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0050A -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50050A
CN105050050A CN201510528280.8A CN201510528280A CN105050050A CN 105050050 A CN105050050 A CN 105050050A CN 201510528280 A CN201510528280 A CN 201510528280A CN 105050050 A CN105050050 A CN 105050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herds
main equipment
remote server
livest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82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82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50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50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50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包含以下步骤:预先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从设备的个数与从牲畜的个数相同;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主设备向属于同一网络内的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位置、环境温度、记步数据等头牲畜监测信息;远程服务器根据响应结果检测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和所有监测内容的情况。本发明中,使牧民即使在家里,也可以实现无人工智能放牧,即可以通过远程服务器获知牧群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减轻了牧民的工作量;保障了牧民的安全;避免了牧民住所附近草场的因被过度啃食而造成的土壤沙化问题;避免了因牲畜的丢失而对牧民造成的财产损失。使得牲畜的潜在消费者对牲畜的养殖状态进行充分了解。

Description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畜牧领域中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畜牧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已有数千年的发展,持续的为人类社会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肉制品、皮制品和奶制品的原料。而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也为这种传统产业带来了技术的变革,使得其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在育种、防病等方面。
但是在放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西北地区,当地居民长期以放牧为生。尽管当地天然草场的面积广阔,但是气候恶劣,当地的牧民较少,而放养的牲畜较多,从而管理难度很大。在天气恶劣的时候去放牧对牧民来说更是充满了危险。但是即使气象条件恶劣,放牧人员还是需要每天赶着牲畜群到适合的草场进行放牧,并在期间对牲畜进行照看,防止牲畜走丢,十分的辛苦。因此,在长期的放牧活动中,为了便于管理以及牧民自身的安全,牧民常在住所附近的几处草场进行放牧,导致草场资源因受到牲畜的过度啃食而遭到破坏,长此以往会造成草原地面裸露,水土流失,甚至土壤沙化。
在很多地方,随着牧群的不断壮大,为了满足对整个牧群的照顾,需要的人手也就不断增多。为了防止牛羊等牲畜的丢失,牧民会在牲畜的脖子上悬挂一个铃铛,以便根据声音对牲畜进行寻找。但若放牧的牲畜的数量过多,散布范围过大,放牧人员在管理上很难能全面照看到每一头牲畜。因此,难免会有牲畜走丢,而在广大的草原上,走丢的牲畜是很难再找回的,这对于牧民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使得可以及时的获取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情况,而且全程无人工介入,真正实现了对牧群的远程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预先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从设备的个数与从牲畜的个数相同;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主设备向属于同一网络内的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远程服务器根据响应结果检测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包含主设备、从设备、远程服务器,主设备与从设备为同一网络内的主从设备,主设备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主设备用于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远程服务器用于根据响应结果检测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牧民放养的牲畜是群居动物,多数从牲畜会跟随在头牲畜的周围并且在头牲畜的带领下进行活动。因此,根据主设备的定位信息获知头牲畜的位置的同时,还可以根据主从设备的交互信息以及头牲畜的位置大致获取从牲畜的位置,即无需在从设备中设置相应的定位模块就可以获知从牲畜的大致位置,从而降低了从设备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智能放牧的成本。主设备通过与各从设备交互信息,获知从牲畜的信息,并将各从设备对主设备发送的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实现无人智能放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避免千百年以来牧民随牧群放牧的辛苦工作环境,牧民可以通过远程服务器获知牲畜群在野外的生存状况,减轻牧民工作量,避免了因牲畜的丢失而对牧民造成的财产损失。还可以对草场进行有效地管理,避免过度放牧带来的土地沙化问题。
另外,主设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或者其他任意一个全球定位卫星系统的定位模块或电路)获取自身当前的定位信息。主设备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或者任意一种全球定位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自身的定位,使得定位信息更加精确。
另外,在远程服务器根据响应结果检测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远程服务器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远程服务器将检测到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牧民或者畜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即使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也通过终端设备便捷的获取牧群的生存情况,牧群迁徙的情况以及牧群食草的草场所在的区域范围。
另外,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的步骤,还包含以下子步骤:在一个监控周期内,主设备向从设备至少进行两次呼叫;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中,主设备将根据呼叫后收到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生成的数量统计信息,携带在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由于牲畜群是自由活动的群体,虽然从牲畜围绕头牲畜的周围进行生活活动,但是难免会发生从牲畜离头牲畜较远而使短时间内主、从设备无法交互的情况。因此,主设备向从设备至少进行两次呼叫可以保证主设备能够与自身周边的各从设备均进行交互信息,进而可以避免误判。
另外,主设备根据预先配置在本主设备内的时间点,获取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主设备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自启动;主设备在自启动后进入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的步骤,并在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后,进入待机状态,直至到达下一个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主设备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自启动,并在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之后,进入待机状态,节约了电量,从而延长了主设备的使用时间。
另外,该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主设备在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后,接收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携带从设备所在的从牲畜的体征信息;在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中,主设备将体征信息携带在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牧民在查看牲畜群是否存在丢失的时候,还可以获知牲畜群中各牲畜的体征信息,使得牲畜一生的活动范围都是有据可查的。即通过后台管理可以查询牧群中各牲畜的体征信息,并可大致获知各牲畜的健康信息,真正做到食品溯源有据可查。
另外,在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判断主设备当前的位置是否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如果判定为主设备当前的位置不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终端设备。头牲畜越界时,终端设备会发出报警信息,避免牧群因越界而丢失,进一步避免了因牧群丢失而给牧民带来的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步骤101中,主设备与从设备组建为无线网格通讯网络。
具体地说,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与头牲畜对应的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从设备的个数与从牲畜的个数相同,即每一个从牲畜均佩戴从设备。主设备和若干与之对应的从设备通信连接,主设备和若干与之对应的从设备组建为无线网格通讯网络。
实际应用中,在一个牧场内可能会有多个牧群,每一个牧群均对应有一头牲畜,则为不同的头牲畜佩戴不同的主设备,并分别为与各头牲畜对应的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将每一个不同的主设备和与之对应的若干从设备之间均组建成不同的通讯网络。也就是说,一个牧群内由于头牲畜的个数可能不止为一个,所以组建的通讯网络可能为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通讯网络中的主设备和与之对应的若干从设备之间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其中,短距离通信模块可以为433MHz通信模块。
本实施方式中,短距离通信模块不限于433MHz通信模块,还可以但不限于是蓝牙通信模块,Zigbee(ZigBee是一种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可以利用ZigBee进行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通信模块,或其他从27MHz到2.4GHz通讯频段的通信模块或电路。
接着,进入步骤102,主设备判断是否对牧群进行监控。
其中,主设备预先存储有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主设备每天按照预先配置的时间点定时启动。
具体地说,主设备可以根据内置的定时模块,判断是否达到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在定时模块的定时时长达到预设的时长时,可以判定当前的时间点为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此时,主设备判定为对牧群进行监控,进入步骤103;否则,返回步骤102。
需要说明的是,对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可以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修改,并对需要监控的时间点进行重新配置。
在步骤103中,主设备自启动后,获取自身的精确位置,并向属于同一通讯网络内的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
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已经将主设备和与之对应的从设备组建为通讯网络,所以主设备自启动后,可以向属于同一通讯网络内的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
本步骤中,主设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或者任意一种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或电路)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主设备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系统进行自身的位置信息,使得定位信息更加准确。但主设备不限于通过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获取自身当前的定位信息,本步骤对此不作限定,任何能实现本步骤的目的定位模块均可。
接着,进入步骤104,主设备接收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
其中,主设备接收的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携带有各从设备的标识号。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可以不限于从设备的标识号。
接着,进入步骤105,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的定位信息以及从设备的标识号。
本步骤中,主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基站将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网络通信基站可以为GSM通信基站,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并不限于GSM通信基站,也可以是其他移动制式的通讯基站(对应主设备中匹配相应的通讯模块或电路);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以及从设备的标识号。
需要说明的是,主设备还可以通过北斗通信卫星将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当地的放牧区域如果没有网络基站覆盖,或者网络基站覆盖率较小,主设备通过北斗通信卫星也可以及时的将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从而更加适应野外放牧的恶劣环境。
响应结果携带的信息不限于主设备的定位信息以及从设备的标识号,还可以是:环境温度,主设备所在头牲畜的温度,头牲畜的心跳,头牲畜的计步数量,从设备所在从牲畜的温度,从牲畜的心跳,从牲畜的计步数量等信息。
接着,进入步骤106,主设备进入待机状态。主设备不会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在不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主设备进入待机状态,节约了耗电,可以延长主设备的使用时间。
接着,进入步骤107,远程服务器将接收的响应结果中所携带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排序及存储。
具体地说,远程服务器中存储有相应的数据库算法,可以将接收的响应结果中所携带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排序。远程服务器将从设备的标识号的排序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
以一个主设备为例,将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排序,其排列顺序为:
将主设备的标识号和与之对应的从设备的标识号存储在一个表单内。而且从设备的标识号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的。
把远程服务器接收从设备的标识号的时间点记录在对应的从设备的标识号的子表单内。并且按照时间点的先后顺序记录在该子表单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存储在该子表单内。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从牲畜在头牲畜的周围进行生存活动。所以可以将某一时间点主设备获取的自身位置大致作为从牲畜当前时间点的地理位置,将当前时间点的从牲畜的地理位置记录在上述子表单内。并且按照与时间点的对应关系,将所对应的从牲畜的各个地理位置从上到下依次记录在该子表单内。
接着,进入步骤108,远程服务器根据响应结果判断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如果远程服务器根据响应结果判定牧群存在牲畜丢失情况,则进入步骤109;否则,进入步骤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设备预先向远程服务器注册信息。其中,注册信息中包含但不限于主设备的标识号,与主设备的标识号对应的各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从设备的总数。其中,该从设备是与主设备配置在同一mesh网络内的从设备。远程服务器对主设备的标识号,该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该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的总数进行绑定并存储。
在本步骤中,远程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响应结果,获取发送该响应结果的主设备的标识号。远程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主设备的标识号,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从设备的总数三者的绑定关系,查询与该主设备的标识号绑定的从设备的标识号和从设备的总数。
远程服务器中存储有主设备的标识号,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从设备的总数的对应关系。假如,表1中为获取的主设备的标识号,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从设备的总数的对应关系。
表1
比如,远程服务器获取的主设备的标识号为M3。远程服务器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的主设备的标识号M3绑定的从设备的标识号以及从设备的总数。通过表1可知,与主设备的标识号M3绑定的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13、A14、A15、A16、A17和A18,从设备的总数为6。
假设,远程服务器接收主设备所发送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13、A14、A15和A16,获取的主设备的标识号为M3。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内置的计数单元对接收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统计,从设备的统计数量为4。由表1可知,统计数量4小于从设备的总数6,即可判定牧群存在牲畜丢失情况,进入步骤109。而且查找到的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13、A14、A15、A16、A17和A18,还可以获取丢失的从牲畜的标识号。
假设,远程服务器接收主设备所发送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13、A14、A15、A16、A17和A18,获取的主设备的标识号为M3,则远程服务器可以通过内置的计数单元对接收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统计,从设备的统计数量为6。由表1可知,统计数量等于从设备的总数,即可判定牧群不存在牲畜丢失情况,进入步骤102。
需要说明的是,远程服务器接收主设备所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如果接收的位置信息不在预设的区域内,则可判定牧群存在牲畜丢失情况;如果接收的位置信息在预设的区域内,则可判定牧群不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在步骤109中,远程服务器将牧群存在牲畜丢失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预先向远程服务器注册信息。其中,注册信息中包含但不限于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以及主设备的标识号。远程服务器对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与主设备的标识号进行绑定并存储。
本步骤中,远程服务器将牧群存在牲畜丢失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具体地说,远程服务器根据保存的绑定关系,查找与丢失的牲畜所对应的主设备的标识号绑定的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以查找到的物理通信地址作为目标地址,将牧群存在牲畜丢失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牧民可以直接根据远程服务器返回至终端设备的结果获知是否有牲畜丢失的情况。便于牧民对此结果做出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牲畜群的丢失,使得牧民在实际的应用中获得较好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主设备在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后,接收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从设备所在的从牲畜的体征信息;
在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中,主设备将体征信息携带在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其中,体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从牲畜的步数,从牲畜温度器,从牲畜心跳。
本实施方式中,牧民在通过终端设备查看牲畜群是否存在丢失的时候,还可以获知牲畜群中各牲畜的体征信息。从获知的各牲畜的体征信息中可以大致获取各牲畜真实的生存状况。由于有了牧群最真实的生存状况,牲畜群的各牲畜从出生开始起就佩戴有主设备或者从设备,直到牲畜死亡。牲畜一生的活动范围都是有据可查的,通过后台管理还可以查询是放养还是圈养,真正做到食品溯源有据可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远程服务器一旦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即将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具体地说,远程服务器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后,查询该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情况。
远程服务器从接收的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该请求指令中获取该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
远程服务器根据预先存储的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与主设备的标识号的绑定关系,查询与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绑定的主设备的标识号。
远程服务器预先存储有与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绑定的主设备的标识号的绑定关系。如表2所示,表中为获取的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与主设备的标识号的关系。
表2
比如,远程服务器获取的终端设备的物理通信地址为P1,远程服务器从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的P1绑定的主设备的标识号M1、M2和M3。结合表1所示,远程服务器根据接收的各主设备所发送的响应结果可以获知标识号为M1、M2和M3的各主设备所对应的各从设备是否有丢失的情况,即可以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远程服务器将检测到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远程服务器将检测到的物理地址为M1、M2和M3的主设备对应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发送至与之绑定的物理通信地址为P1的终端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设备还可以在接收到来自远程服务器发出的对牧群进行检测的命令后启动。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一个监控周期内,主设备向从设备至少进行两次呼叫。
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203中,主设备自启动后,获取自身的精确位置,并向属于同一mesh网络内的从设备至少进行两次呼叫,如在一个监控周期内,主设备通过内置的短距离通信模块向属于同一网络内的从设备进行三次呼叫。
本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3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进入步骤204,主设备每次向从设备发送呼叫后,通过短距离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
结合表1所示,假如,标识号为M1的主设备,第一次接收的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A1。第二次接收的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A2、A3。第三次接收的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A2。
本步骤具体的实现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104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进入步骤205,主设备将根据呼叫后收到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生成的数量统计信息,携带在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具体地说,主设备对三次分别接收的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求和并且各相同的标识号只留一个,那么得到的数量统计信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即为:A1、A2和A3,数量统计信息的从设备总数为3。将标识号A1、A2和A3以及从设备的总数3携带在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接着,进入步骤206,主设备进入待机状态。
接着,进入步骤207,远程服务器将接收的响应结果中所携带的从设备的标识号进行排序及存储。
本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107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接着,进入步骤208,远程服务器根据数量统计信息判断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结合表1所示,标识号为M1的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为具有A1、A2和A3的标识号的从设备,而且与标识号为M1的主设备对应的从设备的总数为3。
远程服务器根据数量统计信息检测牧群不存在牲畜丢失情况,则进入步骤202。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步骤205中,得到的数量统计信息中包含的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1和A2,总数为2,则远程服务器根据数量统计信息检测牧群存在牲畜丢失情况。而且还可以获知丢失的从牲畜佩戴的从设备的标识号为A3,则进入步骤209。
在步骤209中,远程服务器将牧群存在牲畜丢失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本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109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主设备如果越界会向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在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判断主设备当前的位置是否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如果判定为主设备当前的位置不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终端设备。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是,在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的步骤之后,主设备根据自身的定位模块获取的自身的定位信息。主设备从自身的定位信息中可以获取自身当前的位置。
主设备中,预先存储有自身活动的区域范围,如果主设备根据内置的判断模块判定自身当前的位置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则不做任何处理继续检测自身的位置信息;如果主设备根据内置的判断模块判定自身当前的位置不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通过远程服务器发送至相应的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接收该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可以但不限于是警铃信息。当触发报警信息时,终端设备通过自置的扬声器播放铃声来提醒牧民牲畜群的越界信息。牧民收到播放的铃声之后,做相应的处理,避免牲畜群的丢失;同时避免了因牧群的丢失而对牧民造成的财产损失。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还可以是: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因为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所以远程服务器可以获知主设备的定位信息,即获取主设备当前的位置。
远程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各主设备的活动区域范围与各主设备的对应关系。如果远程服务器获取的主设备当前的位置在预先存储的与之对应的活动区域范围之内,则不做任何处理继续检测自身的位置信息;如果远程服务器获取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主设备当前的位置不在预先存储的与之对应的活动区域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相应的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接收该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如图3所示,包含:主设备、从设备、远程服务器,主设备与从设备为同一网络内的主从设备,主设备与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主设备用于在需要对牧群进行监控时,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将各从设备对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远程服务器用于根据响应结果检测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进一步地,该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还包含: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用于在向远程服务器发送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后,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发送的检测到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牧民放养的牲畜是群居动物,多数从牲畜会跟随在头牲畜的周围并且在头牲畜的带领下进行活动。因此,根据主设备的定位信息获知头牲畜的位置的同时,即可以根据主、从设备的交互信息以及头牲畜的位置大致获取从牲畜的位置,降低了从设备的成本,进而降低了智能放牧的成本。
牧民或者畜牧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即使坐在办公室或者家里也通过终端设备查询到牧群的生存状况,或者,迁徙的情况以及食草的草场;减轻牧民工作量;改变了千百年以来牧民随牧群放牧的辛苦的工作环境;避免了因牲畜的丢失而对牧民造成的财产损失;还可以对草场进行有效地管理,避免了因过度放牧而带来的土地沙化问题。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预先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所述从设备的个数与从牲畜的个数相同;
在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时,所述主设备向属于同一网络内的所述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
所述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响应结果检测所述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双模定位模块获取自身当前的定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远程服务器根据所述响应结果检测所述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远程服务器接收来自终端设备发送的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
所述远程服务器将检测到的所述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发送至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时,所述主设备向所述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的步骤,还包含以下子步骤;
在一个监控周期内,主设备向所述从设备至少进行两次呼叫;
所述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中,所述主设备将根据呼叫后收到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生成的数量统计信息,携带在所述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根据预先配置在本主设备内的时间点,获取所述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时的时间;
所述主设备在所述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自启动;
所述主设备在自启动后进入所述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的步骤,并在所述将各从设备对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后,进入待机状态,直至到达下一个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的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主设备在向所述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后,接收来自各从设备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携带从设备所在的从牲畜的体征信息;
在所述主设备将各从设备对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的步骤中,所述主设备将所述体征信息携带在所述响应结果中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为头牲畜佩戴主设备,为若干从牲畜佩戴从设备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判断主设备当前的位置是否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
如果判定为主设备当前的位置不在预设的区域范围之内,则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发送至终端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通过北斗通信卫星将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或者,所述主设备通过网络通信基站将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9.一种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主设备、从设备、远程服务器,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为同一网络内的主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所述远程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主设备用于在需要对所述牧群进行监控时,向从设备发送呼叫消息,将各从设备对所述呼叫消息的响应结果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其中,所述响应结果携带该主设备自身的定位信息;
所述远程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响应结果检测所述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放牧群数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在向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请求查询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的请求指令后,接收来自所述远程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检测到的牧群是否存在牲畜丢失情况的结果。
CN201510528280.8A 2015-08-25 2015-08-25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5050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280.8A CN105050050A (zh) 2015-08-25 2015-08-25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8280.8A CN105050050A (zh) 2015-08-25 2015-08-25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50050A true CN105050050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56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8280.8A Pending CN105050050A (zh) 2015-08-25 2015-08-25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50050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907A (zh) * 2016-04-25 2016-09-2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扫描的多目标并发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5993984A (zh) * 2016-05-18 2016-10-12 王洋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放牧系统
CN106709809A (zh) * 2016-11-22 2017-05-24 天津元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牲畜管理系统中牲畜群体分类系统及其分类方法
CN107114263A (zh) * 2017-04-12 2017-09-01 丁永胜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散养羊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7969032A (zh) * 2017-11-20 2018-04-27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243214A (zh) * 2016-12-26 2018-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牧群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97640A (zh) * 2018-10-11 2019-01-15 深圳市智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畜牧系统、智能畜牧方法以及畜牧定位系统
CN110781692A (zh) * 2019-10-24 2020-02-11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牧区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08848454B (zh) * 2018-05-23 2020-10-30 广州磐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动态放牧电子围栏的方法
CN112042552A (zh) * 2020-08-27 2020-12-08 五邑大学 一种无人机放牧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283528A (zh) * 2021-12-23 2022-04-05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单车停车桩的规范停车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412A (zh) * 2002-03-21 2005-07-20 特伦诺有限公司 跟踪个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82916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无锡美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放牧系统
CN103875542A (zh) * 2014-03-13 2014-06-25 内蒙古物通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牧区牲畜放养跟踪定位防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412A (zh) * 2002-03-21 2005-07-20 特伦诺有限公司 跟踪个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3782916A (zh) * 2012-10-31 2014-05-14 无锡美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放牧系统
CN103875542A (zh) * 2014-03-13 2014-06-25 内蒙古物通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牧区牲畜放养跟踪定位防盗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907A (zh) * 2016-04-25 2016-09-2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蓝牙扫描的多目标并发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05993984A (zh) * 2016-05-18 2016-10-12 王洋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放牧系统
CN106709809A (zh) * 2016-11-22 2017-05-24 天津元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牲畜管理系统中牲畜群体分类系统及其分类方法
CN108243214A (zh) * 2016-12-26 2018-07-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牧群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114263A (zh) * 2017-04-12 2017-09-01 丁永胜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散养羊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7969032B (zh) * 2017-11-20 2020-09-11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7969032A (zh) * 2017-11-20 2018-04-27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智能放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8848454B (zh) * 2018-05-23 2020-10-30 广州磐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动态放牧电子围栏的方法
CN109197640A (zh) * 2018-10-11 2019-01-15 深圳市智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畜牧系统、智能畜牧方法以及畜牧定位系统
CN109197640B (zh) * 2018-10-11 2023-10-27 深圳市智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畜牧系统、智能畜牧方法以及畜牧定位系统
CN110781692A (zh) * 2019-10-24 2020-02-11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的牧区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2042552A (zh) * 2020-08-27 2020-12-08 五邑大学 一种无人机放牧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283528A (zh) * 2021-12-23 2022-04-05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单车停车桩的规范停车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050A (zh) 智能放牧群数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072417B (zh) 智能放牧的监拍方法及系统
Farooq et al. A survey on the role of iot in agricultur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livestock environment
Elijah et al. An overview of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data analytics in agriculture: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Ilyas et al. Smart farming: An enhanced pursuit of sustainable remote livestock tracking and geofencing using IoT and GPRS
CN105208102A (zh) 智能放牧的质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Hassan et al. Internet of Fish: Integration of acoustic telemetry with LPWAN for efficient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ish in marine farms
Andonovic et al. Precision livestock farming technologies
CN103782916A (zh) 一种智能放牧系统
NO319077B1 (no) Tradlose dyr
CN205029771U (zh) 一种智能放牧系统
US20090066568A1 (en) Monitoring system
Riem-Vis Cold chain management using an ultra low 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105142108A (zh) 草原放牧无线管理系统
CN105993984A (zh)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放牧系统
Suresh et al. An IoT solution for cattle health monitoring
JP2007306804A (ja) 動物の健康管理を行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l Houssaini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Nóbrega et al. SheepIT-An Electronic Shepherd for the Vineyards.
KR20130126333A (ko) 체내온도감지를 통한 돼지의 성장단계별 축사관리시스템
CN108183969A (zh) 一种基于养殖业产业链物联网服务平台
Waterhouse et 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real-time management (RTM) in extensive livestock systems
Llario et al.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attacks to the sheep and goats using an intelligen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lamurugan et al. Lora-iot based self-powered multi-sensors wireless network for next generation integrated farming
Porto et al. A Low Power GPS-based device to develop KDE analyses for managing herd in extensive livestock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