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2125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2125A
CN105472125A CN201510782851.0A CN201510782851A CN105472125A CN 105472125 A CN105472125 A CN 105472125A CN 201510782851 A CN201510782851 A CN 201510782851A CN 105472125 A CN105472125 A CN 105472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lie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28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2125B (zh
Inventor
张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828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72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72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125A/zh
Priority to US15/353,490 priority patent/US1044824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2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2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4Access security using delegated authorisation, e.g. open authorisation [OAuth]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3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using wearable devices, e.g. using a smartwatch or smart-gl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2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virtual identity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3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shared identity modules, e.g. SIM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客户识别模块(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出现了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即两台电子设备共用一个SIM卡,此新的设计理念称为虚拟SIM(VSIM,VirtualSIM)技术;具体地,在第一电子设备中设置虚拟客户识别模块,在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客户识别模块,如此,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虚拟客户识别模块能够注册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网络业务中,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客户识别模块进行与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对应的网络业务,进而实现卡机分离的使用模式;虽然上述卡机分离的使用模式增加了灵活性和方便性,但是给电子设备使用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公开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但能够接收到基于客户识别信息的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客户识别信息的目的,还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预设用户属性列表,有针对性的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避免了现有卡机分离的使用模式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第一处理策略的方式一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执行第一处理策略的方式二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一;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过蓝牙、无线保真(Wi-Fi)等方式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可以基带天线实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主SIM,进一步地,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对应的主SIM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所述客户标识信息可以具体为通信标识,如电话号码等。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副SIM,也即虚拟SIM,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共用同一SIM,在基站侧具有同一客户识别标识。
这里,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虚拟SIM时,步骤101中的所述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可以具体为:通过自身的虚拟SIM、以及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主SIM可以为实体结构也可以为虚拟结构,同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副SIM可以为实体结构,也可以为虚拟结构,只要能够实现SIM功能即可。
步骤102: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或者用户名等能够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
步骤103: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为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而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例如,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或者,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当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选定的时,步骤103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
步骤104: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这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但能够接收到基于客户识别信息的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SIM的目的,还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预设用户属性列表,有针对性的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避免了现有卡机分离的使用模式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二;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过蓝牙、无线保真(Wi-Fi)等方式通信。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可以基带天线实现。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主SIM,进一步地,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对应的主SIM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所述客户标识信息可以具体为通信标识,如电话号码等。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副SIM,也即虚拟SIM,如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共用同一SIM,在基站侧具有同一客户识别标识。
这里,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虚拟SIM时,步骤201中的所述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可以具体为:通过自身的虚拟SIM、以及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的主SIM可以为实体结构也可以为虚拟结构,同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副SIM可以为实体结构,也可以为虚拟结构,只要能够实现SIM功能即可。
步骤202: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可以具体为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标识、或者用户名等能够表征用户身份的信息。
步骤203: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是时,执行步骤204;否则,执行步骤205;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为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而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例如,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或者,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预先选定的用户属性列表;当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为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选定的时,步骤203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
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判断结果,设置不同的处理策略,实现有针对性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目的;具体地,当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采用高一级别的安全策略,而当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未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采用低一级别的安全策略,即直接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如此,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丰富用户体验。
步骤204:利用第一处理策略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
步骤205:利用第二处理策略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
这样,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但能够接收到基于客户识别信息的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实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共用同一SIM的目的,还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预设用户属性列表,有针对性的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避免了现有卡机分离的使用模式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利用第一处理策略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之后,可以进一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除上述限制过程;具体地,
方式一,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1: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信息;
步骤302: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所述方式一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通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信息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也即实现具有主SIM的第二电子设备对具有副SIM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如此,提升安全保护级别。
方式二,如图4所示,具备包括:
步骤401:生成提示信息;
步骤402:接收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用户操作;
步骤403:根据用户操作与预设用户操作的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需要预先设置预设用户操作,而且,所述预设用户操作是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认证的用户操作;具体地,
步骤A: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设置预设用户操作的请求;
步骤B: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该请求后,授权该请求,并将授权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步骤C: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授权信息后,设置预设用户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预设用户操作可以为具体手势、滑动轨迹或用户输入字符等任意操作。
这里,与设置预设用户操作的过程类似,当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设置的时,该设置过程也是需要经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认证的,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授权和认证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才可以设置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同样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预修改所述预设用户操作和/或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时,也是需要经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授权和认证的。
如此,所述方式二,通过用户输入的用户操作,以及判断该用户操作是否与经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认证的所述预设用户操作匹配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请求的目的,进而实现具有主SIM的第二电子设备对具有副SIM的第一电子设备的控制,如此,提升安全保护级别。
以下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下称为手机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下称为手表设备;具体地,
首先在具有副SIM卡的手机设备的通信录菜单中,设置一能够让用户选择是否进行私密保护的选项;当用户选定进行私密保护时,用户选择需要保护的联系人后生成一个保护列表,也即预设用户属性列表,同时设置一保护密码,也即预设用户操作,这里,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以及预设用户操作均是经过所述手表设备授权认证后的。进一步地,当所述手机设备在VSIM功能开启状态下,手机设备接收到来电或短信时,手机设备先获取所述来电或短信对应的联系人,也即用户属性信息,并判断该联系人是否存储于所述保护列表中;如果存储于所述保护列表中,则所述手机设备可以通过蓝牙或Wi-Fi向设置有主SIM卡的手表设备发送一个确认请求,所述手表设备接收到该确认请求后,会提示手表用户,通过手表用户的确认操作或拒绝操作来确定是否允许所述手机设备处理该来电或短信;具体地,如果手表用户选定确认操作,则手表设备会根据该确认操作生成允许指令,并将该允许指令发送至手机设备,所述手机设备接收到该允许指令后,方可允许手机用户在所述手机设备上接听来电或者查看短信;如果手表用户选定拒绝操作,则手表设备会根据该拒绝操作生成拒绝指令,发送至所述手机设备中,所述手机设备根据该拒绝指令拒绝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或者查看短信;如果手表用户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操作,则所述手机设备一直保持拒绝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或者查看短信的状态。
或者,所述手机设备如果确定该联系人存储于所述保护列表中,则生成提示信息,提示手机用户输入保护密码,如果手机用户没有输入密码,或者输入的密码不正确,则所述手机设备拒绝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或者查看短信。
在实际应用中,保护密码或者发送确认请求的方式可以同时进行,具体地,如果手表用户选择了拒绝操作或者手表设备的允许指令没有成功发送至所述手机设备,此时,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在手机设备中输入保护密码来解除保护。
进一步地,如果手机用户需要修改已经建立的保护列表,需要请求手表设备,待手表设备确认或者输入正确的保护密码后才能修改。同理,当手机设备需要退出VSIM功能时也需要手表设备的确认,且待确认或输入保护密码后才能执行退出操作。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51,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单元5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判断单元5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控制单元54,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一处理策略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生成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提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用户操作;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与预设用户操作的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未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二处理策略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应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实施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三;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01: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步骤602: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步骤603: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客户识别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客户识别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向基站侧进行注册;对应地,
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具体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三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进行交互的电子设备,这样,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信息交互过程,以及设置过程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所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72,用于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客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注册单元;其中,
所述注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利用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向基站侧进行注册;对应地,
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具体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参照前述应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电子设备中各处理单元,可通过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在智能终端上的运行而实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包括: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一处理策略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提示信息;
接收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用户操作;
根据用户操作与预设用户操作的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包括: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未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二处理策略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
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客户识别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客户识别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向基站侧进行注册;对应地,
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具体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8.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是否存储于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判断结果,利用对应的处理策略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一处理策略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的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授权请求信息;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的响应信息,根据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生成单元、第二接收单元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提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用户操作;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操作与预设用户操作的匹配结果,确定是否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未存储于所述预设用户属性列表中时,利用第二处理策略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所述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
13.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授权请求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请求信息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客户识别信息接收到基站侧发送的第一通信信息时,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客户识别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第二通信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授权请求信息生成响应信息,发送所述响应信息;其中,所述响应信息用于表征允许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或者限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理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客户识别模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还包括:注册单元;其中,
所述注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利用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向基站侧进行注册;对应地,
所述客户识别信息具体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客户识别模块在基站侧进行注册时所对应的标识信息。
CN201510782851.0A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472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2851.0A CN105472125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5/353,490 US10448248B2 (en) 2015-11-16 2016-11-16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uthorization to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2851.0A CN105472125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2125A true CN105472125A (zh) 2016-04-06
CN105472125B CN105472125B (zh) 2019-11-26

Family

ID=5560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2851.0A Active CN105472125B (zh) 2015-11-16 2015-11-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8248B2 (zh)
CN (1) CN1054721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163A (zh) * 2019-10-23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699991A (zh) * 2021-05-28 2023-02-03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远程订户识别模块配置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89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3501381A (zh) * 2013-09-12 2014-01-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主机与子机间的通信方法
WO2015016524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smart watch,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smart watch
CN104657643A (zh) * 2015-03-13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4955022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使用虚拟sim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49559A (zh) * 2015-07-10 2015-11-11 捷开通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0393B2 (en) * 2010-11-04 2015-08-04 Apple Inc. Simulacrum of physical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s
JP6307593B2 (ja) * 2013-04-26 2018-04-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必要とされる認証保証レベルを達成するための多要素認証
CA2954042A1 (en) * 2014-07-01 2016-01-07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ror) gamma-t inhibitors
US9883384B2 (en) * 2014-07-16 2018-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based network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US9781094B2 (en) * 2015-04-28 2017-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remote authentication of a virtu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N204908713U (zh) * 2015-07-09 2015-12-30 史磊 一种带有储物功能的床垫芯
US9628275B2 (en) * 2015-09-04 2017-04-18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data of an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789A (zh) * 2008-08-27 2009-01-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WO2015016524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smart watch,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uthentication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and the smart watch
CN103501381A (zh) * 2013-09-12 2014-01-08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移动终端及其主机与子机间的通信方法
CN104657643A (zh) * 2015-03-13 2015-05-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隐私保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4955022A (zh) * 2015-06-30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使用虚拟sim卡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49559A (zh) * 2015-07-10 2015-11-11 捷开通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利用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6163A (zh) * 2019-10-23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699991A (zh) * 2021-05-28 2023-02-03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远程订户识别模块配置文件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48248B2 (en) 2019-10-15
CN105472125B (zh) 2019-11-26
US20170142583A1 (en) 2017-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9295A1 (en) Multi-terminal mapp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sim card
CN108476399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23908B (zh) 一种发卡方法及用户识别模块卡
KR100623340B1 (ko) 디지털 사용자 단말기에서 인증 및 암호 사용자 정보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518129A (ja) 複数のアクティブな加入者識別モジュールプロファイルの管理
CN101442747B (zh) 终端自动判断用户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05532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CN104519480A (zh) 通信控制装置、鉴权装置、中心控制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5338011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系统配置方法、装置及云服务器
CN101917703B (zh) 通信智能卡及对其进行空中写卡的方法
CN104966343A (zh) 基于互联网的门禁控制方法
CN1039742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31661A (zh) 终端加密状态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3067859A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通讯方法和装置
CN103118365B (zh) 一卡多网的实现方法及多模通信终端
CN106856585A (zh) 建立短距离无线通道的方法及装置
US9867045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ecure element and a host device
CN105722061A (zh) 多操作系统的业务管理方法、业务管理系统和终端
CN104363583B (zh) 终端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640112A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40913A (zh) 多移动终端号码共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57771A (zh)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3546873B (zh) 一键通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2559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202462A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