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672B -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9672B
CN105049672B CN201510500489.3A CN201510500489A CN105049672B CN 105049672 B CN105049672 B CN 105049672B CN 201510500489 A CN201510500489 A CN 201510500489A CN 105049672 B CN105049672 B CN 105049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ar
difference signal
signals
lumi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004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9672A (zh
Inventor
崔瑞永
李皓荣
金允泰
朴斗植
洪智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49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9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9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68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ntrolling the amplitude of colour signals, e.g. automatic chroma control circuits
    • H04N9/69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ntrolling the amplitude of colour signals, e.g. automatic chroma control circuits for modifying the colour signals by gamma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7Circuits for processing the brightness signal and the chrominance signa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e.g. adjusting the phase of the brightness signal relative to the colour signal,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gain or differential phase
    • H04N9/78Circuits for processing the brightness signal and the chrominance signa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e.g. adjusting the phase of the brightness signal relative to the colour signal,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gain or differential phase for separating the brightness signal or the chrominance signal from the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 e.g. using comb fil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02Corrections within particular colour systems
    • H04N1/6005Corrections within particular colour systems with luminance or chrominance signals, e.g. LC1C2, HSL or YU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6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r the storage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Details therefor, e.g. coding or decoding means therefor
    • H04N1/646Transmitting or storing colour television type signals, e.g. PAL, Lab; Their conversion into additive or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or vice versa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1/00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11/06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 H04N11/20Conversion of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e.g. convers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tandards
    • H04N11/22Conversion of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e.g. convers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tandards in which simultaneous signals are converted into sequential signals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4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23/88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colour balance, e.g. white-balance circuits or colour temperatur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646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image enhancement, e.g. vertical detail restoration, cross-colour elimination, contour correction, chrominance trappin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7Circuits for processing the brightness signal and the chrominance signal relative to each other, e.g. adjusting the phase of the brightness signal relative to the colour signal, correcting differential gain or differential 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08Suppression of interfering signals at the reproducing side, e.g. noise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并且随后使用非线性XYZ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

Description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9月20日、申请号为201080042084.5、发明名称为“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示例实施例涉及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和方法可维持亮度信号而不管色差信号的改变。
背景技术
亮度信号表示指示无色分量的亮度的信号,色差信号表示指示黄蓝色度分量的相对数量的信号以及指示红绿色度分量的相对数量的信号。当亮度信号包括色差信息而色差信号包括亮度信息时,串扰可存在于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之间。串扰可存在于根据在现有标准(例如,国际电信联盟(ITU)-R BT.709)中定义的方案产生的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之间。串扰的原因可以如下:
首先,不管用于形成特定色温白色的红、绿、蓝(RGB)原色的亮度混合比率是否可需要应用于线性RGB信号,亮度混合比率都被应用于非线性RGB信号。基于产生的非线性RGB信号的总和来产生亮度信号。因此,串扰可存在于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之间。
其次,由于基于非线性RGB信号与基于非线性RGB信号的总和产生的亮度信号之间的差来产生色差信号,因此串扰可存在于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之间。
因此,具有相同亮度的两种颜色可具有不同的亮度信号。亮度和亮度信号差可具有取决于颜色的依赖特性。
发明内容
可通过提供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设备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设备包括:亮度信号产生器,使用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之一来产生亮度信号A;色差信号产生器,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可通过提供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非线性Y信号以及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中的一个来产生亮度信号A;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可通过提供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设备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设备包括: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使用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亮度信号转换器,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RGB信号转换器,将线性R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GB信号;色差信号产生器,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中的一个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和非线性RGB信号之一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
可通过提供一种处理视频信号的设备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设备包括:亮度信号转换器,将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非线性信号产生器,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来产生非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RGB信号转换器,将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转换为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线性信号;线性RGB信号产生器,使用线性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线性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的完整集合。
可通过提供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将线性R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GB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中的一个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和非线性RGB信号之一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
可通过提供一种处理视频信号的方法来实现前述和/或其他方面,该方法包括: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将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来产生非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将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转换为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线性信号;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线性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线性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
示例实施例可包括这样一种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即使由于为了减小色差信息量的子采样造成色差信号改变,该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也可产生具有亮度信号的视频信号。
示例性实施例还可包括这样一种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该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可通过分离XYZ信号来产生具有最大解相关特性的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在XYZ信号中,响应于视觉波长带的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反映人类的视觉敏感特性。
示例性实施例还可包括这样一种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该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随后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包括控制至少一个处理装置执行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至少一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实施例另外的方面,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公开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的示例;
图2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彩色匹配函数的示例;
图3示出图1的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的配置;
图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Y信号和X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图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X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图6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Y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图7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当使用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来改变色差信号时在亮度信息不存在显著改变的情况;
图8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
图9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的配置;
图10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第一示例;
图1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第二示例;
图12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的配置;
图13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结果图像的第一示例;
图1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结果图像的第二示例;
图1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在视频信号产生设备中执行的子采样的示例;
图16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
图17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理视频信号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实施例进行详细参考,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标识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公开。
图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100的示例。
参照图1,视频信号产生设备100可包括图像捕获单元110、色彩信号产生器120、非线性信号转换器130、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数字化单元150和压缩单元160。
图像捕获单元110可捕获图像,并输出关于捕获的图像的红、绿、蓝(RGB)信号。
色彩信号产生器120可使用彩色匹配函数将RGB信号转换为XYZ信号,并输出转换为XYZ信号的色彩信号。特别地,色彩信号产生器120可输出从彩色匹配函数计算的三色值XYZ信号,该彩色匹配函数在RGB信号中反映人类对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的敏感特性。例如,如图2所示,色彩信号产生器120可通过在波长区域中使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31彩色匹配函数区分RGB信号来计算XYZ信号。
非线性信号转换器130可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特别地,非线性信号转换器130可通过应用用于将线性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信号的线性非线性信号转换函数来将作为线性信号的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例如,非线性信号转换器130可通过归一化来将YZ信号转换为XrYrZr信号,并且可使用由等式1表达的函数来将已转换的XrYrZr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r'Yr'Zr'信号。
【等式1】
其中,S表示XrYrZr信号。
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A和色差信号。具体地讲,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根据使用非线性XYZ信号得到的亮度/色差(ACYBCRG)信号产生矩阵来产生亮度信号A和色差信号(例如,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这里,黄蓝色差信号CYB表示指示黄色和蓝色之间的相对数量的色差信号,红绿色差信号CRG表示指示红色和绿色之间的相对数量的色差信号。例如,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使用由等式2表达的矩阵来将非线性"Xr'Yr'Zr'信号转换为亮度信号A和色差信号。
[等式2]
图2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彩色匹配函数的示例。
在图2中显示的彩色匹配函数中,当在反映关于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中的每一个的敏感性的曲线X、Y和Z中的X与Y、X与Z以及Y与Z的每一个中的重叠区域比率被计算时,XY:XZ:YZ=1:0.3:0.2。因此,XY信号对显示了最大的重叠区域比率。
图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Y信号和X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图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X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图6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Y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
参照图4至图6,X信号和Y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最大,Y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以及X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彼此类似。例如,X信号和Y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是0.87,Y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是0.50,X信号和Z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是0.56。因此,X信号和Y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在分离X信号和Y信号以及X信号和Z信号以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时可使用以上相关特性。例如,当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时,与分离X信号和Z信号相比,可进一步考虑分离X信号和Y信号。当给定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定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解相关(de-correlation)特性可被最大化。
将参照图3对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的操作进行进一步描述。
数字化单元150可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DADCYBDCRG)数字化,压缩单元160可对数字化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进行压缩。
图3示出图1的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的配置。
参照图3,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包括亮度信号产生器310、色差信号产生器320、相关性系数比较单元330、结果图像产生器340、分析器350和亮度差比较单元360。
亮度信号产生器310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以及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中的一个来产生亮度信号A。例如,由于形成图2的彩色匹配函数中的Y信号的中波长的敏感性具有与光谱光效率函数(photopic spectral luminous efficiency function)类似的特性,因此,亮度信号产生器310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A,亮度信号A可不包括色差信息。
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色差信号可不包括亮度信息。具体地讲,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
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从XY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Y信号并且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具体地讲,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从XY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Y信号并且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不包括与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相关的信息的红绿色差信号CRG
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使给定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值与给定非线性Y(Z)信号的系数值形成相反符号,来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
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并且通过从YZ信号对分离Y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具体地讲,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并且通过从YZ信号对分离Y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不包括与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相关的信息的黄蓝色差信号CYB
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使给定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与给定非线性X(Y)信号的系数值形成相反符号,来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
在无色的情况下,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产生具有色差为“0”的色差信号。
相关性系数比较单元330可将参考值与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行比较。例如,相关性系数比较单元330可确定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或者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是否小于第一参考值(例如,0.2),或者可确定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是否小于第二参考值(例如,0.5)。当对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时,亮度信号可能会失真。在这种情况下,在图像质量上边缘和详细信息可能会丢失,因此亮度信号A和色差信号(例如,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可比两个色差信号(例如,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被更加重要地考虑。
当作为比较的结果,相关性系数大于或等于参考值时,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重新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小化相关性系数以小于参考值。更具体地讲,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小化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特性、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
结果图像产生器340可在对具有小于参考值的相关性系数的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之后通过逆变换处理来产生结果图像。更具体地讲,结果图像产生器340可在对这样的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之后通过逆变换处理来产生结果图像,所述色差信号最小化亮度信号A与色差信号(例如,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每一个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小于参考值并且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例如,当相关性系数被最小化以小于参考值时,结果图像产生器340可执行对将单个色差信号重新分配到16个像素的子采样,并且通过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逆变换为RGB信号的逆变换处理来产生结果图像。具体地讲,可通过将16个像素的色差信号平均化来获得单个色差信号。
分析器350可分析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具体地讲,分析器350可分析与原始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和与结果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之间的差。
图7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当使用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来改变色差信号时在亮度信息不存在显著改变的情况。
参照图7,亮度差比较单元360可基于与原始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710和与结果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720,来比较分析的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例如,亮度差比较单元360可基于亮度信息710和720来确定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是否接近设置值(例如,“0”)。例如,当与原始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710是“23”并且与结果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720也是“23”时,比较结果值是“0”。因此,即使关于结果图像的色差信号存在改变,但是亮度差比较单元360也可验证亮度信号被保持。
相反,当作为比较的结果,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不接近设置值时,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通过使用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解相关特性。例如,当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不接近设置值“0”时,色差信号产生器320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来重新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解相关特性。
当作为比较结果,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几乎不存在或者最小,并且原始图像的亮度几乎类似于结果图像的亮度时,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确定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亮度/色差信号产生矩阵被导出,从而可使用导出的亮度/色差信号产生矩阵来产生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例如,当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接近设置值“0”时,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确定并产生不包括亮度信息的色差信号。
如上所述,亮度/色差信号产生器140可产生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该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最大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并且几乎不具有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因此,与原始图像相关的亮度信息可能几乎没有改变,并且被维持在结果图像中。由于色差信号的改变没有影响亮度信号,因此能够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
图8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
参照图8,在操作81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通过将捕获的图像的RGB信号转换为XYZ信号来产生彩色信号。具体地讲,在操作81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用从彩色匹配函数计算的三色值XYZ信号来产生彩色信号,彩色匹配函数在捕获的图像的RGB信号中反映人类对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的敏感特性。
在操作82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通过应用将线性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信号的函数来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
在操作83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中的一个来产生亮度信号A。具体地讲,由于在彩色匹配函数中形成Y信号的中波长的敏感性具有与光谱光效率函数类似的特性,因此,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用非线性Y信号产生亮度信号A,或者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的和来产生亮度信号A。
在操作84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具体地讲,在操作84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解相关特性。
例如,在操作84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并且通过从YZ信号对分离Y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具体地讲,通过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产生不包括与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相关的信息的黄蓝色差信号CYB。为了分离X信号和Z信号以及Y信号和Z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非线性X(Y)信号的系数值与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形成具有相反符号,从而最大化黄蓝色差信号CYB与亮度信号A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具体地讲,当给定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定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最大化黄蓝色差信号CYB与亮度信号A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
作为另一示例,在操作84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通过从XY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Y信号并且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具体地讲,在操作84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通过最大化红绿色差信号CRG与亮度信号A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来产生可不包括与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相关的信息的红绿色差信号CRG。为了分离X信号和Y信号以及X信号和Z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使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值与非线性Y(Z)信号的系数值形成具有相反符号,从而最大化红绿色差信号CRG与亮度信号A的组合、以及红绿色差信号CRG与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具体地讲,当给定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定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最大化红绿色差信号CRG与亮度信号A的组合、以及红绿色差信号CRG与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中的解相关特性。
另外,在操作840,在无色的情况下,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产生具有色差为“0”的色差信号。
在操作85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将参考值与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或者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行比较。例如,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确定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或者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是否小于第一参考值(例如,0.2),或者可确定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是否小于第二参考值(例如,0.5)。
当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或者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大于或等于参考值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在操作840之后再次执行操作,从而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最小化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的色差信号。
在操作860,当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小于参考值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在对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进行子采样之后产生结果图像。具体地讲,在操作86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在对这样的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之后通过逆变换处理来产生结果图像,所述色差信号最小化亮度信号A与色差信号(例如,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每一个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小于参考值并且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例如,当相关性系数被最小化以小于参考值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执行将单个色差信号重新分配到16个像素的子采样,并且通过将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逆变换为RGB信号的逆变换处理来产生结果图像。因此,可通过将16个像素的色差信号平均化来获得单个色差信号。
在操作87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分析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
在操作88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基于分析结果来确定亮度差是否接近“0”。具体地讲,在操作88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基于分析结果来确定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是否接近“0”,从而确定原始信号的亮度值是否最小或几乎没有改变并且维持在结果图像中。
当基于分析结果,亮度差不接近“0”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在操作840之后再次执行操作,从而可使用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这样的色差信号,该色差信号最大化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解相关特性。具体地讲,当基于分析结果,亮度差不接近“0”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小化亮度信号A与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亮度信号A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与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特性。
在操作890,当基于分析结果,亮度差接近“0”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导出亮度/色差(ACYBCRG)信号产生矩阵。具体地讲,当基于分析结果,亮度差接近“0”时,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可导出这样的亮度/色差(ACYBCRG)信号产生矩阵,在这样的亮度/色差(ACYBCRG)信号产生矩阵中,亮度信号被维持而不管色差信号的改变。
图9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的配置。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并且随后对该非线性亮度信号进行量化。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量化的非线性亮度信号用作视频信号。此外,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非线性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和非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
参照图9,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包括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910、亮度信号转换器920和色差信号产生器930。
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910可使用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当产生亮度信号时,通过使用与指示亮度信息的物理量的亮度具有比例关系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原始输入信号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例如,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910可使用由等式3表达的方案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
【等式3】
A=C1R+C2G+C3B
这里,“A”表示线性亮度信号,“R”、“G”和“B”分别指示线性RGB信号中的线性R信号、线性G信号和线性B信号。此外,“C1”、“C2”和“C3”的每一个可指示0和1之间的素数。例如,在ITU-R BT.709标准和D65白点(CIE XYZ=95.04,100.00,108.89)中定义的RGB原色的情况下,用作线性RGB信号的组合比率的“C1”、“C2”和“C3”可具有分别是0.2126、0.7152和0.0722的值。
亮度信号转换器920可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具体地讲,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而非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从而将转换的非线性亮度信号用作视频信号。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原始输入信号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例如,可使用由等式4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
【等式4】
A′=A0.5
这里,“A”表示线性亮度信号,“A′”表示非线性亮度信号。下文中,当符号“′”被添加到指示线性信号的因数时,可指示关于相应线性信号的非线性信号。
色差信号产生器930可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中的一个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和非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对此,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还包括RGB信号转换器(未显示),RGB信号转换器用于将线性R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GB信号。
例如,色差信号产生器930可将线性RGB信号的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并且可使用转换的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对于以上操作,尽管未在图9中示出,但是色差信号产生器930可包括GB信号转换器和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GB信号转换器用于将线性RGB信号的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用于使用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由等式5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
【等式5】
G′=G0.5
B′=B0.5
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可使用非线性G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并且可使用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可由等式6来表达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示例。
【等式6】
CYB′=B′-A′
CRG′=G′-A′
这里,“CYB”表示黄蓝色差信号,符号“′”指示相应因数是非线性。例如,“CYB′”表示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类似地,“B′”表示非线性B,“A′”表示非线性亮度信号,“CRG′”表示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G′”表示非线性G信号。
作为另一示例,色差信号产生器93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的RB信号和非线性色差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对于以上操作,尽管未在图9中示出,色差信号产生器930可包括RB信号转换器和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RG信号转换器用于将线性RGB信号的R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B信号,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用于使用非线性R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可使用由等式7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R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B信号。
【等式7】
R′=R0.5
B′=B0.5
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可使用非线性R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并且可使用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可由等式8来表达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示例。
【等式8】
CYB′=B′-A′
CRG′=R′-A′
这里,其他元素将与等式3相同,并且“R′”表示非线性R信号。
将参照图10和图11来进一步描述产生色差信号的前述两个方案。
图10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第一示例。图10示出输入图像单元1010、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2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30、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40、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050、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60和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70。
这里,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20可对应于图9的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91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30可对应于亮度信号转换器920,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050和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60可对应于以上讨论但未在图9中示出的GB信号转换器和非线性色差信号。
如果必要,输入图像单元1010、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40和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70可被包括在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中,或者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操作:将数据发送到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外部以及从视频信号产生器900接收数据。
输入图像单元1010可输出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信号。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20可从输入图像单元1010接收线性RGB信号,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050可从线性RGB信号仅接收线性GB信号(G,B)。
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2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产生线性亮度信号A。线性亮度信号A可被发送到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3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30可通过转换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A′。
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40可通过对非线性亮度信号A′数字化来产生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
接收到线性GB信号(G,B)的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050可使用线性GB信号产生非线性GB信号(G′,B′)。
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60可使用由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050产生的非线性亮度信号A′和非线性GB信号(G′,B′)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
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70可通过将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数字化来产生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
由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040产生的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和由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070产生的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可作为视频信号被提供给用于显示输入图像的终端(未显示)等。
图11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第二示例。图11示出输入图像单元1110、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2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30、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40、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150、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60和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70。
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20可对应于图9的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91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30可对应于亮度信号转换器920,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150和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60可对应于以上讨论但未在图9中示出的RB信号转换器和非线性色差信号。
如果必要,输入图像单元1110、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40和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70可被包括在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中,或者可以以这种方式操作:将数据发送到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外部以及从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接收数据。
输入图像单元1110可输出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信号。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20可从输入图像单元1110接收线性RGB信号,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150可从线性RGB信号仅接收线性RB信号(R,B)。
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2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A。线性亮度信号A可被发送给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30。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30可通过转换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A′。
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40可通过将非线性亮度信号A′数字化来产生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
接收线性RB信号(R,B)的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150可使用线性RB信号来产生非线性RB信号(R′,B′)。
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60可使用非线性亮度信号A′和由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150产生的非线性RB信号(R′,B′)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
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70可通过将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数字化来产生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
由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140产生的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和由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170产生的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可作为视频信号被提供给显示输入图像的终端(未显示)等。
再次参照图9,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还包括子采样单元(未显示),子采样单元用于对色差信号执行子采样。子采样可用于减小关于输入图像的数据的信息量。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仅对色差信号执行子采样。将参照图15对子采样进行进一步描述。
以上参照图10和图11描述的数字化可指示以上参照图9简要提到的量化。这里,非线性亮度信号A′和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可被数字化,从而根据由等式9给定的比特深度变为整形。
【等式9】
DA′=(219*A′+16)*2(n-8)
DCYB′=(224*((CYB′+0.9636/1.7258-0.5)+128)*2(n-8)
DCRG′=(224*((CRG′+0.5255/0.6794-0.5)+128)*2(n-8)
这里,“n”表示所需的比特深度(诸如8、10、12等),“*”表示乘法。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和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可通过逆变换处理(诸如,逆数字化等)被再次转换为线性RGB信号,从而被用于产生结果信号。将参照图12至图14对逆变换处理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2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的配置。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以上参照图9至图11描述的非线性亮度信号和非线性色差信号来产生结果信号。
参照图12,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包括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RGB信号转换器1230和线性RGB信号产生器1240。
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可将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非线性亮度信号可对应于以上参照图9至图11描述的非线性亮度信号。例如,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可将由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产生的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
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从非线性RGB信号产生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作为示例,非线性色差信号可包括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其中,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G信号以及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B信号以及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作为另一示例,非线性色差信号可包括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其中,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R信号以及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B信号以及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还可由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
当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使用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时,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GB信号。
另外,当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使用非线性R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时,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RB信号。
RGB信号转换器1230可将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转换为至少两个线性信号。例如,当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产生非线性GB信号时,RGB信号转换器1230将可将非线性GB信号转换为线性GB信号。另外,当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产生非线性RB信号时,RGB信号转换器1230可将非线性RB信号转换为线性RB信号。
线性RGB信号产生器1240可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所述至少两个线性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具体地讲,RGB信号产生器1240可使用线性亮度信号(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的输出)并使用所述至少两个线性信号(作为RGB信号转换器1230的输出)来产生线性RGB信号。产生的线性RGB信号可用于产生与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的输入图像对应的结果图像。
图13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结果图像的第一示例。图13示出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10、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20、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30、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40、逆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350、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60和结果图像产生器1370。
具体地讲,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20可对应于图12的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40可对应于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逆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350可对应于RGB信号转换器1230,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60可对应于线性RGB信号产生器1240。
如果必要,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10、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30和结果图像产生器1370可被包括在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中,或者可以以这种方式操作:将数据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外部以及从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接收数据。
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10可通过接收并转换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来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A′。
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20可通过转换非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A。
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30可通过接收并逆数字化数字化的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
在这种情况下,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34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和非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非线性GB信号(G′,B′)。
逆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350可通过转换非线性GB信号(G′,B′)来产生线性GB信号(G,B)。
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60可使用由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320产生的线性亮度信号A并且使用由逆非线性GB信号产生器1350产生的线性GB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
结果图像产生器137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结果图像。
图14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结果图像的第二示例。图14示出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10、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20、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30、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40、逆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450、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60和结果图像产生器1470。
这里,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20可对应于图12的亮度信号转换器1210,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40可对应于非线性信号产生器1220,逆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450可对应于RGB信号转换器1230,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60可对应于线性RGB信号产生器1240。
如果必要,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10、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30和结果图像产生器1470可被包括在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中,或者可以以这种方式操作:将数据发送到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外部以及从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接收数据。
逆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10可通过接收并转换数字化非线性亮度信号DA′,来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A′。
逆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20可通过转换非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A。
逆数字化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30可通过接收并逆数字化数字化的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DCYB′和DCRG′)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
在这种情况下,逆非线性色差信号产生器144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例如,CYB′和CRG′)和非线性亮度信号A′来产生非线性RB信号(R′,B′)。
逆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450可通过转换非线性RB信号(R′,B′)来产生线性RB信号(R,B)。
逆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60可通过使用由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器1420产生的线性亮度信号A并使用由逆非线性RB信号产生器1450产生的线性RB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
结果图像产生器147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结果图像。
可通过逆应用等式3至等式9来执行以上参照图12至图14描述的逆变换处理(诸如,逆数字化、逆非线性化等)。
图15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在视频信号产生设备中执行的子采样的示例。视频信号的色差信号和视频信号的亮度信号可用于执行色差信号的子采样,以减小图像数据的信息量。第一示例1510指示4:2:0子采样方案。具体地讲,以2x2像素为单位,色差信号可被逐一子采样。例如,可通过将四个像素色差信号平均化来产生单个色差信号,从而该单个色差信号被用于采样。第二示例1520指示4:1:0子采样方案,第三示例1530指示16:1:0子采样方案。
当色差信号包括亮度信号分量时,可通过对色差信号子采样来恢复亮度信息。因此,当图像信息被压缩时,结果图像的质量可能会恶化。然而,根据示例实施例,通过使用与增加亮度信息的物理量的亮度具有比例关系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原始输入图像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可通过使用与亮度不具有比例关系的非线性RGB信号以及非线性亮度信号产生色差信息,来增强结果图像的质量。
作为验证与结果图像的质量相关的信息的示例,在对原始图像和色差信号子采样之后获得的结果图像的RGB值可被转换为CIE YZ值。接下来,在通过CIELAB色貌模型对原始图像和色差信号子采样之后获得的结果图像的相应像素中,能够计算对应于XYZ值的亮度值。使用由等式10给定的峰值信噪比(PNSR)等式,关于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的每一个的代表亮度值可被重新计算为PNSR亮度值。
【等式10】
这里,MSE表示均方差,m表示相应图像的水平像素的数量,n表示相应图像的垂直像素的数量,I(i,j)表示原始图像的每个像素位置中的亮度值,K(i,j)表示结果图像的每个像素位置中的亮度值,MAX表示原始图像的最大亮度值。随着PSNR亮度值的增加,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可相对减小。相反,随着PSNR亮度值的减小,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可相对增加。
图16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可由图9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执行视频信号产生方法。下文中,将参照图16来描述由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执行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根据视频信号产生方法,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可通过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并且通过量化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视频信号。另外,根据视频信号产生方法,可使用非线性亮度信号和线性RGB信号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
在操作161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关于输入图像的线性RGB图像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使用与指示亮度信息的物理量的亮度具有比例关系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原始输入图像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例如,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由等式3表达的方案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
在操作162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而不产生非线性亮度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从而将转换的非线性亮度信号用作视频信号。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线性RGB信号来产生亮度信号,原始输入图像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例如,可使用由等式4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非线性亮度信号。
在操作163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中的一个亮度信号以及线性RGB信号和非线性RGB信号中的至少两个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还执行将线性R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GB信号的操作。
例如,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RGB信号的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并且可使用转换的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对于以上操作,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RGB信号的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并且使用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由等式5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G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GB信号。
另外,在操作1630,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非线性G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并且可使用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可通过等式6来表达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示例。
作为另一示例,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线性RGB信号的RB信号和非线性色差信号来产生色差信号。对于以上操作,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将线性RGB信号的R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B,并且可使用非线性R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可使用由等式7表达的非线性函数来将RB信号转换为非线性RB信号。
另外,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使用非线性R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并且可使用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可通过等式8来表达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示例。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可执行在操作1630中产生的色差信号的子采样。子采样可用于减少输入图像的数据的信息量。在示例实施例中,可仅对色差信号执行子采样。以上参照图15描述了子采样,因此这里将省略进一步的描述。
图17示出根据示例实施例的处理视频信号的方法。可由图12的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来执行视频信号处理方法。下文中,将参照图17来描述由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执行的视频信号处理方法。
在操作171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将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非线性亮度信号可对应于以上参照图16描述的非线性亮度信号。具体地讲,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将通过图16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产生的非线性亮度信号转换为线性亮度信号。
在操作172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从非线性RGB信号产生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作为一个示例,非线性色差信号可包括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其中,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G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作为另一示例,非线性色差信号可包括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和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其中,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R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红绿色差信号CRG′,使用非线性RGB信号的非线性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黄蓝色差信号CYB′。还可通过图16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
当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使用非线性G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时,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GB信号。
另外,当视频信号产生设备900使用非线性RB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色差信号时,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非线性色差信号和非线性亮度信号来产生非线性RB信号。
在操作173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将至少两个非线性信号转换为至少两个线性信号。例如,当在操作1720中产生非线性GB信号时,在操作173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将非线性GB信号转换为线性GB信号。另外,当在操作1720中产生非线性RB信号时,在操作173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将非线性RB信号转换为线性RB信号。
在操作1740,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线性亮度信号和至少两个线性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具体地讲,视频信号处理设备1200可使用在操作1710中转换的线性亮度信号并使用在操作1730中转换的至少两个线性信号来产生线性RGB信号。产生的线性RGB信号可用于产生与图16的输入图像相应的结果图像。
以上关于图16和图17没有做出的描述可参考以上参照图9至图15做出的描述。
如上所述,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视频信号产生方法可产生最大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解相关特性的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作为色差信号的子采样的结果,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可被最小化或者几乎不存在。因此,色差信号的改变可几乎不影响亮度信号,从而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可被最小化。另外,通过使用与指示亮度信息的物理量的亮度具有比例关系的线性RGB信号来产生线性亮度信号,原始输入图像的亮度信息可被维持。此外,亮度分量和色差分量之间的串扰可减小。另外,当恢复压缩的图像信息时,可最小化关于原始图像的丢失。
上述实施例可被记录在包括执行由计算机实施的各种操作的程序指令的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介质也可以单独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包括互相结合的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磁介质(例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学介质(例如CD-ROM和DVD);磁光介质(例如,光盘);以及特别配制用于存储并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分布式网络中的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从而程序指令被存储在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装置中并以分布式方式被执行。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处理装置来执行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至少一个中。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码和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代码的文件。所描述的硬件装置可被配置为用作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操作,或反之亦然。
尽管已经显示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设备,包括:
亮度信号产生器,使用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之一来产生亮度信号A;
色差信号产生器,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其中,包括非线性Y信号的非线性XYZ信号通过以下操作被获得:使用彩色匹配函数将RGB信号转换为XYZ信号,并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
其中,亮度信号A、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通过使用非线性XYZ信号被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色差信号产生器通过从XY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Y信号并且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色差信号产生器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并且通过从YZ信号对分离Y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色差信号产生器通过形成给予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值和给予具有相反符号的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给予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予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色差信号产生器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色差信号产生器通过形成给予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和给予具有相反符号的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值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当给予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予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色差信号产生器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相关性系数比较单元,将参考值与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行比较;
结果图像产生器,在对根据比较结果具有小于参考值的相关性系数的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之后产生结果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分析器,分析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
亮度差比较单元,比较分析的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其中,当相关性系数之一大于或等于参考值时并且当分析的亮度差不接近设置值时,色差信号产生器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小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色彩信号产生器,产生从彩色匹配函数计算的三色值XYZ信号,该彩色匹配函数反映人眼对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的敏感特性;
非线性信号转换器,使用非线性转换函数来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无色的情况下,色差信号产生器产生具有色差值为“0”的色差信号。
12.一种产生视频信号的方法,包括:
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使用非线性Y信号以及非线性XYZ信号的和中的一个来产生亮度信号A;
由至少一个处理装置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色差信号,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其中,包括非线性Y信号的非线性XYZ信号通过以下操作被获得:使用彩色匹配函数将RGB信号转换为XYZ信号,并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
其中,亮度信号A、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通过使用非线性XYZ信号被产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从XY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Y信号并且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从XZ信号对分离X信号和Z信号并且通过从YZ信号对分离Y信号和Z信号,来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形成给予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值和给予具有相反符号的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当给予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予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红绿色差信号CRG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通过形成给予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值和给予具有相反符号的非线性X信号和非线性Y信号的系数值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以最大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当给予非线性X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给予非线性Y信号和非线性Z信号的系数的绝对值时,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参考值与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行比较;
在对根据比较结果小于参考值的相关性系数的色差信号进行子采样之后产生结果图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分析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
比较分析的原始图像和结果图像之间的亮度差,
其中,当相关性系数之一大于或等于参考值时并且当分析的亮度差不接近设置值时,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从非线性XYZ信号产生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以最小化亮度信号A和黄蓝色差信号CYB的组合、亮度信号A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以及黄蓝色差信号CYB和红绿色差信号CRG的组合的解相关特性。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产生从彩色匹配函数计算的三色值XYZ信号,该彩色匹配函数反映人眼对长波长、中波长和短波长的敏感特性;
使用非线性转换函数来将XYZ信号转换为非线性XYZ信号。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无色的情况下,产生色差信号的步骤包括:产生具有色差值为“0”的色差信号。
CN201510500489.3A 2009-09-22 2010-09-20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50496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089363 2009-09-22
KR10-2009-0089363 2009-09-22
KR10-2010-0076010 2010-08-06
KR1020100076010A KR101681059B1 (ko) 2009-09-22 2010-08-06 밝기 신호와 색차 신호간의 크로스토크를 최소화하는 비디오 신호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CN201080042084.5A CN102511166B (zh) 2009-09-22 2010-09-20 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084.5A Division CN102511166B (zh) 2009-09-22 2010-09-20 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672A CN105049672A (zh) 2015-11-11
CN105049672B true CN105049672B (zh) 2018-07-06

Family

ID=439376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00489.3A Active CN105049672B (zh) 2009-09-22 2010-09-20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CN201080042084.5A Active CN102511166B (zh) 2009-09-22 2010-09-20 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084.5A Active CN102511166B (zh) 2009-09-22 2010-09-20 最小化亮度信号和色差信号之间的串扰的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576244B2 (zh)
EP (2) EP2779653B1 (zh)
JP (1) JP5730315B2 (zh)
KR (1) KR101681059B1 (zh)
CN (2) CN105049672B (zh)
WO (1) WO201103739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68823A (ko) * 2011-12-16 2013-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신호 처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D747337S1 (en) * 2012-05-17 2016-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of a handheld terminal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759062S1 (en) 2012-10-24 2016-06-14 Square, Inc. Display screen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erchant transactions
JP6190130B2 (ja) * 2013-03-18 2017-08-30 日本放送協会 色信号変換装置、色信号復元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885300B (zh) * 2019-11-29 2024-04-05 美国像素公司 使用多个非线性模型的面板校准
US11719930B2 (en) 2020-09-07 2023-08-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crosstalk corre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95756A1 (en) * 1992-08-14 1994-02-15 Albert D. Edg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ear color processing
CN101047773A (zh) * 2006-03-28 2007-10-03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80735B (nl) * 1952-08-26 Fichtel & Sachs Ag Automatisch schakelbaar wisseldrijfwerk voor een motorvoertuig.
US4750039A (en) * 1986-10-10 1988-06-07 Rca Licensing Corporation Circuitry for processing a field of video information to develop two compressed fields
US5008741A (en) 1989-04-07 1991-04-16 Tektronix,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omponent signals to preserve high frequency intensity information
JPH044693A (ja) * 1990-04-23 1992-01-09 Hitachi Denshi Ltd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
JPH04293363A (ja) * 1991-03-22 1992-10-16 Canon Inc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3173063B2 (ja) * 1991-09-10 2001-06-0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色適応輪郭強調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5504821A (en) * 1993-03-31 1996-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convert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three-dimensional color conversion of a colored picture in a color space with a small capacity of memory
GB2293514B (en) * 1994-09-22 1999-03-17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US5565931A (en) * 1994-10-31 1996-10-15 Vivo Softw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gamma predistortion to a color image signal
KR100190040B1 (ko) 1996-05-22 1999-06-01 윤종용 위색신호 억압장치
GB2325584B (en) * 1997-05-01 2000-03-29 Ricoh Kk Decompression system using inverse wavelet transform
JP3766274B2 (ja) * 2000-12-21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芝 時分割カラー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KR100392369B1 (ko) 2000-12-27 2003-07-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칼라화질 개선을 위한 디지털 방송용 영상신호 송수신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406535B1 (ko) 2001-04-03 2003-11-20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영상 압축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4752130B2 (ja) 2001-05-10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3826174B2 (ja) 2001-07-06 2006-09-27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撮像装置
KR20030090143A (ko) 2002-05-21 2003-11-28 한국방송공사 휘도 및 색차 신호를 이용한 윤곽 보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196055B2 (ja) 2002-05-31 2008-12-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装置
KR100871686B1 (ko) 2002-08-23 2008-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상보존을 위한 대비 및 명도 개선방법 및 장치
KR20040046876A (ko) 2002-11-28 2004-06-05 주식회사 유피디 디지털 색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EP1665814A1 (en) * 2003-09-12 2006-06-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uminance control method and luminance control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luminance, computer program and a computing system
KR20050111266A (ko) 2004-05-21 2005-1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칼라 영상의 에지 향상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067423A (ja) 2004-08-30 2006-03-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品質定量評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613702B2 (ja) * 2004-09-30 2011-01-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ガンマ補正、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ガンマ補正回路、画像処理装置、表示装置
KR20060070009A (ko) 2004-12-20 2006-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신호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6227364A (ja) * 2005-02-18 2006-08-31 Sony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光強度補正方法
KR100710302B1 (ko) 2005-05-17 2007-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색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JP4770619B2 (ja) * 2005-09-29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画像補正装置、画像表示装置、表示画像補正方法
JP2007258923A (ja) 2006-03-22 2007-10-0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EP2046067A4 (en) * 2006-07-25 2010-04-21 Nikon Corp CONVERSION MATRIX DETERMINATION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PICTUR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PICTURE DEVICE
KR20080025593A (ko) 2006-09-18 2008-03-2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영상의 색 보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914303B2 (ja) 2007-07-13 2012-04-11 シリコン ヒフェ ベー.フェ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撮像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95756A1 (en) * 1992-08-14 1994-02-15 Albert D. Edga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ear color processing
CN101047773A (zh) * 2006-03-28 2007-10-03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和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37391A3 (en) 2011-08-25
KR20110033013A (ko) 2011-03-30
CN105049672A (zh) 2015-11-11
EP2779653A1 (en) 2014-09-17
US8576244B2 (en) 2013-11-05
CN102511166B (zh) 2015-09-16
JP5730315B2 (ja) 2015-06-10
JP2013505661A (ja) 2013-02-14
EP2779653B1 (en) 2017-07-05
US20110069228A1 (en) 2011-03-24
EP2481220A4 (en) 2013-08-28
WO2011037391A2 (en) 2011-03-31
EP2481220A2 (en) 2012-08-01
EP2481220B1 (en) 2015-03-11
KR101681059B1 (ko) 2016-12-01
CN102511166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724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six-primary wide gamut color system
US10242646B2 (en) RGB to YUV format conversion and inverse conversio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pth packing and depacking
CN105049672B (zh) 视频信号产生设备和方法
US114039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rimary wide gamut color system
KR100782818B1 (ko) Yuv에서 rgb로 휘도 보존 컬러 변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228581B (zh) 通过gpu将像素格式由argb转换为nv12的方法及系统
US114885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rimary wide gamut color system
CN106878694B (zh) 高动态范围信号处理系统与方法
Reddy et al. Grey level to RGB using YCbCr color space Technique
CN111179801B (zh) 显示面板的色彩空间调整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501751B (zh) 显示装置以及生成4个以上的原色信号的方法
CN108307162A (zh) 高效灵活的色彩处理器
CN109246478A (zh) 一种视频格式转换装置及方法
CN109474793A (zh) 用于组合视频及图形源以供显示的系统及方法
TWI472232B (zh) 利用色彩解耦的視訊傳輸的方法及其裝置和具有編碼指令的處理器之可讀取媒介
EP3182691B1 (en) Method of encoding raw color coordinates provided by a camera representing colors of a scene having two different illuminations
Xue et al. Color space conversion based on FPGA
CN112309312A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接收卡、发送卡和led显示系统
US113154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rimary wide gamut color system
CN208590061U (zh) 一种拼接屏的颜色调整系统
CN107948652A (zh) 一种进行图像转换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3438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primary wide gamut color system
WO2022103117A1 (en) Perceptual color enhancement based on properties of responses of human vision system to color stimulus
CN116112654A (zh) 一种颜色转换方法
Kwak et al. 53‐2: Wide‐Color‐Gamut and High‐Dynamic‐Range Color‐Image Encoding Scheme based on CIECAM02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