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0467B -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0467B
CN105070467B CN201510548506.0A CN201510548506A CN105070467B CN 105070467 B CN105070467 B CN 105070467B CN 201510548506 A CN201510548506 A CN 201510548506A CN 105070467 B CN105070467 B CN 105070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ridge arm
arm reactor
underground
supply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0467A (zh
Inventor
王赞
李安南
常浩
马为民
石岩
乐波
傅晓凌
梅念
陈东
王素芳
池甫曼
付颖
杜晓磊
杨媛
祝全乐
刘思源
李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nglian HVD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nglian HVD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nglian HVD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nglian HVD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85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0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0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0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其包括送风设备、地下送风通道和排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设置在桥臂电抗器室的外部,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经管道与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入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地下,且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一桥臂电抗器正下方;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屋顶设置有若干所述排风设备,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排风设备;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出风口的数量、排风设备的数量均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内桥臂电抗器的数量一致。本发明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可以广泛在变电站中大型设备散热技术领域中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建筑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换流站中大型设备散热用或者类似场合中的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自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输电技术,该输电技术具有可向无源网络供电、不会出现换相失败、换流站间无需通信以及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等优点。柔性直流换流站中所使用的桥臂电抗器发热量非常大,主要依靠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屋顶风机或者侧壁式风机强制机械排风,利用室内外温差形成的热压,由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室外的低温空气与桥臂电抗器进行热交换后再从上方或侧上方由通风机机械排风,排至室外。让外界空气与其散热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使桥臂电抗器室内维持不高于40℃的环境温度,气流组织在其中起到热交换媒介纽带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桥臂电抗器室内空间较大,能有效的与发热量最大的桥臂电抗器进行热交换的风量只占总通风量的小部分,大部分强制排风量消耗在了降低环境温度上,而不是直接去降低设备的温度,而且强制机械排风的通风机风压不足以克服流动阻力,导致自然进风量减少,实际通风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热空气囤积在气流死角无法顺利排出,导致桥臂电抗器室内环境温度高于设计温度,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日常维护。另外,由墙面百叶窗自然进风为负压进风,容易将外界的尘埃带入室内,仅靠百叶窗后安装的5层过滤网,难以保证室内的环境清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该通风系统能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温度,散热效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设备、地下送风通道和排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设置在桥臂电抗器室的外部,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经管道与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入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地下,且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一桥臂电抗器正下方;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屋顶设置有若干所述排风设备,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排风设备;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出风口的数量、排风设备的数量均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内桥臂电抗器的数量一致。
每一所述排风设备均设置在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的正上方轴线一侧。
所述送风设备采用离心风机或空气处理机组。
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地下送风通道的每一出风口都采用玻璃钢材质的栅格式结构。
一种基于上述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步骤如下:1)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的风量应附加管道和设备的漏风量,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附加5%~10%的漏风量;送风设备根据场地布置情况及对空气净化的要求选择加装过滤器的设备型号;排风设备根据桥臂电抗器室屋顶形状及其承载力情况选择设备形式及型号,同时为保证桥臂电抗器室内的微正压,送风设备的通风量应略大于排风设备的通风量;2)设置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及其面积,若桥臂电抗器室的地面为砖及混凝土,则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v应为4~12m/s;地下送风通道的面积S根据风速及总送风量L计算出:
S=L/(v×3600);
3)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当桥臂电抗器室内设置有n个桥臂电抗器时,则地下送风通道上相应设置有n个出风口,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为L/n;按出风口风速最大值v′取4m/s计算,每个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为:
4)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栅格开孔率为每个出风口总面积的80%,则每个出风口的实际面积S′=s/80%。
所述步骤2)中,地下送风通道2内的风速为7m/s。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利用桥臂电抗器室内土建预制通风道,从桥臂电抗器正下方的出风口将低温空气直接送出进行降温,空气在吸收设备散热后自动上升,再由安装在屋面的机械排风设备抽出,有效降低设备运行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2、本发明采用机械送风设备将室外空气过滤后直接吹向桥臂电抗器底部,能让大部分通风量有效的与电抗器进行热交换,热空气上升由屋顶处的排风设备迅速排向室外,不会造成室内的热空气囤积,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3、本发明通过调节机械进排风风量差,使室内形成微正压,可防止户外灰尘通过维护结构缝隙渗入,同时机械送风设备配初/中效过滤器,能过滤进风中的大部分尘埃,保证进风的清洁,维护桥臂电抗器室内的洁净环境。4、本发明采用将每一排风设备都设置在位于桥臂电抗器正上方轴线一侧,使排风设备不与桥臂电抗器的布置在平面上重叠,以防止雨水滴落,影响设备运行。本发明可以广泛在变电站中大型设备散热技术领域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其包括送风设备1、地下送风通道2和排风设备3。送风设备1设置在桥臂电抗器室4的外部,送风设备1的送风口经管道与地下送风通道2入口端连通,地下送风通道2位于桥臂电抗器室4的地下,且地下送风通道2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5,每一出风口5均设置在一桥臂电抗器6正下方,以便为各桥臂电抗器6送风。位于桥臂电抗器室4的屋顶设置有若干排风设备3,每一桥臂电抗器6的正上方轴线一侧均设置有一个排风设备3。其中,地下送风通道2出风口5的数量、排风设备3的数量均与桥臂电抗器室4内桥臂电抗器6的数量一致。
上述实施例中,送风设备1采用机械送风设备,例如离心风机或空气处理机组。
上述各实施例中,送风设备1的送风口安装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一方面可以保证送入桥臂电抗器室4内的空气较为清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送风量与排风量之间的风量差,使得进风略大于排风量,使得桥臂电抗器室内维持微正压环境,防止外界尘埃进入。
上述各实施例中,地下送风通道2是利用桥臂电抗器室4内土建预制而成,地下送风通道2的每一出风口5都采用玻璃钢材质的栅格式结构。由于桥臂电抗器室4内不能存在任何金属环路,因此位于桥臂电抗器正下方的地下送风通道2出风口5采用非金属材质的栅格式结构。
基于上述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法,其步骤如下:
1)根据预先设置的通风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选择送风设备1和排风设备3:送风设备1和排风设备3的风量应附加管道和设备的漏风量,送风设备1和排风设备3可附加5%~10%的漏风量;送风设备1可以根据场地布置情况及对空气净化的要求选择加装过滤器的设备型号;排风设备3根据桥臂电抗器室4屋顶形状及其承载力情况选择设备形式及型号,同时为保证桥臂电抗器室4内的微正压,送风设备1的通风量应略大于排风设备3的通风量。
2)设置地下送风通道2内的风速及其面积,若桥臂电抗器室4的地面为砖及混凝土,则地下送风通道2内的风速v应为4~12m/s,本实施例中优选风速v为7m/s;地下送风通道2的面积S(单位为㎡)根据风速及总送风量L可以计算出:
S=L/(v×3600)。
3)设置地下送风通道2上每一出风口5的出风量:当桥臂电抗器室4内设置有n个桥臂电抗器6时,则地下送风通道2上相应设置有n个出风口5,每一出风口5的出风量为L/n(单位为m3/h);按出风口5风速最大值v′取4m/s计算,每个出风口5的有效面积为:
4)设置地下送风通道2上每一出风口5的栅格开孔率为每个出风口5总面积的80%,则每个出风口5的实际面积S′=s/80%。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使用时,送风设备1提供低温空气,并送入地下送风通道2,然后从桥臂电抗器6正下方出风,直接将低温空气作用在桥臂电抗器6上,低温空气与桥臂电抗器6散发出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热空气上升并由位于屋顶的排风设备3排出室外。温度梯度从下到上、从低到高,气体流动方向与空气特性相一致,散热效率高,实现了先冷设备,后冷环境的良好散热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发明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2)

1.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包括送风设备、地下送风通道和排风设备;所述送风设备设置在桥臂电抗器室的外部,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经管道与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入口端连通,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地下,且所述地下送风通道上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一桥臂电抗器正下方;位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的屋顶设置有若干所述排风设备,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排风设备;所述地下送风通道出风口的数量、排风设备的数量均与所述桥臂电抗器室内桥臂电抗器的数量一致;
每一所述排风设备均设置在每一所述桥臂电抗器的正上方轴线一侧;
所述送风设备采用离心风机或空气处理机组;
所述送风设备的送风口安装有过滤器;
所述地下送风通道的每一出风口都采用玻璃钢材质的栅格式结构;
所述构建方法步骤如下:
1)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的风量应附加管道和设备的漏风量,送风设备和排风设备附加5%~10%的漏风量;送风设备根据场地布置情况及对空气净化的要求选择加装过滤器的设备型号;排风设备根据桥臂电抗器室屋顶形状及其承载力情况选择设备形式及型号,同时为保证桥臂电抗器室内的微正压,送风设备的通风量应略大于排风设备的通风量;
2)设置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及其面积,若桥臂电抗器室的地面为砖及混凝土,则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v应为4~12m/s;地下送风通道的面积S根据风速及总送风量L计算出:
S=L/(v×3600);
3)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当桥臂电抗器室内设置有n个桥臂电抗器时,则地下送风通道上相应设置有n个出风口,每一出风口的出风量为L/n;按出风口风速最大值v′取4m/s计算,每个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为:
s = L / n v ′ × 3600 ;
4)设置地下送风通道上每一出风口的栅格开孔率为每个出风口总面积的80%,则每个出风口的实际面积S′=s/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地下送风通道内的风速为7m/s。
CN201510548506.0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Active CN105070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506.0A CN105070467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506.0A CN105070467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0467A CN105070467A (zh) 2015-11-18
CN105070467B true CN105070467B (zh) 2017-03-22

Family

ID=5449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506.0A Active CN105070467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046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928A (en) * 1977-07-01 1979-02-01 Hitachi Ltd Electric facility having transformer
CN104465032A (zh) * 2013-09-24 2015-03-2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一种提高变压器冷却系统效率的方法
CN103746302B (zh) * 2014-02-27 2016-11-0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全户内变电站诱导通风系统
CN204361532U (zh) * 2014-12-17 2015-05-27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户内主变压器片散室底部进风布置的结构组合
CN204884781U (zh) * 2015-08-31 2015-12-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0467A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37762U (zh) 一种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
CN109768348A (zh) 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CN101561165A (zh) 一种变频通风装置
JP5945127B2 (ja) 建物
CN103759363A (zh) 与被动式降温、采暖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5781900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通风散热系统
CN105070467B (zh)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3107490A (zh) 侧进风式户内变电站布气系统及其通风换热的方法
CN204063227U (zh) 一种包含余热利用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组合节能供暖系统
CN204884781U (zh) 一种桥臂电抗器室下送风机械通风系统
CN206094383U (zh) 一种地铁站通风空调环控系统
CN106017129A (zh) 适用于地下单向气流空间内的冷却塔
CN209054728U (zh) 一种太阳能热通风装置
CN203857595U (zh) 一种降温、采暖复合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5633837A (zh) 一种配电柜散热结构
CN106765785B (zh) 基于科恩达效应的空调厂房屋顶气膜降温装置
CN205919700U (zh) 适用于地下单向气流空间内的冷却塔
CN201407774Y (zh) 一种变频通风装置
CN209029201U (zh) 一种用于干式变压器配电室降温装置
CN107800055A (zh) 一种新型户外变电站
CN212063232U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的通风散热装置
CN205245440U (zh) 一种户内直流场平波电抗器降温系统
CN204268641U (zh) 一种建筑可控循环的清风装置
CN204927900U (zh) 一种具有预装式模块化变电站
CN101975427B (zh) 一种利用井水生成地下风的节能环保冷暖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