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9642A -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9642A
CN105079642A CN201510616095.4A CN201510616095A CN105079642A CN 105079642 A CN105079642 A CN 105079642A CN 201510616095 A CN201510616095 A CN 201510616095A CN 105079642 A CN105079642 A CN 105079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adix
pruri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160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160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96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9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96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川楝子6-15份、浮萍12-18份、徐长卿10-15份、龙胆草10-16份、蔓荆子6-12份、百部8-15份、僵蚕8-12份、牡丹皮5-9份、白酒80-100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洗净并充分晒干后,切碎,再用白酒泡制而成。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不含激素类物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背景】
瘙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之一,其特征为以瘙痒主,而无原发性损害。临床上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全身性瘙痒病患者全身各处皆有阵发性瘙痒,且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局部性瘙痒症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临床上常见于肛门、阴部或四肢等。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如精神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均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皮肤温度的升高或皮脂腺分泌减少,以及细胞内成分的变化,也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另外,气候变化,或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皮肤也变得干涩粗糙,甚至表皮脱落,也容易使皮内神经末梢受刺激而发痒;再有,蚊虫叮咬可导致虫咬性皮炎,产生瘙痒的症状;食用如海鲜、牛羊肉等一些容易成为致敏源的食物,引起食物过敏,也会导致皮肤瘙痒。
现如今,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外因素的结合,非常容易使人体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皮肤瘙痒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
目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药大多以激素类药物为主,例如:皮炎平、无极膏、派瑞松、地塞米松类等,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时可能效果较好,涂用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但长时间使用很有可能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或其他一些不良反应。另外一些西药抗组织胺制剂,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息斯敏等,这些药物或因副作用大,或因疗效并不十分显著,或因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长期服用等缺点,也非理想之药物。临床研究表明,相比于西药,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疗效更为可靠的优点。但目前市面上所具有的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见效较慢、治疗时间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皮肤瘙痒,见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不含激素类物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6-15份、浮萍12-18份、徐长卿10-15份、龙胆草10-16份、蔓荆子6-12份、百部8-15份、僵蚕8-12份、牡丹皮5-9份、白酒80-10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8-12份、浮萍14-16份、徐长卿12-14份、龙胆草12-14份、蔓荆子8-10份、百部10-13份、僵蚕9-11份、牡丹皮6-8份、白酒85-95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10份、浮萍15份、徐长卿13份、龙胆草13份、蔓荆子9份、百部12份、僵蚕10份、牡丹皮7份、白酒90份。
进一步地,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0.5-2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0-15天即可。
本发明中的中药详细情况如下:
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淋证茎痛、头癣、瘾疹。
浮萍:味辛,性寒,入肺经。具有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疮癣、丹毒、烫伤。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经。有祛风止痒、解蛇毒的作用。可用于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还可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
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镇痛抗炎、祛风止痒的功效。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
僵蚕:味咸、辛,性平,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止痒之功效。主治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具有清热凉血、去湿、抗菌、抗炎的作用。
白酒:味甘、苦、辛,性温,具有散寒气、助药力、活血通脉、增进食欲、消除疲劳、御寒提神之功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具有杀菌止痒、祛风止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治疗精神紧张、情绪兴奋、生活环境改变、蚊虫叮咬和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对于轻度的瘙痒症,涂抹3-4次即可止痒,对于长期的严重瘙痒症状,1-2个疗程即可治愈,疗效快,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所述中药组合物以纯中草药为主制成,不含激素类物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6份、浮萍12份、徐长卿10份、龙胆草10份、蔓荆子6份、百部8份、僵蚕8份、牡丹皮5份、50度白酒80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0.5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0天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8份、浮萍14份、徐长卿12份、龙胆草12份、蔓荆子8份、百部10份、僵蚕9份、牡丹皮6份、50度白酒85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1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2天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10份、浮萍15份、徐长卿13份、龙胆草13份、蔓荆子9份、百部12份、僵蚕10份、牡丹皮7份、55度白酒90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1.5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3天即可。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12份、浮萍16份、徐长卿14份、龙胆草14份、蔓荆子10份、百部13份、僵蚕11份、牡丹皮8份、55度白酒95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1.5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4天即可。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15份、浮萍18份、徐长卿15份、龙胆草16份、蔓荆子12份、百部15份、僵蚕12份、牡丹皮9份、60度白酒100份。其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2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5天即可。
临床观察:
(1)观察对象:对50例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红肿、红疹或溃烂等不同症状。
(2)使用方法:外用,每次取此药酒适量涂擦患处,每日涂擦3-4次,5天为一个疗程。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1-2个疗程后瘙痒、红肿、红疹、溃烂等症状全部消失,之后未见复发;
显效:1-2个疗程后瘙痒、红肿、红疹、溃烂等主要症状消除;
有效:2个疗程后红肿、红疹、溃烂等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只有轻度瘙痒;
无效:2个疗程后瘙痒、红肿、红疹、溃烂等症状均未见改善。
(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45例(90%),显效3例(6%),有效2例(4%),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病例1:单某某,男,45岁,患顽固性皮肤瘙痒2年有余,经门诊用药治疗,疗效不明显,短期止痒后,不久即复发。连续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5天,瘙痒症消失,至今1年多,未见复发。
病例2:王某某,女,34岁,患湿疹,全身瘙痒,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涂抹患处,连续使用5天,完全治愈,之后无复发。
病例3:松某某,男,53岁,背部皮肤瘙痒,用手抓后出现红肿,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擦涂2次后,瘙痒症状消失,连续使用2天,红肿消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具有杀菌止痒、祛风止痒、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治疗精神紧张、情绪兴奋、生活环境改变、蚊虫叮咬和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对于轻度的瘙痒症,涂抹3-4次即可止痒,对于长期的严重瘙痒症状,1-2个疗程即可治愈,疗效快,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所述中药组合物以纯中草药为主制成,不含激素类物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无副作用,安全可靠。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6-15份、浮萍12-18份、徐长卿10-15份、龙胆草10-16份、蔓荆子6-12份、百部8-15份、僵蚕8-12份、牡丹皮5-9份、白酒80-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8-12份、浮萍14-16份、徐长卿12-14份、龙胆草12-14份、蔓荆子8-10份、百部10-13份、僵蚕9-11份、牡丹皮6-8份、白酒85-9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川楝子10份、浮萍15份、徐长卿13份、龙胆草13份、蔓荆子9份、百部12份、僵蚕10份、牡丹皮7份、白酒90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酒的酒精度为50度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为:按所述重量份拣选上述原料;将川楝子、浮萍、徐长卿、龙胆草、蔓荆子、百部、僵蚕、牡丹皮洗净并充分晒干,而后用切碎机切碎至0.5-2cm,再将切碎后的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0-15天即可。
CN201510616095.4A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050796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6095.4A CN10507964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16095.4A CN10507964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9642A true CN105079642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1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16095.4A Pending CN105079642A (zh) 2015-09-24 2015-09-24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96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914A (zh) * 2017-06-28 2017-08-29 何家平 一种止痒的中草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735A (zh) * 2007-08-29 2008-02-06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735A (zh) * 2007-08-29 2008-02-06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凌清华: "百部泡酒治荨麻疹", 《农村新技术》 *
吴国连: "百部酒、公英土豆泥、松香酊", 《北京中医》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5914A (zh) * 2017-06-28 2017-08-29 何家平 一种止痒的中草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5751B (zh) 用于治疗风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664A (zh) 一种消炎镇痛膏药组合物及贴膏剂
CN104771515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66435B (zh) 一种专治牛皮癣的中药
CN105079642A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CN103751708A (zh) 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313B (zh) 一种治疗冻疮的中药药酒
CN104324097B (zh) 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4208317B (zh) 治疗骨质增生及风湿寒热性疾病的外用搽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3548A (zh) 一种治疗痔疮的擦剂及应用
CN103041085B (zh) 一种足浴护理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
CN102133293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12492A (zh) 痹痛灵酊剂
CN101274045B (zh) 一种外用治疗牛皮癣的药物
CN101317909A (zh) 一种治疗肿瘤等疑难疼痛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295B (zh) 治疗肿痛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治疗肿痛的外用药油及其制作方法
CN107441278A (zh) 药物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28876B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液
CN101357153B (zh) 无疤烧烫伤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326A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78878A (zh) 一种咳嗽黑膏药
CN105999131B (zh)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外用壮药组合物
CN106552011A (zh) 一种温肾益气中药足浴养生保健方剂
CN105362944A (zh) 一种治疗骨科扭挫伤的中药膏剂
CN103948804B (zh) 一种治疗肺气虚型夏季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