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675B -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4675B
CN105074675B CN201480000789.9A CN201480000789A CN105074675B CN 105074675 B CN105074675 B CN 105074675B CN 201480000789 A CN201480000789 A CN 201480000789A CN 105074675 B CN105074675 B CN 1050746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le
block
level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7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4675A (zh
Inventor
菊地敏博
池谷直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Digital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74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6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4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6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6Addressing a physical block of locations, e.g. base addressing, module addressing, memory dedication
    • G06F12/0646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G06F12/0692Multiconfiguration, e.g. local and global addr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1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 G06F16/122File system administration, e.g. details of archiving or snapshots using management polic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4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state or mode of one or mor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3Management of 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06F3/0649Lifecycl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5Hybrid storage combining heterogeneous device types, e.g. hierarchical storage, hybrid arr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08Correctness of operation, e.g. memory ord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22Employing cache memory using specific memory technology
    • G06F2212/222Non-volatil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65Details of virtual memory and virtual address translation
    • G06F2212/657Virtual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存储控制器包括模式切换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和数据配置控制部。模式切换部根据基于层级配置规则的来自主机设备的模式切换请求,将层级化块存储系统从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在被从上述主机设备请求了向保存有构成上述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第1文件的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访问的情况下,对上述被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上述第1块列访问。上述数据配置控制部将包含在上述第2模式中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的区间内的数据向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移动。

Description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开发了利用存储层级化技术的各种存储装置、所谓的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存储层级化技术将访问应答性能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的物理的存储区域(以下称作物理卷)集中。由此,存储层级化技术构成作为实体而具有多个物理卷的至少1个虚拟的存储区域(以下称作逻辑卷)。逻辑卷也称作逻辑盘,能够从主机设备(计算机)识别。
在存储层级化技术中,将同种类的存储装置(物理卷)的集合称作“层级”。一般而言,访问应答性能越高的存储装置,被分配(位于)越上位的层级。即,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具备层级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逻辑盘使用这样的层级不同的存储装置的物理卷构成。
在具备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中,要求将指定的文件配置到指定的层级。一般而言,层级化块存储装置不能识别文件。所以,在以往技术中,在层级化块存储装置中设有特别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程序)。该特别的文件系统将由主机设备利用的文件与构成该文件的块的逻辑盘上的位置建立对应。由此,层级化块存储装置(更详细地讲,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存储控制器)能够确定构成指定的文件的块,将该确定的块配置到指定的层级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954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0-2570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以往技术通过设在层级化块存储装置中的特别的文件系统实现将指定的文件向指定的层级配置的功能。即,在以往技术中,层级化块存储装置需要特别的文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层级化块存储装置侧不需要文件系统、能够将指定的文件向指定的层级配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技术方案,计算机系统具备层级化块存储系统和主机设备。上述主机设备对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访问。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具备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和存储控制器。上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具备访问应答性能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上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被分配给与上述访问应答性能分别对应的层级。上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的至少两种存储装置的各自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被分配给具备第1尺寸的多个块的逻辑盘。上述逻辑盘用于保存由上述主机设备利用的文件。上述存储控制器具备模式切换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和数据配置控制部。上述主机设备具备文件系统、规则输入部、层级配置指示部和文件指定部。上述模式切换部根据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请求,将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的动作模式从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根据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访问请求对上述逻辑盘访问。上述文件系统按照对上述逻辑盘保存的文件,管理表示对应的文件的文件路径与保存有该对应的文件的逻辑地址范围的对应。上述文件系统还在被从上述文件指定部请求了向保存有构成文件的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访问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对上述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访问。上述规则输入部基于来自外部的请求,输入包含用来指定文件的文件路径信息和用来指定该文件要被配置的层级的层级信息的层级配置规则。上述层级配置指示部基于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对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向上述第2模式的切换。上述文件指定部对上述文件系统请求向保存有构成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内的上述文件路径信息表示的文件路径表示的第1文件的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访问。上述数据配置控制部将作为包含在上述第2模式中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的区间、由逻辑地址连续的第2数量的块构成的区间内的数据向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典型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2是主要表示图1所示的层级化存储系统及主机设备的典型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区间管理表的数据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的数据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层级配置规则列表的数据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文件路径列表的数据构造的例子的图。
图7是用来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主机设备侧执行的层级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8是用来说明图7所示的层级配置处理中包含的块访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9是用来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层级化存储系统侧执行的层级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用来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文件配置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1是用来说明在该第1变形例中在主机设备侧执行的文件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用来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的部分读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3是用来说明在第2变形例中在主机设备侧执行的部分读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有关一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典型的硬件结构的框图。计算机系统由层级化存储系统10及主机设备20构成。层级化存储系统10(更详细地讲,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经由光纤通道(FC)、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串行连接SCSI(SAS)、因特网SCSI(iSCSI)、以太网(注册商标)、或串行AT连接(SATA)那样的主接口总线30与主机设备20连接。主机设备20将层级化存储系统10作为外部存储装置使用。另外,层级化存储系统10也可以经由存储区网络(SAN)、因特网或内联网那样的网络与主机设备20连接。进而,层级化存储系统10也可以与包括主机设备20的多个主机设备连接。
层级化存储系统10由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和存储控制器12构成。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具备高速存储装置(第1种存储装置)111和低速存储装置(第2种存储装置)112。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经由FC、SCSI、SAS、iSCSI、以太网或SATA那样的存储接口总线13与存储控制器12连接。
高速存储装置111例如由闪存阵列那样的访问应答性能良好的(即,访问速度为高速的)闪存存储装置构成。闪存存储装置使用多个闪存存储器板实现。闪存存储器板分别包括闪存存储器的集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多个闪存存储器板分别不具有与硬盘驱动器(HDD)的互换性。但是,也可以代替多个闪存存储器板而使用具有与HDD的互换性的多个固态驱动器(SSD)。
另一方面,低速存储装置112例如由与高速存储装置111(闪存存储装置)相比访问应答性能较低(即,访问速度为低速的)硬盘驱动器(HDD)阵列构成。HDD阵列例如是具备多个HDD的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或Redundant Arrays ofIndependent Disks)结构的存储装置。另外,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并不一定需要具有阵列结构。
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能够以第1尺寸的数据的团为最小单位进行访问。将该第1尺寸的数据的团称作块。因此,将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称作块存储装置。
如上述那样,在图1所示的层级化存储系统10(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中,存在访问应答性能(访问速度)不同的两个(两种)存储装置(即,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在此情况下,高速存储装置111被分配给上位层级(高速层级、第1层级),低速存储装置112被分配给下位层级(低速层级、第2层级)。另外,层级化存储系统10也可以具备例如磁带装置那样的比低速存储装置112更低速(低层级、第3层级)的存储装置(第3层级的存储装置)。
存储控制器12具备主接口控制器(以下称作HIFC)120、存储接口控制器(以下称作SIFC)121、存储器122、HDD123和CPU124。
HIFC120控制与主机设备20之间的数据转送(数据转送协议)。HIFC120接收来自主机设备20的对逻辑卷的数据访问请求(读请求或写请求),返回对于该数据访问请求的应答。HIFC120如果从主机设备20接收到数据访问请求,则将该请求向CPU124传递。接受到数据访问请求的CPU124将该数据访问请求处理。
SIFC121接收基于CPU124接收到的来自主机设备20的数据访问请求(对于逻辑卷的写请求或读请求)的输入输出(I/O)请求。SIFC121根据接收到的I/O请求,执行向高速存储装置111或低速存储装置112的访问。
存储器122是DRAM那样的能够改写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22的一部分区域被用于保存从HDD123装载的存储控制程序。存储器122的另一部分的区域被作为用于CPU124的工作区域使用。
在HDD123中保存有存储控制程序。CPU124在存储控制器12被起动时,通过执行初始化程序装载器(IPL),将保存在HDD123中的存储控制程序向存储器122装载。IPL保存在读出专用存储器(ROM)或闪存ROM(FROM)那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CPU124按照装载在存储器122中的存储控制程序,作为后述的模式切换部12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及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发挥功能。即,CPU124通过执行保存在存储器122中的存储控制程序,控制层级化存储系统10整体(特别是存储控制器12内的各部)。
主机设备20具备SIFC(接口控制器)201、存储器202、HDD203和CPU204。SIFC201控制与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更详细地讲,存储控制器12的HIFC120)之间的数据转送。SIFC201将来自CPU204的数据访问请求向存储控制器12发送,接收对于该数据访问请求的来自存储控制器12的应答。SIFC201如果接收到来自存储控制器12的应答,则将该应答向CPU204传递。
存储器202与存储器122同样,是DRAM那样的能够改写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202的一部分的区域被用于保存从HDD203装载的操作系统(OS)及各种程序。存储器202的另一部分的区域被作为用于CPU204的工作区域使用。
在HDD203中保存有OS及多个程序。多个程序包括应用程序(以下称作应用)及实用程序。CPU204在主机设备20被起动时,通过执行保存在ROM或FROM那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IPL,将保存在HDD203中的OS向存储器202装载。此外,CPU204将保存在HDD203中的程序适当向存储器202装载。
CPU204按照装载在存储器202中的特定的程序(例如,特定的实用程序)及OS,作为后述的规则输入部21、层级配置指示部22、文件提取部23、文件指定部24、文件系统25(更详细地讲,文件系统25的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及文件配置部26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CPU204按照特定的实用程序,作为规则输入部21、层级配置指示部22、文件提取部23及文件配置部26发挥功能,按照OS,作为文件指定部24及文件系统25(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发挥功能。
图2是主要表示图1所示的层级化存储系统10及主机设备20的典型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具备逻辑盘1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的简略化,设想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具备1个逻辑盘(110)的情况。但是,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也可以不具备多个逻辑盘。
逻辑盘110也被称作逻辑卷,具有虚拟的存储区域(所谓逻辑地址空间)。该虚拟的存储区域为了管理而被分割为第1尺寸的多个逻辑块。即,逻辑盘110具备多个逻辑块。多个逻辑块分别由逻辑块地址(LBA)指定。虚拟的存储区域还为了管理而被分割为第2尺寸的多个逻辑区间。如果设N为比1大的整数,则第2尺寸是第1尺寸的N倍。即,逻辑区间分别由被N个连续的LBA指定的N个逻辑块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N是8、192。但是,N也可以是8、192以外的比1大的整数。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有将逻辑块及逻辑区间分别单称作块及区间的情况。
对于逻辑盘110的虚拟的存储区域的一部分,分配(即映射)高速存储装置111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即物理卷)。此外,对于该虚拟的存储区域的另一部分,分配低速存储装置112的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这样,逻辑盘110作为实体而具有层级不同的多个物理卷(这里是上位层级的物理卷及下位层级的物理卷)。即逻辑盘110(更详细地讲,逻辑盘110的实体)将高速存储装置111及低速存储装置112内的物理卷(第1及第2物理卷)组合而构成。第1及第2物理卷分别具备与逻辑块相同尺寸(第1尺寸)的多个物理块。在逻辑盘110中,保存例如由主机设备20利用的文件。该文件由1个以上的块构成。
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具备模式切换部125、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及数据配置控制部127。这些功能要素125至127是通过图1所示的存储控制器12的CPU124执行存储控制程序而实现的软件模组。但是,也可以将功能要素125至127的至少1个通过硬件模组实现。
模式切换部125切换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动作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至少能够以通常模式(第1模式)及区域配置模式(第2模式)分别动作。所谓通常模式,是指用来执行向由主机设备20请求的逻辑盘110内的1个以上的块的访问的动作模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略化,只要没有特别否定,就以向超过1个的块的访问为前提。所谓区域配置模式,是指除了向由主机设备20请求的块的访问以外、主要用来执行以下的第1及第2动作的动作模式。第1动作包括将与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关于层级移动标志在后面叙述。第2动作包括:在由主机设备20指定了区域配置模式的结束的情况下,将与处于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对应的全部区间向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配置,然后,将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动作模式从区域配置模式向通常模式切换。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由主机设备20请求的逻辑盘110内的块访问。数据配置控制部127操作上述层级移动标志,并且将与处于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对应的全部的区间向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配置。
存储控制器12还具备区间管理表128。区间管理表128保存在图1所示的存储控制器12的HDD123中,根据需要(例如在该存储控制器12的起动时)被从HDD123向存储器122装载。
图3表示区间管理表128的数据构造的例子。区间管理表128具有与逻辑盘110的区间分别建立了对应的条目。区间管理表128的各条目包括区间识别码(ID)字段,LBA字段、物理存储ID字段、物理存储地址字段及层级移动标志字段。层级移动标志字段用于保持表示对应的区间是否要被向指定的层级移动的层级移动标志。
区间ID字段用于保持用来识别对应的区间的ID(区间ID)。LBA字段用于保持关于构成对应的区间的N个连续的块(逻辑块)的LBA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LBA信息包括对应的区间的开头块及最终块的各自的LBA。即,LBA信息表示对应的区间的LBA范围。
物理存储ID字段用于保持用来识别包括分配给对应的区间内的N个连续的块的N个物理块的存储装置(物理存储装置)的ID(物理存储ID)。物理存储地址字段用于保持关于分配给对应的区间内的N个连续的逻辑块(即,N个逻辑块的列)的N个物理块的物理存储地址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N个物理块在对应的物理存储装置中连续。物理存储地址信息包括该连续的N个物理块的开头物理块及最终物理块的各自的物理存储地址。即,物理存储地址信息表示对应的区间的物理地址范围。
这样,在区间管理表128的条目的各自中,保持用于管理对应的区间的区间信息。该区间信息包括区间ID、LBA信息、物理存储ID、物理存储地址信息及层级移动标志。
另外,在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具备多个逻辑盘的情况下,只要与该多个逻辑盘分别建立对应而准备与该多个逻辑盘相同数量的区间管理表128就可以。此外,如果对区间管理表128的各条目追加逻辑盘ID字段,则也可以将该区间管理表128对多个逻辑盘共通地使用。这里例如在后述的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中也是同样的。
主机设备20如图2所示,具备规则输入部21、层级配置指示部22、文件提取部23、文件指定部24、文件系统25及文件配置部26。文件系统25包括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如上述那样,这些功能要素21至26(更详细地讲,功能要素21至24、26及251)是通过图1所示的主机设备20的CPU204执行特定的程序及OS而实现的软件模组。但是,也可以将功能要素功能要素21至26的至少1个通过硬件模组实现。文件系统25还包括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
主机设备20还具备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文件路径列表28及应用29。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文件路径列表28、应用29及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保存在图1所示的主机设备20的HDD203中,根据需要(例如在对应主机设备20的起动时)被从HDD203向存储器202装载。
规则输入部21从主机设备20的外部输入层级配置规则(更详细地讲,记述有层级配置规则的层级配置规则信息)。所谓层级配置规则,是指用来将包含构成指定的文件的块的区间向指定层级移动(配置)的规则。关于层级配置规则的详细情况后述。由规则输入部21输入的层级配置规则被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保持。
层级配置指示部22为了将由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内的层级配置规则指定的包含构成文件的块的区间向由该规则指定的层级移动,控制存储控制器12内的模式切换部125、主机设备20内的文件提取部23、文件指定部24及文件配置部26。文件提取部23将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文件路径全部提取。提取出的文件路径被文件路径列表28保持。
文件指定部24按照保持在文件路径列表28中的文件路径,对文件系统25的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由对应的文件路径指定的文件的访问。文件系统25具有管理向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内的逻辑盘(在图2的例子中是逻辑盘110)保存的文件与构成该文件的块的集合(更详细地讲,1个以上的块列)的对应、并且控制向该逻辑盘的访问的周知的功能。另一方面,层级化存储系统10(更详细地讲,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不考虑逻辑盘内的哪个块的集合被与哪个文件建立了对应。
文件系统25的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构成由文件指定部24请求的文件的块访问。文件配置部26将构成由保持在文件路径列表28中的文件路径指定的文件的块的集合再配置,以使其在逻辑盘110内连续。文件配置部26在后述的第1变形例中使用。
图4表示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的数据构造的例子。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具有与由文件系统25管理的文件分别建立了对应的条目。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的各条目包括文件路径字段及LBA字段。
文件路径字段用于保持对应的文件的文件路径(更详细地讲,表示文件路径的信息)。LBA字段用于保持关于构成对应的文件的块的集合的LBA信息。这里,假设构成对应的文件的块的全部在逻辑盘110(更详细地讲,逻辑盘110的虚拟的存储区域)中连续。在此情况下,LBA信息包括上述连续的块(即,LBA连续的块的列)内的开头块及最终块的各自的LBA。即LBA信息表示上述连续的块的LBA范围。该LBA范围也可以由上述连续的块内的开头块的LBA、和该连续的块的数(或该连续的块整体的尺寸)表示。另外,对应的文件也可以由1个块构成。在此情况下,LBA信息中包含的开头块及最终块的LBA一致。
接着,假设对应的文件发生碎片化,构成该对应的文件的块的集合在层级化存储系统10中被分断为多个段。多个段分别由在逻辑盘110中连续的块(即,块的列)构成。在此情况下,LBA信息按照段而包含对应的段的开头块及最终块的各自的LBA。即,LBA信息按照段表示对应的段的LBA范围。另外,也可以将多个段的至少1个由1个块构成。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构成文件的块的全部在逻辑盘110中连续的情况下,也为了方便而将该块的集合称作段。即,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文件由1个以上的段构成。
图5表示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的数据构造的例子。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的各要素(即,层级配置规则)包括规则ID、层级信息、规则类别、规则内容、开始时刻信息及截止时刻信息。规则ID表示对应的层级配置规则所固有的ID。层级信息表示数据应被配置的层级。规则类别表示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例如是文件指定(第1类别)还是应用协同(第2类别)。所谓文件指定,表示作为应向由层级信息表示的层级(即指定层级)配置的数据而指定文件。所谓应用协同,表示应向指定层级配置的数据是被由预先设定的程序(以下称作协同程序)起动的特定的应用访问的块。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规则类别是文件指定的层级配置规则称作文件指定配置规则,将规则类别是应用协同的层级配置规则称作应用协同配置规则。
规则内容依存于规则类别。在规则类别是文件指定的情况下,作为规则内容(第1规则内容)而记述文件路径。在文件路径中,例如还能够进行使用*那样的特别的记号的正规表现或通配符的指定。即,文件指定配置规则是指将包含构成由规则内容指定的文件的块(块的集合)的区间向指定层级移动(配置)的规则。另一方面,在规则类别是应用协同的情况下,作为规则内容(第2规则内容)而记述指定协同程序的程序信息。即,应用协同配置规则是指将包含通过由规则内容指定的协同程序起动的特定的应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应用29)访问的块的区间向指定层级移动的规则。作为第2规则内容,也可以记述指定批处理文件(批处理程序)或脚本那样的程序的信息。
开始时刻信息表示将采用对应的层级配置规则的层级配置处理开始的时刻。截止时刻信息表示将对应的层级配置处理截止的时刻。另外也可以是,开始时刻信息表示将对应的层级配置处理开始的日时,截止时刻信息表示将对应的层级配置处理截止的日时。
图6表示文件路径列表28的数据构造的例子。文件路径列表28用于保持由文件提取部23提取的文件路径。文件路径列表28的各要素包括文件路径ID及文件路径(文件路径信息)。文件路径ID表示对应的文件路径的ID。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1)层级配置规则的登录及(2)层级配置处理依次说明。
(1)层级配置规则的登录
首先,对层级配置规则的登录进行说明。现在,假设从主机设备20的外部对该主机设备20请求了层级配置规则的登录。这里,假设按照用户的操作请求了层级配置规则的登录。在此情况下,主机设备20的规则输入部21将由用户的操作指定的层级配置规则从该主机设备20的外部输入,将该输入的层级配置规则向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追加。另外,用户的操作例如使用连接在主机设备20上的键盘或经由网络连接在该主机设备20上的终端那样的外部设备进行。
(2)层级配置处理
接着,参照图7至图9对层级配置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用来说明在主机设备20侧执行的层级配置处理(以下称作第1层级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图8是用来说明在图7所示的第1层级配置处理中包含的块访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图9是用来说明对应于在图7所示的第1层级配置处理中发出的模式切换命令而在层级化存储系统10侧执行的层级配置处理(以下称作第2层级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首先,层级配置指示部22监视保持在层级配置规则列表27中的全部层级配置规则的开始时刻,判定开始时刻是否到来(步骤S1)。这里,假设规则ID为1的层级配置规则的开始时刻(0:00)到来(步骤S1的Yes)。在此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为了将开始时刻已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的采用开始,向步骤S2前进。
在步骤S2中,层级配置指示部22将指示将层级化存储系统10从通常模式向区域配置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命令对该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发出。该模式切换命令在区域配置模式中还指定与设定为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对应的全部区间应被配置的层级。
由层级配置指示部22发出的模式切换命令被存储控制器12的模式切换部125接收。于是,在存储控制器12中,如以下这样开始由图9的流程图表示的第2层级配置处理。首先,模式切换部125将层级化存储系统10从通常模式向区域配置模式切换(步骤S31)。并且,模式切换部125判定模式切换是否成功(步骤S32)。如果模式切换成功(步骤S32的Yes),则模式切换部125作为对模式切换命令的应答而向主机设备20通知模式切换成功(步骤S33)。相对于此,如果模式切换失败(步骤S32的No),则模式切换部125向主机设备20通知模式切换失败(步骤S34)。在此情况下,第2层级配置处理结束。
从模式切换部125返回给主机设备20的通知被层级配置指示部22接收。于是,层级配置指示部22判定是否是模式切换成功通知(步骤S3)。如果不是模式切换失败通知(步骤S3的No),则第1层级配置处理结束。相对于此,如果是模式切换成功通知(步骤S3的Yes),则按照图8所示的流程图,如以下这样执行块访问处理(步骤S4)。
首先,层级配置指示部22判定开始时刻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类别是文件指定或应用协同的哪个(步骤S11)。以下,对2a)文件指定的情况下的块访问处理、及2b)应用协同的情况下的块访问处理依次说明。
2a)文件指定的情况下的块访问处理
在步骤S11中判定规则类别是文件指定的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向文件提取部23发出文件提取命令。该文件提取命令包含开始时刻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内容,即文件路径信息。文件提取部23接收由层级配置指示部22发出的文件提取命令。于是,文件提取部23将接收到的文件提取命令中包含的文件路径信息表示的文件路径(即,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文件路径)从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中全部提取(步骤S12)。在该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ID是1的情况下,规则内容包含文件路径/var/log/*.log。这里,例如假设提取了包含文件路径/var/log/message.log的文件路径的集合。提取出的文件路径的集合被保持在文件路径列表28中。
这样,假设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全部的文件路径被文件提取部23提取、该提取出的文件路径被保持在文件路径列表28中(步骤S12)。在此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对文件指定部24发出指示向由提取出的文件路径表示的各个文件的集合的访问的访问命令。
于是,文件指定部24从文件路径列表28选择1个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13)。并且,文件指定部24向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询问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LBA(逻辑块地址)范围。
对应于该询问,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参照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确定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全部的LBA范围(步骤S14)。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将所确定的LBA范围全部向文件指定部24通知。
于是,文件指定部24从被通知的LBA范围中选择1个LBA范围(步骤S15)。并且,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块的列)的访问。
对应于该请求,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存在于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内的逻辑盘110中且为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更详细地讲,LBA连续的块的列、即段)访问(步骤S1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访问是读访问,将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的数据读出。
如果向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的访问(步骤S16)完成,则文件指定部24判定在所确定的LBA范围中是否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17)。如果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17的Yes),则文件指定部24回到步骤S15,选择未选择的1个LBA范围。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由文件指定部24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访问(步骤S16)。
此时,层级化存储系统10被模式切换部125设定为区域配置模式(步骤S31至S33)。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在由模式切换部125对主机设备20通知了模式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步骤S33),例如以第1时间为上限,监视从主机设备20的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的访问(即块访问)(步骤S35)。在区域配置模式中,在该第1时间经过前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进行了块访问的情况下(步骤S35的Yes),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数据配置控制部127请求,以将与包含被访问的LBA范围内的块的区间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
对应于该请求,数据配置控制部127执行第1动作。即,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参照区间管理表128确定包含被访问的LBA范围内的块的区间,将与该确定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步骤S36)。并且,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将控制移交给模式切换部125。于是,模式切换部125判定是否接收到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37)。如果模式切换部125没有接收到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37的No),则该模式切换部125将控制移交给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
于是,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以第1时间为上限,等待下个块访问(步骤S35)。如果在第1时间经过前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进行了下个块访问(步骤S35的Yes),则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如上述那样对数据配置控制部127请求以将层级移动标志开启。
这里,假设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对所确定的全部的LBA范围内的块进行了访问。在此情况下,由于没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17的No),所以文件指定部24判定为向由所选择的文件路径指定的文件的访问完成。并且,文件指定部24判定在文件路径列表28内是否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18)。
如果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18的Yes),则文件指定部24回到步骤S13,选择未选择的1个文件路径。并且,文件指定部24如上述那样,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询问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LBA范围。于是,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确定全部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LBA范围(步骤S14)。并且,对于所确定的全部的LBA范围,执行步骤S15至S17。即,访问由所选择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
这样,假设向由文件路径列表28内的全部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的访问完成,由此在文件路径列表28内不再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18的No)。在此情况下,块访问处理(步骤S4)结束。
于是,层级配置指示部22向存储控制器12发出指示区域配置模式的结束的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5)。由此,主机设备20中的第1层级配置处理结束。由层级配置指示部22发出的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被存储控制器12的模式切换部125接收。
在存储控制器12中,在虽然上述第1时间经过但没有进行下个块访问的情况下(步骤S35的No),将控制移交给模式切换部125。此外,在层级移动标志被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36),也如上述那样将控制向模式切换部125移交。在这样的情况下,模式切换部125判定是否接收到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37)。
如果模式切换部125接收到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37的Yes),则该模式切换部125将控制向数据配置控制部127移交。于是,数据配置控制部127执行第2动作。即,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参照区间管理表128,确定与当前处于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对应的全部的区间,将该确定的全部的区间(更详细地讲,确定的全部的区间内的数据)向指定的层级的物理存储的存储区域配置(移动)(步骤S38)。
在步骤S38中,数据配置控制部127例如每当对指定层级的物理存储配置区间,就将区间管理表128的对应的条目的物理存储ID字段及物理存储地址字段的内容更新。这里,假设指定层级的物理存储是高速存储装置111、在该高速存储装置111的第1物理存储地址范围中配置了第1区间。在此情况下,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将与第1区间对应的区间管理表128的条目的物理存储ID字段及物理存储地址字段的内容更新为高速存储装置111的ID及第1物理存储地址范围。此外,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将上述的对应条目内的层级移动标志关闭。
数据配置控制部127从高速存储装置111(指定层级的物理存储)内的空闲区间的集合中选择第1区间的配置目标。如果在高速存储装置111内不存在能够用于第1区间的配置的空闲区间,则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在配置第1区间之前,选择要将数据从高速存储装置111向低速存储装置112移动(逐出)的第2区间。并且数据配置控制部127通过将第2区间的数据向低速存储装置112移动,确保能够用于第1区间的配置的空闲区间。第2区间例如是配置在高速存储装置111中的全部区间中访问频度最低的区间。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17的No),则文件指定部24向步骤S18前进。在步骤S13中选择的文件路径例如是/var/log/message.log的情况下,根据图4所示的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可知,仅确定1个LBA范围000-015。在此情况下,如果访问LBA范围000-015内的块(步骤S16),则由于没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17的No),所以文件指定部24向步骤S18前进。
如果所确定的全部的区间被配置在指定层级的物理存储中(步骤S38),则将该消息向模式切换部125通知。于是,模式切换部125使区域配置模式结束,使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动作模式回到通常模式(步骤S39)。由此,层级化存储系统10(存储控制器12)中的第2层级配置处理结束。
2b)应用协同的情况下的块访问处理
接着,对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开始时刻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类别是应用协同的情况下的块访问处理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将开始时刻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内容表示的协同程序起动(步骤S19)。即,层级配置指示部22执行协同程序。于是,协同程序将预先设定为与该协同程序协同的特定的应用、例如应用29起动(步骤S20)。
层级配置指示部22如果由协同程序起动应用29(步骤S20),则等待该协同程序的结束(步骤S21)。另一方面,应用29在该应用29的动作状态下,适当请求向层级化存储系统10(更详细地讲,层级化存储系统10内的逻辑盘110)的块访问(读访问或写访问)。文件访问控制部251每当被从应用29请求块访问(步骤S22的Yes),就经由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向被请求的LBA范围内的块(块的列)访问(步骤S23)。
此时,层级化存储系统10被设定为区域配置模式(步骤S31至S33)。在区域配置模式中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进行了块访问的情况下(步骤S35的Yes),如上述那样,数据配置控制部127确定包含被访问的LBA范围内的块的区间,将与该确定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步骤S36)。
假设最终由协同程序使应用29结束,然后该协同程序的执行结束(步骤S21的Yes)。在此情况下,块访问处理(步骤S4)结束。以后的动作与规则类别为文件指定的情况是同样的。即,层级配置指示部22对存储控制器12发出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5)。在此情况下(步骤S37的Yes),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配置控制部127确定与当前处于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对应的全部区间,将该确定的全部区间向指定的层级的物理存储的存储区域配置(步骤S38)。
另外,在当前采用的层级配置规则的结束时刻在块访问处理(步骤S4)的中途到来的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结束该块访问处理(步骤S4)。更详细地讲,等待当前执行中的块访问的结束,层级配置指示部22将块访问处理(步骤S4)结束。并且,层级配置指示部22对存储控制器12发出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步骤S5)。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机设备20为了将指定的文件配置到层级化存储系统10内的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中,通过模式切换部125使层级化存储系统10设定为区域配置模式(步骤S2)。在此状态下,主机设备20与通常的文件访问的情况同样,基于文件系统25确定构成指定的文件的块(步骤S13及S14)。并且,主机设备20不识别在指定的文件的配置中需要的、层级化存储系统10内的该确定的块与区间的对应关系,而对该确定的块访问(步骤S15及S16)。
另一方面,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存储控制器12使用区间管理表128管理块与区间的对应关系。并且,存储控制器12对应于来自区域配置模式的主机设备20的块访问,确定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将与所确定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设定为开启状态(即,层级移动指示状态)(步骤S35及S36)。
上述的指定文件(更详细地讲,文件路径)被记述在层级配置规则中。主机设备20基于开始时刻到来的层级配置规则确定指定文件,对构成该指定文件的块访问。这里,记述在层级配置规则中的文件也可以是计划在该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开始时刻到来的情况下由主机设备20利用的文件。在此情况下,能够在主机设备20利用记述在层级配置规则中的文件的同时,配置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的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另外,基于层级配置规则的块访问也可以是一种伪访问(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为文件指定的情况)。更详细地讲,基于层级配置规则的块访问可以指定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即,要向指定层级配置的区间),作为用来将与该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设定为开启状态的触发事件使用。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将被访问的块的数据不由主机设备20利用而丢弃。
主机设备20如果对分别构成全部的指定文件的块访问,则对存储控制器12发出区域配置模式结束命令。于是,存储控制器12将与处于开启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建立了对应的区间全部配置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11内的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37及S38)。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存储控制器12能够将要配置到指定的层级中的文件(指定文件)不需要特别的文件系统而配置到该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中。这里,主机设备20不需要处置块与区间的对应关系,存储控制器12不需要对主机设备20内的文件系统25访问。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层级配置规则的规则类别是应用协同的情况下,对应于从由协同程序起动的应用29(即,特定的应用)向被请求的块的访问,存储控制器12将与包含该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设定为开启状态(步骤S35及S36)。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对应于来自应用29的块访问请求,将包含被请求的块的区间配置到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在层级化存储系统10被设定为区域配置模式的状态下,从在主机设备20上动作的通常的应用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了块访问。对应于该请求,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被请求的块访问。在此情况下,将与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即,将包含被从通常的应用访问的块的区间也配置到由在当前的区域配置模式下采用的层级配置规则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中。所以,在区域配置模式的期间中,也可以等待来自通常的应用的访问请求。
<第1变形例>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首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指定文件的尺寸较小,构成该指定文件的块仅占用对应的区间的很小一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配置(即移动)的区间内的几乎全部的块与指定文件没有关系。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与指定文件没有关系的块的数据也移动到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因而,在指定层级是上位层级的情况下,该上位层级(高速存储装置111)的存储区域的利用效率下降。
所以,第1变形例为了防止上位层级的存储区域的利用效率的下降,采用用来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块(块的集合)预先配置搭配同一区间中的处理(以下称作文件配置处理)。图10是用来说明该文件配置处理的概要的图。在图10中,假设块Ba、Bb、Bc、Bd、Be、Bf、Bg及Bh构成指定文件。在图10的例子中,块Ba及Bb包含在区间EXTa1中,块Bc及Bd包含在区间EXTa2中。此外,块Be包含在区间EXTa3中,块Bf及Bg包含在区间EXTa4中。并且,块Bh包含在区间EXTa5中。另外,在图10中,为了作图的方便,设想了1个区间由8个块构成的情况(即,N=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区间EXTa1至EXTa5被配置到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相对于此,在第1变形例中,首先将块Ba、Bb、Bc、Bd、Be、Bf、Bg及Bh如图10所示那样配置到区间EXTb中。并且,将该区间EXTb配置到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因而,在图10的例子中,配置到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中的区间的数量相比上述实施方式从5减少为1。
上述的文件配置处理在例如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2及S13的期间中被执行。以下,参照图11对该文件配置处理的次序进行说明。图11是用来说明在主机设备20侧执行的文件配置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现在,假设文件提取部23将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文件路径从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中全部提取了(步骤S12)。在此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在将指示向由所提取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的集合的访问的访问命令对文件指定部24发出前,将文件配置命令对文件配置部26发出。该文件配置命令指示将构成文件的块尽可能配置到同一区间中。
文件配置部26按照来自层级配置指示部22的文件配置命令,如以下这样执行文件配置处理。首先,文件配置部26从文件路径列表28中选择1个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41)。并且,文件配置部26将构成由所选择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即,指定文件)的块(块的集合)经由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向逻辑盘110内的LBA连续的区域复制(步骤S42)。
对步骤S42详细地说明。首先,文件配置部26经由文件系统25的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对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请求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块向逻辑盘110内的LBA连续的区域复制。于是,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将被请求的块向逻辑盘110内的空闲区间复制。在最初的步骤S42中,在该复制中使用的区域是从空闲区间的开头开始的区域。通过该复制,构成指定文件的块(块的集合)被配置到同一区间中的可能性变高。
另外,管理由区间管理表128表示的区间中的哪个是空闲区间的方法以往就被周知。在这样的方法之一中,有使用保持空闲区间的ID的集合的空闲区间列表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在区间管理表128的各条目中,准备表示对应的区间是否是空闲区间的标志字段。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如果将被请求的块复制到逻辑盘110内的空闲区间中,则将该块被复制的区域的LBA范围向文件配置部26通知。于是,文件配置部26使用临时的文件路径作为复制目标的文件路径,将包含该复制目标的文件路径和被通知的LBA范围的对的条目经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向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追加。
接着,文件配置部26将复制目标(临时,日语:仮)的文件路径经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向与复制源相同的文件路径名(文件名)重命名(覆盖)(步骤S43)。在该重命名时,文件配置部26将包含复制源的文件路径的条目经由文件访问控制部251从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中删除。文件配置部26重复上述动作(步骤S41至S43),直到在文件路径列表28内没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44)。
这里,假设由文件路径列表28内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的集合包含第1及第2文件。此外,假设构成第1文件的第1块(第1块的集合)在最初的步骤S42中被复制到从第1区间的开头开始的第1区域中。进而,在此状态下,假设在第1区间中有空闲,并且第1区间的其余的区域比构成第2文件的第2块(第2块的集合)的尺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2次的步骤S42中,也可以将第2块的集合向第1区间的后续于第1区域的第2区域复制。另一方面,在第1区间的其余的区域比第2块的集合的尺寸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2块的集合的一部分向第1区间的上述其余的区域复制,将第2块的集合的例如其余向与第1区间不同的第2区间的从开头开始的区域复制。
文件配置部26如果重复步骤S41至S43,直到在文件路径列表28内没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44的No),则将文件配置处理的完成向层级配置指示部22通知。于是,层级配置指示部22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取了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全部文件路径的情况(步骤S12)同样,对文件指定部24发出指示向由所提取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的集合的访问的访问命令。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执行从步骤S13开始的处理。
根据第1变形例,将包含在要向指定层级的存储区域配置的文件中的块的集合尽可能配置到相同的区间中。由此,在指定层级是上位层级的情况下,不包含在指定文件中的块混入到配置在上位层级(即高速存储装置111)中的区间中的概率变小。由此,根据第1变形例,能够提高高速存储装置111的存储区域的利用效率。
<第2变形例>
接着,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首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指定文件的尺寸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全部的块的数据读出而需要大量的时间,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吞吐量下降。另一方面,如果基于层级配置规则的块访问是伪访问(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为文件指定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块全部读出。
所以,第2变形例采用用来仅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块(块的集合)中的一部分的块读出的处理(以下称作部分读处理)。即在第2变形例中,对基于层级配置规则的块访问采用部分读处理。该部分读处理是伪访问处理,被作为用来将与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设定为开启状态的触发事件使用。
这里,假设指定文件由多个段构成,该多个段分别跨越多个区间。在此情况下,在部分读处理中,按照段,从对应的段存在的多个区间中分别各选择1个块。并且,每当选择1个块,就将该选择的块(块的数据)读出。在第2变形例中,为了该选择的有效率,将段从该段的开头起,以区间的尺寸N(这里是构成区间的块的数量)分割为小段。在此情况下,最终的小段的尺寸(块的数量)为N以下。并且,按照小段选择对应的小段内的开头块。进而,在包含段内的最终块的最终的小段的情况下,还选择该最终的小段内的最终块。另外,在段的尺寸(块的数量)是N以下的情况下,只要选择该段内的开头块及最终块就可以。
图12是用来说明第2变形例的部分读处理的概要的图。在图12中,假设区间EXTc1至EXTc8在逻辑盘110中连续。此外,假设段SEGa及SEGb构成指定文件。段SEGa由块Ba1至Ba23构成,跨越区间EXTc1至EXTc4而存在。段SEGb由块Bb1至Bb13构成,跨越区间EXTc5及EXTc6而存在。另外,在图12中,为了作图的方便,设想了1个区间由8个块构成的情况(即,N=8)。
在图12的例子中,选择段SEGa内的开头(第1个)块Ba1、第9个块Ba9、第17个块Ba17及最终(第23个)块Ba23作为要读出的块。同样,选择段SEGb内的开头(第1个)块Bb1、第9个块Bb9及最终(第13个)块Ba13作为要读出的块。这些被从段SEGa及SEGb中选择的块在图12中用黑四方形表示,没有被从段SEGa及SEGb选择的块在图12中用白四方形表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构成段SEGa及SEGb的合计36个块(即,块Ba1至Ba23及Bb1至Bb13)读出。相对于此,在第2变形例中,仅将从段SEGa及SEGb选择的7个块(即,块Ba1、Ba9、Ba17、Ba23、Bb1、Bb9及Bb13)读出。
并且,对应于块Ba1、Ba9、Ba17、Ba23及Bb1的读出,将与区间EXTc1、EXTc2、EXTc3、EXTc4及EXTc5分别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此外,对应于块Bb9及Bb13的读出,将与区间EXTc6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然后,将区间EXTc1至EXTc6向指定层级配置。
这样,第2变形例仅通过将文件内的一部分的块读出,就能够将与文件存在的全部区间分别建立了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将该全部区间配置到指定层级中。即,根据第2变形例,能够以最小限的块读出,对文件存在的全部区间访问。
将上述部分读处理例如代替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3至S18而执行。以下,参照图13对该部分读处理的次序进行说明。图13是用来说明在主机设备20侧执行的部分读处理的典型的次序的流程图。
现在,假设文件提取部23将由层级配置规则表示的文件路径从文件-逻辑地址管理表252中全部提取了(步骤S12)。在此情况下,层级配置指示部22对文件指定部24发出指示向由所提取的文件路径表示的文件的集合的访问的访问命令。
于是,文件指定部24从文件路径列表28中选择1个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51)。并且,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询问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LBA(逻辑块地址)范围。
对应于该询问,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将与所选择的文件路径建立了对应的LBA范围全部确定(步骤S52)。文件访问控制部251将所确定的LBA范围全部向文件指定部24通知。文件指定部24从被通知的LBA范围中选择1个LBA范围(步骤S53)。上述步骤S51至S53与图8所示的步骤13至S15是同样的。
接着,文件指定部24将指针P设定为初始值1(步骤S54)。指针P指示被选择的LBA范围(即段)中的要被访问的块的相对位置。在指针P为1的情况下,该指针指示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开头(第1个)块。此外,在步骤S54中,文件指定部24作为参数N及M,设定各个区间的尺寸(更详细地讲,构成区间的块的数量)及被选择的LBA范围的尺寸(更详细地讲,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块的数量)。在图12的段SEGa的例子中,是N=8,M=23。
接着,文件指定部24基于被选择的LBA范围的开头块的LBA(以下称作LBA_1)和指针P,按照下式计算被选择的LBA范围的第P个块的LBA(以下称作LBA_P)。
LBA_P=LBA_1+(P-1)
接着,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第P个块的访问。即,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LBA是LBA_P的块的访问。于是,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存在于逻辑盘110中且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第P个块访问(步骤S55)。即,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逻辑盘110内的位于LBA_P的块访问。存储控制器12的数据配置控制部127对应于该块访问(步骤S35的Yes),将与包含被访问的块的区间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步骤S36)。
另一方面,文件指定部24如果向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第P个块的访问(步骤S55)完成,则将指针P增加N(步骤S56)。增加后的指针P,指示比增加前的指针P的指示的块向LBA增加的方向前进了N块的块。例如,在增加前的指针P指示图12所示的块Ba1的情况下,增加后的指针P指示块Ba9。接着,文件指定部24判定增加后的指针P的值是否是M以上(步骤S57)。
如果增加后的指针P的值不到M(步骤S57的No),则文件指定部24判定指针P是否到达了所选择的LBA范围的最终块。在此情况下,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增加后的指针P指示的块的访问。于是,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对存在于逻辑盘110中且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第P个块访问(步骤S55)。
相对于此,如果增加后的指针P的值是M以上(步骤S57的Yes),则文件指定部24判定为指针P到达了所选择的LBA范围的最终块或经过了该最终块。在此情况下,文件指定部24对文件访问控制部251请求向所选择的LBA范围的最终块的访问。于是,文件访问控制部251经由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126,向存在于逻辑盘110中且被选择的LBA范围内的最终块访问(步骤S58)。
例如,在增加前的指针P指示图12所示的块Ba17的情况下(P=17),增加后的指针P的值(P=25)超过M=23(步骤S57的Yes)。在此情况下,访问段SEGa内的最终块Ba23(步骤S58)。并且,将与包含块Ba23的区间EXTc4对应的层级移动标志开启(步骤S36)
如果向所选择的LBA范围内的最终块的访问(步骤S58)完成,则文件指定部24判定在所确定的LBA范围中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59)。如果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59的Yes),则文件指定部24回到步骤S53,选择未选择的1个LBA范围。相对于此,如果没有未选择的LBA范围(步骤S59的No),则文件指定部24判定为在文件路径列表28内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60)。
如果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60的Yes),则文件指定部24回到步骤S51。相对于此,如果没有未选择的文件路径(步骤S60的No),则块访问处理(步骤S4)结束。
这样,在第2变形例中,仅将构成指定文件的块中的一部分的块读出,将与包含读出的块的区间对应的各个层级移动标志开启。即,在第2变形例中,在用来指定要向指定层级配置的区间的块访问中采用部分读处理。因而,根据第2变形例,能够缩短用来指定要向指定层级配置的区间的块访问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能够防止通过该块访问而层级化存储系统10的吞吐量下降。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1个实施方式,在层级化块存储装置侧不需要文件系统,能够将指定的文件配置到指定的层级。
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示的,并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代、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价的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计算机系统,具备层级化块存储系统、和对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访问的主机设备,
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具备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和存储控制器;
上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具备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所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是访问应答性能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被分配给与上述访问应答性能分别对应的层级;
上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的至少两种存储装置的各自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被分配给逻辑盘,所述逻辑盘是具备第1尺寸的多个块的逻辑盘,被用于保存由上述主机设备所利用的文件;
上述存储控制器具备模式切换部、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和数据配置控制部;
上述主机设备具备文件系统、规则输入部、层级配置指示部和文件指定部;
上述模式切换部根据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请求,将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的动作模式从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
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根据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访问请求,对上述逻辑盘访问;
上述文件系统按照上述逻辑盘所保存的每个文件,对表示对应的文件的文件路径与保存有该对应的文件的逻辑地址范围之间的对应进行管理,在被从上述文件指定部请求了向保存有构成文件的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访问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对上述被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访问;
上述规则输入部基于来自外部的请求,输入层级配置规则,该层级配置规则包括用来指定文件的文件路径信息、和用来指定该文件应被配置的层级的层级信息;
上述层级配置指示部基于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对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向上述第2模式的切换;
上述文件指定部对上述文件系统请求向保存有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访问,该第1块列构成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内的上述文件路径信息所表示的文件路径表示的第1文件;
上述数据配置控制部将区间内的数据向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所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移动,上述区间是包含上述第2模式中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在内的区间,由逻辑地址连续的第2数量的块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向上述第1文件的访问是读访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文件指定部从构成上述第1文件的第1块列中选择一部分的块,经由上述文件系统对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请求向保存有该被选择的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读访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文件指定部从构成上述第1文件的上述第1块列中,按照每个上述第2数量的块选择开头的块,并且选择上述第1块列的最终的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在因上述第1文件发生了碎片化而该第1文件由多个段构成、并且上述多个段分别由逻辑地址连续的块列构成的情况下,上述文件指定部从上述多个段的各自按照每个上述第2数量的块选择开头的块,并且选择对应的段的最终的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主机设备还具备文件配置部,该文件配置部通过上述文件系统使构成上述第1文件的上述第1块列向上述逻辑盘内的逻辑地址连续的存储区域复制;
上述文件指定部在上述复制后,经由上述文件系统对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请求向保存有上述被复制后的构成文件的上述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的读访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包括表示该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是第1类别还是第2类别的规则类别;
在上述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是上述第1类别的情况下,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包含上述文件路径信息,在上述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是上述第2类别的情况下,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包含指定第1程序的程序指定信息,该第1程序将特定的应用启动;
上述层级配置指示部在上述层级配置规则的类别是上述第2类别的情况下,将由上述程序指定信息所指定的第1程序启动;
上述文件系统在由上述第1程序将上述特定的应用启动、被从上述特定的应用请求了向上述逻辑盘访问的情况下,经由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对被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访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存储控制器还具备区间管理表,该区间管理表包含与由上述第2数量的块构成的各个区间建立了对应的条目;
在上述条目的各自中保持区间信息;
上述区间信息包括表示对应的区间的逻辑地址范围及物理地址范围的地址信息、指定该对应的区间应被移动的层级的层级信息、和表示该对应的区间是否应被向指定的层级移动的层级移动标志;
上述数据配置控制部在上述第2模式中,在上述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根据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访问请求而对上述逻辑盘进行了访问的情况下,将与包含上述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在内的区间建立了对应的上述区间管理表的条目内的上述层级移动标志设定为表示该区间应被向指定的层级移动的第1状态;
上述数据配置控制部在由上述层级配置指示部请求了从上述第2模式向上述第1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参照上述区间管理表,将与包含被设定为上述第1状态的层级移动标志的条目对应的区间确定为应向被指定的层级移动的区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
上述主机设备还具备文件提取部;
上述层级配置指示部向上述文件提取部请求基于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提取文件路径;
上述文件提取部根据上述文件路径提取请求,从上述文件系统提取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内的上述文件路径信息表示的文件路径;
上述第1文件通过上述被提取出的文件路径表示。
10.一种存储控制器,在具备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层级化存储系统中处理来自主机设备的访问请求,所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具备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该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是访问应答性能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被分配给与上述访问应答性能分别对应的层级,上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的至少两种存储装置的各自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被分配给逻辑盘,该逻辑盘是具备第1尺寸的多个块的逻辑盘,用于保存由上述主机设备利用的文件,
该存储控制器,
具备:
模式切换部,在基于基于从外部向上述主机设备的请求而被输入到上述主机设备中的层级配置规则、即包含用来指定文件的文件路径信息和用来指定该文件应被配置的层级的层级信息的层级配置规则,从上述主机设备对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了从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的动作模式从上述第1模式向上述第2模式切换;
数据输入输出控制部,在从上述主机设备向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了向保存有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访问的情况下,对上述逻辑盘的上述被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上述第1块列访问,该第1块列构成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内的上述文件路径信息所表示的文件路径表示的第1文件;以及
数据配置控制部,将区间内的数据向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所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移动,上述区间是包含在上述第2模式中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在内的区间,由逻辑地址连续的第2数量的块所构成。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具备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层级化存储系统中,所述层级化块存储装置具备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该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是访问应答性能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被分配给与上述访问应答性能分别对应的层级,上述多个种类的存储装置的至少两种存储装置的各自至少一部分的存储区域被分配给逻辑盘,该逻辑盘是具备第1尺寸的多个块的逻辑盘,用于保存由主机设备利用的文件;该程序用来使处理来自上述主机设备的访问请求的存储控制器执行:
在基于基于从外部向上述主机设备的请求而被输入到上述主机设备中的层级配置规则、即包含用来指定文件的文件路径信息和用来指定该文件应被配置的层级的层级信息的层级配置规则,从上述主机设备对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了从第1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情况下,将上述层级化块存储系统的动作模式从上述第1模式向上述第2模式切换;
在从上述主机设备向上述存储控制器请求了向保存有第1块列的逻辑地址范围访问的情况下,对上述逻辑盘的上述被请求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上述第1块列访问,该第1块列构成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内的上述文件路径信息所表示的文件路径表示的第1文件;以及
将区间内的数据向由上述层级配置规则所指定的层级的存储区域移动,该区间是包含在上述第2模式中被访问的逻辑地址范围内的块列在内的区间,由逻辑地址连续的第2数量的块所构成。
CN201480000789.9A 2014-03-04 2014-03-04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Active CN1050746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55424 WO2015132873A1 (ja) 2014-03-04 2014-03-04 階層化ブロックストレージ装置を有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675A CN105074675A (zh) 2015-11-18
CN105074675B true CN105074675B (zh) 2017-11-07

Family

ID=5405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789.9A Active CN105074675B (zh) 2014-03-04 2014-03-04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4508B2 (zh)
JP (1) JP5797848B1 (zh)
CN (1) CN105074675B (zh)
WO (1) WO2015132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89631B2 (en) * 2010-11-29 2023-10-17 Pure Storage, Inc. Utilizing metadata storage trees in a vast storage network
JP6307962B2 (ja) * 2014-03-19 2018-04-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067819B1 (ja) * 2015-10-21 2017-01-25 株式会社東芝 階層化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コントローラ、並びに重複排除及びストレージ階層化のための方法
JP6165909B1 (ja) * 2016-03-16 2017-07-19 株式会社東芝 階層化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コントローラ、及び階層化制御方法
JP6814020B2 (ja) * 2016-10-26 2021-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53752B1 (ja) * 2016-11-29 2017-12-27 株式会社東芝 階層化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KR102495712B1 (ko) 2018-06-27 2023-02-06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스토리지 시스템 및 스토리지 시스템의 작동 모드를 전환하기 위한 방법
US11650742B2 (en) 2019-09-17 2023-05-16 Micron Technology, Inc. Accessing stored metadata to identify memory devices in which data is stored
US11269780B2 (en) 2019-09-17 2022-03-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apping non-typed memory access to typed memory access
US10963396B1 (en) * 2019-09-17 2021-03-30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mory system for binding data to a memory namespa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0621A (ja) * 2003-04-10 2004-11-04 Hitachi Ltd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ァイ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ファイルアクセス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108239A (ja) * 2003-10-01 2005-04-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階層的データ構造体にデータを記憶する記憶システム
CN1658170A (zh) * 2004-02-16 2005-08-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存储装置系统
JP2009251751A (ja) * 2008-04-02 2009-10-29 Fujitsu Ltd 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JP5103786B2 (ja) * 2006-05-15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US8402205B2 (en) * 2010-03-18 2013-03-1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ulti-tiered metadata scheme for a data storage array
CN103348331A (zh) * 2010-10-27 2013-10-09 尹摩特斯公司 具数据管理的层级式数据储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2031B2 (ja) 2003-03-27 2009-08-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装置
JP2010257094A (ja) 2009-04-23 2010-11-11 Hitachi Ltd 階層ストレージ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移動候補ファイルの抽出方法
WO2012147123A1 (en) * 2011-04-26 2012-11-01 Hitachi, Ltd. Storag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WO2013065081A1 (en) * 2011-10-31 2013-05-10 Hitachi, Ltd. Storage apparatus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US9703500B2 (en) * 2012-04-25 2017-07-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migration of data within a tiered storage system
US9092461B1 (en) * 2012-06-30 2015-07-28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ering data stora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10621A (ja) * 2003-04-10 2004-11-04 Hitachi Ltd 記憶装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ファイルアクセス方法及びファイルアクセス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108239A (ja) * 2003-10-01 2005-04-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階層的データ構造体にデータを記憶する記憶システム
CN1658170A (zh) * 2004-02-16 2005-08-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存储装置系统
JP5103786B2 (ja) * 2006-05-15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JP2009251751A (ja) * 2008-04-02 2009-10-29 Fujitsu Ltd 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US8402205B2 (en) * 2010-03-18 2013-03-19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ulti-tiered metadata scheme for a data storage array
CN103348331A (zh) * 2010-10-27 2013-10-09 尹摩特斯公司 具数据管理的层级式数据储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JP2014500542A (ja) * 2010-10-27 2014-01-09 エンモータ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データ管理を有する階層データ記憶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32873A1 (ja) 2015-09-11
CN105074675A (zh) 2015-11-18
JPWO2015132873A1 (ja) 2017-03-30
US20160371001A1 (en) 2016-12-22
JP5797848B1 (ja) 2015-10-21
US9594508B2 (en) 201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675B (zh) 具有层级化块存储装置的计算机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US70963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device
US8392685B2 (en) 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metadata of an integrated logical unit including differing types of storage media
KR100951107B1 (ko) 최적의 성능을 위한 파일 관리 방법
CN109726139A (zh) 存储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JP4863605B2 (ja) 記憶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037828B2 (en) Transferring storage resources between snapshot storage pools and volume storage pools in a data storage system
CN103827804B (zh) 在物理区块间拷贝数据的磁盘阵列装置、磁盘阵列控制器以及方法
US20160004481A1 (en) Storage system with virtual disks
US20160004450A1 (en) Storage system with virtual disks
US74215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grating data between heterogeneous data storage devices
US20080177947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migration method
US8849966B2 (en) Server image capacity optimization
CN104969170A (zh) 层次化存储系统、存储控制器以及代替层次间的数据移动的方法
JP2003162377A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トローラ間での論理ユニットの引き継ぎ方法
US20140075111A1 (en) Block Level Management with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CN104272242B (zh) 创建加密存储体
EP1637987A2 (en) Operation environment associating data migration method
CN103067433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0530069C (zh) 一种非同质存储设备的虚拟化系统及方法
CN105611979B (zh) 具备试验区域的层级化存储系统、存储控制器及介质
CN107203479A (zh) 层级化存储系统、存储控制器及层级化控制方法
JP6751423B2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130859B2 (ja) 外部記憶装置
US20130067269A1 (en) Object based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