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1820A -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1820A
CN105071820A CN201510413629.3A CN201510413629A CN105071820A CN 105071820 A CN105071820 A CN 105071820A CN 201510413629 A CN201510413629 A CN 201510413629A CN 105071820 A CN105071820 A CN 105071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flow
receiving terminal
signal
doub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36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4136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1820A/zh
Priority to HK15108740.9A priority patent/HK1204523A2/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1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1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该方法包括: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之后,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以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接收端将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接收端根据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合并信号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接收端将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本发明的信号解调方法信号处理复杂度降低,可以保证接收端的解调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和具有该接收端的双流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和具有该接收端的双流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频谱资源有限,所以系统的频谱效率是极其重要的,而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提升频谱效率的有效手段。以无线通信为例,在接收端采用多天线接收可以提升接收信噪比,而在收发两端均采用多天线时,则可有效提升频谱效率。例如收发两端均采用两天线时,频谱效率可提升两倍。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基于中心站组网的系统中,由于成本、尺寸等因素限制,非中心站的终端难以支持多收发器,但中心站对成本、尺寸等因素不敏感,通常可以支持多收发器。这种场景下,为提升频谱效率,中心站会调度两个或以上终端同时同频地向中心站传输数据,形成多流通信系统,从而提高频谱效率。
然而,多流同时同频传输时,多路信息流叠加在一起,接收解调时需采用多符号联合译码算法,复杂度高,而不像单用户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单输入单输出)链路中,只需低复杂度的单符号译码。例如,在两发两收系统中,某设备两发射器同时同频地向另一设备两接收器发送不同的信息流;或者,两个具有单发射器的设备同时同频地发送不同的信息流给接收设备的两接收器,接收端在解调时,需要进行两符号联合译码。
两符号联合译码算法是目前主流算法。不失一般性地,以无线通信为例,并考虑上述场景,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的两发两收MIMO系统或者一发两收双用户通信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某设备两发射天线,例如表示为天线A和天线B,同时同频地向另一设备两接收天线,例如表示为天线1和天线2,发送不同的信息流;或者,两发射天线(也表示为天线A和天线B,但分别属于两单天线设备)同时同频地向接收设备的两接收天线发送不同的信息流。
基于上述结构的通信系统,信号收发过程具体如下:
在发送端,信息流a和b首先经信道编码,并进行星座调制,如M-QAM(M-ary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其中M为2的幂次方,将bit流映射成实数/复数符号流。
接收端天线1和天线2收到的信号可表示为,
r1=hA1sA+hB1sB+n1
r2=hA2sA+hB2sB+n2(1)
其中,r1和r2为接收天线1和2接收到的信号,sA和sB为天线A和B发送的符号,假定它们为MA-QAM和MB-QAM调制符号。hA1,hA2,hB1和hB2分别为从天线A和B到接收天线1和2的信道衰落系数,n1和n2为加性高斯噪声。假定信道估计是理想的,那么根据MAP(Maximumaposterioriprobability,最后验概率)准则,可估计出发送符号sA和sB的概率软信息,进而在解星座调制后获得编码bit的概率软信息,最后送入信道译码器恢复出发送bit流。接收端主要计算量在估计发送符号sA和sB的概率软信息。
由于先验等概率时,MAP准则等效于ML(Maximum-likelihood,最大似然)准则,所以sA和sB的判决规则为,在所有星座点对的集合内寻找可满足下式的符号对:
{ s ^ A , s ^ B } = arg min s A , s B | | r - h A s A - h B s B | | 2 min s A , s B | | r - h A s A - h B s B | | 2 = min s A { min s B | | z - h B s B | | 2 } - - - ( 2 )
其中,表示使函数f(x)达到最小值时所对应的x值, r = r 1 r 2 , h A = h A 1 h A 2 , h B = h B 1 h B 2 , z=r-hAsA,||·||2表示模2范数。
每固定一个sA,对应一个信号向量z,利用z对sB进行单符号ML解调并作硬判,即
s ^ B = arg m i n s B | | z - h B s B | | 2 - - - ( 3 )
显然,ML硬判不会影响最小结果的搜索。因此,发送符号sA和sB的概率软信息可计算如下:
1、在sA对应的星座空间中,进行遍历搜索,即依次取一个星座点si,i=1,2,L,MA,并得到一个相应的z;
2、针对z,利用(3)式在sB对应的星座空间中解调出
3、将代入式||r-hAsA-hBsB||2,求出sA=si时对应的最小距离 d i A = | | r - h A s i - h B s ^ B | | 2 ;
4、依次求出所有可能的星座点sA=si,i=1,2,L,MA,所对应的最小距离 d i A , i = 1 , 2 , L , M A ;
5、根据最小距离和噪声方差信息,可得到发送符号sA的概率软信息,
Pr ( s A = s i ) = α · exp ( - d i A / β )
其中α和β是和噪声方差相关的常数,其中exp表示自然指数;
6、由sA的概率软信息Pr(sA),在解星座调制后可获得编码信息bit流的概率软信息,送入信道译码器可得到发送信息bit流的估计,完成a路bit流的解调。
7、将sA和sB对调,并作同样的上述处理步骤,完成b路bit流的解调。
通过以上步骤可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解调方法需要遍历a路流和b路流的调制星座空间,且每次遍历时还需要对另一路符号作硬判,特别是在高阶调制时,例如,其中一路为64QAM甚至更高阶调制时,则需要遍历64点甚至更多的星座点,而且每遍历一点还要做一次单符号硬判操作(虽然对矩形星座调制而言,单符号硬判可按各bit位进行二进制判决而得到简化),才可以解出某一路信息流,另一路信息流也需同样解调方式,所以复杂度仍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出一种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该信号解调方法信号处理复杂度降低,可以保证接收端的解调性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和具有该接收端的双流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该信号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之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所述合并信号对所述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以及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通过对接收的双接收信息流中调制阶数低的那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获得解调信息之后,对该解调信息进行迭代处理,并作干扰消除,得到只有单流的两路接收信号,可简单地进行单符号解调,从而获得另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实现对另一路信息流的解调,可见,该信号解调方法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特别是对高阶调制信息流而言更加简单,同时又保证了解调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具体包括:所述接收端以所述第一路信息流所对应的发送端的编码方式对所述第一路信息的解调信息进行编码;以及将编码之后的信息进行星座调制以获得所述反馈符号流。
具体地,所述接收端通过以下公式对所述反馈符号流进行干扰消除:
r 1 ′ = r 1 - h A 1 s A ^ = h B 1 s B + [ h A 1 ( s A - s A ^ ) + n 1 ]
其中,
r 2 ′ = r 2 - h A 2 s A ^ = h B 2 s B + [ h A 2 ( s A - s A ^ ) + n 2 ] ,
r1'和r2'分别为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r1和r2均为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hA1、hA2和hB1、hB2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sA和sB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为所述反馈符号流的信号,n1和n2为加性高斯噪声。
具体地,所述接收端对r1'和r2'以MRC准则进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
具体地,获得合并信号如下:
r B = h B 1 * · r 1 ′ + h B 2 * · r 2 ′ = ( | h B 1 | 2 + | h B 2 | 2 ) s B + { h B 1 * × [ h A 1 ( s A - s A ^ ) + n 1 ] + h B 2 * × [ h A 2 ( s A - s A ^ ) + n 2 ] } .
进一步,所述接收端进行单符号解调具体包括:所述接收端将所述sB按照bit位映射为sB=bKbK-1...b1,其中,K=log2(MB),MB为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合并信号依次计算bKbK-1...b1中各bit对应的概率软信息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
具体地,所述接收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概率软信息:
P ( b k = 1 ) = Σ s i = b K L b k + 1 1 b k - 1 Lb 1 b j ∈ { 0 , 1 } , j ≠ k ρ · exp { - | r B - ( | h B 1 | 2 + | h B 2 | 2 ) s i | 2 / σ } , k = 1 , 2 , L , K ,
P(bk=0)=1-P(bk=1),k=1,2,...,K,其中,ρ和σ是和噪声方差相关的常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该接收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模数转换模块;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进行接收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星座解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进行解调制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信道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模块,所述迭代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所述合并信号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路信息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所述信道解码模块,以通过所述信道解码模块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通过对接收的双接收信息流中调制阶数低的那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获得解调信息之后,通过迭代模块对该解调信息进行迭代处理,并通过处理模块作干扰消除,得到只有单流的两路接收信号,可简单地进行单符号解调,从而获得另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实现对另一路信息流的解调,可见,该接收端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特别是对高阶调制信息流而言更加简单,同时又保证了解调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干扰消除单元,用于对所述反馈符号流进行干扰消除;合并单元,用于根据MRC准则将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和单符号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合并信号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所述信道解码模块。
基于上述方面的接收端,本发明有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双流通信系统,该双流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接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双流通信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方面实施例的接收端,对接收的信息流的处理复杂度降低,解调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双流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的功能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的功能框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减少接收端信号解调的复杂度,并保证接收端性能,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信号解调方法,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信号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之后,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以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其中,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具体地,不失一般性地,仍以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通信系统为例,接收端首先选择调制阶数不大于另外一路信息流的一路信息流进行处理,例如设MA≤MB,其中,MA为第一路信号流的调制阶数,MB为第二路信号流的调制阶数,则接收端先对第一路信息流的信号进行解调。
具体地,接收端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的过程包括:
1、在sA对应的星座空间中,进行遍历搜索,即依次取一个星座点si,i=1,2,L,MA,并得到一个相应的z;2、针对z,利用下式在sB对应的星座空间中解调出 3、将代入式||r-hAsA-hBsB||2,求出sA=si时对应的最小距离4、依次求出所有可能的星座点sA=si,i=1,2,L,MA,所对应的最小距离5、根据最小距离和噪声方差信息,可得到发送符号sA的概率软信息,6、由sA的概率软信息Pr(sA),在星座解调制后可获得编码信息bit流的概率软信息,将概率软信息传输至信道译码器可得到发送信息bit流的估计,完成第一路信息流的bit流的解调,从而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可以看出,接收端在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时,与相关技术方案中的复杂度一样,性能也一样。
S2,接收端将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
具体地,接收端以第一路信息流所对应的发送端的编码方式对第一路信息的解调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之后的信息进行星座调制以获得反馈符号流。
例如,接收端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bit流之后,重新按照发送段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并作星座调制例如MA-QAM星座调制,设调制之后的符号流即反馈符号流为,进而接收端根据反馈符号流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解调,即进入步骤S3。
S3,接收端根据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合并信号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端将传输至接收端的干扰消除模块,按照以下公式进行干扰消除,从而获得只有单流的两路接收信号。
r 1 ′ = r 1 - h A 1 s A ^ = h B 1 s B + [ h A 1 ( s A - s A ^ ) + n 1 ]
其中,
r 2 ′ = r 2 - h A 2 s A ^ = h B 2 s B + [ h A 2 ( s A - s A ^ ) + n 2 ] ,
r1'和r2'分别为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r1和r2均为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hA1、hA2和hB1、hB2分别为与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sA和sB分别为与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为反馈符号流的信号,n1和n2为加性高斯噪声。
进一步地,接收端对r1'和r2'以MRC(Maximalratiocombining:最大比合并)准则进行合并,将上式中的项视为独立分布的高斯噪声,利用MRC准则,按照以下公式获得合并信号rB
r B = h B 1 * · r 1 ′ + h B 2 * · r 2 ′ = ( | h B 1 | 2 + | h B 2 | 2 ) s B + { h B 1 * × [ h A 1 ( s A - s A ^ ) + n 1 ] + h B 2 * × [ h A 2 ( s A - s A ^ ) + n 2 ] } .
更进一步地,根据合并之后的合并信号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接收端将符号sB按照bit位映射为sB=bKbK-1...b1,共Kbit,其中,K=log2(MB),MB为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接收端根据合并信号rB依次计算bKbK-1...b1中各bit对应的概率软信息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具体地,接收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
P ( b k = 1 ) = Σ s i = b K Lb k + 1 1 b k - 1 Lb 1 b j ∈ { 0 , 1 } , j ≠ k ρ · exp { - | r B - ( | h B 1 | 2 + | h B 2 | 2 ) s i | 2 / σ } , k = 1 , 2 , L , K ,
P(bk=0)=1-P(bk=1),k=1,2,...,K,其中,ρ和σ是和噪声方差相关的常数。
由上述进行单符号解调过程可以看出,在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解调时,也需要计算距离但是,与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不同的是,只需要计算K次距离,而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时需要计算MA次距离,并且每次还需要作一次针对符号sB的硬判断。
S4,接收端将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具体地,接收端将上述获得第二路信息流即符号sB中的各bit对应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信道译码器即信道解码模块即可得到第二路信息流的估计,完成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基于上述说明,以第一路信息流为QPSK,第二路信息流为64QAM为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信号解调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在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时,复杂度相同,由于是QPSK信号,故复杂度较低,性能也相同,但是,在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解调时,相关技术中的方案需要计算64次距离以及64次针对QPSK符号的硬判断,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解调方法,只需计算6次距离。虽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需要对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的译码结果进行重编码,并进行星座调制之后再作干扰消除、合并和单符号解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杂度,但是整体上仍然明显能够降低计算量。另外,对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过程获得了第一路信息流的迭代译码增益,因此,接收端对第二路信息流的解码性能也比相关技术的方案更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通过对接收的双接收信息流中调制阶数低的那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获得解调信息之后,对该解调信息进行迭代处理,并作干扰消除,得到只有单流的两路接收信号,可简单地进行单符号解调,从而获得另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实现对另一路信息流的解调,可见,该信号解调方法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特别是对高阶调制信息流而言更加简单,同时又保证了解调性能。
基于上述方面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的功能框图。
如图3所示,该接收端100包括接收模块10、模数转换模块20、接收处理模块30、星座解调制模块40、信道解码模块50、迭代模块60和处理模块70。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其中,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例如,以无线通信为例,如图3所示,接收模块10为射频接收模块,通过天线1和天线2进行信息流接收。另外,在有线通信或光通信中,相应地,接收模块10可以为模拟接收模块或光接收模块。
模数转换模块20将接收到的信息流进行模数转换。接收处理模块30用于对第一路信息流进行接收处理以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即接收处理模块30对双流信息中调制阶数比较小的那一路信息流进行接收处理以获得该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
星座解调制模块40用于对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进行解调制以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进而通过信道解码模块50对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从而实现对双流接收信号中调制阶数较低的那一路信号流的解调。其中,对第一路信息流的具体解调过程参照上述方面实施例中的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迭代模块60用于将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具体地,如图3所示,其中,实线标识为先计算部分,即先计算调制阶数较低的那路信息流例如第一路信息流,虚线表示迭代计算,为后计算部分,即利用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即解码结果迭代求出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迭代模块60包括信道编码单元61和星座调制单元62,在获得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之后,重新通过信道编码单元61按照发送端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并通过星座调制单元62进行星座调制例如MA-QAM星座调制,通过星座调制单元62调制之后的信号即反馈符号流。
处理模块70用于根据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合并信号对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第二路信息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信道解码模块,以通过信道解码模块解码以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处理模块70包括干扰消除单元71、合并单元72和单符号解调单元73。其中,干扰消除单元71用于对反馈符号流进行干扰消除;合并单元72用于根据MRC准则将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单符号解调单元73用于根据合并信号获得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信道解码模块。其中,处理模块70进行干扰消除、合并和单符号解调的具体过程参照上述方面实施例的信号解调方法中的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通过对接收的双接收信息流中调制阶数低的那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获得解调信息之后,通过迭代模块60对该解调信息进行迭代处理,并通过处理模块70作干扰消除,得到只有单流的两路接收信号,可简单地进行单符号解调,从而获得另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实现对另一路信息流的解调,可见,该接收端可以降低处理复杂度,特别是对高阶调制信息流而言更加简单,同时又保证了解调性能。
基于上述方面实施例的接收端,本发明又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双流通信系统。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双流通信系统1000包括上述方面实施例的接收端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流通信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方面实施例的接收端,对接收的信息流的处理复杂度降低,解调性能提高。
在本说明书中,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之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进行解调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所述合并信号对所述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以及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具体包括:
所述接收端以所述第一路信息流所对应的发送端的编码方式对所述第一路信息的解调信息进行编码;以及
将编码之后的信息进行星座调制以获得所述反馈符号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通过以下公式对所述反馈符号流进行干扰消除:
其中,
r1'和r2'分别为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r1和r2均为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hA1、hA2和hB1、hB2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sA和sB分别为与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为所述反馈符号流的信号,n1和n2为加性高斯噪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对r1'和r2'以MRC准则进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合并信号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流通信系统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合并信号对所述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sB按照bit位映射为sB=bKbK-1...b1,其中,K=log2(MB),MB为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
所述接收端根据所述合并信号依次计算bKbK-1...b1中各bit对应的概率软信息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流通信系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所述概率软信息:
P(bk=0)=1-P(bk=1),k=1,2,...,K,其中,ρ和σ是和噪声方差相关的常数。
8.一种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路信息流和第二路信息流的和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不大于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调制阶数;
模数转换模块;
接收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进行接收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
星座解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符号软信息进行解调制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
信道解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迭代模块,所述迭代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迭代回并求出所述第一路信息流对应的发送信号以获得反馈符号流;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符号流依次进行干扰消除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并根据所述合并信号对所述第二路信息流进行单符号解调处理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路信息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所述信道解码模块,以通过所述信道解码模块解码以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解调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双流通信系统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干扰消除单元,用于对所述反馈符号流进行干扰消除;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MRC准则将干扰消除之后的信号进行合并以获得合并信号;和
单符号解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合并信号获得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并将所述第二路信息流的概率软信息传输至所述信道解码模块。
10.一种双流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端。
CN201510413629.3A 2015-07-14 2015-07-14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Pending CN105071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3629.3A CN105071820A (zh) 2015-07-14 2015-07-14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HK15108740.9A HK1204523A2 (zh) 2015-07-14 2015-09-08 雙流通信系統及其接收端和該接收端的信號解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13629.3A CN105071820A (zh) 2015-07-14 2015-07-14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1820A true CN105071820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1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3629.3A Pending CN105071820A (zh) 2015-07-14 2015-07-14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1820A (zh)
HK (1) HK1204523A2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362A (zh) * 2004-02-02 2005-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62337A (zh) * 2009-09-25 2010-03-03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457471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点化软信息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362A (zh) * 2004-02-02 2005-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62337A (zh) * 2009-09-25 2010-03-03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2457471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点化软信息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ANG LIU, MARTIN KOSAKOWSKI: "《Max-Log-MAP Soft Demapper with Logarithmic Complexity for M-PAM Signal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
寇俊楠: "《LTE链路接收端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04523A2 (zh) 2015-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8700B (zh) 用于mimo信道的球解码装置
Younis et al. Sphere decoding for spatial modulation
CN102484564B (zh) 使用联合llr提取和先验概率的统一迭代解码架构
US784846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gnal reception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15183B1 (ko)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들을 위한 부분 가간섭성 컨스텔레이션들
JP516739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受信信号を復号化するための受信機及び方法
US10812299B2 (en) Anticipated termination for sequential decoders
Nguyen et al. Signal transmission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KR20170114961A (ko) 순차적 스피어 디코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9955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hysical layer network coding
CN101242237B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正交分布式解码转发差分空时编解码方法
JP4308139B2 (ja) Cofdm送信機ダイバーシティシステム用の最適復号の単純化された実施
US8059745B2 (en) Sharing logic circuitry for a maximum likelihood MIMO decoder and a viterbi decoder
CN105071820A (zh) 双流通信系统及其接收端和该接收端的信号解调方法
Shehni et al. Virtual full-duplex distributed spatial modulation: A new protocol for cooperative diversity
Vu et al. Multiple-access relaying with network coding: iterative network/channel decoding with imperfect CSI
CN107070513B (zh) 一种半正交导频系统中数据辅助迭代估计方法
Wang et al. Orthogonal space-time coding for CPM system with fast decoding
EP1912368B1 (en) Method of decoding of a received multidimensional signal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Zhu et al. Consensus-based distributed MIMO decoding using semidefinite relaxation
Wübben et al. Adaptive 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distributed two-way relaying networks
Jacobs et al. Comments on" exact error performance of square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ing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Souza et al. Semiblind EM-Based Iterative Receivers for Space–Time-Coded Modulation and Quasi-Static Frequency-Selective Fading Channels
Rossi et al. A distributed coding cooperative schem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INGWEI Some fundamental issues in receiver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