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842A -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9842A
CN105049842A CN201410858416.7A CN201410858416A CN105049842A CN 105049842 A CN105049842 A CN 105049842A CN 201410858416 A CN201410858416 A CN 201410858416A CN 105049842 A CN105049842 A CN 105049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circle
white
transparent display
pu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84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9842B (zh
Inventor
金载弘
李敦珪
林茂宗
林敬昊
申洪燮
朴善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49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98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8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021/9513Liquid crystal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纯度的说明性定义能够被定义为准确度的程度,通过该准确度观察者和/或用户注意到在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穿透侧的组合图像有多确切。根据本公开,所述纯度是用于评估与由所述观察者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注意到的场景的透明准确度的程度确切地成比例的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所述质量的新的标准。

Description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具体地,针对在显示面板后面具有背景视图的同时提供显示视频信息的透明显示器,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如何通过显示器同时提示背景信息与显示信息的新的标准(或指标、量度、标度)和新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开发了提供包括静止图片、运动图片和/或动画的视频信息的各种平板显示装置以便克服阴极射线管的诸如重量大和体积大的许多缺点。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或LCD)、场发射显示器(或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PDP)和电致发光装置(或EL)。
液晶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广泛地应用在包括便携式装置和/或电视机的各种电器中的代表性平面显示器。然而,这些平板显示器是仅针对显示系统开发的,但是它们不适用各种应用。例如,需要透明显示器,其中当显示器被激活时它将视频信息显示在其屏幕上并且当它不工作时用户能够通过显示面板看见位于显示器后面的任何物体。透明显示器被引入市场,但是针对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标准是不清晰的,使得对于用户和/或消费者来说非常难以判定哪一种显示器适合于他或她的显示环境和/或目的。
详细地,透明显示器在它未被使用时将是玻璃,并且在它被操作时将提示视频信息。在一些情况下,当透明显示器被激活时,用户仅看见由透明显示器提示的视频信息。在其它情况下,即使当透明显示器被操作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显示面板在具有位于显示面板后面的背景的场景的情况下看见视频信息。例如,平视显示器(或HUD)是透明显示器的典型示例。直到现在,透明显示器仅被用在非常昂贵的显示系统在市场中没有价格阻力的情况下被应用的环境中。然而,在包括广告显示器和家用电器的各种领域中对透明显示器的要求正在增加。
图1是例示了使用液晶显示器的透明显示器的结构的立体图。透明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P、光导LG和光源。
液晶显示面板LCDP包括两个偏光片和插入这两个偏光片的液晶面板LCP。液晶面板LCP包括上基板SU、下基板SL和插入这两个基板SU和SL的液晶层LC。在液晶面板LCP的上侧和下侧处,分别布置了上偏光片PU和下偏光片PL。即使图中未示出,在上基板SU和下基板SL的内表面上,多条线和黑底被布置为限定按照矩阵方式布置的多个像素区域,以及用于驱动液晶层LC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此外,包括了用于呈现全彩色图片的滤色器。上偏光片PU被布置在上基板SU的外表面上,并且下偏光片PL被布置在下基板SL的外表面上。
通常,上偏光片PU的光轴与下偏光片PL的光轴垂直,使得能够确切地再现真实黑级别。然而,对于透明显示器,如果上偏光片PU和下偏光片PL被布置为像一般液晶显示器一样,则当它未被激活时,任何光不能够通过液晶显示面板LCDP。上偏光片PU的光轴与下偏光片PL的光轴垂直的情况被称作为“常黑(或NB)模式”,因为它表示在正常条件(不工作)下的黑级别。
对于透明显示器,当液晶显示器面板LCDP未被激活时显示器可以是透明状态。因此,优选的是,用于透明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LCDP按照它在正常条件下表示白级别的“常白(或NW)模式”制造。与常黑模式不同,不能够通过上偏振片PU和下偏振片PL的光轴的平行布置获得常白模式。应该考虑用于液晶面板LCP的液晶层LC的偏振特性。
对于使用扭曲向列模式液晶层的垂直电场型液晶显示器,即使上偏振片PU和下偏振片PL的光轴是垂直的,也能够获得常白模式。相反,对于水平电场型液晶显示器,能够通过使上偏振片PU的光轴与下偏振片PL的光轴垂直来建立常白模式。
在液晶显示面板LCDP下方,布置了光导LG和光源LS。光源LS被布置在光导LG的一个侧面处以提示光导LG中的光。光导LG在光导LG的整个内部空间中扩散来自光源LS的光,并且使光折射到面对着液晶显示面板LCDP的上表面。为此,在光导LG的后表面(或底表面)上,布置了反射图案。具体地,光导LG应该确保透明条件,使得反射图案将是棱镜图案、柱状透镜图案或微透镜图案中的一个。
如以上所提到的,当透明显示器未被激活时,它像玻璃一样在透明条件下。相反,当供应了电力以便用作显示装置时,透明显示器能够在显示器后面具有场景的情况下提示视频信息。
此外,与通常的液晶显示器不同,透明显示器应该包括背光单元从而确保透明特性。因此,不应该在透明显示器中包括用在通常的液晶显示器中以增强背光的亮度的光学片。
在下文中,参照图2和图3,我们将关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透明显示器进行说明。图2是例示了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例示了沿着图2的切割线I-I’的底部发光型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的截面图。根据现有技术的底部发光型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开关薄膜晶体管ST、连接至该开关薄膜晶体管ST的驱动薄膜晶体管DT和连接至该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
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个像素区域包括用于表示视频信息的发光区域LEA和用于穿透或透射背景场景的透明区域TRA。例如,像素区域由扫描线SL、数据线DL和驱动电流线VDD限定,并且像素区域被划分为发光区域LEA和透明区域TRA。此外,像素区域包括不提示用于表示视频信息并且来自背景场景的任何光的非发光区域。
形成了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交叉的开关薄膜晶体管ST。开关薄膜晶体管ST行动以便选择连接至该开关薄膜晶体管ST的像素。开关薄膜晶体管ST包括从扫描线SL分支的栅电极SG、与栅电极SG交叠的半导体沟道层SA、源电极SS和漏电极SD。驱动薄膜晶体管DT行动以便驱动布置在由开关薄膜晶体管ST选择的像素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的阳电极ANO。驱动薄膜晶体管DT包括连接至开关薄膜晶体管ST的漏电极SD的栅电极DG、半导体沟道层DA、连接至驱动电流线VDD的源电极DS、以及漏电极DD。
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漏电极DD连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的阳电极ANO。有机发光层OL被插入在阳电极ANO与阴电极CAT之间。阴电极CAT连接至基极电压(或接地电压)VSS。在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栅电极DG与驱动电流线VDD之间或者在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栅电极DG与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漏电极DD之间布置有存储电容Cst。
鉴于截面结构,在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基板SUB上,分别形成了开关薄膜晶体管ST的栅电极SG和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栅电极DG。在栅电极SG和DG上,沉积了栅绝缘体GI。在与栅电极SG和DG交叠的栅绝缘体GI上,分别形成了半导体层SA和DA。在半导体层SA和DA上,形成了彼此面对和分离的源电极SS和DS以及漏电极SD和DD。开关薄膜晶体管ST的漏电极SD经由穿透栅绝缘体GI的漏接触孔DH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栅电极DG。钝化层PAS被沉积在具有开关薄膜晶体管ST和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基板SUB上。
在一些情况下,在钝化层PAS上,还布置了滤色器CF。在这些情况下,优选的是,滤色器CF形成在发光区域LEA内。例如,能够在将稍后形成阳电极ANO情况下形成滤色器CF。为了表示全彩色,滤色器CF可以包括红色颜料、绿色颜料和蓝色颜料中的任何一种。包括红色滤色器R、绿色滤色器G和蓝色滤色器B的滤色器CF集合按照矩阵方式排列。
如以上所提到的,具有薄膜晶体管ST和DT的基板SUB具有不平表面和水平差,因为存在许多元件。有机发光层OL优选形成在平坦表面上以在有机发光层OL的整个区域上确保均匀发光分布。因此,为了使基板SUB的表面变得平滑,覆盖层OC(或平面层)被沉积在基板SUB上方。
在覆盖层OC上,形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的阳电极ANO。这里,阳电极ANO经由形成在覆盖层OC和钝化层PAS处的接触孔连接至驱动薄膜晶体管DT的漏电极DD。具体地,优选的是,阳电极ANO形成在发光区域LEA内。发光区域LEA和透明区域TRA的比未被限制地限制。能够根据针对显示器的亮度和显示的目的的规格在各种比值当中进行选择。
对于表示全彩色的底部发射型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情况,阳电极包括诸如铟锡氧化物(或ITO)或铟锌氧化物(或IZO)的透明导电材料。堤BN形成在具有阳电极ANO的基板SUB上。优选的是,堤BN使发光区域LEA和透明区域TRA分离并且具有分别暴露各个区域的孔径。如果需要,堤BN具有暴露发光区域LEA和透明区域TRA的一个孔径。另外,堤BN具有用于暴露发光区域LEA而不暴露透明区域TRA的图案。阳电极ANO通过堤BN的暴露部分将是实际发光区域。
在从堤BN暴露发光区域LEA的阳电极ANO的基板SUB的表面上,形成了有机发光层OL。对于滤色器CF被布置在阳电极ANO下方的底部发光型的情况,有机发光层OL可以包括能够产生白色的有机材料。在有机发光层OL上,形成了阴电极CAT。随后,形成了包括阳电极ANO、有机发光层OL和阴电极CAT并且由驱动薄膜晶体管DT驱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
具有以上所提到的结构的透明显示器在它未被激活时像透明玻璃,使得背景场景能够由位于显示器前面的用户示出。当用户可以接通显示器时,用户能够看见具有背景场景或没有背景场景的视频信息。这可以适用各种应用。
透明显示器应该具有用于提示视频信息的高质量和用于经由通过显示面板来提供背景场景的高视觉质量的良好特性。然而,在本领域市场中未清楚地定义用于判定透明显示器的视觉质量和/或特性的标准(或指标、量度、标度或计量)。直到现在,采用针对像原玻璃这样的透明基板的测量标准,评估了透明显示器的质量。例如,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透明基板的标准是雾度或透明度。
意指光的扩散度的雾度被定义为透射光的百分比,该透射光被散射使得其方向与入射光束的方向偏离超过指定角度(ASTMD1003)。在该测试方法中,指定角度是2.5°(0.044rad)。图4是例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测量雾度的方法的示意图。从光源LS照射的光IL在通过透明显示器TS之后经由入口ETR进入到测量仪器HMD中。这里,通过透明显示器TS的光TL被散射。雾度测量仪器HMD能够测量来自出口EXT的光,其中测量光围绕光入射轴在指定角度(2.5°)内。使用如图4所示的仪器,分别测量了通过透明显示器TS并且在入口ETR处测量到的光的总量Tt和在出口EXT处在指定角度(2.5°)内传播的光的部分量Td。然后,通过下式1计算雾度:
[式1]
Haze = T d Tt × 100 ( % )
透明度被定义为透射图像形成光的能力,与其规则透射率相关(ASTMD1746-03),并且能够在利用对比度调制测量在特定角度2.5°内通过的光与通过环图案的整个透射光的比时被获得。图5是例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测量透明度的方法的示意图。光IL从光源LS照射。照射光TL使用透明度测量仪器CMD来测量。将环图案CP布置在透明度测量仪器CMD的出口EXT处并且测量光的量,能够计算透明度。如图5所示,测量了通过环图案RS的光量IR和通过中心圆图案CS的光量IC,并且然后通过下式2计算透明度:
[式2]
Clarity = I C - I R I C + I R × 100 ( % )
然而,这些值不能够确切地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例如,具有雾度或透明度的高值的透明显示器与具有雾度或透明度的较低值的透明显示器相比具有劣化的质量。
如以上所提到的,至少在透明显示器的一个表面上(为了确保透明特性),即使它们未示出,也形成了构造像素的各种元件。因此,当来自背景场景的光正通过透明显示面板时,这些光通过各种元件而具有各种光学效果。例如,来自透明显示器的后表面的入射光可能在这些光通过透明显示面板期间被折射、反射和/或吸收。此外,因为各种元件具有微小图案,所以这些图案作为狭缝,使得出现了诸如衍射和/或散射的各种光学现象。
与透明液晶显示器不同,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在透明区域TRA中没有透明电极,使得背景光可能不被元件衍射和/或折射。结果,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比液晶显示器有更好的透明质量。然而,存在布置在这些透明区域TRA之间的线。具体地,对于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可能有的高分辨率,背景光可以被显示元件容易地衍射和/或折射,使得透明质量可能降低。
雾度和透明度是针对原玻璃的评估标准。因此,它们不适合于评估在其中布置有各种透明元件的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特性。因此,任何现有标准不能够确切地或正确地判定透明显示器的质量,并且不存在用于评价透明显示质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提到的缺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系统和一种用于测量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方法。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测量特性与由用户评估的透明显示器的实际质量成比例的新的标准。本公开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测量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系统,以及一种用于测量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背景,该背景表示全白图案、全黑图案和圆白图案中的任一个;光检测器,该光检测器被布置为与所述背景相隔第一距离以用于测量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的亮度;以及圆透明图案,该圆透明图案被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以使来自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中的至少一个的光通过,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器被放置在所述背景与所述光检测器之间,并位于与所述光检测器相隔第二距离的位置处,其中,利用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所述全白图案的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圆白亮度来通过下式1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纯度(purity):
(式1)
Purity ( % ) = L CW - L FK L FW - L FK × 100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并且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是1.5m并且所述第二距离是0.5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白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和全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且具有全黑级别的环境(ambient),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m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透明图案包括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白级别的圆图案和围绕该圆图案并且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黑级别的环境,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直径被选择为该第二直径基于相隔1.5m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并且该第二直径覆盖包括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至少500个像素的区域的一个条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白图案具有与所述光检测器的接收透镜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所述圆白图案的中心、所述圆透明图案的中心和所述接收透镜的中心被对准到直线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景还表示圆黑图案,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通过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的所述圆透明图案的该圆黑图案的亮度,其中,利用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该圆黑图案的圆黑亮度来通过下式计算所述纯度的标准:
Criteria = | L FW - L CW | - | L FK - L CK | | L FW - L CW | × 100 ≤ 2 ( % )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并且LCK意指所述圆黑亮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黑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全黑级别的圆图案和全白级别的环境,并且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m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在没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所述全白图案的基准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基准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基准圆白亮度,通过下式2计算基准纯度:
(式2)
P ref = L CW , w / o - L FK , w / o L FW , w / o - L FK , w / o
这里,LFW,w/o意指所述基准全白亮度,LFK,w/o意指所述基准全黑亮度,并且LCW,w/o意指所述基准圆白亮度。
通过式1计算的所述纯度被判定为测量纯度,并且利用所述基准纯度和所述测量纯度来通过下式3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新的纯度:
(式3)
Purity ( % ) = P exp P ref × 100
这里,Pexp意指所述测量纯度,并且Pref意指所述基准纯度。
此外,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被构造为表示全白图案、全黑图案和圆白图案中的任一个的背景以及与所述背景相隔第一距离的光检测器,并且将所述圆白图案的中心和所述光检测器的接收透镜的中心对准到对准轴上;将所述透明显示器放置在所述背景与所述光检测器之间并且放置在与所述光检测器相隔第二距离的位置处;将圆透明图案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的中心上,并且将所述圆透明图案的中心对准到所述对准轴上;测量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表示在所述背景上的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的亮度;并且基于所述全白图案的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圆白亮度来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纯度,其中,通过下式1计算所述纯度:
(式1)
Purity ( % ) = L CW - L FK L FW - L FK × 100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并且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是1.5m并且所述第二距离是0.5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圆白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和全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且具有全黑级别的环境,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m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所述圆透明图案包括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白级别的圆图案和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黑级别的围绕该圆图案的环境,并且所述第二直径被选择为该第二直径基于相隔1.5m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并且该第二直径覆盖包括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至少500个像素的区域的一个条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测量亮度下,所述背景还表示圆黑图案,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通过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的所述圆透明图案的该圆黑图案的亮度;并且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所述圆黑图案的所述圆黑亮度来计算所述纯度的标准;以及当满足所述标准时评估计算纯度被判定为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纯度的容许误差,并且当不满足所述标准时重复使所述对准轴对准,通过下式计算所述标准:
Criteria = | L FW - L CW | - | L FK - L CK | | L FW - L CW | × 100 ≤ 2 ( % )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并且LCK意指所述圆黑亮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所述背景和所述光检测器与放置所述透明显示器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没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测量所述全白图案的基准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基准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基准圆白亮度;并且通过式2来计算所述背景的基准纯度:
(式2)
P ref = L CW , w / o - L FK , w / o L FW , w / o - L FK , w / o
这里,LFW,w/o意指所述基准全白亮度,LFK,w/o意指所述基准全黑亮度,并且LCW,w/o意指所述基准圆白亮度。
通过式1计算的纯度被判定为测量纯度,并且透明显示器的新的纯度通过下式3来计算:
(式3)
Purity ( % ) = P exp P ref × 100
这里,Pexp意指所述测量纯度,并且Pref意指所述基准纯度。
本公开提出了用于考虑到由形成在透明显示器中的透明电极所衍射和散射的光的量来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纯度)的新的标准。根据本公开,所述纯度是用于评估与透明特性对由观察者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注意到的场景的程度确切地成比例的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所述纯度是评估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通过该新的标准确切地定义了背景场景如何被观察者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看见。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评估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所述纯度的系统和一种用于评估所述纯度的方法。根据本公开,与雾度和透明度不同,能够确切地评估如何注意到受所述透明显示器影响的背景场景的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是例示了使用液晶显示器的透明显示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了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例示了沿着图2的切割线I-I’的底部发光型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4是例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测量雾度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例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用于测量透明度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系统中的代表性图案的发光的图。
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示例性系统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我们将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详细描述中自始至终标明相同的元件。然而,本公开不受这些实施方式限制,而是能够被应用于各种改变或修改而不改变技术精神。在以下实施方式中,通过考虑便于说明来选择元件的名称,使得它们可以不同于实际名称。
本公开提出了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纯度)。纯度的说明性定义能够被定义为准确度的程度,通过该准确度观察者和/或用户注意到在透明显示器的穿透侧的组合图像有多确切。
为了将描述性定义转换成目标数值,需要纯度的数学定义。纯度的数学定义可以通过考虑背景的黑色亮度作为通过衍射和散射改变的辉度(或亮度)与通过透明显示器的最大亮度的比。这被定义为下式3:
[式3]
Purity ( Clarity ; % ) = L ( Brightness ) pattern - pas sin g L ( Brightness ) total - pas sin g × 100
这里,“L(Brightness)total-passing”是考虑到背景的黑色亮度通过透明显示器的背景的最大亮度。它还意指基准辉度或基准亮度。此外,“L(Brightness)total-passing”是通过衍射和/或散射影响的改变亮度。它还意指通过光通过最小图案的衍射和散射的“改变亮度”。
现在,重要的是如何测量上式3中所需要的“基准亮度”和“改变亮度”。在下文中,参照图6,我们将关于用于测量纯度(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和系统进行说明。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系统的示意图。
参照图6,背景BG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1.5m(光学测量方法中的标准距离)。在观察者的位置处,定位了亮度检测器LMD。透明显示器TS被布置在透明显示器TS与亮度检测器LMD之间。具体地,透明显示器TS被定位为与亮度检测器LMD相隔0.5m。通过考虑用于应用观察者用来看见背景BG的场景和表示在透明显示器上的图像的透明显示器的代表性环境,并且通过考虑在测量光学特性时使用的一般条件和标准条件来判定这些位置设定。
在背景BG处,选择性地布置了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全黑图案FK中的任一个。这里,圆白图案CW是具有纯白级别的一个小圆形成在具有纯黑级别的背景中心的图案。此外,圆黑图案CK是具有纯黑级别的一个小圆形成在具有纯白级别的背景中心的图案。
圆白图案CW和圆黑图案CK的尺寸基于与这些图案间隔开1.5m的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与0.2°的高度对应。此外,优选的是,这些图案具有与接收透镜AP的孔径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通过考虑到通过环境光对从圆图案进入到光检测器LMD中的光的干扰和影响被最小化来判定这些条件。
通过考虑到人能够从1.5m距离确切地识别字符或符号的最小要求高度是0.21°来选择圆图案的0.2°的尺寸。优选的是,圆图案的尺寸和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孔径是大约12.5mm直径。
此外,圆透明图案CTP被表示在布置在背景BG与光检测器LMD之间的透明显示器TS上。该圆透明图案CTP是具有最大白级别的圆透明图案CTP被布置在透明显示器的具有最大黑级别的背景中心的图案。优选的是,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点与圆白图案CW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点和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点对准。
另外,圆透明图案CTP优选地具有与从点1.5m距离起1°的高度对应的直径。这里,高度1°被选择为圆透明图案CTP的圆区域包括大约500个像素。因此,不需要圆透明图案CTP的直径为正好1°。而是,它将满足至少500个像素被包括在圆透明图案CTP的区域中并且它大于圆白图案CW和圆黑图案CK的尺寸。为了使通过围绕圆透明图案CTP的环境区域的干扰最小化,优选的是,围绕圆透明图案CTP的背景具有透明显示器能够表示的最大黑级别。
本公开涉及用于评估识别通过透明显示器TS到观察者的背景BG的场景有多好的系统。因此,重要的是,在测量纯度时应该使通过环境光的干扰最小化。优选的是,背景BG的整个尺寸比透明显示器TS的尺寸大得多。不要求设定背景BG的尺寸与透明显示器TS的尺寸之间的特定合理关系。优选的是,背景BG的尺寸是透明显示器TS的尺寸的至少两倍。
利用图6所示的系统,全白图案FW被表示在背景BG上,并且通过光检测器LMD测量辉度(或亮度)。这个值被设定为全白亮度LFW。然后,全黑图案FK被表示在背景BG上并且通过光检测器LMD测量亮度。这个值被设定为全黑亮度LFW。接下来,圆白图案CW被布置在背景BG处,并且通过光检测器LMD测量亮度。这个值被设定为圆白亮度LCW。最后,圆黑图案CK被布置在背景BG处,并且通过光检测器LMD测量亮度。这个值被设定为圆黑亮度LCW。这些测量亮度像图7所示的那样组成。图7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系统中的代表性图案的亮度的图。
参照图7,“基准亮度Lref”是“全白亮度LFW”与“全黑亮度LFK”之间的差,即,LFW-LFK。基于“基准亮度”,“圆白亮度LCW”与“全黑亮度LFK”之间的差是通过衍射和散射的“圆黑图案CK的改变亮度Laperture,CK”。另外,“全白亮度LFW”与“圆黑亮度LCK”之间的差是通过衍射和散射的“圆白图案CW的改变亮度Laperture,CW”。
在式3的情况下使用这四个亮度,纯度能够被定义为下式4:
[式4]
Purity ( % ) = L aperture L ref . × 100 = L CW - L FK L FW - L FK × 100
这里,LCW意指圆白亮度,LFK意指全黑亮度,并且LFW意指全白亮度。
至于另一表达式,纯度能够被定义为下式5:
[式5]
Purity ( % ) = ( 1 - Δ L W L ref . ) × 100 = ( 1 - L FW - L CW L FW - L FK ) × 100
这里,ΔLW意指作为全白亮度LFW与圆白亮度LCW之间的差(绝对值)的通过衍射和散射的失真亮度。另外,LCW意指圆白亮度,LFK意指全黑亮度,并且LFW意指全白亮度。
作为来自圆白图案CW的光通过透明显示器的失真亮度的“全白亮度LFW”与“圆白亮度LCW”之间的差能够被定义为ΔLW。作为来自圆黑图案CK的光通过透明显示器的失真亮度的“全黑亮度LFK”与“圆黑亮度LCK”之间的差(绝对值)能够被表示为ΔLK。这里,对于相同的透明显示器,该失真亮度应该是相同的值。也就是说,理想地,ΔLW应该与ΔLK相同。
为了使ΔLW与ΔLK相同,应该在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上使圆图案在背景BG中的中心确切地对准。实际上,在图6所说明的系统和方法中,利用四个测量亮度,当ΔLW与ΔLK之间的差小于2%的容差时,那么正确地执行了纯度的测量。也就是说,测量值是可靠的。
换句话说,当满足下式6时,测量系统被正确地对准,并且测量误差在容许误差(容差)内:
[式6]
Criteria = Δ L W - ΔL K ΔL W × 100 = | L FW - L CW | - | L FK - L CK | | L FW - L CW | ≤ 2 ( % )
这里,ΔLW意指全白亮度LFW与圆白亮度LCW之间的绝对差,ΔLK意指全黑亮度LFK与圆黑亮度LCK之间的绝对差,LFW意指全白亮度,LFK意指全黑亮度,LCW意指圆白亮度,并且LCK意指圆黑亮度。
使用纯度(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能够随着观察者识别而非常确切地评估与背景场景的实际透明度和亮度成比例的值。更具体地,根据现有技术,即使两个透明显示器具有相同的透明度值,观察者通过这两个透明显示器对背景的识别也由于雾度值的较小的差而是非常不同的。根据本公开,我们发现纯度值在这两个透明显示器之间是非常不同的。在其它情况下,对于透明度彼此相似的两个透明显示器,观察者对具有更好雾度值的一个显示器的识别比具有更坏雾度值的另一个显示器的识别差。在那种情况下,根据本公开,我们发现纯度值与观察者的识别的程度成比例。
也就是说,不可能利用透明度和/或雾度来得到客观且确切的评估。能够为透明显示器的质量提供客观且确切的评估标准。
在下文中,参照图8,我们将关于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详细方法进行说明。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的流程图。
当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全黑图案FK中的任一个被选择性地表示时,背景BG被放置。光检测器LMD被放置在与背景BG间隔开1.5m的位置处。(参照S110)
通过在安装背景BG和光检测器LMD时针对测量使用适当地设计的转角(zig),能够使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在测量系统被设计为便携式系统的情况下,用于使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的步骤使用特定对准装置。(参照S111)
在图8中,可能需要或不需要S111的步骤,使得它被示出为虚线。
透明显示器TS被放置在背景BG与光检测器LMD之间。具体地,透明显示器TS位于与光检测器LMD间隔开0.5m的位置处。(参照S120)
因为透明显示器TS可以具有各种尺寸,所以即使使用转角,也可能难以仅通过安装透明显示器TS来确切地使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与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对准并且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
当安装透明显示器TS时,优选的是,对准被正确地执行。例如,能够使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点来执行对准处理。然而,使用显示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的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点来执行对准处理可能是更准确的。例如,在圆透明图案CTP被表示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处之后,然后能够通过在透明显示器TS上移动圆透明图案CTP来使用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点执行对准处理。可能存在用于进行对准处理的各种方法。稍后将对一个详细方法进行说明。(参照S130)
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处显示圆透明图案CTP。在背景BG上依次显示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或全黑图案FK。使用光检测器LMD,测量了这些图案的各个亮度。也就是说,测量值是全白亮度LFW、全黑亮度LFK、圆白亮度LCW和圆黑亮度LCK。(参照S140)
使用式4和式5,可以计算纯度。(参照S150)
此外,使用式6,评估了步骤S150中获得的纯度的测量误差是否在容许误差内。当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以外时,可能意味着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与布置在背景BG处的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不对准并且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不对准。在那种情况下,回到步骤S130,重复透明显示器TS的对准处理,直到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内为止(根据式6)。(参照S160)
当在步骤S160处得到的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内时,透明显示器TS的纯度被判定为步骤S150中的计算值。(参照S170)
在本公开的说明中,需要包括使用式6的误差评估步骤。然而,当测量系统确保了对准容许误差时,能够省略该误差评估步骤。在透明显示器的实际制造处理中,在质量确认步骤处测量纯度。在那种情况下,重复地检查具有相同尺寸的多个透明显示器TS。在那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当对于制造系统执行了周期性检查时,执行容许误差评估处理。
直到现在,说明基于布置在背景BG处的图案具有纯全灰度级别并且亮度与这些灰度对应的条件。也就是说,全白图案具有100%亮度而全黑图案具有0%亮度。对于圆白图案,环境具有0%的全黑亮度而圆图案具有100%亮度。另外,对于圆黑图案,环境具有100%全黑亮度而圆图案具有0%亮度。
在那种情况下,应该将背景BG制备为标准化图案。当未制备标准化图案时,不能够将测量纯度判定为纯度的确切值。例如,当满足标准的背景BG的尺寸是20英寸并且透明显示器TS的尺寸大于40英寸时,难以测量到正确的纯度值。在那种情况下,应该制备适当尺寸的标准背景BG。为了制备新的标准背景并且评估背景BG是否满足标准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因此,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我们提出了用于即使布置在背景BG处的图案不满足纯全灰度级别也确切地测量纯度的方法。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纯度测量系统具有以上所提到的系统的相同结构。差异是当图案被布置在背景BG处时白级别可能不是100%和/或黑级别可能不是0%。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安装背景BG和光检测器LMD之后,在安装透明显示器TS之前,首先测量基准亮度Lref。为了测量基准亮度Lref,在没有透明显示器TS的情况下,依次布置了全白图案FW、全黑图案FK、圆白图案CW和圆黑图案CK。然后,在没有透明显示器TS的情况下,测量了这些图案的包括基准全白亮度LFW,w/o、基准全黑亮度LFK,w/o、基准圆白亮度LCW,w/o和基准圆黑亮度LCK,w/o的亮度。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测量基准圆黑亮度LCK,w/o。这里,“w/o”意指不安装透明显示器TS的条件。然后,能够像下式7那样获得基准纯度Pref
[式7]
P ref = L CW , w / o - L FK , w / o L FW , w / o - L FK , w / o
这里,LFW,w/o意指基准全白亮度,LFK,w/o意指基准全黑亮度,并且LCW,w/o意指基准圆白亮度。
此后,在背景BG与光检测器LMD之间安装透明显示器TS,计算测量纯度Pexp。如以上所提到的,全白图案FW、全黑图案FK、圆白图案CW和圆黑图案CK被显示在背景BG上,分别测量了包括全白亮度LFW,w/、全黑亮度LFK,w/、圆白亮度LCW,w/和圆黑亮度LCK,w/的亮度。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不测量圆黑亮度LFK,w/。这里,“w/”意指安装了透明显示器TS的条件。然后,能够使用背景BG像下式8那样获得测量纯度Pexp
[式8]
P exp = L CW , w / - L FK , w / L FW , w / - L FK , w /
这里,LFW,w/意指透明显示器TS的测量全白亮度,LFK,w/意指透明显示器TS的测量全黑亮度,并且LCW,w/意指透明显示器TS的测量圆白亮度。
在本公开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不同,不能够将测量纯度判定为透明显示器的纯度。原因是不通过考虑背景获得测量纯度。因此,在考虑背景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正确纯度。也就是说,使用基准纯度Pref和测量纯度Pexp,能够像下式9那样获得纯度:
[式9]
Purity ( % ) = P exp P ref × 100
这里,Pref意指在没有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的基准纯度,并且Pexp意指在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的测量纯度。
在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我们提出了用于当显示在背景BG上的图案不具有纯全灰度级别时测量纯度的方法。例如,当使用诸如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或等离子体显示器的平板显示器来构造背景时,表示在该平板显示器上的图案的灰度不符合标准灰度。在那种情况下,如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优选的是,通过使用基准纯度和测量纯度来判定纯度。
在下文中,参照图9,我们将详细地关于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纯度的方法进行说明。图9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纯度(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新的标准)的方法的流程图。
背景BG被放置为用于选择性地显示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全黑图案FK中的任一个。光检测器LMD被放置在与背景BG相隔1.5m的位置处。(参照图9中的S210)
通过在安装背景BG和光检测器LMD时针对测量使用适当地设计的转角,能够使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在测量系统被设计为便携式系统的情况下,用于使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的步骤使用特定对准装置。(参照S211)
在图9中,可能需要或不需要S211的步骤,使得它被示出为虚线。
在背景BG上,依次显示了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或全黑图案FK。各个图案的各个亮度使用光检测器LMD来测量。也就是说,测量了基准全白亮度LFW,w/o、基准全黑亮度LFK,w/o、基准圆白亮度LCW,w/o和基准圆黑亮度LCK,w/o。(参照S215)
使用式7,计算了基准纯度Pref。(参照S217)
透明显示器TS被放置在背景BG与光检测器LMD之间。具体地,透明显示器TS位于与光检测器LMD间隔开0.5m的位置处。(参照S220)
因为透明显示器TS可以具有各种尺寸,所以即使使用转角,也可能难以仅通过安装透明显示器TS来确切地使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与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对准并且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对准。
当安装透明显示器TS时,优选的是,对准被正确地执行。例如,能够使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点来执行对准处理。然而,使用显示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的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点来执行对准处理可能是更准确的。例如,在圆透明图案CTP被表示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之后,然后能够通过在透明显示器TS上移动圆透明图案CTP来使用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点执行对准处理。可能存在用于进行对准处理的各种方法。稍后将对一个详细方法进行说明。(参照S230)
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显示圆透明图案CTP。在背景BG上依次显示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或全黑图案FK。使用光检测器LMD,测量这些图案的各个亮度。也就是说,测量值是测量全白亮度LFW,w/、测量全黑亮度LFK,w/、测量圆白亮度LCW,w/和测量圆黑亮度LCK,w/。(参照S240)
使用式8,可以计算测量纯度Pexp。(参照S250)
此外,使用式6,评估了步骤S250中获得的纯度的测量误差是否在容许误差内。当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以外时,可能意味着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与布置在背景BG处的圆白图案CW和/或圆黑图案CK的中心不对准并且与光检测器LMD的接收透镜AP的中心不对准。在那种情况下,回到步骤S230,重复透明显示器TS的对准处理,直到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内为止(根据式6)。(参照S260)
当在步骤S260处得到的误差评估结果在容许误差内时,将步骤S250中获得的测量纯度Pexp和步骤S217中获得的基准纯度Pref代入到式9中,判定透明显示器TS的纯度。(参照S270)
在下文中,参照图10,我们将关于根据本公开的用于确保纯度的测量的准确度的对准方法进行说明。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示例性系统的立体图。虽然图6是例示了用于测量纯度的系统的示意图,但是图10是例示了用于测量纯度的示例性系统的图。测量系统和对准处理不受本实施方式限制。
用于安装背景BG的背景转角BZ可以位于一点处。可以在背景转角BZ处安装被构造为表示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全黑图案FK中的任一个的显示器。可以在背景转角BZ处选择性地安装具有全白图案FW、圆白图案CW、圆黑图案CK和全黑图案FK中的任一个的任一个面板或片。例如,背景转角BZ可以包括用于组装和/或拆卸面板或片的第一保持装置HM1。此外,背景转角BZ可以包括用于系统中的对准的第一对准装置AM1。例如,第一对准装置AM1可以包括具有‘+’形状的第一对准标记MK1和/或用于识别第一对准标记MK1的第一检测器DT1。
在与背景转角BZ相隔1.5m的位置处,放置了用于安装光检测器LMD的光检测器转角LZ。光检测器转角LZ可以包括第二对准装置AM2和用于安装光检测器LMD的第二保持装置HM2。第二对准装置AM2可以包括用于识别第一对准装置AM1的第一对准标记MK1的第二检测器DT2。另外,第二对准装置AM2可以包括能够由对准装置AM1的第一检测器DT1识别的第二对准标记MK2。
使用分别包括在背景转角BZ和光检测器转角LZ中的第一对准装置AM1和第二对准装置AM2,背景BG的中心与光检测器LMD的透镜的中心对准。在将背景转角BZ和光检测器转角LZ定位在这些位置处并且使第一对准装置AM1与第二对准装置AM2对准之后,背景BG被设定在背景转角BZ上并且光检测器LMD被设定在光检测器转角LZ上。然后,背景BG自动地与光检测器LMD对准。也就是说,建立了用于测量纯度的系统的对准轴。
透明显示器转角TZ被放置在背景转角BZ与光检测器转角LZ之间。具体地,透明显示器转角TZ位于与光检测器转角LZ相隔0.5m的位置处。透明显示器转角TZ可以包括用于组装和/或拆卸透明显示器TS的第三保持装置HM3。优先的是,根据本公开的用于测量纯度的系统能够测量各种尺寸的透明显示器TS。因此,优先的是,透明显示器转角TZ的第三保持装置HM3可以被构造为保持各种尺寸的透明显示器TS。
由于透明显示器TS的尺寸是不固定的,所以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点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能够将各种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点的水平位置设定在已知点上。能够在背景BG或光检测器LMD的中心点的水平坐标上设定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点的水平坐标。因此,透明显示器转角TZ可以包括用于使透明显示器转角TZ对准的第三对准装置AM3。例如,第三对准装置AM3可以具有用于识别第一对准标记MK1的第三检测器DT3和用于识别第二对准标记MK2的第四检测器DT4。因为可以变化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的垂直坐标,所以优选的是,透明显示器转角TZ可以包括用于控制透明显示器TS的高度的调节器ADJ。
在将透明显示器TS安装在透明显示器转角TZ上之后,圆透明图案CTP被显示在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上。为此,计算机COM可以连接至透明显示器TS以便提示与圆透明图案CTP对应的显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COM可以具有用于调节圆透明图案CTP在透明显示器TS上的位置的程序。此外,可以包括用于确认圆透明图案CTP在透明显示器TS上的位置的监视器MON。通过监视器MON来观察圆透明图案CTP,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位置能够被控制和/或调节为被对准到透明显示器TS的中心上。
可能存在用于调节透明显示器TS的高度的许多方法。对于一个简单示例,激光(LASER)工具被安装在背景BG的中心(或背景BG的图案的中心)并且激光束被照射到透明显示器TS。然后,能够检查圆透明图案CTP的中心是否被对准到背景BG的中心(或系统的对准轴)上。当然,即使存在许多其它方法,这里我们也将不说明。
改变背景BG上的图案并且测量各个亮度,能够通过式6来计算误差。当误差在容许误差范围以外时,应该改变圆透明图案CTP的位置以便被确切地对准到系统的对准轴上。
对于透明显示器TS的对角尺寸小于10英寸的情况,能够通过对透明显示器TS的一个中心部分进行测量来获得纯度。然而,对于透明显示器TS的对角尺寸大于50英寸的情况,需要检查和/或评估透明显示器TS的整个表面上方的各种位置上的纯度是相同的或相似的。为此,应该在透明显示器TS上方移动圆透明图案CTP,并且应该将圆透明图案CTP的移动中心点重新对准到系统的对准轴上。此后反复地判定纯度。
直到现在,我们将利用简单模型关于测量系统和对准处理进行说明。然而,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建立用于更容易、迅速且确切地评估和/或测量纯度的自动系统。
虽然已经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必要特征的情况下按照其它特定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应该注意,以上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中仅是例示性的,并且将不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本发明的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详细描述来限定。在权利要求的意义和范围内做出的所有改变或修改或它们的等同物应该被解释为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051467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如同在本文中充分阐述一样。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背景,该背景表示全白图案、全黑图案和圆白图案中的任一个;
光检测器,该光检测器被布置为与所述背景相隔第一距离以用于测量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的亮度;以及
圆透明图案,该圆透明图案被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以传递来自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中的至少一个的光,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器被放置在所述背景与所述光检测器之间并且位于与所述光检测器相隔第二距离的位置处,
其中,利用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所述全白图案的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圆白亮度来通过下式1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纯度:
(式1)
Purity ( % ) = L CW - L FK L FW - L FK × 100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并且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1.5米并且所述第二距离是0.5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白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和全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具有全黑级别的环境,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米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透明图案包括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黑级别的环境,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直径被选择为所述第二直径基于相隔1.5米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并且所述第二直径覆盖包括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至少500个像素的区域的一个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白图案具有与所述光检测器的接收透镜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且
所述圆白图案的中心、所述圆透明图案的中心和所述接收透镜的中心被对准到一个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背景还表示圆黑图案,
其中,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通过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的所述圆透明图案的所述圆黑图案的亮度,
其中,利用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所述圆黑图案的所述圆黑亮度来通过下式计算所述纯度的标准:
Criteria = | L FW - L CW | - | L FK - L CK | | L FW - L CW | × 100 ≤ 2 ( % )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并且LCK意指所述圆黑亮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黑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全黑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全白级别的环境,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米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在没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所述全白图案的基准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基准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基准圆白亮度,
其中,通过下式2计算基准纯度:
(式2)
P ref = L CW , w / o - L FK , w / o L FW , w / o - L FK , w / o
这里,LFW,w/o意指所述基准全白亮度,LFK,w/o意指所述基准全黑亮度,并且LCW,w/o意指所述基准圆白亮度,
其中,由所述式1计算的所述纯度被判定为测量纯度,并且
其中,利用所述基准纯度和所述测量纯度来通过下式3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新的纯度:
(式3)
Purity ( % ) = P exp P ref × 100
这里,Pexp意指所述测量纯度,并且Pref意指所述基准纯度。
9.一种用于评估透明显示器的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被构造为表示全白图案、全黑图案和圆白图案中的任一个的背景以及与该背景相隔第一距离的光检测器,并且将所述圆白图案的中心和所述光检测器的接收透镜的中心对准到对准轴上;
将所述透明显示器放置在所述背景与所述光检测器之间并且位于与所述光检测器相隔第二距离的位置处;
将圆透明图案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的中心上,并且将所述圆透明图案的中心对准到所述对准轴上;
测量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表示在所述背景上的所述全白图案、所述全黑图案和所述圆白图案的亮度;以及
基于所述全白图案的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圆白亮度来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纯度,其中,通过下式1计算所述纯度:
(式1)
Purity ( % ) = L CW - L FK L FW - L FK × 100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并且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是1.5米并且所述第二距离是0.5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圆白图案包括具有第一直径和全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具有全黑级别的环境,
其中,所述第一直径基于相隔1.5米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
其中,所述圆透明图案包括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白级别的圆图案以及围绕该圆图案并具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最大黑级别的环境,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直径被选择为所述第二直径基于相隔1.5米的点与0.2°的高度对应并且所述第二直径覆盖包括所述透明显示器的至少500个像素的区域的一个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测量亮度下,所述背景还表示圆黑图案,所述光检测器还测量通过显示在所述透明显示器上的所述圆透明图案的所述圆黑图案的亮度;并且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由所述光检测器测量到的所述圆黑图案的所述圆黑亮度来计算所述纯度的标准;以及
当满足所述标准时评估所计算出的纯度被判定为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所述纯度的容许误差,并且当不满足所述标准时重复使所述对准轴对准,
其中,通过下式计算所述标准:
Criteria = | L FW - L CW | - | L FK - L CK | | L FW - L CW | × 100 ≤ 2 ( % )
这里,LFW意指所述全白亮度,LFK意指所述全黑亮度,LCW意指所述圆白亮度,并且LCK意指所述圆黑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设置所述背景和所述光检测器与放置所述透明显示器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没有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情况下,测量所述全白图案的基准全白亮度、所述全黑图案的基准全黑亮度和所述圆白图案的基准圆白亮度;以及
通过式2计算所述背景的基准纯度:
(式2)
P ref = L CW , w / o - L FK , w / o L FW , w / o - L FK , w / o
这里,LFW,w/o意指所述基准全白亮度,LFK,w/o意指所述基准全黑亮度,并且LCW,w/o意指所述基准圆白亮度,
其中,通过所述式1计算出的所述纯度被判定为测量纯度,并且
其中,通过下式3计算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新的纯度:
(式3)
Purity ( % ) = P exp P ref × 100
这里,Pexp意指所述测量纯度,并且Pref意指所述基准纯度。
CN201410858416.7A 2014-04-29 2014-12-24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50498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51467A KR102109663B1 (ko) 2014-04-29 2014-04-29 투명 표시장치의 화질 평가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KR10-2014-0051467 2014-04-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842A true CN105049842A (zh) 2015-11-11
CN105049842B CN105049842B (zh) 2017-12-19

Family

ID=54334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8416.7A Active CN105049842B (zh) 2014-04-29 2014-12-24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09495B2 (zh)
KR (1) KR102109663B1 (zh)
CN (1) CN1050498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1210A1 (en) * 2016-04-18 2018-03-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efficiency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o the incid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893B (zh) * 2017-05-26 2019-09-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量测透明显示器透明效果的方法及系统
KR102572404B1 (ko) * 2018-11-27 2023-08-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3144A1 (en) * 2004-07-29 2006-02-02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LCD device including a reflective film having a convex and concave pattern
CN1912708A (zh) * 2002-04-04 2007-02-14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N102967443A (zh) * 2012-10-26 2013-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357635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4593A (ja) * 1997-03-31 1998-10-13 Komatsu Ltd 液晶パネルの光透過率測定装置
JP3804820B2 (ja) * 1999-12-20 2006-08-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評価装置及びその評価方法
JP4286068B2 (ja) * 2003-06-03 2009-06-24 大塚電子株式会社 画面の動画質評価方法
JP2005148670A (ja) * 2003-11-20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パネルの検査画像作成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外観検査方法及び装置
KR101144185B1 (ko) * 2005-06-29 2012-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화질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JP2007085893A (ja) * 2005-09-22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検査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検査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070056453A (ko) * 2005-11-29 2007-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정패널의 투과율 측정장치
JP4880536B2 (ja) * 2007-07-24 2012-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透過型表示パネルの検査装置、透過型表示パネルの検査方法、透過型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4165753B (zh) * 2014-08-01 2017-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屏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2708A (zh) * 2002-04-04 2007-02-14 索尼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US20060023144A1 (en) * 2004-07-29 2006-02-02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LCD device including a reflective film having a convex and concave pattern
CN103576357A (zh) * 2012-07-24 2014-02-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
CN102967443A (zh) * 2012-10-26 2013-03-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器件测试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1210A1 (en) * 2016-04-18 2018-03-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efficiency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o the incident
US10120217B2 (en) * 2016-04-18 2018-11-0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liquid crystal efficiency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to the incident ligh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08951A1 (en) 2015-10-29
KR20150125070A (ko) 2015-11-09
KR102109663B1 (ko) 2020-05-13
US9709495B2 (en) 2017-07-18
CN105049842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535C (zh) 电光装置、驱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1384948B (zh) 用于测试平板显示器设备的系统及其方法
US9530337B2 (en) Test method and test apparatus for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CN102819147A (zh) 显示装置
US9355591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for degradation of pixel luminance
CN105247607A (zh) 用于测量和修正电子视觉显示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46335A (zh) 有多域单位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及用于制造其的光学掩模
CN105741795A (zh) 显示装置、驱动其的方法以及使其的余像最小化的方法
CN105589224A (zh) 具有测量标记的液晶显示装置、测量密封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05049842A (zh) 评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7702893B (zh) 量测透明显示器透明效果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13406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检测方法
CN106226033B (zh) 检测透光基板透过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5152B (zh) 对称扩散膜及其平面显示器的应用
US20200200817A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
CN102478528A (zh) 一种红外玻璃内部质量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US20170193966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168719B1 (ko) 투명 표시장치의 배경 차단 성능 평가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CN111176038A (zh) 一种可识别外光的显示面板
CN105739162A (zh) 显示装置
TWI238922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device and the defect detection tool used by the same
CN105404032B (zh) 一种用于检测显示装置的色偏状况的方法
US2007013268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apable of easily adjusting grayscale voltage
Kimmel Opt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flexible mobile displays
CN111489656B (zh) 显示装置的对位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