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6134A -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6134A
CN105046134A CN201510454716.3A CN201510454716A CN105046134A CN 105046134 A CN105046134 A CN 105046134A CN 201510454716 A CN201510454716 A CN 201510454716A CN 105046134 A CN105046134 A CN 105046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m
electronic equipment
hand
characteristic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47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47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6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6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6134A/zh
Priority to US15/128,359 priority patent/US2017017784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80109 priority patent/WO2017016250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40Extraction of image or video features
    • G06V10/42Global feature extraction by analysis of the whole pattern, e.g. using frequency domain transformations or autocorr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06Sensors therefor non-optical, e.g. ultrasonic or capacitive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35Me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其中锁定方法包括:获取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存储该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仅通过采集活体手掌的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无需添加额外的器件,降低设备的加密实现成本,并且,手掌的特征数据易于采集和辨认,使得对电子设备的锁定和解锁便于实现。

Description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互联网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加入到局域网中。目前大多智能设备都采用触摸屏控制,以方便操作。如今,对智能设备的触摸屏的加密解锁方法有多种,如指纹识别、密码输入等。但是采用指纹识别的方法,解锁虽然简单,但是指纹录入复杂,且需要增加额外的器件以录入指纹,增加设备成本。而采用密码输入的方式,无需增加硬件成本,但是解锁时需要输入密码,操作较为麻烦,并且需要记忆密码,防止密码记忆错误导致不能解锁。因此,亟需提出一种不增加设备成本的电子设备,并且该电子设备的锁定方法操作简单,并能快速解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实现利用手掌的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并通过采集当前用户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进行比较,在特征数据与密钥一致时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操作简单快捷,且不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锁定方法,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锁定方法包括:获取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存储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利用密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
其中,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识别手掌为左手或右手,获取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特征数据。
其中,获取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获取手掌的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根据第一像素坐标及第二像素坐标获得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解锁方法,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该解锁方法包括:获取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获取电子设备的密钥,将特征数据与密钥进行比较,判断特征数据与密钥是否一致,若特征数据与密钥一致,则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
其中,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识别手掌为左手或右手,获取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特征数据。
其中,获取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获取手掌的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根据第一像素坐标及第二像素坐标获得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用于被用户的第一手掌按压后采集第一手掌的第一电容传感数据;模数转换模块,与触摸屏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第一手掌的第一手型图;处理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存储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其中,处理模块进一步利用密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
其中,处理模块还根据第一手型图识别出第一手掌为左手或右手,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第一手掌的中指到第一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及第一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第一特征数据。
其中,触摸屏进一步在被用户的第二手掌按压后采集第二手掌的第二电容传感数据,模数转换模块将第二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第二手掌的第二手型图,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手型图获取第二手掌的第二特征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将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进行比较,若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一致,则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
其中,处理模块还根据第二手型图识别出第二手掌为左手或右手,处理模块进一步根据第二手型图获取第二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第二手掌的中指到第二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及第二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第二特征数据。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锁定方法通过获取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进而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手掌的手型图,根据该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从而存储该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从而实现利用采集的活体手掌的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的密钥,无需添加额外的器件,使得电子设备的加密成本低廉,并且,由于手掌的特征数据易于采集和辨认,使得电子设备的锁定和解锁的操作都较为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分布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触摸屏被手掌按压前后的电容值变化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触摸屏被手掌按压后获得的手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锁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今带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采用以触摸为主的智能人机交换的方式,而考虑个人信息的安全,电子设备通常都会进行加密锁定,目前常用的是密码输入或指纹录入两种方式,但密码输入需要记忆密码,并且操作较为繁琐,而指纹录入需要电子设备增加额外的器件,增加成本。本申请提出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无需增加额外器件,实现以低成本、易操作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锁定和解锁。
请参看图1至图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1包括依次连接的触摸屏11、模数转换模块12、处理模块13及存储模块14。其中,触摸屏11用于被用户的第一手掌按压后采集该第一手掌的第一电容传感数据。模数转换模块12用于将该第一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第一手掌的第一手型图。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存储模块14用于存储该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处理模块13进一步利用该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触摸屏11采用电容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11的触控电极在未被触摸时的分布如图2所示。当用户的手掌按压在触摸屏11的时候,被手掌所覆盖的区域存在电极相交的地方将会出现电容变化,如图3所示,触摸屏11在被手掌按压之前的电容值为C0,当手掌按压触摸屏11时,被手掌按压的位置的电容值变为C1,那么触摸屏11采集被手掌覆盖的节点的电容的变化值△C作为第一手掌的第一电容传感数据,其中ΔC=C0-C1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的模数转换模块12从触摸屏11处获取第一电容传感数据,并将该第一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第一手掌的第一手型图,该手型图如图4所示。处理模块13根据该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其中,处理模块13获取第一手掌的以下信息作为第一特征数据:第一,根据第一手型图的形状特征识别出该第一手掌为左手或右手,通常是根据第一手型图中大拇指的位置特征识别出该第一手掌为左手或右手。第二,处理模块13还根据该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中各个手指的长度、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第一手掌的宽度,这些长度均是以分辨率(像素)长度作为测量标准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处理模块13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并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根据该第一像素坐标和第二像素坐标获得第一特征点与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例如,处理模块13获取中指顶尖的像素坐标为(m1,n1),手掌根部中心的像素坐标为(m2,n2),那么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b表示为:
b = ( m 1 - m 2 ) 2 + ( n 1 - n 2 ) 2 .
类似的,采用上述方法获取5个手指的长度和手掌的宽度,其中,图4中所示的是,中指长度a1、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b及手掌的宽度c。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4存储该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处理模块13采用上述特征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例如,采用中指长度a1作为密钥。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密钥的安全度,可以采用第一特征数据的所有数据作为密钥,即将第一手掌中各个手指的长度、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及手掌宽度作为密钥的特征数据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利用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作为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后,在使用该电子设备1时,还需要对该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因此,触摸屏11进一步在被用户的第二手掌按压后采集第二手掌的第二电容传感数据。这里注意一下,本申请中的第一手掌是指采集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时用户按压触摸屏11的手掌,第二手掌是指当用户需要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时按压在按压触摸屏11的手掌,这里的第一、第二并不具有实际含义。模数转换模块12将第二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第二手掌的第二手型图。处理模块13根据第二手型图获取第二手掌的第二特征数据,其中,处理模块13获取第二手掌的第二特征数据与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的方式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模块13进一步将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进行比较,若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一致,则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其中,处理模块13将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进行逐一比对,当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特征数据全部匹配时,当对电子设备1进行开锁,电子设备1进入正常使用界面;当第二特征数据第一特征数据未能完全匹配时,处理模块13通过触摸屏11进行提醒,提醒可以通过语音广播、或文字提示等。
综上,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通过触摸屏11获取用户的第一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第一手掌的第一电容传感数据,模数转换模块12将第一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获得第一手掌的第一手型图,处理模块13根据第一手型图获取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进而存储模块14存储该第一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处理模块13进一步利用该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此外,电子设备1的解锁同样是采集手掌的特征数据,通过将采集的第二手掌的第二特征数据与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一致时,进行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的锁定和解锁实现简单,并且不增加添加额外的器件,降低加密成本。
请参看图5,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锁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其是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进行阐述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定方法包括:
S11:电子设备1处于开启状态,提示用户设置密钥。
其中,电子设备1为具有电容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在处于开启状态时,如果还没有设置密钥的,可以通过自动或用户手动选择设置密钥,如电子设备1自动弹出设置密钥的窗口,如果用户点击窗口选择“是”,则进入密钥设置界面,如果用户选择“否”,则不进行加密锁定,设备1进入正常的操作界面。如果电子设备1已经设有密钥的,则提示用户输入密码或相应的密钥,这在下一实施例中详细描述,在此不作具体描述。
S12:获取触摸屏11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
其中,当用户选择“是”后,电子设备1进行密钥设置界面,此时电子设备1的界面可以是悬浮空白状态的,当用户的手掌按压电子设备1的触摸屏11时,触摸屏11的电容值将发生变化,电子设备1获取触摸屏11的电容传感数据,其中电容传感数据指的是电容的变化值△C,ΔC=C0-C1,C0为触摸屏11未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前的电容值,C1为触摸屏11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前的电容值。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集多个用户的手掌按压触摸屏11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并分别存储。
S13: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
其中,模数转换模块12对该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如图4所示。
S14: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13根据该手型图的特点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包括:根据手掌的大拇指的位置识别出手掌为左手或右手,获取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各个手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或手掌的其他特征数据,将获得这些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手掌的特征数据,这些特征数据作为识别该手掌的唯一识别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触摸屏11的像素长度作为测试标准,从而获得上述的手掌中各个手指的长度、中指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手掌的宽度等数据。其中采用的方式是获取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和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根据第一像素坐标和第二像素坐标获得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S15:存储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
其中,将上述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并且存储在电子设备1的密钥寄存器中。为了提高电子设备1的密钥的安全度,通常是将获取到的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手掌的中指到所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所述手掌的宽度中所有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对设备1进行锁定。在解锁时,必须解锁的手掌中的所有的特征数据都与密钥中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才能解锁,以此提高电子设备1的加密安全度。此外,电子设备1的密钥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改、变换,以使得电子设备1的信息更加安全,密钥不容易被破解。
S16:利用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
其中,使用存储的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这里是指利用手掌的中指到手掌的根部中心的距离、各个手指的长度和手掌的宽度这三个参数作为密钥的特征数据。使得电子设备1在开机时需要对密钥进行解密才能进入相应的界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密钥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应用程序或某个事件或某个操作界面进行锁定。并且,如果存在不同用户,则可以设置不同用户各自对应的密钥,这样使得同一个电子设备1可以供指定的多人使用,并且各个用户只能进入到各自相应的操作界面,以保护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
综上,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的锁定方法仅通过采集活体手掌的特征数据作为密钥进行锁定电子设备1,其锁定方法操作简便,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器件,降低了电子设备1的加密实现成本。
请进一步参看图6,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的解锁方法流程示意图。其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后,在使用该电子设备1时,需要对该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的基础上进行阐述的。本实施例的解锁方法包括:
S21:电子设备1处于开启状态,检测触摸屏11是否被触发。
其中,电子设备1预设一时间阈值,当电子设备1处于开启状态但未被解锁时,在时间阈值内,触摸屏11不断进行扫描,以识别触摸屏11是否被触摸。当触摸屏11未检测到被触摸时,则进入步骤S22。当触摸屏11检测到被触摸时,则进入步骤S23。
S22:在时间阈值内,触摸屏11没有检测到被触摸,电子设备1进入休眠状态。
其中,在时间阈值内电子设备1的触摸屏11没有检测到被触摸则设备1直接进入休眠状态,以减少功耗。并在下一个时间周期,触摸屏11继续检测是否被触摸。
S23:获取触摸屏11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
其中,在时间阈值内,触摸屏11检测到被触摸,则获取触摸屏11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时间阈值内,触摸屏11检测到被触摸,则电子设备1提示用户在触摸屏11上按压手掌,例如触摸屏11弹出一个手型图状,提示用户在该手型图状内按压手掌,如果在预设的时间阈值内,没有检测到被手掌按压该手型图状,则电子设备1继续休眠,电子设备1判断用户对触摸屏11的触摸为误触摸,电子设备1不作相关处理,继续保持休眠状态,以此避免用户误触摸电子设备1时采集触摸屏11的数据,降低功耗。
S24: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手掌的手型图。
S25:根据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
其中,步骤S24-S25与步骤S13-S14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26:将特征数据与密钥进行比较,判断特征数据与密钥是否一致。
其中,将获取的密钥中的特征数据与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进行逐一比较,如果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一致时,则进入步骤S27。如果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不一致,则进入步骤S28。
其中,电子设备1还存储有一判定误差阈值,如果当前密钥的特征数据与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的误差在误差阈值范围内,则进入步骤S27。如果当前密钥的特征数据与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的误差超出误差阈值范围,则进入步骤S28。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存在多个不同用户的密钥时,则将特征数据分别与不同用户的密钥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手掌的特征数据与某一用户的密钥一致,则进入步骤S27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如果特征数据与电子设备1中存储的密钥均不匹配时,则进入步骤S28。
S27:特征数据与密钥一致,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
其中,在当前用户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一致时,则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或者,在当前用户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的误差在误差阈值范围内时,则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又或者,当前用户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寄存器中的某个密钥的特征数据一致时,则对电子设备1进行解锁。
S28:特征数据与密钥不一致,提示用户输入正确的解锁密钥。
如果当前用户的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不一致、或当前用户的手掌的特征数据与密钥的特征数据的误差不在误差阈值范围内时,则电子设备1提示当前的密钥错误,需要重新输入。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可以预设解锁输入次数,如果用户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输入次数达到预设解锁输入次数,特征与密钥的特征数据仍不一致时,则电子设备1暂时进行锁定,等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后,方可重新输入密钥,以避免电子设备1不断进行特征数据的比较,降低设备1的功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触摸屏11的电子设备1的锁定方法通过获取触摸屏11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进而对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获得手掌的手型图,根据该手型图获取手掌的特征数据,从而存储该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电子设备1进行锁定,从而实现利用采集的活体手掌的特征数据作为电子设备1的密钥,无需添加额外的器件,使得电子设备的加密成本低廉,并且,由于手掌的特征数据易于采集和辨认,使得电子设备1的锁定和解锁的操作都较为简单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锁定方法,所述锁定方法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
对所述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所述手掌的手型图;
根据所述手型图获取所述手掌的特征数据;
存储所述特征数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密钥;
利用所述密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手型图获取所述手掌的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识别所述手掌为左手或右手;
获取所述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手掌的中指到所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所述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所述特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手掌的中指到所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所述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所述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
获取所述手掌的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像素坐标及所述第二像素坐标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与所述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4.一种解锁方法,所述解锁方法用于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触摸屏被用户的手掌按压后采集的电容传感数据;
对所述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所述手掌的手型图;
根据所述手型图获取所述手掌的特征数据;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密钥;
将所述特征数据与所述密钥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特征数据与所述密钥是否一致;
若所述特征数据与所述密钥一致,则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手型图获取所述手掌的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识别所述手掌为左手或右手;
获取所述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手掌的中指到所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所述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所述特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手掌的中指到所述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以及获取所述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或组合作为所述特征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手掌的第一特征点的第一像素坐标;
获取所述手掌的第二特征点的第二像素坐标;
根据所述第一像素坐标及所述第二像素坐标获得所述第一特征点与所述第二特征点之间的距离。
7.一种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触摸屏,用于被用户的第一手掌按压后采集所述第一手掌的第一电容传感数据;
模数转换模块,与所述触摸屏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所述第一手掌的第一手型图;
处理模块,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手型图获取所述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
存储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手掌的第一特征数据作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密钥;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利用所述密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根据所述第一手型图识别出所述第一手掌为左手或右手,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手型图获取所述第一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第一手掌的中指到所述第一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及所述第一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第一特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进一步在被用户的第二手掌按压后采集所述第二手掌的第二电容传感数据,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所述第二电容传感数据进行模数转换,以获得所述第二手掌的第二手型图,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手型图获取所述第二手掌的第二特征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将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进行比较,若所述第二特征数据与所述第一特征数据一致,则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根据所述第二手型图识别出所述第二手掌为左手或右手,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根据所述第二手型图获取所述第二手掌的各个手指的长度、所述第二手掌的中指到所述第二手掌的掌根部中心的距离及所述第二手掌的宽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第二特征数据。
CN201510454716.3A 2015-07-28 2015-07-28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Pending CN105046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716.3A CN105046134A (zh) 2015-07-28 2015-07-28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US15/128,359 US20170177848A1 (en) 2015-07-28 2016-04-25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touch screen and locking and unlocking methods thereof
PCT/CN2016/080109 WO2017016250A1 (zh) 2015-07-28 2016-04-25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4716.3A CN105046134A (zh) 2015-07-28 2015-07-28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6134A true CN105046134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5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4716.3A Pending CN105046134A (zh) 2015-07-28 2015-07-28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77848A1 (zh)
CN (1) CN105046134A (zh)
WO (1) WO2017016250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0668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锁屏装置和方法
WO2017016250A1 (zh) * 2015-07-28 2017-0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CN107480499A (zh) * 2017-08-11 2017-12-15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触屏设备工作中的儿童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91260A (zh) * 2017-07-19 2017-12-1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锁定方法与解锁方法
CN110506269A (zh) * 2017-04-14 2019-11-26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面板安全性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WO202017728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palmprint sensing
CN114385011A (zh) * 2022-01-14 2022-04-22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控制系统
CN114385011B (zh) * 2022-01-14 2024-06-07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9856A (zh) * 2012-05-31 2012-1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手掌图像信息的手机解锁系统及解锁方法
CN103324423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CN104021377A (zh) * 2014-06-05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电容式掌纹识别方法、装置和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4945A (zh) * 2008-11-14 2009-06-24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指背关节纹理的身份特征识别方法
CN101980244A (zh) * 2010-07-29 2011-02-23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显示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02385766A (zh) * 2011-06-23 2012-03-2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基于掌纹的认证开锁方法、终端及系统
US9384518B2 (en) * 2012-03-26 2016-07-05 Amerasia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Inc. Biometric registration and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573451B (zh) * 2013-10-29 2017-02-22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4123548A (zh) * 2014-07-30 2014-10-29 中山艺展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在电脑系统中运用掌纹识别技术登录的方法
CN105046134A (zh) * 2015-07-28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4423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其用户界面显示方法
CN102739856A (zh) * 2012-05-31 2012-10-1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手掌图像信息的手机解锁系统及解锁方法
CN104021377A (zh) * 2014-06-05 2014-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互电容式掌纹识别方法、装置和触摸屏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明跃 主编: "《物联网识别技术》", 31 July 2012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6250A1 (zh) * 2015-07-28 2017-0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CN105740668A (zh) * 2016-01-26 2016-07-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锁屏装置和方法
CN110506269A (zh) * 2017-04-14 2019-11-26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面板安全性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TWI781998B (zh) * 2017-04-14 2022-11-01 美商微晶片科技公司 用於觸控面板安全的系統、方法、及設備
CN110506269B (zh) * 2017-04-14 2023-08-29 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触摸面板安全性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7491260A (zh) * 2017-07-19 2017-12-19 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锁定方法与解锁方法
CN107480499A (zh) * 2017-08-11 2017-12-15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触屏设备工作中的儿童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480499B (zh) * 2017-08-11 2020-09-1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触屏设备工作中的儿童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0177289A1 (en) * 2019-03-07 2020-09-10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palmprint sensing
CN114385011A (zh) * 2022-01-14 2022-04-22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控制系统
CN114385011B (zh) * 2022-01-14 2024-06-07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物联网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16250A1 (zh) 2017-02-02
US20170177848A1 (en)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6134A (zh)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锁定方法和解锁方法
US9971927B2 (en) Fingerprint sensors
CN105320870B (zh)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643055B2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capable of improv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rate
CN105184137A (zh) 触摸屏解锁方法及终端
US10372960B2 (en) Capacitance detecting senso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CN104932753A (zh) 一种触摸屏及其触摸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477869B2 (en) Mutual-capacitance palm 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mutual-capacitance palm 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utual-capacitance palm print identification touch panel
CN105574393A (zh) 一种应用程序访问方法及终端
US11455817B2 (en) Non-finger object rejection for fingerprint sensors
WO2009075978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frequently operated biometric sensors
CN109844764B (zh) 指纹传感器功能的验证方法及终端
CN102385766A (zh) 基于掌纹的认证开锁方法、终端及系统
US20170124314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Keypad with an Integral Fingerprint Scanner
CN102368288A (zh) 一种验证密码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移动终端
CN105335730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298911A (zh) 移动终端指纹识别鉴权电路
CN106897598B (zh) 一种指纹自动录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65452A (zh) 指纹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08934A (zh) 电子设备及其解锁控制方法
CN105049405A (zh) 基于组合指纹的密钥生成单元及方法、认证系统和设备
CN105825098A (zh) 一种电子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3019387A (zh) 移动终端及其解锁方法
CN105426725A (zh) 电子设备及其屏幕的解锁方法
CN106203046A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