降块与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载车板相邻两载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扣和锁定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防漏电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停车架和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载车台;3、停车架;4、升降导轨;5、升降块;6、转动电机;7、矫正座;8、卡入口;9、停车台;10、进出滑轨;11、连接块;12、离合插口;13、离合插头;14、凸边;15、插槽;16、挡边;17、导向插口;18、载车架;19、载车板;20、载板;21、折边;22、回转弯折边;23、卡扣;24、卡口;25、锁定杆;26、卡钩;27、受电接头;28、固定座;29、开口;30、盖板;31、扭簧;32、盖片;33、驱动片;34、推杆;35、地面导轨;36、底座;37、滑轮;38、解锁凸块;39、驱动柱,40、车台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平移式立体停车库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立柱1、载车台2、停车架3、分别驱动停车架3平移的平移机构和驱动立柱1水平转动的转动机构,立柱1上竖直设有升降导轨4,升降导轨4上设有能沿升降导轨4上下升降的升降块5,所述升降块5与升降导轨4之间设有升降系统,升降块5与各载车台2之间通过可分离结构连接。本实施例中,停车架3至上而下分成三个停车位,上层两个停车位处均设有停车台9,各停车台9上对应停放有一个载车台2。本实施例中,平移机构包括车台导轨40,该车台导轨40设置在停车架3的对应停车位处,停车台9设置在对应车台导轨40上,停车台9与停车架3之间还设有驱动停车台9沿车台导轨40来回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推送链条推送、推送杆推送、齿轮沿齿轨啮合自爬式或丝杠推送等形式来实现。
如图3所示,可分离结构包括与载车台2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底部设有离合插口12,升降块5的外侧设有离合插头13,所述的离合插头13能从离合插口12竖直插入将连接块11托住或从离合插口12中抽离。离合插头13的两侧相对于升降块5超出形成凸边14,连接块11面向升降导轨4的一侧开设有与上述离合插口12连通的插槽15,插槽15的两侧为挡边16,离合插头13插入至离合插口12后,所述凸边14被对应的挡边16所挡,离合插头13与升降块5连接的部分位于插槽15处。
如图4和图5所示,载车台2包括载车架18和载车板19,载车板19铺设在载车架18的上表面,上述连接块11固定在载车架18的侧部。所述的载车板19由多块载板20依次拼接而成,相邻两块载板20的连接处分别设有折边21和回转弯折边22,所述折边21贴合在对应回转弯折边22的内壁并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载车台2停放至停车台9上的动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载车台2升至一定高度后,停车台9水平伸出至载车台2的正下方,最后升降块5带动载车台2下降,以下落的形式停放到停车台9上。另一种是载车台2升至相应高度后,停车台9的车辆出入口与载车台2正对,停车台9水平移动使载车台2平移滑到停车台9上。当采用第一种形式时,可采用如下结构进行停放后的锁定作业:
如图3和图6所示,停车台9的上表面竖直设有锁定杆25,锁定杆25的侧部设有卡口24,载车台2的载车架18底部设有卡扣23和矫正座7,矫正座7位于卡扣23的一侧且底部具有喇叭状的导向插口17,矫正座7的侧部设有卡入口8,锁定杆25从导向插口17插入至矫正座7之后,矫正座7侧部的卡入口8能与锁定杆25侧部的卡口24正对,卡扣23通过转轴与载车架18转动连接,其中一端设有卡钩26,所述卡扣23能绕转轴转动使卡扣23的卡钩26从矫正座7的外侧通过该卡入口8与矫正座7内部锁定杆25上的卡口24扣接锁定。
载车台2停放的最后一步动作为竖直下降,下降过程中,锁定杆25从矫正座7底部的导向插口17插入,导向插口17的喇叭形状有利于载车台2矫正偏移的位置,锁定杆25插入后,其侧部的卡口24与矫正座7上的卡入口8一一正对。载车台2停放到位后,用一锁定驱动机构驱动卡扣23转动,就能将卡钩26通过卡入口8扣入矫正座7内部锁定杆25上的卡口24,实现锁定,或转出实现解锁。载车台2停靠完毕后,卡扣23及时完成锁扣;而在升降块5带动载车台2运动前,也需要卡扣23能及时解锁。
而驱动卡扣23动作的机构包括拉绳和驱动柱39,上述升降块5的外侧设有解锁凸块38,拉绳的一端与卡扣23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柱39连接,所述的驱动柱39挡于离合插头13插入离合插口12时解锁凸块38的运动路径上,解锁凸块38推动驱动柱39运动时,驱动柱39能拽拉拉绳从而驱动上述卡扣23解锁,驱动柱39与载车台2之间、卡扣23与载车台2之间均设有复位弹簧。利用解锁凸块38、驱动柱39和拉绳的机械关系来控制卡扣23的锁定和解锁。载车台2事先停靠在停车台9上时,卡扣23卡入锁定杆25的卡口24内,实现锁定;当需要搬运载车台2时,离合插头13插入离合插口12过程中,解锁凸块38随升降块5运动推动驱动柱39向上运动,驱动柱39拽拉拉绳,由拉绳拉动卡扣23旋转并从卡口24中转出,实现解锁;在搬运过程中,由于离合插头13始终插在离合插口12内,上述卡扣23一直保持在解锁状态;升降块5将载车台2搬运停放至停车台9上之后,若离合插头13不抽离,卡扣23和锁定杆25无上下锁定功能;升降块5下降,离合插头13抽离,驱动柱39和卡扣23复位,卡扣23重新卡进卡口24内,实现锁定。
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6、蜗轮和蜗杆,蜗轮水平设置且与立柱1固连,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转动电机6与蜗杆连接。升降系统为升降链条、升降电机和多个升降链轮,升降链轮上下分布设置在升降导轨4内,升降链条绕在上述升降链轮上,所述升降电机与其中一个升降链轮连接,上述升降块5固定在升降链条的一边。除此之外,升降系统还可以采用绳索牵引、齿轮沿齿条啮合自爬式升降以及气缸或油缸的举升等形式来实现。
如图1所示,此时三层停车架3上均未停放车辆,需要向中间一层停车位停放车辆时,平移机构驱动该层的停车台9向立柱1方向平移伸出,该停车台9带着停放在它上面的空载载车台2运动至升降块5的正上方,升降系统带动升降块5上升,升降块5上的离合插头13插入连接块11的离合插口12内,将连接块11和该层载车台2托起一小短距离,该载车台2与中间一层的停车台9分离;转动机构驱动立柱1旋转90°,使载车台2与路面方向一致,最后由升降系统带动升降块5和载车台2下降至地面,车辆驶上载车台2。接车后,升降系统带动升降块5和停有车辆的载车台2上升至超出对应停车台9的高度处,并通过转动机构驱动反转90°,使载车台2重新停靠在该层停车台9的正上方,最后载车台2下降,将载车台2停放到该停车台9上。升降块5继续下降可将离合插头13从离合插口12中抽出,实现升降块5与载车台2的分离,分离后停车台9带着载车台2和上面停着的车辆回位,收回至停车架3上。
另外,鉴于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电动汽车的情况,本发明还增设了充电装置以方便用户停车后自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如图7所示,充电装置位于立体停车库的停车台9和载车台2之间,它包括受电接头27、供电接头、充电桩和固定座28,固定座28固定设置在停车台9上,其具有内腔且上端开口29,开口29处设有将该开口29盖住的盖板30,上述供电接头设置在固定座28的内腔中且与供电电源电性连通,受电接头27设置在载车台2的底部。
受电接头27相当于是“插头”,而供电接头相当于是“插座”,本发明适用于载车台2在车库内停放的最后一个动作方向是竖直下降到位的,利用载车台2这一动作,实现载车台2停放到位时,实现“插头”插入“插座”动作,使受电接头27与供电接头对接接通。而由于供电接头与供电电源电性连通,受电接头27与充电桩的充电接头接通,用户将车辆停好后,将汽车电池与充电桩的充电接头接通,再通过车库操作将载车台2搬移入库,载车台2停放到位后,“插头”插入“插座”,便能实现充电。取车时,载车台2被搬移,受电接头27与供电接头分离,实现断电。
由于固定座28的开口29朝上,在室外易被雨水灌入,因此在开口29处设置了盖板30这一结构,盖板30通过扭簧31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8上,所述盖板30位于扭簧31的两侧分别为用于盖住固定座28开口29的盖片32和驱动盖板30转动的驱动片33,正常情况下,盖板30在扭簧31的作用下呈水平状态,盖片32将开口29盖住。载车台2最后一步停放动作时,载车台2下降,载车台2底部的竖直推杆34顶到驱动片33上,将盖片32撬起至竖直状态,此时受电接头27能顺利插入至固定座28内。受电接头27和推杆34抽离时,盖板30在扭簧31作用下复位,重新将开口29盖住。使用过程中,开口29上方不是由载车台2遮盖就是由盖片32遮盖,能保证雨水不会灌入,杜绝漏电事故发生。
载车台2入库的另一种形式是先由升降块5将载车台2升至特定高度,与对应停车台9的车辆出入口正对上,最后由平移机构带动该停车台9水平向外伸出,使载车台2顺势平移到该停车台9上,载车台2停放完成后,升降块5再下降与连接块11分离,分离后再由停车台9回位,将载车台2停放入库。载车台2停靠完毕后,对它的锁定需采用其他形式,比如说在停车台9的两侧设置进出滑轨10,对载车台2的上下及左右进行限位,并在载车台2的底部设置能向两侧进出滑轨10方向伸出的弹性锁销,进出滑轨10的内侧设置与之配合的锁孔,载车台2平移入库到位后,弹性锁销弹出,卡入对应锁孔内,完成载车台2前后方向的锁定。或者是采用一个能旋转的锁定件,锁定件位于载车台2的底部,需要锁定时向两侧转出,卡入进出滑轨10内侧的锁定凹口中。此方案中,可在停车台9的内端设置一个简易的对接式充电装置。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载车台9平移接送载车台2通过载车架3整体平移来实现。平移机构包括地面导轨35,停车架3垂直设在地面导轨35上,停车架3与地面导轨35之间还设有驱动停车架3沿地面导轨35来回运动的水平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包括水平电机和丝杠,丝杠的一端与水平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立柱1的下端的底座36螺纹连接,底座36的底部还设有滑轮37,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链条牵引等其他形式驱动。
离合插头13除了向上插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横插或向下插入离合插口12后锁定的形式来实现,或是采用夹板、夹钳的方式实现升降块5与载车台2的可分离连接。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