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9559A -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49559A CN105049559A CN201510405644.3A CN201510405644A CN105049559A CN 105049559 A CN105049559 A CN 105049559A CN 201510405644 A CN201510405644 A CN 201510405644A CN 105049559 A CN105049559 A CN 1050495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equipment
- wearable electronic
- identification card
- mobile phone
-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04W8/28—Number portability ; Network address port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通过将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连接,之后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将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由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利用此虚拟的身份识别号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与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穿戴产品,如智能手机或智能手环等由于体积较小并携带方便,深受大众的欢迎,变得日益普及。然而,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大多都不具备通话通信模块,只能通过蓝牙的HFP或HSP通过手机实现智能穿戴产品蓝牙通话,无法脱离手机进行通话和短信功能,有一部分智能穿戴产品虽然具有通话通信模块,但这个需要加入单独的SIM卡号,无法与用户的手机主号进行关联,不便于管理和后续维护,同时也增加了该智能穿戴产品的体积、制造难度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穿戴式电子设备不需设置单独的SIM卡便无法独立进行通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本发明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应用于智能手机与穿戴式电子设备上,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其中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第一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第一控制模块用以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设置在智能手机上,其中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第二控制模块用以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该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还包括一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及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其中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智能手机上,而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该身份识别卡模块用以收容身份识别卡并将身份识别卡与智能手机连接,而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会将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第一与第二通讯模块为3G或4G通讯模块。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第一与第二信息收发模块为蓝牙收发模块。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第一与第二控制模块为设置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本发明的利用上述的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通过第一与第二信息收发模块连接;
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将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如果该智能手机具有多个身份识别卡,则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根据使用者的选择选取一个身份识别卡卡号生成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的步骤。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方法还包括如果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判断该穿戴式电子设备是否有有旧的身份识别号,如有则用新的虚拟身份识别号替换旧的身份识别号;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用该新的虚拟身份识别号。
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方法还包括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利用虚拟身份识别号完成与智能手机的拨号和收发短信的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智能手机的提取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会将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如此不需要在穿戴式电子设备设置单独的SIM卡号,并与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号关联,从而可以降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并利于减小该智能穿戴产品的体积、制造难度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本发明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的组成方框图。
图2为实施本发明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的组成方框图,本发明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应用于智能手机与穿戴式电子设备上,该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其中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第一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如语音、短信等通讯,在具体实施时该第一通讯模块可为3G或4G等通讯模块。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可为蓝牙收发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为设置于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中的微处理器,用以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
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设置在智能手机上,其中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如语音、短信等通讯,在具体实施时该第二通讯模块可为3G或4G等通讯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可为蓝牙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为设置于该智能手机中的处理器(如基带处理芯片),用以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
另外,该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还包括一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及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其中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智能手机上,而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该身份识别卡模块用以收容身份识别卡并将身份识别卡与智能手机连接,而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会将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从而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
在具体实施时,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利用该虚拟的身份识别号(虚拟Sim卡号码)不仅可以正常接听电话、收发短信,还可以设置其联系人使用范围、使用时间段、开关机状态、勿扰时间等,所有的相关费用都是使用绑定的智能手机的主机号码资费。
以下以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为例,说明智能手表虚拟Sim卡号的设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通过蓝牙方式连接;
智能手机的智能手表管理App自动查询智能手机的Sim卡卡号;
如果该智能手机是单Sim卡,则获取该智能手机的Sim卡卡号(如88888888),并将其与智能手表的Mac地址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智能手表的虚拟Sim卡卡号,卡号规则:手机Sim卡号+#1,如88888888#1;
如果该智能手机不是单Sim卡,则允许用户选择其中一个Sim卡卡号(如88888888),并将其与智能手表的Mac地址信息进行绑定,并生成智能手表的虚拟Sim卡卡号,卡号规则:手机Sim卡号+#1,如88888888#1;
将该虚拟Sim卡卡号发送给智能手表端,智能手表通话应用App接收该卡号,并检查智能手表是否有旧的Sim卡卡号;
如果有旧的Sim卡卡号,则用新的虚拟Sim卡卡号替换旧的Sim卡卡号;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用该虚拟Sim卡卡号;
智能手表利用新虚拟Sim卡卡号完成一次拨号和收发短信的测试;
如果测试不通过,则将其错误信息返回给智能手机的智能手表管理App,智能手机检查手机端Sim卡状态和卡号等配置,然后再次进行测试,最大测试次数为3次;
如果测试通过,智能手表则将虚拟Sim卡开卡配置完成应答消息(成功或失败消息(包含错误码))发送回智能手机。
在接听来电时,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连接,联系人拨打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的电话号码时,则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都会震动或响铃提示,并且用户可以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任意一端接听电话。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未连接,而联系人拨打智能手机号码,则仅智能手机响铃或震动提示,响铃或震动提示10秒后无人应答,电话会自动呼叫转移到智能手表。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未连接,联系人拨打智能手表号码,则仅智能手表响铃或震动提示,响铃或震动10秒后无人应答,电话会自动呼叫转移到智能手机。
拨打电话时,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连接,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机均可拨打联系人号码,并且联系人手机来电显示号码会是智能手机号码,如88888888。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未连接,如果从智能手机拨打电话,联系人手机来电显示号码会是智能手机号码,如88888888。如果从智能手表拨打,则联系人手机来电显示号码会是智能手表号码,如88888888#1。
接收短信时,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连接,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都能接收到。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未连接,如仅发送到智能手机,则仅智能手机会收到,如果发送到智能手表,则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均能接收到。
发送短信时,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连接,如从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发送,则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都会包含短信会话记录。如果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未连接,如果仅从智能手机发送,则仅智能手机包含短信会话记录,如果从智能手表发送,则智能手表包含短信会话记录,当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连接后,智能手表同步会话记录到智能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智能手机的提取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会将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如此不需要在穿戴式电子设备设置单独的SIM卡号,并与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号关联,从而可以降低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设计难度,并利于减小该智能穿戴产品的体积、制造难度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应用于智能手机与穿戴式电子设备上,包括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其中第一通讯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一信息收发模块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第一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穿戴式电子设备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第一控制模块用以控制第一通讯模块、第一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通讯模块设置在智能手机上,其中第二通讯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通讯设备的移动通讯,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用以实现该智能手机与外部电子设备的近距离的数据传输,第二控制模块用以控制第二通讯模块、第二信息收发模块等功能模块的运行,其特征在于:该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还包括一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及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其中身份识别卡模块、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智能手机上,而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设置在穿戴式电子设备上,该身份识别卡模块用以收容身份识别卡并将身份识别卡与智能手机连接,而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会将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第二通讯模块为3G或4G通讯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第二信息收发模块为蓝牙收发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与第二控制模块为设置于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单元。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穿戴式电子设备与智能手机通过第一与第二信息收发模块连接;
智能手机的身份识别卡号管理单元用以提取该身份识别卡的存储的身份识别号,并生成一个包含该身份识别号的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然后通过第二与第一信息收发模块发送给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将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发送给该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通讯模块,令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具有一附属于其配对的智能手机的一个虚拟的身份识别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该智能手机具有多个身份识别卡,则上述方法中还包括根据使用者的选择选取一个身份识别卡卡号生成附属身份识别卡号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果穿戴式电子设备的虚拟识别卡号管理单元收到该附属身份识别号后判断该穿戴式电子设备是否有有旧的身份识别号,如有则用新的虚拟身份识别号替换旧的身份识别号;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用该新的虚拟身份识别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该穿戴式电子设备利用虚拟身份识别号完成与智能手机的拨号和收发短信的测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05644.3A CN105049559A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05644.3A CN105049559A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49559A true CN105049559A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5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05644.3A Pending CN105049559A (zh) | 2015-07-10 | 2015-07-10 |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49559A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2125A (zh) * | 2015-11-16 | 2016-04-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5471459A (zh) * | 2015-12-18 | 2016-04-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移动设备、通信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5554687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设备的联网工作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CN105764021A (zh) * | 2016-02-02 | 2016-07-1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64038A (zh) * | 2016-02-02 | 2016-07-1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转移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028257A (zh) * | 2016-04-26 | 2016-10-12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的通信耳机和基于该通信耳机的通信方法 |
CN106657590A (zh) * | 2016-10-18 | 2017-05-1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双向托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800861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金德奎 | 一种信息直接传送的社交设备、系统及方法 |
CN108702603A (zh) * | 2016-07-14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CN109996221A (zh) * | 2017-12-30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10457919A (zh) * | 2019-07-26 | 2019-11-15 | 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移动存储的无感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
CN111918281A (zh) * | 2019-05-09 | 2020-11-10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装置到装置用户识别模块共享方法和相关联的装置 |
WO2022228046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79944A2 (en) * | 2005-01-28 | 2006-08-0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proximity activation |
CN204089900U (zh) * | 2014-07-29 | 2015-01-07 | 邓新辉 | 一种二机一号通信装置 |
-
2015
- 2015-07-10 CN CN201510405644.3A patent/CN1050495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79944A2 (en) * | 2005-01-28 | 2006-08-03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proximity activation |
CN204089900U (zh) * | 2014-07-29 | 2015-01-07 | 邓新辉 | 一种二机一号通信装置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2125A (zh) * | 2015-11-16 | 2016-04-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10448248B2 (en) | 2015-11-16 | 2019-10-15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uthorization to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
CN105554687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设备的联网工作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CN105471459A (zh) * | 2015-12-18 | 2016-04-06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移动设备、通信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5764038B (zh) * | 2016-02-02 | 2019-06-04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转移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5764021A (zh) * | 2016-02-02 | 2016-07-1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64038A (zh) * | 2016-02-02 | 2016-07-13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转移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028257A (zh) * | 2016-04-26 | 2016-10-12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的通信耳机和基于该通信耳机的通信方法 |
CN106028257B (zh) * | 2016-04-26 | 2019-11-29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穿戴的通信耳机和基于该通信耳机的通信方法 |
CN108702603A (zh) * | 2016-07-14 | 2018-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US11895505B2 (en) | 2016-07-14 | 2024-02-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CN112399423B (zh) * | 2016-07-14 | 2022-09-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US11477655B2 (en) | 2016-07-14 | 2022-10-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US10856142B2 (en) | 2016-07-14 | 2020-12-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y using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
CN112399423A (zh) * | 2016-07-14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512053A (zh) * | 2016-07-14 | 2021-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800861B (zh) * | 2016-08-29 | 2023-09-22 | 深圳脸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直接传送的社交设备、系统及方法 |
CN107800861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金德奎 | 一种信息直接传送的社交设备、系统及方法 |
CN106657590A (zh) * | 2016-10-18 | 2017-05-10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双向托管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996221B (zh) * | 2017-12-30 | 2022-08-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996221A (zh) * | 2017-12-30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及移动通信系统 |
CN111918281A (zh) * | 2019-05-09 | 2020-11-10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装置到装置用户识别模块共享方法和相关联的装置 |
CN110457919A (zh) * | 2019-07-26 | 2019-11-15 | 深圳市德名利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移动存储的无感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及设备 |
WO2022228046A1 (zh) * | 2021-04-30 | 2022-11-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9559A (zh) |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 |
CN101521958B (zh) | 操作免持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945034A (zh) |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电话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 | |
CN104270732A (zh) | 呼叫转移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4301456A (zh) | 转接电话的方法、穿戴设备和终端 | |
US9510179B2 (en) | Portable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 |
CN201178410Y (zh) | 双卡双待手机 | |
CN103702316A (zh) | 一种用户行为状态信息和位置信息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560812B (zh) | 蓝牙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159452B (zh) | 多卡终端的主被叫处理方法、处理模块及终端系统 | |
CN103067615A (zh) | 智能手机来电的显示方法、系统、智能手机和显示设备 | |
CN103093169A (zh) |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 |
CN10502554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1860458U (zh) | 一种保持手机号码处于通讯状态的装置 | |
CN102176792B (zh) | 操作蓝牙免持装置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6657138A (zh) | 一种免除漫游费用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612006A (zh) | 一种发送手机名片的方法 | |
CN104754771B (zh) | 一种具有转接功能的无线通讯装置及转接方法 | |
CN102868985A (zh) |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的方法 | |
CN103685679A (zh) |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通话控制方法 | |
CN102868975A (zh) | 内嵌gsm模块的对讲机 | |
CN101854412A (zh) | 一种对多卡手机不同sim卡进行识别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2202319A (zh) | 无线终端中继装置 | |
CN201869269U (zh) | 一种高端多模无线系统终端 | |
CN101287235B (zh) | 一种基于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中第三路来电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