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8869A -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8869A
CN105088869A CN201510472110.2A CN201510472110A CN105088869A CN 105088869 A CN105088869 A CN 105088869A CN 201510472110 A CN201510472110 A CN 201510472110A CN 105088869 A CN105088869 A CN 105088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inorganic nano
paper
fibre composite
composit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21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8869B (zh
Inventor
储国海
王辉
徐志康
李海锋
胡雅军
周国俊
万灵书
徐建
童神
智锁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obacco Zheji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721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8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8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8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8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8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酸共聚物、含钙添加剂和溶剂配置成纺丝液;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由有机单体和丙烯酸共聚得到,所述有机单体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环氧乙烷、对苯乙烯磺酸钠或丙烯酰胺;(2)采用表面附着有碳酸根离子的纸质基材,对步骤(1)所得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纸质基材上沉积有机-无机纳米纤维,采用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滤棒,并进一步制备成试样烟,与同规格市售卷烟相比,卷烟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降低12-36%、氨释放量降低10-39%。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卷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HCN)、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1-丁酮(NNK)、氨、苯并[α]芘、苯酚、巴豆醛等。其中,HCN毒性强,易引起血液中毒;氨不仅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影响卷烟的吃味,而且还会刺激人体喉部,长期吸入体内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降低卷烟烟气中的HCN和氨的释放量是卷烟减害降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内外研究者多采用吸附法去除卷烟烟气中的HCN和氨,例如,公开号为CN202407071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将碱性多孔材料涂布在沟槽滤棒用纤维素纸上,在提高滤嘴过滤性能的同时,可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HCN达20%以上。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方便的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适用的材料范围和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大,具有高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纺丝液的组成和纺丝参数,可以制备出不同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纳米纤维。在有机基体中引入无机组分构筑有机-无机纳米纤维膜,可以结合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优点,增强纳米纤维膜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
近年来,研究具有高催化、吸附、生物相容性能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例如公开号为CN102021676A的发明专利文献中,将聚丙烯腈溶液和氢氧化钛凝胶混合,静电纺丝后得到纳米纤维膜,然后经磷酸或氢氧化钾溶液浸泡、洗涤、碳化,最终制备得二氧化钛/活性炭纳米纤维膜。该纳米纤维膜光催化活性高、吸附效果好,且再生方法简单,可利用太阳光,易于操作,运行费用低。
此外,公开号为CN101693126A的发明专利文献通过共混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可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经静电纺丝,获得骨修复用聚(乳酸-羟基乙酸)/羟基磷灰石纳米纤维膜支架。该纤维膜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综合性能优良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能有效地促进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和功能表达,符合骨组织工程的生物学要求。
目前还没有能够选择性地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文献报道,更没有可供实际生产应用的技术和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在纺丝液中引入了矿化钙源,在纸质基材上引入矿化碳酸源,使得纳米纤维的生成与矿化同时进行,制得CaCO3粒子在纳米纤维上均匀分布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该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能够选择性的吸附HCN和氨。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酸共聚物、含钙添加剂和溶剂配置成纺丝液;
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由有机单体和丙烯酸共聚得到,所述有机单体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环氧乙烷、对苯乙烯磺酸钠或丙烯酰胺;
(2)采用表面附着有碳酸根离子的纸质基材,对步骤(1)所得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
本发明在纺丝液中通过含钙添加剂引入钙源,在纸质基材上引入矿化碳酸源,实现纳米纤维的生成和矿化同时进行,矿化得到的碳酸钙粒子在纳米纤维上均匀分布。
含有碳酸钙粒子的纳米纤维沉积在纸质基材表面,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该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中的无机组分能够有效吸附HCN和氨,用作卷烟滤嘴时,能够有效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
本发明采用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技术,利用载液槽的往复移动使得纺丝电极铁丝表面涂覆一薄层纺丝液,当施加电压超过临界值后,纺丝电极铁丝表面的纺丝液层先形成许许多多的泰勒锥,然后被拉伸成很多束射流,再经鞭动,形成纳米纤维。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连续生产,能够保证卷烟滤棒的生产质量,采用的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技术生产效率较高,不容易产生堵塞针头的问题,维护方便;封闭式的移动载液槽保证了纺丝液浓度的恒定,可以长时间稳定地纺丝,有利于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所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应适当,以保证纺丝液具有合适的粘度,保证可纺性能,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103~100×103g/mol。进一步优选,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103~100×103g/mol。
聚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丙烯酸能够与含钙添加剂中的钙离子反应生成盐,利于钙离子在纺丝液中的分散,同时,丙烯酸结构单元的含量对聚丙烯酸共聚物的溶解性、粘度以及纺丝性能均有影响,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中丙烯酸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为10~90%。进一步优选,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中丙烯酸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为10~50%。
所述溶剂以能够溶解聚丙烯酸共聚物为宜,所述溶剂为水、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亚砜。
聚丙烯酸共聚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含钙添加剂分散于该溶液中,与丙烯酸发生成盐反应,并在溶液粘度的作用下,均匀分散在纺丝液中。
现有技术中能够提供钙离子的物质均可以作为含钙添加剂,优选地,所述含钙添加剂为CaCl2
聚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纺丝液的粘度,影响纳米纤维的尺寸,而含钙添加剂则决定了在纳米纤维中引进的无机粒子的数量,为了保证最终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对于HCN和氨具有更好的吸附作用,对纺丝液中聚丙烯酸共聚物和含钙添加剂的质量分数进行优选。
所述纺丝液中,聚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5~25%。即纺丝液中,聚丙烯酸共聚物质量与纺丝液质量之比为5~25:100。进一步优选,聚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15~25%。
所述纺丝液中,含钙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1~15%。即纺丝液中,含钙添加剂与纺丝液质量之比为1~15:100。进一步优选,含钙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8~15%。
在纸质基材进入静电纺丝腔之前,在纸质基材的表面引入碳酸根离子,优选地,在纸质基材表面涂覆Na2CO3水溶液或(NH4)2CO3水溶液,得到所述表面附着有碳酸根离子的纸质基材。
所述的Na2CO3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0.7M,所述的(NH4)2CO3水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01~0.7M。
Na2CO3水溶液以及(NH4)2CO3水溶液的摩尔浓度和用量与含钙添加剂的用量相适应,由于涂覆操作过程中,Na2CO3水溶液或(NH4)2CO3水溶液并不能完全附着在纸质基材的表面,因此,实际操作过程中,Na2CO3水溶液或(NH4)2CO3水溶液的用量一般过量,以最高效率地生成碳酸钙粒子。
为了在纸质基材的表面沉积合适尺寸的纳米纤维,优选地,步骤(2)中,纺丝电压为10~50kV,接收距离为5~25cm,纸质基材的卷绕速率为50~300m/min。
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纺丝电压为30~50kV,接收距离为15~25cm,纸质基材的卷绕速率为100~300m/min。
完成静电纺丝后,将所得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置于红外灯下烘烤1~60s,然后进行卷绕,得到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所述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包括纸质基材以及沉积在纸质基材表面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500nm。
进一步优选,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300nm。
本发明中的纸质基材采用纤维素纸,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的质量为0.2~5g。
纸质基材上沉积适当用量的纳米纤维,以获得最佳的HCN和氨的去除效果,作为优选,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的质量为1.5~5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烟滤棒,由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而成。
用制得的滤棒替代某规格市售卷烟中的通风沟槽滤棒生产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Cerulean,UK)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并以同规格市售卷烟为对照,抽吸容量为35.0毫升,抽吸时间为2秒,抽吸间隔为58秒。
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纸质基材上沉积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得到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复合纸中高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以及无机组分对卷烟烟气中的HCN和氨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采用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试样烟与同规格的市售卷烟相比,卷烟主流烟气中HCN的释放量降低12%-36%、氨释放量降低10%-39%。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复合纸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但所述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90%、数均分子量为5000g/mol的丙烯腈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5%,CaCl2质量分数为1%的纺丝液(即聚合物与纺丝液的质量比为5:100,CaCl2与纺丝液的质量比为3:100)。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即接收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32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5M的Na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450±1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的质量为0.4±0.1克,典型电镜照片见图1。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抽吸实验中设定抽吸容量为35mL,抽吸时间为2s,抽吸间隔为58s,以下实施例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用相同的实验条件。
实施例2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10%、数均分子量为60000g/mo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8%,CaCl2质量分数为3%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35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1M的Na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180±15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0.9±0.1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30%、数均分子量为10000g/mol的苯乙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8%,CaCl2质量分数为3%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25cm,调节纺丝电压为50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01M的Na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200±1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60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0.5±0.1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50%、数均分子量为20000g/mol的苯乙烯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0%,CaCl2质量分数为5%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32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7M的(NH4)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450±15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1.5±0.1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60%、数均分子量为50000g/mol的聚环氧乙烷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16%,CaCl2质量分数为7%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35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2M的(NH4)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120±1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2.8±0.2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20%、数均分子量为30000g/mol的对苯乙烯磺酸钠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CaCl2质量分数为10%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5cm,调节纺丝电压为10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1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3M的(NH4)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200±1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1.6±0.1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30%、数均分子量为70000g/mol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CaCl2质量分数为15%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40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5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6M的Na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500±2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10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2.5±0.2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选择丙烯酸摩尔含量为40%、数均分子量为100000g/mol的丙烯腈和丙烯酸的共聚物为聚合物,将聚合物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加入CaCl2,搅拌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CaCl2质量分数为10%的纺丝液。
调节纺丝电极铁丝与纤维素纸之间的距离为15cm,调节纺丝电压为40kV,然后将纺丝液置于无针头式静电纺丝机的载液槽中,设定纤维素纸的卷绕速率为300m/min。纤维素纸进入静电纺丝腔前,其表面喷涂有0.3M的Na2CO3水溶液。
开启电源至设定电压,纺丝液形成直径为80±10nm的纳米纤维,并沉积在用于接收的连续运动的纤维素纸表面,经红外灯烘干5s后卷绕,即制得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中每平方米纸表面沉积的纳米纤维的质量为4.8±0.1克。
最后将所制得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用于卷烟通风沟槽滤棒的制备,并进一步制备试样烟。将卷制的试样烟采用CeruleanSM450型吸烟机按照ISO3308模式进行卷烟抽吸实验,测定主流烟气中HCN和氨的释放量。采用同规格的市售卷烟作为对照卷烟,结果见表1。
表1
样品名 HCN释放量μg/cig 氨释放量μg/cig
实施例1 99.3 7.19
实施例2 96.8 7.07
实施例3 98.2 7.11
实施例4 91.3 7.05
实施例5 73.3 5.21
实施例6 90.3 6.89
实施例7 75.6 5.37
实施例8 72.0 4.91
对照烟 112.8 8.01
由表1中可以得出,采用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的卷烟滤棒对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HCN和氨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HCN的释放量相比对照卷烟最多可降低40.8μg/cig,氨的释放量相比对照卷烟最多可降低3.1μg/cig。

Claims (10)

1.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丙烯酸共聚物、含钙添加剂和溶剂配置成纺丝液;
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由有机单体和丙烯酸共聚得到,所述有机单体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聚环氧乙烷、对苯乙烯磺酸钠或丙烯酰胺;
(2)采用表面附着有碳酸根离子的纸质基材,对步骤(1)所得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聚丙烯酸共聚物的质量分数为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含钙添加剂的质量分数为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纸质基材表面涂覆Na2CO3水溶液或(NH4)2CO3水溶液,得到所述表面附着有碳酸根离子的纸质基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103~100×103g/mo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共聚物中丙烯酸结构单元的摩尔含量为10~9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纺丝电压为10~50kV,接收距离为5~25cm,纸质基材的卷绕速率为50~300m/min。
8.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包括纸质基材以及沉积在纸质基材表面的纳米纤维,所述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500n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与纸质基材的质量比为0.0025~0.0125:1。
10.一种卷烟滤棒,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制备而成。
CN201510472110.2A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088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2110.2A CN10508886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72110.2A CN10508886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8869A true CN105088869A (zh) 2015-11-25
CN105088869B CN105088869B (zh) 2017-09-29

Family

ID=54570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2110.2A Active CN105088869B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886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193A (zh) * 2018-01-16 2018-05-15 淮南市通宇塑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镀铝的原纸的生产方法
CN109012213A (zh) * 2018-07-09 2018-12-18 绍兴齐英膜科技有限公司 高通量有机-无机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过滤膜及膜组件
CN109012239A (zh) * 2018-07-05 2018-12-18 绍兴齐英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0990A (zh) * 2019-12-09 2020-04-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无机纳米均相杂化pvdf超亲水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5179A (ja) * 1988-10-17 1990-06-04 Hercules Inc シガレットフィルター要素のニコチンフィルター保留性と通過性の制御方法
CN10133675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中氢氰酸的卷烟滤嘴
CN102181957A (zh) * 2011-03-30 2011-09-14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
US20120103353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Sebastian Andries D Smokeless tobacco products
CN102532609A (zh) * 2010-11-11 2012-07-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复合颗粒、香烟过滤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香烟
CN102758262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超疏油的水下自清洁的矿化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97701U (zh) * 2012-06-28 2013-01-30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天然矿质和植物纤维复合添加剂的卷烟嘴棒
CN102920022A (zh) * 2012-11-16 2013-02-13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22683A (zh) * 2012-06-28 2013-07-3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天然矿质和植物纤维复合添加剂的卷烟嘴棒
CN103625089A (zh) * 2013-11-18 2014-03-1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纳米纤维膜改性纤维素成型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68965A (zh) * 2014-01-09 2014-05-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通道混合导体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5179A (ja) * 1988-10-17 1990-06-04 Hercules Inc シガレットフィルター要素のニコチンフィルター保留性と通過性の制御方法
CN10133675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中氢氰酸的卷烟滤嘴
US20120103353A1 (en) * 2010-11-01 2012-05-03 Sebastian Andries D Smokeless tobacco products
CN102532609A (zh) * 2010-11-11 2012-07-04 株式会社大赛璐 复合颗粒、香烟过滤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香烟
CN102181957A (zh) * 2011-03-30 2011-09-14 东华大学 一种再生蚕丝蛋白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758262A (zh) * 2011-04-29 2012-10-31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超疏油的水下自清洁的矿化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97701U (zh) * 2012-06-28 2013-01-30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天然矿质和植物纤维复合添加剂的卷烟嘴棒
CN103222683A (zh) * 2012-06-28 2013-07-31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天然矿质和植物纤维复合添加剂的卷烟嘴棒
CN102920022A (zh) * 2012-11-16 2013-02-13 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含量的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625089A (zh) * 2013-11-18 2014-03-12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纳米纤维膜改性纤维素成型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68965A (zh) * 2014-01-09 2014-05-07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通道混合导体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5193A (zh) * 2018-01-16 2018-05-15 淮南市通宇塑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镀铝的原纸的生产方法
CN108035193B (zh) * 2018-01-16 2020-06-16 淮南市通宇塑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空镀铝的原纸的生产方法
CN109012239A (zh) * 2018-07-05 2018-12-18 绍兴齐英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213A (zh) * 2018-07-09 2018-12-18 绍兴齐英膜科技有限公司 高通量有机-无机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过滤膜及膜组件
CN110960990A (zh) * 2019-12-09 2020-04-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无机纳米均相杂化pvdf超亲水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8869B (zh) 2017-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ristotle et al. A review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solution blow spinning
CN105088869B (zh)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Ma et al. Electrospun sodium alginate/poly (ethylene oxide) core–shell nanofibers scaffolds potential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Ma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polycaprolacton/chitosan core-shell nanofibers by a stable emulsion system
Aboutalebi Anaraki et al. Fabrication of PLA/PEG/MWCNT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Scaffolds for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CN100577720C (zh) 可生物降解及吸收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膜材料及制法和用途
CN103394114B (zh) 一种医用敷料用壳聚糖基超细纤维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Zhu et al.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philic PCL/wool keratin nanonets by electronetting
Soltani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anofibers with diverse synthetic methodologies: characteriz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CN102071497B (zh) 一种海藻酸钠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040165B (zh) 生物质焦油/纳米银/pan复合碳纤维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167189A (zh) 一种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复合丝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erwald et al. Cellulose-based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 review
Li et al. Controlled release of PDGF-bb by coaxial electrospun dextran/poly (L-lactide-co-ε-caprolactone) fibers with an ultrafine core/shell structure
CN101711893A (zh) 细菌纤维素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
CN103625089A (zh) 纳米纤维膜改性纤维素成型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66538A (zh) 一种微电流伤口促愈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20745A (zh) 一种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469542A (zh) 一种含纳米氯化银粒子的细菌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02587B (zh) 一种有机‑无机纳米纤维复合丝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5350B (zh) 一种降低烟气中巴豆醛的纳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12297B (zh) 一种医用复合纤维三维结构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03603140B (zh)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966676B (zh) 纳米薄膜纺丝装置
El-Sherbiny et al. Eco-friendly electrospun polymeric nanofibers-based nanocomposites for wound healing and tissue engine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