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8256A -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8256A CN105028256A CN201510268852.3A CN201510268852A CN105028256A CN 105028256 A CN105028256 A CN 105028256A CN 201510268852 A CN201510268852 A CN 201510268852A CN 105028256 A CN105028256 A CN 1050282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 reef
- fish shelter
- net cage
- abdu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能一次性进行藻礁、鱼礁的投放,投放便捷且定位后的稳定性较高,并可实现饵料自动补充的基体。它包括主藻礁体、主鱼礁体,主藻礁包括顶部开口的藻礁网箱台、与藻礁网箱台连接的充气浮基,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用于投放海藻幼苗的预投料生长基,充气浮基底部设有卷线筒,卷线筒上卷绕有一根主吊索,主吊索一端连接卷线筒,主吊索另一端向下伸出形成自由端,自由端连接主鱼礁体,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主体连接杆,主体连接杆下端与主鱼礁体固定,主体连接杆上端通过主蚀断杆连接充气浮基,充气浮基上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一伸出海面的充排气接头,充气管上设有截止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增殖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背景技术
在海洋生物产业中,鱼类增殖及海藻增殖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向。在海洋渔业中,会利用到人工鱼礁等各类聚鱼装置,来对鱼群进行吸引和保护,同时在初期会定向、定点提供一定量的饵料(主要集中在鱼礁上或附近)来实现聚鱼;在海藻增殖方面,目前主要是以海藻礁为单位,建立具有一定面积的海藻场,为海藻提供良好的附着和增殖基础。然而,现有技术中,鱼礁、藻礁的投放及设置并不方便。这是因为,鱼礁多需沉底(海底)或接近海底,但是饵料的投放要达到海底处的鱼礁上及附近有一定的困难,在实际投放中浪费较多,同时为了尽可能提高投料的定向准确性,也导致对前期鱼礁的投放位置要求较高;而对于藻礁而言,由于许多海藻(尤其是人工增殖的可用于工业、食品提取的海藻,如鼠尾藻、马尾藻等)都是生长在比较接近海面的位置(潮间带、海下数十米内等),因此对于藻礁的定位有较高的要求,既要保证高度合适,又要维持藻礁的稳定性,避免藻礁过度漂移等问题的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能一次性进行藻礁、鱼礁的投放,投放便捷且定位后的稳定性较高,并可实现饵料自动补充的基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包括主藻礁体、主鱼礁体,所述的主藻礁包括顶部开口的藻礁网箱台、与藻礁网箱台连接的充气浮基,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用于投放海藻幼苗的预投料生长基,所述的充气浮基底部设有卷线筒,所述的卷线筒上卷绕有一根主吊索,主吊索一端连接卷线筒,主吊索另一端向下伸出形成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连接主鱼礁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主体连接杆,主体连接杆下端与主鱼礁体固定,主体连接杆上端通过主蚀断杆连接充气浮基,所述的充气浮基上设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一伸出海面的充排气接头,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藻礁网箱台上设有若干缺口,缺口处设有竖直的边板,边板朝向藻礁网箱台的一侧靠在藻礁网箱台上,边板下端与藻礁网箱台铰接,边板上端通过蚀断片与藻礁网箱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外展鱼礁体,所述的外展鱼礁体包括球形鱼礁网箱、可相对主鱼礁体转动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的上端连接球形鱼礁网箱,外展杆的下端与主鱼礁体铰接,所述的外展杆上设有用于阻挡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内转动的限位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用于架靠外展杆的外架缘,当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外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外展杆架靠在外架缘上,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张紧的收拢线,收拢线的一端连接主藻礁体,收拢线的另一端连接外展鱼礁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多根临时拉线,所述的临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气浮基底部、球形鱼礁网箱,设于一个外展鱼礁体上的任意两根临时拉线间的夹角大于15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体包括若干环形的围栏,各围栏之间互相平行,每一个围栏的外侧缘均接触所有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处在所有围栏之外。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浮基侧壁上设有若干扩形连杆,所述的扩形连杆上设有横扩藻礁,所述的横扩藻礁包括横扩网箱、设于横扩网箱下部的横扩礁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可沿扩形连杆滑动,所述的扩形连杆与水平面之间成15至75度角,扩形连杆邻近充气浮基的一端高于扩形连杆远离充气浮基的一端,所述的横扩藻礁上设有用于防止横扩礁基脱离扩形连杆的限位索,所述的限位索两端分别连接横扩礁基、充气浮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充气浮基之间通过侧蚀断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扩藻礁下部设有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分别通过一级蚀断杆、二级蚀断杆、三级蚀断杆连接至横扩礁基;
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垂挂吊杆,垂挂吊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面朝上的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所述的垂挂吊杆穿过所有限位锥台的顶面中心和底面中心,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的底面直径递增且顶面直径一致;
一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一级定位环、二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二级定位环、三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三级定位环,一级定位环的口径小于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二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三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三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三级定位环均被垂挂吊杆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的充气浮基内设有主气腔、分流腔、若干增浮管,分流腔连通充气管,增浮管外端开口于充气浮基表面,所述的增浮管内设有外顶活塞,所述的外顶活塞内端连接一拉簧的一端,拉簧另一端连接分流腔内壁,增浮管内端与分流腔连通,增浮管的管壁上设有与主气腔连通的充气孔,当外顶活塞顶出距离超过外顶活塞长度的四分之三时,充气孔与增浮管内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顶活塞的顶出方向为竖直向上,所述的藻礁网箱台内底部设有采集板,所述的外顶活塞上端伸出增浮管外且连接采集板下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垂挂吊杆通过后期蚀断杆连接横扩礁基的底部,所述的垂挂吊杆顶端设有下延吊索,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用于容纳下延吊索的内置孔,所述的内置孔被后期蚀断杆堵住,下延吊索一端穿过后期蚀断杆连接至垂挂吊杆顶端,下延吊索另一端处在内置孔中且连接横扩礁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提供海藻养殖功能,又能提供聚鱼保护功能;投料精准,可以保障饵料处在鱼礁上、鱼礁附近,浪费极少,并且是一次性投放,无需过多的后续操作;具有多级补料功能,可以进行饵料的自动补充;可以不断进行结构的变化和丰富,适应增多的鱼群以及长大的海藻,持续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增殖、保护海藻以及鱼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藻礁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主鱼礁体下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横扩藻礁外移、边板翻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下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下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下延吊索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藻礁体1、主鱼礁体2、藻礁网箱台3、充气浮基4、预投料生长基5、主吊索6、主体连接杆7、主蚀断杆8、充气管9、充排气接头10、外展鱼礁体11、球形鱼礁网箱12、外展杆13、外架缘14、临时拉线15、围栏16、扩形连杆17、横扩藻礁18、横扩网箱19、横扩礁基20、限位索21、侧蚀断杆22、一级辅礁23、二级辅礁24、三级辅礁25、一级蚀断杆26、二级蚀断杆27、三级蚀断杆28、垂挂吊杆29、一级限位锥台30、二级限位锥台31、三级限位锥台32、定位索33、一级定位环34、二级定位环35、三级定位环36、主气腔37、分流腔38、外顶活塞39、拉簧40、充气孔41、采集板42、后期蚀断杆43、下延吊索44、内置孔45、边板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包括主藻礁体1、主鱼礁体2,所述的主藻礁包括顶部开口的藻礁网箱台3、与藻礁网箱台连接的充气浮基4,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用于投放海藻幼苗的预投料生长基5,所述的充气浮基底部设有卷线筒,所述的卷线筒上卷绕有一根主吊索6,主吊索一端连接卷线筒,主吊索另一端向下伸出形成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连接主鱼礁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主体连接杆7,主体连接杆下端与主鱼礁体固定,主体连接杆上端通过主蚀断杆8连接充气浮基,所述的充气浮基上设有充气管9,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一伸出海面的充排气接头10,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藻礁网箱台上设有若干缺口,缺口处设有竖直的边板46,边板朝向藻礁网箱台的一侧靠在藻礁网箱台上,边板下端与藻礁网箱台铰接,边板上端通过蚀断片与藻礁网箱台连接。
藻礁网箱台内用于安置海藻幼苗,海藻幼苗也可与培育基(如藻砖、苗基等)一起设置在藻礁网箱台之内。充气浮基内充气,用于支持主藻礁体、主鱼礁体初投放时悬浮在海上。若有需要,主藻礁体初期也可以处在海面以上。主吊索初时是不张紧的,预投料生长基内可投放一些海藻幼苗。
主蚀断杆可采用金属、合金制成,其在海水中(相对主藻礁体、主鱼礁体、主吊索、主体连接杆等腐蚀很慢的结构而言)会较快腐蚀,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蚀断。而主蚀断杆蚀断后,主鱼礁体不再被主体连接杆拉住,就会下沉,主吊索被完全拉伸出卷线筒外并达到张紧状态,主鱼礁体下沉,主藻礁体处在海面以下(接近海面)。所以,本发明的投放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主蚀断杆蚀断前、主蚀断杆蚀断后。
在第一个大阶段时,所有结构都悬浮在海面附近,此时,藻礁网箱台、预投料生长基等所有具有(预投放有)海藻幼苗的结构内的海藻开始生长,这个时期,大部分海藻处在合适的生长带(海面附近),又能接收到足够的光照,生长起来比较快速,并且,在接近海面的地方,鱼类相对少,相当于对海藻幼苗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一段时期后,海藻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的程度,此时主鱼礁体可以下沉定位。主鱼礁体可以下沉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藻礁网箱台内海藻的占用空间逐渐变大,即将延伸到藻礁网箱台外,此时若主鱼礁体下沉,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并且让海藻适度下沉,避免上方海藻达到海面以上而脱离海水。主鱼礁体从初投放到下沉的时间可以设定,通过主蚀断杆的蚀断时间来控制(无需十分准确,相差些许时日并无大影响)。蚀断时间可以根据主蚀断杆材料在投放海域海水中的腐蚀速度来得出,例如在盐度3.5%的海水中,普通铸铁的腐蚀速度为每年0.15mm,那么若海藻需要一季度的初生长期,则可以设置主蚀断杆的直径为0.03mm,在大约一季度后,主蚀断杆蚀断失效。当然,实际结构中,也要考虑到主蚀断杆的承重能力(拉断极限),例如,当主蚀断杆直径小于A值时,就会因无法承受主鱼礁体的下拉力而被拉断,则在实际应用中,就会设置主蚀断杆的直径为0.03mm加上A值。当然,可控制蚀断时间且合适的金属、合金材料有很多,制造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并且,如果需要更准确的控制蚀断时间,还可以利用电偶腐蚀的原理来设置蚀断杆结构,例如让主蚀断杆作为阳极,主体连接杆选用合适材料作为阴极,选用合适的主蚀断杆材料,让阳极(主蚀断杆)在一定时间后腐蚀断裂。
在第二个大阶段时,主蚀断杆已断,主鱼礁体下沉,主藻礁体处在海面以下(接近海面)。而初期在预投料生长基中良好生长的海藻因为附着在预投料生长基、主鱼礁体等结构上,也被一起带动下沉,从而可作为初期的饵料,对于聚鱼有重大的贡献。而且,在实际投放时预投料生长基内不会仅仅投放适合浅海海域生长的海藻幼苗或孢子,也会投放一些适宜在本发明所在海底处深度生长的海藻幼苗或孢子(例如投放处海底深度为30米,则可以预投一些适宜在海面下30米处生长的海藻幼苗,而这些适宜海下生长的海藻,则可以不考虑采收了,仅需考虑作为鱼类饵料的作用即可),所以,初期生长良好的海藻作为初期饵料,而适宜海下生长的海藻会在下沉之后良好生长,作为“补料”。上述这样的投料方式,投料精准,可以保障饵料处在鱼礁上、鱼礁附近,浪费极少,并且是一次性投放,无需过多的后续操作。本发明只需通过一次投放,就能实现主藻礁体、主鱼礁体的双礁投放,可谓便捷高效。边板初时是与藻礁网箱台结合在一起的(且挡住缺口),待藻礁网箱台内海藻大量繁殖后,蚀断片蚀断(原理同主蚀断杆),连接失效,边板沿着铰接端(向外)翻倒,形成更大的海藻自由增殖空间,向外翻倒后的边板可对局部海藻进行撑托,并可提供附着结构,有效助益海藻增殖。
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外展鱼礁体11,所述的外展鱼礁体包括球形鱼礁网箱12、可相对主鱼礁体转动的外展杆13,所述的外展杆的上端连接球形鱼礁网箱,外展杆的下端与主鱼礁体铰接,所述的外展杆上设有用于阻挡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内转动的限位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用于架靠外展杆的外架缘14,当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外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外展杆架靠在外架缘上,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张紧的收拢线,收拢线的一端连接主藻礁体,收拢线的另一端连接外展鱼礁体。在第一个大阶段时,预投料生长基、藻礁网箱台等处的海藻生长,海藻生长时会寻找附近的结构进行附着,此时球形鱼礁网箱是被收拢线拉住收拢的,比较靠近预投料生长基,所以利于海藻的附着,也可以防止部分海藻外延生长过度(外延生长过度的海藻容易脱离主鱼礁体)在主鱼礁体脱离充气浮基、开始下沉时,由于重力的缘故,收拢线被拉断,从而,外展鱼礁体开始向外翻转,外展杆外翻至水平,架到外架缘上,整个鱼礁结构铺开,实现了自动扩展,空间利用率有效提升,而且多个外展鱼礁体可以与主鱼礁体一起形成复杂的小型礁群,利于提高聚鱼效果和保护效果,整体涉及面积变大,所以稳定性也更高。
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多根临时拉线15,所述的临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气浮基底部、球形鱼礁网箱,设于一个外展鱼礁体上的任意两根临时拉线间的夹角大于15度。临时拉线的作用一则可以辅助拉住外展鱼礁体处在收拢状态,二则能够提供多条线,形成类似网状的结构,对主鱼礁体上的海藻进行保护,让海藻在生长初期不会被鱼类(尤其是大鱼)过多食用,维持良好的生长,以便之后为下沉的主鱼礁体提供充足的聚鱼饵料。
所述的限位体包括若干环形的围栏16,各围栏之间互相平行,每一个围栏的外侧缘均接触所有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处在所有围栏之外。围栏可以直接作为限位体,阻断外展鱼礁体的向内翻转趋势,同时可以形成有效的保护,配合上方的“临时拉线网”、配合外侧的外展杆,构成从上至下完整的保护,充分保障“饵料”(海藻)在初期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所述的充气浮基侧壁上设有若干扩形连杆17,所述的扩形连杆上设有横扩藻礁18,所述的横扩藻礁包括横扩网箱19、设于横扩网箱下部的横扩礁基20,所述的横扩礁基可沿扩形连杆滑动,所述的扩形连杆与水平面之间成15至75度角,扩形连杆邻近充气浮基的一端高于扩形连杆远离充气浮基的一端,所述的横扩藻礁上设有用于防止横扩礁基脱离扩形连杆的限位索21,所述的限位索两端分别连接横扩礁基、充气浮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充气浮基之间通过侧蚀断杆22连接。横扩藻礁可以进一步扩大藻礁养殖范围,在一次投放中提供更多的海藻增殖空间。当侧蚀断杆蚀断后(原理同主蚀断杆,蚀断时间可控),因为重力,横扩藻礁可以沿着扩形连杆外移(向主藻礁体外下方滑动),滑出至相对远离主藻礁体的位置,在横向空间、纵向空间上都为藻礁网箱台内的海藻提供足够的生长延伸空间,避免海藻密叠。横扩藻礁除了横向移动外,还向下移动,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一定的区域内,过多海藻是无法良好生长的,但是海藻少了又会浪费增殖空间,所以,在一定时间后,横扩藻礁位置适当横移、下调,让藻礁网箱台上的海藻继续充分快速生长,而横扩藻礁上的海藻长势适度放缓(得到光照相对变少等因素),从而,保障整个海藻生长群的长势在合理范围内提升,更有效利用海藻生长空间,避免海藻密叠导致的部分海藻坏死等问题。
所述的横扩藻礁下部设有一级辅礁23、二级辅礁24、三级辅礁25,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分别通过一级蚀断杆26、二级蚀断杆27、三级蚀断杆28连接至横扩礁基;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垂挂吊杆29,垂挂吊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面朝上的一级限位锥台30、二级限位锥台31、三级限位锥台32,所述的垂挂吊杆穿过所有限位锥台的顶面中心和底面中心,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的底面直径递增且顶面直径一致;一级辅礁通过定位索33连接一级定位环34、二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二级定位环35、三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三级定位环36,一级定位环的口径小于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二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三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三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三级定位环均被垂挂吊杆穿过。
横扩藻礁提供了良好的海藻礁自动扩展功能。横扩藻礁上的海藻一部分会沉落,可以作为饵料;海藻孢子也会下落到主鱼礁体外附近,提供后续可生长的海藻。辅礁则合理利用了横扩藻礁横扩后的下方空间,同时避免横扩藻礁下方“空而无物”(藻礁基群、鱼礁基群都是在空间上相对复杂和紧凑一些更好,若过于松散,除了空间利用率低外,聚鱼、助殖等能力也不能得到完善的发挥)。而各级辅礁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结构覆盖全面、效果明显的助殖结构。三级蚀断杆、二级蚀断杆、一级蚀断杆可依次蚀断,蚀断原理同主蚀断杆。三级蚀断杆失效后,三级辅礁失去限位,开始下沉,三级定位环沿着垂挂吊杆下行,由于三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三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所以三级定位环可以一直下行到挂在三级限位锥台上,而三级辅礁也就停留在了三级限位锥台下方一定距离内(这个一定距离依据定位索的长度而有所不用),同理二级辅礁最终会停留在二级限位锥台下方一定距离内,一级辅礁最终会停留在一级限位锥台下方一定距离内。这样就形成了若干个高度不同的“外延助殖基”,合理利用了空间,可以有效提高海藻助殖结构的密度,并且,由于各个辅礁最终高度不一,所以也可以在其中预投适合各海下深度生长的海藻幼苗,提高本发明中增殖海藻的多样性。
所述的充气浮基内设有主气腔37、分流腔38、若干增浮管,分流腔连通充气管,增浮管外端开口于充气浮基表面,所述的增浮管内设有外顶活塞39,所述的外顶活塞内端连接一拉簧40的一端,拉簧另一端连接分流腔内壁,增浮管内端与分流腔连通,增浮管的管壁上设有与主气腔连通的充气孔41,当外顶活塞顶出距离超过外顶活塞长度的四分之三时,充气孔与增浮管内部连通。当海藻需要采收时,可以利用气泵等设备,通过充排气接头进行充气(充排气时需要打开截止阀),气体经进充气管进入分流腔,通过分流腔达到各增浮管下端,气体推动外顶活塞上行,拉簧拉伸,从而,充气浮基充气部分体积变大(增浮管内充气空间变大),所受浮力变大,带动本发明整体上升,其中藻礁网箱台上升至海面上方后,可以方便海藻的采收。并且,在这一次上升过程中,下方触底或接近触底的主鱼礁体由于在海底停留了一段时间,容易积沙,或被海底泥沙由下至上覆盖掉一小部分,而这一次的向上提升,可以有效让主鱼礁体脱离海底泥沙,起到“抖泥“、”脱淤”的效果,维持鱼礁较佳的工作状态,避免其功能下降。其中,充气孔的作用是给主气腔内通气,并且,只有当外顶活塞顶出距离超过外顶活塞长度的四分之三时,充气孔与增浮管内部才连通,才可以对主气腔内充气,相当于提供了主气腔的一个保护结构,不会因为充气管、分流腔内气压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到主气腔内气体的稳定性。而主气腔上可以设置单独的排气结构(如排气阀),以便于单独排气。
所述的外顶活塞的顶出方向为竖直向上,所述的藻礁网箱台内底部设有采集板42,所述的外顶活塞上端伸出增浮管外且连接采集板下表面。当对藻礁网箱台内进行海藻收集时,需要充气,让外顶活塞顶出,而外顶活塞的顶出方向为竖直向上,则可以带动采集板上升,采集板顶动藻礁网箱台内海藻升高至靠近、甚至高出藻礁网箱台顶部的开口,从而可有效降低采收难度。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图9、图10中所示,所述的垂挂吊杆通过后期蚀断杆43连接横扩礁基的底部,所述的垂挂吊杆顶端设有下延吊索44,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用于容纳下延吊索的内置孔45,所述的内置孔被后期蚀断杆堵住,下延吊索一端穿过后期蚀断杆连接至垂挂吊杆顶端,下延吊索另一端处在内置孔中且连接横扩礁基。各级辅礁沿着垂挂吊杆下行到停留在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下方一定距离后,辅礁内的海藻良好生长。由于已经有了横扩藻礁、藻礁网箱台等大体积的海藻培育体,所以,各级辅礁内的海藻也可以不必采收,而是作为后续的聚鱼饵料进行投放。这一投放过程也是自动投放,各级辅礁中的海藻长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后期蚀断杆达到了蚀断时间点(原理同主蚀断杆),由于重力,垂挂吊杆带着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一起下沉,同时下延吊索拉伸。各级辅礁上的海藻已经可以作为饵料进行供应了,而各级辅礁原本是作为藻礁结构的,在下沉后,可以直接用作鱼礁结构,且各级辅礁能提供不同类型的海藻作为饵料(各级辅礁在增殖海藻时,所处深度相异,宜培养适宜各深度的海藻),能够丰富饵料种类,增加鱼礁结构多样性,提升聚鱼效果。
Claims (9)
1.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包括主藻礁体、主鱼礁体,所述的主藻礁包括顶部开口的藻礁网箱台、与藻礁网箱台连接的充气浮基,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用于投放海藻幼苗的预投料生长基,所述的充气浮基底部设有卷线筒,所述的卷线筒上卷绕有一根主吊索,主吊索一端连接卷线筒,主吊索另一端向下伸出形成自由端,所述的自由端连接主鱼礁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主体连接杆,主体连接杆下端与主鱼礁体固定,主体连接杆上端通过主蚀断杆连接充气浮基,所述的充气浮基上设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一伸出海面的充排气接头,所述的充气管上设有截止阀,所述的藻礁网箱台上设有若干缺口,缺口处设有竖直的边板,边板朝向藻礁网箱台的一侧靠在藻礁网箱台上,边板下端与藻礁网箱台铰接,边板上端通过蚀断片与藻礁网箱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若干外展鱼礁体,所述的外展鱼礁体包括球形鱼礁网箱、可相对主鱼礁体转动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的上端连接球形鱼礁网箱,外展杆的下端与主鱼礁体铰接,所述的外展杆上设有用于阻挡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内转动的限位体,所述的主鱼礁体上设有用于架靠外展杆的外架缘,当外展杆向着主鱼礁体外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外展杆架靠在外架缘上,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张紧的收拢线,收拢线的一端连接主藻礁体,收拢线的另一端连接外展鱼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展鱼礁体上设有多根临时拉线,所述的临时拉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充气浮基底部、球形鱼礁网箱,设于一个外展鱼礁体上的任意两根临时拉线间的夹角大于15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体包括若干环形的围栏,各围栏之间互相平行,每一个围栏的外侧缘均接触所有的外展杆,所述的外展杆处在所有围栏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浮基侧壁上设有若干扩形连杆,所述的扩形连杆上设有横扩藻礁,所述的横扩藻礁包括横扩网箱、设于横扩网箱下部的横扩礁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可沿扩形连杆滑动,所述的扩形连杆与水平面之间成15至75度角,扩形连杆邻近充气浮基的一端高于扩形连杆远离充气浮基的一端,所述的横扩藻礁上设有用于防止横扩礁基脱离扩形连杆的限位索,所述的限位索两端分别连接横扩礁基、充气浮基,所述的横扩礁基、充气浮基之间通过侧蚀断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扩藻礁下部设有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一级辅礁、二级辅礁、三级辅礁分别通过一级蚀断杆、二级蚀断杆、三级蚀断杆连接至横扩礁基;
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垂挂吊杆,垂挂吊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面朝上的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所述的垂挂吊杆穿过所有限位锥台的顶面中心和底面中心,一级限位锥台、二级限位锥台、三级限位锥台的底面直径递增且顶面直径一致;
一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一级定位环、二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二级定位环、三级辅礁通过定位索连接三级定位环,一级定位环的口径小于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二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一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三级定位环的口径在二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与三级限位锥台底面直径之间,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三级定位环均被垂挂吊杆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气浮基内设有主气腔、分流腔、若干增浮管,分流腔连通充气管,增浮管外端开口于充气浮基表面,所述的增浮管内设有外顶活塞,所述的外顶活塞内端连接一拉簧的一端,拉簧另一端连接分流腔内壁,增浮管内端与分流腔连通,增浮管的管壁上设有与主气腔连通的充气孔,当外顶活塞顶出距离超过外顶活塞长度的四分之三时,充气孔与增浮管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外顶活塞的顶出方向为竖直向上,所述的藻礁网箱台内底部设有采集板,所述的外顶活塞上端伸出增浮管外且连接采集板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垂挂吊杆通过后期蚀断杆连接横扩礁基的底部,所述的垂挂吊杆顶端设有下延吊索,所述的横扩礁基上设有用于容纳下延吊索的内置孔,所述的内置孔被后期蚀断杆堵住,下延吊索一端穿过后期蚀断杆连接至垂挂吊杆顶端,下延吊索另一端处在内置孔中且连接横扩礁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852.3A CN105028256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852.3A CN105028256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8256A true CN105028256A (zh) | 2015-11-11 |
CN105028256B CN105028256B (zh) | 2018-06-12 |
Family
ID=5443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68852.3A Active CN105028256B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2825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9189B (zh) * | 2018-11-27 | 2021-04-13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海浪驱动的贝类自动投喂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9134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アワビ等の育成施設 |
CN104082121A (zh) * | 2014-05-30 | 2014-10-08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悬浮式藻类生长装置 |
CN204090769U (zh) * | 2014-09-16 | 2015-01-14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人工投放的海洋生物生息装置 |
CN104429901A (zh) * | 2014-05-15 | 2015-03-25 | 浙江海洋学院 | 海藻培育浮架 |
CN104429890A (zh) * | 2014-05-15 | 2015-03-25 | 浙江海洋学院 | 漂浮式海藻礁 |
CN104521834A (zh) * | 2014-12-29 | 2015-04-22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鱼礁 |
-
2015
- 2015-05-22 CN CN201510268852.3A patent/CN1050282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329134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Toa Harbor Works Co Ltd | アワビ等の育成施設 |
CN104429901A (zh) * | 2014-05-15 | 2015-03-25 | 浙江海洋学院 | 海藻培育浮架 |
CN104429890A (zh) * | 2014-05-15 | 2015-03-25 | 浙江海洋学院 | 漂浮式海藻礁 |
CN104082121A (zh) * | 2014-05-30 | 2014-10-08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悬浮式藻类生长装置 |
CN204090769U (zh) * | 2014-09-16 | 2015-01-14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一种人工投放的海洋生物生息装置 |
CN104521834A (zh) * | 2014-12-29 | 2015-04-22 | 浙江海洋学院 | 一种工厂化养殖用鱼礁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9189B (zh) * | 2018-11-27 | 2021-04-13 | 盐城工学院 | 一种海浪驱动的贝类自动投喂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8256B (zh) | 2018-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33019U (zh) | 一种用于大型养鱼网箱的水层调节装置 | |
CN204634741U (zh) | 一种藻类培养复合型人工鱼礁 | |
CN204350805U (zh) | 一种海生植物养殖装置 | |
CN105104244B (zh) | 一种增殖浮礁 | |
CN105104240B (zh) | 一种自沉式组合礁 | |
CN214546579U (zh) | 一种升降式养殖网箱 | |
CN105075927A (zh) | 一种海生生物礁 | |
CN105075933A (zh) | 一种具有位置变化功能的礁体 | |
CN204634740U (zh) | 一种自变位增殖礁基 | |
CN105075916A (zh) | 一种可变形的鱼礁 | |
JP6802728B2 (ja) | 浮遊幼生の育成用装置 | |
CN105028256A (zh) | 一种海生生物繁殖保护基体 | |
CN105028248A (zh) | 一种自变位浮礁 | |
CN204634742U (zh) | 一种海洋生物综合礁 | |
CN204634733U (zh) | 一种预悬浮礁体 | |
CN105075929B (zh) | 一种生物保护养殖礁体 | |
CN105028255A (zh) | 一种海洋生物助殖礁 | |
CN105028257A (zh) | 一种海洋生物生长礁体 | |
CN105075926B (zh) | 一种多功能生物助殖基 | |
CN105075934A (zh) | 一种双功能礁基 | |
CN105028246A (zh) | 一种预悬浮海洋生物礁 | |
CN105104243A (zh) | 一种可离散的海洋增殖礁基 | |
CN202059875U (zh) | 海参、鲍鱼海底生态养殖网箱 | |
CN108112521A (zh) | 一种多层式人工鱼礁 | |
CN204634734U (zh) | 一种混凝土基底人工鱼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