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5396B -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5396B
CN105045396B CN201510548945.1A CN201510548945A CN105045396B CN 105045396 B CN105045396 B CN 105045396B CN 201510548945 A CN201510548945 A CN 201510548945A CN 105045396 B CN105045396 B CN 1050453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sensation
distribution curve
current
detection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9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5396A (zh
Inventor
黄梓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89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5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5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3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0026 priority patent/WO2017036060A1/zh
Priority to US15/324,903 priority patent/US1080264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5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解决可穿戴装置触控操作较为繁琐,且操作的准确性不高使得操作的灵活度较低的问题。所述可穿戴装置,包括:热感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热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调用控制指令,运行当前检测模式。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应用于使用触控操作的可穿戴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控技术成为了终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触控技术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被使用,如建筑领域、医学领域、生活娱乐领域等等。其中,可穿戴装置由于其便携性,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在操作可穿戴装置时,用户通过触碰点按具体功能的图标,进入该图标对应的功能界面,再对功能界面中的各类选项进行触碰点按,从而实现各类操作。但是,用户想要可穿戴装置实现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触碰点按选择,且需要准确的触碰点按与该功能对应的图标或其他标识,触控操作较为繁琐,且操作的准确性不高使得操作的灵活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用于简化可穿戴装置的触控操作,以及提高操作的灵活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装置,包括:
热感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所述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
热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调用控制指令,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所述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
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
执行所述调用控制指令,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热感获取模块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触摸操作的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热感处理模块确定与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相对应的当前检测模式,指令生成模块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执行模块运行当前检测模式;与需要准确的进行多次触碰点按选择才能实现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相比,对本发明中的可穿戴装置来说,用户进行一次触摸操作就可以实现可穿戴装置的一种功能,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不同,可穿戴装置实现的功能不同,使得触控操作较为简单且灵活度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操作示意图一;
图6为与图5对应的热感分布曲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摸操作示意图二;
图8为与图7对应的热感分布曲线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可穿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金属电极层与热敏电阻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可穿戴装置, 11-热感获取模块,
12-热感处理模块, 13-指令生成模块,
14-执行模块, 15-预设模块,
16-指令接收模块, 17-更改模块,
18-测量模块, 111-金属电极层,
112-热敏电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装置10包括热感获取模块11、热感处理模块12、指令生成模块13和执行模块14。
其中,热感获取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用户的触摸操作可以为用户用手指触碰热感获取模块11的操作,热感分布曲线表示触摸操作产生的热量在热感获取模块11上分布的情况,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为用户当前的触摸操作所产生的热感分布曲线。
热感处理模块12用于根据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可穿戴装置10中存储有预设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可穿戴装置10为例,热感分布曲线B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第一检测模式为检测用户的脉搏,热感分布曲线C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第二检测模式为检测用户的脉搏和血压。当热感处理模块12得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后,在预设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中查找与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对应的检测模式,即当前检测模式。
指令生成模块13用于根据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其中,不同的检测模式对应不同的调用控制指令,指令生成模块13根据当前检测模式,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14,用于执行调用控制指令,运行当前检测模式;比如,当前检测模式指示检测用户的脉搏和血压,则执行模块14执行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可穿戴装置10对用户的脉搏和血压进行检测。
请参阅图2,下面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可穿戴装置10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
步骤202,根据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步骤203,根据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
步骤204,执行调用控制指令,运行当前检测模式。
上述可穿戴装置10的控制方法涉及到的说明内容参见可穿戴装置10中各个模块的具体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装置10及其控制方法中,热感获取模块11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从而获取触摸操作的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热感处理模块12确定与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相对应的当前检测模式,指令生成模块13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执行模块14运行当前检测模式;与需要准确的进行多次触碰点按选择才能实现多种功能中的一种功能的可穿戴装置10相比,对本发明中的可穿戴装置10来说,用户进行一次触摸操作就可以实现可穿戴装置10的一种功能,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不同,可穿戴装置10实现的功能不同,使得触控操作较为简单且灵活度高。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装置还可以包括预设模块15,预设模块15用于预先设定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预先设定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以此类推,预先设定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N检测模式对应,N为大于2的正整数。
对应的,热感处理模块12具体根据当前热感分布曲线,确定当前检测模式的方式如下:热感处理模块12具体用于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一检测模式;以及用于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两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二检测模式;以此类推,以及用于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N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N检测模式。
请参阅图4,与上述预设模块15和热感处理模块12相对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可穿戴装置10的控制方法中的步骤202之前添加步骤205-207,步骤202还可以细化为步骤2021-步骤2023,包括:
步骤205,预先设定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其中,热感分布曲线的不同主要是由触控操作中的触摸在热感获取模块11上的分布引起的,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比如: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用户的触摸操作为一个手指的触摸操作,与图5中的触摸操作对应,图6的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
步骤206,预先设定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比如: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中用户的触摸操作为两个手指的触摸操作,与图7中的触摸操作对应,图8的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两个峰值。
步骤207,以此类推,预先设定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所述第N检测模式对应,N为大于2的正整数,具体内容与步骤205、步骤206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1,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一检测模式;比如:如图5和图6所示,用户的触摸操作为一个手指的触摸操作,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将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对应的第一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步骤2022,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两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二检测模式;比如:如图7和图8所示,用户的触摸操作为两个手指的触摸操作,将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对应的第一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步骤2023,以此类推,当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N个峰值时,确定当前检测模式为第N检测模式;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N检测模式对应。具体内容与步骤2021、步骤2022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9,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装置10还包括可以接收用户的模式更改指令,更改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使得可穿戴装置10具有可设置性,进一步提高了触摸操作的灵活性的指令接收模块16和更改模块17,以及实现测量当前检测模式中的检测参数的测量模块18。
其中,指令接收模块16用于接收检测模式更改指令;指令接收模块16与外界可以利用蓝牙、无线网等通信技术相互通信,检测模式更改指令用于更改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检测参数可以为检测模式需要测量的检测参数,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可穿戴装置10为例,检测参数可以为心跳、脉搏、血压、睡眠时间等等。
更改模块17,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式更改指令,对所述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进行更改;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可穿戴装置10为例,检测模式D对应的检测参数为睡眠时间和血压,当指令接收模块16接收指示将检测模式D对应的检测参数更改为睡眠时间的检测模式更改指令时,更改模块17将检测模式D对应的检测参数更改为睡眠时间,从而使得调用检测模式D时,可穿戴装置10只检测睡眠时间。
测量模块18,用于在运行当前检测模式时,测量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检测参数;测量模块18与当前检测模式中的测量参数相关,比如,若当前检测模式需要检测的检测参数为睡眠时间,则调用检测睡眠时间的测量模块18;若当前测量模式需要检测的检测参数为睡眠时间和血压,则调用检测睡眠时间的测量模块18与检测血压的测量模块18。
请参阅图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装置10中的指令接收模块16、更改模块17和测量模块18相对应,可穿戴装置10的控制方法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步骤208和步骤209,以及步骤210,具体内容如下:
步骤208,接收检测模式更改指令;具体的,可穿戴装置10能够接收从其他控制终端发送来的检测模式更改指令,检测模式更改指令用于更改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比如,控制终端为手机,手机可以接收用户的自定义操作,将更改可穿戴装置10中检测参数的检测模式更改指令发送给可穿戴装置10。
步骤209,根据检测模式更改指令,对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进行更改。
步骤210,在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时,测量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中需要的检测参数。
步骤208-步骤210的具体内容参见可穿戴装置10中的指令接收模块16、更改模块17和测量模块18的说明部分,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步骤208-步骤209与步骤201-步骤204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并没有特定的时序关系,图7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的时序关系,其他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步骤208-步骤209与步骤201-步骤204之间的时序关系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为可穿戴装置10的一种具体结构,但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并不限于图11中的可穿戴装置10的具体结构。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热感获取模块11包括金属电极层111和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111下方的热敏电阻层112,以及位于金属电极层111与热敏电阻层112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层,利用绝缘导热胶层将金属电极层111与热敏电阻层112粘接起来,由于绝缘导热胶层厚度非常小,故未在图11和图12中标出。金属电极层111能够将用户的触摸操作的热量传导给热敏电阻层112,使得热敏电阻层112产生热感分布曲线。
具体的,为了提高热敏电阻层112产生的热感分布曲线的精确度,热敏电阻层112包括至少两个热敏电阻部分,各个热敏电阻部分相互隔开,比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热敏电阻部分R1和R2,每个热敏电阻部分由多个形状相似、长度依次增大的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曲线状热敏电阻围绕组成,任意两个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曲线状热敏电阻相互隔开,其中,折线状可以为锐角形状、直角形状、钝角形状或折线波浪形状等,曲线状可以为半圆环形状、半椭圆环形状、曲线波浪形状。比如:如图12所示,热敏电阻部分R1和R2形状、大小相同,热敏电阻部分R1和R2均有多个长度依次增大的半圆环状的热敏电阻围绕而成,热敏电阻部分R1由半圆环状的热敏电阻A1~A6组成,其中,A1~A6中任意两个热敏电阻相隔开,热敏电阻部分R2由半圆环状的热敏电阻A7~A12组成,其中,A7~A12中任意两个热敏电阻相隔开,在用户的触摸操作的热量传导至热敏电阻层112时,由于各个热敏电阻A1~A12均相隔开,可以由热感分布曲线明显得到具体哪些热敏电阻接收到的热量较高,从而根据不同的热感分布曲线识别不同的触摸操作,从而调用不同的测量模式;比如,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中一个手指的触摸操作使得热量主要集中在A4~A11之间,且A7~A8之间的热量最高;如图7和图8所示,图7中两个手指的触摸操作使得热量集中在A2~A11之间,且A4~A5以及A8~A9之间的热量最高,从而能够精确的根据热感分布曲线识别出不同的触摸操作,依靠一次触摸操作中热感分布曲线的不同,实现不同的检测功能。
此外,为了便于位于金属电极层111和热敏电阻层112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层实现其绝缘和导热的作用,绝缘导热胶层可以与金属电极层111形状、大小相同,比如,金属电极层111为一个圆饼状的金属电极,绝缘导热胶层为一层与该圆饼状的金属电极形状、大小相同的绝缘导热胶。若从节省绝缘导热胶层的绝缘导热胶的使用量,以及提高热感分布曲线的精确度出发,绝缘导热胶层可以包括多个与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曲线状热敏电阻一一对应的线状绝缘导热胶,即绝缘导热胶层只覆盖于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曲线状热敏电阻的表面,绝缘导热胶层中的各个线状绝缘导热胶之间也是相隔开的,减小了绝缘导热胶层向周边扩散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热感分布曲线的准确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感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所述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
热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调用控制指令,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定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预先设定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以此类推,预先设定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N检测模式对应,N为大于2的正整数;
所述热感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一检测模式;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两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二检测模式;以此类推,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N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N检测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测量模块,用于在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时,测量所述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检测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检测模式更改指令,所述检测模式更改指令用于更改所述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
更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式更改指令,对所述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进行更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感获取模块包括:金属电极层,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下方的热敏电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金属电极层与所述热敏电阻层之间的绝缘导热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层包括至少两个热敏电阻部分,各所述热敏电阻部分相互隔开;每个所述热敏电阻部分由多个形状相似、长度依次增大的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曲线状热敏电阻围绕组成,任意两个所述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所述曲线状热敏电阻相互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胶层与所述金属电极层形状、大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胶层包括多个与所述折线状热敏电阻或所述曲线状热敏电阻一一对应的线状绝缘导热胶。
9.一种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的触摸操作,获取所述触摸操作的热感分布曲线,作为当前热感分布曲线;
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
根据所述当前检测模式,生成与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调用控制指令;
执行所述调用控制指令,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先设定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所对应的检测模式,作为当前检测模式之前,还包括:
预先设定具有一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一检测模式对应;
预先设定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
以此类推,预先设定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N检测模式对应,N为大于2的正整数;
预先设定具有两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第二检测模式对应;
以此类推,预先设定具有N个峰值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所述第N检测模式对应,N为大于2的正整数;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以及预设的热感分布曲线与检测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包括:
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一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一检测模式;
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两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二检测模式;
以此类推,当所述当前热感分布曲线具有N个峰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检测模式为所述第N检测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运行所述当前检测模式时,测量所述当前检测模式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检测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检测模式更改指令,所述检测模式更改指令用于更改所述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
根据所述检测模式更改指令,对所述检测模式的检测参数进行更改。
CN201510548945.1A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045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945.1A CN105045396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16/070026 WO2017036060A1 (zh) 2015-08-31 2016-01-04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5/324,903 US10802642B2 (en) 2015-08-31 2016-01-04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945.1A CN105045396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5396A CN105045396A (zh) 2015-11-11
CN105045396B true CN105045396B (zh) 2018-09-11

Family

ID=5445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945.1A Active CN105045396B (zh) 2015-08-31 2015-08-31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02642B2 (zh)
CN (1) CN105045396B (zh)
WO (1) WO20170360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5396B (zh) 2015-08-31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9519A (zh) * 2010-04-28 2013-02-20 株式会社电装 温度传感器元件、用于制造温度传感器元件的方法和温度传感器
CN103632055A (zh) * 2013-11-29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27063B2 (en) * 2004-02-26 2019-03-12 Geelux Holdings,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ological evaluation
CN104020898B (zh) * 2013-02-28 2015-06-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输入装置上手势的感知方法和感知装置
CN103491260B (zh) 2013-10-14 2015-08-19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人体感应接听通话的移动终端
WO2015147796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Endothelix,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essing vascular health
CN105045396B (zh) * 2015-08-31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9519A (zh) * 2010-04-28 2013-02-20 株式会社电装 温度传感器元件、用于制造温度传感器元件的方法和温度传感器
CN103632055A (zh) * 2013-11-29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74640A9 (en) 2018-03-15
US20170205938A1 (en) 2017-07-20
WO2017036060A1 (zh) 2017-03-09
CN105045396A (zh) 2015-11-11
US10802642B2 (en)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62408C2 (ru) Способ, аппаратур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KR20150139491A (ko) 착용가능 투영 장비
CN104731478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单手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183314B (zh) 一种亮屏时长调节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2360493B1 (ko) 센서를 갖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CN103150008A (zh) 一种输入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309461A (zh) 无线一对多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05301948A (zh) 一种智能手表及其锁屏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17394A (zh) 腕带式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腕带式穿戴设备
CN105867810A (zh) 一种菜单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05045396B (zh) 一种可穿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379227B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plurality of touch points thereof
CN105030204A (zh) 可穿戴设备执行模块的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3425398B (zh) 一种平移和缩放逻辑波形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KR20170094451A (ko) 터치 동작 방법, 터치 동작 어셈블리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5892865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操控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4571653B (zh) 一种电子设备辅助装置
CN105786347A (zh)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5159555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045421B (zh) 触摸屏
CN104063043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3563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7717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99403B (zh) 一种笔迹展示的方法和装置
CN204102095U (zh) 触控电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