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980B - 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9980B
CN105049980B CN201510513997.5A CN201510513997A CN105049980B CN 105049980 B CN105049980 B CN 105049980B CN 201510513997 A CN201510513997 A CN 201510513997A CN 105049980 B CN105049980 B CN 1050499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ard shaft
headgear assemblies
phonation unit
rotating bracket
head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39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9980A (zh
Inventor
黄远文
余新
吴海全
师瑞文
彭久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139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99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9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9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99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9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提供了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组件和发声单元,头带组件将发声单元佩戴至人体头部的两侧,其中,发声单元通过一铰接组件铰接于头带组件的端部。铰接组件包括基轴、转动支架以及弹性支撑件。基轴具有与头带组件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转动支架铰接在第二端且连接于发声单元,转动支架能够绕第二端上下转动。弹性支撑件,用于在发声单元佩戴和收纳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内时抵压于转动支架上以限制转动支架相对第二端转动,弹性支撑件固设在头带组件的端部。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使用方便、省力,发声单元与头带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如CD、MP3、MP4或者电脑等电子设备)来说,耳机已成为一种必要装置。现有耳机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其中,由于具有佩带舒适、音质效果好等优点,头戴式耳机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便于收藏和携带,头戴式耳机一般会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对于头戴式耳机而言,仅仅满足音频输出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进一步提高佩带的舒适性及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头戴式耳机,主要包括头带、铰接在头带端部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左右发声单元,左右发声单元可以随支架绕铰接处转动,如中国专利ZL201320178097.6公开的“一种可折叠头戴式耳机”,发声单元的耳机壳能够绕金属销轴旋转,实现折叠。但是,如果支架与头带之间的铰接处连接过松,头戴式耳机折叠时耳机壳容易转动,不便于收藏和携带;如果支架与头带之间的铰接处连接过紧,则转动支架需要花费较大力气,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在头带端部的发声单元不便于使用和携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组件和发声单元,所述头带组件将所述发声单元佩戴至人体头部的两侧,其中,所述发声单元通过一铰接组件铰接于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基轴,其具有与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转动支架,铰接在所述第二端且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所述转动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二端上下转动;以及
弹性支撑件,用于在所述发声单元佩戴和收纳到所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内时抵压于所述转动支架上以限制所述转动支架相对所述第二端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固设在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支架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板体和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二端穿出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铰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具有两个纵向壁,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凸设在每个所述纵向壁上的一转轴及开设在所述第二端侧壁上且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铰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固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头带组件之间围合形成容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置入所述容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轴之间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凸设在所述第一端上的凸缘和凸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上并用于限制所述凸缘沿该基轴轴线向所述内部空间移动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具有朝向所述容腔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板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心伸出的凸块,所述基轴于所述凸缘的外壁上凸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抵接以限制所述基轴转动角度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位和下孔位,所述上孔位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置入所述容腔,所述限位部及所述容置空间均形成于所述下孔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一弹片,所述弹片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穿出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的底端部位于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基轴铰接处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左右连接组件和固定座,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转接座、与所述转接座固定连接的弧形的转动连接条、固设在所述转动连接条上的锁定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条与所述锁定件之间的滑动连接条,各所述滑动连接条的端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发声单元。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提供的头戴式耳机,采用铰接组件将发声单元铰接在头带组件的端部,铰接组件包括一端安装在头带组件上的基轴、分别与基轴的另一端和发声单元连接的转动支架以及弹性支撑件,发声单元绕转动支架与基轴的铰接处转动时,转动支架挤压弹性支撑件形变,并在发声单元转动完成后弹性支撑件复位且对抵压于所述转动支架上以对发声单元的位置进行保持,这样,头戴式耳机使用方便、省力,发声单元与头带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处展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处第一阶段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处第二阶段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处第一阶段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铰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铰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省略了发声单元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省略了发声单元时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10为图9中B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省略了发声单元时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12为图11中C部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头戴式耳机 1:头带组件
2:发声单元 3:铰接组件
31:基轴 32:转动支架
33:弹性支撑件 31a:第一端
31b:第二端 100a:内部空间
21:耳壳 22:驱动器
1a:凹槽 34:固定板
11:容腔 341:第一安装孔
35:轴向限位结构 311:凸缘
342:限位部 34a:第一表面
34b:第二表面 343:容置空间
3411:上孔位 3412:下孔位
344:凸块 312:凸起部
321:底板 322:第一板体
323:第二板体 3231:安装槽
36:铰接结构 313:铰接槽
331:弹片 332:第二安装孔
3311:上部 3312:下部
12:连接组件 13:固定座
13a:通孔 131:第一线槽
132:插槽 121:转接座
122:转动连接条 123:锁定件
124:滑动连接条 1241:滑槽
1231:挡板 125:内底盖
126:外底盖 127:内面盖
128:外面盖 1251:卡扣台
1271:卡扣柱 1252:压销安装孔位
1211:旋转孔 1212:连接孔
129:连接件 1291:底座
1292:柱体 1293:环形槽
120:锁位片 23:连接支架
231:第二线槽 314:第一过线孔
324:第二过线孔 325:第三线槽
4:导线 1242:第四线槽
15:装饰盖 1253:第六线槽
1294:第三过线孔 133:插柱
14:弹性阻转件 1213:第五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100,包括头带组件1和发声单元2,头带组件1将发声单元佩戴至人体头部的两侧,其中,发声单元2通过一铰接组件3铰接于头带组件1的端部。铰接组件3包括基轴31、转动支架32以及弹性支撑件33。基轴31具有与头带组件1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端31a和与第一端31a相对的第二端31b。转动支架32铰接在第二端31b且连接于发声单元2,转动支架32能够绕第二端31b上下转动。弹性支撑件33,用于在发声单元2佩戴和收纳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100a内时抵压于转动支架32上以限制转动支架32相对第二端31b转动(对转动支架32的位置进行保持),弹性支撑件33固设在头带组件1的端部。
上述的头戴式耳机100,发声单元2绕转动支架32与基轴31的铰接处转动时,转动支架32挤压弹性支撑件33形变,并在发声单元2转动完成后弹性支撑件33复位且对抵压于所述转动支架32上以对发声单元2的位置进行保持,这样,头戴式耳机100使用方便、省力,发声单元2与头带组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内”“外”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内、外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头戴式耳机100包括用于将发声单元佩戴至人体头部的两侧的头带组件1、左右发声单元2和铰接组件3。
参见图1至图4,左右发声单元2,每个发声单元均包括耳壳21和安装在耳壳21中的驱动器22(即耳机扬声器),耳壳21的顶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支架23。由于驱动器22为一切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器22,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至图6,铰接组件3包括基轴31、转动支架32以及弹性支撑件33。
基轴31,大致为中空的圆柱结构,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具有与头带组件1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端31a和与第一端31a相对的第二端31b。从图7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每个头带组件1的端部的内侧表面(即朝向内部空间100a一侧)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凹槽1a,在各凹槽1a的开口处分别固定安装一个固定板34,固定板34可以通过焊接、螺钉等一切现有的方式与头带组件1连接,固定板34的大小与凹槽1a槽口的大小基本相同,使固定板34在安装后能基本封闭凹槽1a,并与头带组件1之间围合形成容腔11。固定板34上开设有供基轴31的第一端31a置入容腔11的第一安装孔341。
当然,也可以将基轴31的第一端31a直接安装在头带组件1的端部上。
参见图5和图6,固定板34与基轴31之间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35,以用来在转动支架32上下转动时防止基轴31向内部空间100a移动以脱离固定板34。轴向限位结构35包括凸设在基轴31的第一端31a上的凸缘311和凸设在固定板34于第一安装孔341内壁上并用于限制基轴31沿该基轴31轴线向内部空间100a移动的限位部34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4具有朝向容腔11的第一表面34a和与第一表面34a相对的第二表面34b,第一安装孔341内于限位部342与第一表面34a之间形成用于放置基轴31的第一端31a的容置空间343。第一安装孔341大致为倒葫芦形,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位3411和下孔位3412,限位部342及容置空间343均形成于下孔位3412内。上孔位3411大致为圆形,以供基轴31的第一端31a置入容腔11,在基轴31由上孔位3411进入后,向下移动至下孔位3412内,与限位部342相配合,使基轴31在第一安装孔341的下孔位3412内旋转而不能脱离该固定板34。基轴31的第一端31a上的凸缘311绕基轴31的整个周向设置,固定板34内的限位部342为形成在下孔位3412中靠近第二表面34b的一圈凸台,凸台大致为U形形状,凸台之间形成的间距略大于基轴31的直径且小于凸缘311的直径,这样,当基轴31的第一端31a与固定板34的下孔位3412连接后,凸缘311的外侧表面(即朝向内部空间100a的一侧表面)与凸台的内侧表面(即凸台上靠近第一表面34a的一侧表面)相接触,且凸台的外侧表面与第二表面34b基本平齐,从而于第二表面34b上第一安装孔341的形成葫芦形形状,基轴31在固定板34中绕该基轴31的轴线旋转,并不会沿向内部空间100a移动的方向脱离固定板34。
为了进一步对基轴31转动角度进行限制,参见图5和图6,容置空间343的内壁上形成有向第一安装孔341中心伸出的凸块344,基轴31于凸缘311的外周侧壁上凸设有与凸块344配合抵接以限制基轴31转动角度的凸起部312。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12大致为扇形结构,由凸缘311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外伸出形成,凸起部312的厚度与凸缘311的厚度基本相同(当然也可以小于凸缘的厚度),凸起部312的角度,决定了基轴31的转动范围。凸块344,大致在三角形结构(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当基轴31转动时,通过凸起部312端部侧壁与凸块344的侧壁相抵触,以限制基轴31转动,从而限定基轴31的转动角度。
当然,容置空间343的内壁上形成的凸块344可以是多个,沿第一安装孔341的周向间隔设置,基轴31上的凸起部312也可以为多个。
转动支架3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参见图5和图6,其铰接在基轴31的第二端31b且连接于发声单元2,转动支架32能够绕第二端31b上下转动,向上翻转时将与其连接的发声单元2收纳至收纳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100a中。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支架32大致为U形结构,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321、第一板体322和第二板体323,其中,第一板体322连接在底板321的一侧,第二板体323连接在底板321上与第一板体322相对的另一侧,第一板体322与第二板体323基本平行。第一板体322的长度和宽度与第二板体323基本相同,第一板体322的高度小于第二板体323。第一板体322与连接支架23焊接固定(当然也可以是螺钉等一切现有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板体323上开设有供基轴31的第二端31b穿出的安装槽3231,基轴31与转动支架32之间设置有铰接结构36。安装槽3231具有两个纵向壁,铰接结构36包括凸设在每个纵向壁上的一转轴3232及开设在基轴31的第二端31b侧壁上且与转轴3232相适配的铰接槽313。需要说明的是,基轴31第二端31b的直径与基轴31第一端31a的直径基本相同,铰接槽313大致为U形,由第二端31b侧壁的中央向第一端31a延伸。当转动支架32与基轴31连接时,转轴3232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至对应的铰接槽313内,两个转轴3232的轴线基本在同一直线上,且与基轴31的轴线处同一表面(当然也可以不在同一表面)并相互垂直。
当然,铰接结构36也可以是在基轴31的第二端31b上形成转轴3232,在第二板体323的安装槽3231的纵向壁上形成与转轴3232相适配的铰接槽313。
弹性支撑件33,用于在发声单元2佩戴和收纳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100a内时抵压于转动支架32上,以限制转动支架32相对第二端31b转动。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33包括一弹片331,弹片331的顶端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4上(当然,弹片331也可以直接固定安装在头带组件1的端部上,或者,弹片331与固定板34一体成型制成),并与固定板34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弹片331上开设有供基轴31穿出的第二安装孔332,第二安装孔332与第一安装孔341的形状基本相同,也呈倒葫芦形,在施加外力对转动支架32进行上下转动以实现发声单元2翻转时,转动支架32于第二板体323的顶端部抵压在弹片331的表面并相对弹片311滑动,同时第二板体323的顶端部朝固定板34方向挤压弹片331;在完成翻转后,头戴式耳机100中的发声单元2处于展开状态(即发声单元2位于最下方位置的状态,以用于佩戴在人体头部)或收纳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100a内的收纳状态,弹片331借由其弹性复位,并抵接在转动支架32的第二板体323的侧壁上,对转动支架32的位置进行保持。
当然,弹性支撑件33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多个弹片331,弹片331分别位于基轴31的两侧,并与转动支架32相配合。
当然,弹性支撑件33还可是塑胶件,或者采用柱状的弹性橡胶。
参见图5,弹片331的外侧表面包括上部3311和下部3312,上部3311的外侧表面(即朝向内部空间100a的一侧表面)与下部3312的外侧表面(即朝向内部空间100a的一侧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当头戴式耳机100中的发声单元2处于展开状态,下部3312的外侧表面、固定板34的外侧表面和转动支架32中第二板体323的内侧表面基本平行,第二板体323的内侧表面抵接于弹片331的下部3312外侧表面上,弹片331与转动支架32之间为面接触,且接触的位置低于转动支架32与基轴31的铰接处,转动支架32要转动需施加外力挤压弹片331方可转动,因此,转动支架32的位置相对稳定,不会绕基轴31的第二端31b随意转动。当施加外力后,转动支架32克服弹片331的弹力向内翻转同时挤压弹片331,在转动支架32绕基轴31的第二端31b转动180度后,第二板体323的内侧表面(即在转动支架32翻转前,第二板体323的外侧表面)抵接于弹片331的上部3311外侧表面处,弹片331与转动支架32之间为面接触。这样,增大了弹片331与转动支架3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转动支架32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4及图7至图10,头带组件1包括左右连接组件12及连接在左右连接组件12之间的固定座13。
固定座13,大致为矩形形状,从图7、图8、图10至图12可以看出,固定座13的底面凸设有两个截面为圆形的插柱133,插柱133的轴线与固定座13的顶面基本垂直,每个插柱133的底面中央开设有一个通孔13a,两个通孔13a分别贯通固定座13的顶面和插柱133的底面,在固定座13的顶面于两通孔13a之间开设有第一线槽131,第一线槽1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各通孔13a处并与通孔13a连通。在固定座1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插槽132,两个插槽132与两个通孔13a一一对应且分别连通。
参见图7至图10,每个连接组件12均包括转接座121、弧形的转动连接条122、锁定件123、滑动设置在转动连接条122外侧表面上的弧形的滑动连接条124。转动连接条122与转接座12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条122和滑动连接条124均采用金属制成,优选不锈钢材料,转动连接条122和滑动连接条124的弧度基本相同,滑动连接条124上开设有一滑槽1241,锁定件123设置在滑槽1241中并通过螺钉等方式与转动连接条122固定连接,锁定件123的顶端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挡板1231,挡板1231的底面抵接在滑动连接条124的外侧表面上,使得滑动连接条124能够在转动连接条122与锁定件123的挡板1231之间沿转动连接条122的外侧表面弧形移动,实现伸缩。滑动连接条124端部的内侧表面上开设有凹槽1a,固定板34通过焊接等一切现有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滑动连接条124的端部上,从而将铰接组件3和发声单元2连接在滑动连接条124的端部上。
参见图7至图10,转动连接条122的下方由内向外顺序设置有内底盖125和外底盖126,滑动连接条124的上方由内向外顺序设置有内面盖127和外面盖128。内底盖125和内面盖127均可采用PVC、PE等塑料制成,且均大致成弧形,内底盖125端部的外侧表面分别形成有两个卡扣台1251,每个卡扣台1251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圆形卡扣槽,内面盖127的内侧表面形成有两个卡扣柱1271,卡扣柱1271的底端形成堵头结构,两个卡扣台1251与两个卡扣柱1271分别一一对应,且当卡扣柱1271的堵头结构伸入卡扣台1251的圆形卡扣槽内时形成卡扣配合,从而使内底盖125与内面盖127固定连接,并将转动连接条122、锁定件123及滑动连接条124安装在内底盖125与内面盖127之间,内底盖125顶端部的外侧表面上在卡扣台1251的外侧开设有一个压销安装孔位1252。
参见图7、图8和图10,转接座121的顶面开设有供插柱133插入的旋转孔1211和连接孔1212,固定座13的两个插柱133分别与左右两个连接组件12中转接座121上的旋转孔1211一一对应。内底盖125上靠近固定座13一端的卡扣台1251穿过连接孔1212,并在内底盖125与内面盖127固定连接时将转接座121压紧固定在内底盖125与内面盖127之间。在与固定座13连接时,固定座13的插柱133分别插设在对应的旋转孔1211内,使头带组件1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座13。
在内底盖125的压销安装孔位1252内设置有一连接件129,连接件129包括一个圆形的底座1291和形成在该底座1291中心的柱体1292,连接件129的底座1291放置在压销安装孔位1252中,连接件129的柱体1292插设于固定座13的通孔13a内。
参见图8和图10,各柱体1292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环形槽1293,环形槽1293沿柱体1292的整个周向延伸,固定座13上两个插槽132中分别插设有一个锁位片120,锁位片120的内端成月牙形并与环形槽1293相适配,锁位片120的内端分别插设在环形槽1293中,通过螺钉使锁位片120固定,底座1291的直径大于旋转孔1211,这样,使转接座121保持在固定座13上。
图2是本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处阶段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处第二阶段收纳时的立体示意图,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左右两侧的连接组件12可以分别绕固定座13上左右两个插柱133的轴线转动,实现头带组件1的居中对折收起,对折后头戴式耳机100的整体体积更加小,便于携带和收纳。
参见图7,外底盖126和外面盖128分别罩设在内底盖125和内面盖127的外侧,外底盖126和外面盖128均采用弹性的硅胶制成,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另外,在固定座13的外侧还可安装有一个装饰盖15,以对导线4进行隐藏。
为了使头带组件1对折后的结构稳定,在各转接座121与固定座13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用于增强插柱133于旋转孔1211中转动阻力感的弹性阻转件14,参见图7至图10,弹性阻转件14为管体状,可采用橡胶制成,优选PTFE(Polytetrafluoroethene聚四氟乙烯)材料,即铁氟龙材料制成。固定座13的插柱133外周分别套设一个弹性阻转件14,弹性阻转件14分别与插柱133的外壁和旋转孔1211的内壁接触,使固定座13与转接座121之间紧配合,在头带组件1转动时,弹性阻转件14与旋转孔1211的内壁之间以及弹性阻转件14与插柱133的外壁之间均形成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对折时左右连接组件12的位置较为稳定。
为了较好地对导线4进行隐藏设计,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连接支架2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线槽231,从图5可以看出,基轴31于第二端31b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基轴31内部连通的第一过线孔314,从图6可以看出,转动支架32于底板321上开设有供导线4穿出的第二过线孔324,在第二板体32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导线4的第三线槽325,从图7、图8、图11和图12可以看出,滑动连接条124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第四线槽1242,第四线槽1242与凹槽1a连通,转接座121的底面形成有第五线槽1213,内底盖125顶端部的外侧表面上于压销安装孔位1252处开设有第六线槽1253。连接件129的柱体1292顶面开设有第三过线孔1294,第三过线孔1294贯通连接件129的底座1291的底面,在连接组件12绕固定座13转动过程中,连接件129能够避免导线4与弹性阻转件14和固定座13之间接触导致摩损。在本实施例中,导线4从左侧发声单元2的底端进入,由发声单元2的顶端伸出并埋设在左侧连接支架23的第二线槽231中,经第二过线孔324进入左侧转动支架32中,并埋设在第三线槽325中,经第一过线孔314进入左侧基轴31的内部,由基轴31的第一端31a进入容腔11内,再由容腔11伸出后埋设在第四线槽1242中,然后顺序经左侧转接座121的第五线槽1213和左侧内底盖125的第六线槽1253穿入连接件129的柱体1292中,后由柱体1292的第三过线孔1294穿出并埋设在固定座13的第一线槽131中,再顺序进入右侧的连接组件12、铰接组件3和发声单元2中,由于导入的设置方式与左侧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组件和发声单元,所述头带组件将所述发声单元佩戴至人体头部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元通过一铰接组件铰接于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基轴,其具有与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连接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转动支架,铰接在所述第二端且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所述转动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二端上下转动;以及
弹性支撑件,用于在所述发声单元佩戴和收纳到所述头带组件包围的内部空间内时抵压于所述转动支架上以限制所述转动支架相对所述第二端转动,所述弹性支撑件固设在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固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轴之间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基轴沿该基轴轴线向内部空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架包括底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板体和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二端穿出的安装槽,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安装槽之间设置有铰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具有两个纵向壁,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凸设在每个所述纵向壁上的转轴及开设在所述第二端侧壁上且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铰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组件的端部固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头带组件之间围合形成容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置入所述容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基轴之间设置有轴向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凸设在所述第一端上的凸缘和凸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上并用于限制所述凸缘沿该基轴轴线向所述内部空间移动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朝向所述容腔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于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板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内壁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心伸出的凸块,所述基轴于所述凸缘的外壁上凸设有与所述凸块配合抵接以限制所述基轴转动角度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上孔位和下孔位,所述上孔位供所述基轴的所述第一端置入所述容腔,所述限位部及所述容置空间均形成于所述下孔位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一弹片,所述弹片上开设有供所述基轴穿出的第二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底端部位于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基轴铰接处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左右连接组件和固定座,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转接座、与所述转接座固定连接的弧形的转动连接条、固设在所述转动连接条上的锁定件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连接条与所述锁定件之间的滑动连接条,各所述滑动连接条的端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发声单元。
CN201510513997.5A 2015-08-20 2015-08-20 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1050499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3997.5A CN105049980B (zh) 2015-08-20 2015-08-20 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3997.5A CN105049980B (zh) 2015-08-20 2015-08-20 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980A CN105049980A (zh) 2015-11-11
CN105049980B true CN105049980B (zh) 2018-09-25

Family

ID=5445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3997.5A Active CN105049980B (zh) 2015-08-20 2015-08-20 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99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1627A1 (en) * 2020-04-29 2021-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d headse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2052B (zh) 2016-05-14 2018-07-06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头戴结构
CN106507235B (zh) * 2016-12-12 2023-04-04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折叠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107786920A (zh) * 2017-12-03 2018-03-09 成都海之译翻译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携带的自动降噪耳机
CN109584644B (zh) * 2019-01-21 2020-11-24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一种学校语音室用辅助装置
CN117130167B (zh) * 2023-10-27 2024-01-02 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及其穿戴自适应调节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4487Y (zh) * 2005-09-27 2006-10-04 王承延 一种带有线槽的折叠耳机
CN101336008A (zh) * 2007-08-24 2008-12-31 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折叠式耳机
CN203151714U (zh) * 2013-03-13 2013-08-21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折叠装置及其总成
CN203327226U (zh) * 2013-06-26 2013-12-04 东莞市情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头戴耳机
CN204009258U (zh) * 2014-07-25 2014-12-10 王定洪 铰链中带弹片的眼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56036U (zh) * 2013-03-13 2013-06-21 Jetvox Acoustic Corp 耳機摺疊裝置及其總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4487Y (zh) * 2005-09-27 2006-10-04 王承延 一种带有线槽的折叠耳机
CN101336008A (zh) * 2007-08-24 2008-12-31 中名(东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折叠式耳机
CN203151714U (zh) * 2013-03-13 2013-08-21 捷音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折叠装置及其总成
CN203327226U (zh) * 2013-06-26 2013-12-04 东莞市情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头戴耳机
CN204009258U (zh) * 2014-07-25 2014-12-10 王定洪 铰链中带弹片的眼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21627A1 (en) * 2020-04-29 2021-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d headse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980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9980B (zh) 头戴式耳机
CN205039959U (zh) 隐线式可折叠头戴耳机
CN107533222B (zh) 头戴式电子装置
CN105334941B (zh) 支撑架与电子装置
CN105100997B (zh) 折叠式头戴耳机
CN105554603A (zh) 耳机及连杆组件
CN107450663A (zh) 可拆式电子装置
CN101600318A (zh) 旋盖机构
CN206294317U (zh) 可旋转折叠蓝牙耳机
CN205039958U (zh) 头带组件和头戴式耳机
CN206682552U (zh) 折叠支座
CN206332798U (zh) 一种全金属折叠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105142061B (zh) 头戴式耳机
WO2020156051A1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207716013U (zh) 一种可旋转底座
CN207364555U (zh) 可翻转的稳定型伸缩夹具
CN220186450U (zh) 便携式支架
CN208462020U (zh) 一种折叠式头戴耳机
CN106507236A (zh) 一种全金属折叠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206332803U (zh) 耳机
CN207625746U (zh) 用于蓝牙接收装置的夹子
CN107942515B (zh) 一种夹持机构及vr眼镜
CN206511044U (zh) 滑板车折叠结构
KR200410390Y1 (ko) 회전거울 지지구
CN208046824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卡拉ok音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Ping Street Takahashi Industrial Park East Are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 GUANXU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Longgang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6 Ping Street Takahashi Industrial Park East Are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