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2950B -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2950B
CN105042950B CN201510304742.8A CN201510304742A CN105042950B CN 105042950 B CN105042950 B CN 105042950B CN 201510304742 A CN201510304742 A CN 201510304742A CN 105042950 B CN105042950 B CN 1050429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efrigerant pipe
fin
refrigeran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047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2950A (zh
Inventor
阮积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阮积恩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阮积恩 filed Critical 阮积恩
Priority to CN2015103047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29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2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2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翅片式冷凝器,包括:制冷剂管组,其包括多个从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制冷剂管,其两端首尾依次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的两端,最上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入口,最下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出口,使得所述制冷剂管组与多个所述连接管连通,形成制冷剂所在所制冷剂管组中流动的路径;翅片组,其包括多个从左至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制冷剂管组垂直的翅片,其开有多个穿设所述制冷剂管组的通孔,所述翅片的第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对称设置的条状凹槽组。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制冷剂的流速,有效引流翅片表面的冷凝水,提高热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具体涉及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是一种在内部制冷剂和外部流体之间交换热量的装置。热交换器在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形成的制冷剂循环中能够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翅片式冷凝器包括多个翅片以及穿过多个翅片的多个圆筒形或近似圆筒形的管。翅片式冷凝器使外部流体与在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这些翅片使得外部流体与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
然而,传统的冷凝器具有下列局限性,当翅片式冷凝器运行时,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流动,流速过大不易控制,造成冷凝效率低,并且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团聚在翅片表面,甚至冻结成冰,翅片式冷凝器不能有效去除表面的冷凝水,大幅降低了制冷剂的冷凝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有效降低制冷剂流速、去除并引流汇集冷凝水,提高冷凝效率的翅片式冷凝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翅片式冷凝器,其能够有效控制制冷剂的流速,有效引流翅片表面的冷凝水,提高热交换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翅片式冷凝器,包括:
制冷剂管组,其包括多个从上至下间隔设置且尺寸一致、相互平行的制冷剂管,其为水平设置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两端首尾依次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的两端,最上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入口,最下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出口,使得所述制冷剂管组与多个所述连接管连通,形成制冷剂所在所制冷剂管组中流动的路径;
翅片组,其包括多个从左至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制冷剂管组垂直的翅片,对于任意一个翅片,其为板状结构,所述翅片开有多个穿设所述制冷剂管组的通孔,所述翅片的第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对称设置的条状凹槽组,对于任意一个凹槽组,其包括多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于任意一对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其起始于所述通孔的圆周沿径向分别向所述翅片的外边缘延伸并终止于所述翅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5~45°,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相等且不大于所述通孔半径的1/2,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等且为所述翅片的厚度的1/3。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的两端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的,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连接管的连通处的管体外壁上均缠绕有防止所述制冷剂流出的密封带,所述密封带上涂覆有耐高温涂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连接管的螺距和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的间距的比例为0.8~1∶1,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和所述制冷剂管的直径的比例为0.6~0.8∶1。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连接管的数量比所述制冷剂管的数量少1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凹槽组的表面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翅片的第一侧表面上的两侧分别开有竖向的第三凹槽,其距离所述翅片的外边缘0.3~0.5c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翅片的厚度的1/3~2/3,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凹槽的1.5~2倍。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在交汇点连通,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从上至下依次递增,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交汇点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翅片的第二侧表面上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通孔不接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相邻的制冷剂管通过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呈螺旋状结构,造成制冷剂在制冷剂管中的迂回路径,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速,并且增大了管壁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由于在翅片上开设对称的向下倾斜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冷凝水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流动,加大了冷凝水的流动性防止结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水流向深度递增的第三凹槽,使得第三凹槽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并且能够有效回收冷凝水,防止冷凝水的团聚,使得制冷剂更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翅片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翅片式冷凝器,包括:
制冷剂管组,其包括多个从上至下间隔设置且尺寸一致、相互平行的制冷剂管1,其为水平设置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多个制冷剂管1的两端首尾依次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1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2的两端,最上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1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入口11,最下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1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出口12,使得所述制冷剂管组与多个所述连接管2连通,形成制冷剂所在所制冷剂管组中流动的路径;
翅片组,其包括多个从左至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制冷剂管组垂直的翅片3,对于任意一个翅片3,其为板状结构,所述翅片3开有多个穿设所述制冷剂管组的通孔4,所述翅片3的第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4对称设置的条状凹槽组,对于任意一个凹槽组,其包括多对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对于任意一对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其起始于所述通孔4的圆周沿径向分别向所述翅片3的外边缘延伸并终止于所述翅片3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分别沿所述翅片3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5~45°,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的宽度相等且不大于所述通孔4半径的1/2,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的深度相等且为所述翅片3的厚度的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相邻的制冷剂管1通过连接管2相连,连接管2呈螺旋状结构,造成制冷剂在制冷剂管1中的迂回路径,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速,并且增大了管壁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制冷剂的利用率;由于在翅片3上开设对称的向下倾斜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冷凝水沿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流动,加大了冷凝水的流动性防止结冰。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1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2的两端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的,所述制冷剂管1和所述连接管2的连通处的管体外壁上均缠绕有防止所述制冷剂流出的密封带,所述密封带上涂覆有耐高温涂料,防止高温钎料熔化。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连接管2的螺距和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1的间距的比例为0.8~1∶1,所述连接管2的直径和所述制冷剂管1的直径的比例为0.6~0.8∶1。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连接管2的数量比所述制冷剂管1的数量少1个。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凹槽组的表面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料,促进对冷凝水的引导。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翅片3的第一侧表面上的两侧分别开有竖向的第三凹槽7,其距离所述翅片3的外边缘0.3~0.5cm,所述第三凹槽7的深度为所述翅片3的厚度的1/3~2/3,所述第三凹槽7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凹槽5的1.5~2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第三凹槽7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分别在交汇点连通,所述第三凹槽7的深度从上至下依次递增,且所述第三凹槽7与所述第一凹槽5和所述第二凹槽6的交汇点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6的深度。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的水流向深度递增的第三凹槽7,使得第三凹槽7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并且能够有效回收冷凝水,防止冷凝水的团聚,使得制冷剂更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所述翅片3的第二侧表面上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通孔4不接触。加强所述翅片3因开槽降低的强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剂管组,其包括多个从上至下间隔设置且尺寸一致、相互平行的制冷剂管,其为水平设置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的两端首尾依次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的两端,最上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入口,最下方的一个所述制冷剂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制冷剂出口,使得所述制冷剂管组与多个所述连接管连通,形成制冷剂在所述 制冷剂管组中流动的路径;
翅片组,其包括多个从左至右间隔设置并与所述制冷剂管组垂直的翅片,对于任意一个翅片,其为板状结构,所述翅片开有多个穿设所述制冷剂管组的通孔,所述翅片的第一侧表面上设有多个相对于所述通孔对称设置的条状凹槽组,对于任意一个凹槽组,其包括多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于任意一对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其起始于所述通孔的圆周沿径向分别向所述翅片的外边缘延伸并终止于所述翅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5~45°,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相等且不大于所述通孔半径的1/2,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等且为所述翅片的厚度的1/3;
所述翅片的第一侧表面上的两侧分别开有竖向的第三凹槽,其距离所述翅片的外边缘0.3~0.5cm,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为所述翅片的厚度的1/3~2/3,所述第三凹槽的宽度为所述第一凹槽的1.5~2倍;
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在交汇点连通,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从上至下依次递增,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交汇点的深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连通的一端分别旋入螺旋状连接管的两端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的,所述制冷剂管和所述连接管的连通处的管体外壁上均缠绕有防止所述制冷剂流出的密封带,所述密封带上涂覆有耐高温涂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螺距和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冷剂管的间距的比例为0.8~1:1,所述连接管的直径和所述制冷剂管的直径的比例为0.6~0.8: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数量比所述制冷剂管的数量少1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组的表面上涂覆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涂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翅片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的第二侧表面上设有多根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通孔不接触。
CN201510304742.8A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Active CN105042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4742.8A CN1050429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04742.8A CN1050429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950A CN105042950A (zh) 2015-11-11
CN105042950B true CN105042950B (zh) 2017-09-05

Family

ID=5444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04742.8A Active CN105042950B (zh) 2015-06-04 2015-06-04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429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43688A1 (de) * 1988-12-23 1989-11-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dampferf einer klimaanlage
JPH10332291A (ja) * 1997-05-30 1998-12-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フィンアンド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00193389A (ja) * 1998-12-28 2000-07-1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1191684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柜式空调机的新式蒸发器
CN101319810A (zh) * 2007-06-06 2008-12-10 木村工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盘管及空调机
CN103234308A (zh) * 2013-04-03 2013-08-07 陆亚洲 翅片换热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43688A1 (de) * 1988-12-23 1989-11-2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dampferf einer klimaanlage
JPH10332291A (ja) * 1997-05-30 1998-12-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フィンアンド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00193389A (ja) * 1998-12-28 2000-07-14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1191684A (zh) * 2006-11-24 2008-06-0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柜式空调机的新式蒸发器
CN101319810A (zh) * 2007-06-06 2008-12-10 木村工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盘管及空调机
CN103234308A (zh) * 2013-04-03 2013-08-07 陆亚洲 翅片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950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01235A1 (zh) 一种加强型螺旋管高效换热器
CN111947499A (zh) 过冷管及空调机组
CN105042950B (zh) 一种翅片式冷凝器
CN105444602A (zh) 一种锅炉用新型内翅管
US20140182827A1 (en) Tubing Element for a Heat Exchanger
CN101813433B (zh) 冷凝用强化传热管
CN209341634U (zh) 一种制冷用纯逆流干式蒸发器
CN104930876B (zh) 一种多制冷剂通道的热交换器
CN101680690B (zh) 用于家用制冷装置的设在后壁上的制冷器
CN206222993U (zh) 形变定向诱导式内螺纹传热管
CN207649173U (zh) 一种微通道管道换热器
CN104964486A (zh) 一种适用于外侧流体相变的换热器
CN105277021A (zh) 同轴缠绕式换热器
CN104214997B (zh) 两端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CN206347783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5277043B (zh) 用于管壳式相变换热器的液体喷淋器
CN207456219U (zh) 冷却柱及其防冻结构、冷却三角
CN204202250U (zh) 带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CN104006693B (zh) 对圆角斜断式翅片管无接触热阻传热元件
CN207214863U (zh) 套管式微通道换热器
CN106288538A (zh) 高效螺旋式微通道换热器
CN209054994U (zh) 一种冷凝用的高效换热管
CN206420192U (zh) 卧式单管程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05736790U (zh)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
CN108801033A (zh) 一种冷凝用的高效换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6

Address after: 528400 building B, No. 11, Qimin South Road, Tor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osen heat exchange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532600 No. 7 South Main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ingxiang

Patentee before: Ruan Jie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