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4341A - 一种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4341A
CN105034341A CN201510376553.1A CN201510376553A CN105034341A CN 105034341 A CN105034341 A CN 105034341A CN 201510376553 A CN201510376553 A CN 201510376553A CN 105034341 A CN105034341 A CN 105034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rink tube
clamp mechanism
clip
heat shr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65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4341B (zh
Inventor
文先衡
周通
王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 Haote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Zhi Haote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 Haote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Zhi Haote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5103765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4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4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与喷淋方式相比,本发明使得热缩管受热更均匀,热效率更高,需要的液体温度要低20~40℃左右,降低了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热缩管全部浸在油中连同卡箍同步牵引出可以获得厚薄均匀的热缩管,横断面不会产生斜口;与开孔的铁制油浴管使得热缩管浸没在热液体的方式相比,本发明中的卡箍机构能牵引热缩管在液体中运动,不会造成受热中柔软的热缩管轴向上的拉伸。

Description

一种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缩管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卡箍机构以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背景技术
热缩管应用广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子设备连接线、电线、电缆线等等,均有极重要应用。
热缩管在终端产品应用之前,需要进行加热扩充管径,实现其管壁从厚到薄。传统的加热扩是在密闭的箱体中对热缩管喷淋150~180℃液体,如甘油、乙二醇等,此种加热扩进行时热缩管浮于液体表面接收喷淋。
热缩管传统的正压扩存在1)热缩管受热不均匀,容易引起热扩管径壁厚不一致,截断加工后截面会出现斜头;2)喷淋方式由于受热不均匀,热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将液体的温度加热到更高的温度;3)热缩管在液体表面,热扩过程中不易固定住热缩管,热缩管随高温液体的飘动会引起热缩管轴向方向的拉伸,这种拉伸在热扩过程中容易造成热缩管某些拉扯部位管壁相对较薄,更严重地,会出现热缩管的断裂缺陷。
为了使热缩管受热均匀,业内研究者考虑将热缩管固定于热的液体内部进行加热。何金谷等人在《核农学通报》上发表的《辐射交联热缩管的制造工艺》(13(5):206-207,1992年)披露了一种辐射交联热缩管的制造工艺,包含吹胀步骤,吹胀步骤所用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中是以底部开有三排孔的铁制油浴管将热缩管固定于液体内部进行加热。此种以开孔铁制油浴管使得热缩管浸没在热液体的方式,虽然能解决热缩管浮于液面造成的受热不均的技术问题,但存在热缩管在铁制油浴管内受热变软,在轴向运动过程中缺乏牵引力,易拉伸变软的热缩管,引起热缩管轴向方向的拉伸,这种拉伸在热扩过程中容易造成热缩管某些拉扯部位管壁相对较薄,更严重地,会出现热缩管的断裂缺陷,同时也不符合热加工对热缩管轴向长度不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牵引热缩管在液体中运动的卡箍机构,可以实现热缩管在液体内部平稳传输,而不会造成热缩管径向方向的拉伸、甚至拉断问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该卡箍机构的正压扩装置,使得热缩管受热更均匀,不会造成热缩管径向方向的拉伸、甚至拉断问题,热效率更高,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目之一的实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箍机构,包括若干U形卡箍、连接卡箍的连接部件、驱动连接部件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机构中若干卡箍并行排列成上下两层,上层U形口向上,下层U形口向下,各卡箍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可循环运动。
本发明中的卡箍机构,优选地,每个卡箍两边外侧均焊接有水平钢条,连接机构中设有L形钢条与水平钢条螺纹连接,实现每个卡箍并行连接。
本发明中的卡箍机构,另一优选方式为,连接机构包含链条、驱动链条转动的链轮,每个卡箍顶端并行固定在链条上。
本发明目另一目的实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包括设有进口、出口的箱体、固定于箱体内且沿进口-出口方向做水平循环运动的卡箍机构、与进口相连的供料辊、与出口相连的牵引辊。
本发明中的正压扩装置,作业时箱体内的热液体工质可以从外部导入,亦可以在内部自加热,为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优选地,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部件为铸铝加热块。
本发明中的正压扩装置,为了保持箱体内热液体的温度,优选地,所述箱体外部包裹有石棉保温层。
本发明中的正压扩装置,所述箱体用于储存热的液体,因此对箱体的形状无特别的要求,例如,可以为方形箱体,也可以为圆柱不锈钢钢管。
本发明中的正压扩装置,卡箍机构下方开口向下的卡箍用于牵引热缩管在液体工质液面下受热。
采用本发明中卡箍机构的正压扩装置的技术方案,与喷淋方式相比,本发明使得热缩管受热更均匀,热效率更高,需要的液体温度要低20~40℃左右,降低了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热缩管全部浸在油中连同卡箍同步牵引出可以获得厚薄均匀的热缩管,横断面不会产生斜口;与开孔的铁制油浴管使得热缩管浸没在热液体的方式相比,本发明能牵引热缩管在液体中运动,不会造成受热中柔软的热缩管轴向上的拉伸。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卡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正压扩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正压扩装置实施例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卡箍机构另一实施例在正压扩装置中的应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箍机构2,包括若干U形卡箍201、连接卡箍201的连接机构202、驱动连接机构202的传动机构203,所述卡箍机构2中若干卡箍201并行排列成上下两层,上层U形口向上,下层U形口向下,各卡箍201在连接机构202的作用下循环往复运动。
参见图1,本发明卡箍机构2一实施例中,每个卡箍201两边外侧均焊接有水平钢条,经连接机构202中的L形钢条螺纹连接后,实现每个卡箍201并行连接,连接机构202在传动机构203的作用下循环往复运动,带动上下两层并行排列的卡箍201一起联动。
参阅图2,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该卡箍机构2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包括设有进口、出口的箱体、固定于箱体内且沿进口-出口方向做水平循环运动的卡箍机构2、与进口相连的供料辊4、与出口相连的牵引辊5。
所述箱体为圆柱不锈钢钢管1,内底部设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为铸铝加热块7;钢管1外部套有石棉保温层。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正压扩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密闭钢管1内固定住同方向且长度小于该钢管1的卡箍机构2,并且保证工作过程中该卡箍机构2下层卡箍201位于热液体液面下方;与卡箍机构2两端连接的钢管1进口、出口位于该卡箍机构2斜上方,且高于作业时液体液面,以防热缩管6进入、排出钢管1过程中引起液体泄露。
工作时,待正压扩的热缩管6经供料辊4、钢管1进口进入密闭钢管1内,热缩管6内充满与钢管1内同等压力的惰性气体,由卡箍机构2下方倒U形卡箍201牵引,朝着钢管1出口方向运动;当运动到卡箍机构2靠钢管1出口端,热缩管6通过钢管1出口排出,与热缩管6分离的下层卡箍201经连接部件运动到卡箍机构2的上方变成上层卡箍,朝着相反方向空载运行,直至在卡箍机构2靠钢管1进口端与刚刚新进入钢管1内的热缩管6相遇,变成倒U形的下层卡箍201重复之前的作业动作。下层卡箍201牵引下的热缩管6完全浸没在热液体中,四周受热均匀,而且由于下层卡箍201在牵引热缩管6的过程中是沿直线运动,热缩管6在运动方向不会被轴向拉伸,保证了热缩管6同长度地进入与排出。
参见图4,本发明卡箍机构2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202包含链条、驱动链条转动的链轮,每个卡箍201顶端并行固定在链条上。卡箍201顶部可以设置螺纹孔,与分段链条实现固定连接,这样上下两层的若干卡箍201随着链条而循环运动,实现下层卡箍201下的软热缩管6的运输。这种卡箍机构2在正扩压装置中的固定及工作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卡箍机构,该卡箍机构包括若干U形卡箍、连接卡箍的连接部件、驱动连接部件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机构中若干卡箍并行排列成上下两层,上层U形口向上,下层U形口向下,各卡箍在连接机构的作用下可循环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卡箍两边外侧均焊接有水平钢条,连接机构中设有L形钢条与水平钢条螺纹连接,实现每个卡箍并行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含链条、驱动链条转动的链轮,每个卡箍顶端并行固定在链条上。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口、出口的箱体、固定于箱体内且沿进口-出口方向做水平循环运动的卡箍机构、与进口相连的供料辊、与出口相连的牵引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加热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为铸铝加热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部包裹有石棉保温层。
CN201510376553.1A 2015-07-01 2015-07-01 热缩管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Active CN105034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53.1A CN105034341B (zh) 2015-07-01 2015-07-01 热缩管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6553.1A CN105034341B (zh) 2015-07-01 2015-07-01 热缩管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4341A true CN105034341A (zh) 2015-11-11
CN105034341B CN105034341B (zh) 2018-07-17

Family

ID=5444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6553.1A Active CN105034341B (zh) 2015-07-01 2015-07-01 热缩管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434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296Y (zh) * 2004-03-12 2005-05-18 张新广 油田井下作业油管输送装置
CN102079132A (zh) * 2009-11-27 2011-06-01 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缩管正压连续扩张方法及装置
CN102211406A (zh) * 2011-05-30 2011-10-12 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缩管正压扩张机
EP2738011A2 (de) * 2012-11-29 2014-06-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Klebebinder mit Kettenantrieb pro Klamm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0296Y (zh) * 2004-03-12 2005-05-18 张新广 油田井下作业油管输送装置
CN102079132A (zh) * 2009-11-27 2011-06-01 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热缩管正压连续扩张方法及装置
CN102211406A (zh) * 2011-05-30 2011-10-12 长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缩管正压扩张机
EP2738011A2 (de) * 2012-11-29 2014-06-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Klebebinder mit Kettenantrieb pro Klamm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4341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206763A (ja) アニール炉、及び鋼ストランドをアニーリ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6493987B (zh) 应用于温等静压机的保温控温结构与方法
CN105034341A (zh) 一种卡箍机构及应用该卡箍机构的热缩管正压扩装置
CN100553941C (zh) 热收缩管充气连续扩张装置
CN105690787A (zh) 一种pvc-o管材生产线
CN212842536U (zh) 石英管干燥装置
CN205745646U (zh) 基于cx截面变形元件深水管中管止屈器
CN105695715B (zh) 大口径薄壁管的热处理防变形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105665495A (zh) 一种薄壁管弯管加工装置
EP0339533A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heat-shrinkable resin tube
CN104478209B (zh) 一种光纤生产过程中降低冷却管氦气用量的装置
CN210426194U (zh) 一种压缩空气蒸汽循环加热装置
CN204869639U (zh) 一种正压扩热缩管加热装置
CN205110054U (zh) 钢带预热保温用烘箱及钢带涂胶系统
CN203791490U (zh) 热推弯头芯棒
CN214400681U (zh) 一种粉末蒸黑机
CN205425816U (zh) 一种耐火材料实验室用高温炉可视装置
CN2643136Y (zh) 真空保温管道
CN205553261U (zh) 一种pvc-o管材生产线
CN209259700U (zh) 一种新型石墨加工膨胀炉
CN103302767A (zh) 输送塑料熔体的管线
CN210444510U (zh) 一种电加热管的防漏电绝缘结构
CN210634098U (zh) 一种mpp电缆保护管生产用加热装置
CN211580221U (zh) 一种节能防爆电加热器
CN211184296U (zh) 一种高压蒸汽高效电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