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5357A -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 Google Patents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5357A
CN105075357A CN201480012577.2A CN201480012577A CN105075357A CN 105075357 A CN105075357 A CN 105075357A CN 201480012577 A CN201480012577 A CN 201480012577A CN 105075357 A CN105075357 A CN 105075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subscribe
state
processo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2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5357B (zh
Inventor
平·夏
礼萨·沙希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75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5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各种实施例包含用于管理接入任何两个移动电话网络的任意组合的DSDS移动通信装置如何处理寻呼冲突的方法。所述实施例方法促进对两种不同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控制,其中预订的寻呼阻断率为其阻断的寻呼消息与其接收的寻呼消息的总数的长期百分比。在所述各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用寻呼阻断偏置来实现特定寻呼阻断率。所述寻呼阻断偏置可通过各种装置设定或调节以使第一预订的寻呼阻断率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二预订的寻呼阻断率。

Description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装置(例如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及膝上型计算机)的一些新设计含有在使用仅一个射频(RF)收发器时为用户提供对两个独立移动电话网络的接入的两个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移动电话网络的实例包含GSM、TDSCDMA、CMA2000和WCDMA。实例多SIM移动通信装置包含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话和经启用以连接到多个移动电话网络的其它移动通信装置。A包含两个SIM卡并使用仅一个RF收发器连接到两个独立移动电话网络的移动通信装置被称为“双SIM双待”(DSDS)装置。
在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即,DSDS通信装置)中,RF前端在两个预订之间时间共享,每一预订与不同移动电话网络相关联。仅一个预订可使用RF前端来与其移动网络通信一次。然而,即使在预订处于“备用”模式,意味着所述预订目前并未接收网络寻呼消息,仍需要每隔一定间隔(即,不连续接收周期)执行网络寻呼消息的不连续接收(DRX)以保持连接到所述网络。因此,有可能在某一时间,所述两个预订可能需要使用RF收发器来同时与其个别移动网络通信。举例来说,两个预订可尝试接入RF前端以同时接收其寻呼消息,或一个预订可在另一预订接收网络寻呼消息时使用RF前端。
在DSDS移动通信装置同时接收两个预订的网络寻呼消息时发生的重叠寻呼接收在本文中被称作“寻呼冲突”。当发生寻呼冲突时,必须将一个预订指派给RF收发器,而另一预订除外。换句话说,可阻断一个预订与支持另一预订的个别网络通信。目前,每一预订的寻呼DRX循环长度(即,从一个网络寻呼会话开始到下一个的时间长度)完全通过网络确定,并且以常规可预测的间隔发生。DSDS通信装置无法操控或重新计划任一预订的寻呼DRX循环,并且因此无法避免在两个预订之间发生的寻呼冲突。
发明内容
各种实施例包含用于管理接入任何两个移动电话网络的任意组合的双SIM双待(DSDS)通信装置如何处理寻呼冲突的方法。实施例方法促进对两种不同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控制,其中预订的寻呼阻断率为其阻断的寻呼消息与其接收的寻呼消息的总数的长期百分比。在所述各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用寻呼阻断偏置来实现特定寻呼阻断率。寻呼阻断偏置可经设定或调节以使第一预订的寻呼阻断率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二预订的寻呼阻断率。
在一实施例中,当发生寻呼冲突时,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用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其并不使用寻呼阻断偏置)以选择两个预订中的一者,以完成其与其移动网络的通信。通过使用此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具有随时间平均化时大致相同的寻呼接入或阻断率。在一实施例中,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在移动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不同移动网络时初始化用于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有偏硬币。在另一实施例中,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在适当时再初始化用于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有偏硬币。
在另一方面,当发生寻呼冲突时,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用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其并入有寻呼阻断偏置)以选择哪个预订可完成其与移动网络的通信。通过使用此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其使用寻呼阻断偏置),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随时间具有相同或不等的寻呼阻断率。在另一实施例中,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在移动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不同移动网络时初始化用于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有偏硬币,并且可在适当时再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发生寻呼冲突时,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实施马尔可夫链算法(其利用寻呼阻断偏置)以选择哪个预订可完成其与移动网络的通信。通过使用马尔可夫链算法(其使用寻呼阻断偏置),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使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随时间具有相同或不等的寻呼阻断率,同时还考虑先前冲突的结果。在另一实施例中,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在移动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不同移动网络时初始化用于马尔可夫链算法的马尔可夫链。在另一实施例中,DSDS移动通信装置可在适当时再初始化马尔可夫链。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随附图式说明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并且与上文给出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特征。
图1为适合与各种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移动电话网络的通信系统方块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来自两个移动网络的寻呼消息的不连续接收的时间线图。
图3为说明用于处理DSDS通信装置上的网络寻呼消息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4为说明用于使用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处理DSDS通信装置上的网络寻呼消息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5为说明用于实施有偏硬币投掷算法以均衡DSDS通信装置上的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6为说明用于实施有偏硬币投掷算法以设定DSDS通信装置上的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7为说明用于实施马尔可夫链算法以设定DSDS通信装置上的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8为数学公式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的说明,所述公式定义用于在实施马尔可夫链时在状态之间转变的规则。
图9为说明用于使用马尔可夫链实施处理DSDS通信装置上的网络寻呼消息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10为适合与各种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实例移动通信装置的组件图。
图11为适合与各种实施例一起使用的另一实例移动通信装置的组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各种实施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在整个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指代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对特定实例和实施方案作出的参考是用于说明性目的,且并不希望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权利要求书。
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移动通信装置”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以指代以下各者中的任一者或全部: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或移动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据助理、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慧型书、掌上型计算机、无线电子邮件接收器、具多媒体因特网功能的蜂窝电话、无线游戏控制器,及包含可编程处理器、存储器及用于连接到至少两个移动通信网络的电路的类似个人电子装置。各个方面可在例如智能电话等移动通信装置中使用,且因此在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中提及此些装置。然而,实施例可用于可单独地维持通过无线电收发器到达多个移动网络的多个预订的任何电子装置。
现代移动通信装置(例如,智能电话)目前可各自包含使得用户能够在使用相同移动通信装置时连接到不同移动网络的多个SIM卡。每一SIM卡用以识别并认证使用特定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并且每一SIM卡仅与一个预订相关联。举例来说,SIM卡可与到GSM、TDSCDMA、CMA2000和WCDMA中的一者的预订相关联。使用DSDS移动通信装置,用户可维持两个预订,因为移动通信装置具有两个SIM卡。这些预订时间共享射频(RF)收发器,因为两个预订无法同时使用RF前端来连接到每一预订的个别移动网络。
每一预订可定期从其个别移动网络接收寻呼持续特定时间段。此发射周期被称为“寻呼会话”。当将网络消息发送到预订时,所述预订可尝试获得在寻呼会话的持续时间内接入RF收发器。当寻呼会话结束时,预订可将RF收发器从使用中释放并且进入低功率状态直至下一寻呼会话开始。通过移动网络以规则的间隔发送网络寻呼,并且从一个寻呼会话的开始到下一个的时间段被称为“DRX循环”。另外,移动网络可改变DRX循环的时间长度。
当装置具有两个预订(例如,DSDS通信装置)时,预订的寻呼阶段偶尔重叠,从而造成“寻呼冲突”。因为仅一个预订可能已接入RF收发器一次,当发生寻呼冲突时,移动通信装置必须决定哪个预订可接入RF收发器以完成其寻呼会话及哪个预订被阻断。随时间,移动通信装置可列举每一预订的寻呼阻断率,所述寻呼阻断率为装置被阻断的次数的总数与移动网络发送到所述预订的寻呼消息的总数的比。
与DSDS通信装置上的处理冲突相关联的挑战之一为所述移动通信装置不能够重新计划每一预订的寻呼会话以避免寻呼冲突。在无处置寻呼冲突的有效方法的情况下,预订的寻呼阻断率可无意地不相称或以其它方式为非所要的。举例来说,即使每一预订在相同数目的寻呼冲突中占主导,第一预订可无意地具有比第二预订更糟的寻呼阻断率。
综上,各种实施例提供控制DSDS通信装置上的两个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方法。各种实施例使得移动通信装置能够通过设定寻呼阻断偏置来创建预订之间的优先级,从而促进总改进的用户体验。
各种实施例可在例如至少两个移动电话网络(其实例在图1中说明)等多种通信系统100内实施。第一移动网络102和第二移动网络104是包含多个蜂窝式基站130和140的典型移动网络。第一移动通信装置110可通过到第一基站140的蜂窝式连接142与第一移动网络通信。第一移动通信装置110还可通过到第二基站130的蜂窝式连接132与第二移动网络通信。第二移动通信装置120可类似地通过到第一基站140的蜂窝式连接142与第一移动网络102通信。第二移动通信装置120可通过到第二基站130的蜂窝式连接132与第二移动网络104通信。蜂窝式连接132及142可通过双向无线通信链路(例如,4G、3G、CDMA、TDMA及其它移动电话通信技术)进行。
图2说明表明两个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的实例的时间线图200。在这个实例中,到第一移动网络102的第一预订202可具有等于T1的DRX循环长度206,其中T1为正实数。换句话说,T1为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第一预订202可具有小于其DRX循环长度206的寻呼会话持续时间204。到第二移动网络104的第二预订212可具有等于T2的DRX循环长度,其中T2为正实数。换句话说,T2为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第二预订212还可具有小于其DRX循环长度216的寻呼会话持续时间214。由于第一预订202与第二预订212之间的不同DRX循环长度,可能存在当(例如)第二预订212在第一预订202的寻呼会话204期间接收寻呼消息214时发生的冲突220。
图3说明用于处理移动通信装置上的冲突的实施例方法300。在框3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接收第一预订202和第二预订212中的一者(即,接收方预订)的网络寻呼消息。因为仅一个预订可在任一时间接入移动通信装置的RF收发器,在判定框304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确定RF收发器是否为可用的。共享的无线资源在RF收发器由非接收方预订使用时可为不可用的(即,是否存在寻呼冲突220)。如果移动通信装置120确定RF收发器为可用的(即,确定304=“是”),那么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306中将RF收发器指派给接收方预订。否则(即,确定304=“否”),移动通信装置202可在框308中选择预订以接入RF收发器并且可阻断另一预订使用RF收发器。在框308中指定为接入RF收发器的预订接着可完成其与其移动网络的一或多个寻呼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利用用于选择接收对RF收发器的接入的预订的几个策略中的一者。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使用轮选策略以处理寻呼冲突,并且因此替代每次发生寻呼冲突220时在框308中被阻断的那个预订。
图4说明用于管理寻呼冲突以在两个预订之间创建相同寻呼阻断率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400。在框3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接收第一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即,接收方预订)的网络寻呼消息。如上文所描述,移动通信装置120接着可在确定框304中确定RF收发器是否可用以接收方预订。如果RF收发器可用以接收方预订(即,确定304=“否”,因为不存在寻呼冲突220),那么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306中将RF收发器指派给接收方预订。移动通信装置120接着可在框410中结束寻呼冲突仲裁。
如果RF收发器不可用于接收方预订(即,由于寻呼冲突220,确定304=“是”),那么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408中使用有偏硬币执行掷硬币算法。有偏硬币为可具有“正面或反面(headsortails)”(1或0)的概率的随机变量计算,以使得随时间“硬币投掷”算法实施的平均将接近预定义或预设概率,但任何指定硬币投掷为1值或0值。下文参考图5和6进一步解释有偏硬币投掷算法。不管所实施的特定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移动通信装置120接着可在确定框402中确定经选择以接收RF收发器的预订。如果有偏硬币投掷算法选择第二预订212(即,确定402=“预订2”),那么移动通信装置120在框404中可阻断第一预订接入RF收发器并且准许第二预订212完成其与第二移动网络104的寻呼通信。否则(即,确定402=“预订1”),在框406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阻断第二预订接入RF收发器并且准许第一预订202完成与第一移动网络102的寻呼通信。移动通信装置接着可在框410中结束寻呼冲突仲裁。
图5说明用于初始化适用于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有偏硬币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500。在一实施例中,在移动通信装置120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使用第一预订206的DRX循环长度(即,T1)确定第一预订202的寻呼阻拦率并且使用第二预订216的DRX循环长度(即,T2)确定第二预订212的寻呼阻断率。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第一预订206的DRX循环长度变化的情况下重新计算T1。移动通信装置还可在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变化的情况下重新计算T2
在一实施例中,在框5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确定第一预订的DRX循环长度206(即,T1)。移动通信装置120还可在框504中确定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216(即,T2)。举例来说,在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20可通过监测每一预订的DRX循环长度及测量一个DRX循环的开始与下一个DRX循环的开始之间的时间长度来获得T1及T2的值。因为T1及T2的值分别由第一移动网络102及第二移动网络104设定,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作为另一实例直接从所述个别移动网络接收这些值。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更新T1及T2的值以反映对每一个别预订的DRX循环的任何改变。
在获得或确定T1及T2的值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506中以等于T2/(T1+T2)的正面概率配置有偏硬币算法(有效创建有偏硬币)。在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实施例中,阻断第一预订202及允许第二预订212以完成其寻呼会话的概率可等于T2/(T1+T2)(即,“正面”)。阻断第二预订212及允许第一预订202以完成其寻呼会话的概率可等于T1/(T1+T2)(即,“反面”)。在转变框508中,移动通信装置可继续框302中的操作。使用上文参考图4所描述的硬币投掷算法中在框506中创建的有偏硬币将随时间导致对两个预订的大致相同的处理。
图6说明用于初始化用于实施有偏硬币算法的有偏硬币的实施例移动通信装置方法600,所述算法允许移动通信装置120设定两个预订之间的寻呼阻断率。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502中确定第一预订202的DRX循环长度(即,T1)。移动通信装置还可在框504中确定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即,T2)。在框6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设定寻呼阻断偏置(即,x)。寻呼阻断偏置可为非负实数,并且可由各种装置设定或改变。
寻呼阻断偏置(即,x)的值可由各种实体设定,所述实体包括(但不限于)移动通信装置的制造商、移动网络或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寻呼阻断偏置还可由各种个人在最初设定之后使用各种接口机构改变。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可通过指定新寻呼阻断偏置的使用者介面接收用户输入。在此情况下,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可使用在执行有偏硬币投掷算法时的寻呼阻断偏置的新值。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实施包含x、T1及T2中的至少一个的新值的有偏硬币。换句话说,通信装置120可再初始化有偏硬币。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实施T1及T2的新值以反映对每一个别预订的DRX循环作出的改变。在另一个实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再初始化有偏硬币以实施新x值。
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604中以等于(x*T2)/(T1+(x*T2))的正面概率创建有偏硬币。当用于图4中描述的有偏硬币投掷算法时,有偏硬币产生阻断第一预订202及允许第二预订212以完成其寻呼会话的等于(x*T2)/(T1+(x*T2))的概率(即,“正面”)。阻断第二预订212及允许第一预订202以完成其寻呼会话的概率等于T1/(T1+(x*T2))(即,“反面”)。通过使用寻呼阻断偏置(即,x)使硬币投掷算法偏置,可作出DRX循环长度的比以随时间产生对两个预订的可预测处理。举例来说,可设定寻呼阻断偏置值(例如,x=0.2)以使得第一预订202的寻呼阻断率比第二预订212的比率低,因为有偏硬币投掷算法在发生寻呼冲突时相较第二预订212更经常选择第一预订202占主导。在有偏硬币投掷算法使用寻呼阻断偏置值(例如,x=5)的情况下可能实现相反结果,其导致在发生寻呼冲突时第二预订212比第一预订202更经常占主导。
返回到图6,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从框508转变到图4中的框302。图4中的框302中的操作可对应于在移动通信装置120接收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时实施的有偏硬币投掷算法的开始。
图7说明用于实施双状态马尔可夫链700的实施例方法,所述链基于图8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转变规则800使用寻呼阻断偏置。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以开始状态实施双状态马尔可夫链(即,有限状态机),并且可创建用于在第一状态710与第二状态720之间转变的规则。马尔可夫链的两个状态可对应于在发生寻呼冲突220时对第一预订202及第二预订212执行的两个相应动作。在马尔可夫链的第一状态710中,移动通信装置可阻断第一预订202接入RF收发器并且允许第二预订完成其与移动网络104的寻呼通信。在马尔可夫链的第二状态720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改为允许第一预订完成与第一移动网络102的寻呼通信并且阻断第二预订212接入第二移动网络104。
在一实施例中,马尔可夫链还可具有用于基于为P1的值的第一状态710及用于基于为P2的值的第二状态720的转变规则,所述转变规则可定义移动通信装置120如何在状态之间转变。P1及P2的值可由以下等式定义:
T 1 ≥ x × T 2 , { P 1 = 0 , P 2 = 1 - x × T 2 T 1 }
T 1 < x &times; T 2 , { P 1 = 1 - T 1 x &times; T 2 , P 2 = 0 }
其中:
T1为第一预订202的DRX循环长度206;
T2为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216;及
x为所选的寻呼阻断偏置。
第一等式802定义当第一预订202的DRX循环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乘以寻呼阻断偏置的乘积时(即,当T1≥x*T2时)P1及P2的值。第二等式804定义当第一预订202的DRX循环长度小于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乘以寻呼阻断偏置的乘积时(即,当T1<x*T2时)P1及P2的值。P1及P2各自表示将发生特定转变的从0.0到1.0的概率。例如,移动通信装置120可产生从0.0到1.0的伪随机数以确定要遵循的从马尔可夫链中任何给定状态的转变。
在一实施例中,马尔可夫链700中的每一状态可具有两个转变类型。一种转变类型可将马尔可夫链700中的当前状态改变为另一状态。举例来说,第一状态710可通过转变714而转变为第二状态,并且第二状态720可通过转变724而转变为第一状态。第二类型的转变可能并不改变当前状态。举例来说,第一状态710可通过转变712而转变为其本身,并且第二状态720可通过转变722而转变为其本身。
图9说明用于实施马尔可夫链以控制两个预订的寻呼阻断率的实施例方法900。通过使用马尔可夫链算法,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仲裁当前寻呼冲突时利用先前寻呼冲突结果。先前结果的这种认识可使得移动通信装置120能够避免可进行抵消所需偏置(即,无偏置或指定偏置)的受限系列的寻呼冲突测定的可能。举例来说,马尔可夫链可使得移动通信装置120能够避免连续阻断一个特定预订的传呼,否则所述连续阻断可扰乱实施寻呼阻断偏置并且甚至可使用有偏硬币算法随机发生。
在各种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初始化马尔可夫链。在框5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确定第一预订202的循环长度(即,T1)。移动通信装置120还可在框504中确定第二预订212的DRX循环长度(即,T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之后确定第一和第二预订202、212的DRX循环长度。如上文所论述,移动通信装置120还可在框602中通过各种装置设定寻呼阻断偏置(即,x)。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实施包含x、T1及T2中的至少一个的新值的马尔可夫链。换句话说,通信装置120可再初始化马尔可夫链。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实施T1及T2的新值以反映对每一个别预订的DRX循环作出的改变。在另一个实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再初始化有偏硬币以实施新x值。
在框902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存储马尔可夫链的当前状态。马尔可夫链的当前状态可为第一状态710或第二状态720,这取决于哪个状态为初始状态。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20可选择及存储马尔可夫链中的对应于阻断第一预订202或阻断第二预订212的初始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402中从移动网络接收第一预订202或第二预订212中的一者(即,接收方预订)的网络寻呼消息。在确定框404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确定RF收发器是否可用于接收方预订(即,是否存在寻呼冲突)。如果RF收发器为可用的(即,确定404=“是”),那么移动通信装置可在框406中将RF收发器指派给接收方预订。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910中结束寻呼冲突仲裁。
如果RF收发器并非可用的(即,确定404=“否”,因为存在寻呼冲突220),那么移动通信装置可在框904中从当前状态移动到马尔可夫链中的下一状态。在转变状态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确定框906中基于新当前状态确定要阻断的预订。如果当前状态指示应阻断第一预订202(即,确定框906=“是”),那么移动通信装置可在框404中阻断预订及准许第二预订212完成其与第二移动网络104的寻呼通信。如果当前状态指示应阻断第二预订212(即,确定框906=“是”),那么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406中阻断预订及准许第一预订202完成其与第一移动网络102的寻呼通信。不管哪个预订被阻断,在移动通信装置120分配RF收发器之后,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框908中更新马尔可夫链的当前状态。在一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20可在解决后续寻呼冲突时使用马尔可夫链的更新的当前状态。移动通信装置120接着可在框910中结束寻呼冲突仲裁。
各种实施例可在各种移动通信装置中的任一者中实施,所述移动通信装置的实例在图10中说明。举例来说,移动通信装置1000可包含耦合到内部存储器1004的处理器1002。内部存储器1004可为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还可为安全和/或加密的存储器,或不安全和/或未加密的存储器,或其任何组合。处理器1002还可耦合到触摸屏显示器1006,例如电阻性感测触摸屏、电容性感测触摸屏、红外感测触摸屏或类似者。另外,移动通信装置1000的显示器不必具有触摸屏能力。另外,移动通信装置1000可具有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辐射的一或多个天线1008,所述天线可连接到耦合到处理器1002的无线数据链路和/或蜂窝式电话收发器1016。移动通信装置1000还可包含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物理按钮1012a及1012b。移动通信装置1000还可包含用于接通和断开移动通信装置1000的电力按钮1018。移动通信装置1000可具有第一SIM卡1020和第二SIM卡1022,所述第一和第二SIM卡利用蜂窝式电话收发器1016和一或多个天线1008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移动网络。
上述各种实施例还可实施于各种移动通信装置内,例如图11中说明的膝上型计算机1100。许多膝上型计算机包含触摸垫触摸表面1117(其充当计算机的指向装置),并且因而可以接收拖动、滚动和滑动手势,类似于配备有触摸屏显示器并且如上文所描述的移动计算装置上实施的那些手势。膝上型计算机1100通常将包含耦合到易失性存储器1112和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的磁盘驱动器1113)的处理器1111。另外,计算机1100可具有用于发送和接收电磁辐射的一或多个天线1108,所述天线可连接到耦合到处理器1111的无线数据链路和/或蜂窝式电话收发器1116。计算机1100还可包含耦合到处理器1111的软盘驱动器1114和压缩光盘(CD)驱动器1115。在笔记本式配置中,计算机外壳包含触摸垫1117、键盘1118和显示器1119,这些装置全部耦合到处理器1111。计算装置的其它配置可包含耦合到熟知的处理器(例如,通过USB输入)的计算机鼠标或轨迹球,所述计算机鼠标或轨迹球还可结合各种实施例使用。计算机1100可具有第一SIM卡1120和第二SIM卡1122,所述第一和第二SIM卡利用蜂窝式电话收发器1116和一或多个天线1108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移动网络。
前文的方法描述和过程流程图只是作为说明性实例而提供,并且无意要求或暗示各种实施例的步骤必须以所呈现的次序执行。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可以任何次序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的次序。例如“此后”、“接着”、“接下来”等词无意限制步骤的次序;这些词仅用以引导读者浏览对方法的描述。此外,举例来说,使用冠词“一”或“所述”对单数形式的权利要求要素的任何参考不应解释为将所述要素限制为单数。
结合本文揭示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及算法步骤可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此互换性,上文已大致关于其功能性而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此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外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施所描述功能性,但此类实施方案决策不应被解释为会导致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用以实施结合本文中所揭示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的硬件可用以下各项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经设计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的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实施为计算装置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它这些配置。或者,可通过特定地针对给定功能的电路来执行一些步骤或方法。
在一或多个示范性方面中,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施。如果在软件中实施,那么所述功能可作为一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或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上。本文揭示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体现于可以驻留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媒体可为可由计算机或处理器存取的任何存储媒体。举例来说但非限制,此类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或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可包含RAM、ROM、EEPROM、快闪存储器、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可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要的程序代码且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媒体。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及光盘包含压缩光盘(CD)、激光光盘、光学光盘、数字多功能光盘(DVD)、软盘及蓝光光盘,其中磁盘通常是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是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各者的组合也包含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和处理器可读媒体的范围内。另外,一种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作为代码和/或指令的一个或任何组合或集合而驻留在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和/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上,所述媒体可并入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提供对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以使得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了解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因此,本发明并不希望限于本文中所展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赋予与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本文中所揭示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

Claims (56)

1.一种解决双SIM双待通信装置上的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的方法,其包括:
响应于所述双SIM双待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有偏硬币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寻呼冲突,应用所述有偏硬币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2/(T1+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x*T2)/(T1+(x*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x*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
5.一种解决双SIM双待通信装置上的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的方法,
其包括:
响应于所述双SIM双待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以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初始化马尔可夫链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寻呼冲突,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包括:
创建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规则;
选择初始状态,其中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及
确定T1、T2及x的值,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所述规则包括:
以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以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
以(1-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及
以(1-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T1大于或等于(x*T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P1为0;且
P2为1-((x*T2)/T1)。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T1小于(x*T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P1为1-(T1/(x*T2));且
P2为0。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转变到新当前状态;
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将所述新当前状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用于解决后续寻呼冲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二预订。
15.一种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包括
第一SIM卡;
第二SIM卡;
存储器;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第一SIM卡及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
响应于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有偏硬币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应用所述有偏硬币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2/(T1+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x*T2)/(T1+(x*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x*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操作: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
19.一种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包括
第一SIM卡;
第二SIM卡;
存储器;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第一SIM卡及所述第二SIM卡,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包括以下各项的操作:
响应于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以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初始化马尔可夫链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操作: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包括:
创建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规则;
选择初始状态,其中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及
确定T1、T2及x的值,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所述规则包括:
以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以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
以(1-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及
以(1-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T1大于或等于(x*T2)。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
P1为0;且
P2为1-((x*T2)/T1)。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T1小于(x*T2)。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
P1为1-(T1/(x*T2));且
P2为0。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所述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转变到新当前状态;
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将所述新当前状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用于解决后续寻呼冲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执行操作,以使得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二预订。
29.一种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包括:
用于响应于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有偏硬币算法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应用所述有偏硬币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装置;及
用于基于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的装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装置包括:
用于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2/(T1+T2)的装置;及
用于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T2)的装置,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装置包括:
用于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x*T2)/(T1+(x*T2))的装置;及
用于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x*T2))的装置,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装置。
33.一种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包括:
用于响应于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将以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初始化马尔可夫链算法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装置;及
用于基于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装置包括:
用于创建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规则的装置;
用于选择初始状态的装置,其中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及
用于确定T1、T2及x的值装置,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所述规则包括:
以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以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
以(1-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及
以(1-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T1大于或等于(x*T2)。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
P1为0;且
P2为1-((x*T2)/T1)。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T1小于(x*T2)。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
P1为1-(T1/(x*T2));且
P2为0。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所述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装置包括:
用于转变到新当前状态的装置;
用于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装置;及
用于将所述新当前状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用于解决后续寻呼冲突的装置。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双SIM双待通信装置,其中用于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装置包括:
用于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一预订的装置;及
用于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二预订的装置。
43.一种具有存储于其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所述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包括以下各者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双SIM双待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有偏硬币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应用所述有偏硬币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有偏硬币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2/(T1+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响应于附接到所述两个移动网络来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包括:
将选择所述第一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x*T2)/(T1+(x*T2));及
将选择所述第二预订以完成所述寻呼通信的概率设定为等于T1/(T1+(x*T2)),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操作: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有偏硬币算法。
47.一种具有存储于其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所述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包括以下各者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双SIM双待通信装置附接到两个移动网络,以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初始化马尔可夫链算法;
响应于检测到第一预订与第二预订之间的寻呼冲突,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及
基于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的结果完成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的寻呼通信。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进一步包括以下的操作:当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及寻呼阻断偏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再初始化所述有马尔可夫链算法。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初始化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包括:
创建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规则;
选择初始状态,其中所述初始状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中的一者;及
确定T1、T2及x的值,其中,
T1为所述第一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
T2为所述第二预订的不连续接收周期的循环长度;且
x为寻呼阻断偏置值。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变的所述规则包括:
以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以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
以(1-P1)的概率从所述第一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一状态;及
以(1-P2)的概率从所述第二状态转变到所述第二状态。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T1大于或等于(x*T2)。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
P1为0;且
P2为1-((x*T2)/T1)。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T1小于(x*T2)。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
P1为1-(T1/(x*T2));且
P2为0。
55.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使用所述马尔可夫链算法以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所述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转变到新当前状态;
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以及
将所述新当前状态存储在存储器中以用于解决后续寻呼冲突。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其中所述所存储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指令经配置以致使双SIM双待通信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以使得基于所述新当前状态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预订中的一者包括: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二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一预订;及
当所述新当前状态为所述第一状态时,选择所述第二预订。
CN201480012577.2A 2013-03-15 2014-03-14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Active CN1050753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831,744 US9326268B2 (en) 2013-03-15 2013-03-15 Paging block rate control in dual-SIM-dual-standby (DSDS) handsets
US13/831,744 2013-03-15
PCT/US2014/028740 WO2014144363A2 (en) 2013-03-15 2014-03-14 Paging block rate control in dual-sim-dual-standby (dsds) handse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357A true CN105075357A (zh) 2015-11-18
CN105075357B CN105075357B (zh) 2018-10-26

Family

ID=5094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2577.2A Active CN105075357B (zh) 2013-03-15 2014-03-14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26268B2 (zh)
EP (1) EP2974485A2 (zh)
JP (1) JP6039858B2 (zh)
KR (1) KR101664762B1 (zh)
CN (1) CN105075357B (zh)
WO (1) WO2014144363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900A (zh) * 2016-07-13 2018-01-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74047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outing paging messages for multiple subscription identities of a single communication device via a single paging channel
US10362623B2 (en) 2016-07-15 2019-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ging overlap mitigation
CN107690134B (zh) * 2016-08-05 2022-07-0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双卡终端的寻呼冲突解决方法及双卡终端
US10334558B2 (en) * 2017-06-15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sistent paging collision enhancement using dynamically switched higher-order antennas in idle-mode
KR102351399B1 (ko) * 2018-02-23 2022-0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가입자 식별 모듈들을 사용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2243292B (zh) * 2019-07-17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731616B (zh) * 2019-12-23 2024-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冲突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298A (zh) * 2007-10-08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21959A (zh) * 2008-02-27 2009-09-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处理寻呼时机冲突的方法
WO2012035144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St-Ericsson Sa Paging rea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 dual standby handsets
CN102781121A (zh) * 2011-05-11 2012-11-14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81418B (en) 2001-10-29 2004-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 SIM mobile terminal
US8229433B2 (en) * 2005-10-27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requency handoff
US8265661B2 (en) * 2009-02-11 2012-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le mode operation in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s
EP2352353A1 (en) 2010-01-28 2011-08-03 ST-Ericsson SA Optimizing block reception for simultaneous use of at least two sim cards
US20110217969A1 (en) * 2010-03-05 2011-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with multiple subscriptions that utilize a single baseband-radio frequency resource chain
EP2466970A1 (en) 2010-12-15 2012-06-20 ST-Ericsson SA Cell reselection for multiple sim devices
EP2472960A1 (en) * 2010-12-30 2012-07-04 ST-Ericsson SA Resources control in a multi sim terminal
US8880106B2 (en) 2011-02-03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eration of devices supporting multiple SIMs
US8626179B2 (en) 2011-03-08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subscription resource access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6298A (zh) * 2007-10-08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模移动终端实现呼叫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21959A (zh) * 2008-02-27 2009-09-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以及处理寻呼时机冲突的方法
WO2012035144A1 (en) * 2010-09-17 2012-03-22 St-Ericsson Sa Paging reading conflict management in dual standby handsets
CN102781121A (zh) * 2011-05-11 2012-11-14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网络操作的移动通信无线电接收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23900A (zh) * 2016-07-13 2018-01-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623900B (zh) * 2016-07-13 2021-04-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卡多待移动终端的寻呼冲突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26268B2 (en) 2016-04-26
CN105075357B (zh) 2018-10-26
EP2974485A2 (en) 2016-01-20
JP6039858B2 (ja) 2016-12-07
JP2016519469A (ja) 2016-06-30
US20140274168A1 (en) 2014-09-18
WO2014144363A3 (en) 2015-01-15
KR101664762B1 (ko) 2016-10-12
WO2014144363A2 (en) 2014-09-18
KR20150132237A (ko)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5357A (zh) 双sim双待(dsds)手机中的寻呼阻断率控制
US9119172B2 (en) Fair instantaneous conflict resolution among N periodic contenders
CN105706501B (zh) 多sim移动装置中通过对小区的强制性重选进行的冲突消除
Zhu et al. The optimal reading strategy for EPC Gen-2 RFID anti-collision systems
CN103858140A (zh) 由单击发动的销售点处理
CN104205923A (zh) 用于校正与身份供应相关联的错误事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46869B (zh) Rfid系统的防碰撞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KR101748462B1 (ko) Mtc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mtc 디바이스들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Xia et al. A survey of adaptive and real-time protocols based on IEEE 802.15. 4
Kim et 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hybrid tag anti‐collision protocol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EP2843974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dundancies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 detection
CN105430698B (zh) 接入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869617A (zh)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
Lukyanenko et al. An adaptive backoff protocol with markovian contention window control
CN104392191A (zh) 一种有源rfid低功耗防碰撞方法
CA25670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erying for rat handover system information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571315B (zh) 选择时分多址传输信道的方法和使用此方法的通信系统
CN105101445B (zh) 一种时间调度方法及电子设备
Chowdhury et al. Modelling IEEE 802.15. 6 slotted Aloha in heterogeneous condition
Asuti et al. An optimal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in IEEE 802.15. 4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recurrent data transmission and long acknowledgement wait period
CN113518021A (zh) 用于绑定用户账户的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US20140220884A1 (en) Information relay mechanism using proximity communication
CN107948927A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97093A (zh) 移动终端nfc读卡器通信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Pudasaini et al. On maximising tag reading efficiency of a multi‐packet reception capabl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