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3570A -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63570A
CN105063570A CN201510551480.5A CN201510551480A CN105063570A CN 105063570 A CN105063570 A CN 105063570A CN 201510551480 A CN201510551480 A CN 201510551480A CN 105063570 A CN105063570 A CN 105063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methyl indium
solid particulate
filling
stainless steel
tri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14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刘
于金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Xiandao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Xianda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Xiandao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Xiandao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14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63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63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63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固体颗粒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对三甲基铟的产品性能及纯度造成影响,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本发明通过将三甲基铟与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休止角25度~45度的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可以提高三甲基铟在使用时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三甲基铟的利用率提高至99%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三甲基铟为MO源类有机金属化合物,其性能较活泼,三甲基铟的沸点为133.8℃,当温度超过140℃时就会发生剧烈的分解反应,三甲基铟遇到水、空气等就会发生燃烧、爆炸,目前行业里面三甲基铟的包装采用的钢瓶盛装,钢瓶的材质一般为316L不锈钢,内部进行镜面抛光。在常温下三甲基铟为固体颗粒,三甲基铟在使用的时候会利用热的惰性气体进入到钢瓶里面,对里面的三甲基铟固体颗粒进行加热气化,惰性气体会将气态的三甲基铟带到下一工段。但是三甲基铟在利用惰性气体加热的时候,气压较低,三甲基铟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方法使三甲基铟的利用率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固体颗粒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对三甲基铟的产品性能及纯度造成影响,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
优选的,所述固体颗粒选自含硅固体颗粒、金属颗粒或高分子材料颗粒。
优选的,所述含硅固体颗粒为白炭黑或石英颗粒。
优选的,所述金属颗粒选自不锈钢球。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球选316L不锈钢球。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颗粒选自聚四氟乙烯球。
优选的,所述三甲基铟与所述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1~40):1。
优选的,所述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mm~30mm。
优选的,所述混合灌装为将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均匀后灌装或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分层灌装。
优选的,所述固体颗粒的密度≥1568kg/m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固体颗粒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对三甲基铟的产品性能及纯度造成影响,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本发明通过将三甲基铟与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休止角25度~45度的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可以提高三甲基铟在使用时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三甲基铟的利用率提高至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固体颗粒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是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其中,所述三甲基铟为无定型的固体颗粒,所述固体颗粒为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对三甲基铟的产品性能及纯度造成影响,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优选的,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为25~35度。
所述固体颗粒的密度大于或等于三甲基铟的密度,优选的,所述固体颗粒的密度≥1568kg/m3
所述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30mm,优选为2~20mm,更优选为5~15mm。
在本发明中,对所述固体颗粒的种类并没有特殊限制,优选含硅固体颗粒、金属颗粒或高分子材料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硅固体颗粒选自白炭黑或石英颗粒。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颗粒选自不锈钢球,所述不锈钢球优选为316L不锈钢球。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分子材料颗粒选自聚四氟乙烯球。
在进行灌装时,本发明对所述灌装容器的种类并没有特殊限制,灌装容器必须为清洁、干燥的密闭容器,在灌装前,需要排除所述灌装容器内的空气和水分及其他杂质的影响。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钢瓶盛装三甲基铟和固体颗粒,其中,所述钢瓶优选为316L不锈钢,使用前钢瓶内部进行镜面抛光,并排除所述钢瓶内的空气和水分。
本发明对所述混合罐装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制,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灌装可以为将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均匀后灌装,也可以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分层灌装。
其中,将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均匀后灌装至密闭容器中,具体为: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后,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灌装于密闭容器中。
其中,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优选为(1~40):1,更优选为(3~30):1。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4:1,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20:1。
本发明还可以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分层灌装,即,在钢瓶中为一层三甲基铟,一层固体颗粒进行灌装,其中,本发明对所述分层灌装时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灌装顺序并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先灌装固体颗粒,也可以先灌装三甲基铟。
在本发明中,所述灌装后,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优选为(1~40):1,更优选为(3~30):1。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4:1,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20:1。
本发明通过将三甲基铟与其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休止角25度~45度的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可以提高三甲基铟在使用时的利用率。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三甲基铟的利用率提高至99%以上。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以及太阳能电池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将球形的白炭黑与三甲基铟按照4: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灌装于316L不锈钢瓶中。其中,所述白炭黑的粒径为5mm,休止角为28°。通过差减法测定三甲基铟的利用率可达到99%以上。
实施例2
将三甲基铟固体颗粒与石英颗粒分层盛装与316L不锈钢钢瓶中,其中,在钢瓶最底层放置石英颗粒,接着放置三甲基铟,然后依次叠加灌装,在盛装三甲基铟产品的时候,与石英颗粒按照重量比例20:1分层盛装。其中,所述石英颗粒的粒径为8mm,休止角为30°。通过差减法测定三甲基铟的利用率可达到99%。
实施例3
在三甲基铟颗粒里面添加316L不锈钢球,所述316L不锈钢球经过镜面电解抛光,在316L不锈钢钢瓶最底部放置316L不锈钢球,上部放置三甲基铟,按照分层盛装,在盛装三甲基铟产品的时候,三甲基铟与316L不锈钢球按照重量比例8:1分层盛装。其中,所述316L不锈钢球的粒径为10mm,休止角为25°。通过差减法三甲基铟的利用率可达到99%。
实施例4
将球形的聚四氟乙烯球与三甲基铟按照2:1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灌装于316L不锈钢瓶中。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粒径为12mm,休止角为29°。通过差减法测定三甲基铟的利用率可达到99%以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灌装于密闭容器中,所述固体颗粒与三甲基铟不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对三甲基铟的产品性能及纯度造成影响,且所述固体颗粒的休止角25度~4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选自含硅固体颗粒、金属颗粒或高分子材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硅固体颗粒为白炭黑或石英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颗粒选自不锈钢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球选自316不锈钢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颗粒选自聚四氟乙烯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甲基铟与所述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为(1~4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灌装为将所述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混合均匀后灌装或将三甲基铟与固体颗粒分层灌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的密度≥1568kg/m3
CN201510551480.5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Pending CN105063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1480.5A CN105063570A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1480.5A CN105063570A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63570A true CN105063570A (zh) 2015-11-18

Family

ID=54493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1480.5A Pending CN105063570A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635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299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甲基铟的粒径控制工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583A (zh) * 2003-07-11 2005-03-09 东曹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固体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填充方法及填充容器
CN1954094A (zh) * 2004-05-20 2007-04-25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固体化学制品持续蒸汽发送的起泡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583A (zh) * 2003-07-11 2005-03-09 东曹精细化工株式会社 固体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填充方法及填充容器
CN1954094A (zh) * 2004-05-20 2007-04-25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固体化学制品持续蒸汽发送的起泡器
CN104152870A (zh) * 2004-05-20 2014-11-19 阿克佐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固体化学制品持续蒸汽发送的起泡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祖锷: "《农业物料学》", 31 May 1994 *
朱晓云等: "《有色金属特种功能粉体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31 October 2011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299A (zh) * 2021-08-30 2021-12-03 安徽亚格盛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甲基铟的粒径控制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ammonia synthesis via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on a MoS2 catalys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Sulaiman et al. Enhanced hydrogen storage properties of MgH 2 co-catalyzed with K 2 NiF 6 and CNTs
CN101891214B (zh) 一种低温合成碳化硼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2544489A (zh) 基于石墨烯包覆橄榄石型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40832A (zh) 钠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和使用其的钠离子二次电池
CN108314003A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颗粒的制备方法
Komova et al. Improved low-temperature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NH3BH3 and TiO2 composites pretreated with water
CN106116587A (zh) 一种立方相Ca2Si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219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057B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63570A (zh) 一种提高三甲基铟利用率的方法
CN114054007B (zh) 一种氟气纯化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27981A (zh) 一种氟化石墨的制备方法
CN107777673A (zh) 一种基于低温还原的立方氮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RU240412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ерморасширяющегос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графита
CN106232523A (zh) 含有亚氨基阴离子的钙铝石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7161A (zh) 一种水热法合成氧化铜掺氮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
Traoré et al. Preparation of silicon from rice husk as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by the use of microwave ashing and acid digestion
CN108063249A (zh) 一种高纯度氮化铜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3159171A (zh) 一种LiBH4掺杂金属硫化物的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0801A (zh) 一种高温硫化热处理法制备碳化钛二维纳米片的方法
CN105460937B (zh) 一种有效提高电石产量的制备方法
CN101811676B (zh) 硒化氢的制备方法
CN104909337A (zh) 一种偏硼酸锂掺杂氢化锂的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195B (zh) 去除多孔氮化铝或多孔氮化镓微粒中氮化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