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0371B -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0371B
CN105030371B CN201510510862.3A CN201510510862A CN105030371B CN 105030371 B CN105030371 B CN 105030371B CN 201510510862 A CN201510510862 A CN 201510510862A CN 105030371 B CN105030371 B CN 105030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e
chin
colonnade
ontolog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0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0371A (zh
Inventor
雷蒙德伍
苏全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Dimen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Big Nation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Three-Dimen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Big Nation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Dimen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Big Nation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Three-Dimens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f Big Nation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510510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0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0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03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0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0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下巴假体的本体呈弧形条状,主视图投影呈弓形,俯视图投影呈梭子形,包括与人体下巴部肌肉组织贴合的内侧面和与下巴部皮肤组织贴合的外侧面;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所述下巴假体通过该固合结构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所述固合结构包括柱列;制造方法通过激光在下巴假体的本体上加工出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本发明通过在下巴假体上设置固合结构,使下巴假体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克服了下巴假体易发生移动、导致塑形容易变形的缺陷,提高了美容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美容下巴部塑形的下巴假体,还涉及制造该下巴假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面部下巴部位的塑形美容通常需要使用下巴假体。如图1、图2所示,下巴假体100呈弧形条状,主视图投影呈弓形,俯视图投影呈梭子形,包括与人体下巴部肌肉组织贴合的内侧面11和与下巴部皮肤组织贴合的外侧面12。通过手术将下巴假体100设置在美容者下巴部,对美容者的下巴部形状进行修补,达到使美容者下巴部饱满、与脸部协调配合的美容效果。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下巴假体存在如下缺陷:下巴假体100的内外侧面均采用光滑平面,由于假体采用材料(通常为硅胶)与人体组织不相容,手术后下巴假体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难以结合,下巴假体难以定位,当下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导致下巴假体发生移动,严重时导致下巴塑形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下巴假体,克服现有下巴假体存在与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之间难以相互结合,易发生术后下巴假体移动,导致下巴塑形变形的缺陷。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下巴假体制造方法,克服现有下巴假体存在与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之间难以相互结合,易发生术后下巴假体移动,导致下巴塑形变形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下巴假体,其本体呈弧形条状,主视图投影呈弓形,俯视图投影呈梭子形,包括与人体下巴部肌肉组织贴合的内侧面和与下巴部皮肤组织贴合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所述下巴假体通过该固合结构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所述固合结构包括柱列;
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柱列;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和外侧面一侧的柱列;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柱列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的沉孔群;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沉孔群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的柱列;
所述柱列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横向尺寸相同,柱A的高度大于柱B的高度;
或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高度相同,柱A的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或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柱A高度大于柱B高度,柱A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在本发明的下巴假体中,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全面设置;
或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沿该本体的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下巴假体中,所述本体沿边缘设置带状光滑区;
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位于该光滑区包围的区域内全面设置;
或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位于该光滑区包围的区域内沿该本体的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巴假体制造方法,所述下巴假体如上所述;
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激光在所述本体上加工出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
激光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下巴假体的本体待加工区划分成加工层;
S2、将激光焦距调整到待加工孔或柱列的加工层;
S3、对当前加工层需加工孔或柱列的位置进行加工作业;
S4、如果当前加工层为最后一层,结束加工作业;否则,将激光焦距调整到下一加工层,返回步骤S3。
在本发明的下巴假体制造方法中,所述加工层为一层、两层、三层或多层。
实施本发明的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下巴假体本体上设置了固合结构,手术后人体肌肉组织和人体皮肤组织与下巴假体本体贴合,经术后恢复期,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将生长填补固合结构的凹陷部分,使得下巴假体本体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相互嵌合,结合牢固,从而克服因下巴假体本体表面光滑难以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紧密结合,易发生移动,使塑形发生变形的缺陷,提高了下巴美容塑形的可靠性;
2.固合结构采用通孔结构,使术后下巴组织分泌的体液容易流入假体孔内,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更容易在假体凹陷部生长,使下巴假体本体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结合更紧密;
3.固合结构能够保证下巴假体内侧面柔软,能够与人体肌肉组织更好地贴合;同时能够保证下巴假体内侧面硬度低、外侧面硬度高,利于下巴假体本体与人体肌肉组织贴合的同时保证假体本体外侧的硬度;
4.在下巴假体本体沿边缘设置带状光滑区,可以保证下巴假体本体边缘不会与人体肌肉组织嵌合,便于需要时取出下巴假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下巴假体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下巴假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五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六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七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八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实施例九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全面设置阵列通孔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下巴假体沿假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阵列通孔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周边边缘设置窄边光带、内部区域全部设置阵列通孔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周边边缘设置窄边光带、内部区域沿假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阵列通孔的俯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下巴假体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的下巴假体200呈弧形条状,主视图投影呈弓形(主视图投影外轮廓如图3所示),俯视图投影呈梭子形(如图4所示),包括与人体下巴部肌肉组织贴合的内侧面21和与下巴部皮肤组织贴合的外侧面22;在该本体上设置固合结构,该固合结构为由本体内侧面21向外侧面22设置阵列通孔23,美容手术后人体组织从假体的内外两侧向下巴假体200上的固合结构即阵列通孔23内生长,使下巴假体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阵列通孔23沿整个内侧面21设置。
阵列通孔23采用该设置方式的好处是:下巴假体200的内侧面21及外侧面22在整个表面上能够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良好结合。不利之处:一是在假体的周边边缘上,存在边缘尖锐的不完整孔,该部分结构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发生嵌合,结合异常牢固,当美容者术后需要更换新的假体、重新塑形时,取出原下巴假体的难度较大,增加了美容者的痛苦;二是沿整个内侧面21设置阵列通孔23使得下巴假体200的硬度偏软,不能满足希望下巴假体硬度较硬的美容者的要求。
为此,如图16所示,下巴假体200沿其边缘置带状的光滑区27,在光滑区27围合的区域设置阵列通孔23。这样,采用带状的光滑区27的下巴假体200的边缘光滑,不会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发生嵌合,在需要更换下巴假体时容易将下巴假体取出。
为了解决下巴假体200硬度偏软的问题,如图15所示,在假体内侧面沿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阵列通孔23,在间隔区域不设置通孔23。采用该结构可提高下巴假体200的硬度。
如图17所示,在下巴假体200上沿边缘设置带状的光滑区27,并在光滑区27围合的区域内沿假体的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阵列通孔23,可同时解决下巴假体200与人体肌肉组织和皮肤组织发生嵌合的问题和下巴假体200硬度偏软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阵列通孔23可采用其它结构的通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通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通孔群来替代阵列通孔23,均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上的固合结构包括:沿假体内侧面21向外侧面22设置阵列通孔23,同时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阵列沉孔24,阵列沉孔24的孔与阵列通孔23的孔相互间隔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假体内侧面21侧设置阵列沉孔24,一方面使得假体内侧面21的硬度降低,保证假体内侧面21与人体肌肉组织良好贴合,同时保证假体外侧面22较内侧面21具有更高的硬度,满足塑形要求;另一方面,可保证假体内侧面21与人体肌肉组织结合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的阵列通孔23和阵列沉孔24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通孔23和阵列沉孔24可采用其它结构的通孔群和沉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通孔群和沉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通孔群和沉孔群来替代阵列通孔23和阵列沉孔24。
本实施例的阵列沉孔24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采用阵列柱列结构替代,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阵列柱列结构时,阵列柱列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本实施例的阵列沉孔24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在假体外侧面22上,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基本发明目的。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阵列沉孔24,假体外侧面22一侧保持光滑表面。本实施例的阵列沉孔24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沉孔24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沉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沉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沉孔群来替代阵列沉孔24。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和外侧面22一侧分别设置阵列沉孔24。两侧的阵列沉孔24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沉孔24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沉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沉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沉孔群来替代阵列沉孔24。
实施例五
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和外侧面22一侧分别设置阵列凹坑26。两侧的阵列凹坑26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凹坑26可采用其它结构的凹坑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凹坑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凹坑群来替代阵列凹坑26。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的阵列柱列25,阵列柱列25的顶面构成设置阵列柱列25部分的假体内侧面21的的全部或局部。
由于阵列柱列25由多根独立的柱构成,每根柱的端部为自由端,容易变形,每根柱的强度和硬度可通过改变柱的横向尺寸和高度进行调整,柱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等。固合结构采用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阵列柱列25结构,可获得较柔软的假体内侧面21,保证假体内侧面与人体肌肉组织良好贴合,同时保证假体外侧面22较内侧面21有更高的硬度,满足塑形要求。
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柱列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柱列,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柱列来替代阵列柱列25。
实施例七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上的固合结构包括:分别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和假体外侧面221一侧分别设置阵列柱列25。每根柱的强度和硬度可通过改变柱的横向尺寸和高度进行调整,为实现假体内侧面21的硬度低于假体外侧面22的硬度的目的,可采用:
1、保证设置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假体外侧面22一侧柱列的柱B横向尺寸相同,柱A的高度大于柱B的高度。
2、保证设置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假体外侧面22一侧柱列的柱B高度相同,柱A的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3、保证设置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假体外侧面22一侧柱列的柱B,柱A高度大于柱B高度,柱A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本实施例的假体内、外侧面上的阵列柱列25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假体内、外侧面上的阵列柱列25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柱列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柱列,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柱列来替代阵列柱列25。
柱列25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实施例八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阵列柱列25,在假体外侧面22一侧设置阵列沉孔24。
采用该固合结构,可保证下巴假体200内侧面21一侧硬度小于假体外侧面22一侧的硬度。
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阵列沉孔24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阵列沉孔24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柱列和沉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柱列和沉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柱列和沉孔群来替代阵列柱列25和阵列沉孔24。
柱列25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实施例九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巴假体200的固合结构包括:在假体外侧面22一侧设置阵列柱列25,在假体内侧面21一侧设置阵列沉孔24。
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阵列沉孔24同样可采用如图14至图17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的阵列柱列25、阵列沉孔24可采用其它结构的柱列和沉孔群代替。例如,可采用沿假体对称中线对称分布的柱列和沉孔群,也可以采用在假体两端部和中部设置柱列和沉孔群来替代阵列柱列25和阵列沉孔24。
柱列25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本发明的下巴假体制造方法通过激光在下巴假体200上加工出设置在假体上的固合结构(如上文所述),即:通孔或柱列或沉孔或凹坑,柱列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如图18所示,在本发明下巴假体制造方法中,激光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下巴假体本体的待加工区划分成加工层;
步骤B、将激光焦距调整到待加工孔或柱列或凹坑的加工层;
步骤C、对当前加工层需加工孔或柱列或凹坑的位置进行加工作业;
步骤D、如果当前加工层为最后一层,结束加工作业;否则,将激光焦距调整到下一加工层,返回步骤C。
上述加工层可以是一层、两层、三层或多层。

Claims (5)

1.一种下巴假体,其本体呈弧形条状,主视图投影呈弓形,俯视图投影呈梭子形,包括与人体下巴部肌肉组织贴合的内侧面和与下巴部皮肤组织贴合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所述下巴假体通过该固合结构与人体组织紧密结合;所述固合结构包括柱列;
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柱列;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和外侧面一侧的柱列;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柱列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的沉孔群;
或所述固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的沉孔群和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的柱列;
所述柱列的顶面构成其设置侧的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全部或局部;
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横向尺寸相同,柱A的高度大于柱B的高度;
或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高度相同,柱A的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或设置在所述本体内侧面一侧柱列的柱A与设置在所述本体外侧面一侧柱列的柱B,柱A高度大于柱B高度,柱A横向尺寸小于柱B的横向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巴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全面设置;
或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上沿该本体的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巴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沿边缘设置带状光滑区;
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位于该光滑区包围的区域内全面设置;
或所述柱列在其设置的所述本体内侧面或外侧面上位于该光滑区包围的区域内沿该本体的长度方向分段间隔设置。
4.一种下巴假体制造方法,所述下巴假体如权利要求1所述;
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激光在所述本体上加工出设置在该本体上的固合结构;
激光加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下巴假体的本体待加工区划分成加工层;
S2、将激光焦距调整到待加工孔或柱列的加工层;
S3、对当前加工层需加工孔或柱列的位置进行加工作业;
S4、如果当前加工层为最后一层,结束加工作业;否则,将激光焦距调整到下一加工层,返回步骤S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巴假体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层为一层、两层、三层或多层。
CN201510510862.3A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030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0862.3A CN105030371B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0862.3A CN105030371B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0371A CN105030371A (zh) 2015-11-11
CN105030371B true CN105030371B (zh) 2019-03-08

Family

ID=54437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0862.3A Active CN105030371B (zh) 2015-08-19 2015-08-19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037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3754A (en) * 1991-03-21 1992-07-28 Laghi Aldo A Multi hardness silicone implants
CN200994836Y (zh) * 2007-01-26 2007-12-26 王建平 解剖型硅橡胶鼻梁、下颌、颞部假体
CN201558196U (zh) * 2009-10-14 2010-08-25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颞部假体
CN202235770U (zh) * 2011-08-24 2012-05-30 周军臣 隆下巴假体
CN104720939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深圳市大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假体及加工方法
CN204501107U (zh) * 2015-03-05 2015-07-29 深圳市大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鼻假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56017B2 (en) * 2012-03-08 2015-06-16 Brett Kotlus 3D design and fabrication system for implan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33754A (en) * 1991-03-21 1992-07-28 Laghi Aldo A Multi hardness silicone implants
CN200994836Y (zh) * 2007-01-26 2007-12-26 王建平 解剖型硅橡胶鼻梁、下颌、颞部假体
CN201558196U (zh) * 2009-10-14 2010-08-25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颞部假体
CN202235770U (zh) * 2011-08-24 2012-05-30 周军臣 隆下巴假体
CN204501107U (zh) * 2015-03-05 2015-07-29 深圳市大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鼻假体
CN104720939A (zh) * 2015-03-31 2015-06-24 深圳市大族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假体及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0371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8528047A (ja) 鼻プロテー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70065275A1 (en) Elastic orthopedic impla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EP2623070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unstgliedhülle
CN107041822A (zh) 一种用于医疗美容的手术台
CN103393459B (zh) 锁定颌面重建型接骨板
EP2737921A2 (de) Maskenwulst für ein Patienteninterface
ATE502709T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zahnersatzteils
US2015004276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pecial effects makeup mask
EP1574187A2 (de) Brustprothese
DE202015007895U1 (de) Brustprothese
ATE455524T1 (de) Orthopädische gipstechnik mit versiegeltem rand
CN105030371B (zh) 一种下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180001168U (ko) 코 보형물
JP2019217266A (ja) 3dカスタムメイドインプラントの製造方法
AT515384B1 (de) Vorverbundene mehrschichtige Folie zur Abdeckung einer Knochendefektstelle
CN204016556U (zh) 一种医用面部植入物
CN204765877U (zh) 一种手足部骨板
CN105078612A (zh) 一种太阳穴假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06769U (zh) 微创手术的通道
CN203263588U (zh) 可调式人工瓣膜环
Flowers Nasal augmentation
KR20180107578A (ko) 유방 보형물
CN207575294U (zh) 一种美容鼻假体
CN203564381U (zh) 颅骨植入板
CN107874873B (zh) 一种带peek涂层的可拉伸人工肋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